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解决问题论文

小学解决问题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13 15:36: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解决问题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解决问题论文

篇1

二、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质量

1.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科学教师先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科学知识产生某种疑问,学生在困惑心理的驱使下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在该探索过程中科学教师一定要将引导工作做好。科学本就源于生活,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通过引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在科学实践中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科学教师在讲空气知识前可以创设以下场景:在某容器中装水,水进不去,此时科学教师让学生自行猜想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科学教师在讲物体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的科学知识时,可以事先准备竹牙签、泡沫、鹅卵石等生活常见的材料,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并探究其中原因,使学生对密度、质量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踊跃表达,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分析中学习新知识,并快速理解知识的内部原理,并将学习迁移理论渗透到科学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还应该注重运用前后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将学习迁移理论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该项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让学生成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学习主体,科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期间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此期间科学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做到认真倾听,对学生的想象、研究给予充分认可,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不仅可以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还要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忱。(2)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还可以通过游戏、趣闻竞答等诸多形式引导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3.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体。

在实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积极组织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要尽量避免大包大揽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可以以自我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摸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素质不高,导致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引导者也是教授者,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呈现出素质不高的情况,因此,教师素质急待提高。

2.盲目追求教学形式多样性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利用一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从而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但很多教师只是盲目地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导致在教学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其中,主要的教学形式就是进行知识展览,把数学课堂当成展示道具的地方,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

3.学生不具备合作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在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出现学生不具备合作学习能力的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浪费了学习时间,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学习能力都能产生良好的促进效果。而学生不具备合作学习能力,这个问题的出现对于课堂学习而言非常不利,教师为学生安排合作学习的课题,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合作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完全等于浪费课堂学习时间,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

二、解决小学数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教学,应该明确教学任务与责任,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主要是教师思想素质与自身的业务能力。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虽然教师的考核已经在积极进行中,然而,对教师的工作成果是很难进行测量的。由于我国教育部目前已经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中,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来从事自己的职业。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通过加强学习,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良好发展。

3.改革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针对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的问题,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小学数学特点,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对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并且结合教学中存在着的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进而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篇3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时期,并且这使得在小学阶段通过数学学科的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了可能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即不让其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就会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正是向他们提供养料,使之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

一、小学数学问题的特征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促进学生自主创造、发现探索作为目标,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应把知识问题化、通过例题、习题的改造等途径,创造“好”的数学问题。

1.“问题”的现实性

即源于生活实际或贴近生活,不是空洞的人为制造的,而是要让学生感到可亲的、富有情境的数学问题。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能算出操场上的白杨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孩子们踊跃发言。一个说:“求圆面积要先知道半径,只能把树截开两截才能量了”。有人反驳说:“把树截开两截树就会死掉的”?经过激烈讨论,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先量出树干的周长,算出半径,再用面积公式去算大树横截面积。下课以后,孩子们纷纷跑到操场上去量、去算,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这个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亲身体验的境界。这样的学习,使他们对知识记得清、掌握得牢。

2.“问题”的开放性

问题不一定有终极答案,答案也不必唯一,或条件不充分,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做出回答。例如,有一块长方形空地,长10米,宽6米,现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花草,使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占整块花圃面积的一半,要求设计得美观。

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后进行,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任意组合知识的能力。通过自行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会形成很多设计方案。这样的数学问题能真正改变将学生当容器的教法,使学习过程通过自身内化活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展。

3.问题的生成性

即教师创设一种情景,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要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由学生自己生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汽车票价表:小丽星期一、三、五要乘汽车上、下班;星期二、四乘汽车上班而搭朋友车回家,她正在考虑是否要买一张周票。

“情景”是构成“问题解决”中“问题”的重要特征。情景问题一般都来自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并具有直观和容易引起想象的特点。这一题的“情景”隐含着数学问题,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可以提出不同的思维结果。如果回答为“不买”,其解释为:小丽一个星期乘汽车8次,需费用8元,而周票要9元,因此她不应该买周票;也可以回答为“应该买”并解释为:小丽每星期上、下班需花费8元,如果她周末乘汽车(买东西)花费至少需2元以上,那么总花费就多于9元,所以她买周票能省钱。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 Sternberg)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其背后包含高级思维过程即问题解决的过程。

其一,是对问题的理解。这是指解题者逐字逐句地读懂描述的每个句子,读懂的标志是能用自己的话重述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要求。在问题表层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问题的每一步陈述综合成条件、目标统一的心理表征。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可以把问题的内部表征通过图解的方式外显出来,可以极大地缓解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矛盾。有这样一道行程相遇问题:“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要返回到起跑点。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31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290米。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字一句地读题,为了帮助理解,教师画了个示意图(图1),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由图可知,当相遇时,最快和最慢的两个运动员共跑3000×2米,有了这样清晰的表征,题型就容易被识别。

其二,是设计解题计划。计划是在理解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之后,设想出一套解题方法。设计解题方案包括把重点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解题方法的建构和子目标的分解总是受解题者总目标的调节与控制的。所以有效的解题计划的形成是解题者受问题终点目标指引,同时考虑已知条件,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的过程,并需要解题者具有方法性知识。例如,在前面的行程问题中,可以把问题分为几步:(1)求相遇的时间,即3000×2÷(310+290);(2)求相遇时最慢的运动员跑得路程,用他的速度乘上相遇时间即可;(3)求相遇点具体返回点的距离,用3000减去最慢运动员跑得路程即得。

其三,是执行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是利用数学概念、规则进行一系列的数学操作过程,是解题计划实施过程,以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或结论。在上述行程相遇问题中,解题者需要迅速和正确地完成下列运算:

310+290=600(米/分钟);3000×2=600=10(分钟);

290×10=2900(米);3000-2900=100(米)。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这种数学计算能力是由人的程序性知识支配的,相当于加涅所讲的“规则”学习结果。没有这些数学规则的熟练掌握,学生很难甚至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即使是解题计划做的非常科学可行。学生解题水平、问题解决成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数学“规则”的掌握程度造成的。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形成适当的运算法则,一旦需要能够比较熟练的、自动地激活,从而高效、快速地实现问题解决。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对小学数学问题的特征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改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消除“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待对书本有质疑、向老师发问的学生,教师要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不是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提问数学问题的班风,这种良好的班风是指学生要以提出问题为荣。学生要带着问题来数学课堂,带着问题离开数学课堂。在这样的良好班风下学生不会因自己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而被讥笑,学生们能争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内在根源,儿童就是凭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世界的,好奇心是问题意识的前奏曲。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应注意以下两点: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不要约束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供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要提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新颖的数学资料。

3.帮助小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我们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在增长,知识老化更新的速度也日渐加快,如果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量的增加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对于小学生而言,并非所获得的数学知识越多越好,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数学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反而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阻碍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关键是要让小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数学基础更离不开小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这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夯实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帮助小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4.加强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如果说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这为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可能性的话,那么发散性思维则使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必然性。对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可以加强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方法的变式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向多方向、多角度地发散,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可以不断得以形成,并达到习惯化;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当教师设置开放性问题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条件、结论、策略等具有开放性,激活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小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这种情境下小学生能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5.辨证运用思维定势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其思维的片断性、具体性更容易使其产生思维定势。比如,“一块地3公亩,种白菜用去14,还剩下几公亩?”常出现3-14的算式,这是受整数应用题求剩余的解题思路的影响;又如,“一块地6公亩,种白菜用去14公亩,还剩下几公亩?”常出现6×(1-14)的算式,这是受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导定势,以期小学生对熟悉的情境做出快速反应,但更要培养那种在复杂条件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富有弹性的思维。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证地应用思维定势,使学生在思维定势上提出一定问题,更能在克服思维定势后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向斌.数学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篇4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引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做游戏,也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启发学生乐于学、喜欢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练记忆“7的乘法口诀”,教师可以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来开展解决问题教学,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师生对口令、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这就要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说得数,或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来进行对口令练习,这样教师不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全部学生也参与其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培养学生的大脑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积极思考、分析和探索,最终得出正确答案,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如“小明去水果店购物,发现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其中一个人买了389框,第二个人买了163框,第三个人买了237框,问该水果店总共卖出多少框?”,该题型主要采用加法运算,从题型可以得出该水果店总共运来389+163+237=789框,一般情况下,学生将从左到右进行加法运算,但是,若学生不注意,则容易造成计算出错,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出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针对该题型,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计算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整百数的计算方式来进行计算,即利用加括号的方式来求出结果,如“389+(163+237)=389+400=789框”,通过数学符号的转化,也可以实现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策略,因此,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变式练习

分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应用题和解决问题都是用文字来叙述的,但是,应用题提供的是现成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思维从解答问题的列式开始计算问题结果,然而,解决问题主要是突出学生思维的拓展,即以图画的形式或生活中的实例来获取数学信息,根据看到的数学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因此,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大脑思维,应注重数学的变式练习,例如“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都在折千纸鹤,小明说:我折了456只千纸鹤,小云说:我折的比小明多72只,小丽说:我折的比小云少43只,问小云和小丽分别折了多少只千纸鹤?”,通过变式的提问,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例子,学生首先需要利用加法来计算小云折的千纸鹤,即“456+72=528只”,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后,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小丽的计算,即采用减法公式:“528-43=485只”,最终分别求出小云和小丽的计算结果。

四、联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

篇5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的发挥潜能。如果教师冷漠生硬,过多指责,课堂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严肃,学生产生的是压抑感,小学生的自尊心理必然使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思维也就无从产生。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赞许的目光、鼓励性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而当他们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二、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究中增强。主动探究可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你的问题。

第二步:选择一个计划。

第三步:尝试你的计划。

第四步:检查你的答案。

第五步:反思你做了什么。

当然,以上五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一个接一个地直线式进行的,其间有反复、有波折。应该依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适当地突出或削弱某一个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上例中,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设问:你喜欢解决哪一个问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解决,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组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必要手段。概念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的内容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形状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用不同个数(5个、9个、12个、17个等)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5个、17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9个、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却有多种拼法呢?(2)这与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3)是否给的正方形个数越多,能拼出长方形个数的方法就越多呢?然后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个数”的特点,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发现其中隐含的知识点:当小正方形“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时,能拼成多个长方形。从而引出了质数与合数的定义。这样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促进了概念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尝试采用观察、动手、探究等教学策略解决发现的问题。

四、演绎拓展变化、强化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它首先存在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学习课题;其次存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演绎拓展变化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进一步升华理性的过程。这是把上一个过程中经过反思、归纳而形成的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以《三步计算应用题》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模仿性演练。教师可以继续提供与课的开始相近的或类似的情境:学校体育室里有一些篮球,四年级学生借走了15个,剩下的篮球个数比借走的5倍少10个。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篇6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教学现状

(一)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上很难控制自己去认真听讲,再加上数学知识繁多、抽象,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精力分散,出现发呆,睡觉等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甚至有时候,老师讲得正卖力,学生突然会提出一个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扰乱课堂秩序,打扰教师的授课思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看似认真听课,但是总是露出疑问的神情,老师也不注重于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的原因很多,一开始根本就没听进去,之后老师越讲越深入时,更不知所云,根本没有心思听课;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让他们安静听讲,简直如坐针毡;还有的学生害怕或者讨厌数学教师,和老师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连带作用下就不愿意上数学课;有的学生不懂装懂,好像什么都听懂似的,让老师误认为他们都学会了,其实根本就没听懂,只是虚假地配合老师;教学方法一刀切,不能针对题目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合他们的授课方法。

(三)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重要性

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果采用固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像死水一样失去了活力和生机,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带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广开思路,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才能激活起学生的小脑袋,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让学生尝试有没有更神奇和简单的方法,学生会热情高涨,也会潜移默化地使课堂活跃起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会感觉这个老师是伟大而神圣的,进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会愿意打开心扉和教师交流;受到多样化的解决方法教学的影响,开启学生是智慧,他们的脑子会变得更加灵活,学生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会善于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

(一)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很重要,但是,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多样性,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数学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对话形式讲解知识,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找到主要信息,培养学生的听解能力。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因为没有新鲜感,学生会产生浮躁心理,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变换一下题型,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知识点,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解决问题工具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用粉笔板书,老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又不利于和学生交流沟通,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就会交头接耳,影响到课堂秩序。但是,不板书,只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行的,抽象是数学思维不能具体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解决问题多样化,比如,现代科学技术、手工制作、模型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构建开放数学课堂,同时,设计更多的开放性数学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他们面对这些开放性问题,有时候不能准确把握,很容易偏离教学主旨,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之间存在各种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苦思冥想就能找到一种解题方法,而有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发现几种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激励每位学生,其实他们都需要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发散性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培养,逐渐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在课堂交流互动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要求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只有不断激励和鼓励,学生才能信心百倍,从而自发地去探究更多的解题方法。

篇7

G623.5

一、针对缺乏逻辑性考题的分析

以判断题“零不仅不是负数,还不是正数;而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例进行分析可知,出题人设计这道问题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正数和负数”、“质数和合数”等相关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但是这道考题却违背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同一律,将数学概念进行混淆和偷换,对学生的正常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干扰,影响学生答题[1]。考题前半段中的“数”与后半段中的“数”,所指的并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暗指所有自然数,而后者则指的是非零自然数。而且考题后半段的说法也缺乏科学性。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在“质数与合数”相关内容编写过程中,均着重强调过:在因数与倍数相关内容研究的过程中,教材中所提及的“数”通常指的是不是零的自然数,即零不在质数与合数的研究范畴中,而判断考题后半部分的说法正确与否,参照的也不是“质数与合数”的定义、概念,而是考虑零是否在研究范畴之中。若是想检验学生对“质数与合数”定义、概念的理解程度,在命题过程中就不应该涉及零,应当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认真仔细思考,在保证考题科学性的同时,还应当确保其逻辑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再理解、再巩固的思维环境。

二、针对缺乏准确性考题的分析

以填空题“在4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包括40),4的倍数有哪些?”为例进行分析,在过去小学数学教材中未将零纳入自然数集中,现如今,零已经被纳入到自然数集中。因此“自然数”与“非零自然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40以内”指的是一个自然数的闭区间,即小于等于40而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若是将“40以内”当作是“非零自然数”的定语,这种说法缺乏准确性。由于无论“非零”是否提出,零本身就不在“40以内”,加上在“非零”后面又强调“(包括40)”,显得较为赘余,多此一举。事实上,这道考题中将“40以内”与“不大于40”进行等同,导致这两个概念发生混淆,将原本清晰、明了的考题变得模糊不清。在这道考题命题过程中,可以将其改成“40以内,4的倍数有哪些?”,这样能够使考题清晰明了,促使考题语言更加精炼。所以,出题人首先应当明确数学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保证考题的准确性、严谨性。同时,在命题过程中应做到语言精炼、准确、通俗、易懂[2]。

三、针对缺乏规范性考题的分析

在命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只重视内容而忽略规范的情况。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F,若是语言表达缺乏规范性和正确性,就难以彰显科学合理的思维。例如,在“劳动节这个月有几天?”考题中,“劳动节这个月”的说法缺乏规范性,对考题整体进行分析可知,“劳动节”是这个句子的主语,具体指的是每年五月一日这一天。而考题将“劳动节”说成了一个月,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存在错误。若是想考察小学生是否明确“劳动节”是五月一日以及每年五月份一共有多少天,出题人可以将这道题改成“有劳动节的这个月有多少天?”。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考题的含义,出题人在命题过程中应当注意命题的规范性、严谨性,避免出现逻辑上错误[3]。

四、针对缺乏科学性考题的分析

在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考题缺乏科学性。以“舞蹈队有48个男生和36个女生,将这些人混合编组。要求各小组内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始终保持相同,并且男生与女生均刚好分完,没有剩余,问最少能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能分到几个男生、几个女生?”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题目可知,考题存在一定矛盾性。“当小组数量较少时,那么每组分得的人数也少。”这种说法并不符合逻辑。事实上,当总人数不变,小组数量少,那么每个小组分得的人数就多;相反同理,当总人数不变,小组数量多,则每个小组分得的人数就少。对出题人的意图进行分析可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先算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最小公因数为2,也就是说最少可以分成2组,然后算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为12,得出最多能够分成12组。可以将考题改成:“最少能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最多能够分到几个女生、几个男生?同时,最多能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最少能够分到几个女生、几个男生?”所以,在命题过程中,出题人不可以仅从主观期望出发,更应该从客观角度以及语言的客观规律层面进行思考,保证题意合理性和明确性,做到命题科学、规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考题应当清晰明了的反映出相应知识点,而不是以递进式的方式出题,即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条件。在考试命题过程中,出题人应当对不同知识点的分值比重进行妥善设置,根据课标中规定的内容分配比例以及教学所用时间,对考试内容比重进行合理安排。

参考文献:

篇8

小学教学的对象是在年龄上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他们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每个教学工作者来都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学会成人,更何况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则更应该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进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深刻而细致的分析。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小学体育教学过于刚性。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过分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指挥,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管理,严重扼杀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如在排队时要求学生整齐、安静、听话、不吵不闹,从而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教师就粗暴、加压。然而,愈是卡、压、镇,学生就愈是不听从指挥,或是身顺心违,结果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这个中心并不限定在一个表面的中心,而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实实在在的学习主体。一些教师把体育课变成单纯围绕体育达标项目,机械、单调地重复各种达标项目训练,学生通过几年的体育课连篮球不会打、足球不会踢,前滚翻没学过。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个性化发展。

(2)小学体育评价过于极端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运用激励性评价,例如有的学生明明做的还不够,教师也是鼓励的说好,表扬并不是越多越好,小学生还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也需要面对挫折和困难,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是得到表扬,这样怎能去遇到挫折进而去克服挫折?技能和知识都是由未知到已知,教师如果对学生之评价好话,对于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好的不评价也不说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这样的做法是欠考虑的。评价的目的不在在于当学生多听几句好话,而是要让学生对自身进行一个良好的总结,进行一个合适的调整。因此,对于学生应该实施发展性评价,如果是对技术动作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在积极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远的目标;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应该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学生有所不足的方面;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应该适当的放低要求,并逐步帮助这些学生跟上大部分学生。这样一来,通过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当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找到了目标并得到了发展。

二、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学习体育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因为兴趣具有较为稳定、持久的特性。因此,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基层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就一定会事半功倍。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的体育教育和幼儿时学生大多在户外进行体育教育有一定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以C械的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自制力差而且喜欢动手,喜欢亲身参与。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一方面要把理论的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尽量多地设计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这样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体育课程内容,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全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欲望,进而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如篮球比赛或是足球比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竞技的并生出不服输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从体育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要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实现基本素质的过程也就是对于三维目标的实现,既情感与价值、过程与方法、技能与知识。过去我们往往很注重对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是较弱的,他们喜欢动手亲自参与而往往缺乏思考。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教师要一边讲授知识,一边亲自示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对策

(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可以说是先决条件。具体地,学校应该革除办学思想的功利化,以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为理念和宗旨,科学地设置好体育教学课程。

(2)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可以说,足够的经费不仅是完善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场地与器材的重要保证,也是引进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增强体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

(3)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理想信念以及责任感的增强,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修养,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深造等形式对体育教师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进行丰富和充实,不断完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完善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并保证其可靠性与可行性,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篇9

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种能力呢?首先要善于创设让学生敢于自己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其次,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并去完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吨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只麻雀的重量是100( );一只鸵鸟的重量是100( );一头大象的重量是6( )。学生很快便在前面两个括号里分别填上了克、千克,但是在解答第三题时遇到了困难。此时,有个学生便站起来问道:“老师有没有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呢?”这样便顺其自然的进入了新的教学阶段……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起看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敢说,例如,我在教学《比多少》是,有这样一个场面: “四个小朋友进行拍皮球比赛,小明20个,小华31个,小东31个,小亮25个,看到这个条件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说吗?”学生甲说:小明比小亮少拍多少个?学生乙积极站起来说:小亮比小明多派几个?学生丙也不甘示弱:小明和小亮一共拍了多少个?学生丁抢着回答:小华和小东谁多呢?,,,,,,,若干个问题就这样产生并提出来了,但还有一个学生老不敢举手,这是我来到他的身边说:你平时发言也很积极的,今天怎么了?我的问题好象比他们的问题更难,不知对不对?“对不对,老师都不怪你,说出来让我们大家讨论。在我的鼓励下,这个学生终于将自己的问题说来出来。“小明和小亮两人比小华多几个?”“哇,你真了不起!”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奏。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比多少”的内容时,在上课前我准备了四个皮球带进了教室。“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话音刚落,教师里响起悦耳的童声“好”,我就制定规则,每组推举一人上来拍皮球,四个宝贝带着每组的期盼开始了拍皮球比赛,5分钟的时间很快接束了,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小明20个,小华31个,小东31个,小亮25个。用不着我们再刻意去提醒,学生自己就很清楚的知道“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了多少”这样让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从而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提出问题作好铺垫。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和已有认知结构中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类比方法和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联接点构建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这样的导入水到渠成,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案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56×25= 36×67= 45×78= (通过做以上三个小练习,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首先用第二个数的个位乘第一个数,计算的结果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所得的结果与十位对齐,最后把结果相加)

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分析、讨论、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算理。例如, 我在教学《求近似数》时,我是这样做的:我出的题目是:同学们去春游,总共有148人,而每辆车只能坐40人。需要多少辆车才能一次去呢?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148÷40=3.7(辆)或=3(辆)……28(人)。我随即提出3.7是准确数,但实际上汽车的辆数必须是整数。那这28人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他们走着去呀!这时有学生就站起来说:“当然让这28人也坐一辆车去”。所以,经过讨论实际要4辆车(其中一辆坐28人)。这样算式就应该是:148÷40≈4(辆)。像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就是不管尾数的最高位是几,都要先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这样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用运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特点,灵活选择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21-01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教育领域的重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得到较高效益的状况,各门学科都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实际的解决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缺乏新意,讲课过程很容易使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造成问题解决能力不能获得根本性提高的局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要求下,小学教学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创新出了许多独特的数学教学路径,通过这些方法,为学生迅速培育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提高实际的解题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够带动数学课堂氛围,简化教学内容,形成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

1 小学数学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路径应具有的特征

1.1 以问题为核心,实际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创设崭新的教学路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际地改善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教师在创设这些教学方法时,应当以数学问题为核心,把这些科学的问题合理地引入到教学的过程当中,鼓励大家积极努力地去解决。问题的创设一定要有实际的可行性,面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要设立相应教学难度的问题,不然问题难度太大会导致学生产生盲目的感觉,而问题难度太低则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没有实际意义。教师在设立其他教学活动或内容的时候,也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为核心,务求全面而合理地推动学生们的成长。

1.2 创设的问题须富有趣味性和实际性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路径须创设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问题,且应当富有趣味性,只有实际科学富有趣味的教学路径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果其创设的主体问题依旧枯燥乏味,就很容易失去其本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教学问题的时候,必须充分完善教学主体内容,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涵,同时将课本的核心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享受课堂趣味性的时候,迅速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解题思维,发展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加法减法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教室内的物品作为解题的实例,如将粉笔盒中的全部粉笔取出,再放入3根,然后再放入2根,问学生们粉笔盒内现在有多少根粉笔?然后再取出1根,继续询问学生。在这样的操作下,学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对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进而形成最有效的数学解题能力。

1.3 把学生作为教学路径问题的创设主体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高效的教学问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创设教学问题的时候,要切实地结合班内学生的现状,认真了解学生的数学解题兴趣所在,找寻学生喜欢的数学问题,并将之完善和创新,形成趣味的教学内容。在这其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完全地交与学生,鼓励他们进行解题方法的探索以及合作化地学习,使他们能够最大化地发展和提升解题能力。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

2.1 以鲜明实际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很多都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具有特色的数学游戏活动,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深层次地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最终形成科学的解题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以鲜明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引导,不能过于脱离实际,无法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比如,在进行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的课程学习时,许多学生对它们的面积体积存在盲目感,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物品,如铅笔盒、皮球、橡皮等,然后让大家进行“盲人摸象”的活动,由蒙住眼睛的学生对物品进行随机选择和碰触,并根据得到的触感说出物体的名称及它属于的形体,巩固学生们对这类问题的认知,切实地了解体积和面积的区别,简化解题的思路,实现高效性的教学。

2.2 以丰富趣味的数学问题增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问题经过完善和创新后,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但是,传统的课堂提问的方式,过于死板,不仅不会改善学生们的解题兴趣,还有可能降低课堂解题过程的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对数学问题加以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在原有计算题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更新,使数学问题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比如:教师可以在用乘法口诀解题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特别的设计,让每位同学代表一位数字,随机叫起两位同学,并向其他学生提问他俩相乘的答案是多少?虽然也是乘法口诀提问,但是随机打乱数字后,可以增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可玩性,能够激起小学生对于这一部分问题解题的兴趣,促进数学解题能力的生成。

3 结语

时代正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当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培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路径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并根据核心的数学解题思维对基础教学问题加以改革和完善,不断在教学中加入新的教学动力,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务求在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的同时逐步改善解题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们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篇11

在小学教育阶段,要让学生既简单又有趣地掌握在解决问题中使用策略的相关问题,并应《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强烈要求,解决数学问题中策略的学习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苏教育局对小学数学教材作出了很好的探索与尝试。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试论,探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材与教学。

1.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的价值

1.1思维开拓

解决问题策略是对各种类型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解决,其主要意图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其通过展开,然后寻求解决方法的优化过程,搞清楚问题的本质。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学生对于问题的结构层次会在分析中明显看出,并按照提议依次展开计算,从而得出最终答案。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开始的分析题意,抓住题目要求,做好题目步骤,按题意依次解开,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一系列的解决问题之中,学生的思维在慢慢开拓,而步骤的顺序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策略化,思维的策略化会逐渐引导思维的提升。

2.2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及热情

这种策略性解题对于学生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让其觉得学习其实很有趣。同时对于小学生在学习初期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通过运用策略,会对于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断地尝试解决更多的难题,开始形成策略性思维,储存怎样学习及思考的策略性知识。在教学中,随着策略知识的不断丰富,必然会为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会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时倍感轻松、愉悦,既会热情饱满,又会信心高涨。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化教学将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及成长产生很好的正面效应。

2.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教材中的策略设计呈现

2.1内容选择及编排设计

编排者对数学书籍进行编排设计时,考虑到如何使得小学生在教学初级阶段就可以将数学基础知识牢固地掌握,能够对每一个问题的性质进行辨别,分析条件的可行性等问题,了解通过学习数学问题,了解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推断过程,形成目标意识,认识问题策略,使问题变得轻松易解,从而在学习中获得信心与学习的兴趣。在设计问题时,编排者选择一些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含有策略性的问题,通过变形,导向学生策略性思维的积极活跃。

2.2教学策略的一般分析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引入新课,然后根据故事切入教学重点,通过各种相关问题,将原来的知识进行提升,并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策略的相关问题上,将问题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然后将未知化为已知。这样可以将问题简单化,使得策略在学习中变得简单明了。

在苏教版中,展示例题,会对其进行模式化总结:

老师在引导学生回顾教学时,会将数学中的知识重新温故,并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另一个新的问题。教学生如何使用转化,如:“数与形”转化

1/2+1/4+1/8+1/16=?

将其按照不同的计算方式来转化。在此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不断地积累并使用转化策略的经验,将策略变成学习的基础。

综合来看,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

使用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使用策略二:展开例题,归纳模式;

使用策略三:巩固拓展,提升策略。

3.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讨论,我们得出在解决问题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方法指导,全面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现阶段的知识掌握,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提高,在初始阶段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