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室内毕业总结

室内毕业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2 18:51: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室内毕业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室内毕业总结

篇1

(一)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合理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6学期,这个时间也正好是学生择业的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大多是速成高考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距离,加上学制短,高职三年制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精力放在了招聘会上,没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毕业设计上,外出顶岗实习的同学都是在答辩前的1个月左右时间才开始做毕业设计,草草应付,只求通过,这种敷衍的态度,严重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实现不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在认识上有偏差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前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也是将三年的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很多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缺少认识,为了及格而完成。高职艺术院校的毕业设计通过率是比较高的,一般学生做了毕业设计且答辩情况正常,都让通过,所以给往后的同学一个侥幸的心理,导致他们不重视毕业设计,应付的心理做成的毕业设计质量比较差,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缺乏合格的指导教师室内设计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报考的同学比较多,很多高职院校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很多,一个指导教师可能要指导30多个学生,指导老师工作量大,周期长,精力很有限,在指导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做的怎么样了,进展到什么程度,能不完成毕业设计,不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水平、专业兴趣、就业方向等方面,不太在意培养效果等实质内容;答辩小组在最终答辩确定不予通过的学生名单时,都会尊重本班级指导老师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都会因为面子问题,尽量提高班级的答辩通过率,必然会使一部分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同学混过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部分教师的职称结构、实践经验、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有限,很多高职院校对毕业班指导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必须是副高职称,必须有丰富的做实际项目的经验,但实际情况中,高学历、高职称和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很多助教和讲师都在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选题不规范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要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切实可行性,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很不规范,具体表现在:(1)缺乏可行性。指导教师直接将装饰公司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项目太大,不太适合做毕业设计。(2)缺乏创新性。一些年轻的指导教师由于经验缺乏,往往参照前几届的选题,很多选题被多届同学选用过,过于陈旧。(3)学生自拟课题过于简单,覆盖的知识面窄,用到的技能不多,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课题范围过大,泛泛而谈,结构松散,如“家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这些选题范围大,反而显得研究内容比较空洞。

(五)缺乏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也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但在具体执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实施二级教学管理,系部作为二级教学管理的实施者,在制定相应的监控制度时,没有学习和研究学院的相关制度,不结合本系的具体情况,很难制定出可操作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制度。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特别是在外地的,系部和指导教师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个别同学只在开题时跟老师见过一面,指导老师很难控制着一部分同学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化管理选题,建立相应的审核制度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装饰设计与施工、装饰工程监理与预决算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培养目标,课题的设置要顾及到专业特点、能力需求、实习岗位需求,难度、分量、综合性要适当,与本科类的毕业设计要有区别。毕业设计选题要规范化管理,选题环节涉及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将科研课题细化、拆分后作为学生的课题;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都在家装公司兼职,可以选择难易适中、大小合适的实际项目作为备选课题,教师制定课题后,系部要进行审查控制,根据系部的毕业设计题库,进行相似度的检查,将过于陈旧的、缺少创新、脱离专业特点的课题进行调整,再反馈至教师,最后统一将课题发放给学生,经过反复调整,最终确定课题、教师、学生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学生是自拟课题,拟定的课题一定要贴近自己的毕业实习,与自己的专业紧密结合。

(二)建立全方位监控制度,加强全程管理,做好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管理毕业设计是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要严格做好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的监控工作。要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建立具体的考核制度和任务制度,实行责任制,让指导老师参与到毕业班的教学管理中来,明确毕业设计时间进度要求及前期、中期、后期汇报的时间,有效控制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1)初期检查。在毕业设计初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对挂科成绩比较多的同学,要劝其推迟答辩;对于已经找到工作准备上班的同学,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到工作单位做毕业设计,但必须是经过指导教师、辅导员、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家长签字同意后,才可批准在工作单位做毕业设计,并且要提供本人详细的毕业设计计划,实习同学的毕业设计由单位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2)中期检查。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分为班级自查、系部检查、学院抽查三步骤。在班级自查这环节中,指导教师检查每个同学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总结出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建立指导教师团队模式,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指导教师指导水平指导教师的科研背景、实践能力、教学经验、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教师团队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导教师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可以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能工巧匠进入到教师团队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让毕业设计融入到真实的生产环节中,学生结合岗位要求,提前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学习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教师组团时要考虑到其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研究方向。企业兼职教师可以指导设计投标、施工、材料、造价、施工等相关的内容,校内专任教师侧重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专兼共同指导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校内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师资力量。另外,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要适当,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辅导,保证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篇2

二、进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安排好专业课程科目和课程顺序。新生入校后,大一要安排上素描基础课、色彩基础课,上素描基础课的同时插入速写基础课,学习色彩基础的同时插入构成基础课,还要加入制图基础课,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科学学习,业余时间入厂进行实习,以了解室内设计专业、舱室设计专业人士工作的环境、工作方法和状态,感受将来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的技能,带着目标学习就有了动力、主动性,再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给予学生最实际、最先进的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完成理论教学课程基础上,重点安排实践教学科目。

首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鼓励在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组织在校学生独立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申请各级科研课题,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师课题研究等;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型实验活动,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在校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好每一次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我院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到企业实习一周或两周,安排有资历经验的师傅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将相关专业的培训、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每年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美工证、平面设计师证、CAD证书等),参加社会化的设计比赛,在培训和准备考证的过程中,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使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装饰美工证、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焊接技术证等。

再次,建立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培养在校期间就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开发和建设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室内设计专业的相关科目多,涉及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家具制作、沙盘制作等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如按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教学并设置实验,有限的课时安排必然无法满足要求,而且无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培养方式。

在设计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学院自身行业应用背景优势,在原来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者自建。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建立设计专业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设计展示厅、舱室设计模拟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设计专业专用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邀请装潢公司有名望的设计师现场授课,支持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支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做到教学信息与市场同步。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开展对外短期技术培训,为各单位职工进行软件技术培训,向社会招收培训对象,增加创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提高学院师资力量

教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考取相关专业的双师资格,我院每年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到名校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还要增加外聘教师的数目和提高外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建立任课教师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秩序,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对实践教学细化分工,把实习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在实习课前研究制定细致的实习计划书,清晰地指出实习目的,实习实施的具体过程,并在每个实践科目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对学生考核结果、实习过程进行详细总结,以督促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四、确立新型定向培养的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我院与招聘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定向培养模式,设计专业依托船舶,有自己的特色,毕业生就业单位范围除了装潢公司、平面设计室、建筑公司、工业设计单位外,还能到船舶类行业的舱室设计等多个部门上岗。因此要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在专业领导的指导下,使学院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接收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前提,以企业的现任岗位任职标准为纲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毕业生接收协议,在加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合作,确定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2007年我院第一次与大连STX船厂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让在校学生在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韩语,考试合格后派往韩国进行实习培训,培训结束后回国直接安排到厂里设计管理岗,薪水比正常招收的毕业生高一倍,工作环境也不同,这种定向培训协议一直持续5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率。我院还与葫芦岛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飞天公司等多个装潢公司签订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直接到公司进行实践,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后场,毕业后学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选择工作单位、顺利就业。

篇3

[作者简介]周丹(1976- ),女,山东荣城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88-0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有着其他本科大学、职业培训等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特性。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是最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典型专业,更应受到重视,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

一、室内设计专业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室内设计专业是从建筑专业分流出来的,是空间、色彩、造型、照明等艺术与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典型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受建筑行业的影响,是在建好的建筑物基础上进行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就业范围很广,能延伸到其他设计学科,涉及职业有建筑师、工业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工人、技工等,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严格。在美国设计专业毕业生应聘的先决条件是经过3年教育,毕业后应具备3年或3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而4年本科毕业的学生需有2年或2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可见非常重视人员的实践能力。我国当代文化形态的转变同样对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创新、合作的意识,有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的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与现行的社会经济相脱节,教学体制不完善,学校的教学环境规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是影响高职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现行高职3年制室内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合理安排课程计划,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承担一些实践工作,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求。

二、加强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

1.确定培养目标。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室(舱)内设计专业学制3年,主要培养具备美术设计基础、设计创作与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相关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平面设计与制作、装饰工程监理与舱室内设计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更好就业,培养毕业生的方向应该是在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室内设计创作专业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具有独立进行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各种实践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同时让学生养成随时了解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动态的习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进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一是安排好专业课程科目和课程顺序。新生入校后,大一要安排上素描基础课、色彩基础课,上素描基础课的同时插入速写基础课,学习色彩基础的同时插入构成基础课,还要加入制图基础课,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科学学习,业余时间入厂进行实习,以了解室内设计专业、舱室设计专业人士工作的环境、工作方法和状态,感受将来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的技能,带着目标学习就有了动力、主动性,再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给予学生最实际、最先进的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在完成理论教学课程基础上,重点安排实践教学科目。首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鼓励在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组织在校学生独立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申请各级科研课题,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师课题研究等;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型实验活动,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在校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好每一次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我院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到企业实习一周或两周,安排有资历经验的师傅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将相关专业的培训、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每年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美工证、平面设计师证、CAD证书等),参加社会化的设计比赛,在培训和准备考证的过程中,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使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装饰美工证、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焊接技术证等。再次,建立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培养在校期间就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开发和建设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室内设计专业的相关科目多,涉及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家具制作、沙盘制作等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如按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教学并设置实验,有限的课时安排必然无法满足要求,而且无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培养方式。在设计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学院自身行业应用背景优势,在原来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者自建。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建立设计专业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设计展示厅、舱室设计模拟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设计专业专用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邀请装潢公司有名望的设计师现场授课,支持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支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做到教学信息与市场同步。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开展对外短期技术培训,为各单位职工进行软件技术培训,向社会招收培训对象,增加创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提高学院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考取相关专业的双师资格,我院每年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到名校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还要增加外聘教师的数目和提高外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建立任课教师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秩序,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对实践教学细化分工,把实习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在实习课前研究制定细致的实习计划书,清晰地指出实习目的,实习实施的具体过程,并在每个实践科目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对学生考核结果、实习过程进行详细总结,以督促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4.确立新型定向培养的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我院与招聘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定向培养模式,设计专业依托船舶,有自己的特色,毕业生就业单位范围除了装潢公司、平面设计室、建筑公司、工业设计单位外,还能到船舶类行业的舱室设计等多个部门上岗。因此要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在专业领导的指导下,使学院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接收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前提,以企业的现任岗位任职标准为纲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毕业生接收协议,在加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合作,确定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2007年我院第一次与大连STX船厂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让在校学生在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韩语,考试合格后派往韩国进行实习培训,培训结束后回国直接安排到厂里设计管理岗,薪水比正常招收的毕业生高一倍,工作环境也不同,这种定向培训协议一直持续5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率。我院还与葫芦岛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飞天公司等多个装潢公司签订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直接到公司进行实践,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后场,毕业后学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选择工作单位、顺利就业。

从社会行业需求出发,组织调查研究,根据当今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类型、能力要求,研究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的途径,细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找出现行的不足,重点围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我国应用型高职室内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依照方案指导教学,必将推进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祥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1(9).

篇4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从而使几年来的学习得以很好的总结和提高。应用型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情况,抓好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

一、毕业设计现状

目前,应用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图规范度不够,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应用型院校中的毕业设计是对多年学习成果的展现与总结,但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图纸规范度方面的错误严重。由于不按制图标准绘制图纸,导致频频出现低级性错误。如:尺寸标注间距、数字的大小、图名的位置与比例的注明、家具陈设的比例关系、图纸之间不规范、不统一和线型混乱等。这些基本的制图规范是大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应予以重视。第二,题材单一,新颖度、个性化不足。多数学生在做毕业设计选题时,由于实践经验少、选题时考虑不足,题材较为单一。如:家居空间、别墅空间等,在风格上也多以现代风格为主。所以,大部分设计作品缺乏亮点,作品形式不突出。第三,过于注重效果图美观,忽略实践应用性。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时,多数学生事先拟定题目,虚拟出空间进行设计,以想象为主,而开始的想象过于单一,不容易进行发散性思维,或停留在初始的想法中,不能够上升设计思维。在设计时,作品中就会出现图纸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第四,理论知识应用不够,设计作品缺乏主题。在设计作品中,设计内容经不起推敲,学生只注重电脑效果图的美感,而忽视了设计理念对作品的主题性。内在的设计脉络、主题思想是支撑设计作品的框架,也是设计作品的灵魂。第五,设计作品手绘表现力较弱,构图中的视角选择不好。手绘作品的表现是展现设计师设计能力、设计内涵的重要形式,是方案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型院校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手绘水平有待提高。第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按时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工作计划。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开始在公司实习或已在公司兼职,可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时间相对较少,从而不能使学生完成指导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减少了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导致毕业设计作品进展缓慢,也使毕业设计的作品质量不高。第七,设计作品知识片单一,整体规划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作品的实际内容多集中在面积较小的室内空间,而忽略了室内空间所处的周边环境以及自身的景观空间设计,导致整体规划能力不足,不利于有效体现毕业设计的整体能力。第八,毕业设计作品抄袭现象突出,过多。由于网络资源的设计内容丰富,致使有些同学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抄袭网络上的设计效果图,作品原创性不足。更有甚者,直接找人完成毕业设计。

篇5

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起着建议与协助的作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总的来说均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基础,以真实的或模拟的职业工作任务为课程资源。教师将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和处理项目中所遇到的困难。共同达成“项目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中的教学设计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从事设计、制图、业务联络、施工管理等工作。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校后会从室内设计的基础课程开始学习,他们的学习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室内设计基础课程、制图课程、设计课程、工程管理课程。这几类课程的学习基本集中在前两年,其目的是为顺利完成大三的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三年的课程中以完成全套室内设计项目为总目标进行学习,其中始终贯穿着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前两年的课程中,将项目拆分成为若干个子项目,选取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践。大三的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则要求学生能完成整套的室内设计,这是对三年来学习成果的总体体现,使学生其毕业后能顺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2.1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任务

确立与课程内容相符又切实可行的项目作为师生的共同目标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也是成功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以CAD室内装饰制图课程为例,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室内制图规范和室内设计基础知识后,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如何运用CAD软件,来表达设计意图,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因此,在课程开始老师会给学生布置本课程具体的项目任务:根据给出的一套家装原始平面框架图,要求学生进行设计,并完成从平面布置图开始到天棚图、立面图、详图的绘制,最终要求学生完成一整套规范的室内装饰图纸。

2.2 成立小组,组织分工

在有的课程学习中,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根据课程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3~4人为一组,并选定小组负责人。组员间相互协调,辅助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小组项目计划、分配任务,并在计划内逐步完成项目。在学习的同时,可锻炼学生的沟通、组织、团队合作和执行能力。

2.3 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是决定项目教学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督促学生或者小组负责人逐步按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并且及时恰当地对项目的进程进行指导,以避免错误和困难影响任务的完成。同时小组项目负责人,按照制定好的项目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学员开展项目实践,随时向教师反映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2.4 项目评估与总结

对项目的完成进行总结,这一阶段可以有几种形式,例如,学生间相互评估、小组间相互评估、教师评估。应以学生和小组间相互评估为主,首先由老师根据本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向学生明确项目具体评估内容以及评估标准。这样的评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师的评估是对学生表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是对学生和小组相互评估的补充,应建立在前两种评估的基础之上,重点在于是否达到项目目标,且应强调学生能力、强调实践过程。

3 项目教学法对室内设计专业的价值

项目教学法不再将教授现成的知识技能作为追求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去寻找得出这一结果的途径,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由此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项目教学中老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具有90%的积极性,因此,能充分培养学生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项目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行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方式的转变,个人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有时属于小组、团队计划和目标的一部分,要依靠组员的共同协作来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存在于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十分有利。

篇6

毕业生设计师实习工作总结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室内装潢设计在邢台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2、进一步掌握ps,3dmax,cad等设计软件的运用,了解家装材料及施工工艺。

 

3、尝试把学校里学习的室内设计相关理论运用到实习过程中。

 

4、初探做好室内设计师的方法,熟悉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5、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室内设计师作准备。

 

二、实习单位综合概述

 

邢台市桥东区卓越建筑模型制作中心,是一家集家居设计装饰、工装设计装潢、建筑模型设计、绿化园艺工程、家居产品设计生产于一体的公司。坚持以现代、时尚、亲和的定位塑造国际化的品牌形象,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设计、施工、产品和服务。

 

三、实习内容及进度

 

首先需要了解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签订合同,或者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明确设计期限并制定设计计划进度安排,考虑各有关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设计任务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设计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根据任务的使用性质所需创造的室内环境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熟悉设计有关的规范和定额标准,收集分析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对现场的调查踏勘以及对同类型实例的参观等。

 

在签订合同或制定投标文件时,还包括设计进度安排,设计费率标准,即室内设计收取业主设计费占室内装饰总投入资金的百分比。

 

2、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室内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图,常用比例1:50,1:100;

 

(2)室内立面展开图,常用比例1:20,1:50;

 

(3)平顶图或仰视图,常用比例1:50,1:100;

 

(4)室内透视图;

 

(5)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

 

(6)设计意图说明和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需经审定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补充施工所必要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和平顶等图纸,还需包括构造节点详细、细部大样图以及设备管线图,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

 

4、设计实施阶段

 

设计实施阶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室内工程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图纸要求核对施工实况,有时还需根据现场实况提出对图纸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施工结束时,会同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其次了解室内设计方法,赵师傅给我讲解了以下三种: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总体与细部深入推敲。

 

2、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

 

3、意在笔先或笔意同步,立意与表达并重。

 

经过仔细推敲和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我发现上面三条确实很实用,跟那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交流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再次是掌握了一些设计软件小技巧,提高了软件运用的熟练程度。例如:巧变二维背景为三维场景、时光隧道的制作等。

 

四、实习体验与心得

 

通过这次为时2个月的实习,我对室内设计之这个行业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也为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结合实习经历我总结出作为室内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1)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室内设计师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要不断提升审美能力,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阅历,才可能创造出感动人的空间。

 

(2)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时尚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预见性是设计师自我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站在一个高度上讲,设计师担负着引导时尚的责任。

 

(3)细致入微的追求:室内设计师所面临的是环境中各个不同的细节,对细节的处理,关系到整个室内空间设计的成败,越是简约的设计,细节越重要,要注意室内外空间角色的互换。

 

(4)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及丰富的表现手段:设计师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思想,让业主能够很容易的理解和沟通。

 

(5)要有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和应用材料能力:市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及时把握材料的特性、探索其实际用图可以拓宽设计的思路,紧跟时代,在市场中占居先机。

 

重视概念设计,风格定位:概念设计是对项目的设计思路,它是一个综合结果。它是一个总的思路,包含对人文和功能、科技与材料的综合考虑,有设计者对设计项目独特的认识因素和个性特征,是有别于其他设计方案的根本。着重体现设计中在满足功能前提下,独特个性的植入。所以不要形成固定的风格,但可以形成固定的思路。

 

毕业生设计师实习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试用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各位同事和领导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作为广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重庆广告从业人员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和坚定(就目前国内广告业而言,我认为重庆广告业尚在发展阶段并且起步较晚)。在对各位同事和领导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今天广告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记得初次应聘时,我对公司的认识仅仅局限于重庆几家顶级的广告公司之一,对设计师一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从事相对单纯的广告创意和美术执行工作。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了。所以,试用期中如何去认识、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便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公司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公司时,交到我手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张企业贺卡的修改,然而说来惭愧的是,因为对于对方企业整体形象包装的不熟悉,导致这张小小的贺卡修改任务就让我在公司的第一天工作从下午5:00左右持续到深夜12:00以后,反复的修改和漫长的等待客户的回复对我来说,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和认识了公司各相关资料,并且对公司以前的、现在的客户的相关资料有了比较初步的了解,(这方面,小组的组长罗晖、美术指导莫剑、还有和我一样新到公司不久的美术杨泛,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也一直很感激他们)再加上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公司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公司在重庆广告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重庆广告业的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公司拥有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企业化标准运作的行政机构。这一切都让我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二、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负责完成组长分配下来的设计工作指令;

 

(2)参与相关广告创意的讨论;

 

(3)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设计师应当在具有相当的美术功底、熟悉的设计软件操作能力的同时,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设计心态,并且要敢于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敢于创新!当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向领导和同事提出自己创意想法的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在创意想法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多向组里的和其他组的各位资深领导和同事多求教、多学习。为了让自己做一个称职的广告美术设计人员,我也阅读了许多与设计相关的书籍,并争取在工作中有所帮助和提高。

 

20xx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设计相关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大胆创意!

 

篇7

利用“现场教学”是巩固室内设计中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极为有效的措施。将学生带到建筑及施工现场,引导学生结合分析各类建筑材料,深入理解建筑结构。另外,在讲解特定设计空间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考察实体设计项目如宾馆、商业购物中心及各类公共空间,从实体设计的角度深入讲解各组织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思、平面布局、家具及附属设施的选择、色彩搭配及配置方式等。通过教师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在掌握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通过相关工程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2第二步:“体验设计”明确设计定位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设计内涵,在初次触及设计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学生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体验设计,设计自己的家,进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设计需求充分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切实理解准确设计定位的必要性。随后由浅及深,让学生根据设计单元要求循序渐进地接触到不同的设计题材,要求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理性分析结合感性认识思考设计方案,从中找到设计的乐趣,树立设计的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探究解决问题的习惯。

1.3第三步:“课堂讲评”深究问题,防微杜渐

成功的设计作品不单纯依靠于出神入化的设计表达,妙语连珠的设计说明及方案汇报也是评定优秀设计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单元设计课程即将结课阶段,试图采用“课堂讲评”的方式小结,是对该设计课程的综合性整合,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形成互助良性学习氛围等一举多得的良策。

1.4第四步:“方案完善”巩固提高

有上述工作作为课程教学的铺垫,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讲评”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学生在课下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反复斟酌,就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取其精华,进而将一份相对完美的设计作品作为本次设计课程的结课答卷。对学生而言,方案修改进程中的每一步推敲,又是一次理论知识再深化和实践技能再提高的过程,这对巩固知识、提高技能都有极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1.5第五步:“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学生将方案修改完善后,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方案进行最终的分析,推崇选用公开评判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对设计过程中相关理论知识加以规整,用自身实践经验巩固理论知识,为日后的设计积累经验。

2建立教学科研制,提倡组建特色工作室,激发师生科研及学习热情

在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提倡师生共同创办特色工作室。整体上强调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塑造,为此,在培养方面要做到检查“先市场后课堂教学,先实际操作后规律梳理”的倒装是教学模式。遵循“先看后教,选仿后创,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秩序,以“项目向任务驱动”的理念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以工作室模式实施,以便于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同时也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种授课形式更利于突出学生的能力形成,鼓励学生年级内部及跨年级团队组合交流,利用项目管理团队的形式,一切活动的开展、资源的分配均以项目为中心,脱离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专业创作、设计构思、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以及团队协作、语言沟通等综合素养方面进行培养。其中,在师生一对一个体化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更为关注学生对于知识建构及发现的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及个性的创造能力。在教学组织上,提倡建立、推广教学科研制,继而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用教学带动科研,同时科研促进教学,二者互利互助,形成良性循环的教科体制。鼓励教师有目的地去开拓市场,从中寻找新的设计课题,将室内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师生协力合作积极参与各项社会设计竞标或国内外设计竞赛,以赛代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设计潜能,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同时促使工作室的工作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3注重人才素质综合培养,通过毕业生择优推荐制度,为就业提供指导

学校在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以实习基地为依托,逐步形成室内设计实习与毕业生就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相关企业作为室内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接触实习基地的真实工程项目实训,在提高学生室内设计应用性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就业技巧都得到升华,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实行毕业生择优推荐制度,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

篇8

一、室内设计人才就业发展需求现状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最原始的学科,其具体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图形制作、广告策划、包装的设计和制作、网页设计和制作、商场的展示及布置等。因此,为了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相关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意及设计能力、手绘表现能力和较突出的文字组织能力。与此同时,该就业方向的学生还需熟练掌握如Photoshop、Coredraw、Pagemake等相关设计软件的操作,并具备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

2.环境艺术设计

从环境设计专业来看,毕业生工作方向主要包含室内装饰的设计和施工、展示空间的设计和制作、户外的设和hi做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设计与销售等。从人才需求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Autocad和3DMax等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并且具备较强的手绘效果展现能力和装饰施工图表现力,与此同时,还应在了解市场需求和不同装饰材料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及谈单的能力,以便毕业之后更快地融入相关岗位的工作当中。

3.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

对于学习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其日后从业的具体工作主要包含多媒体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或者是二维及三维的动画设计和制作。如今各大就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Coredraw、Photoshop、3DMax或Maya以及各种非线性编辑软件;(2)应对Pagemake等网页制作软件的操作有所了解;(3)应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和手绘造型展现的能力;(4)要具备较突出的剧情构想和展现能力;(5)必须在深入了解并熟悉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培养自身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与不同的客户资源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从业的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课程改革整体思路

1.以“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改革思路

国家教育局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培养室内设计应用专门人才便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现代室内设计既要满足设计的基本需求,又需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极高的技术含量,并且还要求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设计的多元化使得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网状结构,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内容。必须高度统一、全面兼顾的设计,才是一个符合功能与审美的设计。因而,对于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2.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思路

(1)专业细分培养的课程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又下分了不同的小专业,因而就业方向也存在差异,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就业的导向作用下,高职学校需要将岗位职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依照不同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体系及技能水平的要求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安排专门的培养模块。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在相应的模块中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条件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2)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计

一直以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针对这些要求,在将专业细分化培养作为教学基础目标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首相应当以岗位工作为基础进行选择,进而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课程的补充设计。对于理论和实际应各有所侧重的要点,同时应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注重对其岗位职能之外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其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和个人经验对系统的知识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填充与完善,进而推动个人就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课程改革应注重的方向

1.提升美术功底,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

室内设计专业在未来是将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元化、高要求的学科,对于审美和创新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因而美术功底的高低是能否进一步深造的门槛,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注重自身对美的感受、对设计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学校应提高相关美术课程的要求,使学生的美术功底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随着室内设计内容复杂化的加深,学生的专业基础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速写等方面训练应不断反复,提升学生的二维、三维乃至多维的空间概念、造型能力、色彩感觉,除了多维视觉体验外,还必须重视多维度的触觉心理体验。创新能力是设计室的生命力,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在艺术设计类所有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设计方法、创意思维方法的讲授,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新或有创意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运用联想、分解、反解等构思方法将素材转变成自己的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

2.注重技能训练和现场教学

手绘能力体现了一个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设计课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速写本上手绘详细的设计方案,同时要求上半部分设计课程的作业要求学生用手绘来完成设计作业,这样的训练方法,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又可以更加深入地巩固室内设计制图的规范与方法。在装饰行业最常用又快捷的图纸制作都是用几个电脑软件完成的,如设计图纸CAD、效果图制作的3DMAX、PHOTOSHOP等,在手绘的基础上学习电脑软件是相对容易的,唯一的要素就是多练,熟能生巧,为了让毕业学生更好地就业,教学中应专门设立室内设计专业专用机房,在反复的操作中也加强了学生使用电脑软件作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就业能力的提升打好良好的基础。现场实践教学,是学校为社会培养艺术与技术兼备的实用设计人才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通过“学―练―看―练”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校可以通过与综合型的装饰材料市场、装饰工程公司等联系,建立互动关系,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再将学生引入施工现场,离开课堂走入实际,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总结

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对于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其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将带来整个室内设计行业的进步,同时学校教学应为复合型高能力就业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对学生的教育注重思维、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的今天,在专业教育的发展中,我们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培养计划、教学内容与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用人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篇11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2]魏金水.室内设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设计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