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施工

施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7 06:4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施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施工

篇1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合成材料,其抗压性能好,抗拉性能差,在结构中主要用于承受压力,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用量极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避免出现质量通病,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二、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质量水平。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强度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以28天强度为准,为结构安全和质量保证提供可靠数据。

4.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浇灌时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混凝土入模最短时间为温度20~30℃时不超过1h,10~20℃时不超过1.5h,5~9℃时不超过2h。(3)混凝土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工作顺利、连续进行。(4)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不吸水。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结。夏季将容器漆成白色,以减少容器所吸收的阳光辐射热。在夏季宜以1h的运输距离为例,处在白色容器中的混凝土,其温度要比一般深色容器中的至少低1℃。(5)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较长距离的运输时,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应保证缓凝剂掺量正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个环节,对每个工程进行具体分析,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以保证企业信誉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概况

为满足施工高峰期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根据既利于生产、易于管理,又降低线路损耗,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施工电气设备和施工供电线路的布置,尽量做到一物多用,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生各项目施工的相互干扰,降低成本。本工程施工用电电源来自业主指定的厂用电10kV出线。供本标工程用电线路二回,一回供左岸混凝土拌和、基坑用电、民工生活、前方办公及各仓库设备和照明用电系统,供电量3500kW;一回供右侧基坑、预留留土(岩)坎围堰灌浆及进水口设备和照明用电,供电量2000kW。根据主体建筑物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作面的安排,以及施工进度、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各附属加工厂和办公生活区布置情况,本工程用电高峰时段发生在2007年的11月~2008年8月,此时,混凝土浇筑和和钢筋制作、金结安装用电量达到高峰,总需要负荷约3940kw,前方现场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为2918kw,后方加工、仓库等用电负荷约为852kw,生活用电负荷约150kw。

2.配电变电站(室)布置及线路布置

2.1 1#回路。右侧基坑、引水渠施工、预留土(岩)坎围堰灌浆,用电负荷约为2448.7kW。自厂用电10kV线路出线接一回线路到一期工程大坝左侧刺墙坝顶上1#配电室,供3#门机运行、20m3移动压风站、基坑排水、预留土(岩)坎围堰灌浆以及混凝土浇筑用电。

2.2 1#配电室。布置在一期工程大坝左侧刺墙坝顶上,将10kV电压降为6.3kV和0.4kV后分路供右侧3#门机、进水口1#门机、二期的塔吊、移动压风站、抽水站、基坑排水、混凝土浇筑和仓面照明用电。站内安装1台S9-750-10/6kV变压器、2台S9-800-10/0.4kV变压器。

2.3 2#回路。混凝土拌和系统用电负荷约为2448.7kW,自厂用电10kV线路出线一期左岸刺墙坝顶接一回线路沿场内主干道道路旁架空架设至拌和系统配电室供拌和站、冷水厂、钢筋厂、木模厂及前方办公与生活用电。

2.4 2#配电室。布置在拌和系统下游,将10kV电压降为6.3kV和0.4kV后分路供上游1#门机,左侧2#、4#门机、压风站、混凝土拌和系统、木模厂、钢筋厂冷水厂、前方办公室及混凝土浇筑和仓面照明用电。站内安装1台S9-630-10/6kV变压器、2台S9-630-10/0.4kV、1台S7-630-10/0.4kV变压器、1台S7-315-10/0.4变压器。

2.5民工生活区回路。在民工生活区前从2回线路上T接,并设置一个配电室,安装1台S7-200-10/0.4kV变压器,供民工生活用电及1#,3#弃碴场施工道路及弃碴作业照明。

2.6备用电源。本工程均为Ⅱ、Ⅲ类负荷,故混凝土施工时配备一台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以确保一旦厂用电停电或事故停电混凝土仓面处理、照明、排水用电。

2.7照明布置。本工程施工照明电源采取分点集中供电,即各工作面照明用电电源由布置在附近的配电室分路供应,以减少照明线路架线距离和降低电压损失。

2.7.1基坑照明。基坑照明采用装配式照明塔集中安装投光灯进行照明,照明塔分布在基坑围堰和厂房开挖马道上。照明设计标准为1w/m2,选用TG型(1kW/盏)投光灯,局部工作面照明选用碘钨灯。电源分别就近接自1#、2#配电室0.4kv配电开关,为确保施工照明安全,照明线路均采用架空橡皮绝缘电缆。

2.7.2施工道路照明。1#、2#、3#弃碴场施工道路照明电源接自民工配电室0.4kV开关,上、下游进基坑道路照明电源分别接自1#、2#配电室0.4kV开关;主干道照明电源接自2#配电室0.4kV开关;拌和系统至主干道道路、前方办公室道、木模厂、钢筋厂道路照明电源接自拌和系统配电室。

2.7.3生活照明。办公、生活区照明用电接自布置在生活区内的配电室开关,办公、试验室、食堂照明灯具为荧光灯,宿舍和浴室、厕所采用白炽灯。

3.施工方法

3.110kV线路的施工。本工程的10kV供电线路从厂用电10kV出线接取,供电线路在施工前,技术人员会同机电队现场管理干部、测量人员进行地形的勘测,选定各10kV线路的走向和电杆的位置,然后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依据线路的走向和电杆的位置,分别把Ф150×12m电杆运至位置,挖好电杆坑后,用吊车或人力立杆,加固好后,即进行金具的安装和布线工作,线路安装好后,在各接电点位置把配电室建好,把变压器及附属设备安装就位,并把接地线布置好,而后进行通电试验。

3.2低压线路的施工。本工程的低压电源都是从各配电室的变压器低压出线端接取,采用Ф50或Ф90低压电缆塑料绝缘导线引至各用电点的集中开关,分别引至各生产用户和生活用户。

而对于施工道路照明,则采取分段供电,以控制各段低压照明线路长度,降低供电电压降。

4.施工人员及变压器的配置

4.1施工人员计划

4.2施工机械

4.3变压器的配电室特性

5.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供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对于10kV线路,距地高度要求不小于7米,变压器必须要接地,并且要用红砖砌好围栏,配电室要安门锁好,并且安装好警告牌。对于低压线路,塑料绝缘导线一定要在分支连接处包扎,达到绝缘要求。

因施工供电线路属于高空作业,在高空作业时,必须绑好安全带,在立电杆过程中,注意安全检查。

6.结束语

今后施工供电线路结合高压输电线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将使高压输电线路、塔基的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成为“安全防范无漏洞、安全管理现代化、安全信息数字化”的综合型、高水平的安全防范系统,提高电力行业高压输电线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i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on, which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quality defects, the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s reputa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uni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urther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uni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content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analyzed.

Key words:Construction uni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

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不重视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实施。在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毕之后,工程项目部所获得的教训和管理经验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管理资料、技术经济数据和提出的建议没有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存档。因此,建筑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让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需要工程项目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建筑企业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

1.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能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导致相关部门的工程质量下降或留下安全隐患;(2)工程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与项目技术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相一致,影响了工程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和验收工作。而工程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的缺乏和错漏给以后的提高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难以给工程项目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对工程项目技术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落实好工程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过低。因此,在公司一级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对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权利和职责,从程序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威。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设备进场管理

建筑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是形成建筑工程实体的根本基础,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保证原材物料按量、按质的使用和供应,对建筑工程原材料的控制必须严格实施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构配件和建筑原材料都必须要具有施工当地产品备案证、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对于原材料检验不合格的和没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的一律严禁进场。对于需要检验和检测的建筑原材料必须在工程师的监督下当场取样并及时地送交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建筑工程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也要有产品使用技术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并要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

2.2 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出干工程项目的建设信息,吸取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还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及时的搜集和整理,并且要真实的按照专业进行资料分类。建筑工程档案资料还要进行分级管理,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设置相应的施工档案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施工档案工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资料要由工程监理工程师经过现场检查合格并且签字后方能进行归档。

2.3 建筑工程构配件、半成品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投资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周期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严格成品的质量保护。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一个分项工程的完成相当于产品完成过程中一个工序,所以,对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从而避免成品因保护不善或者缺乏保而引起成品的污染或者损伤,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工程的施工工序,减少施工工序的交叉作业。管理人员要建立完善的成品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工作。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在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尤其是小的建筑单位,施工管理组织不健全的现象尤为严重。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属于总包把握全局,各分包处细管的格局,这就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仅有总包内部的交流沟通,往往还涉及到各分包单位 的协同配合,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作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制从广义上说,一般都是以工程承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总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但是,经常有施工单位总包和分包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渠道,各行其是导致问题出现。而且在施工管理不完备的情况下也会经常出现原材料储存、堆放不合理,对原材料入库合格率控制不严格等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大了管理成本,致使许多单位在管理组织体系环节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问题,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工程质量。

3.2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把好建筑材料的验收关,材料进场时,必须进行现场质量验证和记录。对于施工中的砖砌体材料、水泥和钢材等重要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和检验,做好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和进场验收。对于抽样检验不合格、没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报告单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构件等不能使用或按有关标准规定降级使用。(1)砂浆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严格把关材料的进场和水泥的安定性、外加剂质量、砂石含量和砂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抹灰砂浆与拌制砌筑砂浆原材料的质量;(2)钢筋的质量控制:钢筋材料在进场前,要对钢筋的外观和实际重量进行检查和审核。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如表一所示;(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采用预拌混凝土和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应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种原材料合格。选择信誉好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施工单位要定期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控制预拌混凝土的交货与验收制度。混凝土强度标准如图表二所示:

3.3 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最终成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控制好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的质量。在对工程项目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主要是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活动效果和施工工序活动条件,而工程项目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规定特殊工种和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所对应的岗位资质条件,同时还要求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性能技术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而工程项目施工工序活动效果则要通过实测,充分运用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出现的异常原因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施工工序活动效果和施工工序活动条件,全方位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如下图所示: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经营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依靠施工单位先进的施工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施工管理的作用,降低成本,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吴文洁,周. 论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

[2] 高旭艳. 浅谈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的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0(9)

篇4

1、 地基加固原理

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变形和增强抗液化性。碎石桩加固砂土地基抗液化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1.1挤密作用

在成桩过程中桩管对周围砂层产生很大的横向挤压力,桩管体积的碎石挤向桩管周围的砂层,使桩管周围的砂层孔隙比减小、密实度增大。

1.2排水降压作用

碎石桩加固砂土时,桩孔内充填碎石(卵石、砾石)和粗砂等反滤性好的粗颗粒料,在地基中形成渗透性能良好的人工竖向排水降压通道,可有效地消散和防止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高,防止砂土产生液化,并可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

1.3砂基预震效应

碎石桩在成孔及成桩时,振动锤的强烈振动,使填入料和地基土在挤密的同时获得强烈的预震,对砂土增强抗液化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复合土层起垫层作用,垫层将荷载扩散使应力分布趋于均匀,从而提高地基整体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2、进场设备及人员情况

2.1准备进场2台DZ40-60型碎石桩机进行施工

2.2每台桩机配备一台发电机,一台卷扬机及5-6名机组人员。

具体设备进场情况附后

3、碎石桩施工技术方案

3.1准备工作

3.1.1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3.1.2清理平整场地,消除高空和地面障碍物;

3.1.3测量放线,恢复中线,放出路段边线桩,清理平整施工段地基表面,测量地面整平后的标高,做好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

3.1.4按设计文件桩间距及形式绘制碎石桩施工平面图,经设计人员签认后按图准确放出桩位并编号,桩间距允许偏差为±150mm;

3.1.5在钻孔桩两测布设桩位时,应预留钻孔桩施工位置,预留净距为140cm。

3.2材料要求

挤密碎石桩所用碎石应由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扎制碎石而成,级配采用1-2-3自然级配,含泥量不大于5%,且最大粒径不大于4cm。

3.3施工工艺:

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施工顺序采用跳打形式,并由外缘向中心进行,相邻两根桩必须采用跳跃间打每根桩的碎石灌注量不小于0.24m3/m,具体成桩工艺如下:

3.3.1 清理整平施工场地,进行桩位放样。

3.3.2 桩机就位,校正桩管垂直度应≤1.5%;校正桩管长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桩长;设置二次投料口;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

3.3.3启动振动锤,将桩管下到设计深度,每下沉0.5m留振30秒。

3.3.4稍提升桩管使桩尖打开。

3.3.5停止振动,立即向管内装入规定数量的碎石。 3.3.6振动拔管,拔管前先振动1分钟以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 1m导管应反插30cm,留振10-20秒,拔管速度为1~2m/min 。

3.3.7根据单桩设计碎石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桩长度,进行数次反插直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拔出。

3.3.8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直至地表。

3.4成桩的试验:

碎石桩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成桩试验,取得各种机械参数,以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成桩试验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3.4.1根据不同路段、不同的地质情况现场确定桩体的有效长度。

3.4.2掌握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种技术参数,如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桩管提升高度和进度、电机的工作电流及完成全过程的施工时间等。

3.4.3掌握振动沉管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挤密的均匀性和桩身的连续性。

3.4.4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碎石灌入量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3.4.5检测桩身的质量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3.5施工质量控制

3.5.1桩位的放样: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确保桩间距及布置形式(等边三角形)。

3.5.2碎石材料按要求采用1~2~3自然级配,含泥量不大于5%,且最大粒径不大于4cm,绝对不允许用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检验的碎石,以确保碎石的质量。

3.5.3按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整个段落采用跳打形式,并由外缘向中心进行。

3.5.4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应记录施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成桩深度、碎石灌入量及电机的工作电流值,同时注意各种参数的变化。

3.5.5控制碎石桩的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桩管提升的高度和速度,同时确保桩身的连续性。

3.5.6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挖除桩管带出泥土,孔口泥土不得掉入孔中。

3.5.7填料要分批加入,不宜一次加料过量,原则上要“少吃多餐”,每一深度的抗体在未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时应继续加料,继续振实,严格防止“断桩”和“颈缩桩的发生。

3.6施工允许偏差的检验

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桩距(mm) ±150 抽查2%

桩径(mm) 不小于设计 抽查2%

桩长(m)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竖直度(%) 1.5 查施工记录

灌石量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施工允许偏差检验包括对桩径、桩距、桩长、垂直度以及单桩碎石灌入量。实际投料量未达到设计用量要求时,应在旁边补桩一根。

3.7施工质量的检验

挤密碎石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桩数宜为9-16根。如发现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调整桩间距、碎石用量、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等参数。桩间土以标准贯入法试验为主,辅以其它试验方法。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检查施工记录,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检测,以检验处理效果。

4、试桩阶段

试桩前后桩间土分别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瞬时瑞利波法等

测试工作;碎石桩采用动力触探(重II型)法;单桩桩身和三桩复

合地基分别进行静载试验。正常施工阶段:只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

探、瞬时瑞利波和动力触探测试工作。

4.1检测时间在成桩15天以后进行。

4.2检验频率

试桩阶段:试桩前分别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瞬时瑞利波等检测,每试验路段各不少于5个点;试桩后,标准贯入试验按碎石桩根数的1%布设测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5000m2,当工点面积小于5000 m2时,不小于3点;瞬时瑞利波检测时纵向1点/40m,检测点随机布置。

动力触探在桩间土标贯击数达不到要求的点周围检测2-3根桩。

静载荷试验选择在先期的试验路段进行,桩头和复合地基各2点。

正常施工阶段:标准贯入试验按碎石桩根数的1%布设测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5000 m2;瞬时瑞利波法试验1点/40m;动力触探2-3‰。

4.3检验标准

标准贯入试验:处理后粉细砂、粉土质砂、粉土层桩间土实测

静力触探检测:粉细砂桩间阻力qc不小于9Mpa;砂土、亚砂土层中qc不小于6.5Mpa;亚粘土、粘土层qc不小于1.4Mpa ;淤泥质粘土层qc不小于0.9Mpa;动力淤泥层中qc不小于0.8Mpa;

触探(重II型)检测:连续5击时的下沉量应不大于10cm。

静载荷试验:检测单桩允许承载力和三桩复合地基允许承载力分别不小于300Kpa和150Kpa。

5、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5.1每台桩机配备一名现场管理员全过程随机施工;技术人员查岗巡视抽查各个桩机的施工参数及原始施工记录。确保施工参数的准确性及资料的完整性。

5.2根据段落、桩号、桩机性能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对每一台桩机完成一颗桩全过程的施工时间进行一次标定,主要控制桩的成桩质量,确保挤密效果及桩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篇5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通病,由于引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完全消除混凝土裂缝是不可能的。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尽量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问题。在技术和管理的范围内,尽量做到规范,以此来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做到对混凝土裂缝危害的管控,这是房屋建筑企业应该努力做到的重点。

一、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建筑混凝土构件常见的问题,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要全面控制混凝土裂缝,就必须对混凝土裂缝的种类进行合理划分。根据产生部位,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内部裂缝、外部裂缝和贯通性裂缝。根据裂缝的稳定程度,可以划分为稳定混凝土裂缝和不稳定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的处理效果,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可治愈混凝土裂缝和不可治愈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的表面形状,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横向混凝土裂缝、纵向混凝土裂缝、网状混凝土裂缝、龟裂状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时间,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前期混凝土裂缝、凝固初期混凝土裂缝、养护期混凝土裂缝。

二、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1、外力载荷作用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的施工完成后,由于外力的撞击或碰撞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产生。对于外力载荷作用而引起的裂缝,其主要包括直接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裂缝是指由直接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混凝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由于外部持续的轻微的撞击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不均衡而引起的缓慢的开裂。

2、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过快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工程量的巨大,所以混凝土输送棒的传送速率一般很高,而一般振捣速度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振捣速度跟不上混凝土的传输浇筑速度,混凝土侧压力使得模板产生变形,而模板德尔变形会引起整个模板支撑结构的沉降,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开裂。所以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浇筑速度要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以防止浇筑速度过快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变形。

3、模板支撑下沉及变形而引起的开裂

由于模板支撑的放置不当,或者放置基面的不平稳而引起的模板支撑的下沉,特别是在地基上支撑的模板,由于地基的土质松软,很容易引起支撑下沉,造成梁板交接面的开裂。另一方面,由于梁板模板支撑过早拆除,而引起的混凝土表面的过早的承重,而引起混凝土表面的开裂,或者板面堆积混凝土过厚导致支撑系统压曲产生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鼓包或开裂。在现在的工程施工与建设中,有一些模板的支撑比较松弛,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使得模板测压过大而引起模板的膨胀,所以在施工中,要确保模板支撑的牢固,模板间的组合紧密,以免由于模板的变形及开裂而引起的混凝土的开裂变形,以确保房屋工程质量的稳固。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分过低而引起的开裂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温度过高或者风力较大,致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水分的大量蒸发,而致使混凝土过度的干燥而产生开裂现象。所以在夏季高温下或者风力较大的环境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要注意防护措施的运用,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不受环境的影响。

5、混凝土施工中环境因素引起的开裂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沉降裂缝一般沿着钢筋水平上表面发生,或者沿着梁板交接出产生裂纹,对于沿着钢筋水平上表面发生的开裂来说,其开裂深度一般达到钢筋表面,所以这种开裂容易产生日后的锈蚀现象的发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仔细查看混凝土表面,若出现细缝,就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捣振处理,在捣振处理中,要注意控制捣振的时间,以避免由于捣振时间过早,而引起下沉,以及过晚,而引起混凝土质量缺陷。对于刚浇筑成型的楼板混凝土,一般由于泌水现象而产生沉降,浮于表面上的水分不断的蒸发产生了塑性收缩,由于塑性的收缩而不断引起混凝土的沉降,所以沉降与收缩是同步进行的。表面水分的大量的蒸发,导致楼板上层配筋的混凝土出现开裂细缝。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温度较高,以及风力温度的变化,这些环境的因素也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重要的原因。在夏季较高温风力较大的环境下,由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水分的大量蒸发流失,造成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过于干燥,而引起内部应力的加大,从而产生较大范围的裂缝出现。以及由于环境的温度变化差较大,而对完工的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的热涨与冷缩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等,这些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混凝土开裂现象。

三、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1、做好地基的勘察

建筑工程的施工地点,其地质情况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地基施工施工之前,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就要做好其地质勘测工作,将土壤中不良因素以及软土层的问题,确定下来,从而根据其实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重点治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地基土壤的稳定性与强度,使其在承受外部压力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发挥支撑作用,进而保障整座建筑物的安全。

2、严控水泥温度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或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 450kg/立方米以下。再有就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 0.6 以下。如若在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3、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进行建筑材料选取的时候,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选用性能好,收缩性小的产品,在混凝土中,骨料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原材料的清理工作,使其表面要尽量光滑,对于十分以及细粉的加入量,要适中,一起的配比都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

4、做好施工方案规划工作

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将混凝土的浇筑数量以及构造,位置等众多环节的施工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将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用重点符号标注出来,同时还要注意浇筑的时间,不宜在过热或者在温差过大的时间进行浇筑。

5、做好工程竣工验收

在进行房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施工顺序不一样,其竣攻的时间也会不一样,因此,如果一部分首先完成了,我们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质量检收工作,并且,还要对其工程进行养护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巩固住施工成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发生。由此可见,建筑施工是一个环节众多,施工技术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细致谨慎,一切都要以实际要求为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本着一颗认真负责的心,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杜绝各种不利因素发生,防患于未然,从而保障国家基础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is the key, because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However,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one of the most key of temperature, especially in the winter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it is not easy to hold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winter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al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of concrete in winter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的自身特点,施工环境和温度对其质量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温度是除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之外影响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作用是最终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对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越低,水化作用的速度越缓慢。所以说,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水化作用速度较慢,极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控制策略避免问题的产生。

1 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问题概述

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此时的混凝土施工因为受到周围环境及温度的影响,要求运用更为复杂的施工工序和技术,一旦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展开势必造成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再者,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具有极大地隐蔽性和滞后性,不易发现,各种问题多在春季才能显露出来,给后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修补,若问题无法修补解决就必须返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施工所表现出来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扩大,最终造成混凝土箍筋即主筋方向产生大量裂缝;混凝土中水分的移动所带来的压力极易造成混凝土轴向开裂;另外,混凝土配制时水灰比过大,早期混凝土强度低,失水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混凝土不同程度裂缝的产生。②混凝土结构松散:具有该问题的混凝土在外观上表现为黄色的冰晶状体,敲击声空洞,骨料之间粘滞作用弱,抵抗外界作用能力弱。③混凝土水分转移:混凝土在温度差,压力差及湿度差等多重作用力的作用下,势必造成其中的水分由边缘向中心转移,最终造成内部空隙的产生。④混凝土表面返霜:混凝土表面返霜实际上指的就是混凝土表面的结晶腐蚀,是外加剂在混凝土硬化后渗出混凝土表面,随着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在表面形成结晶腐蚀,俗称返霜。⑤混凝土表面起灰:混凝土表面起灰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制时水灰比过大,造成离析及泌水现象严重,最终导致砂浆和骨料分离,骨料外露,表面起灰。

2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优化控制措施

2.1 施工方法控制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很多,就施工技术而言,根据施工温度不同,常采用调整配合比法以及蓄热法。①调整配合比法。在施工温度为0℃左右时可应用此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合理选择配合料,在配制冬季施工所用混凝土时,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常选用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材料,这是因为硅酸盐水泥具有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等特点。另外,在选用骨料时宜采用缝隙少且硬度高的骨料,尽量使骨料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接近,避免空隙和裂纹等质量问题的产生。二是尽量降低水灰比,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具有大量的水化热和尽量短的凝固时间,因此必须通过适量增加水泥用量来降低水灰比,减小坍落度,增加水化热,减少达到临界强度的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是适当使用外加剂,混凝固冬季施工时常使用的外加剂包括早强剂和引气剂等,早强剂主要是为了缩短冬季混凝土施工时的初凝时间,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施工中常采用硫酸钠(水泥用量的2%)和M―F复合早强减水剂(水泥用量的5%)作为早强剂,引气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拌和物的流动性,增加其粘聚性及保水性,从而提高其抵抗混凝土内部压力的能力,提高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②蓄热法。在施工温度为-10℃左右时可应用此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实施:使用蒸汽对混凝土拌合物如水,砂,石等进行加热,以保证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机浇筑后仍具有足够的热量,加快水泥水化放热速度,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一般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水温不宜超过60℃,防止水泥假凝,如通过加热水的方法仍不能达到拌合物出口温度的要求,则需对骨料进行加热,提高温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极易产生温度不匀,内部温度较低等现象,必须加以注意,谨慎养护.

2.2 施工过程控制

2.2.1 混凝土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在混凝土拌合物选择方面必须保证所采用的骨料清洁无杂质,避免因杂质造成的开裂和空空隙。采用蓄热法控制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时,宜采用加热水阀,对水加热时,宜在水箱四周加设围护结构,增强保温措施,并随时对水温进行仔细测量和记录。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保证梁板内无冰雪冻块,如若有冰雪冻块存在,必须将其融化并将水放掉。再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置火盆对混凝土模板进行不间断烘烤,设置位置为模板下6m处,设置时间为从混凝土浇筑时间开始到制混凝土浇筑完成的72小时。与此同时,采用蓄热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时,所有施工人员还必须加强防火意识,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一般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如通过加热水的方法仍不能达到拌合物出口温度的要求,则需对骨料进行加热,提高温度。若在添加的外加剂中包含钾、钠离子时,不宜采用常有的活性骨料。对骨料进行加热时,骨料不得在钢板上炒灼。水泥应储存在暖棚内,不得直接加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制时的水灰比是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水灰比中的水分必须将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考虑在内。

2.2.2 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浇筑前夕,必须清除模板以及钢筋上的冰雪以及污垢,拌合物的容器应该具备保温措施。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运输,必须大力减少热量的损失,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满足:减小运输距离、确定最可行的运输线路、将装卸频率和次数降低到最小、合理确定运输容器的形式和规格、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在进行冬季混凝土施工时不宜在强冻胀性地基上进行浇筑,而应在弱冻胀性地基土上进行,切浇筑时应对基土采取一系列保温措施,以免遭冻。与支座不做刚性连接的连接梁,应在长度不超过20m的段落上同时加热。在多跨刚架的连接横梁中,当刚架支柱的高度与横梁截面高度之比(H/S)小于15时,则宜采取以下方法:梁的混凝土浇筑与加热应分段进行,段之间的间隔长度不应小于1/8梁的跨度,也不得小于0.7m。在浇筑的混凝土冷却至15℃以下时,间断处可用混凝土填实并加热养护。若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时,在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以及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温度,且不得低于2℃。

2.2.3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冬季施工必须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及保温工作,尤其是由正温养护转入负温养护前,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等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加强混凝土保温时常采用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并均应保持干燥。

3 结语

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极易产生系统通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混凝土温度。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是基于温度控制为中心。施工时,必须在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只有如此,冬季施工过程中,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高层建筑;安全管理

就目前的市政工程来说,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市政工程那首先就应该选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如何在深基坑进行设计过程中如何能更合理、更科学并且能够尽量避免出现问题这样才是最主要的。作为施工方应该重视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保证工程的安全进度,为为工程的质量提供最大的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深基坑技术的应用。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施工条件、基坑条件等客观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全面、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用来全面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就是对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1深基坑工程

所谓的深基坑技术是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的一项工程,在深基坑施工前要根据首先确定深基坑施工方案,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高质量的基坑支护材料,在对深基坑进行开挖时要根据地质勘测的要求,对基坑进行合理的放坡,并且对放坡进行保护避免土体收到挤压力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而出现坍塌。由于深基坑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因此,国家对于深基坑的技术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根据我过建设部的文件规定深基坑一般分为2种:第一种就是开挖深度超过5m(包括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第二个就是开挖深度没有超过5m,地址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且影响周围建筑物安全的基坑降水、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这就要求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控制深基坑施工技术,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施工问题。

2深基坑急速的主要施工内容

深基坑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对施工要求技术高、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巨大、施工工序多、施工影响因素多的工程。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高低决定了深基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方案设置是否合理、施工工人对于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现场施工机械的使用情况、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深基坑施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深基坑工程施工前要采取制定的技术措施要对周围建筑进行维护,用来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基坑施工前要进行严谨的现场地质勘查,在工程施工前要对地下施工条件详细的掌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地下机构不了解而对地下结构造成破坏。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在施工过程中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避免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出现工作懈怠、工作不认真等负面的施工思想;施工前要在地质勘查以及设计单位拿到具体的现场施工数据。要对现场进行仔细的勘查并且进行详细而精准的测量,确定地下打桩的具置,认真勘查地下是否有市政管线,如果测算出深基坑可能会对周围建筑或者地下管线,要首先对这些建筑物进行维护、隔离、加固等保护措施,减轻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建筑物的破坏,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深基坑支护形式来看,一般采取的支护形式有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悬臂桩支护、复合土钉墙支护和加固支护。深基坑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支护形式,都要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结构类型、周围环境进行深度分析,要根据不同的基坑支护所使用的建筑结构特点选用不同的支护形式。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土体坍塌的情况,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观察周围土体的变化,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要严格设置施工工期,严格按照施工节点进行施工。选用适合的施工支护结构,不仅能够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还不会对施工周围的环境结构造成破坏,在此基础上还巩固了深基坑的施工条件。

3深基坑施工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深基坑技术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复杂,工程量大、工程施工周期长、耗费大量人力的工程。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情况,因此要想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施工进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仅要追求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细节问题,避免出现由于一些小的施工细节,以防影响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继而影响了市政工程的顺利竣工和按时投入使用。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现场施工质量问题,首先应该是严把现场材料关,在施工现场要严格禁止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因为设计出施工对于施工材料的依赖性很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检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专业实验,并且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以及和质量有关的材料整理齐全,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在施工现场予以使用。针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问题,现场施工应该安排专业的安全监督员,对施工现场的进行定期的安全质量检查,对有可能有安全威胁的因素提前提出来并提出合理的施工解决方案。第三个方面应该是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在让施工人员在熟悉掌握新的技术的同事,还应该给现场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施工意识,树立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在技术、材料、人员等方面全方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在对工程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涉及面广、内容非常丰富的项目,同时,也是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难度最大、技术应用最广的工程之一。随着各种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市政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施工单位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的同时,一定要有效解决常见问题、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监督管理施工人员的操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样不仅会给市政工程画上美丽的一笔,还会提高施工单位在房建企业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赖钦涛.关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02∶143.

[2]苏中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100.

[3]郑义.市政工程基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4∶149.

篇8

一?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控内涵

施工企业承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任务过程中,其成本主要代表工程建设阶段各类耗费的生产费用,其将每项工程视为核算独立对象,进行施工阶段中应用材料、耗费人工费用的汇总合计。具体涵盖应用的各类主材、辅材、配材、周转材料费用、场租费用、机械采购租赁费用、员工酬劳费用、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等。施工企业产品主体成本构成了施工工程成本,将施工建设单位项目视为核算管理目标,借助成本管理计算进行项目施工费用的真实反映。从成本构成层面来讲,其涵盖间接与直接成本。前者主要代表企业系统内部项目管理部门,做好施工前期组织、准备、生产控制而耗费的相关费用,例如员工薪酬、保护劳动成本、福利待遇费用等。而后者则代表在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中应用的实体工程或利于其创建完成的各类支出成本,涵盖人员工时费用、机械设备材料费用、他类直接成本费用等。

二?施工企业工程控制施工成本阶段中包含的现实问题

施工企业工程在控制施工成本阶段中,由于管控意识有限、手段方式滞后、方案实施不佳而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没有系统制定成本管控计划,做好相关费用的细化核算、研究、核查,令成本预算、管理多停留在表面形式,无法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各级施工建设及管理人员则欠缺良好的成本管控意识,无法开展综合成本考察、评价与验证。各单位、部门、施工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也令他们无法对成本管控形成正面激励作用。为此,施工企业应创建完善的经济责任、成本管控体系,明确成本控制指标,进而有效预防施工建设阶段中包含的弊端问题。在施工方案制定层面,施工单位应全面考量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团队员工数量、机械设备适用性、技术水平特征、工程自身标准、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施工场地经济、自然环境状况。应创设良好适用的施工方案,确保其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明确。当前我国较多施工企业承担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中,不科学注重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比选,衡量指标科学性,或仅仅引入一种指标,影响了方案设计规划的有效性。

三 施工企业工程施工建设成本的优化管控

(1)引入先进施工流程工艺,优化现场管理

工程施工的优化设计,需要首先进行统筹考量,明确进度计划与质量控制目标。而后应进行良好施工方案的科学选择,周密创设施工操作准则。对于各类设备机械应进行优质布设,规划施工现场,创设良好的工程施工条件。例如,为有效节约车运距离,可优化选择各类便道路线,并可进行预制场布设。为便利运输、畅通环境条件,提升预制构建效率,可优化布设预制场。再者,为顺利完成工期目标、提升施工效率,应科学引入现代化施工技术、先进施工工艺,提升设备器具应用效率,降低不需要的管控成本投入,创设良好的成本效益。对于各项人力物力资源应优化分配、提升应用效率,体现良好的应用价值,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或盲目的抢进度现象。应通过施工工程的优化质量管控降低质量隐患,实施合理修补处理。另外,应强化对各类成品物质的保护管控,实施优化技术管理,针对各类工程任务体现不同的技术特征,应实施细化分析研究,做到精密核算,进而有效减少成本费用投入。例如开挖施工阶段中,不应存在不足开挖或超挖施工现象。

(2)优化施工工程成本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成本预算,涵盖成本的预测与计划管理。准确的预测需要依据成本成分、工程项目特征,合理应用预测方式实施有效预估、评价工程项目未来趋势。其针对开工前期实施费用估算,可良好的符合质量标准与施工期和发展目标。同时,还可降低费用成本投入,选择完善施工方案,提升工程进度。工程成本计划则应依据前期预测,通过货币模式进行各项建设费用、成本状况、管控节约的相关方案规划与措施制定,进而创建良好的管控成本责任体系,为成本核算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施工企业应针对工程施工项目做好科学成本预算,秉承实事求是原则,应用优质技术定额,做好各环节的配合调节,确保预测、计划制定的合理、完善、真实、准确。

(3)强化材料供应管理与应用控制

施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优化管控,应注重材料供应采购管理,依据自身目标、需求,制定科学的材料应用计划。管理部门则应依据整体企业发展水平、储备资金、生产目标、应用产品进度实施研究、评估,衡量计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在材料采购、选择供应商阶段中应秉承遵循时间、严格控制、良好适用与准确合理的原则。尤其针对各类经常应用的主体材料,应引入比价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模式实施集中采购,进而实现降低成本费用的科学目标。为预防供应材料不及时现象,应广泛获取货源引入方式,对各类材料实施综合比对研究,衡量其价格、质量水平、运输条件状况,进而最佳选择材料采购供货商,明确良好的价格标准。材料进场阶段,应实施全面验收,核准具体质量与总量,杜绝由于材料质量不佳导致无法应用,需另行采购,进而延误工期、导致费用成本投入增加的不良状况。为杜绝材料应用不良浪费,施工企业应实施有效的施工管理协调,优化领料管理体制,降低不当消耗现象。对于施工现场各类材料,应做好完善规划布设,降低二次搬运机率,抑制搬运费用成本投入的增加。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施工企业工程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尤为重要,只有针对企业工程成本管控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优化控制策略,才能创设良好的成本效益,降低成本投入及不良浪费现象,提升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令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篇9

对砂石骨料加热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热水或通蒸汽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oc。采用蒸汽加热时,粗骨料可直接加热,但不能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拌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冲洗,拌和时间应比一般季节延长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最好采取一次直接运送。运输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并尽可能加以保温。各种运输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立即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干净;恢复工作时要首先加热。

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 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一10℃以下。

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仓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

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10×10cm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

篇10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准备

园路铺装工程中,铺装材料准备工作较大,为此在确定方案时应根据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图上放样, 确定方案中边角的方案调节问题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 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及边角料规格、 数量。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上列问题。

1.2 场地放样

按照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 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 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 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

1.3 地形复核

对照园路广场竖向设计平面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 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2 场地平整与找坡

2.1 挖方与填方施工

填方区的堆填顺序应当先深后浅、 先分层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 直到设计的标高处。 挖方过程中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以后再填入花坛、 种植地中。

2.2 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变地面平整度变化限制在 0.05 米内。 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数据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2.3 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 园路、 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 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排水、 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至最低。

3 地面施工

3.1 基层施工

施工程序: 摊铺碎石稳压散填充料压实铺摊嵌缝料碾压

⑴摊铺碎石

可用几块 10cm 左右的方木或砖块放在夯实后的素土基础上,用人工摊铺碎石(碎石强度不低于 8 级,软硬不同的石料不能渗用)。以标定的摊铺厚度,木块或砖块随铺随挪动。 摊铺碎石一次上齐,上料应使用铁叉,要求大小颗粒均匀分布,纵横断面符合要求厚度一致。 料底尘土要清理出去。

⑵稳压:

先用 10-12T 压路机碾压,碾速宜慢,每分钟约为 25-30 米,后轮重叠宽 1/2,先沿整修过的路肩一起碾压,往返压两遍,即开始自路面边缘压至中心。碾压一遍后, 用路拱桥板及小线绳检验路拱及平整度。局部不平处,要去高垫低。去高是将多余的碎石均匀捡出,不得用铁锹集中铲除。 垫低是将低洼部分挖松,均匀地铺撒碎石,至符合标高后,洒少量水花,再继续碾压,至碎石初步稳定无明显位移为止。这个阶段一般需压 3-4 遍。

⑶撒填充料:

将粗砂或灰土(石灰剂量 8-12%)均匀撒在碎石上,用扫帚扫入碎石缝里,然后用洒水车或喷壶均匀洒一次水。水流冲出的空隙再以砂或灰土补充,至不再有空隙并露出碎石尖为止。

⑷压实:

用 10-12 吨压路机继续碾压,碾速稍快,每分钟 60-70 米,一般碾4-6 遍(视碎石软硬而定),切忌碾压过多,以免石料过于破碎。

⑸铺撒嵌缝料

大块碎石压实后,立即用 10-12T 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碾压 2-3遍,碾压至表面平整稳定后无明显轮迹为止。

⑹碾压

嵌缝料扫匀后, 立即用 10-12T 压路机进行碾压,10-12T 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需压 2-3 遍,碾压至表面平整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

3.2 稳定层施工

⑴在完成的基层上定点放线,每 10cm 为一点,根据设计标高,边线放中间桩和边桩。并在广场整体边线处放置挡板。挡板的高度为10cm 以上,但不要太高,并在挡板划好标高线。

⑵复核、 检查和确认广场边线和各设计标高点的正确无误后,可进入下道工序。

⑶在浇筑混凝土稳定前,在干燥的基层上洒一层水或 1:3 砂浆。

⑷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 浇筑、 捣实混凝土,并用长 1 米以上的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稍干一点,再用抹灰砂板至设计标高。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

⑸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 7 天以上,

冬季施工后养护期还应更长一点。 可用湿的稻草、 湿砂及塑料膜覆盖

在路面上进行养护。

3.3 面层施工

3.3.1 施工准备

⑴材料:石料的品种、 规格、 图案、 颜色按设计图验收,并应分类存放。

⑵作业条件:①做好墙柱面、 天棚(天花)、 吊顶及楼地面的防水层和保护层。②门框和楼地面预埋件及水电设备管线等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③各种立管孔洞等缝隙应先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堵严(细小缝隙可用水泥砂浆灌堵)。④在四周墙身弹好 +50 厘米的水平墨线。各开间中心线(十字线)及花样品种分隔线。

3.3.2 操作工艺

①先将石板块背面刷干净,铺贴时保持湿润。

②根据水平线、中心线(十字线),按预排编号铺好每一开间及走廊左右两侧标准行(封路)后,再进行拉线铺贴。

③铺贴前应先将基层浇水湿润, 再刷素水泥浆 (水泥比为0.5 左右),水泥浆应随刷随铺砂浆,并不得有风干现象。

④铺干硬性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 1:3,以湿润松散、 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找平层,虚铺厚度以 25-30 厘米为宜,放上石板块时高出预定完成面约 3-4 厘米为宜)用铁抹子(灰匙)拍实抹平,然后进行石板块预铺,并应对准纵横缝,用木锤着力敲击板中部,振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石板掀起,检查砂浆表面与石板底相吻合后(如有空虚处,应用砂浆填补),在砂浆表面先用喷壶适量洒水,再均匀撒一层水泥粉,把石板块对准铺贴。铺贴时四角要同时着落。再用木锤着力敲击至平正。

⑤铺贴顺序应从离向外逐行挂线铺贴。缝隙宽度如设计没有要求时,对于花岗岩、 大理石不应大于 1 毫米,对于水磨石块不应大于21 毫米。

⑥铺贴完成 24 小时后,经检查石板块表面无断裂、 空鼓后,用稀水泥(颜色与石板块调和)刷缝填饱满,并随即用干布擦净至无残灰、污迹为止。 铺好石板块两天内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 贴踢脚板镶贴前先将石板块刷水湿润,阳角接口板要割成 45 度角。将基层浇水湿透均匀涂擦素水泥浆,边刷边贴。在墙两端先各镶贴一块踢脚板,其上楞高度应在同一水平线内,突出墙面厚度应一致。然后沿两块踢脚板上楞拉通线,用 1:2 水泥砂浆逐块依顺序镶贴踢脚板。镶贴时应检查踢脚板的平顺和垂直。板间接缝应与地面缝贯通,擦缝做法同地面。

3.3.3 质量标准

⑴保证项目

①.面层所用板块的品种、 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⑵基本项目

①板块面层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色泽均匀,板块无裂缝、 掉角和缺楞等缺陷。优良: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 掉角和缺楞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②地漏及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优良:坡向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结合处严密牢固,无渗漏。检验方法:观察和泼水检查。

③踢脚线的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接缝平整,结合基本牢固。 出墙厚度适宜。优良:表面洁净,接缝平整均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适宜。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

④踏步、 台阶的铺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缝隙矿度基本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 15 毫米。防滑条顺直。优良:缝隙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 10 毫米,防滑条顺直。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⑤镶边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面层邻接出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边角整齐、 光滑。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3.3.4 施工注意事项

⑴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篇11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技术要求

1.1清洁工作

这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第一道工序,混凝土自身就是通过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配置的一种建筑材料, 在进行浇筑前要对混凝土进行深层次的清理,这样才能保证浇筑的效果。这是对混凝土浇筑的第一个要求。

1.2贴合缝面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缝面,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或者尽可能的减少这种缝面的细缝程度,在进行浇筑之前,要首先铺一层薄厚相适应的水泥砂浆,这样可以加强缝面结合的效果。

1.3水分控制

在浇筑过程中,不能使用过多的水,导致浇筑层表面溢出多余的水分,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处理,但不能采取在模板上开孔使水分流失的做法,这样会破坏模板的完整性,影响后期的质量。

1.4持续性

浇筑工作最好能够做到一次性完工,因为中间的停歇会严重影响到浇筑的完整性,结构也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有十分特殊的情况,还是允许停歇的,不过时间不能太长。

1.5天气情况

一般在浇筑的时候应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但是也有在天气十分寒冷的情况下进行浇筑的,这时的浇筑工作就又要加一道程序,预热,这个预热包括对材料的余热和对水的加热,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浇筑效果。

1.6监督要求

浇筑过程难免会出现失误等问题,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浇筑的位置等发生偏离,因此,要时刻对浇筑工作进行监督,减少工作失误。

2.施工标准

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中国规范。密实振捣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不允许人工振捣,必须使用电动的震捣器。模板和配筋之间必须使用垫块。混凝土后期处理必须使用PE薄膜并浇水养护。混凝土施工必须符合下列规范:

2.1混凝土表面(平面、背面及墙)

有序的连接轮廓;必须将全部表面及边缘清除光滑,没有毛刺及凹陷处等;尽可能形成一个完整且没有毛孔的表面;表面保持直线水平。

模板的外形与构造应完全一致,边缘缺乏混凝土或模板中过量的混凝土都要必须进行修复。对于边缘或拐角处由于模板渗漏或不充分振动所造成的损坏必须进行正确的修复。

2.2混凝土表面(楼板和墙)

必须将连接件及固定器整齐地放置于固定框格内的洁净并水平垂直的模型内。框格必须放置于表面区域并且对称。特别指出的是,模板中的连接件必须平直,在深度和宽度上没有偏差或毁损框格边线的现象。离开模板的连接件的端部、所有的斜角边及边角件、孔洞及标记等都必须清洁、光滑、饱满,从而使其边缘清晰统一。

混凝土表面必须均匀、平直且具有非常均匀的毛孔结构。混凝土的配料应合理选择。正面的混凝土工程必须按已被确认的模板系统进行修建。

在所有的混凝土工程中都需将三角形压条放置于模板中,以在其边缘形成斜角边;这些压条必须是合适的长度且在连接处没有偏差。

在所有的混凝土工程中都需将三角形压条放置于模板中,以在其边缘形成斜角边;这些压条必须是合适的长度且在连接处没有偏差。

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恶劣天气条件下造成的霜冻。压制出的裂缝可导致侵水腐蚀,因此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所有混凝土地面的上表面都应磨平以保证其适合不同的地面并防止表层磨损。白天工作时连接处应减少至最小值。

3.施工方法

3.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编制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必须确保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浇筑每部位混凝土前预先上报配合比及所选用各种材料的产地、碱活性等级、各项指标检测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结果。混凝土要用低活性集料配制,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得超过5kg/m3。

3.2为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必须经过实验确定。为保证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到4~6 小时,能够满足混凝土出机运至现场具有可泵送料条件,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缓凝剂。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18cm。

3.3施工缝处理措施: 所有施工缝均采用多层胶合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在下一流水段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施工缝处理,处理前先在混凝土边缘弹通线,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以防触动钢筋,施工缝浮浆层剔除后混凝土浇水湿润,施工缝处理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

4.施工技术

这是本文的重点论述的内容,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浇铸技术,改善浇筑的效果:

4.1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设专人振捣,应快插慢拔,避免撬振钢筋、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一般为20~30 S,要避免过振产生离析。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 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捣器与模板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4.2垫层混凝土浇筑

基槽验收合格后,钉控制桩(8m×8m)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震捣采用平板式震捣器震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钢筋棍上标高及水平标高小棉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的补平,用水平的刮械利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最后用铁抹子压光。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法养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阻燃草帘被。

4.3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

A底板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浇灌输送混凝土,为保证底板整体性,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不留垂直施工缝。B底板商品混凝土标号C30,坍落度12-16cm,要求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并掺入UEA 外加剂,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各性能指标。 尽量降低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D水池底板砼采用一次性整体浇注,底板与墙体衔接处在墙体上留设水平施工缝并在施工缝中埋设橡胶止水带。

4.4柱、墙混凝土浇筑

柱、墙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填以3-5cm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柱、墙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采用50棒应取40cm厚;30棒应取30cm厚。浇筑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加以控制。墙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保持一致,必须同时下灰,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口补充振捣,后封闭洞口留设透气孔。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检查是否漏振。墙体浇筑时振捣棒每隔6m放一台,不得来回搬动。柱墙分两层浇筑时,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必须用无齿锯将施工边缘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不得触动钢筋。

4.5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梁柱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和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密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捣点。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械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平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

4.6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跳位置后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4.7混凝土养护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12h后加以覆盖和浇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对立面可以采取涂刷养护剂的办法进行养护,夏季高温时对楼板增加浇水次数并要保证表面湿润,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严防混凝土裂纹的出现。

5.结语

在工民建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算得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如果技术存在差错,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最合理的浇筑技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