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09:38: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村级集体经济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集体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滑润油,也是农村基层组织的物质基础,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维护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基层组织才有活力,农民富裕才有依托,农村稳定才有保证。
1、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有钱为村民办实事、好事,许多层层下达的经济指标村里都可以统一代缴,各种公共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能够由村里办起来,农村工作就可以得到顺利开展。村穷民困,村里办事都要向群众伸手要钱,发展各项事业捉襟见肘,宽裕型小康建设就无从谈起。
2、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村政权建设。村里有钱了,村级组织的活动经费和村干部工作报酬就有保证,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才会提高,村级班子乃至党员干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形成,在群众中的威信也才能树立起来,发挥出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不然集体没有经济实力,村级政权丧失核心作用,农村就会“思想乱、队伍散、阵地丢”。
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助动力。实践证明,能够较好坚持集体统一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那么双层经营体制才可以健康发展和日臻完善,村民才能够不断富裕和文明起来,发展再生产才会有后劲和空间。否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困扰农村发展的结构调整、农产品销售、小城镇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加入WTO后,广大农村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就难以有效解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失去坚强支柱,实践“三个代表”就无法体现与时俱进。
4、只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农村稳定才有保证。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村里就有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协调和密切,群众就会听党的话,跟党一起走。集体经济薄弱,村里无法给群众带来实惠,反而向群众要钱要粮,群众就既怕又恨,干群关系就日益紧张,长此以往必然动摇党的基础。当前,在闽南一带农村,“”非法赌博活动已给农村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在严厉打击“”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想方设法发展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力量,从根本上堵截“”的社会根源。
二、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大好政策的指引下,广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村集体资产积累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发展还不平衡,经济薄弱村、空壳村量大面广,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实力,这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探究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发展不好。一些村经济来源较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和上级拨补等不稳定性收入,一旦资源枯绝或者政策变化(如税费改革等),村集体收入自然减少;一些村存在“等、靠、要”思想,宁可靠着老祖宗的基业吃老本,也不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发展经济裹足不前;有的村生产经营单一,技术水平滞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小,难以面对加入WTO后的新挑战;一些村级班子软弱无力,商品经济意识和能力差,担心村里富了抢自己饭碗的人就会多了而害怕发展。
二是管理不善。一些村级组织对集体经济管理有名无实,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管理、协调职能比较有限;有的村财经纪律涣散,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经制度落实不好,造成账目管理混乱;有的村固定资产长期处于失管状态,公共财产没有及时登记并提折旧,集体资产被挪用、无偿占有现象不在少数。
三是投入不明。有的村为了快发展、出“政绩”,搞形象工程,不经论证和市场调查,一哄而上办企业、上项目,结果由于经营管理能力问题很快垮掉;有的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办企业任务,甘冒风险为其它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结果既赔夫人又折兵,造成资金沉淀;有的为应付名目繁多的达标升级,把有限的资金甚至贷款用于各种“硬件”建设,以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此外,乡镇财政负担转嫁到村集体,财税上缴任务重,摊派报刊多,干部学习考察多,也让村集体不堪重负。
四是回收不力。一些村党员干部“聚小财、办大事”意识差,对征收农业税款热情不高,方法失当,甚至把自己等同群众,带头不交应交款项。部分承包户扯皮赖账,困难户无力支付,造成多年累积欠款人头多,数目大。前些年,有的村在在税费征收困难的情况下,为赶进度排名次不惜借贷,变本加息使村里负担越重。
五是为政不廉。有的村庙小和尚多,干部严重超编,工资补贴支出基数大,无形中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有的村尽管债台高筑,但仍然大吃大喝,肆意挥霍,其结果是寅吃卯粮,集体亏空;有的村干部党性原则差,不思为民作主,而是一心想多捞钱图享受,挪用公款、私分冒领,甚至用公款贪污、贿赂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针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问题,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引导高度重视,切实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来抓,把治标与治本、开源与节流、富民与强村结合起来,努力开拓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1、要抓整顿保收,“换血”增强活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组织建设。要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按照“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选拔任用标准,选好村干部,特别是选好“富民书记”,建好“富民班子”,要大胆选用一些“经济能人”、“致富能手”进村级领导班子,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参照县乡机构改革的做法,压缩村干部人员编制,明确岗位职责。对那些人口少、村财差的村,要采取撤并行政村或通过移民迁村等办法,解决空壳村过多的问题。要加强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岗位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及WTO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和依法管理村务的能力。要帮助村干部解决好报酬、养老保险等实际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村主干全额工资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工作积极性。上级组织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班子考核和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依据,从而使集体经济发展有组织和领导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致使绝大部分土地流转不规范。特别是建设用地土地流转时,一些审批事项要求报送材料过于繁杂,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间过长,一些干部“吃拿卡要”的问题依然存在,给土地流转增加了难度。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水不足。溆浦县有病险水库67座,占总数的67.6%,病险山塘占总数的91.3%,废弃渠道近2000公里,水渠渗漏相当严重,高产稳产田面积不多,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电不稳。边远山区农网改造难度极大,生活用电尚且电力不足,生产用电更加难以保障。“无工不富”,电不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电价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利润,影响了小型企业的发展。三是路不便。“要想富,先修路”,群众对修路的积极性很高,但修路成本高、项目争取难、配套资金少,交通不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融资平台欠缺。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筹资困难,有集体资源,没有启动资金,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政策支持不多。当前国家惠农政策只限于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缺乏政策支持。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文件,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措施。财政没有安排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缺少良好的激励机制,各职能部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关注不多,尤其是在出台信贷、用水、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方面,考虑较少。二是项目支持不够。项目带动是发展村级经济的助推器,但全县有43个乡镇、694个村(居),有限的项目资源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在建整扶贫过程中,在对如何帮助扶贫村理清发展思路、争取产业项目,扶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等方面措施不多,力度不大,扶贫效果也受影响。三是银行支持不力。一方面,因为风险和效益问题,一些商业银行退出农村业务,农村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农村集体作为贷款主体是否符合要求、财务是否规范、资金去向何处、还款能力怎样、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作为抵押物是否合法等一系列问题,使村级集体融资难根本无法破解。
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点亮“引航灯”。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文件,鼓励、引导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税收政策上优惠。凡非公有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应该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企业,应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并将减免范围向深加工领域和销售、流通环节延伸。同时,新增税收可按地方税收益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用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信贷政策上支持。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力度,扩大覆盖面,多提供小额信贷支持。要把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村集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和经济实体。要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农业贷款担保途径,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融资难题。三是项目政策上扶持。涉农部门要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对创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予以立项补助和奖励。
2.加强人才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螺旋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领头羊”,要通过外引能人、内强素质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培养带头人。深入推进“双培”工程,建立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对有文化、懂技术、年纪轻、能带头致富的优秀青年,采取乡村领导定点联系,重点培养,增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树立“能人治村”理念,继续推行村支两委换届“公推直选”,让能力强、群众公认、处事公道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实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二是提高发展能力。要减轻村干部负担,削减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把考核重点放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要落实省委、省政府资助农村村组干部接受非全日制农业中职教育政策,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增强抓发展的能力。要积极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创办示范学习基地,组织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开展培训,引导创新思路,寻找出路。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基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采用项目补助和奖励等方式鼓励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发展村集体经济考核激励机制,把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当年增长部分与村干部的奖励挂钩,对村级集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干部给予奖励。建立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制度,让村干部学有盼头、干有劲头。
二、减轻负担问题
2010-2012年全市村级支出情况分别为3.82亿元、4.0亿元和4.71亿元,村均42.5万元、44.5万元和52.4万元,村级负担日益加重,少数村甚至入不敷出。一是公益事业建设负担很重。村庄环境整治、垃圾集中处理、河道清淤、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便民惠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村级投入大量的资金。2012年全市村级在环境整治和修建道路上共支出4.08亿元,村均支出45万元,是村级支出的大项。二是社会保障性支出逐年增多。如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等,都要村级承担一定的资金,人口较多的村每年需要承担10万-20万元左右。三是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主要是管理费用、报刊征订、办公经费和办公条件改善等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向农村推进后,农村居民正逐步向市民角色转变,但政府公共财政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覆盖到农村。村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等仍需要村级大量投入。一是严禁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取消不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达标检查活动,减少村级无实质性意义的费用开支。二是村级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必须坚持量力而行。严禁举债进行非生产性投入,严禁各级平调、移用村级所拥有的资金和资产,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坚决杜绝村级新增不良债务。三是尽力减少村级负担范围,本应由各级政府承担的项目,不能转嫁到村级头上;进一步加强对规范村级负担的督查,对市以下增加村级负担的各项规定要进行全面清理。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举措减轻村级负担,确保正常运转。
三、内部管理问题
从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和运营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其管理主体基本上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财务管理执行公开透明度不到位;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意识不强,开支随意性较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变动频繁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真实存在。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机制,利用现代化网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逐步实现“三资”管理制度化、运营规范化、决策民主化、手段信息化,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运行监督,执行预决算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会计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通过加强管理、抑制非正常开支来发展和巩固集体经济。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主体。对鱼塘、经济林、荒山、荒坡等资源发包以及集体资产租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标经营,确保集体收益稳步增长。三是加强民主监督。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一律实行民主决策,村民主理财小组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广泛开展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执行好干部责任审计、干部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等制度。四是加强信息化监管。发挥好“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作用,进一步亮明集体“三资”家底,透明“三资”运作,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状况实行业务管理、过程监控、查询分析和动态预警,有力保障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和安全运行,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改革放活问题
在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征地和拆迁使村级资产性、资源性收入大幅减少。如何抓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机遇,更好地融入城市,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金)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新课题。一是大胆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鼓励组建以镇为单位的股份合作联社,联合经营,增加收益;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积极鼓励村集体以资产投入、设施投入和服务等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收益;发展劳务合作社,在发展合作社同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互助合作,组织开展村集体之间的合作生产和联合经营,在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服务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服务性收入。二是加快探索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公开拍卖、招标、招租、发包等市场运作方式,有效配置农村集体资产、合作社股权等,规范村级集体经营性、资源性、非经营性资产的购置、处置和交易等行为。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推动涉及农村集体和农业生产领域中相关的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交易,对各类农村生产要素发挥集聚与整合、信息披露、价格发现、规范交易行为等市场功能,为各类农村生产要素交易和各类涉农企业市场化融资提供服务,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实现农村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1、科学分类,明确扶持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项长期性的工作,是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同各村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相结合,突出工作准对性。我们把全市行政村分为欠发达村、较发达村、发达村三类,因村制宜,采取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实行科学分类。为保证分类的科学性,对三种类型村的划分实行三年一定,动态式管理。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根据20__年度农村经济情况统计年报,将全市361个行政村划分为161个年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欠发达村、78个年可支配收入在10—20万元的较发达村、122个年可支配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发达村,分别为总村数的45、22和33。
二是明确扶持重点。扶持的重点因村而异,对欠发达村的扶持,在财政每年安排运转扶持专项资金,保证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重点是开辟收入来源;对较发达村的扶持,在稳定原收入基础上重点是挖掘增收渠道;对发达村的扶持,重点是在政策上确保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促进村集体加大投入,确保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三是开展全程管理。要求各乡镇(街道)根据所属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中长期规划和目标,确保在“十一五”末村级集体经济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同时及时了解各种类型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充分挖掘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良好、欠发达村逐年减少的乡镇(街道),市财政的扶持资金一般不予减少,对欠发达村连年增加的乡镇(街道),市财政扶持资金一般不予增加。
2、多措并举,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确保集体组织运转扶持。对经济欠发达村,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实行专项补助,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需要。以20__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年报为依据,对年可支配收入不足6万元的行政村,补足6万元;其余资金对6-10万元的行政村(包括已补足6万元的村),按补足10万元所需资金额度的一定比例实行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及日常运转费用。
二是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扶持。3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扶持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行政村实施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有明显带动作用的荒山(地)开发、农业基地建设、休闲农业发展、标准厂房建设、专业市场兴建、仓储加工设施建设等项目,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实际投资额的30-70给予补助。项目确定实行由乡镇(街道)统一申报、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审理许可的立项准入制度,目前已立项20__年项目75只。
三是部门企业结对联村扶持。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有机耦合、合理流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__市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100家工商企业与100个行政村自愿结对、双向互动,目前100家工商企业已落实帮扶奖金4385万元;组织100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配套结对联系,通过班子带动、奖金援助和技术扶持等措施,促进欠发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加强管理,确保运行有序。在大力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从管理上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是修订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根据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完善和出台了《__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关于切实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通知》、《__市村合作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办法》、《__市村级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意见》、《__市农经信息网络管理制度》等专项性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能和岗位责任,实行“谁失误,谁负责”、“谁出问题处理谁”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有效解决了村级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二是加强网络建设,优化监管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优势,加快网络建设,实行网上监管,提高监管水平。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中心机房,实现了市、乡镇二级联网,对村级财务实行网络化管理。市农林渔牧局按月、按季分别对各乡镇(街道)的结报做账进度、资金出借情况进行网上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充分利用农经网络的优势,实施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网工程,目前已在12个乡镇(街道)的18个行政村安装了财务查
询软件,实现了三级联网监管。三是实施专项整治,提高监管绩效。在村级工程建设上,规定5000元以上的村级建设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管理,工程竣工之后按具体标的额度实行分级审计制度。在大额资金管理上,对村级5000元以上的大额支出严格实行分级讨论、审核的规范程序;由乡镇(街道)会计服务站保管村预留银行印鉴一枚,对村级在提取银行存款时实行事前审核。在财务收支结报上,规定凡有收支等经济业务发生的村实行按旬结报制度;凡支出发生之后二个月内未能结报的票据,无特殊原因的一律不得再予审批报销。在债权债务管理上,采取得力措施,共计回收各类拖欠款3000多万元。建立了新增债务责任追究机制,严控举债搞建设行为。建立了村级债权债务化解与管理的考评机制,把加强债权管理作为考核乡村两级干部实绩和任期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是完善财务公开,强化监管民主。20__年我市在安装村级财务公开软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按月公开,及时准确地将村级财务向群众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目前全市已有21个乡镇(街道)339个村的财务实现了按月公开,占全市总村数的94。
二、初步成效
公司年度分红要严格按照集体股份比例及时转入村(社区)集体账户,由村(社区)相关部门对集体资产进行合理管理分配。下一年度发展建设资金再由村(社区)集体按实际需求拨付。对于市、镇(街道)财政下拨的村(社区)集体创收项目奖补资金,归村(社区)集体所有,严禁以股份比例分红形式支付给参与投资集体创收项目的企业或个人,违者按侵占集体资产论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依法制定集体土地征用费分配方案,规范分配程序及分配额。集体土地被征用所获得的土地、青苗等货币补偿收入,除国家规定分配给农(居)民外,必须提取30%以上作为集体积累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不得平分到户,分光吃净。同时,要健全村级财会服务制度,严格村级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加大审计整改力度。规范集体资源,促进集体经济稳定发展。
2政策激励,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制定“扶、让、返、奖”等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建立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补助、贴息或者奖励等方法给予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扶持。晋江市财政专门设立一千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大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该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实施贷款贴息优惠政策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小型项目,可以下放到村管理,由村自行经营管理,带动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利税返还,对于引进的外来资金,用于有关资源的开发,要将资源补偿费全额返还给村里。对于基层组织的服务企业实行的税收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返还。激励奖赏,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对于集体经济前三强的村及领导干部进行奖励,使得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债务化解、集体积累值的增加挂钩,形成内部激励。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有审计模式之缺陷
第一,现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没有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集体资产与其他公有资产一样,其产权有—个基本矛盾。这一矛盾使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必须通过某一组织来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辖区内成员的当然代表,管理和使用农村集体资产、村民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最终所有者,是委托人,而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是人,村民需要通过审计手段来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而不对村民负责。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广大农民群众却无权看到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结论,无法了解组织的经营和财务情况,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无法解决,产生了财产所有者、受托经营者和受托监督人三者之间关系错位的怪现象。长此下去,这将导致农民群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导致农村审计权威和信誉的丧失。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性质模糊,独立性差。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的审计机构,这与内部审计相同,但它与审计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存在任何隶属或利害关系,处于第三者地位,这一点又与内部审计完全不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大部分是属于政府部门,审计的工作人员是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一点与国家审计相同,但是他们明显不是现有国家法律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性质模糊,定位不准,成为多年来困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一大难题。
第三,按照现行管理体制,村级组织审计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主管,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指导。然而,村级组织不属于国家审计范围,审计机关对这一特殊领域缺乏实践经验,且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均没有专职的村级审计指导机构和人员,缺少对具体工作的经常性指导和管理,缺少对具体业务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只是通过内审协会的自治自律,这样不利于村级组织审计事业的发展、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审计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村级组织审计的对策
第一,今后可以考虑成立独立的乡镇审计站(所),作为县级国家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派驻到各乡镇,对乡镇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范畴,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成效性。在农村集体资产完成产权界定,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股份合作式集体经济组织后,可以参照股份制公司的管理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代表全体股东(村民)行使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权。这种模式下审计机构只对监事会及全体股东负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同时审计机构植根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
为进一步做好甘南州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后续工作,服务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笔者从年初至今,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进村入户、实地查看等方式方法,先后深入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碌曲县、玛曲县、夏河县8县市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的46个乡(镇)100多个村开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域辽阔,地理结构比较复杂,气温差异大,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农业、半农半牧业、牧业等三种经济类型,辖有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碌曲县、玛曲县、夏河县等8个县市99个乡镇(含4个街道办)662个村,294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5万km2,有农牧户14.44万户,58.37万农牧业人口,2020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9元。
二、工作成效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州、市(县)乡、村组织相互联动,采取举措,积极贯彻落实发展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一是全州8个县市99个乡(镇)662个村集体组织均在地方银行备案、开设了账户;二是地方政府部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积极贯彻落实省、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给贫困村注入发展资金53273.42万元,完成资本积累。三是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办公室、农业农村部门着力指导村集体特别是贫困村积极贯彻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通过村民议事方式方法,通过“三变”模式或寻找有效经济组织即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其签订投资入股协议,增加村集体收入。四是甘南州8个县市全面完成农牧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据调查该州8个县市99个乡(镇)662个村共清理核实资金1.2亿元,资产64.41亿元,村集体资源性资产283.84万hm2,资产主要是国家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如村办公房屋及辅助设施、电脑与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文化广场、路灯、运动器材、光伏发电、公共设施等固定资产,资产来源是公积公益金——政府拨款等形成资产。五是村集体财务实行“村财乡管”或委托第三方记账,能够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范核算记账。
(二)提前消除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甘南州各县市、乡(镇)党委政府,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农业农村部门脱贫攻坚期间,不仅积极贯彻落实省、州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意见,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举措。一是按照脱贫攻坚政策要求,对贫困村注入了发展资金,并建立了消除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进度统计制度,实行周报月通报,促进消除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进度;二是通过引进企业、寻找规范运行合作社等方式方法,并与其商定签订投资入股协议,按照约定兑现协议提前或按期分红;三是甘南州8县市309个贫困村中的210个“空壳村”均提前2018年全面完成消除贫困村“空壳村”任务。据目前调查统计,甘南州8个县市99个乡(镇)662个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2020年全州66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40万元,村均收入4.59万元。其中309个脱贫村收入1847.02万元,村均收入5.98万元;353个非脱贫村收入1192.98万元,村均收入3.38万元。从收入结构分为收入在1万以下的村64个村,1万~2万元的68个村,2万~5万元的357个村,5万元以上的173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投资入股收益、光伏发电收益、经营性资产收益、房屋出租收益等。
三、经验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学习
甘南州、县市、乡(镇)三级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期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安排部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甘南州各涉农部门及干部群众掀起了广泛学习宣传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甘办发〔2015〕50号),2016年省发改、财政、农牧等部门相继出台的《关于借鉴贵州省六盘水市经验深入推进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甘农牧发〔2016〕167号)、《关于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甘农牧发〔2016〕260号)和《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促进农村新业态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发〔2017〕16号)和《关于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指导意见》(甘发〔2017〕44号),2018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意见》(甘政办发〔2018〕120号)等文件政策精神,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聚力贯彻,出台政策
甘南州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政治站位高,履职尽责,全力贯彻落实国家、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2016年州委州政府两办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甘南办字〔2016〕19号)和《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甘南办字〔2016〕21号);2017年州财政、州农牧部门联合下发了《甘南州农牧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州财农字〔2017〕01号);2018年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牧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东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南发〔2018〕6号)、州委州政府办公室印发《甘南州关于稳步推进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南办字〔2018〕10号),州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甘南州关于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方案》(州政办发〔2018〕123号),明确规定了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各县市和州、县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贯彻落实。
(三)多方通力,稳步推进
消除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是脱贫攻坚期贫困村脱贫退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提升村组织两委执政能力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甘南州各级涉农部门单位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作用,尽职尽责,通力协作,全力指导,稳步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召开涉农部门、金融办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重点解决村集体在银行营业室开设银行账户难、村集体分红资金无法进账等问题。二是采取措施,通过实施项目、产业扶持等形式注入村集体发展资金,并有效指导村集体与效益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签订了入股投资协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来源渠道,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着力引进效益经济载体,本着“合作、共赢、共享、发展”理念,承接村集体投资入股或联姻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四是政府部门积极监督签订协议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按照约定如期或提前兑现协议比例分红,确保村集体经济保值增效。
(四)核查督导,打实基础
甘南州、县市党委政府部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特别是农业农村部门针对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项脱贫攻坚主责专责工作任务,多次组织人员赴基层核查督导这三项工作,确实有力推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一是各乡(镇)、村组织能够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范核算记账,认真执行州财政、州农牧部门联合下发了的《甘南州农牧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州财农字〔2017〕01号)规定,防止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各村组织能够在上级组织及业务单位的指导下,按照《村民自治法》规定开展村集体事务工作。三是积极引导了村集体自觉走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结合治理路子,更好地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习宣传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广度和深度不够,法治意识、爱村如家意识淡薄。二是积累微、缺管理,发展公益事业难。农牧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弱,加之集体积累少,易出现杯水车薪情况。三是乡(镇)级无农经站,跟不上服务村集体发展需求。由于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村干部素养较低,思想不解放,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一定程度上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也易发生村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四是村级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部分村集体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五是部分基层干部和村民重视村集体积累不够,体制管理跟不上,导致对村集体收入分净拿完思想意识严重,限制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据农经年报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849万元,其中经营收入393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426万元,投资收益71万元,其他收入
1959万元。全县246个村居中,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村仅有27个、0-5万元收入的村79个,5-10万元的村95个,10-20万元的村34个,20-50万元的村7个,5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4个。全县有70个村居成立农、工、商等性质的专业公司。去年,全县各乡镇参与
“4+1”工程建设观摩项目34个,其中有30个项目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有4个项目未经营,分别是八集乡标准化厂房、三庄乡标准化厂房、高渡镇标准化厂房、王集标准化厂房。
无论从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还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项目情况看,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我县拓展集体经济发展三个新模式。
一是利用省脱贫奖补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项目,已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极。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利用脱贫资金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标准化厂房,或在县乡主要道路两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所建资产归村居集体所有,让贫困户到工业集中区就业,或承包高效农业设施从事种植,发包收入的80%归贫困户集体所有,20%的收入归村集体,用于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
二是成立农、工、商等专业公司,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发展,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村集体成立公司,或村级集体与有实力的老板共同成立公司(村级集体占大股),把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归并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如临河镇小店村成立腾讯商贸公司,村集体实现年收入20余万元。
三是发展“房东”经济,杜绝集体经营,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乐章。实行村集体的资产和资源实行对外租赁,变过去村集体直接参与经营为间接经营,杜绝集体经营,把村集体收入的风险降为零,确保村级集体的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如众兴镇姚圩村,新建康居示范点,出租门面房每年取得稳定的村集体收入。
二、存在不足
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有:
一是少数村个别乡镇重视不够。个别乡村干部,片面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村集体经济无关紧要的,不合时宜的。更有的把发展集体经济与搞集体经营概念等同,认为搞集体经济是不能搞,也搞不好。有的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无从下手,无思路,无办法,无实力,村支“两委”成了“维持会”。
二是项目档次低,投入少。无论是标准化产房,还是高效设施农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少,不能形成村集体持续增收的主渠道。有的项目仅仅依靠上级扶持,个人资金和引进外资投入少。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一方面,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推广不够。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偏低,从事农业产业化的人数偏少。
四是工农业附加值低。有的项目仅仅是一些“三来一加”项目,加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有的农业项目只是简单种植,农业加工项目还停留在“谷变米,麦变面”的初级加工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几点建议
“4+1”工程建设,是县委县政府推动镇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实现强镇壮村富民战略的有效途径,而村居集体经济发展是“4+1”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工作,去年是我县实施战略的第一年,在村级集体经济观摩项目的建设和考核上,需要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从宏观上认真加强指导,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资源开发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鼓励市郊村、镇郊村以及公路沿线、流域沿线的村组,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二、三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干河街道办事处__村属城中村,近年来,他们在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房产业的同时,大力兴办商业门栋,用于增加村级积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村共拥有各类大小门栋400多个,年租金收入近600万元,不仅解决了村里适龄人员的养老保险,而且每年用于村民分红的资金就高达300多万元。__街道办事处刘口村抓住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机遇,以“瞄准一个区域、建设一条街道、打造一带产业、完善一个中心、酝酿一个市场”为目标,在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由负债200多万元到集体经济“亿元村”的神奇蝶变。龙华山街道办事处河湾村充分发挥紧邻汉江的区位优势,先后兴建了货运码头、青沙站、搬运站和仓储设施,每年可创收近100万元。__镇__村从2002年开始,拿出1700亩土地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开发__工业小区,目前已有33家企业进场兴业,吸纳了全村90%以上的劳动力,同时,村里每年还可得到征地公益金34万元。
2.资产经营型。一是盘活土地资产。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农业经营规模化的趋势,合理利用村级“自留地”,适度流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增加集体收入。20__年,__镇__村与中粮米业__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按650元每亩的价格集中流转土地1959亩(其中沟路渠近200亩),建设富硒水稻产业园,增加集体收入__万元。__镇__村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按500元/亩的标准流转土地1000亩,随后以600元/亩的价格分别租赁给2家企业兴办苗圃基地,既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又推进了规模经营,增加了集体收入。二是盘活闲置资产。通过盘活闲置场地、闲置固定资产和资金,开展资产运作,实现资产增值。__镇__村把经营不善、停产多年的砖瓦厂租赁给一回归创业老板,平均每年新增村集体收益5万元。__镇__村经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对8个临街门栋进行维修和翻新,每年租金收入达4.8万元。三是发展“绿色银行”。充分利用沟渠河道以及道路两侧发展经济林,__镇__村从2009年底开始,在村里4条总长6000多米的沟渠和道路两侧种植和补植了3万多株经济、绿化苗木,按目前市场价格匡算,可增加村集体积累150万元以上。
3.服务创收型。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提供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有偿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__镇先锋村大力发展黄鳝养殖,成立了养鳝协会,兴建了黄鳝交易市场和冷库,同时为养鳝户提供苗种、饲料供应及技术指导、贷款担保和市场营销等服务,全村3700多亩耕地基本上全部开发成鱼池,带动全镇网箱养鳝面积发展到6万亩、全市网箱养鳝面积发展到__万亩。20__年,先锋村村集体仅黄鳝交易市场提成就超过了200万元(分别收取农户和老板交易额的4‰)。__镇__村成立了村级蔬菜专业合作社,20__年,合作社与山东老板进行合作,按700元/亩的标准流转土地500亩,发展蔬菜大棚160个,集体盈利23.7万元,今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50亩。
4.管理提升型。加强集体“三资”监管力度,从清理经营性资产资源和承包合同入手,统一建立承包合同管理台账,对人情合同、口头合同以及期限明显过长、价格明显偏低的不规范合同统一合并整理,重新签订,对到期合同一律严格按程序实行公开招标竞标,增加集体经济。__镇__村从20__年开始,累计清理各类不规范合同和到期合同15份,涉及面积489亩,原承包价每亩最低24元,最高__0元,竞价承包后每亩最低价217元,最高价420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8万多元。该镇__村集体所有的一块100多亩的低湖田,在20__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生产面积有所增加,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承包价格也由以前的每亩100多元,通过竞价提高到现在的每亩616元,增加集体收入近6万元。
近几年来,__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些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的村表现较为突出。
1.资源禀赋差。对于全市大多数村而言,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较少,集体经济主要是靠村级集体机动地发包来实现。在经过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和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两个工作阶段后,许多村集体机动地变得及其有限,有的村基本没有了机动地,发展村集体经济难度很大。__村地处偏远,是__镇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在经过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原有的400多亩机动田都分给了返乡要田的农户,目前村集体主要靠化缘来维持运转。
2.集体负担重。突出表现为村级债务重,还款付息压力大。截止20__年底,__市村级债务总额达4.51亿元,其中个人借款1.62亿元,按年利率9.72%计算,每年应付利息1570万元。同时,随着物价上涨,刚性支出逐年攀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入不敷出,不少村每年呈现收不抵支状况。
3.进取意识弱。从群众方面来看,村级集体经济产权不明确,名义上是归村内集体成员所有,但长期由村委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人都有、人
人都没”的怪象,影响了广大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从村干部方面来看,由于待遇偏低,少数地方村干部不愿劳心劳力,或者存在畏难情绪。从对全市三个镇的10个村村干部工资调研情况看,这10个村村支书年工资收入最高15600元,最低的不到1万元,有的甚至是“打白条”,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普遍热情不高。 1.选好支部带头人。更新思想观念,打破地域界限,落实激励政策,试点推进,选好、用好村支部书记,培育一批政治素质较高、懂经营、善管理、有资金又乐于奉献的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增收致富。
岗底村位于镇政府北部,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252户1052人,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96亩,人均耕地2.94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8人,党员28人。截至目前,未脱贫9户20人,分散供养特困户4户5人,低保贫困户5户15人。
如今全县退出贫困序列,我村作为仅留的全县4个贫困村之一,村三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殚精竭虑想办法,找出路,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过前期的不断地实地调查和开会研究,我村准备发展一个综合类粮食加工企业,作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提高我村整体经济规模,助力我村脱贫攻坚工作。
岗底村现有耕地3000余亩,种植条件优厚,但现在农户家庭种植模式传统,种植种类单一,小麦和玉米交替种植。按照理想产值每亩的年均纯收益不过几百元。如果替换为黄豆或花生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每亩的收益预计提升百分之十到二十以上。今年村三委依托村种植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50亩,种植了优质大豆。给全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仅仅优化更改种植种类,尽管可以针对每户提高一定的收入,却还是最基础的劳作,经济效益并不特别明显。所以要想跟土地要效益,还要在精细加工上下功夫。
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一是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有不少乡镇重视经济工作,但对基层 班子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不够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 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现在农村存在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而懂经济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村级 班子 ,主要是因为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村干部的工作合力不强。有的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还不能及时足额兑现误工报酬和固定补贴。另一方面是部分 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造成了工作上的不合拍,难以发挥村班子应有的作用,村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上缺乏应有作为。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面临法律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急剧减少,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租金等土地非农收益成了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土地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自发、私下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较大冲击,并且由于村民集体出租非农建设用地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生争议,集体就要遭受损失。
3.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4.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1.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一是以党校、成校、农函大等阵地,采取脱产、函授、短训班等形式,对农村干部加强轮训,提高村干部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把素质好、能力强、头脑活、有号召力的党员请进来担任党支部书记。三是逐步提高与完善村干部的报酬和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一是成立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强化乡政府对村级集体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二是坚持按村级典章办事,增强村干部调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三是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专职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