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02:32: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经媒体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人力资源需求
新闻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个性化,对于打着传统媒体烙印的城市台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
1.更全面的技能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编辑、推送,以及传播趋于全天候化、社会化、平民化,面对海量信息,媒体的职责是筛选有传播价值、为受众关心的内容进行有效送达,这要求从业者突破传统媒体的思维界限,成为具备集采、写、摄、录、编以及网络技能运用、现代设备操作等多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善于挖掘新闻、组织文章、现场拍摄,熟悉电脑、手机等信息制作平台,还要长于应对处置突况,具有现场即时报道、滚动报道新闻的长期工作与及时应变能力;不仅要熟知各种媒体特点和媒体业务,更要把握全局、服务全局,兼具整合、营销、策划等多方面能力,努力走在传媒业快速变革发展的前沿。
2.更主动的创新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趋于一体化,人人都可以生产、传播信息。面对信息爆炸,传媒业必须走出信息堆砌的藩篱,把最主要的精力用于解读信息、分析信息、发散信息,面向受众呈现出对事件背景、逻辑、规律、趋势等的深刻剖析。这要求从业者在新闻采编观念、手段、流程、经营管理、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拥有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更有效的信息选择、鉴别、聚合与加工能力,更好地满足专业化、个性化的新闻消费需求。
三、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人力资源建设路径
在人力资源建设中,城市台既要深度契合全媒体转型的发展趋势,又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创新理念,确保人才战略的顺利实现。
1.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人力资源的调整与创新,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为组织发展注入充沛活力;举措失当,也将带来不可预知的震荡与风险。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稀缺人才,主动借力全市人才政策,引进拥有国际视野、精于内容创造、具有深厚资源整合营销经验的高端人才,迅速提升人才实力;另一方面,也要用足用好集团现有的人才资源,把内部人才接续作为优势传承的重要载体,积极通过组织再造、制度再造、流程再造,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兼具前瞻性、综合性和均衡性的人才发展格局。
2.在人力资源布局中,处理好“少与多”的关系。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2个月后,创刊15年的《新闻晚报》就宣布“退场”,涉及在编员工160多人。在人员总量控制的同时,不同岗位的人员数量也呈现明显变化,比较突出的就是人员大量向新闻采编、内容开发、广告运营等一线环节倾斜,这就需要按照全媒体运行的特点,提前研究、超前布局,科学设置部门和岗位职责,合理设置符合实际的全媒体运行流程,更好地整合调配人力资源,实现内容集约化生产、新闻信息产品多层次开发。
3.在人力资源培育中,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
面对全媒体应用,新闻记者既要熟练运用电脑、相机、录音笔等设备,还需掌握博客、微博、微信等技术,更要具备快讯、消息、通讯、视频、微博等综合性新闻采写能力;营销人员既要掌握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全媒体的运营规律,又要善于策划活动、整合资源、组合运营,成为产品营销的“多面手”。在加强人员培育、增强全面能力的同时,也要牢牢抓住“高价值信息”,在深度上做文章,提高新闻“层级开发”能力,巩固和增强媒体的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
四、城市台人力资源工作重点
1.创新激励机制。
当前的媒体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竞争,那些新闻采编能力突出、原创产品开发见长、广告营销渠道宽广的优秀人才,成为各路媒体争抢的焦点。在与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竞争中,城市台的薪资水平往往不占优势,一定程度影响了人才的引进与留任,需要根据新媒体的行业特点,设计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绩效标准,建立更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短期奖励和中长期激励,提高关键员工的忠诚度,实现个人价值与媒体发展的平衡统一。
2.完善创业机制。
湖南卫视每年几次的创新招标大会,所有员工都可以投标,包括制片人和非制片人,甚至外台的人都可以参与,只要中标,就可围绕个人创意组成新的团队,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制作人。长期坚持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团队风格与管理文化,成为其十多年创新不辍、引领行业的秘笈之一。激发活力、调动潜能,莫过于为每个人提供实现自我发展的创业平台。取得全媒体时代的成功,不仅要以感情留人,更要以平台留人、以愿景留人,让每个人坚信,只要有信念,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能成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术论文中出现“媒介融合”这个词语至今,[1]“媒介融合”已经提了十几年。从传统媒体触网,到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从单一形态的媒体到全媒体集团;从建构全媒体新闻中心,到培养全媒体记者;传媒界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各种改革与尝试。“全媒体”的概念在媒介融合进程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为媒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现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融合、怎样融合依然是传媒界和学者们探索的焦点。
“全媒体化,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报道便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2]强调新闻报道在多个平台上以多种形态的进行传播。有研究认为这是最早对于“全媒体”的界定[3]。可见,全媒体实际上是媒介融合之后的结果,是目前各传统媒体变革的方向。
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传媒界面对网络与新媒体兴起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给新闻评论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变化
全媒体化或说打造全媒体的探索几年以前就开始了,以推出数字化报纸为开端,逐渐向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发展。2012年3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杨兴锋在接受《中国记者》杂志社访谈时郑重宣称:“全媒体是南方报业转型的具体形式和载体。”并详细阐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经过两年多的思考、探索之后,进行全媒体转型的具体做法和思路。[4]在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媒介变革的同时,所有与媒介相关的一切,无不被卷入,被改变,新闻评论领域也不例外。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如下变化:
1.新闻评论的边界泛化。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评论有清晰的形态边界:文字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报刊上,结构完整,事理分明;声音或视频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广播电视中,或是一段微型新闻评论文章的播音,或是一期评论节目的录音/直播。
而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边界变得模糊了,跟帖评论、微博评论、微信评论,这些只言片语的意见表达,还是新闻评论吗?按照新闻评论的定义: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5]而很多新兴评论形态如微博微信评论、跟帖评论中,的确包含了意见、评价和态度的表达,有些见解还很精辟,所议论的事物也确实是热门新闻事件,或者与现在有关,从新闻评论的定义来说,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概念已经泛化。
2.评论传播渠道多样化。
传统新闻评论是在单个平台,以单一形态、单一传播方式进行的。纸质媒体上的新闻评论以文字形态存在,以纸张为载体;广播新闻评论以音频形态存在,以广播为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评论以视频形态存在,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基本上互不干扰,各自为政。
但在全媒体语境下,这种单一的传播、隔膜的状态被打破。如《人民日报》,既有报纸的评论版,也有人民网观点频道,还有微博@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及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等。新闻评论显然不再以单一形态进行单一平台传播。在纸质版、彩信手机版、广播版、微博版等平台上传播同一新闻评论,显然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评论形式或全部用音视频评论形式,而需要做成不同的、适合各传播平台的相应形式。微博微信版的新闻评论会力求简洁、形态丰富,纸质版的新闻评论会更注重文字表达和有理有据,广播节目会更注重生动活泼吸引听众……当各个传播平台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传播优势,同时发出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价性信息时,就能更好引起受众注意并形成舆论了。
3.评论比重进一步增加。
在全媒体语境下,传播渠道更多,获取新闻信息更加便捷,然而也更容易迷失在海量的新闻信息海洋中,人们更需要意见性信息来帮助自己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判断,新闻评论的比重也因此迅速增加。如报纸评论版兴起,“从2002年起,报纸言论版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并从党报、机关报向都市类报纸扩展,全国上百家都市报先后开设了言论版。”[6]
不仅传统新闻评论体裁在传播内容中的比重增加,全媒体建设还促进了新的新闻评论样式产生。如“微评论”已经成为新闻评论中非常受欢迎的新成分,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充分引入“微评论”。《新京报》开设“微博大义”专栏;南方电视台的《马后炮》中有个环节“你来我网”,就是引用各种网友的议论。
目前,各个传统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力争在新媒体平台发挥舆论影响力,必然需要增加新闻评论的比重。如@人民日报专门开设“你好,明天”等评论小版块,为提升微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全媒体语境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的挑战
全媒体的发展给新闻评论带来的影响,也相应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了挑战。
1.对传统新闻评论教材的挑战。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新闻评论教材大概有二十多种,但是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本教材是专门针对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而编写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全媒体本身正在发展中,从实践层面沉淀到理论层面形成教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教学上不能等待,即便缺乏教材指导,新闻评论教师也需要自己去收集掌握相关知识和材料,将最新的业界动态加入到教学中。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挑战。
全媒体建设对新闻评论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写作能力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新闻评论中,写作教学是大头,主要训练各种评论文体的写作。这个惯性思维也体现在教材上,很多教材建立在新闻评论写作的基础上,围绕构思、表达等“如何写”的主题来展开,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一笔带过,更不提如何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特性去制作新闻评论节目。
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需要转变重心,从单纯培养评论写作能力,转变到写评论、说评论、制作评论节目、策划评论专题等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方可培养出能适应全媒体多平台、多形态传播的人才。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就以评论视频制作来说,需要培养策划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出镜能力、摄录节目能力、编辑制作能力等。
3.对教学思路的挑战。
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也面临打破单一、独立、分头讲授的教学思路的挑战,应该转变到多种评论样式融合运用的教学思路。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是多种信息多种形态同时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搭配的传播,新闻评论将作为重要的影响舆论的因素穿插其中、无处不在。因此,不仅需要上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能综合运用、有效搭配各评论样式,以达到整体良好传播效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三、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1.专业交叉与教学内容扩展。
在传统新闻评论教学中,新闻学专业侧重报刊新闻评论教学,广电专业侧重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教学,网络传播专业侧重于网络新闻评论教学,这样的格局显然不适应全媒体的要求,应该打破专业细分的藩篱,克服专业细分带来的隔阂,进行专业交叉,拓展教学内容,而不再强调专业界限、专业特点。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融合各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教学。借助报排实验室、电视演播厅、广播电视编辑室,打破专业界限,要求学生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学习文字、音频、视频这三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写作或节目制作。将教学内容从新闻评论写作的局限中拓展开来。
2.全面设计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能力,教学中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构。对一门新闻实务课程来说,无论课堂教学内容有多丰富有多详尽,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目前新闻评论教学中,一般都会含有实践学时,但学时较少,难以达到有效的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笔者在实践学时中注重训练学生较为全面的评论传播能力,让学生经历“三个一”:出品一份原创性的新闻评论特刊、策划制作一则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和一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使学生能以多种形态、多种样式、在多种传播通道进行新闻评论信息的有效传播,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同时借助“五个一”工程,即承担着湖北省新闻传播重点(培育)学科平台的一报一刊一台一网一中心,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践。尤其是其中的“一中心”,也就是新成立的“融媒体传播实验中心”,可开展专项实训来培养学生成为全能型评论人才。这种探索还仅在初级阶段,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方式方法,科学地进行全面设计。既要避免与业界脱节,又要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3.提升教师自身全媒体评论运作能力。
既然要培养学生掌握报纸、广播、电视评论方面的动手能力,教师自己也必须熟悉这些评论内容的制作,还应该在这些方面有亲身经历和经验积累,才能教好这门实务课程。笔者曾经前往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调研,并参与其评论节目制作,因而亲身体验到与报刊评论完全不同的感觉。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选题具有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主持人对节目的掌控、对节目进程的安排影响到节目的整体风貌,而谈话嘉宾的善谈与否、普通话标准与否、声音是否适合广播等因素都能影响到传播效果……很多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无从体会的。而如果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就无法指导学生来培养全面动手能力。笔者因而非常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教学中“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注释:
[1]徐立军:《浅论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运用》,《声屏世界》1996年第12期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变革》,《青年记者》2009年第2期
[3] 戴仲辉,付玉辉:《2008-2011年中国全媒体研究综述》,中国传媒科技2012版,第1-2页
[4]周燕群,王武彬:《南方报业全媒体转型的思路与做法》,《中国记者》2012年第3期
【摘要】当今社会利于表达逐渐呈现出碎片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种环境使传统媒体越来越倾向于对媒介资源的争夺。近些年来,传统媒体的传播效能以及其话语权威不断下降,新兴媒体越来越活跃和兴旺。自从微博产生至今,其注册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微博所的内容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此,微博已经成为了传播领域里最具人气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力量。微博的兴起对于平面媒体来说产生了重要影响,不管是平面媒体从业者的采写,还是从业者的播报,均更倾向于通过微博渠道来实现。
关键词 微博环境;平面媒体;新闻采写;裨益;对策
微博作为我国重要的个人信息分享和传播的渠道,微博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流行、时尚、受青睐的社交网络。在我国,2009年,新浪最先推出微博,新浪微博拥有强大的注册用户,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对于我国网民的重要影响。伴随着微博的不断普及,以及微博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微博具有随时随地用简短语句信息的优势,微博被普遍用于对突发事件报道之中。与平面媒体相比较,微博更加便捷、快速,微博的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下面,笔者就对基于微博环境的平面媒体新闻采写进行思考。
一、微博的内涵及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一)微博的内涵
Microblog或microblogging为微博的英文写法,微博又被人们称为微博客,微博来自于2006年美国创办的Twit-ter。微博属于即时信息的变种,微博是一种允许用户更新简短文本,并且能够公开,微博的文本字数通常少于140字,属于微型博客的形式。在微博中,任何人都可以阅读,用户还可以自己选择群组阅读。伴随着时代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的信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传播和传送,包括网页、电子邮件、实时信息软件以及短信等。Twitter作为微博客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网站,并且Twit-ter这个词已经成为了微博客重要的代名词。微博的最大优点就是其所有的消息都短小精炼,篇幅短小十分有利于手机发送,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对自己新近发生的事情以及所见所闻和所感进行实时更新。微博具有门槛低等特征,微博字数少,不需要任何构思和标题,也没有复杂和繁琐的程序,能够随时对信息进行。微博不仅能够随时文字信息,还可以多现场情况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伴随着微博的不断运用、推广和发展,再加上微博技术的不断更新,众多新闻工作者都逐渐通过微博进行采访,并且通过微博快速写作,及时将信息给人民群众,在关键情况发生的时候或者条件不利的时候,微博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重要的采访和新闻报道工具。
(二)微博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媒体的从业者中,90%从业者会使用微博,在这90%从业者中,三分之一的媒体从业者会每天使用微博,而他们之中,800/0的人会使用新浪微博。这些媒体从业者会通过微博找到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并且会通过微博和同行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在传统的新闻过程中,记者往往会采用模式化、专业化、科学化文本实施新闻写作活动。例如,他们在采写特稿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华尔街日报体;在采写硬新闻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倒金字塔的结构。这样的模式化文本形态往往具有严密性、完整性和平衡性,通过运用严格规定的部件,遵循一定的逻辑,将其搭建在一起而成。例如,在写作导语和运用引语的时候,均有一定的规范。微博主要集合了个人话语,属于碎片化的文本形态。在微博上,仅仅140字之内的信息,用户偏爱片段式、即兴式、灵感式话语表达的方式,而这样的话语环境还会对用户思维产生影响,使用户对于微博这种传播方式越来越接受和喜欢,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对当前环境下,人们快餐式文化消费习惯以及快捷生活节奏产生影响,还在逐渐将传统的文本叙事的方式进行消除。
二、基于微博环境的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对策
微博客对于传统的采访方式来说是一种突破,微博使得记者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采访和报道工作。例如,美国广播公司在对麦凯恩进行采访的时候,就是通过微博来进行对话,通过Twitter发出问题,这样的新型采访方式已经在互联网中得到了肯定和追捧。通过微博采访,从信息发出到收到信息反馈,这一个环节的时间能够大大缩减,进而使传播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另外,微博采访不仅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还涵盖了网络聊天工具采访、录音采访等优势,并且对其缺陷进行了弥补。如果运用录音采访的方式,那么,可能会影响到采访质量。采用QQ或MSN等即时通讯工具采访,必须要对谈话内容进行及时保存,并且采访者还会担心采访内容丢失等因素。而采用微博采访则不会担心以上问题,由于微博采访的内容可以随时到网络上,而且被采访的对象处于发言公开性的考虑,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十分负责和十分谨慎,这样便可以有效保证采访信息具有真实性。
新浪微博是微博行业的佼佼者,在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中,第3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已经有2.49亿人使用微博客,网民使用率达到了38.4%。其中,有1.71亿为手机微博用户。伴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用户群体逐渐向新浪微博倾斜,这便从本质上促使新浪微博的用户不断提升。在新浪微博中,专门开设了“微访谈”栏目,新浪微博“微访谈”栏目将“无微不至,有问必答”作为栏目口号,包括“百科全说”板块、“名家微讲坛”板块、“微博当事人”板块、“明星零距离”板块,其中,“商业经济”以及“对话传媒人”等都是精彩绝伦的栏目。新浪微博不仅会为用户及时、准确地预告每一个访谈开始和截止时间,博友还可以进行访谈提醒的设置,通过微博,用户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受采访人提出疑问,在访谈开始以后,嘉宾便会守候在电脑前,为用户在线解答。
记者可以对微博进行充分运用,和采访的对象实施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在采访对象繁忙或者采访对象的距离比较远的时候,运用微博采访,不仅有效节省时间,还有效节约成本,更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网友的反馈。总的来说,平面媒体在运用微博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以进行挖掘,对微博海量信息实时有效的整合,这已经成为平面媒体从业者必须要具有的技能。因此,平面媒体从业者要对微博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及时的消化以及全方位的处理,不仅要将平面媒体工作方针作为前提和指导,还要遵循新闻的重要原则,旨在保证新闻传播的内容新鲜、真实。
三、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应对微博冲击的对策
微博具有很强的追随者体系,微博的人际关系纽带十分发达,博友可以通过关注某个人而形成自己的微博圈子,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建立起小型新闻平台或论坛。记者可以对普通网民进行关注,还可以对名人进行关注,甚至可以关注媒体,明确他们在讲些什么,身边发生了什么,从他们的微博更新中,发现自己需要的新闻。
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还可以从微博的实时搜索中找到新闻,微博能够有效激发人们转变自身的角色,人们原本是新闻事件围观者,通过微博,他们可以转变成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新闻事件的报道者,通过微博,感兴趣的人可以对新闻反馈和新闻报道进行主动的参与。特别是在手机与微博绑定以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间的界限被人们打破,进而使全民都可以成为记者。这样不仅使微博中的信息更加丰富,更提升了实时搜索的重要性。实时搜索已经成为信息流过滤的重要渠道。在微博中,能够随时随地获得爆炸性的新闻和信息源,世界中每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件和新闻,都能够很好地被勾勒。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第七频道主要推出的几档经济节目过分侧重于生产领域,栏目设置的着眼点应该跳出,转向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扩展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这方面第七频道还有很大缺陷。例如:《经济正前方》在播报本省经济信息时,都将本省对外贸易、本省与其他省份跨省交流等放于报道重心,而这些大都是比较宏观的经济数据,对广大电视受众的经济生活影响不大。《话龙点睛》节目立意虽然不错,但是主持人与嘉宾在节目中并没有站在观众或者投资者、消费者的角度,例如5月28日《话龙点睛》的探讨话题是自驾游兴起,为我省旅游业带来新增长极,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将这会对我省经济如何如何挂在嘴边,而不是站在广大投资者的角度挖掘商机。
2节目形式单一
目前,第七频道的节目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演播室谈话或者资讯节目,与其他时政类、新闻类的节目很难相互区分,而且节目中的主持人与嘉宾的表现也相对刻板,更无法做到与受众相贴近。作为省级电视台的经济节目,在新闻来源本土化的背景下,必须寻找适应本土观众收看的特质,一切与本土生活有关的内在表征下,来完成新闻化、常态化和具有相当收视的目标。电视节目向来是以内容为王,一个频道或一个栏目有无生命力,最根本的还是靠节目内容和质量说话。[2]
教学媒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所使用的存储与传递事物信息的所有媒体。财经专业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教学媒体,按其发展层次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是由教师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以及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教科书等组成;现代教学媒体是指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计算机、网络等,以及多种媒体的组合系统—多媒体系统。无论是传统教学媒体还是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1传统教学媒体的特点
传统教学媒体的优点在于:
1.1方便灵活。学生使用这类媒体学习时,可自定学习步调,自由选择,并可在材料上做出标记、注释以便日后查阅。同时课程材料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学。现在许多教科书都在每页的边缘留出较大的空白,供学生记录学习要点和心得,就体现了传统教学媒体的这一特点。
1.2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媒体以语言的形式显示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3在信息传递的同时,师生间有感情交流,有利于情感因素的运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对信息传递的容量和强度具有比较强的调控作用,从而使信息传递能够稳定的进行。学生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
传统教学媒体的缺点在于:
a.信息传递量较小。借助于黑板和教科书给学生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教师的板书,擦黑板等都会占用课堂时间,造成知识容量缩小。
b.直观性和形象性比较差。
c.新颖性和趣味性比较差。
这些都不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挥。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信息,传递效率更低,表现力更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技术更加具备以下优点:
2.1妙趣横生,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财经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降低了财经知识的认知难度。如在进行会计基本平衡公式的教学中,可用AUTHERWAER软件制作交互按钮,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画面中的天平时,会出现两个金额相同的硅码,让学生动手将两个祛码放在天平上,放人后,天平保持平衡。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使学生形象的理解恒等式的意义,直观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2.2形象生动,帮助理解。比如财经专业教学中的操作流程问题,一直是一个枯燥琐碎的知识点。可利用FLASH软件将整个业务流程制作成动画,演示给学生看,使得原本讲述起来显得杂乱无章的知识,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就如同他们亲身感受一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它的缺点在于: a.容量与节奏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写黑板和擦黑板的时间,这样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很多。但是容量太大使学生很难消化,教学效益反而下降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板书,切换的时间很短,节奏很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也使教师难于把握教学进度。用电脑显示屏幕替代黑板,只有屏幕,没有板书,或者是只有几个序号和内容提纲,看似知识量很大,实则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学生满足于获得老师的课件,而放弃了做课堂笔记,不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复习。
b.多媒体形式生动,使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尤其使用FLASH加人动画效果的课件更是如此。
c.一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所以对信息传递没有调控作用,信息传递缺乏稳定性,并且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它的优点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第一财经周刊;SWOT分析;策略
1.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日益国际化,人们对于财经的关注与日俱增。以《第一财经周刊》《财经》《理财周刊》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财经媒体们也逐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拥有巨大潜力的财经媒体值得我们关注。
虽然财经媒体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依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不乏不看好财经媒体发展前景的观点存在。这些担忧主要总结为:市场需求量小、新闻资源少、发行压力大等。而《第一财经周刊》正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众多唱衰财经类媒体的声音中创刊,以轻松的方式进入财经新闻领域。凭借定位的清晰和过强的执行力,在新媒体不断占领市场、传统纸媒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第一财经周刊》还是成为了国内财经界极具影响力周刊之一。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25日,是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的第一财经(CBN)主办,定位于广大的公司人群。第一财经是目前我国最有影响的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专业财经资讯供应商之一,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优质的财经新闻和深度评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财经资讯平台。《第一财经周刊》是借助第一财经的品牌与资源优势而创办,宗旨是以全然不同的视角报道商业新闻,“发现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前《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语),专业地服务特定人群。
《第一财经周刊》经过了6年的发展,现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它的前景如何?笔者认为需要对《第一财经周刊》的媒介战略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因此,笔者将利用SWOT法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经验和启示。
2.相关概念的界定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特点。SWOT分析法的重要贡献在于以较为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将独立的因素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制定企业战略有了科学的依据。
3.《第一财经周刊》战略的SWOT分析
3.1《第一财经周刊》的优势分析
3.1.1资本优势
2008年2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总部设在上海。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发起出资成立,是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 SMG以传媒产业为核心业务,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报刊发行、网络媒体以及娱乐相关业务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下称SMG)在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2012年5月18日,入选第四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拥有百视通新媒体(600637)、东方明珠(600832)两家上市公司,合计最高市值达到937.2亿元。据SMG2013年财报显示,SMG2013年年底营业收入为210亿元,资本实力雄厚。而SMG旗下的子公司“第一财经”有限公司(下称“第一财经”)凭借SMG雄厚的资本条件,在经营能力上也表现不俗。《第一财经周刊》便诞生于“第一财经”坚实的资本运营基础之上。
背靠SMG这一强大的传媒集团,《第一财经周刊》首先在资本和人力上都有保障,可以更快地在市场上取得知名度,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其次,与国内其他财经类杂志相比,在资本的运营上,资本雄厚的《第一财经周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此外,雄厚的资本实力让《第一财经周刊》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显得轻而易举。尤其在跨媒体上,《第一财经周刊》iPad版是苹果App Store最畅销的中文数字杂志,一经推出下载量就达到了350万次。
3.1.2 定位精准
在《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我国的财经类杂志普遍更关注国家政策以及商业世界的精英阶层和企业家。而针对普通企业白领的商业和财经读物是相当少的。而《第一财经周刊》能在竞争激烈的财经杂志市场里迅速打开局面则要归功于其精准地定位于广大的公司人群。
通过市场调研,《第一财经周刊》发现,当时市面上没有一本杂志明确地定位于公司人这一年轻而又庞大的群体,最相似的《财经》和《商界》也主要是定位于商业精英人士。《第一财经周刊》准确地“卡位”,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而生活在各种各样企业的普通公司人、年轻白领构成了《第一财经周刊》最主要、最有价值的读者群体。
3.2 《第一财经周刊》劣势的分析
虽然《第一财经周刊》在定位上更加细分了市场,且在文本内容上风格独树一帜,但是在创新上,对比国外进入中国的财经杂志,还显得相当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思维多元化和新思维的内容生产者:
首先,《第一财经周刊》的很多选题和内容都会参照《福布斯》《经济学人》《纽约客》等国际顶尖杂志,或者向《纽约时报》等大报的优秀文章购买文章版权,创新性不足,没有更多自己的内容和思考观点;其次,杂志内容的深度不够,很多相对需要专业知识的文章都只是在简单的介绍和科普,深度报道的数量不足。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第一财经周刊》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内容生产的创新更依赖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是避免《第一财经周刊》劣势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随着《第一财经周刊》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笔者相信这一劣势会逐渐地被优势和机会所取代。
3.3《第一财经周刊》机会的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突破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的腾飞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中产阶层正在逐步地扩大。据《福布斯》中文版和宜信财富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2013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人民币至6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197万人。这意味着,首先有空前多的人不仅需要通过各类媒体及时准确地了解财经信息和产经动态,而且投资观念的改变促使这些新兴的中产阶层需要更多元、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信息解读;其次,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人数范围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需要一份与自己身份相适应,且为自己所在阶层表达话语的刊物,而《第一财经周刊》的出现是与受众的需求相适应的。
3.4 《第一财经周刊》威胁的分析
3.4.1 竞争者的威胁
在《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创刊于1989年的《新世纪周刊》、创刊于1998年的《财经》和创刊于2007年的《理财周刊》以各自独特的定位和突出的优势,一直占据着国内财经杂志三强的位置。由于发行之初《第一财经周刊》采取赠阅的方式,因此从《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的第一个半年之内,它的发行量就已经遥遥领先《新世纪周刊》和《理财周刊》。在销量上,《第一财经周刊》只有在北京地区的销量略小于《财经》,在全国财经类杂志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三强局势。
虽然近几年《第一财经周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着排名第一的销量,但是传统三强的竞争力也不容轻视。在提高内容质量方面,《财经》杂志加强了与海外专业财经媒体如Financial Times、路透社和《哈佛商业评论》的合作力度,以提高杂志内容质量和分析深度。在内容专业方面,与《第一财经周刊》同样定位于中产阶层的《理财周刊》做得比《第一财经周刊》更好。和《第一财经周刊》面面俱到和内容浅显不同的是,《理财周刊》的内容不仅细分到了中产阶层的个人与家庭理财,而且还广泛邀请理财专家进行执笔分析,其专业程度也更胜于《第一财经周刊》。
3.4.2 新媒体的威胁
比起其他专业媒体,信息传递的效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提供最具时效性的信息和最深度的评论是财经类媒体取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财经类媒体最重视信息量的挖掘。但是,首先,在挖掘信息的时效性上,网络的速度无疑是最快的,信息也是最海量的,因此,《第一财经周刊》在全面性上无法与网络匹敌。其次,在信息分析方面,《第一财经周刊》也无法与一些专业的门户网站相提并论。如专业财经网站基本上都拥有大量业界知名的分析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其签约的分析员对最新的热点经济事件提供深度分析,并及时与读者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财经周刊》必须在做好深度分析的同时还要找到突破传统的分析角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新媒体的夹击中生存下来。笔者认为,《第一财经周刊》在报道角度上的突破传统做的很好,只需要在内容深度上进行加强。
4.《第一财经周刊》的经验与启示
从《第一财经周刊》创刊至现在已有6年时间,他走过的道路为中国传统纸媒提供了一个可供实践和研究的模式。《第一财经周刊》从无到有,再到形成了现在的品牌影响力,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当中涉及了发行、营销、经营等诸多本文没有提到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对于目前国内的财经类杂志来说,人群的精准定位和内容的“接地气”是一本财经类杂志在市场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基础。定位的精准是来自于对受众的密切关注,内容的“接地气”是来自于对自身资源的掌控与分配。现代社会的财经类杂志要想成功,定位准确和懂得如何利用自身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对于财经这一门专业性相对较高的报道领域,记者和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前文《第一财经周刊》的弱势分析中笔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到位才具备了创新思维的条件,才有了内容质量提高的可能。如《新世纪周刊》总编辑胡舒立女士的凭借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财经知识储备获得了财经业界与新闻同行的普遍认可。但是,像胡舒立女士这样的人才在中国财经新闻界少之又少。由此可见,目前的国内财经媒体比任何时间都需要一批有专业财经知识的人才,各大媒体应该完善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岗前系统培训、定期培训等,提高杂志内容的质量。
从对《第一财经周刊》的总结来看,笔者认为,财经新闻业者只要认真研究受众的需求,精准定位读者群体,加强创新,完善内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财经报道的内容和质量,获得成功的财经媒体必然会增加。我们期待更多优秀和专业的财经媒体出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婷,《第一财经日报》的SWOT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刘怡,严三九,从定位清楚到执行到位――《第一财经周刊》的媒体定位分析.新闻记者.2012
[3] 洪晓燕,由“第一财经”看我国跨媒体财经传媒之品牌构建.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冯露,《第一财经周刊》打造新型商业读本策略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12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是遵循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适应大众教育阶段以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自2007年以来,西安财经学院结合西部地方财经院校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体系、联动三个课堂、突出四个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综合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明确一个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
明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发展潜力,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逐渐明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西安财经学院2007年组织召开了“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08年组织召开了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10年召开了“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2011年《西安财经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两个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征,2009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创新了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更新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构建了“四个平台、五个模块”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四个平台包括公共课平台、学科共同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任意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第二,加强基础教育,打通大类平台课,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2009年起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数学类四个大类的14个专业,实施了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第三,各专业加大应用性课程的建设力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四,依据财经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设置系列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课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爱心服务;专业实践旨在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学科共同课实验(实训)、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程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第二课堂等。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时,充分体现实践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目前,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以引导实践教学环节的高质量开展。对超过18课时的实验实训课均独立设课;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教学周。针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和投入,编制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了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考核办法,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三、联动三个课堂
1、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实施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校要求课程所属系(教研室)定期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研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以案例式、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校每年开展课堂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验室(实训中心)评估、优秀教案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如: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推行“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信息学院倡导“教学互动,重在实践”,文法学院开展“模拟教学”,《高等数学》课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大学英语》课推行“听说领先,综合训练”等,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学方法。
2、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学校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学术讲座为载体,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英语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达8000余人次;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作高水平的学术讲座600余场,参加学生10万余人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届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了5届“博学杯”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10年学校成立了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现有人文类、体育艺术类、科技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公益类学生社团组织共56个,参加人数达8000余人;创办了《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蓝风铃文学报》等10余种学生刊物;定期举办书画大赛、英语演讲赛、辩论赛、摄影作品比赛、“校园之星”风采大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第三课堂(社会实践)
多年来,学校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社会实践团,分赴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社会化、品牌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特色格局。近三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达1.5万余人次,广大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眼界,锤炼了思想品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积累了社会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四个能力
1、知识应用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组织方法,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逐步建立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实施“2+2”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大类内采取分流培养,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在人、财、物上支持学生参加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实践性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数理分析能力
一、《经济观察报》概况
《经济观察报》(英文名为The Eco-nomic Observer),于2001年4月在济南创刊,由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和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由三联集团投资,可算是国内第一家由商业企业控股的经济类报纸,以周报的形式出版。三联集团是该报的最大股东,明确表示可以不保持绝对的控股地位,热烈欢迎各路资本进人该报并参与经营管理。三联集团把这一财经媒体看作成为一个灵活经营的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自由地募集资金,多找东家分散风险也只是其主要经营手段之一。三联集团并不是把股份的比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是更注重每股收益率,这一特点在制度安排和高层选择上表现很突出,即三联集团希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三联集团仅占一半以上的股份,允许其他机构或个人参股,而且做出内部职工也可持股的安排,高层管理经营和编辑人员由三联集团提议,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出版局拍板决定。三联集团注资《经济观察报》,虽不能排除其有借助传媒股的概念,保持股价坚挺的意图,但《经济观察报》崛起于资本而又不受制于资本,并且能够给三联集团提供永远找东家的正当且充分的理由。这与该报的实际情况也比较符合,灵活多元的资金来源便于及时正确地调整经营策略,报纸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因此而明显提高,报纸所呈现出的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会给人前途光明的印象,即使长时间亏损,报纸也不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夭折,这也是该报获得并保持财经报纸三强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经济观察报》的营销策略
1、多发行、高起点策略
【关键词】有限关注;注意力驱动交易;异常收益
一、引言
关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属于行为金融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研究文献较少。对于投资者有限关注问题的研究难点之一在于“关注”较难进行衡量。根据有效市场假设,股市涨跌幅排行榜本身并不含有能够影响股价的信息含量,股价不应对此作出反应。然而在现实中,各大媒体的财经频道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在网络平台发达的今天,投资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这些媒体的财经频道来了解股市的情况,而通常投资者关注的最多的就是财经频道里的股市涨跌幅排行榜,具有异常收益的股票总是最吸引人眼球的。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考察投资者利用信息进行投资组合决策时,通常会重点研究凸显效应对投资者注意的影响。在面对大量的供参考的信息时,受到有限认知能力的制约,一般投资者通常会较多的关注于一些具有凸显特征的股票(例如有正的较高异常收益的股票),从而形成有限关注的考虑集。虽然并不是在考虑集内的所有股票都会被购买,但是最终购买的股票却一定是来源于投资者的考虑集。虽然投资者在卖出股票时也需要利用注意力对股票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大多数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近局限于不多数量股票构成的组合,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对这些股票做出分析。因此买卖股票时需加工信息量的不对称,以及投资者所需关注的股票考虑集的差异,造成了股票市场上买卖单的失衡。
二、样本选择与变量描述
以基本组bas和对照组con的收益差为被解释变量,以和讯财经投资者关注度差、考察期平均换手率、投资者情绪为解释变量;控制行业基本差异,同时控制其他影响收益的因素,包括基期平均关注度,平均换手率,基本组和对照组平均价格差,平均贝塔值差,建立回归方程。为分析各种因素对投资者有限关注的刻画,我们设立了4个模型。
因此,投资者的关注度差异和投资者的情绪能够较好的衡量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力。在有限注意驱动交易行为下,具有凸显特征的股票获得正的异常收益。这与有限注意理论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陈浩武,范利民,唐元虎.涨跌幅限制与知情投资者行为:基于中国实证[j].系统工程学报,2006(5).
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心的画家,阳小毛十分清楚这一点,要让欧洲人看懂中国画,那么中国画的国际化,中国民族绘画与国际接轨是中国艺术家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中国画的绘画语境当随时生转型,这是历史的必然。在巴黎期间阳小毛与来自国内各美术学院的教授艺术家学者探讨这一命题。他欣喜地见到一些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留学生,在法国春季沙龙、秋季沙龙中所作的各种尝试,异国的环境迫使他们求变,他们汲取许多西欧艺术的元素融入传统的中国画,使之中国画更具现代意识,也就更易于让大胡子的老外大致明白,起码是先从视觉上产生共鸣。他开始以国际化的目光关注传统的中国画,如何让中国画走向国际,自觉地成为他的一份责任,青年时代他对西洋画的民族化进行过深入地学术探讨,阳小毛教授是在西方形式构成美学理论影响下切入中国画的,然后回归到传统。他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与现念是吻合的,只是如何丰富传统形式的艺术表现值得去尝试。他十分关注中国画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他要让更多的海外人士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画。自2001年他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画展、2000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画展、2002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画展之后,2010年到来之际画家阳小毛将自己的画展办到了韩国的国会,韩国的国会副议事长以及许多的国会议员观看了画家阳小毛的画展。画家阳小毛的作品被收藏,许多阳小毛早期的创作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些90年代的大量印刷品在收藏界流传,并有学术论文译成外文在一些国家与地区传播。
画家阳小毛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西洋画,随之公派赴法国巴黎深造,坚实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基础为提升和改造中国画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力求传统的中国画与国际接轨,他认为无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有多大,最终均属视觉艺术,视觉艺术具有自身的视觉规律,这就为中国画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国画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可能。阳小毛将传统的中国画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使自身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他走出了传统与地域的局限,与其他本土艺术家所不同的是,他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一片蔚蓝色的海洋,投向了一个更加广大的视域。
艺术简介
阳小毛:中国著名画家,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百杰艺术家。大学本科攻读西洋画,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深造绘画艺术,公派赴法国巴黎研修欧洲美术,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量印刷品和早期的水彩画在国内收藏界和海外广泛流传。坚实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基础为提升和改造中国画建立了学科体系,力求传统的中国画与国际接轨,他认为无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有多大,最终均属视觉艺术,视觉艺术具有自身的视觉规律,这就为中国画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国画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可能。画家阳小毛对中国画新视域的拓展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全国许多媒体《中国画家》《当代名家》《美术时空》《书画名流》《文化娱乐》等专题介绍画家阳小毛与作品,专版介绍《画家阳小毛掠影》刊登于人民美术出版社《水彩艺术》丛书,曾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市各类奖项,两次荣获市政府奖。
1998年中国画《女性之光》参加日本东京第51回国际文化交流展
2000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画展,并由《北京日报》《中国日报》予以报道
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画展,并由《华盛顿邮报》《美术报》予以报道
2002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画展,并由《欧洲日报》《欧州时报》予以报道
1989年《祖国在我心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次再版
2007年《阳小毛中国画作品集》中国民族美术出版社出版
论文《陷入温柔泥沼的当代美术》发表于《美术报》
论文《精神的追寻与放逐》发表于《美术报》
论文《漂泊的家园》发表于《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