时间:2022-07-05 16:25: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广告策划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强化办学特色,促进“五个对接”,即“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广告专业课的教学主要是以让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和广告相关的证书为主要目标,课程以得到成绩并且合格为准,即使有实训课,也是针对证书考核的要求来训练学生的。这种纯粹为了应试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片面与分裂。很多学生虽然得到了证书,甚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并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广告从业人员,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广告工作复杂多样,不是学生平时学习的零碎样板。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广告策划》课程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的广告岗位能力要求,从能力、知识、素质三方面来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广告从萌发需求到广告效果评估等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尽可能培养出面向不同岗位群,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知识、技能,并具有一定基本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广告专门人才。
1.能力目标。能上网搜集不同形式的广告;能为某产品做一份广告策划书;会欣赏具有优秀创意的广告,能进行简单的创意与设计;能编制广告的费用预算表;能运用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制作简单的平面、音频、视频广告;能对某一广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2.知识目标。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包括广告的概念、形式;掌握广告调查与策划的工作流程,并书写广告策划书;了解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常用方法;掌握广告的收费方式与费用预算编制方法;熟练掌握广告中的制作方法;理解广告效果测评的内容、指标、方式等;了解广告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行为习惯,对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独立演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广告策划》课程的内容设计是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为指导思想,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其内容的选取由“知识”变为“工作”,进行以“够用”为基础,“实用”为目的的内容安排。本文从执业所需求的能力开始,主要分析了欲从事此岗位所需掌握的技能,营造出“工”、“学”交融的学习情境,并分别阐述各种技能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一些基本素质要求。整个课程设计来源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内容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职业教育是为了工作而学习,《广告策划》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广告策划,而广告策划是企业通过广告创作脚本体现产品特性和品牌内涵,并以此促进产品销售的学科。其教学应与广告创作过程(客户说明会、提案会议、创意发展、正式提案、调查与修正、执行制作)紧密关联。
1.以提高学生的市场部、策划师、创意总监等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实现教与学、学与练、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工学结合。
2.加强校企合作,充分体现基于在工作中学习的设计理念。探索人才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各个岗位与订单式培养协议要求安排各相关学生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划分在不同的广告班级,可以以地方、企业、或者不同岗位来命名,如山水班,就是以学生实习的企业名称来命名的。合肥山水空间装饰成立于2002年,并于2012年升格为山水装饰集团。经过多年的努力,山水从最初的室内装修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家居装饰、家居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订单培养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广告公司等企业的工作,为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着力岗位仿真实训,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设计实训过程,进行高度仿真模拟和训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真实训主要是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销售人员、策划人员、人事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岗位角色;模拟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最终使实训课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
(二)以“够用”为基础,“实用”为目的的课程内容安排
本课程以企业接收广告订单为主线,按照广告创作完成的整个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即把《广告策划》课程教学内容分为7个模块:广告认识模块、广告市场调查模块、广告策划模块、广告设计模块、广告制作模块、广告模块、广告效果评估模块。前2个模块对应企业市场专员岗位,广告策划、广告设计模块对应创意与策划专员岗位,广告制作、广告及广告效果评估这3个模块对应编辑人员的岗位。广告认识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现实生活中各种广告的类型,明确传统广告与新兴广告的差异,能对不同种类的目标顾客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渠道。达到广告认识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商务谈判学等职业能力。广告市场调查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广告市场调查的对象、方法,能独立完成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及统计工作;能对调查问卷表现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达到广告市场调查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分析等职业能力。广告策划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广告策划的程序;能独立完成从发现广告机会到确定广告目标、形成广告内容的工作。达到广告策划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客户投诉处理、推销学、消费心理学等职业能力。广告设计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形成宽广的文化视觉,具有创新精神。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结合社会反应,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在满足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的审美能力,概括时代特征,反映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达到广告设计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营销心理分析、组织行为学等职业能力。广告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高效地广告。企业产品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广告来推广,比如:提升产品的覆盖面,提升产品的美誉度。而这类广告的形式既有软文又有硬性广告,都是共同表达企业产品的广告信息。企业广告信息是广告推广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实现推广的显著效果,就得更高效地广告信息。实现广告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关系学、沟通实务等。广告效果评估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广告效果评估报告的内容,掌握广告评估的方法,以及广告评估对企业的借鉴意义。广告人员每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更确切地说,他们在设法查明广告费有哪一半浪费掉了,哪一半在起作用,某一则或一组广告是否达到了其预期的效果。在整个广告活动中,效果评估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靠效果评估,广告主才有改进广告的指南针,广告公司才能选择最好的诉求,创作最有说服力的信息,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及媒体组合,达到预定的广告目标。达到广告效果评估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沟通实务、营销心理分析、组织行为学等。
三、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强调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
(一)任务驱动法
以任务为驱动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有任务。比如,在“广告调查”学习中,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个问题:在电脑游戏中,背景里出现的可口可乐的巨幅照片是不是广告?创设一个学生经常遇到的情景,让学生带着可口可乐的照片是不是广告,为什么播放可口可乐的照片等这些问题去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修正。
(二)项目导向法
在学习“广告策划”这一项目时,教师提出一个关于需要完成的广告策划案例。比如,“蒙牛特仑苏99个更好计划”的案例,然后提出“怎样通过广告留住你的顾客”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广告策划的特点。在稍后阶段,学生分组作业,要完成这个项目,必须小组成员积极配合。通过这种讨论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完成全部工作任务,体验到完整的工作流程。
(三)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到真正从事一个工作所需掌握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广告设计”这一项目时,学生分成6-7人的小组,各自扮演业务、策划和创意人员。各小组讨论,模拟从顾客到广告公司提出诉求,企业召开创意征集大会,审批创意到最终创意的和反馈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在角色体验完成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本组工作完成的情况,总结优劣得失,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给分。
(四)情境教学法
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红府超市的便利条件,应用教练策略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从广告诉求到广告的实操过程,切实为红府超市制定有吸引力的广告作品。从而提高业务技能,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本课程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理实一体的学习环境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开动脑筋的同时,掌握潮流资讯,了解广告界的最新动态,从而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寓教于乐,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广告工作的全过程。
在毕业后,经管类专业的有些学生会到广告公司工作,或者进入跟广告有紧密关系的行业,比如:市场营销、项目推广、项目策划等等,在相关岗位上都要求学生具备创意、策划、创作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具备高素质的能力型人才,就应该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广告公司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突出工作过程的主体地位,按照实际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内容,将所有单一业务模块有机串联,同时将下列这些理论知识背景渗透其中。
2 广告策划与制作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走访鹰潭地区部分广告公司负责人,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分析调查基础上,打破原有教学体系,对本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造,将典型项目及工作任务引入课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告策划人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广告公司服务的观念和态度,培养相关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就业及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广告策划与制作课程内容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子项目,情境,任务)。在教学中总共设置了1个项目,4个子项目,18个情境,18个任务。项目设计时注意突出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覆盖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比如:某产品的广告策划与制作。即完成广告前期调研、策划创意、文案创作、设计制作。
(二)教学模式改革
从国家的教育发展看,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和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从专业建设角度看,在人才培养模式已确定并稳定运行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专业内涵建设是当前专业建设的核心。而提升与深化专业内涵,则应从课程建设着手,积极建设教学资源库。
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郑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河南省内零售市场和流通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人才的定位和培养。向社会输送“爱学、敢想、会说、能干”、“能销售、能管理、能策划”的技术技能型营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同时通过校企互动,建立联合培养师资和学生的机制,进而形成了“能力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郑铁市场营销专业近年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广告实务》是最早进行项目化改革的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模拟实践,《广告实务》从企业引入真实广告项目,按照广告公司策划与制作流程设计安排课程任务,学生按企业要求完成广告策划、设计、和推广。项目化教学实施后,较之前有了很大改进,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项目化教学强调建立“翻转课堂”的模式,但目前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平台,虽然教师通过QQ、微信、微博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也只是针对少数学生的问题解答,无法为全体学生提供帮助。这样必然影响实践效果和效率。
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不仅能使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通过教学资源库,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郑铁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建设成按照营销岗位进阶规律,同时对应营销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广告实务》开设于第四学期,对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营销策划”,属于能力提升型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包含了“产品广告策划与设计”和“品牌形象广告策划与设计”两个项目。遵循“工学结合”原则,强调“教、学、做”一体化,项目之间体现“平行、递进、包容”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工作情境,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商品和品牌的调查、按照广告目标进行策划、形成广告表现创意、编写广告文案、设计并广告、评价广告效果,最后制作广告策划书、产品广告和品牌形象广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策划的基本技能,同时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锻炼其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广告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
1.课程介绍:包括本课程最新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任课教师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2.课程资源:包括“产品广告策划与设计”、“品牌形象广告策划与设计”两个项目中,所有任务的教案、课件、对应课件中的“广告赏析”、“广告案例”。
3.学生作品:往届学生设计制作的广告作品,以及配合广告开展的促销活动宣传片。
4.课堂留影:往届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照片。
5.拓展资源:经典广告赏析,与广告有关的纪录片等,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在广告中发散思维开发创意,同时了解我国广告发展历程。
6.课程总结:往届学生课程结束总结汇报的视频。
7.课程录像:教师对于重点知识点的讲解。
8.讨论版:每项实践任务在讨论版中占据一个话题。话题中包含本次任务的工作页,工作页中有关于任务要求和评分标准的详细说明。讨论版是学生下载和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师生互动的区域。
9.习题库:按照任务设置习题,作为学生自学情况的考核。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内涵建设中,课程建设是重要一环。教学资源库的应用能够使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真正凸显成效。郑铁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利用教学资源库准备实践任务
在项目化课程中,由于取消了原有的实训周,改为“理实一体化”,因此《广告实务》若按照原先“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54学时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主导”。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的时间更多的用于实践,在课前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资源库中,学生可以通过“工作页”了解本次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通过课程资源和课程录像,自学任务中要求的理论知识点、收集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资料,为实践任务做好准备。
(二)课上利用教学资源库突破操作难点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进行“广告调查问卷制作”、“广告创意形成”、“广告文案创作”、“广告策划书编制”、“视频广告后期制作”等任务,并分组进行指导。对于一些如“后期制作”等较难的操作,学生接受程度不一,为避免教师重复性讲解影响效率,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库反复观看视频进行操作。
(三)课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调整实践成果
课堂时间结束后,学生可将每次任务成果上传资源库讨论版,通过资源库与教师保持互动,按照教师的指导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实践成果。这也是保障下一次任务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
(四)课后利用教学资源库拓展知识面
二、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标准制定
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的培养目标: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业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商品包装设计、CI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与作品制作、广告策划创意等项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面向职业岗位:各广告公司、文化传媒机构、印刷装潢公司、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广告设计、制作、策划、创意工作岗位,从事商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会展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橱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成为设计师助理、设计师。按照广告设计师素质与能力要求制定专业标准。构建基础课程和“工学结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广告设计师工作业务流程重点建设业务核心技能课程,制定标准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利用校内外资源条件,建设真实的广告公司学习情境;实行毕业证书、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健全“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加大力度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骨干教师;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把本专业建成有实力、有前沿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点特色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广告行业“有素养、懂艺术、善策划、会设计、能制作”的人才需求目标,坚持广告人才定位与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创建“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岗多证,三创并举”的高职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求是:技能艺术融合:以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为本位,通过校内教学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与社会需求研究结合等教学形式,学生集多门类艺术的应用为一身,成为技艺兼融的广告专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把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情境、专业业务流程学习情境以及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中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融为一个整体的能力训练;把学生对“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的体验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创建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真实工作情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结束,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作品完成。岗位证书对接:毕业条件要求,学完所有计划课程考核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考核合格获得广告设计师证书(三级)或平面广告设计证书(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创意创新创业:广告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学习与工作过程就是创意过程。要求学生全面具备专业岗位应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在学习领域里有创意思维、项目实施中有创新成果,毕业就业时有创业精神。“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岗多证,三创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校内广告实训室”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经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深度融合,采取课堂内外的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意创业创新能力。
四、建设“三师”结构教学团队
“三师”结构教学团队:老中青相结合的艺术师(美术师、书法师、工艺师)、职业师(广告设计师、助理广告师、广告师)、教师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力争一年建成院级教学团队、三年建成省级教学团队。
1、培养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制定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培养标准和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各1名,首先成为“三师型”,带领专业教师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到企业锻炼或专业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明确骨干教师培养要求,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实施培养计划确实培养出多名“三师素质”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教学设计和主讲;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下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并与企业合作完成主讲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骨干教师参与企业课题;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掌握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手段、最新的教学方式。
3、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书画艺术研修会”为平台,积极举荐教师加入州内相关艺术团体。不断提高作品鉴赏与创作能力,创作艺术精品,产生社会效应。
4、以“广缘艺术设计公司”为平台,鼓励老师参加“广告师”专业职务考试或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5、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按照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1:1的比例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参与实训室建设并承担教学任务,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聘请实习指导教师。使兼职教师队伍的规模适应教学需要,兼职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程体系结构改造
以就业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广告设计与制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完成项目所需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有素养、懂艺术、善策划、会设计、能制作”为目标,构建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项目任务导向”制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内容完全按照广告公司“设计业务项目”流程为依据,具体安排设置课程及课时。广告公司的“设计业务项目”的主要流程为拉定单、客户沟通、创意和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与印刷、作品提案等,在具体课程实施中,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广告设计项目”。
1、设置广告设计岗位业务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广告业务核心课程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紧紧围绕广告公司业务流程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字体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软件)、图形创意设计、版式设计、广告摄影、网页与网络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CI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广告客户与媒介、毕业展示设计与作品制作、设计师业务流程实训、广告市场拓展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建设。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广告业务核心课程相结合。课程系统开发与广告职业技能证书开发相结合。广告业务核心课程课时占50%,每门课程课堂实训50%、企业顶岗实习50%,实行课堂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学习与管理。
2、推行“多证书”制度。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需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的“广告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普遍认可的“CIW网页制作专家”证书和“PHOTOSHOP平面设计专家”证书等。
3、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现有课程体系尚未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构建,需要进一步加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力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六、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革
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企业的真实业务项目引入教学中,按照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完成项目的立项、调研、设计、制作、成果提交;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广告是市场经济的先导,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广告业务工作的先导。教师应依据服务于“恩施州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型工业,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重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5]的原则,从企业项目中精心挑选典型工作项目,加工后形成教学项目库,并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做到真题真做,即毕业设计作品就是企业的真实设计项目。尽力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现有课程体系中项目教学偏重于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尚未完全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每一门课程设计中,尚未完全做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把“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真正落实到以技能培养为目的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按照广告设计师工作岗位要求和业务流程,重点建设“工学结合”的广告策划、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页与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与制作、CI设计、字体设计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并确定教师负责项目化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七、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全面展开深度合作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突出项目教学中工与学的结合,把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模式做真、做实、做深、做透,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须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一)完善校企共建专业的领导体制
在2003年艺术类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专业建设委员会,吸收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管理,重新构建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领导体制。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定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师资互动,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为企业提供服务;吸纳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或承担合作项目等。
(二)制定校企合作年度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
1、校企合作年度计划实施:一是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为企业培训员工;三是用设计技术为企业服务;四是聘请企业专家讲课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2、稳定和发展校企合作企业。延期州内规模以上上广告企业合作协议;与州外多个广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体制。落实校企合作政策措施,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2、按照学院校企合作的文件,规范校企业合作行为。
3、规范校企合作协议文本,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在主管部门备案。
(四)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
1、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员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材开发。
2、增加与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现有实训室的利用率。
3、学习先进的典型经验,加强校企合作的人员培训和经验总结。
4、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依据学院的校企合作政策,增加实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类型,在时间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利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搭建校企业合作服务平台。
(五)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快专业改革和创新
1、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入,深化教学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人才培养的前期要以“学中做”为主,侧重基础性学习、基础性技能训练,掌握更宽广的职业生涯基础技能;后期要以“做中学”为主,侧重专业性应用、职业性的工作训练。把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
2、以校企合作的长远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专业“三师”教学团队建设。
3、以校企合作的互利为目的,主动寻求专业教师为企业服务的项目。
4、以校企合作宣传为依托,让广告及相关行业认识广告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校企业合作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
八、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一)有效利用校内实训室创建真实职业环境整合资源,构建“公司+实训室+教研室”运行机制。成立“广缘艺术设计公司”。在公司内设置相应机构,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为各部门负责人,在校学生为公司员工,师生融“教、学、做”为一体,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
1、艺术设计作品制作室为公司业务机构。拥有喷绘机、写真机、条幅机、冷裱机、割字机等生产型设备。承担广告喷绘、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实训(工作)项目。
2、图像处理实训室为公司业务机构。拥有高配置、高性能计算机生产型设备。承担电脑美术设计、CI设计、型录设计、标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实训(工作)项目。
3、建立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与应用成果展示室。
(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技能;实训项目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practice;vocational skills;training program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307-02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谈“教学做合一”时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1]。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模块,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组织课程时提倡采用项目驱动、设置情境任务等方式,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做是核心。而实训就是实现“做”这个环节的重要的方式之一。所谓实训,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让学生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实训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质量。
1 实训项目选择的原则
《品牌管理》是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在《品牌管理》中,可以设计成实训项目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或适合进行实训,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1.1 应用性
对学生进行实训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其二,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从第二个目的来说,实训项目应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思想,实训项目是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的职业胜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2 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实训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操作能力进行安排,让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举例来说,在品牌元素中,品牌标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品牌必备的要素,品牌标志不仅帮助区隔不同品牌,而且帮助消费者产生相应联想[4]。因此,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标志的设计。但是,大所数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设计标志的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就不适合进行实训。
1.3 系统性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知识体系,《品牌管理》也不例外。高职层次《品牌管理》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这几个模块:品牌创造、品牌传播、品牌运营和品牌保护。实训内容的设计也应该围绕着这几个模块展开,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既要考虑实训项目的完整程度,又要注意各实训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实训项目选择的内容
根据上述三个原则的要求,对《品牌管理》这门课安排了以下实训内容:
2.1 品牌创建模块
品牌管理起步于品牌的形成,创建品牌的关键在于选择名称、标识、标准字、标准色,或其他有助于识别并使其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的元素。
2.1.1 品牌名称
可以说品牌名称是构成品牌最重要的元素,一个好的品牌名称通常易读易记、简洁、独特、含义良好等特征。在讲授品牌命名的基本原则后,要求学生对某一设定的产品进行命名。
2.1.2 品牌传奇
品牌传奇又叫品牌故事,能增加品牌的神秘色彩,形成口碑传播的题材,增加品牌记忆点。让学生讲述并撰写品牌传奇,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品牌传奇作用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1.3 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印象。在介绍品牌的含义、过程和方法等理论以后,要求学生能从产品、顾客、竞争等对某一特定产品进行品牌定位,而且要运用多种定位方法并提炼定位口号。
2.2 品牌传播模块
名称、标志、口号等品牌要素具备以后,企业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公众知悉、了解、喜欢自己的品牌,这就需要借助广告、公关、新闻等传播手段。
2.2.1 广告策划
广告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的传播手段,是品牌扩大知名度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广告策划方面,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广告策划书和广告文案的撰写、广告创意等。
2.2.2 公关策划
如果说品牌知名度的扩大要依靠广告,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则需要运用公关手段。美国著名的营销大师阿·里斯和劳拉·里斯甚至提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观点,尤其是在广告媒体众多、广告信息泛滥的今天,公共关系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公关活动策划。
2.2.3 新闻策划
和广告相比,新闻具有可信度高、传播费用低等优势,公共关系活动也需要借助新闻进行传播。这部分的实训内容包括企业新闻事件策划、新闻稿撰写。
2.3 品牌运营模块
2.3.1 品牌延伸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当品牌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往往将既有品牌应用于同类或异类的新产品,这就是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扩大品牌影响力、利用品牌资产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新产品都适用既有品牌。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调查品牌延伸成功或失败的的典型企业并进行案例分析。
2.3.2 品牌授权
品牌授权是指品牌的法律载体也即商标拥有者,允许被授权者使用品牌的法律载体即商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理范围内,生产销售某类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商标拥有者支付授权费用的经营方式[5]。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有设计连锁总部招商加盟方案、撰写招商加盟说明书、制定招商加盟合同等。
2.3.3 品牌国际化
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隐含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营销和品牌输出的过程,该过程将企业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并期望达到广泛认可和企业特定的利益。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2.4 品牌保护模块
2.4.1 品牌注册
品牌不同于商标,品牌是一个市场概念,商标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来说,只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注册为商标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模拟商标注册,让学生掌握商标注册的要求和流程。
2.4.2 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是指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对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使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损害品牌形象。品牌危机是任何企业都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根据现实中的危机案例让学生总结品牌危机的发生原因,针对真实的品牌危机事件让学生设计危机处理方案。
以上实训内容可以用表格总结如表1所示。
3 结语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实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支持。首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上述实训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能进行合理的实训环节设计;其次,部分实训项目需要借助案例讨论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等场所、设施、设备来实现;最后,还要制定合理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便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A].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6.
[2]周志民.品牌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5.
精心策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营销策划课程与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的重复,注意课程内容与其他营销课程的衔接与配合。营销策划需对市场营销学体系进行回顾。另外重点介绍策划流程、国内外企业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教师坚持讲重点、难点、思路、方法及学科前沿,不面面俱到。以知识为载体,讲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教材的选择上注重网络资源的匹配,让教师及学生可更多利用教材所匹配的教学网络资源。
(二)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从教学模式上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课外作业———学生上交策划书的流程:首先教师讲授营销策划基本原理;其次,通过实训,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对策划对象的资源、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重组、优化,学会对策划对象的调查、研究、分析、创意、设计并制定行动方案,掌握系统地制定各种营销策划方案的方法和技能。学生实训过程设计:学生分组策划项目选择任务确定与分解策划实践策划成果展示及评估。营销策划实训项目的素材采用“自由选题策划、自由创意”方式。小组完成完整的营销策划任务:市场调研策划、营销环境分析(含SWOT分析)、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战略策划和4P(营销组合)策划。作业成果包括四部分:策划流程设计、市场调研策划、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书。
(三)课程考试方法的设计
我校营销策划课程改变传统考试方法,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营销策划能力。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做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案例的述评、失败案例的思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部分是营销实战能力考核,让学生完成实实在在的项目并做策划方案。期末主要是笔试,减少和摈弃那些死记硬背才能回答的题目,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和难度。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二、我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各章节内容与市场营销学区别不大,基本只是一个市场营销学的翻版。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与医药营销策划实践脱节。
(二)授课教师缺少营销策划实践能力
授课教师营销策划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主要通过理论的讲授,以及通过对于已经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策划项目的选择随意
策划项目的选择采用“自由选题策划、自由创意”方式,大部分小组的策划项目选择不是基于一个真实企业,属于虚拟策划项目,且这些项目大部分属于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策划项目,策划的内容包括市场调研策划、营销环境分析、STP营销战略策划和4P策划。但是在短短的32学时,小组进行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项目策划,最终效果不好。
(四)单元性策划被忽视
我校教学实践中,将综合性策划置于首要地位,忽视单元性策划,而单元性营销策划包括促销组合策略策划、公关策划、广告策划、促销活动策划、品牌推广策划、新产品上市推广策划等在医药营销策划实践中需求量远远高于综合性营销策划。另外,对综合性营销策划的领悟建立在扎实掌握单元性策划的基础上。
(五)考核方法不科学
策划实训效果主要依赖授课教师及学生的主观评定。尽管授课教师编写了评分标准,但由没有策划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评委组很难客观评价各个小组的营销策划项目。期末卷面考试占70%,最终的考试还是难逃你问我答的境况。存在考核重视结果而学习过程被忽视的问题。
三、对完善我校营销策划教学的思考
(一)校企合作,设计课程标准及目标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设置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以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内容为主体,以营销学延伸课程和相关知识为辅助,以营销学各分支学科的深入为扩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引导学生注重营销策划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要改变“闭门造车”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营销策划》课程标准制定模式,树立以市场导向观念,积极引导市场专家、课程专家、企业精英、政府人士和师生代表参与《营销策划》课程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相关联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相关联和匹配,以便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以医药企业典型营销策划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具体可分为:(1)市场调研策划及调研报告撰写;(2)战略性市场营销策划;(3)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导入策划;(4)新产品上市推广策划;(5)品牌推广策划;(6)广告策划;(7)销售促进策划。
(三)能力训练项目接轨营销策划实践
能力训练项目即策划素材选择医药实体企业因遇到经营难题而委托的课题或项目。非模拟的实实在在的项目可训练学生营销策划实战能力。目的是要使学生认知行业实践,提升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医药行业的微观层的营销实践。策划项目选择把单元性策划教育置于首要地位。能力训练项目的选择应围绕市场和医药企业需求,体现学生的需求与意愿,具有可操作性。由学校出面形成相对固定的企业实习基地,经常给学生策划项目,让学生熟悉策划流程,练习营销策划书的撰写。还可让企业职工(营销策划实战家)参与辅导学生。派营销策划教师参与医药企业营销策划实战,让教师到企业中去,如可安排教师半年至一年到企业市场营销部做全职或兼职,参与实践。当然,教师也应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到企业中联系项目,参与企业项目策划。
(四)从“能力本位”出发,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评估要做到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全面考核,课程考核注重平时学习,注重过程管理。具体分数组成:平时到课及参与情况占20%,个人与团队小组平时作业完成的量和质占30%,期末考查案例分析与总结占20%,期末营销策划书撰写占30%。期末考查的题目与要求应在课程结束前1个月左右布置,考查不占用课堂时间,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这样也促进学生将课内、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另外,对于学生营销策划项目的评价,可邀请委托单位营销策划实战家做评委。在经营主体委托策划项目的情况下,策划效果由购买客户、市场评定,实效是最实在的裁判。
新《广告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将会对高校《广告学》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广告学》教学的高校教师,拟从广告思维、广告理论教学、广告实践教学等三方面谈一下新《广告法》对《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思维的影响
高校广告学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新世纪广告人才的重要责任,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每一门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广告学》教学中,热衷于对西方广告理论和文化的转述,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但是在新《广告法》背景下,笔者觉得应该强调法律与创意思维并重。再好的广告创意,如果不符合广告法律的要求,也是无法和消费者见面的。高校所培养的广告学专业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而且应该具备懂法、遵法、守法的良好法律素质,尤其在广告学实践活动中,如果不具备法律思维,就会使得广告活动的开展很可能是徒劳无功,最后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高校的《广告学》教学中,可以以新《广告法》的施行为契机,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法律思维与创意思维双方面的培养。
二.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理论教学的影响
新《广告法》自2015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作为直接传授知识的高校教师,应该将新《广告法》的若干内容结合理论教学的实际,及时传达给学生。笔者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伦理
广告伦理问题是广告中一个非常重要但是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真实性问题、针对儿童的广告问题、广告的个人隐私问题、广告中的认可与证明问题等。在新《广告法》中,对虚假广告的范围及认定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加大了对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第五十五条“---广告费用处罚款从原来广告费用的1到5倍,增加至3到5倍,广告费用偏低或者难以计算的,现在最高可以罚到200万。”针对儿童的广告问题,新《广告法》第三十八条“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第三十九条“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或者变相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针对广告的个人隐私问题,新《广告法》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关于广告中的认可与证明问题,新《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第五十六条“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第六十二条“广告代言人处罚标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新《广告法》针对以上广告伦理具体问题新的规定,必将对“广告伦理”这一章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2.广告媒体
新《广告法》要求广告的可识别性,第十四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时长、方式的规定,并应当对广告时长做出明显提示。”并且在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中对医药、保健、农药、饲料、酒类、教育培训、招商、房地产等相关品类的广告内容作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作为广告者的媒体机构都将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金,情节严重的该媒体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处分,甚至可以暂停媒体的广告业务。
可见,新《广告法》对各媒体的广告经营与管理提供更加严格、具体的要求,媒体的日常广告运用需要更加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应该在内容产品的策划和制作方面有所建树,提高媒体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打造媒体品牌,同时改变原有的、较为单一的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媒体盈利模式,积极推进媒体周边产品开发、媒体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多渠道盈利[2]。
3.广告文案
作为广告作品的语言文字部分,广告文案有着重要的地位。新《广告法》第九条“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这将对文案创作人员提出严格的词语要求,包括“国家级、世界级、宇宙级、全球级、世界领先、全国首家、最、最佳、最新、最低、最高、最大、最具、最具、最优、史上最、最先进、全球最新、全网最低价、最新发明、最新科学、最新技术、全球最新专利、最先进加工工艺、顶级、顶尖、顶端、顶峰、极品、极端、巅峰、绝对、首选、第一、唯一、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一品牌、市场主导品牌、首选品牌、中国公认品(名)牌、绝无仅有、万能、销售冠军、抄底、空前绝后”都不能出现在广告文案中,想靠“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创作广告文案肯定是不行了。
4.网络广告
针对旧版《广告法》对互联网领域的缺场,新《广告法》新增了关于互联网广告及广告活动的相关规定,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第四十四条“利用互联网、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三.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实践教学的影响
《广告学》是一门和现实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校《广告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9课时课内实训和为期一周的广告策划实训,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实践教学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调查
广告调查是编制广告计划的依据,具体包括广告市场调查、企业形象调查、广告媒体调查、广告效果调查,而其中最复杂的是广告市场调查,它包括广告市场所在的社会环境调查、消费者调查和产品调查等。新《广告法》施行后,广告调查的很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广告市场所处的法律环境,就是进行广告策划重要的依据。在广告法律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原来可以做的广告现在有可能就成了非法广告,例如关于烟草广告的问题,新《广告法》第二十二条“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和旧版《广告法》比较起来,明确回避了烟草广告在各种媒体中出现的可能性,防止了打球的任何可能,因此熟悉了这一规定,对于烟草公司任何形式的广告,策划都只能说“NO”。
2.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是一则广告的灵魂,好的广告创意能使广告脱颖而出,但是广告创意在新《广告法》背景下,好比“戴着镣铐跳舞 ”,不仅要创意独特,而且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然再好的创意也无法通过审查部门的审核。以广播医药专题广告为例,新《广告法》第十九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在此背景下,医药专题广告的创意需要改变,从传统的医疗养生节目推介转变为标准广告投放,可以考虑在标准广告基础上加入公益性内容、科普性内容、教育性内容,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形成固定客户群,建立起长期的品牌效应[4]。
3.广告策划
《广告法》1994年版共6章49条,现2015年版变为6章75条,新增了33条,删除了3条,同时修改了37条。原来广告法只有7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准则,这次增加到17种[3]。原来七种商品和服务有:药品、医疗器械、农药、烟草、食类、酒类、化妆品。新增的10种商品和服务有:保健品、婴儿乳品、教育培训、有回报预期商品或服务、房地产、种植养殖类、互联网广告的规定、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公益广告。对于专业从事某专题商品广告策划的人员来说,熟悉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定显得特别重要。例如新《广告法》第二十六条“房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该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四)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对于做房地产广告专题的策划者来说,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就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定。
广告学教学效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新《广告法》的修订要求广告教学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广告教学工作者只有及时跟进,将最新的《广告法》内容传达给学生,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广告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振宇.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广告教学[J].新闻爱好者,2008(11):77-79
[2]李晨宇,新《广告法》对大众媒体运营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5(6):22-24
[3]陈红玉.新《广告法》的互联网思维[J].青年记者,2015(6):25-27
作者简介:张艳霞,女,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学位。
一、职业能力的界定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较多,概括起来,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或综合能力。如果能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实社会中,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选才难”。一些用人单位对调查者抱怨说:“现在好人才是越来越难找了。”一位企业老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工作经验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对学业成绩、综合技能非常看重,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成绩以及相关的能力,未来才具有竞争力。”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2%的用人单位把职业能力排在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要素的第一位,因职业能力差而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毕业生占所有被辞退毕业生的86%,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鸿沟”的主要原因。
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职教育就没有出路。校企合作教育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它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专业在与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二、广告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
1.“开放”订单式
传统的“订单”模式强调通过协议甚至是合同来明确订单中的学生人数和学生的姓名,学校严格按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学生毕业时,企业必须照单全收。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学校都受到严格的约束,如在确定学生的培养计划时,企业可能会仅根据本企业的岗位(即使是一些特殊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这样会使学生缺乏一些必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创业的能力,学校的教学主体地位和独立性也会被弱化;而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时刻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可能对企业和学校特别是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风险。“我们开展校企合作,不仅仅站在学校的就业率和某一个企业的岗位需求上,更应该站在为社会服务、为行业领路的战略高度,紧跟时代的脚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在此过程中,广告专业不仅仅为广告公司和企业广告部门培养专才,而且应该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应该保持教育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和面向社会的广泛适应性广告公司和企业广告部门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单一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岗位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共识,我专业和沧州市红斑马广告公司采取了“开放式订单”培养模式,规定红斑马广告公司只负责接受一定比例优秀毕业生和承担向相关企业、机构推荐优秀毕业生的义务,并且也不事先确定学生的入选名单;在课程的设置上,红斑马广告公司也只是确定企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课程,更多的课程则由公司建议我专业教研室根据需要自主确定。
2.理论―实践“双循环”式
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命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命题。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5+1”(前5个学期在学校,最后1个学期在企业)模式和“2+1”(前2年在学校,最后1年在企业)模式,都存在学生在学校期间不知道“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盲目性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而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遇到大量问题,知道应该学什么时,却没有了学习和再验证知识的机会。这种理论―实践的单循环模式,并没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就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专业与红斑马广告公司通过深入探讨,提出了理论―实践“双循环”培养模式:高职三年制学生第1~3学期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4学期到企业顶岗实训,第5学期回校完成其他专业理论学习,第6学期再到企业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岗位进行毕业综合实训。这样,4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2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彼此交替,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并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3.全方位合作式
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广告专业教研室和企业都应该全程参与教育过程,进行全方位合作。
在专业定位阶段:红斑马广告公司充分发挥广告行业的龙头优势,不仅提供详尽的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报告,而且提供该公司有关广告行业所有岗位的知识、技能分析报告,这样就为广告专业的明确定位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广告专业教研室和企业双方共同成立了有红斑马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广告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发展规划的审定。
在教学计划制定阶段:先由广告专业教研室提出总体的教学计划框架,红斑马主要对实践、实训和技能等方面的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双方就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讨论。如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双方首先论证了学生在第3学期学习基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能否经过适当培训取得广告策划师的可能性。当这一点得到确认后,又充分分析了学生在第4学期,借助红斑马的广告业务平台,到红斑马广告公司或相关的机构、企业,进行充分顶岗实训的可行性。这些分析与论证直接导致了理论―实践“双循环”模式的产生。
在教学计划执行阶段:广告专业与企业双方互派师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校主要负责理论和部分实训教学及考核。在企业或相关单位实习期间,广告教研室派专业老师参与管理,红斑马主要负责实践、大部分实训和顶岗实习及考核。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由广告教研室的企业各出一名老师,共同指导。
在专业与企业双方师资和人员培训方面: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师资培训计划,互派人员参与教学与管理。企业为师资提供研修锻炼的培训条件,广告教研室为企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条件。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双方共同规划、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出场地、设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依托企业的技术支撑,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学校实训基地也是企业职工培训的场所。
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双方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教材,尤其是专业实践课程教材。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学校的教学经验,计划、编著、出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鲜明特色的专业教材。
在社会服务方面:鉴于广告行业发展的明显趋势以及广告人才的严重匮乏,成立广告业务社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我院广告专业及红斑马广告公司在广告行业中的影响力,双方各出部分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业职工,为社会提供广告业务服务。
三、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同时受教学方式的直接影响。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遵循以红斑马广告公司的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但又不局限于红斑马一个企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
1.改变传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模式,增加限选课。对于必修课部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对其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部分的知识点进行筛选组合,大量减少课程数;对其中的实训课,只开设几门核心课,适当缩小其范围;对于限选课部分,主要围绕企业的岗位群设立岗位课程包,每个包以某个岗位的核心能力为导向设置2~3门理论课和2~3种实训课程。对于选修课部分,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出现,增加有特色的广告专业创业和思维讲座。
2.改变学生自选课模式,增加灵活性
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他们可能结合自己的兴趣,但是可能并不清楚选课的目的和意义,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只是为了混学分。我们在学生刚进校时,就由企业或专业教师举办专业讲座,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岗位要求进行选课引导。每个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1~3个课程包,选中课程包内的所有课程为必修课,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需要选其他包的部分课程学习。
3.改变课程设置顺序的刚性,增强实用性
我们在课程设置的顺序上遵循理论―实践“双循环”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如在第3学期先开设广告策划,结合广告策划师考证,第4学期到企业顶岗实训,第5学期回校结合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对广告的专业课进行深化和针对性学习,最后一学期再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专业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专业与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只有让专业与企业双方各得利益才能达成稳定长久的合作。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去改进,不断优化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只有用科学的模式进行教学,才能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广告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O8020001)的研究成果。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这致使中国广告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自此中国广告业迎来了无比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之下,广告设计专业在中国大地上空前繁荣,广告设计专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就成了当今广告设计教育界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广告设计教育发展需要。
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目标定位不明,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方法也出现了高度不适应。
教学目标定位不明。要想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目标做出正确定位,首先就要正确理解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传统上,人们将高职广告设计理解成为普通高等院校广告设计的一个层次,进而将高职广告设计做成普通高等院校广告设计的压缩饼干,这既埋没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特色,也更影响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本身的健康发展。这一错误认识最终导致高职教育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不明,即过于重视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构建,而忽视了专业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课程设置不合理。如前所述,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不是以造就学术精英为目标的,而是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培养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时,课程的开设应该秉承理论够用为度,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而传统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比重偏高,实践课程比重偏低,这严重背离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传统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囿于课堂教学,教师大多采取的是“填鸭式”的说教方式,以传授理论为主,学生学习索然无味,收效甚微。由于这种空间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实践课程也大多流于形式,缺少必要的实务操作,使得专业学生的广告设计、制作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重构
教学目标重构。依据前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应将现代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目标锁定为培养具有一定宏观把握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说来,要通过教学活动使专业学生具有如下能力:
1.具有厚实的广告学理论基础,通晓广告运作的整个程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2.了解国内外广告事业发展现状,能够把握其发展趋势;3.具有现代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相应活动能力,具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里面所讲的综合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策划、创造和表现能力。其中,策划能力是培养专业学生对所服务企业经营环境、产品性能、投放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专业学生应该能够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提炼有效信息,撰写出有预见性的个性策划方案,同时对产品及其广告有着精准定位,明确广告主题及其相应的表现手段和形式。创造能力是指培养专业学生广告创意的能力,开发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利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设计出独具一格、行之有效的广告,这是创造性能力体现的结果。表现能力一方面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即通过对自己设计思想的阐述,把自己的设计能力传达给客户;另一方面体现在由抽象概念到具体图形、实体的表达与展示上,即将广告设计者特有的个性气质和修养通过美的规律表现在媒介之上,运用色彩、造型、构图来传递信息。
课程设置重构。在设置课程时,我们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实践性课程丰富,理论课程够用为度;二是校外实践课程为主,校内实践课程为辅。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设计课程:
在专业理论基础构建阶段,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我们发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为1∶1是比较合适的。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协助专业学生掌握中外传统设计理论,这是当代广告设计思想的源泉,是专业学生后续学习及从事职业的基础。同时,在这一阶段也要等比例地开展实践课程,且以校内实训为主。在具体操作时,可以让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性环节,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设计意识等。
在基础技能训练阶段,我们认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为1∶2是比较合适的。在理论方面,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协助专业学生对专项理论、高技术手段的把握。此阶段的实训依旧是以校内实训为主,同时有选择地送学生前往优秀广告公司进行实习。本阶段的课程开设主旨是协助专业学生理论与技术手段的提升与改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提升。
同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进行理论课程教学时,要将“双证制度”融入教学中去,帮助专业学生为将来的职业奠定资质基础。
在综合技能训练阶段,我们认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开设比例为1∶4是比较合适的,这个阶段课程的开设显然是以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为主旨的。在这一阶段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重点培养专业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阶段的实训课程以校外实训为主,校内实训为辅。专业教师应在校内建立虚拟广告公司,配以特定的设计任务,指导专业学生在与真实环境无限拟合的工作环境中,以团队方式精诚合作,共同完成“公司”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实践中熟悉广告公司的操作流程。后期课程应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及时安排专业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定岗实习,切实提升其一线实战能力,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并为其有目的地就业提供有效机会。
教学方式、方法的重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广告设计专业应该具有与其自身特性相符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其应该有助于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广告设计的理论与技能。为此,我们将当今流行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合到广告设计教学中来,具体说来有:
在教学中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方式。高职教育是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为了培养专业学生的这一能力,就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即将广告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有机融合,让专业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完成了复杂理论由抽象到直观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将所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第一时间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这显然有助于提高专业学生与理论内容相对应的操作技能的提高。
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依据广告设计专业的具体课程特点,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含有具体学习任务的项目,在项目内部将理论与实践学习有机融合。这样就会使专业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全部项目完成之后,就实现了学生单项技能的提升。
加强校企合作。如前所述,现阶段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弥补这一缺陷。一方面,从师资队伍建设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将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送到企业中去实践,也可将企业中的精英请到课堂上来给我们学生授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专业学生送到企业一线实践,这更有助于其设计、制作技能的提高。
建设校内设计室。结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特点,成立校内设计工作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制作室进行创作训练、项目设计以及比赛训练。同时派出青年教师加强指导,促进了学生学习,解决了设计、制作的困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和设计的参与意识。
结语
本文系统回顾了传统高职广告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顺应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需要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弥补了上述不足,符合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广告学”教学模式创新
广告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基本的广告理论与实务,还要讲授业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广告理论与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全盘照搬书本上的广告理论和方法。为此,要从教学方法创新入手,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意能力。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唯一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讨论,积极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根本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一味地“输出”知识。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因为有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简单讲授知识点后,复述大量的案例。结果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案例说明中往往还附有“标准答案”,这样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创新式的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分工合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07级08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学中,结合品牌联想理论,以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广告和陈道明代言的“利郎”商务男装广告为例,提出广告关键词,让学生发挥联想,并促进学生分析两个广告在品牌联想上的优劣,通过这种启发式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品牌联想理论。
(二)互动体验法,发挥学生创意能力互动一词来自于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社会学”一书,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互动即交互,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具体情景下,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交流、融合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1]。互动教学模式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可以促进学生发挥创意才能。例如笔者在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08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云雾”袜业为例,为该品牌设计产品定位及广告语。学生们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法,在课堂中各抒己见。最后,该班男生提出“云雾袜业”———亮晶晶系列,将产品定位为都市女性白领日常穿戴的选择;而该班女生提出“云雾袜业”———白雪公主系列。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师生间的多维交互,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促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
(三)模拟实验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模拟实验法最早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等学科,随着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该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因而在该课程中导入实验教学环节,可促进学生将有关广告理论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将有关广告调研、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测评等决策方法在实验中综合运用,增强学生对于广告活动的感性认识,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的理论思考;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把有关广告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切身的体验和基本的广告技能,可加深学生对广告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增强学生对广告活动的认识,以期让学生对广告活动的全貌有所了解,并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广告调研技巧、发挥广告创意策划才能,了解广告制作流程,提升广告效果测评意识。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虚拟广告经营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高效的团队精神。
二“广告学”教学方法应用
笔者在对每个开课班级的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案例教学结合模拟实验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法与课程特点结合,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体验学习。具体教学方法应用如下:
(一)设计适合广告学课程的体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教学实验环节中,由教师提出某个创意策划案,学生自组团队模拟广告公司开展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广告创意设计、广告文案撰写、制作广告投放计划、编制广告预算、策划辅助公关活动等各项模拟广告公司实战工作,最后每个小组将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展示其广告策划案并做推荐讲述。作业任务下达后,学生在课后积极加强团队协作,收集资料、整理素材、创意设计并制作PPT课堂演示。其中优秀的小组更是积极创新、凸显创造灵感,自制广告包装及广告宣传手册。例如电子商务07级学生周龙丰小组自制“山蓝”凉草茶系列包装,电子商务08级学生陈亚宝小组自创广告脚本并拍摄成广告视频等。该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广告敏感度,发挥了学生的创意才能,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见,综合运用广告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设计适合广告学专业的开放式、仿真式教学环境国外一些高校在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开设了许多仿真型教学场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科技学院,在该学院的BRUCE校区经常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小屋子:有的是模拟案件现场;有的是动物豢养处;有的是银行出纳处;餐饮服务培训的教室直接设计成了餐厅,而走进调酒师培训教室简直就像走进了酒吧。这些都是该学院精心设计的专业课堂。这种仿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强的代入感。身处其中,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行业实务操作的氛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会因为互动而事半功倍[2]。广告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但若提供专业的设计工作室、道具制作室、视频编辑室,可以让学生完全感受广告工作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专业性、针对性。#p#分页标题#e#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于武汉地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更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按照“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在“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中,本着与“市”俱进,“纳新去陈”的原则对本专业原有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进行精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强调基础加运用;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实践课程中,优化整合原有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实训、设计比赛、毕业设计、工作室教学等形式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方式,尝试整合重组。如:将构成类、绘画类、史论类课程进行精简整合,确立“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课程,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弱化三维立体构成,适当引入包装设计知识;将图形创意与图案课程整合为“图形语言与设计应用”课程,强调应用设计;同时在“基础”环节,纳入“字体设计”课程,整合“字体设计”和“POP广告”,强调字体的创新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技能”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设置课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备实训(含排版输出软件、雕刻机使用)、摄影。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学习中将真实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课程内容中,强调应用能力。如:针对影楼和电商岗位需求,PHOTOSHOP结合摄影课程,侧重图片的艺术化处理、图像后期美化,与淘宝美工、照片后期岗位零对接。
“学习领域”环节打破传统分科课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任务的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整合、重构,创新性整合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为多个学习领域:单页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站整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毕业设计与展示推广、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领域训练,在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教学中,贯穿“应用”这一主旨,融和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特点。
三、依托企业,健全工作室制度,借助线上线下产学研创平台推进课程实施
在现有“广告设计实训中心”、“逗号工作室”、“雕刻打印制作中心”等实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实训中心的资源,与雅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创智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联盟,将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支持,依托公司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等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创立“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并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创平台,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对“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形象的设计推广、研发中心系列产品的策划推广、摄影、照片后期、包装、网店装修设计、销售等一系列实际项目的训练,将“设计———制作———拍摄———宣传———展示———售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学习领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通过毕业展览、以赛促学等形式推进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在第七届教育部高职委艺术设计年会“优秀毕业设计奖”评选中学生毕业作品获银奖,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作品以省一等奖选送全国参展,获教育部优秀美术作品二等奖,在中国权威设计网站———视觉中国举办的“2013年艺术院校毕业展”活动中,学生毕业作品高居人气作品榜首。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资格认证等,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