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5:05: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考试分析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竞争的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要拥有创新型教师。高师院校要培养创新型教师,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系统。教学考试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师的教学考试就应该把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作为终极目标。可是现有的高师院校的教学考试存在一些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对高师教学考试现状进行调查。
一、高师教学考试现状调查
本文选择四川省4所高师院校(四川文理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分层随机抽取全日制2005级、2006级的师范本科生作为施测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37份,回收率93.7%,有效问卷900份,有效率96.05%。其中2005级427人,2006级473人;男生347人,女生553人;文科生322人,理科生344人,艺体生234人。
1.教学考试内容现状及其分析
当问到“在大学期间,你所学课程的考试内容是什么”时,结果显示:有43.56%的学生选择“教材上的内容占多数”,有38.89%学生选择“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占多数”,还有14.00%的学生选择了“理论知识多”,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多”的学生只有2.67%,选择“实践知识多”的也仅有0.89%。调查数据足以说明目前高师院校教学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教材上的内容和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为主,而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太少。
2.教学考试方式
当调查到“在大学期间,你所参加的教学考试方式是什么”时,结果是:在900名样本中竞高达851名学生选择了“闭卷笔试多”这个选项,占抽样样本的94.56%;选择“开卷笔试多”的只有27名学生,占抽样样本的3%;选择“实验(实践)操作多”的有11名学生,占抽样样本的1.22%;选择“口试多”、“写论文多”的分别只有5名和6名学生,分别占抽样样本的0.56%和0.67%。这些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目前高师院校的教学考试存在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等现象。
3.教学考试题型
对“在你就读的大学里,考试的题型主要是什么”这个题目进行调查时,回答“知识再现(如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计算、证明)的题型较多”的学生有73.44%,而回答“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论述、综合思考、实践操作)的题型较多”的学生只有4.44%,另外回答“知识再现的题型较少”的学生仅有0.67%。这些数据足以表明现有高师院校教学考试的题型也被限定在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计算、证明等知识再现题的题型,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实际操作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这种题型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4.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当问到:“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在教学考试中学生作弊人数变化情况”时,900名高师学生中选择“大幅度增加”和“有些增加”的人数高达325名,占调查人数的36.11%;选择“保持不变”的学生有270名,占30.00%;选择“有些降低”和“大幅度降低”的学生有305名,占33.88%。也就是说被调查的学生有2/3的人认为作弊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有上升的趋势。
5.学生作弊目的调查
当问到:“在你看来,学生考试作弊目的是什么”时,在900份抽样样本中有646人认为,高师学生考试作弊的目的就是“仅仅是为了考试过关不补考”而已,占整个抽样样本的71.78%;有130名学生认为,高师学生作弊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分数”,占整个抽样样本的14.44%;还有9.78%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为了评优评先进拿奖学金”;也还有3.00%的人认为,考试作弊是“为了毕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仅有1.00%的人认为考试作弊是“为了给父母一个好的交待”。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师学生在教学考试中作弊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不挂科、不补考外,也存在着为了考的分数更高,为了评优评先进拿奖学金等目的。
6.学生考试作弊原因
在调查“你认为,大学生在教学考试中作弊的原因是什么”时,被调查的900名高师学生,有53.78%的人认为教学考试中作弊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有22.0%的人认为是“考试内容在教材上和笔记中都能找到答案,作弊成功率高”。认为是“学校管理不严”和“考题内容太难”的分别占8.56%和8.22%。也有7.44%的人认为是“看到别的学生作弊,自己也去尝试”。从这些调查数据不难得出如下结论:高师学生在教学考试中作弊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第二个原因是考试的内容在教材上或笔记中都能找到正确答案,作弊易成功,作弊成本低;第三就是效仿其他作弊学生的行为。笔者认为上述这三个原因是主要的,当然也还有其它的一些,如:学校管理不严,考题内容太难等次要原因。
7.评价方式
被调查学生对“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在评优、评定奖学金方面,主要依据是什么”这个题目的回答是:776人认为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占总人数的86.22%;有70人认为是“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占7.78%;认为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分别占2.67%和2.44%;在90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8人认为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占总人数的0.89%。
在调查“你认为老师对你考卷评价标准主要是什么”时,900名学生:有349人认为是“依据课堂讲授的内容”,占23.89%的比例;有215人认为是“依据教材的描述”,占23.89%的比例;有181人认为“没有确定的标准”,占20.11%的比例;还有95人认为“依据教师的个人喜好”,占10.56%的比例。这900名学生中仅仅有60人认为是“依据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占6.67%的比例。
当问及学生“你认为现在的教学考试体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时,有29.89%的学生认为是“促进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有29.44%的学生认为是“促进学生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有11.56%的学生认为“没有明确的目的”,认为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目的的有12.78%,还有16.33%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学考试目的是“用考试压学生,以防学生贪玩”。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第一,目前高师院校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还没有走出“唯分数至上”的误区,强化了考试的功利性。第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掌握知识(教材内容和老师讲授知识)的多少和熟练程度。第三,对一个学生评价没有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大。
8.教学考试后分析与总结
学生对“你现在就读的学校,教学考试后,任课教师对试卷进行评讲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900名学生中有664人选择了“所有的教师都不评讲”这个选项,占总数的73.78%;有169人回答的是“个别教师评讲”,占18.78%的比例;认为“所有教师都评讲的”只2.89%;认为“讲评与不讲评的教师各占一半”的也是2.89%;选择“很多教师都评讲的”只有1.67%。
在调查学生本人考试后,对考试课程的总结情况时,900名学生中有273人回答的就是“对所有考试课程都不总结”,占总人数的30.33%的比例;有357人回答的是“对少数考试课程进行总结”,占总人数的39.67%;可怜的是900名学生中只有42人回答的是“对所的考试课程进行总结”,只占总人数的4.67%的比例。回答“对大部分考试课程进行总结”的有150人,占16.67%,也还有8.67%的学生选择了“总结与不总结的考试课程各占一半”这个选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高师院校教学考试结束后,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考试后的总结和分析,考试的诊断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9.高师现有教学考试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
当问到“你认为,你所在学校的教学考试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教师吗?”时,有347人选择了“不利”这个选项,占总人数的38.56%;有114人选择了“很不利”这个选项,占到了总人数的12.67%的比例;选择“说不清”这个答案的有381人,占总人数的42.33%;选择“有利”这个答案的有53人,占5.89%的比例;选择“非常有利”这个选项的只有5个人,仅占总人数的0.56%。这样看来,选择“不利”和“很不利”占到总的调查对象的51.23%,而选择“有利”和“非常有利”的仅占总调查对象的6.35%。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师院校现有的教学考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
二、高师教学考试现状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不适应性表现
1.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思想品德
从调查数据处理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在高师教学考试中,学生作弊仍然存在,且有加剧的趋势。这些作弊行为,除了影响了考试应有的公平、公正性,干扰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公正评定外,还影响到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养成。当然,学生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学生本人思想素质不高,诚信意识不强所致。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为了考试过关,就采取一些作弊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学校要把师德师风、考纪考风、诚信守信等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二,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方式存在问题。因为考试的内容在教材上和笔记本上都能找到现存的答案,学生作弊的成本低,作弊成功率高。如果说,考试的内容需要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后,经过思考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的话,这就提高了作弊的成本,作弊成功率就很低,自然就会减少作弊人数。如果我们能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如:开卷、口试、实践操作等,就能很好地遏制作弊行为的发生。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有待改进。长期以来,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都有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趋向。他们评价一个学生学业的好坏,主要是看其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考查他们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怎样,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状况如何,只要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差学生。不管是评优、评先进、评定奖学金、入党,还是毕业找工作,都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指标,学生也把考试得高分作为考试目的。有的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就在考试中不惜一切代价通过作弊来达到目的。考试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思想品德。
2.不利于创新型教师建构科学的知识结构
一个人的知识能否有助于他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关键看他是否具备多元的、科学的知识结构。因为知识丰富的人,可能会形成许多心理定势和思维惯性,这会极大地阻碍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创造力水平的下降。
高师教学考试内容以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为主,学生为了考试能过关或者取得高分数,在学习中就只对教师讲的内容和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钻研,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很不利于学生建构多元的知识结构。如果在考试内容中增加一些与教材内容和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这门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等方面的知识,那么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求在更高层面上引导学生的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地建构学生多元的知识结构。
3.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师教学考试题型仍然限定在传统题型之中,比如:使用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计算、证明等知识再现题的比例较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实际操作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这种题型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而高师教学考试方式存在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少;理论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等现象,期末一次性闭卷笔试仍然是大多数高师采取的考试方式。这种单一性的考试方式,学生无法根据自己个性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能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影响了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调查结果还表明,高师教学考试后,老师和学生均不重视考试的分析和总结,影响考试诊断功能的发挥。在教学考试中,考试的诊断功能应该是最主要的,通过考试,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了解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果。总结这个环节包括教师自己能力和教学工作的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情况的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考试的总结。只有认真分析总结、取长补短,才有提高、才有创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考试结束后,一定要重视总结这个环节,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得到提高,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科研能力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教师教什么就考什么,教师考什么,学生就会学什么,教师怎么考,学生就会怎么学。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不能只重视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不时代所淘汰。从调查数据来看,高师考试的内容就是以教材上的内容为主,注重知识掌握的准备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再现能力。这种考试只能培养“知识的搬运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参考文献:
[1] 郭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J].教育探索,
2006,(3):7-8.
[2] 程志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辽宁教育研
究,2005,(5):25-26.
[3] 蔡青.世纪高等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J].广西高教研究,
2000,(4):78-80.
[4] 陈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高校的考试改革[J].高教探索,
2005,(2):77-78.
[5] 程志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辽宁教育研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14-02
大学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考试后情况的分析,不仅会对今后教学过程的改进完善有所帮助,而且对学校教学文件的制订和课程设置安排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目前,期末考试后,多数教师把试卷改完,在学校网页教务处本科教学一体化平台登录成绩后就算完成任务了。虽然教师们做了试卷分析,但也只是按要求统计一下及格率、排一排分数段等,真正使教师们能静下心来,分析研究一下试卷、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等不多,这样考试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因此,有必要进行考试后的总结,总结一下经验与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会对今后教学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5级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的期末考试为例,对考试后进行了总结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行了一点思考。
一、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
(一)对考试试卷的总结
1.对试题质量总结分析。试题质量分析是一项非常细致而耗时的工作,在期末考试后,教师对试卷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试题、区分度小的试题和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要逐一加以修改完善,对有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试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以后考试中再次出现。而对于试题的难度适宜、区分度较高和语言描述准确的试题,应该重点标注出来,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建设重点素材。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结果,可为教师在改进教学工作(包括改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命题组卷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因此,应把试题质量分析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工作认真做好。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中较容易题比例为40%,适中题的比例为46%,较难题的比例仅为14%;表明试卷难易的比例搭配基本合理,试卷内容涵盖广、题目类型多样,因此试题整体质量基本适中,但试题的难度相对不大。在今后命题过程中要注意试题的难易比例分配。只有一个相对合适难度的试题,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过关,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的兴趣。
2.对试题内容的总结。期末考试试题内容应当是一门课程核心内容的浓缩,是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真实体现,不但能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能反映各部分内容和各认知层次的相对比重,还能确定各部分内容的数量比率,以保证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的效度。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基础知识题目占80%,综合性题占10%,实际应用的题占10%,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但应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问题方面的题目较少。在今后的考试中,力求做到综合性题和实际应用题的比例占30%―40%,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考试题型的总结。期末试题一般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种类型。其中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题型包括综合分析题和论述题。由于《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知识点较多,范围较广,出题覆盖面较大,因此,客观性题目的比重较大,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4:1,做到了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基本符合命题要求,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题型少。今后要减少选择题、填空题和概念题的分值,增加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题型分值,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对考试成绩的总结
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44分,平均分76.9分,及格率92.3%。从试题类型得分率来看,名词解释题的得分率为87.1%、填空题86.7%、选择题77.3%、判断正误题76.9%、简答题70.7%、综合题目70.8%。可以看出,名词解释得分率最高,其次是填空题,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较好。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来看,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因此,本次考试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的是缘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不好;有的是对学习缺少动力,厌学造成的;有的是沉迷于网络,疏于学习造成的。在教学中如何兼顾到这些学生,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专心学习,也是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总结
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成功与失败的一种有效形式。考试后不仅要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对照学生的成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目前很多教师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认识不够,往往只把考试当作评价学生学习的工具,忽略了考试本身所具有的评价教学效果的功能。因此,教师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分析试卷中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
二、对期末后的一些思考
(一)不断提高试题质量
期末考试试卷常规命题办法是由任课教师在考试前出题,这种出题方式是教考不分离,易受出题教师个人经验和偏爱的影响,且易与往年试卷试题重复,并且可能出现试题阐述不严密甚至错误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试卷的质量,使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对一门课程的出题原则既要能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考试,同时试题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使学与不学、学得好与学得差的学生能在课程考试的成绩中得以体现,以此打消学生的学习惰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在期末考试后通过试卷分析不断优化、补充和完善试题,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确保试卷质量本身的准确性、科学性,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真正起到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的作用。
(二)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分析研究卷,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后教师要依照评分标准认真批改试卷,细心统计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分出名次,以此作为评优、评奖学金、助学金、入党、保研等的重要依据[2]。批改试卷要公平、公正、避免人情分,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要做到有理有据,避免随意性给分。同时,教师平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使学生不但重视最后的考试,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考试后,教师对试卷的试题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及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区分度小及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加以修改完善,对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差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下次考试中再次出现类似的现象。而对于质量较好的试题,可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优秀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而且要重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注重课程知识的记忆,而且要强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要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从考试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因此,考试将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良好评价作用。
(三)教师要教书育人
考试只是大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目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思想状况,要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逐一克服。教师要认真备课,用心讲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也反映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水平。从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努力不够,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平时能认真听课、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树立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考试是学校评定学生成绩,衡量教学目标,检验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具有甄别、诊断、评价、选拔、激励等功能。不同的考试,所发挥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国家组织的大型选拔性考试(比如高考、公务员考试等),主要体现的是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而学校组织的教学考试,主要体现出考试的诊断功能。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规范的考试管理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但是,目前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与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考试相比,还有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地方院校教学考试现状
(一)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较少,考试方式单一
首先,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内容主要以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水平,不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考试,实质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范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消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有限知识,并且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低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考试题型主要为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判断、简述、计算等客观性题目,而综合分析、案例、实际操作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这样的题型分布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在考试方式上,主要是闭卷、笔试、理论考核,而开卷、口试、答辩、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较少。这种较为单一性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挖掘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评价方式不科学,强化考试的功利性
长久以来,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评价存在重分数、重结果,轻能力、轻过程的现象。
首先,评价学生的优劣,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只要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而不管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状况如何;评优、入党,甚至就业,考试分数都是评定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学生为了得到高分,甚至在考试中作弊,败坏了考风,影响了学风。
其次,地方院校大多采取以期末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该科的学业成绩的做法,平时测验和阶段考试很少。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虽然有些课程采取的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但是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极低,一般不会超过40%。况且, 这个平时成绩并不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定,而主要是依据学生上课的出勤率的认定。有的学生采取“人在教室心在外”的方式来获取平时成绩的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平时成绩差距不大,最终还得由期末考试来分胜负。这种评价方式表面看来是重视过程评定,而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重结果评定,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忽视考试的信息反馈,影响考试诊断功能的发挥
考试集多种功能(如甄别、选拔、评价、诊断、导向、激励等)于一身。通过考试,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扬长避短,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考试之后,教师较少对试卷进行评讲,教师在阅卷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机会进行弥补。教师在阅卷时只注重判分,不重视试卷分析,或者流于形式写写试卷分析报告而已,较少利用考试反馈的信息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二、现有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上述地方院校教学考试现状来看,现有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无论从形式还是方式上都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利于创新型学生建构科学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不存在离开知识的所谓“创新”,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单纯存在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转换的过程。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关键看他是否具备多元的、复合的知识结构。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内容以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为主。学生为了取得高分或者考试过关,仅仅对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缺乏相关的拓展和深入的分析,这就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学习的范围,不利于学生建构多元的、复合的知识结构。如果在考试中增加一些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创新实验, 那么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建构多元的、复合的知识结构。
(二)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学生的科研能力
考试本身就具有导向功能,也就是说,考试是一个“指挥棒”,教师教什么,就考什么;教师考什么,学生就会学什么;教师怎么考,学生就会怎么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本身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显示,地方院校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和死记硬背的能力,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的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考完试后,教师和学生不太重视对考试的分析、评价、总结,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影响考试诊断、评价、激励功能的发挥。考试以后的分析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反映师生双方的水平和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认真分析总结, 找出问题所在,取长补短,才能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三、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应改革的重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地方院校教学考试已远远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情况,并及时反馈结果,便于教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要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落后考试观,树立融拓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新考试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迪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建立科学的考试模式
1.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
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考核采用闭卷的形式,对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多采用开卷的形式,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增加对其综合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
2.笔试、口试、写论文和实验(实践)操作相结合
考试对人才的智能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但单一的笔试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地方院校的教学考试应把多种考试方法如笔试、口试、写论文和实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朝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
3.平时检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高校应改变所有课程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定成败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把学生成绩分散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强调全过程的考试,使考试更公平,更合理。
4.考试命题规范化、科学化
命题教师在命题前应对考试目标、题型、考试内容有个总体设计,俗称“命题施工监图”。考试目标是学生对本课程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层次化和可测化,回答了教学考试究竟“考什么”的问题,题目的形式则应服从考试内容。试题编好后由命题教师以及命题组各成员仔细审核后方可完稿。在具体的命题工作中,要重视题型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要让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的过程;要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最佳测试点,做到各种试题之间取长补短。科学化的考题能够达到“以考导学、以考促学、以考导教、以考促教”的目的。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极强,要设计合理而科学的考试,将其作为一种价值导向,诱导学生为此努力,并通过考试结果的比较、评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促进其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此外,还要使考后总结工作制度化,考后总结既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实施教研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该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考后总结制度。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推行地方院校教学考试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教师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实现考试内容的能力导向,教师就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题型,并具备对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进行客观、准确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从命题到阅卷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投入比传统的闭卷笔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教师额外的工作量。同时,主观题型考核结果的评价本身也有很大的主观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和思想素质,确保在评分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们进行再次学习,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等, 使他们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 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能有较大的突破。只有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
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与其他的教学改革相配套,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全面支持。学校应健全相应的保障考试改革顺利开展的管理机制。众所周知,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而管理机制可以说是管理系统的中枢神经,只要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活动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因此,学校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考试中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同时,学校应加大人、财、物三个方面的投入,确保教学考试改革的顺利实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蔡青.21世纪高等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J].高教论坛,2000(4).
[2]陈翠微.试论现行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4(2):18-19.
[3]陈海宁.考核偏失: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62-64.
[4]陈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高校的考试改革[J].高教探索,2005(2):77-78.
高三的考试可谓家常便饭。半月一小考、一月一大考,频率极高。高三的考试评价要想提高信度,关键在于考后试卷的讲评过程。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决定着复习备考的整体效果。
目前我们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语文学科试卷讲评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
一、传统的试卷讲评存在的不足
(一)满堂灌式的讲评。
教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还有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修改试卷,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满堂灌式的讲评耗时长,学生被动接受,听课会觉得很疲倦。从接受原理来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反馈、反思的空间和权利,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讲评,缺乏深化。
由于考试时间紧促,教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盲目地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重基础,轻作文讲评。
由于在前面基础题上讲得过多,而在作文讲评时就压缩时间,匆匆收场。或在讲评中对作文缺乏深层理解,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没有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重基础、轻作文的讲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
(四)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
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讲评时,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这样处理试卷跟平时讲解练习没有差别。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就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自己对试卷的分析也很肤浅、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确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
二、 试卷讲评要处理好的关系
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评价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注重试卷讲评的质效。反思我们的教学现状,我认为高三的试卷讲评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要突出重难点。
尤其是考试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并作系统化的整理。而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或探究,切忌面面俱到,纸上谈兵。一般而言,讲评一份信息含量大的试卷,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阅读和作文及能力型新题上,重在思维启迪和规律总结。而对于学生会做的题目,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消化落实。对于创新性题目,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评时要进行知识拓展,要归纳方法,不可淡化处理。为此,讲评试卷时,不妨从主观题开始或从试卷的创新题目突破。
其次,在技巧层面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评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答题思维点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答题的思维;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和整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第一、把知识点讲评和考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教师在讲试卷上一个考点时,要引导学生尽力去回忆以前讲过的考点知识,让学生能做到前后知识钩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讲评一个小的考点,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一桶水,还要给学生一池水、一江水。第二、教师讲评知识点、启迪学生思维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实践练习中自行总结方法规律。如文言文的翻译,如果按教材教的方法去操作,学生可能很难做全对;如果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总结出一套既快捷又实在的方法,他们就会记得牢,就会很准确地去翻译了。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评价试卷,寻找学习中的盲区,以确定下一阶段学习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自己对几次考试作质量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让学生参与评估试卷,是为了更好的不教。
最后,在考试心理层面上,评价一份试卷,不是在评价一次考试的成败,而是从中衡量一个学生在一个阶段里学习的进步与后退。
因此,备课既要备知识点,又要备学生,备学生的考试的心态。每次考试后,可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形。为避免学生考试后在心态上大起大落,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肯定,对于学生因马虎大意而造成的失误不可粗暴地加以斥责,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或问题,教师要认真听取,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要以宽容的心和学生交流讨论。
三、 注意培养理科班学生的几种意识
针对理科班学生不重视语文、厌学的情况,教师在讲评试卷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
第一,要有得分和高分意识。
语文学科考试得分可能不如数理化生考试得分容易、实惠,我们要注意复习到位,基础题目要求得全分,能力型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分。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我们还要有高分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及格水平,要向三位数、优分和更高分冲刺。
第二,要端正学习态度。
理科班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都可以及格,平时只要多看点书,考试一定没问题的。这种错误思想的形成不仅是语文学科本身的问题,还取决于学生高分意识不强烈。态度决定一切,在讲评试卷中要培养学生的得分意识,规范他们的答题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确实在语文科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是在考试中失败了,于是在讲评试卷中露出浮躁的情绪,在语文课堂是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心态,教师要耐心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成功与失败,要做好个别学生心理的辅导工作,让他们从中重拾信心,投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中。
总之,高三复习讲评试卷,教师不仅要重知识的拓展,还要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教师要在试卷讲评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信度,才能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34-02
课程考核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各课程任课教师要积极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契机,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课程考核管理的内涵
对课程考核管理的涵义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认为课程考核管理就是抓考风考纪,尽力减少或者杜绝作弊现象,这只是一种很片面的理解。从广义上讲,考试管理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过程管理,它包括三个环节:考前管理、考中管理和考后管理。课程考核管理,首先是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按章行事”;其次是学生工作部门要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学院(部)、教研室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而且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加强考试管理的各环节,使得考试管理诸方面整体优化,发挥考试管理良好的综合效应。
考前管理主要包括教务部门组织教师命题制卷、组织学院进行合理的考试安排和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等环节。命题是考试的核心,命题必须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要认真确定课程各部分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例,题量适当,难度适中。命题应根据课程性质确定题型,试题的文字应简练、准确,不产生歧义。学生层次不同,课程学时不同,均应分别命题。命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质量,并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考试安排包括考试时间的安排,要有间隔性,保证学生有缓冲的时间;考场座位编排方法为:(1)考生左右间隔两个座位(或走廊);(2)阶梯教室,除左右间隔两个座位外,原则上前后还须间隔一排空位(若人数较多可前后不隔),应提供宽松的考试环境,有利于监考教师在考试期间方便查阅学生考试相关证件,而不影响学生考试;监考人员的安排,任课教师作为主监考参与授课班级所在考场的监考工作,每个班级另配备1名副监考,主要负责试卷的收发及考场纪律的维护。任课教师和学生班导师应参加监考,保证考试过程中试卷质量和考生违纪的正常快速处理。因此合理进行考试安排,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考前管理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考试前学校学生工作处(部)、教务部门和各学院(部)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召开师生考前动员会,进行考风考纪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备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考中管理包括考场管理、考纪管理、监考管理、巡视管理等环节。学生凭考试证(学生证)入场考试,无证者一律不得入场。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要求和指挥。学生进入考场后,必须按指定位置就座,将考试证及指定考试用具(笔、尺、计算器、橡皮)放在桌上以便检查。考试结束铃响后,学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整理好后放在桌上,得到监考人员的允许方可离开考场,试卷由监考人员收回。各学生班班长应按监考人员要求,协助核对试卷份数。对考试违纪或作弊的学生,监考人员有权当场没收其试卷,取消其考试资格。该门课程以零分计。对作弊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监考人员要勤于巡查,保持考试过程正常进行。对于考试违纪或作弊现象,监考教师必须在考场违纪情况登记表内据实记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考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教风,进而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然而一个好的考场纪律需要监考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在高校应设立考试违纪处理申诉委员会,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考试过程中违规、违纪事件。
考后管理主要包括试卷评阅、成绩分析、考试总结和信息反馈等环节。试卷评阅原则上采取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中阅卷。教师评阅试卷前启封试卷袋,应认真清点试卷份数是否与考场情况登记表上实到人数一致,否则应向教务处提出查对。若在阅卷过程中或阅卷结束后发现试卷缺失,由阅卷人负责。阅卷教师应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试卷,每一道试题,认真分析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得分和失分原因。严格执行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的课程评定形式。平时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一般为30%~60%,可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平时测验等评定,且应在学生参加课程结束前评出,并向学生公布。对考试结果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反馈,重视试卷分析,做好考试工作总结,找出教学中成功的部分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考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二、目前课程考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加强课程考核管理工作,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高校课程考核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过程中,学生的违纪作弊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作弊手段越来越高,难以正常体现考试的真正功能。首先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导致学校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其次考试作弊现象不仅背离了教学规律和考试目标,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不能实现考试公平、公正,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教师和学生的考试目的不明确。高校部分教师只是想通过考试检验自己所教的课程如何,下个结论了事;学生只是为了取得成绩和获得学分;管理者也只是把考试作为学生学籍异动的评判依据,而忽视了考试的真正目的,难以体系考试的真正功能,实现考试的真正目的。
3.考试命题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考试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教师自己命题主观性、随意性较大,易产生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局限性的弊端;出题的方向和范围易受心理倾向的影响,有时会忽略自己在教授过程中知识上的盲点;教师自己命题比较易控制成绩的正态分布,但这种正态分布并不完全是客观公正的。
4.忽视考试后的评价工作。考试结束后,教师只关心阅卷,给学生一个成绩,结束自己所授课程,忽视了对试题和成绩的分析,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学生只关心考试结果,忽略了对考试进行总结,给以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改进。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在考试结束后未能对整个考试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评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课程考核管理的具体措施
课程考核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考核管理水平,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促进考核工作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1.树立现代考试观。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考试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要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和完善课程考核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课程考核管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课程考核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和《巡视人员守则》分别对学生、监考教师、巡视员在考试过程中进行规范;《学生考试违纪处分条例》是详细认定考试舞弊行为以及对考生舞弊行为处理的办法;《考场评估细则》是对整个考试的规范性进行监控管理,它包括对考试的组织过程、监考、巡视、考场秩序、各学院主考领导的重视程度进行评估检查,运用考试评估体系检查考试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考试后的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考试评价是考试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使考试工作更科学、更规范。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检测、反馈、评价功能,考试结束后应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教师对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写出该课程的教学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2)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试卷进行抽查,分析试卷的难度、广度及题量是否适当。(3)教学管理部门应及时对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考试过程中在考试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处,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加强对考试的评价工作,可以促进考试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达到以考促教的效果。
4.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试卷的命题、阅卷、评分等具体环节的实施者都是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各项考试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只有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才能积极参与考试管理的研究,使考试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晓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考试管理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85-86
[2] 李卓.民办高校考试管理实践与思考.考试周刊,2008(42):96-97
[3] 高云志.对高校考试管理及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4):73-75
[4] 于淑萍等.高等院校的考试管理.中国西部科技,2006(7):74-75
一、引言
期中考试结束之后,任课教师大都会组织考试分析,一般来说,大部分教师的试卷分析都是“三部曲”:教师主动总结分析——教师主动讲评——学生更正试卷并做试卷分析。这种方法在以前基本能够达到分析效果,但近几年因生源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从前,该方法基本无效,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做好期中试卷分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中职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方法
(一) 准备工作。
期中试卷分析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批改试卷,建立学生考试的明细记录表及成绩分析表。
表一 学生考试明细记录
表二 各班成绩分布对比表
这个工作量看似很大,但是在批改试卷的同时就做好记录也并不难。做好这个明细记录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会被教师的细致认真征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学习任务。因为教师的认真批改和分析能给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第二,有利于安排课堂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的时间和方式方法。
(二) 学生课堂自我分析。
在考试结束后,我们通常能听到两种声音:一是来自学生的埋怨声,考得不好也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埋怨教师出题难;二是来自教师的埋怨声,诸如题目简单,并且做过、讲过,甚至告诉学生是考试重点,但他们也懒得去记。如何消除这种不和谐呢?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的先由教师主动讲评的方法,而是先由学生做自我分析。为避免学生无目的、散漫性的局面出现,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自我分析表,让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切实可行,落到实处。
表三 期中试卷学生自我分析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一点,即要保证学生发自内心愿意自我分析。教师可以把前期准备情况“表一”的资料大致介绍给学生,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配合,达到实效。
(三) 分组分析与个别谈心齐头并进。
根据试卷明细记录与成绩分布表,在学生自我分析试卷的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分组分析,或与个别学生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区别学生类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一类:懒得读书,调皮但懂事。这类学生不多,一个班级一般有2~3个。这类学生不爱读书,但是从不缺课,懂事,对人很有礼貌。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要放大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类:学习很认真,但是成绩不如意。每个班级每一届都有1~2个这样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很爱问问题,并且问题很简单,教师多次讲解还是很难领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能丝毫流露出低估其智商的情绪,找他们谈话时要多鼓励。
第三类:成绩优秀型。这类学生教师要激发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欲望,同时要鼓励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个班级一般都有10~20名这类学生,为了保证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 课堂集中讲评。
这个阶段是在学生自我分析教师批阅后进行,集中讲评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运用形象比喻。对于那些屡次不改老容易犯的错误,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同时,可以适当运用刺激的例子或比喻,加深学生印象。比如:学生把工业企业出售厂房的净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入账,虽然笔者反复讲解,但是学生印象不深刻,于是笔者就对他们说:“工业企业是制造业,主要是靠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一个企业靠卖厂房的收入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话,就是我们电视剧里说的一句台词:败家子。所以大家记住,工业企业卖厂房的净收入通常计入营业外收入,因为厂房主要是生产产品用,出售不是主要目的,是偶然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收益,不能作为主要业务收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形象比喻,不要再犯败家子的错误了。”学生高兴地表示永远不会忘。
适当指出某些学生的错误。这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并主动积极地听课。教师切忌公开点名,只可以说出人数、学号等,既要给予学生尊重,又要指出他们的问题,言语中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五) 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教师可以直接表明态度和期末考核办法,让他们有奋斗的具体目标,并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每一个学生,注重努力的过程,不只看某次考试的卷面成绩。具体期末考核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 实际计算法:后阶段学习有所放松的学生适用。比如:某学生期中考试90分,但是后阶段因放松学习,期末考试卷面60分,教师可根据期中30%期末50%平时20%进行加权平均求得他的总评期末成绩为90*30%+60*50%+70*20%=71。
(2)鼓励评价法:后阶段认真努力进步显著的学生适用。经过努力成绩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取最高分作为总评成绩,对有特别显著进步的学生实行加分奖励。比如:某学生期中考试30分,期末60分,教师可给予总评分65分,5分作为特别奖励。
三、成效
从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充分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与不完全采用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09会计5班采用本分析方法,09会计4班部分采用,5班进步十分显著,而4班则不明显。采用此方法的班级出现以下可喜面貌: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到了希望,卸掉了期中考试不及格影响总评成绩的包袱,从心底里感到了轻松;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教与学更加和谐统一;卷面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心理自信大大增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88-0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的检测与反馈功能是教育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教师的教,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经常地从学生那边吸收教学结果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动手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反映;在学生的配套练习和作业本中,检察学生的完成情况,这些都是汲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性质的检测和分析,则是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要取得良好成果,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本人有学习的自觉性,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作出合理的自我鉴定,知道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及时弥补缺陷,改进学习法。
一、试卷分析的重要性
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在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试卷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教与学,再创“佳绩”的一座桥梁,因为它不但弥补了学生在平时作业中出现的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的缺憾,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基础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了查漏补缺的目的。一个教师试卷分析的粗细,决定着下一步教学成绩的优劣。“细节决定成败”,到位的试卷分析,对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能够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命题水平,使命题组卷更加科学、规范
通过对学生答卷的分析,评价试卷和每道试题的质量,分析哪些试题是高质量的试题,今后可以继续使用;哪些试题质量有问题,需要修改或淘汰等。在此基础上提高命题、组卷水平,建立与不断完善试题库,使命题逐渐合理、科学和规范。
三、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如果一个教师在全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就无法了解整个教育对象知识水平的个体差异和每个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一味地教,其教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成功的教学是依照人的认识规律,从教育对象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以及每个学生的各种差异,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依据,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主要的是通过对各种考试结果的分析中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对教材、教法的使用情况,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教与学的关系,以适应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需求。考试阅卷完毕后,教师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了解到哪些知识学生容易掌握,哪些难以理解,这样可以为下一轮教学调整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教师对学生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在教学方面、学生方面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意见和措施。比如,找出学生解答问题时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将其中的经验教训教给下一届学生,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完备的考试总结对于改进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详细的试卷分析在考试总结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对于提高命题水平和考试质量尤为关键。试卷分析能及时反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对教师来说也可以发现学生什么地方学的差,准确掌握学生情况,对个别学生单独辅导,因材施教,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全面把握学生,有的放矢,全面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从而更好的复习和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一、讲评前的选题、观察、批改和错误率分析的步骤
精心选择试卷和限时训练试题是教师教学计划和备课的重要环节,绝不能拿来就用。一般每半个月教师要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训练做一次计划和总结,关注阶段训练带给学生的提高或发现有待提升的方面,再进行调整和补充。
认真及时阅卷评分,做好问卷调查和情况统计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要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等。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的要求。要找准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找出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时才会击中要害。
考试不仅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检验。因此,教师通过学生考试情况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特别是对学生考试中错误相对集中的试题,要反思自己是否讲漏,是否已经讲清楚,努力找出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讲评的过程要突出针对性、构建性和激励性的功能
一套试题的涵盖面较大,尤其是期末考试,模拟考试等。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重点、难点题目时,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而应该把这一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引申出其他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其基础知识网络化,利于记忆和掌握。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围绕一道题讲好题意、讲清思路、讲明方法,而是要从一道题中跳出去讲联系、讲创新,这并非易事,因为它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一道题,而是许多题,而且是同类的题,教师通过讲一道题而学生掌握一类题,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有启发式地讲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讲出教师讲不出的思路与方法,做到有创新解题。
讲评课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要将表扬激励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从试卷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教师在讲评课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对跨度大、综合性强、学生完成普遍感到困难的考题,也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综合点评,形成一个参考答案,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评后不忽视补偿教学的矫正巩固功能
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四、重视试卷的“讲”也不忽视试卷的“评”
一、 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
狠抓教学常规,在科组长会议上,制定出了本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并要求科组长根据教务处计划制定好本科组计划;弘扬教师的高尚师德,为我们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抓备课,教务处能深入到各个备课组中去,经常参加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并能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对落实集体备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实行教学质量评估。学校行政和科组长除了除了正常巡堂外,还能不定时的下课堂教师教学情况,对教案和学情情况进行了解,并作出反馈。在学期中对每一位教师的备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做了一次全面地检查,情况良好。
成功组织多次考试,考试也是教学常规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学期初三开展了月考,中段联考,一摸考试,体育模拟考试,体育中考,英语口语模拟考试,英语口语中考,升学文化科考试;初一,初二年级进行了一次月考,一次中段考,期末考试,中段考试跟广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和太和华附进行联考。每一次考试我们严格考试过程,严格考试纪律,发挥考试职能,创造公平的考试环境,调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后认真阅卷,仔细分析,召开质量分析会,家长会,找出问题并提出备考策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质量分析从纵向、横向、各科平均分对比度跟踪,合格率跟踪、优分率跟踪等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情做出详尽的分析报告,对老师后面的教学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性。
教学评议也是教学常规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她可以从学生的评价中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班级管理存在着什么问题,需要如何去改变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在13周进行了教学评议,并能及时的把教学评议的各项数据整理和分析,并在教师大会上对于学生喜爱的教师进行了表扬,学生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报,反思,出现比较大问题的教师进行了谈话。通过教学评议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心灵的交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很好的参考性。
挖掘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周三开展兴趣班。本学期教务处严格巡查了兴趣班的备课、上课等情况,并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写好总结。
二、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学期开学初做出统一部署,要求各个科组做好校本教研计划,开展校级公开课、校级研讨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能力。认真组织好第6周家长开放周活动,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磨课来提升自己,并能在开放日当天很好的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在开放周的评课研讨中受到很多家长的好评。
2.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和教研,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只要有教师的跟岗学习,教务处都会积极配合老师调课,鼓励参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片、区学科教研,当学校工作和片、区教研冲突时,教研优先的思想,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的习惯和善于学习的习惯。
3.鼓励和指导教师参加市、区、片各项竞赛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很多教师指导学生来提升自己。在各项评比和竞赛中也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如:
(1)作品“简易自制光学显微镜模型”x x区一等奖
(2)作品“鸟与蛋的解剖图”xx区一等奖
(3)作品“眼球构图” x x区一等奖
(4)作品“单细胞的世界”x x区一等奖
(5)作品“花的生殖”xx区二等奖
(6)作品“毛毛虫的一生”x x区三等奖
其他方面:
教务处组织的校排球队男女队x冠军化学科指导的初二(7)班xxx参加首届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技能大赛获三等奖,英语学科的阅读素养大赛广州市优胜奖等。
4.组织全体教师完成一师一优课的设计和上传。
5.通过校本课题提升教师“问题”即“课题”研究意识。
三、重点关注毕业年级,确保初三年级的教学质量
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一个窗口,在某种意义上代表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招生生源。学校高度重视,教务处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1.开好2017届毕业班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和2017届毕业班第二学期工作研讨会。在2017年5月,教务处认真组织了17届全体教师在从化召开毕业班工作研讨会,做好各种数据分析,再次明确17届毕业班工作目标,为17届中考第二学期工作指明了方向。
2. 在第9周组织毕业班体育中考,制定了体育中考组织的工作方案,今年的体育中考组织相当的顺利,学生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3. 积极研讨毕业班年级的培优扶差工作,按照第一学期的扶差计划,并在第1周就开始了培优扶差工作。
4. 深入备课组中去,及时了解备课动态,发现问题并指出改进措施。
5.加强与初三级组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教师教学上遇到的难题或问题,尽量第一时间给与他们帮助。
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布置监考是教务部门及二级院系每学期期末的重要工作之一。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本科教学工作实行了二级管理,监考布置由教务处及二级院系合作完成,监考布置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其过程分别为摘要:
1、若课程为考查课,则在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到教务科填写监考通知单,教师指定考试时间,由教务科布置考试教室;之后,任课教师将监考通知单送达任务班级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并由教务员根据监考时间布置本院系教师进行监考,并通知本系监考教师。
2、若课程为考试课,则由教务处统一布置考试。首先教务处布置考试课的时间、地点,并指定任务教师监考,之后,由各二级院系教务员根据教务处填写的初稿,布置本学院教师监考本系学生的考试,经教务部门汇总形成最终考试布置,并下发各学院通知教师。
二、监考布置中存在的新问题
在高校监考布置过程中,各二级学院教务员在布置本院系教师进行监考时,需要考虑到以下新问题摘要:
1、要参照教师的课表,不能和教师的上课时间冲突;
2、由于监考大都在临潼校区,监考最好能够布置当天有教学任务的教师,这样既方便了教师,也可以减少学校班车压力;
3、在布置监考时,要保证每学年各位教师监考次数大致相当;
4、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要进行照顾,尽量少布置或者不布置监考,另外,也要考虑到教师因其它一些原因无法监考的情况。
因此,每布置一名教师的监考,教务员需要对照教务处的监考通知单(或者监考布置初稿)、教师课表、校历、监考次数统计表,甚至查找教师个人年龄的信息表。假如仅仅布置几名监考教师,这样的工作量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监考布置是每一学期都要面对的,而且都要布置大量的教师,为此,依据现有资源,开发二级学院使用的监考布置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三、监考布置系统的需求分析
根据图1监考布置的流程,以及二级院系教务员进行监考布置的需要进行总结,对于监考布置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满足以下功能或要求摘要:
1、该系统要能够根据制定的选择监考教师规则,选定出符合条件的教师,供教务员布置教师时进行选择;
2、考虑到部分符合教师可能会临时有事无法参加监考,查询到的教师要有一定的裕量,确保在必要时进行替换;
3、考虑到每学期开课时间及周次不同,系统应该能够将每学期的校历布置录入数据库中,以保证查询条件监考日期和教师上课起止周次的匹配;
4、系统应该具有数据添加功能,用于添加新教师信息、教学任务信息等;
5、为了应对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的变更,系统应该具有教学任务变更的功能,及时更新数据库,避免因教师教学任务变更带来的冲突;
6、考虑到部分教师因非凡情况,一学期或一学年不能布置监考的,系统应该可以对其进行标记,以在筛选时将其排除在外。
四、系统设计和实现
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通过对监考布置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该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教师信息维护。该模块主要用于增加或者删除教师、修改教师信息等操作;
(2)校历设置。该部分用于设置每学期的校历,使之和具体日期相互对应,以保证查询条件监考日期和教师上课起止周次的匹配;
(3)教学任务维护。该模块包含教学任务导入、手动录入及教学任务变更等功能;
(4)人员照顾设置。用于标记需要照顾人员,设置可以布置监考教师的最大年龄等限制条件;
(5)监考布置。该模块为该系统的主体部分,用于选定符合条件的教师,并布置监考任务;
(6)报表输出及帮助。报表输出用于对布置的监考进行统计,并输出监考次数报表;帮助部分提供该系统的操作指南,以帮助新用户了解系统的具体操作。
2、监考教师的选择
在图2所示监考布置系统中,监考布置部分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实现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最优的选择监考教师。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我们筛选得到4个条件,如表1所示,将它们的不同组合作为查询选择监考教师的依据。
选择监考教师的流程如图3所示。查询系统首先根据确定的监考时间和人数需求,按照4个查询条件全部满足的情况进行查询,若查询结果非空,且能够保证监考人数需求,则查询结束,并输出查询结果;若不能够满足需求,则减少优先级最低的查询条件D,按照查询条件AUBUC进行重行查询,直至查询得到满足需求人数的结果。
2、力争高三年级省一模拟考试以及高考在我县同类学校第二。
3、高一、二年级的课改实验正常实施,取得新进展,新课标的学习逐步实施。
二、教学措施:
1、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法,选择最佳教学模式。
2、开展备课组内、年级之间的听、讲、评课活动,教学相长,及时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易混点等问题。
3、高一、二年级的课改学习,按既定方案、时间稳步实施并取得新进展。
4、各教师要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并撰写出一定价值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力争获奖或发表。
5、各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县、市组织的公开或研究或观摩课的竞赛活动,争取获奖,为学校赢得荣誉。
时间安排:
第一周:
1、各备课组、教师的计划完成。
2、高三教师的听课活动
三月:
1、各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研究。
2、高三一模考试及质量分析会。
四月:
1、组织高一、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出题、阅卷、分析总结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层次的教学比赛活动。
五月:
继续开展集体备课研究,尤其是高三文综复习的方法探究。
六月:
1、高三参加全国高考。
2、高一、二年级教学任务结束并进入期末复习,统考阶段。
三、备课组中心发言人、中心制卷人安排
本组经全体教师讨论同意设立各年级备课组中心发言人、中心制卷人,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高一:***
高二:***
高三:***
平时的备课组活动主要由主心发言人对教材、教法进行分析讲解,考试题的制卷工作主要由后面的制卷人负责,但在特殊情况下各年级也可安排组内其他成员制卷。希各位教师积极支持工作。
四、公开课安排
见各备课组工作计划。
五、练习安排:
根据学校安排,每个年级均有相应练习。练习应有两种模式,一种即是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另一种为周周考试题。具体安排:
1、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制卷由每个专题的负责人负责,要求尽量采用每节课一张16开纸双面印刷的试题量,不要过多,但也不能太少。因此即等同于每天应有一张。希各制卷教师作好相应准备。
2、周周练(考试)制卷设中心制卷人。制卷必须同心协力,包括从组题、打字排版、综合卷的组卷等均要负责,特别注意试卷的质量和数量。
3、在各位教师所制试卷中,一定要签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