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22:02: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区域,每个文化区域均因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而显现出诸多差异性。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也因其独特性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我们将其定义为跨地域文化群体。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对“他文化”的熟悉度,以及在传播“他文化”时所使用的媒介情况是本文题目的之一。在初步了解跨文化传播使用的媒介情况的前提下,本文还试图进一步了解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媒介的使用对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文以现就读于兰州大学的在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大学的在册研究生按男女比例1:1,年级比例1:1:1进行抽样,通过入户调查收集资料。在样本的后期分析时,采取定量分析法,对资料进行SPSS分析,获得具体数据。
二、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
本文选用得到普遍认同的七大风俗文化圈将问卷中涉及的文化圈范围进行了界定。即1、东北风俗文化圈2、游牧风俗文化圈3、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4、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5、青海风俗文化圈6、云贵风俗文化圈7、闽台风俗文化圈①。目的是为了增强调查的效度。
1、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媒介使用基本情况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五种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②,这五种类型因其独自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构成了不同的传播体系。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不同地域的文化群体在进行跨地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本文化”和“他文化”使用不同的媒介,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行信息沟通。本研究通过调查受访对象“家乡所在地域”、“本科就读地域”以及“从未去过但很感兴趣的地域”三种文化传播的主、次要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在获取、传递信息时,其使用的媒介具有明显的差异。
在“家乡所在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主要使用途径位居前两位的是“生活环境中的亲身体验”和“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分别占总数的51.5%和43.4%。而“大众媒体资讯”和“互联网”作为大众传播的两种途径,仅占调查总数的3.0%和2.0%。引用传播学中对人内传播的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③可以发现,调查对象获取“家乡文化风俗”这种非常熟悉的信息时多使用人内传播途径,应用的媒介是人体的感官系统等。同时,“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这种人际传播途径也被高频率使用,利用语言、表情、眼神、动作、行为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
作为生活了四年甚至五年的第二故乡,受访者对求学地的地域的了解,更多地是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使用最多的两种途径分别是“生活环境中的亲身体验”以及“老师和学长的介绍”,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3.5%和23.2%,“与当地同学的交往”以占总数13.1%的比例位居第三。大众资讯与互联网依旧是使用最少的两种媒介。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问题:您从未去过但对当地文化风俗比较了解的地区是哪里?对当地的信息了解渠道是什么?得到如图1的数据: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从未去过的陌生地,受访者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渠道是通过“来自当地的同学朋友”,占总数的29.3%;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媒体的报道”, “热播的影视作品”,占调查总数比率分别为23.2%和19.2%。不难看出,对一种不能“身在其中”的文化的了解,调查对象更倾向于人际传播,大众媒体为次选。而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则很少被应用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仅占总数的8%)。
通过对以上三种不同地域文化传播中所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对于身在其中,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本文化”,人们倾向于面对面地,通过人际传播的途径进行信息沟通;而对于比较陌生的,不属于“本文化”所属地域内的,不具备亲身体验条件的“他文化”,人们更多地选择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获取和传达,也更容易相信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
另外,在人们传播“他文化”的过程中,是选择传统的大众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除了受到媒介特性、受众的媒介使用能力、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外,性别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设置了问题“当您想了解某种自己不熟悉的地域文化时,您更倾向于相信来自大众传媒的信息还是网络的信息”,分析后的数据显示,有54.5%的受访者选择了互联网,45.5%的受访者选择了大众传媒。我们设置零假设为获取陌生信息渠道与性别这两个变量不相关,备选假设为这两个变量相关。通过将两组变量进行交互分析,发现卡方检验系数Chi-Square值小于0.05,应否定零假设,即获取陌生信息的渠道与性别有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是女性更倾向于通过大众传媒获取自己不熟悉的地域文化信息,而男性则多数选择互联网来收集信息。
2、大众传媒对跨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
图2是调查对象认为与从未到过西北地区的人谈起西北时出现的固定意象。如图,“干旱贫困”和“沙尘暴”两项分别以85.9%和83.8%的高百分比成为人们印象中西北的标志性符号。而真正作为西北文化标志的“敦煌”、“丝绸之路”、“信天游”则分别以65.7%,51.5%,26.3%的百分比位居第四、第六、第十位。除此之外,“草原”、“黄河流域文明”这些西北文化的符号,仅占构成西北印象的13.1%和12.1%,基本处于被忽略不计的情况。不可否认,西北地区确实存在干旱贫困,沙尘暴频发的现实情况,这属于西北印象的一部分。但是这两点成为整个西北印象的代表性因素,不能不说人们的认识存在着偏差。
在分析中,我们发现上文中出现的“有偏差”的西北意象的形成,同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密不可分。如图3所示,在产生西北意象的五个选项中,受访者认为西北意象的构成信息多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作用在产生西北意象的五个因素中以67.7%的比例位居第一位。
上文分析所得结果,或与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的拟态环境有关。李普曼认为,人们的 “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人们对西北的意象是人们脑海中的“主观现实”,也是通过大众传媒这个中介提供的信息形成的“象征性现实”。
3、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族群认同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在其《民族学通论》一书中指出,族群(ethnic group)专用于共处于同一社会体系(国家)中,以起源和文化认同为特征的群体,适用范围主要在一国之内。基于这种观点,来自不同地域的跨地域文化群体也可称作族群。
在研究中我们设置了问题:“是否更容易对来自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产生好感”,数据分析结果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60.6%)更容易对与自己来自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产生好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群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族群认同感;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种跨地域文化群体的族群认同感与群体的居住地有明显的相关性。
尽管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相似的文化特质是族群认同的要素,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族群间的这种认同感并非完全取决于这些因素。因为“只要任何一方发现维持和建立民族界线于己方有利,哪怕轻微的口音基至细小的举止都可能被用作族群标志”。④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是族群认同强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并不是说文化因素真就有这么大的差别。
三、结语
综合型大学的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民族间的融合,也是地域间的融合,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圈,多样性成为综合性大学文化群体的基本特征,而多样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往,交往才可以促进发展。文化冲突是过程,而文化融合则是最终的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群体的交往以及跨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baike.省略/view/625754.htm
②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必要的,是构建特色“人文校园”的关键。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典籍、文化遗存丰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许多瑰丽独特的民俗文化。
以陕西的民俗文化为主要视窗,辐射全国各地的民俗风土,既可以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打开视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是建设“人文校园”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 设计思路
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透视陕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而部分内容辐射全国其他地区的特色地域性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①。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③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2006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2006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
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2006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④如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对地域文化中一些存在非议的问题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专利归属之争可能会愈加激烈。几年前曾经发现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两家官方网站将《龙船调》列为“湖南民歌”范畴,造成侵权。《龙船调》其实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著名的文化名牌,近年来,利川市加大了对这一特色名片的宣传和保护力度。2003年,利川市就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请著名歌星汤灿演唱《龙船调》,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让《龙船调》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这期节目中由恩施地区的演员清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再次向外界表明了《龙船调》的发源地在恩施,而非湖南民歌。这表明利用电视传播面广的特质可以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较好的作用。
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电视媒体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视传播的社会效益方面,还可以体现为一定的市场效益。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优美、民俗传承丰富、民族艺术繁多,而且大多保存完好,通过电视传播可以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最后把它们浓缩而又精彩地呈现于节目中。在这样的宣传和推介下,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为了更好地发展相关产业,也会不断地完善本土文化,这样整个地域文化产业建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让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道路越走越宽。因此,保护完好的民族地域文化,并得到有效的传播,才能与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通过电视传播跟外界的接触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和其他文化现象进行交流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地区自身文化会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对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逐渐受到影响,并且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转变。外来文化在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接触中,多数情况下实行的是“软”接触,这样可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创新机制不断得到激活,进而自身的发展会达到新的境界。就拿民族地区的服饰而言,在与外界的接触和碰撞中,会逐渐增加一些时尚元素,这样可使原本已经压进箱底的民族服装在融合新的元素之后,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但是在大众传媒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目前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电视传播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保留与延续起到良好的宣传介绍作用,另一方面也进行着潜在的加工和改造,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播出现模式化趋同化倾向,可能失去一定的原生性和传承性。因此对电视传播者而言,必须抱着对人类文化做传承性记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传播,展示民族地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及随经济发展的文化变迁,只有这样,电视传播才能真实地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底蕴。(本文为2009~2010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电视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HB09)
注 释:
①②宋振文:《电视传播价值论》,《新闻界》,2009(2)。
③丁宇鸿:《媒介形式的力量――读〈理解媒介〉》,《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关键词:民族地区地域文化 电视传播 原生态 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2]刘坚.媒介文化生态与地域文化传播――以吉林省地域文化传播为例[J].华夏文化论坛,2011(06).
[3]杨金花.地市高校引领区域文化的战略构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4]唐永进.繁荣地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天府新论,2004(05).
关键词:地域及民族文化 视觉文化 传播营销
视觉化信息正成为现代商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视觉文化。例如,美国万宝路品牌包装及广告给人们带来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和粗犷豪放的美国西部视觉文化;充满高贵、典雅、性感的夏奈尔高级香水视觉设计体现出法国视觉文化;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火炬、吉祥物视觉设计,尤其是开幕式表演,体现了一道古老而又优秀的中华民族精彩视觉文化盛宴;此外极具浓郁日本民族特色的味千拉面,则展现了日本视觉文化等等。
极富古典美的中国视觉文化及传播营销
(一)幽深含蓄的意境美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表现自然美,表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许多绘画作品中都表现出自然形象,即使是表现神灵也多以现实中的形象作为原型加以描绘。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的视觉思维历来讲究含蓄,即不把要表达的主题直接地表现出来,给人以一个想象发挥的空间,“画外有画,景在画中,意在画外”的情趣美经含蓄之美融入意境中。画家们尽量寻求符合自然精神的绘画形式,追求自然中的情趣美,将更深层次的“意境的美”融入到视觉表现中去,使绘画作品显示出更深的内涵和更幽远的意境。意境的根源是自然、现实,意境的组成因素是生活中的景物和情感,离不开物对心的刺激和对物的感受,因情景交融结合而有意境。苏轼所谓“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也是强调诗寓情于景、画借景写情,要皆以意、情为主(伍蠡甫,1983)。意境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应为艺术作品美的灵魂。人们对意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诗歌、绘画、戏剧、工艺美术等艺术领域,我国的设计脱胎于传统的工艺美术,自然也离不开我国传统的审美思想的影响。抒情特点和诗意情感的表达是许多优秀设计作品之特征,设计作品对意境表达往往反映了该作品的情感精神所在。这种表达方式也常常会出现在我国高水平的现代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给人第一感觉并不亮丽,和雅典人的设计相比,我们的“祥云”火炬毫不抢眼,朴实的外形和希腊人流线型的火炬相比缺少了一点时尚感,但随着对它深入了解和观赏,“祥云”内在的意境就喷薄而出,让你对它产生深深的敬意。“祥云”取意我国古代艺术“祥云”图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造型以及我国传统书画的卷轴形状。当你详细了解了它的造型来历之后就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为它对我国文化的高度概括所骄傲。中国人含蓄内敛和深沉博大都在“祥云”所取意的古代艺术形式中得到充分展现。
(二)流畅飘逸的线条美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曾经说“太阳照在墙上,映出一个人影,环绕着这个影子的那条线,是世间的第一幅画”,这是达芬•奇对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起源的看法。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器物上的几何图纹都借助线条来造型和表意,还包括我国的早期绘画对线条的运用(伍蠡甫,1983),可见线条是绘画艺术最初的基本媒介。我国的绘画线条是东方绘画中最具有魅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流畅飘逸的线条美是我国艺术视觉形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特征。由于我国绘画与文字的书写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绘画的线条风格与书法线条颇为相近。画家为表现各种物质不同的质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线条,线条在我国绘画中不只是细细的长线,粗厚、宽阔的墨笔同样也是线条,如描绘衣纹就有十八种线条,每一种线条都有一个非常形象化的名字,如游丝描、蚯蚓描、铁线描等,总称为十八描,各自都有不同的用途。阎立本作品《历代帝王图》的表现手法就是用雄健坚实的铁线描,画面刚劲有力,极富韵味。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是唐代非常著名的画家,他的线条富有动感、节奏感和粗细变化,在笔势上有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所勾人物衣纹流畅飘洒,被称之为“吴带当风”。中国书法更是把线条的魅力发挥到极至,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快乐;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可见线条在人们眼中具有无穷的魅力。表现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往往也借线条做文章,如运用书法字体、白描图形、水墨线条、剪纸等,现今国际市场上比较流行用具有东方韵味的线条来做装饰,如诺基亚推出的中国味手机,就类似国画工艺风格的线条点缀面板,再将彩釉、蚀刻等精巧工艺与对比强烈的金属元素相结合;可口可乐也采用中国剪纸艺术技法设计招贴广告,即现代又复古。
(三)生意盎然的笔墨韵味美
中国画论中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用笔基本法则含有对立统一、强弱、迅缓、重轻、放敛、动静、疏密、奇正等,相反相成,从而产生节奏感、音乐感,即笔墨韵味美感。黄庭坚曾主张“书、画以韵为主”,谢赫也给“气韵”定义为:艺术家之气质、才气、气力以及见之于作品的韵味与气势(刘墨,2003)。注重笔墨韵味所体现出来的美感是中国艺术思维的另一大特点。中国笔墨艺术讲究以艺进道,作为一种独特、凝炼、含蓄、超越的有机物化形态,充满着辩证的哲理,反映着一个以“形”延“意”的思维意趣。笔墨形意之美成为当代平面设计师们的普遍追求,并多方面地从中国画中汲取审美智慧,对于物象的“形”追求“不似”中求“似”的审美意境,使形象更具概括性,调动欣赏者联想。
中国笔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其特有的简洁、朴素的形式语言。水墨艺术简约的画面不等于简单,而是形象简洁、寓意丰富,妙在以极少的要素表达最多的信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人们追求以简约来构成画面的特点,使画面的诉求集中于一点,画面中的元素极其简单,如水墨的枝条、水墨的嫩叶,运用毛笔的书法性线条和渗化感的水墨效果,给人以诗一样的意境,展现创作者在中国书画方面的修养,显示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深谙中国的水墨魅力,他为特种制纸“自在”花纹纸设计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靳埭强的设计传递着气韵生动的中国视觉文化气息。
极具开放式的美国视觉文化及传播营销
(一)多元、开放的个性文化
美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率,这都促进了美国现代设计发展,使其在世界设计中极具影响力。美国又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带来了新的精神、新的文化和新的活力。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欧洲的很多知识分子大量移民到美国和南美洲国家,其中包括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如包豪斯的核心人物格罗佩斯、米斯、布鲁尔、莫霍里•纳吉等人,艺术家如杜尚、蒙德里安等,他们来到美国后有的从事设计工作,有的从事设计教育工作,从设计实际和设计教育等各方面影响美国的设计,从而也造就了美国独特的视觉文化。
美国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征使之具备了相当的活力和适应性,因而能够接受源源而入的新的文化因素。20世纪40年代美国设计虽然是借用欧洲设计师发展出来的形式语言,但设计形态得到了超越性发展,创作出有别于传统设计的造型。如果说欧洲设计是高度理性的,美国设计则是务实的、直觉的,且在空间组织的处理上更显自由。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出自己特有的设计。
美国还是个讲究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深深根植于美国的历史,它有着务实的态度和价值观,有限的艺术传统和多元的文化并存,同时也体现出它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内容方面的批判特征,这一切都影响着美国的设计。在美国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新奇的技巧处理和独创的设计理念会受到高度赞赏,设计既能满足传达之需,又能满足设计师的个性追求,如纽约著名的设计师莱斯蒂格(Aline Lustig)为威廉斯的《27满车棉花》作的海报设计,把一朵娇嫩的玉兰钉在粗木板墙上,如此矛盾的形象符号代表人类事务中隐藏于文明表面背后的暴力与憎恨,体现出他对威廉斯戏剧中反映人类精神脆弱和环境力量残酷的理解,将主观想象和个人符号融为一体。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平面设计出现了一种表现主义倾向。作品中常见嬉戏的成份,设计师表现出运用设计版面进行视觉比喻的兴趣,将文字形变成物体形,或将物体变形为字;利用文字本身的视觉特点,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去表达某种思想;有时用刮、撕、弯曲和振动去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把意外的作用因素引入版面取得不凡的效果。版面设计天才鲁巴林(Herb Lubalin)的设计风格具有典型的美国性格,开朗乐观、活力充沛,不受传统意识所束缚,打破了文字与图形的传统分界,给枯燥无生命的文字赋以意趣。
(二)极具商业性的大众文化
正当欧洲各国进行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与试验的时候,美国人则基于商业竞争的要求,全力以赴地开始了为企业服务的工业设计运动,这项运动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美国设计遵循着的是“形式追随市场”,设计唯一要点是能够促进销售(王受之,2001),市场机制在美国设计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背景又使美国设计得到了比欧洲更加具体、范围更加广泛的发展。因此,美国的设计主流一直是商业的,极具自己的特点。设计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花样翻新,努力迎合大众审美的口味,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如被称为波普教父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他作品的内容与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紧密相连,是针对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产物;他以日常物品为作品的表现题材来反映美国的现实生活,经常直接地将美钞、罐头盒、垃圾及名人照片拼贴在一起,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安迪•沃霍尔的成名作当属玛丽莲•梦露系列丝网印刷版画,他将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表现得非常艳俗而完美。同一时期他还创作了“猫王”等明星的丝网版画。在Andy看来,这些明星是时代的造物,是时代的logo,是大众文化所制造出来的偶像(宏飞,2000)。美国的性感广告,同样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以商业目的为宗旨而大行其道的,如美国《性感》杂志有一则堪称经典的广告,将对性感美人的欣赏与青睐转嫁于品牌,使品牌能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更好的位置,以此来开拓市场;再如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加尔文”牛仔裤,借助波姬•小丝的大胆演绎,就成为时髦与浪漫的代名词而风靡一时。这种大众文化从侧面还体现着美国设计的高度民主,美国人对法国以权贵服务为中心的精英主义十分反感。他们认为设计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是人人可以享受的(王受之,2002)。美国这种自由、开放式的民主也使得它的设计极大地表现出商业化、大众化的特征。
以上所述的美国文化随着美国商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而流入到世界各地,同样流入中国,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快餐文化、levi's和lee牛仔文化、万宝路和希尔顿香烟文化、宝马汽车文化等,通过它们的企业、产品和销售环境视觉形象个性化塑造和传播,影响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体现民族特色的日本视觉文化及传播营销
(一)传统与现代并存
日本画坛泰斗东山魁夷曾把日本文化看作是“……弥生、绳文两种文化成为表和里,从而形成了其后的日本文化。从艺术形式来看,一方面是坚强、剧烈、复杂,另一方面是柔和、开朗、单纯……”。对于日本的视觉设计,论其文化特色有像街头穿戴开放的日本时髦少女形象;也有像穿着传统装束,突显典雅矜持的传统形象。这两类风格交相呼应、引人注目,让人感到传统与现代、质朴与时髦和谐共存。二战之前,日本当代的设计师是深受西方设计概念影响,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如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思想随着日德两国间交流而进入日本,对其后来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设计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的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现已是独具特色。日本设计实行了双轨制运作,一方面针对国际市场要求,依照现代西方审美风格,采用国际化的形象及思维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市场对其设计的认同,完全以出口服务为中心目的;另一方面则注意保留传统、发展传统、研究传统,对传统的色彩图案、纹样、传统的布局、字体等,依据传统的方式进行构思设计。传统设计基本基于日本传统民族美学、宗教、信仰,与日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设计非常单纯和精练。在这种方式运作下,二者相互影响并逐渐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使日本现代设计中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设计理念、方法、科学技术融汇贯通,并融入东方美学到设计中去。龟仑雄策被称为是日本本土的国际设计大师,他的画面具有强烈而又稳重的色调,对细节一丝不苟,精细刻画,表现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典雅而细腻的审美情趣,他的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海报设计,传达了简洁清晰视觉语言,既有国际化视觉形象,又充满着日本民族风格。
(二)洗炼―以简为美
《诗品浅解》称“凡物之清洁出于洗,凡物之精熟出于炼”。所谓“不洗不净,不炼不纯”,而把“洗炼”境界推到巅峰的民族当是日本。洗炼者,务去陈言,务去赘物,宁简勿繁,宁少勿多,宁缺勿滥。在建筑物上,日本尚直弃曲,多用直线,极少用曲线,因为曲比直繁,如最具日本固有建筑风格的伊势神宫脱胎于日本弥生式时期谷仓样式,连顶坡都笔直而下,概无飞檐翘角;即使如今的寻常和式民居,进门最鲜明的印象也是直线―榻榻米不交叉的直线,拉门格窗交叉的直线,清清爽爽,历历在目。在园艺上最典型的是枯山水,偌大院内仅有一地白沙和几块天然石,连必有的花草树木都省略一尽。插花艺术上,一般只寥寥数枝,在和室一幅挂轴下则只插一枝,枝上只一朵,可谓硕花仅存。以简为美的审美思想处处体现,在日本当代商业设计上也毫不例外。早在浮华夸张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国民品牌―无印良品(MUJI)就提出相当前卫的主张,提醒人们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在以多为美的加法美流风行之时,无印良品却是反其道而行,不断地减去与消除,如拿掉商标、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包装,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其产品以极简主义的色彩、干净利落的现代工业设计与个性化为标准,单一色系、工整线条中包含趣味十足的创意,简约中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无印良品之所以风行,正是因为它体现日本的审美特点和倾向。
(三)朴素―以素为美
洗炼再进一步,势必归于朴素、质朴以至朴拙之境。日本艺术自古不尚雕琢,而追求自然、本份、素淡、和谐,颜色讲究本色美。饮食方面,味道讲究原汁原味,忌用过多的调味品大加泡制;很多东西都生吃,生鱼片(即刺身)就是一个显例;形状也力求保持原样,如松菇、尖椒、菠菜基本不再过刀。传统木结构建筑概无中国风格的雕梁画栋、藻井花窗。木料概不设色,认为原色最佳;概不饰纹,认为原木纹最美。纵使风吹雨淋得满柱裂纹疤节累累也听之任之。在相当敏感的女性容貌看法上,也不太看好中国人常说的“端正、俊俏”,而往往觉得有点个性特征如一两颗虎牙的少女更为动人,如山口百惠。以日本皇宫为例,它所呈现的简单、质朴之美体现着与大自然和谐的关系以及外观与技能的对等关系。而不是一种霸权、侵略性的耀眼形式。这种素朴精神的原则是“所有事物和谐的价值”且以自然为基础,并且关心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李佩玲,2004)。然而在饮食店里,决不会找出一个像中国小餐馆常见的破嘴壶、裂边碗。就是说,日本的残缺美乃是追求完美语境中的残缺,乃是十全十美的残缺、匠心独运的古拙、洗尽铅华的素朴,所谓大巧似拙、返朴归真,这点的确有别于西方和中国审美情趣尤其民间审美趣味的主流。日本清酒包装的色彩就很沉稳,双曲面陶瓷及玻璃瓶体收敛敦厚,以一种圆乎乎的造型、纯朴素雅的色彩直面现代设计常见的精雕细作的华丽感,非常有意趣,我们可以通过大师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作品来体味是古朴之风。
(四)阴柔―以纤为美
在审美指向上,西方和中国尚大尚力,推崇阳刚之美或日壮美。然而,日本人尚洁尚简尚素,这里还要加上一点―尚小,以小为美,以纤为美,即崇尚阴柔之美或日优美,这同样是日本文化一个极为明显而普遍的特色。较之喜大求全,日本人更关注局部、细节,关注微观世界,关注弱小生命,宁舍森林而看树木,宁丢西瓜而捡芝麻。在绘画领域,东山魁夷说过日本风景画构图上很少“从开阔的视野收纳风景,而大多撷取自然的一角”。看东山先生的画,任何人都不能不为其安宁、静谧、平和、肃穆的气氛所深深打动,先生终生都在对西方文化的憧憬和对中国文化的倾心中苦苦探索日本美。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画就是对日本美的精彩诠释。的确,比之西方美的昂扬、凌厉和工致,它显得内敛和朴实;比之中国美之大气、写意和深刻,它显得本份与谦和。在具体技法上,日本画可谓极尽穷形尽相之能事,其工序之多、用料之繁、费时之久,大概堪称世界之最。东山先生为创作唐招提寺隔扇画,整整耗费了四年时间。
日本许多文化起源于中国,但现代日本文化却在一步步地影响中国。就书法而言,早在唐代中国书法就传到日本,日本人通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书法艺术形式。如包装设计,日本设计师为使日本包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加强竞争力,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将新书法字体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给其现代设计带来了全新视觉感受。日本现代设计中的民族及地域特色没有因国际风格的影响而减弱,反而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面貌得到发展和弘扬,借此又把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界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朱光潜谈美-东西方美学的经典阐述.金城出版社,2006
2.孟建等.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26-05
现代的传播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后,随着人际交往扩大而形成的产物,其学术背景是现代大众传媒,它以现代都市化大众为关照对象,关注的是大众传播媒体对信息的传递与系统的控制。而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扩展了现代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文化传承、技术发展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信息传播的行为及活动规律、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进行现代建构。因此,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而且建构民族文化传播学,也将是极具创新性的,它是对历史与现代的连接和传递,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特色传播学的学科建设研究。
20世纪开始,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边缘学科的兴起,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丰硕。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属于“传播学”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范畴,同样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国内外研究来看,从事“民族学”、“民族文化学”、“人类文化学”、“少数民族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人不在少数。但当我们从传播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时,就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视角
民族文化传播学科的建构,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沿革;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的形成;民族文化传播学学科建立的意义。本文在基础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寻找和梳理民族文化传播介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突破口,或者民族文化传播的原点进行研究。研究包含民族文化类型研究,即民族宗教文化传播、民族服饰文化传播、民族建筑形式的传播、民族语言文化传播、民族艺术传播、民族手工艺传播 、民族习俗传播、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等。同时还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现代媒体、多媒体泛滥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弱势文化、非主流文化,由于文化的定性、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手段的落后、原始,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而备受关注。西方学者斯宾格勒形容人类文化像田野里的花,是在一种崇高的无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说明文化具有天然的多样属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为文化的多样性意义,所以本文最终的立足点是文化安全,对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就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以此作为立足点,民族文化传播学在凸现了民族文化传播学学科性质的同时,又超越了学科本身的范畴与属性,这是由该学科的对象性、可操作性、现实性、科学性所决定的。另外,在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忽略新媒体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当今社会作为民族文化承载者的村寨,许多居民也在使用新媒体,变为网民,变为微博和博客的接受者和者。所以对民族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的研究,对民族文化活形态和今天存在的民族文化形态的研究以及对民族文化活形态与现代传播的关系研究,也显得很重要。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人的传承,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人的传播,人作为文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终极介质。人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终极介质,而由于对人的传播研究推到文化场的研究,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研究,即民族文化生存的环境研究,使得民族文化研究有了逻辑性和推理性的意义。
二、民族文化传播学类型描述
民族文化传播类型分为宗教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民族建筑传播、民族语言文字传播、民族艺术传播、民族手工艺传播、民族习俗传播、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等几种类型,我们选择几类进行描述。
1.民族宗教文化传播
民族宗教文化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本土产生的,与不同民族原初生存状态密切相连的原始宗教;二是从异地进入的,沿着古道、大海等通道传入民族地区,并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为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个特征即多元并存。比如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云南地区,多数民族并不奉行某种单一的宗教,而往往是兼收并蓄,或以一种为主、多元并存,或不分主次,多元并存。第二,多形混融,即表现为多种宗教形态混合后产生出新的融生宗教,这是宗教混融最明显的体现。第三,表现为宗教功能的混融,宗教不仅行使自身特有的超自然向度的功能,而且同时具有审美功能、政治经济功能、社群伦理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历史传承功能,而且民族地区的宗教往往与世俗生活混融一体。
可以说渗透进了各民族传统生活的所有领域,民族文化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往往是同宗教的传承与传播结伴而行的。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活动,既是宗教仪式,同时也是宗教教育,内容与形式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统一的。正如美国著名文化学者杰姆逊所说,没有宗教,就没有文化。
2.民族服饰文化传播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独具特色的衣装服饰,服饰是区分民族之间的标志。少数民族服饰隶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范畴,所以说少数民族服饰是一种文化符号传播的表征,是一种民族性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是出于纯粹状态中的无声语言和标志。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经总结归纳了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公式:人―利用符号―创造文化。按照他的说法,人是“符号的动物”,拥有“符号化的思维”,并且利用“符号化的行为”去创造文化。他认为:首先,人是符号的人,人具有对符号运用和表达的倾向性,具有思维的符号性抽象。其次,人利用符号生活在一个由符号构筑起来的文化世界之中。也就是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和拥有文化之日起,就与符号密切相连,人也就进入了一种符号化的时代,符号赋予了人类能动的创造能力,并且为人类构建起了一个超越于现实物质实体的、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人的符号和符号能力不是人主观地、偶然地创造出来的,符号的发生、形成是人类物质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物质实践的结构功能和主体性在人精神上的内化和积淀。符号是实践结构和功能在人观念领域的形式化和纯化的结果。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被极端符号化的少数民族服饰,其发展的演变展示了少数民族符号化思维的演变。民族服饰就是我们第一个认识不同民族的、最初的符号和最本质的符号。
3.民族的建筑文化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民族文化系统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筑文化具有外显性,但在物化的实体之中又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外显与内在的有机结合体。民族建筑形态的丰富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与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相一致的、丰富多样的民族建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联系的、多样性的民族建筑;与丰富多样的生计方式相适应的、多样性的民族建筑。民族建筑的文化意蕴,首先表现为追求和谐的自然观。中华56个民族的建筑材料多取材于自然的土木竹石,进而使整个建筑也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相融契合,如傣族的干栏式建筑、摩梭人的木楞房。其次,建筑的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自然环境,遵循着与自然环境协调相融的原则。
建筑另一种形式就是敬神祈神的民族宗教建筑。这类建筑中重要的不是人的位置,而是神的位置,不论是傣族轻盈动感的缅寺和佛塔,还是藏族喇嘛寺敦实厚重的殿宇和玛尼堆,都力图营造出一种信仰世界中的神圣空间,从而唤起人们的宗教意识。在民族建筑中,同时还体现规范社会秩序的伦理观。建筑不仅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体现。民族建筑的空间布局,尤其是内部空间的分隔充分表达了民族村寨或家庭内部严格的伦理秩序观念。
4.民族语言文字传播
民族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主体所创造、传承、使用的有意义的、符号的集合体。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符号结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表达、交流与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它不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也影响着一个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认知。另外,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之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无比丰富的内容,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主要就是依靠语言文字传承。
语言也是人类最早交流和传播的介质之一。人们为了能够相互沟通,获得信息,最初人们是用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表达思想与感情,并逐渐发展成为语言。就语言而言,其产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先产生出一些表达思想感情的音符,再对这些音符经过确定与组织,最后形成共同使用并明确其意义的语言。
文字的产生,使信息符号得以稳定在固态的物质材料上,为信息的间接传递创造了条件。文字的使用扩大了信息的交流范围,满足了人类远距离、长时间信息交流的需求,将人类的信息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表明人类社会交流的增多,活动范围的增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出现了专职的信息传播者,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那1400多个单字符号较好地记载和传播了纳西族文化。纳西族东巴称自己的象形文字为“司究鲁究”,即“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图画象形文字,其含意为’留记于树木岩石上的印迹”。
5.民族艺术传播
民族艺术传播即通过对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绘画、雕塑、剪纸、乐舞等艺术形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包含、积淀的民族文化及其传播意义。
民族文化传播中,艺术传播是民族文化传播的最早、最普遍、最常见,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传播样式。现代,少数民族中,还有艺术形式和艺术的活形态的存在,并仍然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传播。而这种传播行为还往往同他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关系,解读或了解他们的传播行为、生存状态,对于解读和认识、了解、研究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艺术传播中,绘画手段的传播是十分丰富的,如宗教绘画,如藏族的唐卡,驻足长留在不同寺庙之中,传播着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东巴教的《神路图》卷轴画,一幅长10~20米的长卷《神路图》是东巴专门为开丧超荐时用的,内容与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观念相似,但更显原始纯朴。《神路图》画有天上、人间、地狱三界,并绘有360多个人、神、鬼,以及70多种奇禽怪兽。画面造型准确、色彩丰富、内容繁杂,反映出了现实与精神相交错的广阔场景。东巴画是纳西族古代绘画中一种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遗产。
另外就是剪纸,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乐舞指的是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类早期的乐舞与先民们的狩猎、畜牧、耕种、战争等多方面的生活有关。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最早的记载。《尚书・益稷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此画面仿佛使我们看到先民们在原始乐器,如骨笛、陶哨、陶埙、石磬的伴奏下,欢乐歌舞的情景。 另外,民族文化传播还包含民族习俗文化传播、手工艺文化传播、现代影像传播等等,不一一而述。
三、“人”――民族文化传播的
终极传播介质 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人,人也因此成了民族文化传播的终极介质。不同的民族,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承载体,从外在的,到内心心理的都体现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浸润的人都在表现和传播着不同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说,民族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关系到中华56个民族,关系到中华文化的生态建设,深层次上关系到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定,进而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权利的最大尊重。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西方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之一。的确,传播介质,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也是“人”的文化进程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也是“人”自我表述的载体,从这个意义来说,传播介质是“人”的延伸这一说法是可以成立的。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本身就是介质,就是传播的主体。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点一定是“人”。民族文化传播发生在不同的族群中,传播行为就被生活化、仪式化了,从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传播也成为仪式化的民族生活行为。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直接服务于人类社会,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向来把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看作根本,上升到观念形态,便是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民族文化传播也就是人的传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我的文化属性的传播。因此,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中,研究的基点是“人”,是人对民族文化的彰显,以及人应用技术手段对文化的传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应该理解为创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播理论,要以人为本,这正是对于传播理论元点的复归。
四、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与
民族文化传播学 唯物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着自身特定的物质属性,它的价值也是在事物的复杂关系结构中被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构成同样具有关联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民族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文化。基于对民族文化这样的一种认识,我们提出了民族文化遗存形态这个概念,它更注重民族文化构成的在场性,尤其关注民族文化信息依附于其中存储的诸多介质的生存环境。民族文化遗存形态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非物质的存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对于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今人类来说,其价值意义都源于对历史文化存留信息的重新认识与阐释。从文化遗存形态的角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信息的存储介质,诸多介质之间的关系。文化信息通过这些介质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不仅仅是形式同时也是内容,指向的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信息存储介质的总体生存环境,这也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保护的对象。
民族文化遗存形态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它是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各个民族由于自身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环境不一样,会形成独特的,完全不同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中都深深地沉积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就像有色气体一样,是一种看得见但却摸不着的精神力量,它烙刻在民族心理上,不可抹灭。传统影响着各民族人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等,使民族社会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定首先必须从文化的历史价值开始,换句话说,就是从对包括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价值认定开始。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进程,对多元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保护与发展,也是对人类大文化系统的维护与回归。
笔者认为,对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研究,需要解决学术层面的问题是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价值认定及对其存在形式的探究;需要解决的实践层面的问题是怎样使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保护与发展与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谐同步。目前,中国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民族文化遗存形态正在被现代化的双刃剑砍得支离破碎,现代化与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以及文化传统产生剧烈的矛盾,甚或是对立。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显得非常的重要。
五、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安全思考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力量之源。同时,文化作为“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逐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逐渐被外来异文化取代本土文化地位而失去了自身文化个性和文化传统,将面临着精神、文化层面的被奴役和被统治。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以及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争相展开了文化软实力的比拼,在国际关系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逐渐取代军事和经济力量成为当前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中,谁占领了文化制高点,抢占有更多思想文化阵地, 就意味着在未来国际影响力的比拼和较量中掌握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今天, 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已成为全球经济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势不可挡,文化的大冲突日益突出,“文化安全”也应当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而进行研究,并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
当国家安全开始从传统的政治、军事、经济安全领域扩大到文化等非传统的安全领域,各国在扩大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战略时,也开始改变过去在其他领域的固有思维,呈现出一种“隐性化”的倾向,在这里,我们把它称之为“隐性文化侵略”。“隐性文化侵略”是一种潜藏的对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侵略行为。它依附在各种文化载体上,从深层次渗透到人们思想意识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不易发现的,但影响力却是更为巨大和深远的,并且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在体制上它借助了新兴的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电子传媒,其传入途径为:输入文化形式,引导价值观改变,影响生活方式;同时,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还有其传播输出方式:经改造后的民族文化会被误导、谬传、歪曲,最终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破坏、丧失以至消亡。“隐性文化侵略”伴随着经济而来,区域经济的过度开发,使文化承载力降低,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和丧失,甚至导致文化失传。“隐性文化侵略”具有文化侵略的所有性质,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通过文化浸润对他国进行的文化入侵。它是在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语境下产生的,它改变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加大了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实现文化同化,甚至征服其他民族的目的。它是冷战后文化侵略存在的必然演化体,只要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存在一天,文化侵略及“隐性文化侵略”就会存在一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加强,作为国家文化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正在遭受种种威胁和挑战。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一方面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坚持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元素、文化资源的使用和保护。由于现代文化交流融合的复杂性特点,强势文化随意使用“非己文化”来为自己创造价值和卖点早已泛滥开来。而“文化侵略”、“文化掠夺”、“文化交流”、“文化全球化”等词汇,包含了更多经济因素和文化产业化因素。所以,维护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维护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防止隐性文化侵略,应该跨越“交流无界限”的因素而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层次和产业化的经济因素去考虑。
[参考文献][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美]萨默瓦,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7.
[3]郑晓云.全球化与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虽然地理一直忽视体育,然而无论是从纵向的历史起源和演变,还是横向的经济、文化现实发展来看,体育与地理间的联系都是不容忽视的.地理学从根本上讲关注3方面问题,即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区位和空间秩序、人地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地理学注重地球表层现象的记录、描述和分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体育文化现象,理所当然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自1975年美国俄科拉哈马州立大学罗雷(JohnRooney)教授提出体育文化的地理学概念体系以来,对体育文化的地理学探讨一直未停.地理学空间扩散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众多地理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研究中的成功使用也提供了以地理学观点解析体育文化的新思路和框架.从地理学的观点和视角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讨论体育的原型、起源、扩散、体育的革新等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寻求体育空间组织的规律性和模式,认识体育及体育文化的区域差异,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承.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对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寻求传播的方向和路径,以及探讨体育运动影响的地域范围,能为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1影响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地理学因素
1.1纬度
在地理中,不同纬度地区的总体气候有着很大的差别,在高纬度地区,气温相对来说比较寒冷,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则比较温暖和炎热.而气温的不同对于体育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不同的纬度地区,其体育项目均会有着符合当地纬度特点的现象.随着纬度的变化,不同地区的冷暖环境也有所不同,直接决定了当地人们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和休闲活动的不同,尤其是在冬季项目上的区别.在纬度较高的北欧地区,由于其气候相对寒冷,所以这一地区与冰雪相关的体育项目开展比较丰富,例如高山滑雪、冰球等项目均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和参与.地处北欧的挪威,在历届的冬季奥运会上取得了超过300枚的奥运奖牌,其中金牌更是超过了100枚,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而冬奥会上的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的俗名更是直接用北欧两项来称呼.在北欧,冬季项目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但是在低纬度的非洲地区,却鲜有机会进行冰雪项目[1].其次,高纬度地区的体育项目较之低纬度地区更加丰富.高纬度地区除了能够体验丰富的冰雪体育项目之外,还因四季分明,能够体验不同季节的体育项目,低纬度地区的夏季项目在高纬度地区都有实现的条件.例如北欧地区的气温,在夏季最高的时候也能够达到30℃之上,即使在极高纬度的地区,人们也可以在室内进行夏季体育项目.而低纬度地区则只能够从事夏季体育项目,即使不计成本建设一两个室内的冰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在冬奥会的赛场,基本上见不到非洲地区的国家参赛,而在夏季奥运会上却能够看到北欧等高纬度地区的国家参赛.最后,因纬度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民间都会出现符合纬度气候特点的体育衍生项目.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广大居民们在冬季就会进行雪地足球,将足球和冰雪结合起来,而在非洲地区,产生了类似滑雪的滑沙、滑草等民间项目.
1.2地形
山川、湖泊、树林、大海、河流等一系列的地形因素也会影响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分布.在同一纬度地区,由于地形的不同,体育项目开展也有所不同.首先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能够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并且具有稳定的气候环境,所以在平原地区足球、赛马等体育项目比较方便开展.而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缺乏,气压增大等因素,造就了具有强大心肺能力的居民,很适合开展中长跑等体育项目,例如肯尼亚等地区,在中长跑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山地地区则具有复杂的地形特点,并且陡坡和峡谷较多,当地居民就会进行攀爬,从而演变成了现代的攀岩项目[2].其次是内陆和沿海的区别.沿海地区具有天然的海水资源,所以像帆板、冲浪等体育项目都是居民常开展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在内陆地区就很难实现.在世界上,美国、法国、波兰等帆板强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水资源.
1.3人口分布
在地理上,人口分布包括人口的密度、数量、种族和性别等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现象、地域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口分布对于体育文化区域差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人种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奥运会上,不同的人种所擅长的项目不尽相同.黑种人运动员在田径项目上具有相对于白种人和黄种人更加明显的优势,黑种人具有良好的耐力和爆发力,因身体条件,黑种人在游泳项目上却没有明显优势.参照世界的各项比赛成绩可以发现,在游泳项目上非洲国家几乎没有比较著名的游泳运动员,虽然考文垂在津巴布韦,但是她却是白种人.而黄种人由于具有灵巧的身体,所以在羽毛球、乒乓球等具有很强技巧性的项目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例如我国的乒乓球项目.白种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较黑种人灵巧,所以白种人在各项体育运动的分布比较均衡.此外,不同的人种进行同一项体育运动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排球赛场上,我国队员由于身体灵活性较强,打法主要以快打慢见长,而欧洲地区的球队,由于队员们的身体条件好,一般进行的是高举高打.其次是人口密度对体育分布和体育文化的影响.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资源的集中程度也就多,这些资源中也包括了体育资源.拥有较高人口密度的地域拥有较为充足的体育运动员后备力量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体育服务,拥有较好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等[3].
1.4交通
纬度、地形、人口分布决定了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具体分布,交通却是推动体育文化分布和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来,在地理上,对于交通也有了实体交通和虚拟交通的区别.实体交通,能够快速地将人、货物等运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意味着运动员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外出比赛和交流,各种先进的体育器材也能够更加方便地运送回国,使国内的体育训练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各地的体育文化交流,使体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虚拟交通,则让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在数秒的时间内就能够让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交流.这更加方便了体育信息和体育赛事的传播,增加人们对不同地区体育文化的了解,让体育事业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2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地理学解析
从目前的各项科学研究来看,体育和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叫体育地理学,虽然目前体育地理学的各项研究还不够充分,但是体育地理学从独特的角度对体育与地理的联系做出了总结,给体育和地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解构各自的学科思路.
2.1空间扩散与体育文化
当今世界的所有体育运动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有其起源和原型,体育的发展过程也是这些原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一个空间向另一空间面状传播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了时空变化的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体育项目不断地从起源地向周围扩散,最终向世界范围传播,所以体育文化兼具大众性和学术性,并与地理学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些体育文化在传播的早期具有明显的地理性质和地方形式.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经济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羽毛球是一个世界性的运动,但是其起源却是在英国的一个叫柏明顿的小镇,而其在丹麦和印尼盛行,与当地的静风天气不无关系.体育文化在某个地方形成之后就会从空间上向周围传播,这个空间扩散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体育传播方向和路径的过程研究对于体育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中国的武术项目,起源于中国,但是传播的方式却呈面状传播和等级扩散.面状传播是以体育文化的起源地为中心,向四周空间进行面状的连续传播;等级扩散则是由起源地向其他文化中心进行空间跳跃式的传播,中国武术在日本、朝鲜、法国等地都能够寻找到传播中心正是因为武术是由中国向这些地区进行了等级传播.此外,体育文化的传播还能够通过地理模型进行虚假的模拟[5].
2.2空间组织和体育文化
体育项目在传播并被各地区的人所应用的时候,就形成了体育的空间组织.对于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克里斯泰勒有一套中心理论.而对于体育则是拥有一个等级序列的,在一项运动中,关于人口应该存在一个最小限度“门槛人口”,如果这项运动的应用人口高于这个限度,则这项运动就会普遍存在,在英国,娱乐性的足球比赛,每一英里就有9成以上的人参与,而在美国,职业棒球队在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球队在每年必须要能够吸引100万人次进行观战.对于承办奥运会的城市拥有严格的地区和位置要求,所以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城市有能力和资格承办奥运会.由此可见,大城市在体育的空间组织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体育项目的队伍数量与城市的规模有着较大的关系.但是体育的等级在空间尺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很多应该具有体育设施的地方,实际上却没有相应的体育设施.例如我国的足球俱乐部,在广东曾有包括宏远、深圳、松日、太阳神、佛山5个甲级球队,可是在我国人口较密集的城市河南,却只有1个甲级足球俱乐部[6].由此可见,足球俱乐部数量和需求也就是足球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并不是均衡分布的.有些城市往往拥有足够多的球迷,但是没有一个拿得出的俱乐部,这些城市为了满足球迷的需求,就会迫不及待地引进一些足球俱乐部在当地进行足球赛事,例如韶关、柳州、石家庄、绵阳等城市.而观看足球比赛则渐渐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所以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足球俱乐部会进行区位迁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的商业化道路也越走越远,成为新兴的第四产业,而体育一旦商业化就会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选择体育活动的最适合区位,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例如北京亚运会场馆采用的是分散式的布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采用的是集中式布局,这些都考虑了各种人文地理的情况,考虑了城市居民的观赛情况以及土地的征用、城市功能区的协调等一系列的与地理学知识相关的因素.
2.3空间景观与体育建筑
体育景观的产生是在地理空间内,由于体育运动而发展出的各种体育建筑物,从而形成的一种暂时或者永久的标志性体育景观.在19世纪以前,人们对于体育景观的认识多以自然景观为主,并没有太多的人为干涉,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自然体育景观成分在人们的认知中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工体育景观开始诞生.例如由于人们追求生活的休闲和完美而产生的各种以绿色草地为场所的马术、高尔夫、足球等体育运动,这些运动被人们称为“绿色体育”[7],这些绿色运动带来令人赏心悦目的地理景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随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掌握能力增强,逐渐出现了冲浪、帆船等以海洋为载体的体育运动,这些体育运动被人们称为“蓝色体育”.还有以雪山为载体的山地滑雪等运动项目,这些被人们称为“白色体育”.随着近代体育的发展,各个城市都开始了体育场馆的建设,这些体育场馆中不乏一些独具特色、具有欣赏价值的场馆,例如我国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等.
2.4体育与空间相互作用
体育空间是一个空间上的结节点,所以体育空间区位会在空间层面上产生各种情况的相互作用.首先是体育场馆的圈层影响,这种空间相互作用决定于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以及体育场馆所属的机构和场馆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等.“球迷区”是受到这种相互作用最明显的一个地方,球迷的集中区与运动员的分布是大致相同的.这些区域少则只有数十人,而多的像一些职业俱乐部的这种区域,可能有数万人.主场是核心的区位,随着距离的增大,球迷的规模也会渐渐的衰减.在“球迷区”的人通过接近这个体育节点来获得自身的利益,而在这个圈层的第二层位置,则是一些诸如运动爱好者之类的球迷,通常以这种运动作为娱乐方式[8].体育空间以节点为中心的圈层,具有经济地理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从好的方面来说,能够创造各种各样的经济收益,而一旦这个节点被周围的人所厌恶和排斥之后,这种效应就会变成负面的影响,产生“负影响圈层”.例如体育迷们制造的一些诸如噪声、游行、骚乱等“体育污染”,这些污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当地的经济受到影响.一个体育运动俱乐部要完成其全部的比赛赛程,就会有一定的空间位移,这种位移是必然也是必需的,这种空间位移也是体育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情况.要进行空间位移,就会产生必要的交通费用,但是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看,节省季节性的交通开支,是所有商业化体育运动项目共同的要求,虽然这一费用占用不了多少经费.这个矛盾可以通过体育赛事的区域化来解决,例如美国的NBA分区赛,免除了运动员的长距离移动.一个职业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里一般都不会只效力于一个体育俱乐部,而是在多个不同的俱乐部间效力,从而产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也是体育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通过英国的职业运动员和美国的职业运动员招募情况来看,运动员大多数会选择在自己所出生和成长的附近俱乐部中效力.但也存在运动员转会的情况,这种容易造成运动员在其效力的各个俱乐部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可预知的情况.在我国,由于还没有比较健全的职业运动员转会的法规,所以这种体育空间的相互作用还没有比较明显的规律.
3地理学知识在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中的运用
3.1指导赛事申办
地理学知识对选择各项体育赛事举办城市和地区具有指导性作用.例如我国厦门,虽然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却不适合举办大型综合赛事,主要是因为厦门是一个小岛城市,面积比较小而且地形复杂,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很难满足大型综合比赛对场地和交通等的要求.但是厦门岛是一个天然的环形岛屿,而且具有美丽的风光,其四周的环岛路就非常适合进行马拉松比赛,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也已经成了厦门的标志.我国哈尔滨的天然气候条件适合冬奥会的举办,青岛适合帆船赛,这些挑选都结合了地理学知识.此外,申办赛事也需要应用人文地理知识.通过运用地理学知识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能够清楚地知道申办的优势,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赛事申办.例如,2008年选择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实际上在自然条件上比北京更适合办奥运会的城市有很多,却没有选其它城市.这是因为从人文地理的方面看,北京具有更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也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承担奥运会这项世界性的综合赛事从各方面来说都具有明显优势[9].
3.2指导体育设施建设
对城市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布局来说,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会不会破坏城市当前的经济布局与城市的地理环境,场馆周围是否有比较方便的交通,足球场馆、篮球场馆、游泳场馆等不同的场馆,分布应该建在哪些位置以及场馆建成后对周围人群聚集地的经济会不会带来影响,是否能带动群众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地理学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和指导.
3.3对体育训练的指导
地理学知识对体育训练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在运动员进行异地训练时,比如高原训练,因为高原具有锻炼心肺功能的特点,所以田径运动员们通常会到高原上进行训练.每年冬天,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员们会在东北冰天雪地的地方进行训练,这是因为雪地较松软,可以减轻运动员的脚踝与膝盖关节的压力.我国女排选择在福建漳州进行训练,是因为南方的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对运动员的身体影响较小.
4结语
地理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育文化受到纬度、地形、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地理的影响,也受到城市和地区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的影响,同时地理学的知识还能够指导体育活动及赛事举办城市的选择,以及体育设施和体育场所的分布等作用.体育文化也具有空间扩散、空间组织、空间作用以及空间景观等地理学特性,地理学因受到体育文化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元和生动,从而形成了地理与体育的更深层次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运动的多样化发展,还能够促进体育文化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升,邹玉玲,李林林,等.西方学界的体育空间研究与体育地理学的构建[J].体育科学,2013,33(2):3-10,60.
[2]李延超,饶远.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何这么“火”?———云南彝族体育的文化地理学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2):85-87.
[3]王茜,苏世亮,苏静.社会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重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65-69.
[4]王海燕,姜君,张宇峰,等.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城市体育文化塑建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2):22-26.
[5]林涛.多元文化视角下审视体育文化基本理论———评《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多元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封4.
[6]姚磊,田雨普,余涛,等.文化强国战略下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供给的困境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14-18,31.
[7]郑会娟,刘永科,张杰,等.新时期体育文化科学化发展与应用———评《体育文化科学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7):66.
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指它的表现形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流动与变化的状态,而非静态停滞,致使它从最初的产生,到日后被完善,被创新,最终形成体系。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是指它依托于生态环境而萌芽成长,可接受外界的信号有所变化,实现其创新与升级。当它成熟完善后,又映射出生态环境的特征。传承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点是形态与内涵,传承的基础是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人通过约定俗成的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将其形态与内涵传承下来,才让世人看到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传承人的创新与改造,衍生出很多分支,表现形式上会产生变化,而其内涵却始终如一。变异性的存在也是其“进化”和“传播”的结果。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人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更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主体。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才得以传承与流传。非物质文化无论具有的是何种表现形式,它都需要人来将这种表现形式保存并传递下去。当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通过书写留在纸张之上,也可以是通过技艺的传授得以保留。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人就是它的传播主体。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专业从事艺术学习、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掌握艺术形式,将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到世人面前。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作为具有稀缺性、濒危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成为它传播的重要主体。各种类型文化的繁荣发展才使我们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繁荣的景象的营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功不可没,为了继续保持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可以继续繁荣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精力来传承与保护它,而这重任就落在了高校艺术教育人才的身上。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之所以具有“非物质”性就在于它不是以其他“固定”的载体存在于世间的,它的载体是人。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存活于人的生活之中,通过人的所掌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经过人与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播、延续。非物质文化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文化,它由人来保管,由人来经营,而人这个个体成为了它的“栖息地”。高校艺术教育人才会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艺术的深奥内涵,在他们掌握了艺术的内涵后,学习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后,再将这种艺术进行加工传播给更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进入了衰落期,年轻人们一门心思扑在“世俗版理想”的实现上,没有人愿意掌握非物质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然而,掌握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是当代高校教育艺术人才的责任,他们既然选择了艺术行业,就应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三)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客体或内容非物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既它可以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教育,将个体塑造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将“野蛮人”变为“文化人”。人们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化”的传播上,既文化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播,却忽视了“人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精髓所在。通过科学家的实验与调查研究,“人性”并非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所掌握与传承,也使人性变成成熟与完满,而人性的特征也同样伴随着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而被传播出去。艺术教育人才在高校学习的任务除了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再者就是通过学习塑造完美的人格。学习什么文化艺术,什么文化艺术的特征就会渗透到骨子里,伴随着文化艺术的表现而一同被传播出去。那么,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载体的同时,自身也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客体与内容。
立足西部厚重的
历史文化资源
电视文艺节目素有广播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之称。从广播电视诞生之日起文艺节目便一直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主要内容,很多电视台都是从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播出开始,逐渐增加服务性,教育性节目,构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系统。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的电视文艺创作资源,丝绸之路人文荟萃,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民风民俗,各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是电视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皑皑雪山的神秘传说,美丽天池的动人故事,都将随着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机遇,摆脱远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地,走上亮丽光鲜的荧屏,与大千世界紧密沟通。
发挥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