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21:41: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服装工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在的针织服装设计教材较为落后,已经落后的技术、设备、工艺依然出现在现在的教材中,而一些新的设备、工艺和专业术语却在教材中未有提及,教材的更新明显落后于行业的发展,这直接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脱节,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现在的针织服装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授课,教学课件较为陈旧,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能很好的沟通,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
针织服装设计这门学科强调的是应用性,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验设计的全过程。很多高校由于资金缺乏,在教学设备购买方面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同时,由于很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直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很难积累真正的实践经验。
二、现代针织服装设计教学的探讨
1.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和内容,体现针织服装特点
由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梭织类服装设计课程较多,针织服装设计类课程较少,直接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依然对针织服装不甚了解,进行针织服装设计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适当的增加针织服装设计课时量,同时,每个课时量都必须充分加以利用。利用针织类服装与梭织类服装的差异性,紧紧抓住针织类服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开设服装品牌设计、工艺结构设计、专业设备操作等方面的课程,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配置。
2.注重工艺和机械知识学习,加强校企合作
针织服装设计课程要求很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针织设备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了解。高校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电脑横机等专业设备的操作。同时,应该加强学校与针织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到工厂实地学习的机会,这样更能让学生直观、真实的了解针织企业的工作流程,也使得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国外的职业化教育就非常强调实践教学,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如英国的一些大学采用“三明治”式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先进行在校理论学习两年,然后进工厂实习一年,最后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毕业创作,这种教学方式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2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2.1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固-固相复合法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中的固-固相复合法是一种在上世纪30年代就发展起来的加工工艺,其主要原理是将两种或多种已经成型的板材通过叠加或者是轧制的方法使其能够形成多层复合的方式,从而使这种复合板材能够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其中,复合板材所采用的轧制方法主要有热轧和冷轧两种,采用轧制的方法生产的复合板材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生产迅速以及成本板材的精度较高等优点,通过与现有的钢铁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相结合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利用轧制法可复合的金属种类很多,但轧制复合往往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退火强化处理等工艺,板型控制困难,轧件易边裂,易形成脆性金属化合物,且道次轧制变形量大,需要大功率的轧机。
2.2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爆炸复合法
此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使用炸药作为主要的能源,从而将多种金属材料复合焊接成一体的加工工艺,采用此种加工工艺的优点是生产出来的板材具有很高的产品适应性且保留了复合材料原料的一些特性,同时生产的板材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较高,能够使得其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较为良好的加工特性,同时对于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大小以及形状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调性且对生产设备要求较低,缺点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音从而不利于生产的连续进行。
2.3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爆炸-轧制复合法
此种方法结合了固-固生产法中的轧制法以及爆炸法中的一些优点,通过使用此种方法可以使得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板能够生产的尺寸更大、厚度更薄、长度更长以及更细的复合金属材料,从而使得金属材料的性能克服了单一工艺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4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扩散焊接法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多种生产工艺及加工技术,扩散焊接是一种对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复合加工中常用的技术,其能够进行多同种或不同种材料进行复合。在加热到母材熔点0.5~0.7的温度时,在尽量使母材不出现变形的程度下加压,使母材紧密接触,利用界面出现的原子扩散而实现结合的方法。
2.5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中的液-固相复合法
此种方法的原理是将一种(液相)的金属材料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均匀的浇铸在其他一种固态金属材料的表面,并依靠两种金属材料表面之间所产生的一定的反应来使两者之间出现结合,并在液态金属凝固后对其进行压力加工。
2.5.1直接浇铸复合法
直接浇铸复合法的制造工艺如下:首先需要将两块在内侧涂抹有剥离剂的钢板进行相应的叠合,并将两块钢板四周进行焊接后放入盛有金属液的铸模中,待到周围的液态金属凝固后进行一定的轧制,轧制完成后将焊接的钢板四周的焊缝去掉,从而可以得到分离后的两块液固复合板,在进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板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做好对于加工温度的把控可以使得复合材料板具有较高的复合强度。此种方法操作方便、由于无需使用过多的机械设备以及其他附加工艺,因此,其加工成本较低,可以应用从而进行批量化生产,不足之处是由于需要将固态的金属板放置于高温下的液态液中待其凝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两者金属材料熔点的不同会使得高温的液态金属会对固态金属的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熔损,从而会对生产出来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板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双流铸造法又被称为双浇法,其主要是通过使用两种液态金属同时开始进行铸造,其主要利用的是两种合金之间的熔点差,通过将低熔点的合金首先浇注在一种特殊的扁模具中,而后通过将模具内的抽板进行一定的提升,其后再将高熔点的合金浇注在抽板提升后所留下的空位中,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复合金属材料,使用此种方法需要做好时机的把控,特别是在金属液的浇注速度方面更是需要注意,从而使两层金属界面结合良好且界面稳定是比较严格的。
2.5.2钎焊法
钎焊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利用浸润的液态金属相凝固使两种金属焊合一起的技术方法。此种方法的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异种金属之间的结合,其缺点是在钎焊结合部位的硬度不高,从而使得复合材料板出现小孔、夹渣、偏析等缺陷。
3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中的表面工程技术
电镀主要是通过溶液中所含有的金属离子在导电的情况下聚集到电极中的阴极中并均匀的覆盖在阴极的表面使其形成能够与基体牢固相结合的镀覆层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电镀已经成为了现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电镀外,在材料表面工程处理中还具有刷镀、化学镀以及热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等多种表面处理技术,以上这些技术都各有优缺点,应当根据金属材料表面的特性需要适合的技术。
4金属层状符合材料的发展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材料生产工艺中,现今,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电磁成型复合、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技术、激光熔覆技术、超声波焊接技术以及喷射沉积复合技术等。采用以上这些技术能够使得金属复合材料性能更高以及生产更为简单方便。
一、“服装工艺”课程的定位与作用
《服装工艺》在服装专业领域是属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就服装工艺的本质而言,它是选用一定的材料,依照预想的造型和结构分解,通过特定的工艺制作手段和工艺流程得以完成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创造性活动。
《服装工艺》课程在服装专业教学中是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并重的三门主干核心专业课程。三门专业课程呈纵向关联、横向交叉的服装专业知识体系。服装设计课程侧重于服装款式造型的构思与创作,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主体为服装款式造型进行内在的结构解剖,而服装工艺课程则是在“忠实于”服装款式造型原创的规则下,依据服装结构设计的平面分解图,运用符合款式造型和材料特性的制作手段及工艺方法将平面的原创转变为立体成衣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忠实于原创”仅是一种理想的设定,更重要的是在成衣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加入二度创作元素,使之最终的作品在“忠实”的前提下,更臻完美。换言之,《服装工艺》课程是在实现自身功能的环境中融进再创作,这样的再创作不是随意与被动的,而是其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纵向关联、横向交叉的知识体系所必然的、内在的逻辑反映。
服装权威专家李当歧这样阐述服装艺术与技术相交融的关系:“服装设计离不开巧妙的裁剪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技术,而且确有很多情况是从服装制作中或制作的经验中获得设计灵感的,另外设计意图的实现,主要靠裁剪和制作工艺,设计灵感必须通过具体的制作工艺才能最终完善和完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裁剪和制作工艺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因此我们说:《服装工艺》课程不只仅仅是“忠实于”服装平面效果图的立体化、成衣化,它更注重服装“生命”的表达与内涵的实现。简而言之,仅从服装上线迹明暗、缝线间距、是否锁边、滚边、折边宽度、口袋形状、拉链的配套、面料的厚薄、相异面料的拼接等服装上任何细节的处理与细微的变化都会演绎出不同的服装时尚与品牌风格。《服装工艺》课程的归结点是使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认识并熟练掌握其艺术和技术两者相统一的特征。这样的专业元认知对于每一个学习服装专业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少的。
二、艺术与技术相融、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并重
高职教育无疑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服装工艺》课程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合,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课程特点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服装工艺》课程属于实用性的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表达化,具有一般实用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共性,其内容与形式及表达方式又具自身的特性。“服装工艺”课程的根源就建立在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结合点上,其课程必须将创意思维与制衣技术合而为一才会充满生命力。高职教学是一项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活动,更具有培养专业人才途径和方法探索与创新的使命。《服装工艺》课程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走出艺术与技术相融、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并重的特色。不仅是服装专业与《服装工艺》课程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是更广泛地承担起高职教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职责。
对于艺术与技术相融、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并重在服装专业中的教学理念应是什么呢?服装教育专家王新元有着精辟的论述:“服装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既强调艺术性,又强调实用性,不是纯理论研究,不是孤芳自赏式的艺术创造,而是想象力、实用性、市场化的综合。在性质上,它接近实用艺术,学生既要有‘天马行空’式的思维,又得有实实在在的’地面’行走能力。服装专业的教学要兼顾艺术和技术。没有想象力的教学培养的是工匠,没有动手能力的教学培养的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工匠不能成为艺术家,书生不能成为市场上的强者。”
三、课程的教学适应性
1.课程教学设计的适应性。作为《服装专业》专业的主干与核心课程之一,《服装工艺》课程设计遵循高职教育的特性,课程体系规范、教学大纲齐备、知识结构完整、教学内容新颖、课程目标明确,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合一。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兼艺术创造和技术实践的双重性。课程教学与课程考核评价既符合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又体现职业能力的艺术专业性、技术实用性,岗位应用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开“艺术与技术融一体”的服装专业教学先行之步。
2.学生学习的适应性。《服装工艺》课程注重为学习对象创造有效性学习的环境。以“够用、实用、迁移、发展”为理念,以领悟概念、归纳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应用为路径;以彰显个性、灵活多样为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重在艺术与技术两者节拍的娴熟,特别是在成衣化与立体化的过程中二度再创作空间的把握;对材料、工艺、修饰三者的艺术处理;对平面纸样与立体效果转换;试样与成品的递进;款式造型与人体规格的关系等知识的累积中,成为具有成衣制作、工艺分析、服装样板设计、服装样衣的审视与修正、服装CAD技术等的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教育目标、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三结合。《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适应性培养与孕育的学生被行业广泛认可。驰骋于服装“广阔天地”的全国十佳设计师、中法合资浙江巴贝服装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胡继华;北京市十佳青年、北京“杰西卡”服装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印柏林等都是得益于服装艺术与技术熏陶的学生。
服装设计是一门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是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样板的准确度和制板效率,直接影响服装的成本与质量。为了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生产的需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可持续性以及加强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可延展性,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
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研现状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及调研目前国内外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的理论深度不够、只传授“怎么办”,很少解决“为什么”。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内容直接制约学生技能的拓展,直至影响行业的发展。
2.操作方法陈旧,未能及时将行业的先进技术或最新技术引进到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核心部分是30年前乃至更早的日本文化式原型,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中国人的体型和时尚的要求。
3.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工艺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紧密的联系,使两者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学完服装结构设计后,不能“乘热打铁”的进行工艺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对服装结构设计的掌握。
4.结构设计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训练,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探索
对于服装高校要解决以上问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及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服装人才,应从以下几点进行革新:
1.课程的合理设置
课程的课时数量、先后顺序、间隔时间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符合服装专业教学规律、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合理设置《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课时数量,不能“一刀切”把所有课时都定成一样。其次,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最后,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将三门课程紧密排列。让学生真正在课堂里就体会实践到“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种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2.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
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对结构形式变化的掌控能力及对平面结构与立体形态之间转换的掌控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实践之中,不仅是结构设计实践,还要依托工艺制作实践。只有学生看到了最终的服装成品,通过对成品形态与适体度的感知,才能进一步认识与反思结构设计的规律与尺度,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水平。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结构,学生在下面“依样画瓢”画1:5的结构图。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后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不能应对款式变化,只能生搬硬套,当出现新款式时就手足无措的情况。这种枯燥抽象、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现代教学及市场需求的。教师必须联系实际,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学生入门,或者让学生多动手、多画图,在不同的实际款式操作中不断渗透理论知识,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纯粹的理论教学分为理论和实操制图训练两部分。教师以1:1的结构制图做教学示范,并结合图纸进行理论教学,以工厂板房制图的程序来做教学示范。同时把教学示范的结构图纸检验裁剪后,在人台上做快速的立裁缝合,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和体验到如何从平面的结构制图合理转化为三维的立体造型。示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进行1:1的结构制图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完成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款式变化的示范及讲解,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新的款式和新款式的结构设计。最后由老师综合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做讲解示范,新的结构设计课程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制图实践来完善学生应对款式变化而束手无策的问题。同时,服装结构设计的制图过程,是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过程。通过制图实践教学,不但能检测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还可以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扩展。这一措施在服装工程专业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三个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接触不同时尚年代的款式,发现结构设计中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以此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此外,在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各科的教师间要科学合理系统的联系安排。选取能够渗透各科目知识点的课程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掌握这一知识体系与技能。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过程要与真实的产品开发过程相近,甚至就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使学生应用本项目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完成目前企业中的类似应用。其次,进行情境设置。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把服装设计分为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样衣制作三大项目。服装款式设计安排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完成,然后安排《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课程,两者结合完成服装成衣结构设计、样衣制作的全过程。通过一个项目、几个任务的实践和进行分层次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从而使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教学能较好满足服装岗位需求。
三、结论
现代服装工业飞速的发展,服装企业急需全面的、综合的实用型服装人才。面对目前服装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打破封闭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直观性教学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制定的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成熟企业先进的技术结合,达到产学结合的目的,使学生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并为学生工作中延展技能打下理论基础,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是一门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是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样板的准确度和制板效率,直接影响服装的成本与质量。为了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生产的需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可持续性以及加强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可延展性,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
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研现状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及调研目前国内外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的理论深度不够、只传授“怎么办”,很少解决“为什么”。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内容直接制约学生技能的拓展,直至影响行业的发展。
2.操作方法陈旧,未能及时将行业的先进技术或最新技术引进到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核心部分是30年前乃至更早的日本文化式原型,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中国人的体型和时尚的要求。
3.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工艺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紧密的联系,使两者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学完服装结构设计后,不能“乘热打铁”的进行工艺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对服装结构设计的掌握。
4.结构设计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训练,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探索
对于服装高校要解决以上问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及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服装人才,应从以下几点进行革新:
1.课程的合理设置
课程的课时数量、先后顺序、间隔时间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符合服装专业教学规律、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合理设置《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课时数量,不能“一刀切”把所有课时都定成一样。其次,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最后,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将三门课程紧密排列。让学生真正在课堂里就体会实践到“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种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2.服装结构设计教学革新
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对结构形式变化的掌控能力及对平面结构与立体形态之间转换的掌控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实践之中,不仅是结构设计实践,还要依托工艺制作实践。只有学生看到了最终的服装成品,通过对成品形态与适体度的感知,才能进一步认识与反思结构设计的规律与尺度,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水平。 转贴于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结构,学生在下面“依样画瓢”画1:5的结构图。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后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不能应对款式变化,只能生搬硬套,当出现新款式时就手足无措的情况。这种枯燥抽象、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现代教学及市场需求的。教师必须联系实际,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学生入门,或者让学生多动手、多画图,在不同的实际款式操作中不断渗透理论知识,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纯粹的理论教学分为理论和实操制图训练两部分。教师以1:1的结构制图做教学示范,并结合图纸进行理论教学,以工厂板房制图的程序来做教学示范。同时把教学示范的结构图纸检验裁剪后,在人台上做快速的立裁缝合,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和体验到如何从平面的结构制图合理转化为三维的立体造型。示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进行1:1的结构制图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完成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款式变化的示范及讲解,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新的款式和新款式的结构设计。最后由老师综合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做讲解示范,新的结构设计课程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制图实践来完善学生应对款式变化而束手无策的问题。同时,服装结构设计的制图过程,是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过程。通过制图实践教学,不但能检测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还可以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扩展。这一措施在服装工程专业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三个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接触不同时尚年代的款式,发现结构设计中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以此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此外,在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各科的教师间要科学合理系统的联系安排。选取能够渗透各科目知识点的课程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掌握这一知识体系与技能。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过程要与真实的产品开发过程相近,甚至就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使学生应用本项目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完成目前企业中的类似应用。其次,进行情境设置。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把服装设计分为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样衣制作三大项目。服装款式设计安排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完成,然后安排《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实践》课程,两者结合完成服装成衣结构设计、样衣制作的全过程。通过一个项目、几个任务的实践和进行分层次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从而使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教学能较好满足服装岗位需求。
三、结论
现代服装工业飞速的发展,服装企业急需全面的、综合的实用型服装人才。面对目前服装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打破封闭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直观性教学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制定的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成熟企业先进的技术结合,达到产学结合的目的,使学生适应现在服装企业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并为学生工作中延展技能打下理论基础,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77-02
所谓的“服装制版”,就是服b设计师采用设计的方式对服装造型进行技术分解。设计中采用数学公式或者技术数据进行造型设计,包括服装的排料、裁剪等,都采用这种专业技术手段进行生产,使得服装工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更为便利,而且在服装的缝制和熨烫的过程中,以及服装的整理中,都会更为方便。在服装产品的规格、构造上,服装制版是重要的依据,也是保证服装质量的关键。
1 将科学的服装制版思维模式构建起来
(1)服装制版中要从平面思维模式向立体思维模式转变。
服装制版中,许多的服装版型设计师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进行设计。无论是服装制版设计师,还是学生,在平面裁剪制版的时候,都会采用平面思维模式,逐渐地,在服装设计上就形成了二维造型,而对于三维造型设计却显得力不从心[1]。所以,需要对服装的平面制版思维模式转变,采取立体思维模式,以使得服装制版中不仅具有技术含量,而且还增添了艺术性。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具有丰富的想像力,能够将设计工作与生活建立关联性,以在服装制版工作中将平面制版进行分解,之后组合成立体服装造型。
(2)服装制版中要从单一思维模式向综合思维模式转变。
在服装制版中,要求设计师对平面剪裁和立体剪裁都要有所熟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能够将手工操作与数字化管理相结合,以使服装制版设计师具备制作技巧,不仅在服装制版设计中有感觉,而且还能够从主观角度进行创造。这就需要构建综合思维模式,以使得服装结构设计更为系统化。
(3)服装制版中要做到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
服装制版中要做到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做到服装制版中要产生抽象的认知,以在服装制版设计中提高思考力,基于此而观察各种事物,并从服装制版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将可利用的元素融入到服装制版设计工作中。通过使用感性思维,凭借直觉对事物的本质予以认识,使得服装制版设计中能够对情感、环境以充分考虑,提升对事物的认识[2]。一个优秀的服装制版设计师,就要在运用理性思维的前提下,将设计融入感情空间中,凭借主观的感情进行设计,并运用设计线条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得服装被赋予了生命力,由此而达到服装制版的目标。
2 服装制版工艺的分析
(1)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对于版型要做好细部处理工作。
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设计师在对版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重视产品的整体设计,却对产品细部的特征没有予以重视,更不会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在服装细部设计中,还要注重局部线条的处理。在服装结构的技术处理上,要协调服装的主体部位与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关系。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还要做好产品的装饰与所发挥功能之间的关系,产品工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产品规格与制版型号之间的关系,以使得服装制版造型表达准确。
首先,在对服装制版的设计上,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在服装制版的造型设计的时候,不仅要重视服装外形所存在的变化,同时,还要将产品的功能充分反映。在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要将产品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要在设计中注重新型的材料、技术以及造型的应用,以使得产品的功能最大化[3]。特别是在产品造型设计上,要注重功能表达中更为强调精神需求的满足,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出发对版型结构进行设计,还要融入艺术处理方法。
其次,在对服装产品的造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国家服装号型的标准作为主要的设计依据,还要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其中,以此作为参数,对服装规格数据进行细化。特别是对于服装规格以及尺寸的运用,要力求多样化,以使得服装制版设计能够满足多种体型的人群服装需求。服装产品的造型设计可以实现服装批量生产,而且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设计中,要满足其功能的同时,还要保证价格的前提条件下,改进其非物质化的要素,包括结构、材料等等都要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改进,以降低资源成本。
(2)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对于版型要做好人为特征的细部处理工作。
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会存在一些人为特征,这些都需要进行细部处理,其中充满了人文气息,而且文化韵味浓厚,包括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都要融入其中,使得服装产品进入到销售环节,使得消费者对服装设计予以接受。消费者透过服装制版的工艺设计,就可以辨别产品所针对的对象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心理和情感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社会层次等等[4]。消费者进入到服装市场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自身所具备的气质找到合适的商品。当购买到服装商品后,消费者就会有愉快的感觉,同时对服装版型予以认可。
(3)在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技术。
在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技术,通常是用于数字技术进行排料,就是将服装样板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在进行服装排料的过程中,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以使得服装可以批量生产。服装的排料要使用CAD系统,且在计算机上可以将整个的服装排料过程模拟显示。操作人员据此而确定服装衣片的号型,包括布幅的宽度、花格的对齐以及布纹的方向等,都采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对衣片在布料上的位置进行确定,由此而避免了错排、漏排的现象,而且还节省了裁剪成本和材料成本。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服装工业生产中,服装制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服装企业要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力,就要对制版设计不断创新,以使得服装的造型设计别具一格。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不仅要讲究技术性,还需要注重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小野喜代司.日本女式成衣制版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2.
目前,在工科类人才培养上,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高等院校采取的是学历教育的模式。学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厚重,在研究面料、服装设计与工艺智能化方面有优势。但学历教育也使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在用人单位至少要给师傅“打下手”一年时间才能逐渐走上专业正轨。用人单位觉得学生不好用,学生还觉得在服装企业内打下手心有不甘。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时,要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针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培养模式
1.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体现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毕业生已逐渐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层次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定位是能在企事业等相关单位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生产、管理、营销或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四年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工作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能力的要求[2]。因此,应用型大学本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装专业卓越工程师,要求能从事较复杂、全面的本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2.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在人才培养上,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工科类人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是能直接上手,或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只注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学生的工程实践环境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学校相应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很欠缺。因此,高校教学急需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时间内,前两学年学生主要学习科学、人文、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第三学年学生学习一些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一些技能。第四学年,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在专业相关的企业里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的重组,二是学生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服装专业学科发展更新快的特点,需摒弃陈旧知识,将现代化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等知识及时带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的工艺特色,从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的整个流程上,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一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实训项目,制定实训方案和培训教材。学生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服装的构思设计、款式图的绘制、工艺的加工及后整理等工序的单独或组合工序的实践,培训过程采取分散和集中实训的形式,要求学生主要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内完成。
二、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
1.课程体系改革
设置能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围绕服装设计与服装工程这两个方向,课程设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二是集中实践课程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完成专业理论体系的教学需要,理论教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色彩素描、计算机、数学等为主的基础块;二是以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理论及相关知识体系为主的原理块,它包括设计灵感的捕捉、效果图的实现、款式图的转换、衣片的缝合、服装的后整理、产品后期的销售等为主的知识块;三是以设计手法、制版工艺、成衣工艺、整理工艺等为主的工艺块。集中实践课程教学的设置以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训的教学环节。
2.课程内容改革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一系列实验实训课程,大大加强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课堂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全校性公选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共四个模块。各模块构成中,实践实训的比例分别为:公共基础课实践比例占5.3%,学科基础课实践比例占4%,专业方向课实践比例占11.2%;这些实践课程跟理论知识的讲授配套进行,穿插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这类实验实训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和工程意识,掌握服装专业必须具有的一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另外,集中实践课程教学学分30分,在校四年的课程结构设置中,学生真正动手实践(验)学分合计59.35学分,占总学分的34.3%。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突出课程实验实训对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的支撑作用,在保证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再开设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如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原理、服装结构原理、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面料再造、成衣纸样、工艺制版等课程均开设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通过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时数的前提下,独立开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此环节在第四学年完成,在此实践板块中,以一系列工程化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此环节能全面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1.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改革是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实验实训质量,实验室建设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质量。近年来,我系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立了省级实验室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对实验室的结构进行了重组和整合,打破原有实验室依附课程、专业、教研室,实验实践教学仅仅依附理论课程的格局,实现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结合、教学实验室与工作室的结合、实训实验室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达到功能、结构、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建立了服装材料测试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面料开发实验室、服装功能性整理实验室、服装后整理实验室、服装制版实验室、服装形象设计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于一体的实践实训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系列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设计,设计了一系列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实验不仅仅是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论验证,而是多门课程之间的结合与综合的实践实训。示范中心还还制定了配套管理的文件,积极探索实训示范中心建设长远的有效机制。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每个实验室配置相应的专业教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2.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类应用型人才,因此,应依托社会,拓展教学资源,建立校外合作实训基地,加强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合作的企业最好要有本行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明确的发展规划,具备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和文化理念[3]。同时,选择的企业要愿意跟学校合作开展这项教学任务,这点非常重要。在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们努力下,本系已与省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还在进一步加强合作企业的拓展工作。为了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们与其中十余家企业签订了共建实训基地的协议,形成校企长期合作的良好机制。
学生通过挂职或顶岗实习形式,直接参与企业和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实习和工作,我们与企业协商,指导教师由双方合作进行,即企业指定经验丰富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人员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践大纲、指导书和任务书,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择业、就业和将来的发展取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毕业设计(论文)积累一手素材和资料,强化了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及科技创新活动
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性科技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项目和设计大赛,学校制定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管理与奖励办法》文件,并把学生参与科研科技训练纳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完成一定量的科研科技实训学分。在学院和系的大力支持鼓励下,学生们参与各类科研科技活动热情大增,近年来,每年举办的汉帛奖、真维斯、欧迪芬杯等服装大赛,使一些学生脱颖而出,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服装设计大赛及国际性设计大赛,共获得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及优秀奖20余项。创新源于实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在实践实训过程中反复训练和体验得到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的形式有:一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作室的活动,在其中担任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学生初步具有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是鼓励学生将实验、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及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系统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萌芽期。这一时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苏州丝绸工学院率先开出了服装设计大专和本科专业,从此拉开了高等院校服装设计学科教育的序幕。但当时教学尚未形成体系,课程在探索中进行,时装设计还处于染织和裁缝阶段。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为发展期。当时“时装设计师”只是一个名词,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尚处在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校企分离,服装设计教学基本上是一种重视理论型和绘画型的教育,对服装这一特定商品的设计开发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明显不足。第三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升级期。这一时期,国内市场服装供大于求,衣着消费和产业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和价格让利、企业进人以“营销”为中心的成本竞争时代。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转换,促使衣着消费日趋理性;竞争的加剧和加工利润“缩水”,迫使企业转向“品牌经营”。那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开始不满足于只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有了做品牌服装的想法,原有工艺师已无法担当设计师的任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开始高薪聘请设计师或选择与院校合作。第四阶段:进人21世纪后的蜕变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更渴望服装能准确地表达自我的个性情趣、价值观和生活哲学等。这一阶段,服装消费个性化趋势明显,商品生命周期缩短。因此,服装企业开始要求设计师对品牌的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对消费群体细分了解,对品牌整体风格进行规划控制,对产品的推广、品牌的形象策划要更加熟悉。所以,现代服装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具备了解和把握服装从产品设计到商品销售的整个流程的能力。
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纸上谈兵、孤芳自赏,游离于市场之外;二是服装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设计和绘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作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服装教学封闭化的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准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将服装设计、服装美学、服装工艺、服装面料和市场经济等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注重服装设计教学的实用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要求
高职教育承载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而我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凸显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并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以高级服装样板师为例,笔者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6家样本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 %,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10 %,绝大多数的样板师是服装企业从优秀的缝纫工中培养出来的“经验型”人才。而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又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些所谓的“优秀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却比较差,折射出当前高职教育技能培养不足的“软肋”。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以单一的设计师为目标,而是既具有一定的服装款式设计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对此,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既要有别于普通本科,又要大大高于职业高中,其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和实践教学的加强迫在眉睫。 首先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服装既是商品,又是文化的表征,它不仅能够蔽体御寒,而且反映着人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服装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服装设计品位的提高必须倚重设计者的艺术素养。而服装又是时代的产物,是观察社会变化的视角,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和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要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围绕培养目标,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高职理论教学的要求是“必需”、“够用”,这种要求需要教师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应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淡化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课程体系的整合中,可将《服装材料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成衣工艺》、《服装CAD》、《服装工业样板》、《服装生产管理》、《服装专业外语》等,作为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企业需要的服装系列样板制作,并适度增加《结构设计》、《成衣工艺》、《服装工业样板》、《服装CAD》四门课程的学时。这其中,《结构设计》的教学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结构设计》既是《款式设计》的延伸发展,又是《成衣工艺》的教学前提,在这两者中起着桥梁作用:一方面将款式图细分为若干个平面衣片,把人体的造型、结构特征、各部位的尺寸规律等由图稿抽象到具体,由平面纸样到立体服装;另一方面又为缝制加工工艺提供满足规格的系列纸样,为各层材料特性的选择、部件的吻合、服装形态的匹配提供依据。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是为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复合型卓越纺织工程科技人才。2012年起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程设置与结构的重组与改革;实验、实习及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全工程的系统教学,构建基于工程实际、基于实际工程问题、基于科技项目的构成实践教育平台,初步形成了纺织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
纺织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则构建了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开放型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按照基础专业综合创新研究四个层次进行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课内外、学科间、校内外及至国内外实验教学的结合;注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的结合。明确了各课程体系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手段与方法,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性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纺织与服装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纺织服装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包括:从纤维纺织品设计染整工艺服装设计与制造纺织管理与贸易过程的仿真与模拟等。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使得学生可以实现在线进行软件模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此外尚有各类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其他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的支持。
2 主要培养方法与路径
(1)实施纺织与商贸课程对接
纺织贸易业务是纺织产业服务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全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跨学科课程作为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承载形式,需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其课程教学中主要内容包括:纺织专业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管理知识,国际贸易实践等。具体涉及到外贸的基础知识、外贸的商品知识(纺织面料与服装)、出口贸易跟单实务、外贸进口跟单实务以及外贸跟单的管理知识。其主要业务内容包括: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货物的打样、生产、加工、检验、装运、保险、报检、报关、结汇等环节进行实践操作,需要将每一岗位环节实践内容的领悟与纺织专业知识的对接。
(2)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教材使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学生可以实现在线进行《外贸跟单模拟实习平台》软件模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模拟系统通过虚拟角色定位,选择扮演外贸企业跟单员角色,系统随机模拟一家国际贸易企业,从客户处接受一笔随机外贸纺织品订单,由业务经理将该笔订单全套数据(包括:P/O订单,工艺单以及邮件往来信息)交由跟单员处理,以纺织品跟单为对象,完成包括订单分析、样品跟单、原辅料跟单、生产跟单、包装运输跟单在内的整个外贸跟单实务流程,直至将所有订单项下产品按照客户要求交付完成。其中仅订单分析就包括对外贸订单、产品工艺单以及客户的其他要求进行分析,掌握基本信息(价格数量条件、交货期、产品工艺、包装要求、货运要求等)大量的内容,同时也考验了学生纺织英语专业术语水平和外贸订单过程中对产品要求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客户的要求尤其是细节。系统可以更好体现实际场景的模拟,将纺织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很好融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服务企业需求的实践性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的操作紧密对接起来,纺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借力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平台基础,与合作企业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的筹划与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设立,提供学生培训与实践岗位,考核实践成果的模式等诸多方面将专业理论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对接的相关纺织服装贸易企业,运用实际纺织贸易企业的出口订单流程做案例,聘请贸易人员与学生进行定期讲座和交流。于此同时,部分学生本身就是卓越工程培养平台的学员,有机会在外贸企业通过实际业务的操练更深刻理解外贸业务的实际流程,对不同订单的处理方式、检验标准和要求、与客户的交流协商、纺织产品加工、乃至外贸产品的开发多方面探索和实践,成为了他们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很快成为助力企业的亮点。
(4)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将教学平台与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多类型工程实践模式和创新实验计划的实践性操作结合起来,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本科专业教育和技能实践的对接,在纺织材料、面料、服装加工、测试标准、外贸实务等进一步完善知识并灵活运用。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纺织行业对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3 实践的主要成果
(1)根据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纺织行业标准,结合纺织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工贸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纺织与服装工贸对接的人才模式与培养方案。
(2)加强课程体系改革,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与课件进一步完善,将纺织与服装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很好融合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的操作紧密对接起来,运用实际纺织贸易企业的出口订单流程做案例,对接相关纺织贸易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3)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已建立《外贸跟单模拟实习平台》,采用人物仿真对话的沉浸式教学与实习模式。将学生引入一个任务引领式的实务教学与模拟实习环境,主线任务涵盖从接受订单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所有相关学生均可网上运行系统。
(4)通过服务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校企共建课程,企业和学生均深度参与各项教学实践培养过程,使纺织服装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紧密对接。
1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着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专业素养,既能适应服装行业发展,熟悉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生产、服装商品企划等整个服装产业链中各个关键环节,又在服装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服装贸易与服装市场推广等领域具有较强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服装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制定了200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该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分析专业各知识领域,优化、重组实验内容,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构建了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新体系[5]。
1.1实验项目多层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按照“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积极引入科研成果,紧密联系产业实践,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与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实验教学体系包含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3个层次的实验项目。基础型实验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和分析结果,如缝型认知与实践实验、女裤缝制实验等。综合设计型实验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一般由教师给出实验题目、提出实验要求,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后,自主确定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自拟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如工业立体裁剪实验、成衣产品设计实验等。而研究创新型实验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属个性化培养,要求学生确立研究项目后,自主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调试实验设备、开展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论文,通常是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毕业设计、新苗计划等形式的实验项目,如基于FAST织物风格仪的服装造型评测实验、青年女大学生体型测量与分析实验等。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项目总数为110个,其中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数为72个,比例已达到65.4%。
1.2实验内容模块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从内容上将实验分为认知实践、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四大模块。认知实践模块包括基础技术认知、艺术基础认知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目的,是做到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的基石,属于专业基础模块;工程技术模块包括服装构成技术、成衣工艺技术等内容,主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服装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产品设计模块包括成衣产品设计及制作、针织毛衫产品设计及制作等内容,主要通过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实现创意,使学生具备以“画”表达创意、以“做”实现创意的能力;创新、创业模块包括个性化开放创新实验、品牌策划及营销模拟实验等内容,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模块实验教学体系,见图1。从教学组织上看,该体系可划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模块。其中,课内模块包括依附理论课程而开设的实验项目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共14门),是必做和选做实验;课外模块包括开放创新实验、挑战杯和新苗计划等内容,为选做和自主设计实验。该实验教学体系从建立学生对服装产业的感性认识入手,从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到服装生产以及服装品牌策划与营销,与服装产业链环节完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专业素养,又具有较强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实现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符合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适应现阶段服装产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形成任务驱动、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实验教学多采用验证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常,先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注意事项等,再由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中所讲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做下来,最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统一的学习进度、统一的实验内容、固定的实验步骤、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实验教学,由于过多地限制,制约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削弱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创新激情,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6]。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在充分考虑本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逐渐形成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式教学法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
2.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和与人合作的精神[7-9]。例如,在“计算机辅助时装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工业样板设计”课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时装设计”围绕服装款式设计主题展开,利用计算机完成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服装面料纹理与图案设计等内容及表达,而“计算机辅助工业样板设计”以将时装效果图转化为直接用于服装生产的工业样板为主题,因此,在教学中将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工业样板设计分别分解成几个任务,具体任务见表1。教师预先告知学生各项任务并要求完成,从而促使学生带着任务“学”,通过“做”掌握课程内容。通过几次的教学实践,发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产业适应性和创新精神。
2.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产品教学法)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得到的产品[10-1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服装生产管理实践”课程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项目的内容与要求是:通过模拟企业实际运作,即模拟一个工厂从服装产品设计、制版、面料采购到流水线生产、营销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完成某服装产品成品制作及相关的所有技术文件报告,最后组织课堂进行总结汇报、讨论并加以评价。首先,将通常30人左右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成立服装公司,模拟公司形式,设置组织机构,如设计、生产、采购、业务等各职能部门,每位学生都各自进入相应部门并承担其职责;接着由设计部门通过市场调研,提出产品方案,由生产部门完成生产计划的编制、技术准备、样衣制作、工序工艺分析;然后由采购部门进行物料采购,由生产部门进行工业样板的制作、排料、流水线的编制以及流水线生产,最后进行成本核算与服装销售。2009年6月2日《钱江晚报》的《大学生自制学士服———汉服版》以及《今日早报》的《别样学士服》,就是05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项目产品。通过这样的模拟生产项目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环境,综合应用设计、结构、工艺、设备、管理及营销的知识与技能,加深了解服装生产运作全过程,熟悉智能服装生产流水线相关设备及服装CAD、ERP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流水线编程的原理和技巧,使学生能对服装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有一个融会贯通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产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改变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助学型、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
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多采取学生预习、教师集中讲解原理、分组实验演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学生操作完成实验的形式,这种形式存在由于学生人数多不得不分组而导致实验演示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现阶段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生产实践录像、实验演示、历届优秀作品展示等方法配合讲解实验内容、实验任务及实验目标等,将讲课、演示和实验结合起来,实现了实验教学的三位一体;同时,依托我校国家级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上传仪器设备性能说明、实验项目介绍、教学课件、实验案例等,便于学生在课外进行观摩、预习与复习,以及通过在线答疑辅助学生学习。另外还实现了网上预约实验,配合实验室的门禁系统,学生刷卡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与环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还建成了“服装工艺基础”自主学习触摸屏多媒体系统。该系统具有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如教学计划表、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演示及历年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等,目前用于服装工艺基础、女装工艺、西装工艺等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辅助教与学。它是服装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实现了课外自主适时辅导与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手段符合服装工艺实验课程的“教-实践-再教-再实践”的学习规律,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的作用,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4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由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结合转变
《服装工艺》是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在服装裁剪、服装设计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专业课,是集综合性、设计性、技术性于一身的特色课程。自1994年开设以来,通过十多年教学历程与教学积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为推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教与学方法的更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探索出了适应产业需求、与产业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调研。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追踪反馈信息及本专业对教学的要求,确定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改革思想,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的原则,结合企业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大胆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设置建立在职业行为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课程模式
我们对诸多服装专业职业岗位进行了职业分析和界定,设计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课程。从该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出发,了解并分析服装企业对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特别是制板、裁剪、工艺、质量检验等实际需求量较大的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我们确立具体岗位应具备的职业专项能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调节实际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帮助不同特长和就业方向的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专项能力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强化学生服装设计能力和服装制作技能的基本训练,选择相应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模块:通过女装、男装、职业装、童装、创艺装等教学项目,进一步拓展校外“产、学、研、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校内实训逐渐过渡到校外实训,从单一的课程实训到综合性技能实训,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课程内容中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以实践操作为主
我们原有的教学内容陈旧。尤其表现在工艺教材上——由于受到时间性、灵活性、地区性的限制,目前中职服装专业工艺教材所采用的款式主要是考虑到它的代表性,对学生来说,只能起到入门作用,和实用性联系不紧。实际上,服装业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永远走在时尚的前列,服装的款式千变万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服装专业教材的编写永远跟不上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但如果以此为借口,不去主动靠近、贴合服装行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学无所用”。
由此校本教材编定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就服装专业而言,因为其日新月异的进步,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材应及时反映服装专业科学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步,在校本教材中应该及时体现出知识、技术与观念的更新;同时校本教材也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校本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完成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当包括具体项目的操作所要求的场地、设备、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等。为了紧跟技术进步,吸收最新的动态,为适应先进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服装专业的校本教材也必须做好多媒体配套工作。同时应根据企业所需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服装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达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课堂设在实训场地,教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训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服装造型的过程与规律,体会人体与服装的相互关系,并从实践中得到理论的升华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较好的解决了服装组合、服装造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重点与难点问题。职校生的能力差别很大,尤其是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很忌讳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双师型”教师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利用先进的教法,根据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法,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和训练,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让每个学生得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去练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共同练习、发展评价完成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组建校内服装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双重身份的教学形式,创造模拟仿真教学环境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四、采用多媒体视听、计算机辅助等先进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化教具辅助教学,教学手段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课件、案例,同步展示进行教学,直观性地传达知识内容的信息。在实际的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建了“部位操作——整体把握——艺术造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示范动作、技巧,将课程知识内容直观性地传授给学生。即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进行服装的部件练习、组装整件服装的技能实训,直观再现了从服装部位小综合到服装整体综合到艺术造型大综合的渐进过程。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做到训练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强调立体造型思维,突出方法的应用,坚持“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设计、打板、制作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了空间。
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大量素材,了解流行时装会的信息、动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外它互动的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学效率和丰富学生形象思维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考核也是本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训练是以技能项目为单位进行的,是以掌握服装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也要围绕单个项目的考核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现场操作等综合考核方法,单纯笔试的形式应该减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应该与社会技能证书考核相结合,可以以职业技术中级工证书(具体服装专业中级工证书,如服装工艺中级工、服装表演中级工)作为主要考核项目来评价教学效果。
效果预期:80%学生初步具备了服装企业的职业素质特征;掌握成衣工艺设计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对应市场开发成衣产品的设计能力;70%左右的学生能对成衣品牌类型、品牌风格、品牌运营策略及流行信息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并形成报告;掌握工艺设计元素、风格在不同成衣类型的应用设计,了解和遵循企业的设计与生产规范,并独立完成单项和系列化的设计,包括策划、设计方案、生产设计规范图、工艺生产流程文件、成本预算等,达到了企业的标准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要科学而具体,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社会的需求来随时调整。我们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勇于实践,让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合上时代的节拍。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崭新的高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