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22:23: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课题实施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研究对象:八年级学段学生
研究内容:
1. 通过调查研究,来确定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
2.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
3. 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4.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媒体组合实验教学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
5. 通过实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6. 在教学论理论视野下探索以适应新课程和现行教育的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教学整合 的实践方案。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初中生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理念,借鉴先进的 课题研究成果。
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有效的改善学习态度、促进技能和在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与创造性能力。
3.利用成功教育的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加深概念理解学习,再建认知结构的新途径;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中的挫折和困难,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感,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生物学,今后选择生物学作为职业。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背景下的抛锚式教学作为理论指导:重视有效地设计学习情境和 学习途径来促进概念的学习与转化。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分析能力。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应该在教学论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科 教学特征、探究学习所需的情境与过程进行理论与文献分析。
2.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教学中一些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现象或不能正确有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堂个案进行整理和分析,由现象得出结论,为实验操作提供参照。
3.调查法 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班级就同一课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调查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 组织生物教研组的教师对自己平时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座谈、讨论。即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在研究中反思、总结、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4-3——4 ) 1.查阅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 2. 调查目前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见和建议
(二)具体实施阶段: (2014-5——2014-11)
第一阶段:2014-5——6 1.针对现状策划出干预措施 2.设计出 3 个符合整合措施的教学案例 第二阶段: 2014-9——10 1. 再次调查经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后学生的学习状况 2. 收集相关数据第三阶段: 2014-11 1.对数据整理、分析 2.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3-11第一阶段:2013-4——11 1.准备结题材料,完成实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2.编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课题研究材料 第二阶段:2014-12 整理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上传教科所,准备结题。
(四)申请课题结题(2014-7——9)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立足教学实际,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原则,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实实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施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3、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三、总体思路
以校为单位,制定校级研究课题,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课题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收集资料等。教师个人以校级课题为参考依据,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个人研究课题。全校上下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选题(x月上旬)。结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这一总题为依据,结合我校一年来在实施导学案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校级课题“导学案模式下的小组合作研究”。教师根据这一总题,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课题。
2.申报立项(x月中旬)。校级课题研究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市教研室提交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并在校内公布立项的课题。教师个人及时向教导处上报研究的子课题。
3.实施研究(20xx年x月-20xx年x月)。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将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导处将对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20xx年x月上旬)。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子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校级课题要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向市教研室进行汇报。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附件四)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导处。
5.成果鉴定与推荐(20xx年x月下旬)。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广,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那么如何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自主的学习要求。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曲高和寡到难以亲近,非音乐专家不能窥之究竟吗?纵观音乐教学,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些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实际上教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盲点,需要反思:
1、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而置“音乐”本身于次要的地位。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反而一无所知。
2、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在现今科技发达,繁荣富裕的社会里,学生到处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学校的设备往往不如家庭设备的品质,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只要有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包括节奏、曲调、音色、和声、曲式等)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二
、研究的目标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结合《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并运用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人乐合一。
三
、研究的内容
1
教师方面:
(1)根据欣赏重点,制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借用一些音画舞蹈等较为直观的方式,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听音绘画,听音写下文字。
(2)音乐欣赏过程中,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增强学生听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2
学生方面:
(1)收集音乐素材,比较课堂的音乐欣赏,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感受每受乐曲的情绪,及时做出记录。
(2)通过色彩,图画,肢体语言来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展开想象。
(3)学生能通过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各自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音乐见解,形式多样。
四
、研究的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学生面谈,调查,平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等方法。
五
、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10月)
1
、组建课题
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3、
前测,分析和调研
通过课堂教学,及老师之间的谈论分析,总结我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5月)
分阶段研究:
第一研究内容:学习感受区别音乐情绪,让学生用表情表达出来。
第二研究内容:展开丰富联想,展示丰富的音乐画面,结合音画。
第三研究内容: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聆听到的音乐。
第四研究内容:综合欣赏音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
汇报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六
、预期目标
1
、通过实施,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
、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4
、使音乐课堂气氛活跃,丰富多彩。
七
、课题实施的措施
1、
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教育的理论。
2、
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其形成具体理论含量的教育经验。
3
、课题组人员定期进行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保证课题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4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小学英语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和技巧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为了不断开展学科课程的整合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多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融入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情境化。传统单一式板书教学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小学生爱动的天性使得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包括常见的情境对话(situational dialogue)和角色扮演(role playing),使小学生接触到的单词具象化、生活化,既能强化记忆,又能锻炼口语,激发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国外每年最热闹的Christmas Day,如果单纯地告知学生这个节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学生会产生疑惑:国外的圣诞节也要放鞭炮拜年吗?但是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视频文件生动展示国外圣诞节前的筹备工作以及一家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庆祝圣诞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圣诞节欢快的气氛。因此,信息技术在情景教学方面能把抽象的单词通俗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教学情境化,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第二,营造良好标准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语感语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音频或视频播放器播放纯正标准的英文诗歌和儿歌,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听课注意力,又能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久而久之,小学生不再畏惧英语、怕说英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课余调研与公开课的反映,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但是也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当使电脑死机等情况而影响上课。在课件制作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文字冗长,重点不突出,学生抓不住重点语句和单词,无形中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二,课件过于花哨,流于形式。很多教师认为使用图片可以更直观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课件中叠加放置了很多图片,而且很多图片与教学内容并无多大关联。而过分花哨的内容无形中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弄得学生不知重点在哪儿,一头雾水。
第三,本末倒置,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满足小学生视觉听觉上的需求,逐渐让学生们放弃主动思考和交流,课件内容过于丰富,信息量巨大,已经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畴,爱记笔记的学生会埋头只顾记笔记,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而且学生一节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对学生的眼睛也有害处。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高技术、高学历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也对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正如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认为的那样: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信息素养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是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人民教育》一书中也写到21世纪的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以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课程整合就是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把学习看作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其“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特质,不但有利于激发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正因如此,“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促进我校学生英语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
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走进学校课堂,如今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司空见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要。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优势、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受课群体的特征不无关系。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趋利避害,制定相关策略,争取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同时能保留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我校每班都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班一台笔记本电脑,光前网路覆盖整个校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育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也十分重视计算机操作。所有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育资源应用培训,能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信息技术。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等到进一步的发挥;其作用仅仅停留在辅助教学上,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补充,它更象是录像,只能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文本、声音、图像和影像等媒体语言实现人机交互,使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更为直观便捷。信息技术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单一的黑板板书式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其中穿插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而且新的教师、媒体和学生三者交互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由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散思维,教师充当启发和引导的角色。
小学英语教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Donald Olding Hebb认为,人类言语功能的影响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脑中先天就有专门的语言中枢,能够处理抽象语言符号;另一方面是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作用。而小学生年龄段一般处于8 岁到12岁之间,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后天语言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小学生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与高中应试教育注重读写能力有很大不同。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敢说敢讲,不怕出错,不怕张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避免口语脱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他们在接触一门新的外语时,总会试图表现自己,希望教师肯定自己。因此,教师需领会学生这一心理,适时的表扬与引导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各项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今高等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广普及,大部分城市中小学也已配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信息技术教学中多种信息传播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教学逐渐呈现出诸多问题。有关学者与一线教师针对有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作了相关研究与调研。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形式需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视觉空间能力及学习能力水平等相适应,才能达到最有效的学习与教学。多媒体被当作传统投影仪来使用,且演示文稿过度注重声音图像的美化而忽视教学内容。过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则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只能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
二、研究内容
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寻求并验证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结构,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条件
(一)硬件条件
我校每班都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班一台笔记本电脑,光纤网路覆盖整个校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育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也十分重视计算机操作。所有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育资源应用培训,能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信息技术。
(二)人员配备
本课题由具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李宜斌主持开展,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的中青年教师,人员结构合理,并且都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其中部分同志还开展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有相当的教科研能力。另外我们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与各种网络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更通过网络和书籍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还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数据保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三)时间保障
我们在课堂上获得研究数据和结果,课下进行整理和总结,坚持每周开展课题研究分析会,就课题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
四、研究对象
以开设英语课程班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重视实践和探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和总结,加强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2、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整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同时注意加强对教师教案、课堂实施过程、教学成效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控研究进程。
3、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课堂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取得经验教训,验证理性认识,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4、经验总结法: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炼经验,探索规律。
六、研究目标
1、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活动特点,积极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适应时展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有效技能,使每一位教师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创新。
七、研究途径
1、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中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强化主体意识,建立合作机制、评价和奖励机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3、把本课题研究与培养青年骨干英语教师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素质。
4、建立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制度。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并适时调整研究思路。
5、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由点到面教师加强交流探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率。
八、研究验证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表,数据收集分析和成绩统计来验证。
九、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及形式包括:研究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札记、典型案例、教学或活动设计、阶段成果总结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等。
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5年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有关文献,做一定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课堂的研究。
3)召开进行课题论证会、制定研究方案。
4)确定试验班级,培训研究人员。
2、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2月)
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的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必要的资料、进行阶段总结、积累总结资料、进行中期对比分析。
1)学习阶段
发动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多元智力理论及构建主义理论,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观察分析阶段
a.调查研究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的看法。
b.观摩公开课,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能。
c.从现状和优势中分析总结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3、案例研究(2016年1月——2016年5月)
1)从课堂容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情境创设等方面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对比,探究最有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实施实验计划,探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一、研究背景
当前,淮滨高中进入第三个历史发展时期——特色与创新发展时期,随着“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结合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我们需要不断加深对教育、对教学的理解,要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提升认识,探索路径。本学期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增强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坚持通过课题研究,实施科研带动,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与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我校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教育质量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我校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
二、研究内容
基于学校办学思想引领,立足我校课堂革命前期成果,围绕“课堂改进”,结合学科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叙写,学习目标的达成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板书设计,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评估等相关提升策略和实践路径。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科学有效的成果,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形成优秀的学科组文化;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科研体系。
四、参加对象
淮滨高中在职教师
五、组织与实施
小课题研究由教科室每学期研究方案,教师自行组建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内容要求,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实际申报,按要求提交立项申报书、中期报告及结项材料等。如遇到困难,可以请年级教研员、教科室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或由学校出面邀请校外专家给予指导。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学期,具体步骤安排如下:
(1)2021年3月:教科室拟发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2021年4月1日-15日:教师组建课题组,申报课题(《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课堂改进”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见附件),于4月10日前由年级教科员统一报送教科室,教科室组织评委对申报的课题立项评审,颁发立项通知。
(3)2021年4月16日-30日:课题组组织开题报告。
(4)2021年5月:各课题组上报中期研究报告,教科室对中期研究报告进行评审,组织优秀课题组进行阶段性成果交流展示。
(5)2021年7月:各课题组上报课题成果,教科室对课题成果进行评审,对结项小课题,颁发结项证书。(此期间,教师的微课题申报及评审正常进行)。
六、条件保障
学校设立课题研究项目基金,对结项的小课题进行评奖,奖金设置: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编印优秀成果集,优秀课题作为推荐申报上级科研课题的依据之一。
新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学校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变化,但与新课程高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拿着新教材,用着老办法,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糊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入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的目标
1、学校目标:探索小组建设,推行“三、四、五”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
2、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实践和反思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学生目标: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三、四、五教学模式”的解读
(一)“三、四、五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导学案。“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学习的书面学习指导方案。“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导学案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原则:着力点放在学法指导上;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二)“三、四、五”的含义:学习的三式:独学、对学、群学;教学的四环:预习、交流、展示、反馈。教师五导:引导、追问、精讲、点拨、评价。
四、“三、四、五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导学案使用
(1)导学案内容要求:环节完整,注意层次要求,使用方法表述要具体。
(2)导学案的格式要求:统一导学案模版,各学科要有学科特色和文化内涵。
(3)导学案的编制要求:学期初各备课组长根据教学任务布置备课组成员导学案编写任务书,学科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案的编写。利用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备课,主备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课堂探究问题及小组合作展示的具体设计,并对备课组成员进行备课说明,组员集思广益,讨论、完善和补充,主备教师要对导学案进行二次修改,最后组长审核后印刷,统一使用。
(4)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要与上课前三天下发到学生手中,预习案一般利用晚自习的学科自习时间完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要求完成预习案,并由教师或学科组长负责批阅,归纳存在的问题,教师上课时要对预习案的完成情况做出总结,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由学生讨论解决。探究案和训练案在课上对学、群学、展示、质疑、点评、评价等环节使用。
2、小组建设
这是“三、四、五教学模式”的实施核心。每组8左右,设组长一人,负责本组的日常管理。设学科组长6人,负责本学科的预习、讨论、互教、展示等。他们要协助老师带动组员预习、反馈预习情况;课上,要督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讨论、协调发言机会;课后,要组织好复习、作业检查、小组成员帮扶,以及各项实践活动等。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差四个层次组合,力求平衡,对学组(学习程度相当的同学组成)。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某一个方面的责任。学习小组的建立要在班主任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日常运转中,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学习顺利进行。
3、课堂操作要点
(1)根据导学案进行课前或课堂预习。要求根据学情和课标要求进行设
计,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性把握,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为下步交流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教师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群学,利用小组交流讨论解决本组同学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的关注差生,共同去讨论去思考,共同进步。教师要及时关注小组交流情况,给予合理指导,了解小组交流情况。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0月,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发表的《贝尔格莱德》中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公认目标:“促进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且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并促使其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
根据环境和环境教育概念的内涵,以及《贝尔格莱德》中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之精神。将幼儿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目标确立如下。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2.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
3.寻找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了我园幼儿环保意识的现状;
2.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主要成因及其分析;
3.探索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方式;
4.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等途径、方式、方法的探索。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重点是: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方式。
难点是:幼儿环境教育方式的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对象是:2.5—6岁幼儿
范围是: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小朋友群体。将在本园环境教育质量上综合一般的班级,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班级为实验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法:对幼儿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幼儿实施环保培养程度及其影响,幼儿环保行为发展主要原因。为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2.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七、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9月——.1月幼儿环保意识状况调查问卷;
a.拟订家长调查问卷方案;
b.准备调查材料,实施调查;
c.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材料和结果
d.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3月——6月
a.实施实验;探索对策,落实实验对象
b.根据方案,实施实验;
c.收集整理处理实验数据和资料
d.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形成的原因分析论文等。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9月——.9月
a.总结各班研究成果
b.修改总体研究报告
c.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
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相关材料。
八、课题成果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83-02
电工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系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和实验技能的一门关键性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兴专业、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给电工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乃是实学。”因此,对《电工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工学教学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
“电工技术”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电子技术”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基本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计算。随着现代化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在教改活动中请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根据知识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删除那些陈旧的、次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推导过程,降低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程的信心和决心。补充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内容,尤其是新器件在相关领域的使用,从而确定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同时,可将优化的某些课程内容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中包含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根据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各模块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针对知识点和技能面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等内容,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推行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实训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讨论,引导他们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在实训中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显著提高,激发学习兴趣。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电工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要有驾驭课题、组织教学的能力,还要具备工程师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双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项目的。我们在某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某电子产品的制作为工作任务,比如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数字钟电路,这个项目中整合了门电路、计数、显示与驱动、振荡器等知识点。学生在清楚工作任务的同时,要设计出布局合理的电路,在正确安装电路后,能检测并能排除电路故障,使电路正常工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转换,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动手体验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概括起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以下几个阶段:
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独立收集、查找、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
2.制定工作计划阶段
本阶段中,学生按照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通过讨论确定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步骤、工作时间、检验计划等,并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这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3.项目实施阶段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EDA软件进行仿真设计,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资料、修正电路来消化各知识点,完成理论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根据仿真电路,在实验箱搭接实际电路,验证器件功能,出现故障,小组讨论、查找并排除。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各种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性能,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检查、评价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可改进的方法。并对本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要对工作安全和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检查。
从实践中看,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使之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过去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实验成绩占的比例非常小,甚至有时还不计成绩。为综合评定学生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单独考核
实验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仪器功能、实验原理、数据分析、实验电路设计等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考核学生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故障排除及实验数据的测试及分析处理等知识,实验考试的内容分基础实验和设计实验两部分,基础部分占40%,设计部分占60%,教师精心设计多套实验操作考题,并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学生各自的测试内容可以采取抽签方式决定。
2.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评定可分为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3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40%,对实验提出好的改进意见,对在平时创作等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
3.理论课考试
理论课成绩仍然采取考试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和实验成绩综合而成,各占50%。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群体优势、双语教师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克服以往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以量为本,形式主义;以本为本,本本主义;以我为主,自我主义等现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决定以实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科的均衡发展。
二、领导组织
学校成立集体备课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和组织全校教师的集体备课。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集体备课分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科组进行,分年级成立备课组,以各备课组为单位灵活组织实施集体备课。
1、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以年级为主,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主备人负责制。
2、集体备课与常规课、公开课相结合,流程为:个人初备——集体研备(形成教案、课件、作业设计或练习)——教师再备(针对班级、个人情况,写在打印稿右边的空白处)——上课等四个环节。
四、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包括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可网上下载后并适当修改,形成自身适用于本节课的课件>)。
(2)辅备人的职责: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2、集体研备:
集体研备前,由备课组长检查个人初备时的课本标注情况,并记录。
(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可以相互争执。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形成教案及课件。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及课件。此环节力求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统一课堂作业。
3、教师再备。
教师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特点及个人风格,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定出适合本班级学情、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个性教案。教师的个性教案要打印成册,右边设置空白,留作手写反思或教学随笔。
五、备课管理 :
教师集体备课的成功与否,是能否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改革,取消以前费时低效的教案抄写,改为更多的教学反思或随笔,增加课件的制作,必将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成立了组织机构即集体备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和指导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组长具体负责各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网络,教师们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1、各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安排好一学期的备课分工(本学期在期中考后安排好半学期的备课分工)。
2、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要检查各成员的自备情况(课本批注),集体备课时记录好每位教师发言情况(不允许教师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集体备课后用U盘收集好教案、课件等内容,拷贝在教导处指定的电脑里。
3、集体备课做到“二规范”、“四定”、“四统一”。
(1)“二规范”是指集体备课记录规范、集体备课材料交存规范。
(2)“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备课人;
(3)“四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相互借鉴,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作者简介]张屹(1972- ),男,北京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夏丹(1980- ),女,湖北武汉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杜丽娟(1978- ),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99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2011~2012年度立项课题“项目驱动环境下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体系的可行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M201109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10-02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全赖于教育机构对社会适用人才的培养。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是牵涉多方的“系统性”问题。对于当前承担着国家经济转型时期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以教学为主的面向地方的应用型本科而言,主要存在与当前社会转型、产业升级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社会服务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数量严重不足、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欠缺、职业素养不足等问题。这给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一个关键命题,即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培养社会需求、企业满意、职业素养、大学生自主成长的实践与实训教育环境,让学生学会成长,培养能力,形成自身具有竞争力的“软技能”。以实际项目运作环境来构建人才实践体系平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对学生个人、学校、企业乃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在实际项目环境下能够构建的人才实践体系方案,探究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项目驱动的构成要素
当下大学生就业力低下的核心问题主要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学习知识后能够学以致用的真实环境。在高文教授审编的《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中已提出在社会从工业化社会经由信息社会向着鼓励知识创新、以培养知识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知识社会转型时,知识具有复杂性、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及默会性的特征,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显性知识”无法与真实社会环境中的“默会知识”对接。
基于企业用人的功利考量等原因,学生无法通过“课堂理论—社会实践—课堂提升”螺旋迭进过程提升自我对知识、社会、人生的认知,即在理论、实践、目标、技能间存在根本性的、无法跨越的矛盾。学生将来要接触的项目侧重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独特的性质,每一个项目都是唯一的,实施过程不可复制,资源成本的约束性,项目实施的一次性,项目目标的确定性,特定的委托人,结果的不可逆转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是无法获取的。
若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能有一个实训实践平台,分阶段地通过有具体项目实施学习经历,通过开展与实际环境相近的工作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学会与人共同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清晰地了解自身状态,在与学生、教师、外界的交互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实践平台上学习到专长所需的知识、促进专长发展的方式、安排活动顺序的关键、环境中的社会特征等,学生的就业力必然会提升。通过项目驱动实践平台的具体试验性实践,构建完善的实践体系是解决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环节的核心点。
无论是真实的项目还是模拟的项目,都要构建项目实践环境,项目组成的核心要素有目标任务(客户或委托人提供的需要完成的期望效果陈述等)、资源需求(预算、时间、工具)、组成团队(设计、实施、支持等人员)、实施场所(项目完成的物质环境)、考核指标(由专家或客户提出的目标或标准)五部分。项目完成的流程元素有需求分析、项目沟通、方案设计、具体实施、评价核算五个环节。构建真实的企业岗位情境,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专业学习、明确自我认知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将职业情境中的主要要素引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中,把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融入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项目培养学生,能达到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开发互联互进的效果。因此,要建立系统的以项目驱动为载体的实践培养体系。
三、项目驱动下实践环境营造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可能性
根据项目的定义与特征,在学校的环境中,存在很多“真实项目”。如学生参加专业性比赛、工作环境中提供给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根据专业特点组建创作工作室设计任务、依据院校条件设置集中项目实训平台等。其关键点是在学生实施过程中,有经验者(专家)进行指导,给予学生项目完成的技术支架,给定成本等条件限制,在项目完成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估反思等,团队的组成最好是异构的,让学生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材料或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积累交往的经验与体会。
笔者通过亲身参与校内的实践项目,得出让学生在校内通过活动获取项目实训的教学体验。第一类软件工程专业(集中项目实训平台),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体验团队沟通、明白项目运行规则标准流程、培养创新思维、技术文档写作等;第二类游戏制作专业(企业环境项目实训平台),学生掌握制作小型游戏项目的能力、体验团队沟通、明白企业项目运作的规则、培养创新性思维、策划文档写作等;第三类经管类专业(行政办公室环境实践平台),学生懂得办公场所工作规则、提升基本沟通与表达能力、体验团队沟通、公文写作等。通过对三类试验性项目开展过程的观察可以看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任务分析、组员协商、技术实施、结果评介、组间竞争等环节,锻炼技术学习、表达沟通、人际理解、心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通过项目设计在校内营造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实践环境是可能的,关键在于环境要素的构建与管理手段,且项目要是真实的、与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实际工作情境一致,具有真实性、情境性、结构非良性、过程不可复制等特征。
四、项目驱动环境下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可行性方案
在构建过程中,按照实践体系涉及的内容、制度、人、物质、文化五个元素与项目开展的内容、流程、团队(角色)、技术(工具)、情境五个要素,归结出构建实践体系的几个方面:
1.平台/情境的开发——建立程序化流程概念,构建项目实践互动平台。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依据项目开展的序列存在分析—沟通—设计—实施—评价的流程。在项目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项目实施者不断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沟通(与客户或用者、实施者、合作者、评价者等)、选择技术或工具(根据成本限制条件)、选择实施方案(根据资源限制条件)、验收评价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对非单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个环节都需要思考、协商、决策,这对学生是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
2.个人认知的促进——以数字化管理手段跟踪项目实施效果。学习具有内容、动机、互动三个维度,是促进知识能力、心智平衡、社会性三方面的学习,所有的学习都包含“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内部心智获取与加工”两个过程。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受个人成长背景、接收的信息、学习动机等影响,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岗位特征的认知、自我的认知均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数字化的过程记录,让学生在项目结束后回顾整个过程,通过自我、小组、专家等不同层面的分析,反思自我,明白实施效果成因的过程,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不足,提供项目改进的依据;其次要通过过程记录,将典型的案例汇集成案例库,在系统开发、项目改进、案例教学、学习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多真实的案例。
3.社会性实践的形成——以专业岗位设置确立角色关系。知识具有社会性、情境性,学习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将知识构建起来,将理论迁移进实践中,将知识内化到自身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领导者、技术承担者、业务协商者等多个因承担任务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角色。不同角色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角色间可能会发生因合作而出现的协商、冲突、和解等情境,这时社会关系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特别是在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因专业思维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视角时,会发生协同与冲突,锻炼人际关系处理、理解与表达等能力。
4.个性化的培养——用项目评价迭代培养专业兴趣。每一位学生都是具体独特的个体。每位项目参与者因成长环境、专业背景、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不同,成长目标也呈现多样化。学生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迭代阶段”的过程记录,必须完成初级阶段的内容,经过指导教师的评估,通过考核后才进入下一难度的项目内容。在迭进过程中,可让学生有重新组合、角色更换的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选择环境、接受挑战等,逐渐找寻到自己真正喜欢或擅长的“点”。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明白自身所能承担的、所缺乏的、需要培养的专长,在其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时,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进入“自我管理”阶段,自主学习。
5.学会共同生存——通过项目情境的设计塑造团队综合素养。在软件等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广泛的现代服务产业呈现出网络化、服务化、平台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等动态发展的趋势下,学会团队合作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用人单位除专业能力外,比较看重学生的沟通协调、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职业道德、思考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内在的“软能力”。在项目设计与选取时,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在关键点上增添锻炼学生情商与逆商的“干扰因素”,让项目情境是在不良结构的、异构的状态下开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素养。
综上所述,为解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培养问题,在校内利用各方资源构建项目驱动环境下的多专业实践体系是有必要的,是有可能且可行的。在构建过程中,必须把握项目内容的可实施、人员组成的异构、流程开展的程序化、管理手段的系统化、信息记录的数字化五方面。可以通过程序化流程概念构建项目实践互动平台,用数字化管理手段跟踪项目实施效果,以专业岗位设置确立合作角色关系,用项目评价迭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项目情境的设计塑造团队综合素养,最终达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个人认知、形成社会角色认同、形成个性化发展可能以及最终培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一、《电梯安装》精品课程的技术实施条件
电梯是特种设备,电梯行业是特种行业,电梯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有较高、较特殊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合电梯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创建仿真职业情境的教学环境和一流的师资力量是《电梯安装》精品课程的技术实施必备的基础条件。
1.建设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从2002年开办电梯专业以来,学校每年都加强对电梯实训基地建设。在电梯安装实训基地方面,现有资源如下:电梯整体安装实训基地两处,共有电梯1:1真实井道12条,可供拆装的电梯10台,可容纳5个班级同时进行电梯安装实训;电梯仿真井道架2座,用于进入电梯井道前安装实训;电梯厅轿门实训室1间,共有14台电梯厅门设备,用于电梯厅门分项安装实训;导轨安装室1间,共有12个导轨安装架,24列导轨,用于电梯导轨分项安装实训;有主机实训室一间,共有主机10台,用于电梯主机安装,定位实训;电梯观摩演示电梯2台,用于电梯运行演示及进出轿顶、地坑安全操作实训;电梯模拟仿真软件实验室2间,有上百台电脑;开放场地可作电梯样板制作,电梯钢丝绳绳头制作等电梯安装工序实训场地。另外,学校实训中心负责对实训设备进行专业的管理、维护,确保实训设备正常运行。优良的、充足的实训设备,足以满足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教研需要。
2.创建仿真的职业情景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光有设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营造职业化情境,包括职业环境、职业工作内容、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具体来讲,就是实训场所环境的设计与打造仿照企业设施的配置,教学管理制度参考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一个接近甚至完全符合企业实际的教学场所。这样富含企业元素的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规范学生职业行为,提升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在电梯整梯安装现场,根据企业规范及教学实际情况,划分了实训工作区域,工具、物料存储区域,教学、讨论区域,人行通道等。还在墙上粘贴警示标语,实训管理细则,等等。这些设置仿照生产现场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未来职业环境,感知未来职业文化,熟悉未来工作岗位。同时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功能,如设置教学讨论区域,应用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和资料阅读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电梯专业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电梯专业教师结构有如下特点: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按比例构成。专职专业教师大部分从企业招聘,他们具有十分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经验,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承担一体化教学和实训场地建设任务。兼职专业教师主要由合作冠名培养的企业(日立、通力、奥的斯等)派送有较深造诣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并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实训场地建设等。兼职教师也是学校与电梯企业沟通的主要桥梁。新进的教师要求是电梯相关专业毕业,学校指派资深教师担任导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送新教师到电梯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应用。
二、《电梯安装》精品课程技术实施过程
我校《电梯安装》精品课程已经开发完成,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全面实施。《电梯安装》课程有两个大的分类:分别是电梯“分项安装”和 “整梯安装”。“分项安装”是对电梯安装中的重点、难点及在“整梯安装”中难以铺开教学的环节分离出来。主要分项安装有:主机安装定位、电梯放样、导轨安装、厅门安装、钢丝绳安装、轿厢安装等。通过分项安装的学习,学生学习了操作技能,掌握了相关电梯工艺要求,熟悉了工艺流程。“整梯安装”是在完成分项安装学习的基础上,进入电梯真实井道,完成电梯整梯安装的过程。这是对分项安装技能应用的过程,也可检验分项安装的学习成果。分项安装和整体是按照工作任务从难到易,从简单到复杂的原理来设置的。电梯安装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由电梯初学者发展为电梯安装工。在教学实施环节中,由于 “分项安装”和 “整梯安装”差异性,其实施过程也有所不同。下面分析分项安装(导轨安装为例)的实施过程。
在学习导轨安装之前,学生对电梯导轨是毫无概念的,直接进行导轨安装教学容易进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误区。为了达到的预定的教学效果,特设置导轨分项安装教学结构如下:
以上教学结构凸显了以下特色:
(1)在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观摩电梯运行,并引导学生思考导轨的固定方式,导轨的作用,导轨的直观质量要求等。这对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感性认识环节,在学生对导轨安装毫无概念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导轨拆装实验,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是,从积极方面来看,学生在这个环节往往会遇到困难,而正是这些困难激起了学生安装好导轨的兴趣,完成导轨安装的学习就变得更容易了。
(3)在学习过程中分组学习,授以学生不同的角色,不同职责,如组长、质检员、物料管理员、工具管理员等, 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每个岗位可选举或固定轮换产生,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所担负的责任,更真切地体验自己岗位与他人应该如何理解与配合。
(4)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不是将所有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观摩、交流等途径获得。这样的学生方法让学生摆脱对老师过度依赖,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习惯,提高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日后的职业发展。
(5)高度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操训练环节,高度关注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劳保用品的使用,工具的正确使用等有严格的要求;在结果检验环节,着重培养学生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检验;在全过程的教学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三、《电梯安装》精品课程技术实施的效果
《电梯安装》精品课程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电梯安装》精品课程技术实施方案中,每位学生都承担一定角色、一定责任,他们有事可做,有任务要完成,杜绝学习漫无目的、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学习过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在每一个步骤,学习都有所收获,有成功的喜悦感,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
2.学生由初学者成长为电梯安装“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