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4 18:14: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扶贫典型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精心安排部署。院里成立了帮扶工作机构,健全了帮扶工作制度,根据帮扶的XX村、XX村总体发展现状和帮扶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一是收集有关扶贫政策文件、基础数据、验收标准等相关资料,印制了《扶贫工作实用资料汇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手册》。二是选派2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较强的干警在XX村驻村帮扶每年200天以上。三是把帮扶干警分编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帮扶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并严格落实。四是班子成员每月到户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两次,做到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
一、加大争取力度,X万元“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落户我县。今年x月,在省扶贫办组织的“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专题答辩会上,我们通过精心部署、认真准备,提交的X县“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答辩材料获得与会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使总投资X万元的“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落户我县。中央专项公益金资助是以全国贫困革命老区中的贫困村为单元,按照集中连片、整合资金、群众决策、科学规划的原则,通过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而开展的扶贫开发建设项目。此次获批的X万元项目资金,将全部用于我县X个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大跑办力度,财政扶贫资金额度实现新的突破。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积极与省市扶贫部门沟通联系,最大限度的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做好贫困村项目准备工作,为实施启动扶贫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到目前,已争取到位财政扶贫资金X万元,其中,一批资金X万元,二批资金X万元,项目主要涉及X个贫困村的设施蔬菜种植、食用菌、肉猪养殖以及修路、引水等项目,所有项目正在实施中。
(1)每周一上午为两委党员、群众学习时间,具体内容为扶贫、扫黑除恶、意识形态及当前形势、上级会议传达等;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
2、聚焦聚力攻坚不够
(1)贫困户房屋建设超标问题排查并落实;
(2)义务教育学习核查(学校花名表、村委会核实花名表进行比对汇总);
(3)健康状况摸底及送医送药、慢性病救治等核查(村委会花名表、卫生院花名表核实比对汇总)
(4)2019年拟危房对象及评定情况;
(5)易地搬迁贫困户入住、拆旧情况。
(6)2019年贫困户脱贫方案(已脱贫贫困户政策落实方案)
(7)贫困村动力电通村情况表;
(8)村民小组安全用水、生活用电摸底表(未解决的须填写解决措施)
3、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有偏差
A、落实政策方面:
(1)因学、因病、“两线合一”摸底表,汇总情况;
(2)开通举报电话及设置举报箱;
(3)各村委会社会兜底排查。民政所社会兜底对象名单对比核查;
(4)养老保险名单、医保名单与贫困户对比核查;
B、措施帮扶方面:
(1)贫困户家庭可利用资源摸底表-------根据可利用资源制定相应帮扶措施,为指导员提供一手资料;
(2)无劳动能力企业连接-------避免简单给钱,以考核的方式为其力所能及赢得支助金额;
(3)加强“志智双扶”典型宣传,以点带面,教育贫困户发挥主动能动性。
二、履行主体责任不够到位
1、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次数少;
(1)每月第一个周五为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为研究讨论部署会,研究扶贫及其他村务工作、学习传达上级最新文件、精神学习日;
2、“五级书记抓扶贫”氛围未形成
(1)学习《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职责》、落实《凉城县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职责》,并贯彻学习落实;
(2)印发扶贫相关政策,让老百姓家喻户晓;
(3)遍访贫困户,形成报告制;对遍访贫困户发现的问题要在村务会议上予以提出并进行整改;
3、 统筹指导发展产业扶贫乏力
(1)龙头企业、合作社基本情况及带动贫困户情况;
(2)2019年产业扶贫方案等;
4、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不够有力
(1)换届工作资料、“回头看”;
(2)集体经济规划、典型材料
典型经验材料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汇报式,特为上级领导来当地视察检查工作时而准备,兼顾书面语和口语。交流式,特为参加上级党委、政府举办全局工作会议(例如,经济工作会议)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系统会议(例如,全省移民后扶政策落实工作会议)而准备,一般以口语为主。约稿式,特为向上一级党报党刊或业务报刊创办的专栏投送稿件而准备,一般以书面语为主。
一、典型经验材料的结构
一般来说,典型经验材料的结构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二)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和突出的成果(成效)。背景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历史变革和社会背景,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自然、人文环境),又不能冗长啰嗦。成果(成效)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处,并尽可能与背景相映衬。有时,也可将成果(成效)放在材料的最后一部分来写。
(三)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一级观点)都要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全文一般有三或四个部分,以不超过五个部分为宜)。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既有思想,又有具体做法,既有面上的综合,又有点上的说明,还应有一些必要的数据。
二、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要求
总的来说,典型材料要做到吸引人、感动人,可学、可信。起到教育人、鼓舞人、推动工作落实、赢得支持认可的作用。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事实要真。“真实”是典型经验材料的生命,要求人物要真、事迹要真、做法要真、数据要真。一是不准道听途说。不能偏听偏信,将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二是不准张冠李戴。就是做到“丁是丁,卯是卯”,既不能将发生在“张三”身上的事迹换到“李四”身上,又不能将“甲地政府(部门、企业)”发生的事换成“乙地政府(部门、企业)发生的事”。三是不准人为拔高。就是要“量体裁衣”,不能为追求轰动、示范效应,人为找闪光点、摄亮点。
(二)语言要精。总结典型经验,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一是要多写短话。尽量用简短的语言,用短句表达最丰富的意思。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二是要多写管用的话。尽可能不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三是多写朴实的话。多用耳熟能详的语言,多用群众的语言,多用生动的语言,让听众(读者)有一种亲切感,身临其境。
(三)结合要好。典型经验材料一定要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给人以沁人心脾的感觉。一是要领会上情。就是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构思立意、选材布局,例如,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宏观调控等等成为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一定要领会精神实质,融会贯通。二是要了解外情。在起草文稿时,一定要超前了解该领域或该行业国内外、省内外的发展水平、工作动态,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孤陋寡闻”,一定要善于推陈出新,但不存斧凿之痕。三是要把握实情。就是对本地区(部门、企业)所要总结的典型,其事迹、数据、做法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胸有成竹。
(四)角度要巧。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起草典型材料一定要匠心独运,独辟蹊径。一是要找准切入点。就是精心选择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事情作为切入点,特别是要把事关全局、事关群众根本利益而又矛盾难处置、工作难推动,却又在一个地区一枝独秀、独占鳌头的工作亮点、特色做法挖深挖透。二是要激活兴奋点。就是要通过新颖的观点、鲜活的语言、个性化的做法,让大家茅塞顿开,为大家释疑解惑。三是要能可圈可点。让读者(听众)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思考,其经验做法有指导性、可操作性,能记得住、用得上。
三、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一)素材收集上要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要带着课题调研。起草典型材料前,要尽可能深入所要推介的部门、企业、人物、工作现场,全面、准确、真 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带着主题思考。对所要推介典型的“主题”要深思熟虑,深刻分析“灵魂在哪里?”“典型在何处?”一定要有一个“主心骨”,有一条贯穿全文、脉络清晰的主线。三是要带着问题请教。对一些有疑点的事例、拿不准的数据、专业化的术语,一定要认真来一次回头看,虚心请教,逐一核准。
(二)整体构思上要体现三方面作用。在叙述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处理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体现各方作用、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和谐共进。一是要体现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反映具有政府行为的某一全局或单项工作,一定要体现党委政府在其中“把方针、方向”的主导核心作用,这条政治原则不能变。二是要体现部门(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政府的工作归根到底要靠部门去推动去落实,因此,一定要体现相关部门在其中“抓协调、抓落实”的主力军作用,这条主心骨不能散。三是要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主体作用。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把总结典型的过程变为“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在其中“探索、支持、落实”的主体作用,这一唯物史观不能变。
(三)选材布局上要包含三块内容。起草典型经验,在选材布局上一定要“点与面”、“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人”相结合。一是背景。用概述语言体现典型所处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背景,让领导(读者)体会典型的现实之处。二是做法。一般应包含体制、机制、制度的优化;人、财、物的保障;领导、部门、社会的支持;并辅之以当地创造性的工作、特色化的做法,让领导(读者)体会典型的独特之处。三是成效。总结典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特别是要总结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交织下所取得的成绩、所产生的效应,让领导(读者)体会到典型的宝贵之处。
(四)观点提炼上要唱好三步曲。整个典型材料要有点睛之笔,动人之处。一是粗略勾勒定调。是否体现工作中的“难、准、好、快、特”,要有一个基调,它决定整个典型材料写作的脉络走向。例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汝城县又快又好地落实移民后扶政策”,又如,“立足提质增效倾力培优培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标题为全文定下了鲜明的基调。二是反复斟酌定性。就是指典型材料的一、二级观点一定要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尽可能对仗整齐、贴近实际、表述准确,既不能“哗众取宠”,又不能“滥竽充数”。三是精益求精定型。对表述的语言、选取的事迹、论述的层次一定要反复类比、筛选,做到优中选优,好中求好,追求完美。
(作者:湖南省汝城县三星镇人民政府镇长)
附:例文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又好又快地落实移民后扶政策(标题)
(开头)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老、少、边、穷、库”的山区县,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困难县和国家中西部大开发重点县,也是一个水利水电大县,水库移民工作任务繁重,全县现有15座大中型水库的移民9747户20485人,涉及我县23个乡镇207个村685个村民小组。(背景)
20xx年11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县积极稳妥地贯彻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面对我县大中型水库数量多、涉及面广、老水库建库时间长、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等实际情况(背景),我们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群众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又好又快地落实了这项工作。至20xx年5月5日,全面完成了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人口核定登记和扶持方式的确定工作,5月14日,已将第一批后扶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移民手中,对实行项目扶持资金已落实到了具体项目,并完成了两个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县的大中型水库后扶政策落实工作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准”,即政策把握准、人口核定准;二是“快”,即政策宣传发动快、扶持资金发放快;三是“稳”,即库区稳、社会大局稳。我县的主要做法是:(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主体一)
一是主要领导认识高。(具体内容略,下同)二是工作队员素质高。三是部门配合热情高。四是工作责任要求高。
二、周密部署,规范运作有序。(主体二)
一是科学决策定好调。二是稳妥实施迈好步。三是攻坚克难扫好障。
三、多管齐下,政策宣传有方。(主体三)
当前,我区农村有部分贫困妇女和儿童因疾病、天灾人祸等原因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急需帮助。多年来,××*妇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为贫困妇女和儿童办好事、办实事,深入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心系列活动,从经济和生活上扶助了弱势群体,切实帮助她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一、深入开展“春蕾女童”活动
尽管每年我们都开展不同形式的“向孤贫儿童献爱心”活动,使一批面临失学、缀学的儿童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天灾人祸、疾病等多种原因,每年仍有新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出现,面临失学困难。为使这些贫困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确保她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入开展了“向贫困儿童献爱心”活动。一是多方协调,广筹资金。把筹集资金的重点定位于区直各部门。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资助贫困儿童的目的、意义,在社会上广造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对每个单位、每个领导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他们献一片爱心、尽一份义务,为贫困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我们的努力下,民政局、体育局等七家单位在本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捐款4万元,提供了活动资金。二是严格筛选,确定人选。为使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帮助,我们首先明确规定此次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家庭年收入少于600元、城市家庭年收入少于800元、以前未受过资助的中小学生;而后各基层妇女干部集中时间和力量,深入各村(居)对全区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进行调查走访,把贫困儿童所在学校、班级、学习情况及贫困原因、家庭年收入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上报给妇联,我们对上报的名额严格把关、审核,最终确定××名贫困儿童为资助对象。三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加强资助单位与受资助儿童的联系,“六一”前夕,我们组织了“向贫困儿童献爱心”捐赠仪式,为受资助的贫困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和衣物,资助双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将七家单位的义举广泛宣传,在全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加强与受资助儿童所在学校和村的联系和沟通,对她们的生活、学习变化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及时反馈给资助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双方间的信任和了解。10多个相关报道,使“春蕾女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资助贫困儿童的行列中来。
一、评选条件
(一)、“巾帼建功”示范岗创建标准:
1、“巾帼建功”示范岗女职工比例必须达到该岗工作人员总数70%以上,领导班子中有女性成员;
2、“示范岗”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政治、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有较高的岗位技能;
3、能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社会评价良好,成为本行业的榜样,能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新经济领域先进妇女组织评选条件:
1、组织机构健全;
2、组织成员拥护党的领导,热心妇女工作,协作精神强;
3、带领全体会员在新经济领域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文明经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积极参与上级妇联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取得显著成绩。
(三)、“巾帼建功标兵”评选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发扬“四自”精神,在工作和生产中贡献突出;
3、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方面成绩突出;
4、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识大体、顾大局,自立、自强、创新业,取得突出成绩。
(四)、“双学双比女能手”评选条件:
1、努力学习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传播科学技术,成为当地科技致富带头人;
2、在种植、养殖、加工及商品生产流通中,科技含量高、产量高、质量好,服务周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遵纪守法,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扶贫帮困,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积极贡献,在当地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威信。
(五)、优秀妇女工作者评选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2、热爱妇女工作,一心一意为妇女群众服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参加妇联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
4、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群众影响好。
(六)、地区“三八红旗手”评选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2、发扬“四自”“四创”精神,积极投身我区经济建设;
3、在本职工作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社会影响较大;
4、见义勇为,奋不顾身保护国家财产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二、评选办法:
本次评选活动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办法,对成绩突出,群众影响好,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经本单位审核同意后推荐县妇联,由县妇联审核同意后推荐上报到地区妇联。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延伸、细化、发展,县域是实施统筹城乡“三化同步”大战略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三化同步”战略背景下,需要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河北下辖140个县级行政区,位居全国第二位,是典型的辖县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5170.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4.4%。近年来,伴随发展阶段的深入,全省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是产业聚集度低,特色不突出。我省县均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大大低于江苏的363亿元、浙江的209亿元;县域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比山东少10000亿元,百亿元规模的集群数量少三分之二;进入全国百强的县由7家减少到3家。二是经营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一产特色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大,县域服务业比重不足31%,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5-12个百分点,而且多为传统业态,近20%的县没有外资注入,涉农商标不足浙江、山东的一半。三是均衡协调发展能力差。全省仍有52个贫困县,22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亿元。环首都14县(市、区)只有三河、涿州、霸州3县(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收过10亿元,而北京规模相当的通州、大兴、房山都超了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四是制约因素多。客观地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水、土地等资源制约,融资难、资金外流等资金制约,市场制约等等。从主观发展看,主要是来自于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思想制约,体制机制制约。
二、促进河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举措
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发展实际,当前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应重点实施如下政策举措:
1.壮大县域工业规模实力,强化对县域经济的主导作用
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向聚集区投放、企业向聚集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聚集区汇聚。促进聚集区建设与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培育产业关联度大、企业依存度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名片和品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要以增强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市)要以壮大规模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培育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努力实现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跨越。
2.强化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依托,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支撑的新型县域城镇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机制,开展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试点。城镇建设要与市场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建设。以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壮大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主产区建立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提升服务业规模档次,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强化要素供给和引导资金投入,壮大生产业,拓展生活业。围绕农业和县域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发展以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科技、信息等为主体的农村生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生活业,加强村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县城商圈和商贸重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生活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村、示范区,逐步改变县域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的状况。
5.壮大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县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走特色之路,着力构建“一城一品”、“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格局,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资源型县(市)要制定替代产业和经济转型规划,加大接替产业的培育发展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延长老工业的生命周期。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要立足当地实际,集中有限资源,明确发展重点,规划新兴产业园区,实施重点突破。非资源型县(市)要加快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实现规模扩张,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接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集中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增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城郊型县(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配套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都市农业建设步伐。努力在装备配件、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配套工业和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老保健、康复休疗、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基地上实现新突破。要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率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要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拓展绿色空间,为吸引城市要素集聚提供优良环境。
6.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两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别是环首都9个贫困县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发展以设施蔬菜、设施养殖和高效林果为主的家庭增收项目。推进移民扶贫,对山区、坝上地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就地难以脱贫的特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现易地脱贫。加大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力度,改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推动对口扶贫,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及革命老区,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性财政体制,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困难县、民族自治县乡的支持力度。发展“飞地工业”,支持两地政府间就产业转移项目协商建立指标统计、财税分成等共享机制。二是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考核机制。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县级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县域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及林权抵押、合作社担保及其成员互保、农业龙头企业担保等担保贷款。探索水域滩涂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设施农业以及宅基地等抵质押贷款,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8.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切实改进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完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阳光审批”,完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选择一批县(市)开展项目代办制试点,为投资者全程免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管。积极探索对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相近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执行力,形成精简高效的大部门体制。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依托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吸引技术水平高、发展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县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100分)
(一)强化领导,落实项目法人制度(35分)
1.石漠化综合治理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县、区(市)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2.5分)
2.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工作有具体的文件或会议记录。(2.5分)
3.加强部门合作。县属水利、林业、农业、国土、扶贫办、环保、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履行工作职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5分)
4.县级工作经费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并按国家投资额的3%与国家投资同步拨付到位(以财政拨款凭证为据)。(5分)
5.县级财政按配套比例足额配备建设资金。到位记满分,不足按比例扣分(以财务审计为据)。(8分)
6.在县域内,以规划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方案,不改变资金投资渠道和管理主体,整合国家、省、市、县现有投资渠道安排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如: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沼气池、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农水等项目投资),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区域,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各记其功,精心打造精品治理小流域。(12分)
(二)工程招标投标制度(3分)
根据《省招标投标条例》和省政府116号令对具备招投标的建设内容实行了招投标。
(三)工程合同管理制度(3分)
工程设计、监理、施工都严格实行了合同管理。合同内容全面、规范,双方责任、义务清楚、明确。
(四)工程监理制度(3分)
聘请了具有农业、水利、生态资质的监理单位,监理履行职责到位,监理档案规范。
(五)工程资金管理制度(10分)
1.工程资金实行了专账管理,不挤占、截留、挪用现象。资金拨划路径:市财政?县、区(市)财政?县(市)石漠化治理办公室(专户)。(2.5分)
2.健全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拨付工程款项,无拖欠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现象。(2.5分)
3.及时办理单项工程财务决算和年度计划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竣工审计。(5分)
(六)工程建设(35分)
1.严格按照批复的年度初步设计组织施工,工程质量合格,工程进度达到计划要求。(18分)
2.无随意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5分)
3.按时报送本行政区域内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度(包括面上)、典型材料、阶段性总结。(12分)
(七)竣工验收(5分)
对完成建设内容的单项工程及时组织交工验收,按照目标责任制规定时间申请市级综合竣工验收。
(八)廉政建设(3分)
建立了项目建设廉政制度,无违规、违纪行为。
(九)档案管理(3分)
建立了项目资料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档案归档及时,档案管理规范、齐全。
三、考核办法
考核工作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结果经市领导小组审定后报请市人民政府颁发奖励。考核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市)党委、政府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内容。
下列情况,取消年度考评资格:
一是被市级以上媒体曝光经查属实的,或在省、市检查、验收中被通报的,或发生截留、挪用、贪污、私分建设资金的;
二是对审计、检查、验收发现的问题,不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三是未进行县级年度工程竣工资金决算和资金审计的;
四是未完成年度工程建设计划任务的。
五是综合验收评分在85分(不含85分)以下的。
四、奖励
每年预算安排奖励资金30万元。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2个,三等奖3个。其余考核达到85分(含85分)以上但名次落后的为鼓励奖,分别奖1万元。市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发给基本奖,分别奖1万元。
一、立足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西店村立足地处城郊的地域优势,按照做精一产,在更好地服务城市生活保障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紧紧依托肃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平台,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先后建成了西店村四组百亩日光温室小区,西店村十三组、二组百亩钢架塑料大棚蔬菜小区,建成西店农业科技示范园、千亩土地流转示范区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园区,有效带动了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全村日光温室面积达到405亩,钢架大棚蔬菜达到718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30亩,占到耕地面积的37.4%,亩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经作种植面积1558亩,占到耕地面积的23.1%,亩均年收入达6500元,蔬菜、经作制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5%,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蔬菜、制种的占37.5%,全村形成了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经作制种为主的优势产业。为了解除农户后顾之忧,促进蔬菜、制种产业规模发展,村上成立了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种植农户提供销售、运输等服务,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同时,立足城郊,引导和组织土地流转后富余劳动力围绕服务城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村常年从事个体经营和农产品流通销售的村民达300余人,每年超过760多名的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户从事三产的收入占到收入的30.7%。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西店村在促增收谋发展的同时,抢抓政策机遇,向内充分挖掘潜力、向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努力改善村级发展环境。目前,共投资6500多万元,建成了9栋、270户农民住宅楼,并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社区化物业管理中心,配套完成了水电暖、绿化等基础设施;在物业管理中心设置了“八站一协会”等九个窗口,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服务需要,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硬化了2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地,并配套了健身器材20余件,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和远教文化广场,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使党员群众有了活动的场所;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 561万元修建“U”型渠33.6公里,测改机井33眼,架设输变电线路1公里,使保灌面积达到7000亩,为发展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村上积极争取,村民主动筹资筹劳,全村9.8公里的村组道路已全部硬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一池三改”项目获得了新的突破,全村共建成沼气池325座,让60%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
长远眼光引领木材储备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方略。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平衡、林地单位产出低等原因,过去5年来,我国原木和锯材进口占世界贸易量的1/3以上,2012年进口木材2.35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需求量的近一半之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同时,国内木材刚性需求还在持续增长,木材供需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我国木材结构性短缺相当突出,大径材、珍稀树种用材少。全球有86 个国家和地区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径级原木出口,国际CITS 公约对220 个树种木材限制贸易。少数国家别有用心,在木材进口问题上炮制所谓的“中国”。木材生产已从一般的经济问题变为重大的战略资源问题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只有立足国内资源,加强森林培育,才能长期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好抓手。近年来,湖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然而全省森林资源还存在整体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较大、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林分中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占的比重偏大,其他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占的比例小,树种结构不尽合理。世界上目前有3 个国家森林蓄积量每公顷超过300 立方米,是湖南省的5倍至6倍。因而,湖南森林资源培育的潜力还很大,树种结构的调整空间也不小。这就要求湖南以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为契机,以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为途径,对林分进行提质培优,优化林分结构,培育大径材和珍稀材,通过扩总量、调结构、提质效,打造湖南林业升级版和精华版,推进林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绿色湖南”建设贯注重要的绿色活力。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深化林业改革的强推力。“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制度,创新和完善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治理体系”,是今后林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这一体系中,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将划定的储备林纳入中央财政物资储备支持体系,实行契约管理、代储代管、轮换动用和市场调控。这项经营管理制度的成功实践,拉开了林业调结构、转型发展的大幕,对于下一步改革生态修复、森林经营和生态补偿制度等起到了先行先试。同时由于项目实施的主体是国有林场,能够为林场生产服务、职工造福,对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局谋划推进木材储备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于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要始终站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制高点上,紧紧围绕绿色湖南建设这个大局来谋划。
一是目标要大。用最好的地,种最好的树,建最好的林,实现林地单位面积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倍、产值增加2 倍,项目区林农人均年增收1000 元以上,实现林业富民增效。到2020 年,总体规模达到100 万公顷,真正成为绿色湖南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是规划要高。坚持科学规划,科学经营。采取先上后下、先下后上、几上几下、集思广益的方式开展规划设计,同时把木材战略储备规划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造林项目、国家区域扶贫项目、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和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省级总体规划。每个市县都要制订好本区域的发展规划,每个项目实施单位都要编制好10 年的森林经营方案。坚持优中选优,强化顶层设计。三是布局要实。要因地制宜。根据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把五大基地(罗霄山、南岭山、武陵山、雪峰山、洞庭湖平原)片区作为主要项目区,集中连片建设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形成大板块格局。要民生优先,立足林业重点地区资源,以四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界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优先扶持对象,盘活资源存量,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区域打造,推动整体发展。
创新思路推动木材储备
2013 年10 月《中国绿色时报》先后两次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湖南省“木材战略储备,源于基层的创新实际”的典型事例,木材战略储备与以往的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比较,可以说是一场变革。我们要敢为人先,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林业生产的新路子。
川内成渝区发展的思考
就川内成渝经济区本身而言,他包括一个广阔的区域,几乎覆盖川中丘陵区和成都平原,某种意义上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集中区。该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包括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空间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环境条件等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标志着经济区的发育程度还较差,内部的薄弱区域还较大,甚至还包括部分相对贫困的市县,这既说明川内成渝区与发达区还存在巨大差距,也说明经济高速增长还有空间和潜力。
结合川内成渝区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其战略选择建议如下:
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战略
世界经济发展史,是经济、产业、人口聚焦的历史而不是分散、均布的历史。这是由经济、资源、劳动力、市场、技术、社会组织形态、产品、效益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市场发育的必然;政府虽可调控,但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聚集会带来环境污染集中与交通拥堵问题,但现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环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交通拥堵在立体交通网形成后也是可以缓解的。而聚集带来节约土地、节约资源、水源、能源、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效益、提升教育、科技发展和民众文化享受的功效等却是无法替代的。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大都市区不断出现,GDP的区域集中不断提高的原因。成渝经济区的战略,不能回避这种产业极化、集中化的选择。
进一步强化以成都经济区为核心的增长极
从成都经济区的发展空间、经济基础和国际影响上看,使成都经济区成为成渝经济区中与重庆城区相对应的两极对称是发展的选择,最佳的态势和目标是建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密集区。成都市及德阳—眉山—资阳连接区,将可形成人口达3000万左右的都市连绵区。当前的切入点是天府新区的建设。
成都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坚持以提升产业层次为中心,逐步淘汰传统资源型、粗放型、原材料型(如水泥、钢铁等)产业,集中优势发展信息、电子、新材料、重型机械、生物制药、机车、汽车、环保等高端产业,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商贸、文化、旅游、会展、会议、总部经济等高端第三产业。
构建起若干次级的特色经济小区
以现有地级市和若干重点县城为基础,形成分布较广、涵盖整个川内成渝区、城市相对集中、产业聚集的次核经济小区。川南以泸州、宜宾、自贡为组团,建成以能源、盐化、新型材料、白酒、天然气化工、复合肥料、造纸、建筑材料等特色工业门类,兼顾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四川新型制造业基地。
南充、遂宁、内江、广安、达州等应继承现有的工业特色,仍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形成种类不同的次级经济中心。但他们却需共同负担全川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重担。上述各市现在是人口密集区,却不是经济密集区,实现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上述各市向成都经济区分流,减少农业人口,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这既符合四川区域产业分工,更与全国主体功能相吻合。
构建四横三纵的发展新格局
如果说,过去四川盆地只形成一横(成渝)一纵(成-德-绵)的话,则现在四川盆地已起码形成四横三纵的网状格局。
四横是:
①成都-资阳-内江-隆昌-重庆市区,包括成-遂宁-渝复线;
②绵阳-遂宁-南充-广安-潼南-重庆;
③雅安-乐山-宜宾-泸州-江津-重庆;
④广元-巴中-达州-万州。
三纵是:
①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
②巴中-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
③万源-达州-广安-重庆。
成渝经济区环线也已基本形成。这些交通通道不仅密切了川内的联系,而且展示了丘陵区对外开放、穿山(区)-通江(长江)-达海的新态势。
正确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
川中丘陵区分布20个左右的超百万的人口大县,还有更多的人口超50万的县。目前其人口还主要集中于农村,川中人口大县,往往是人均GDP低的大县,也是劳动力外输大县,这些县被戏称是“打工经济”。当前,各县纷纷提出工业兴县的口号和战略选择,在各县建起了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也无可厚非。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各县的工业力量分散、大(企业)不成,小(型)不愿,高(技术)不了,低(技术)不得(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资源环境约束),又面临大中城市和各县之间的激烈竞争,很难做强做大,做出特色。
因此,从长远看,应该向上述工业密集带和都市扩展区靠拢,笔者主张川中工业的发展,尽量走多县联合开发,建设跨县工业园区,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走特色化、节约集约的产业发展道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也应打破乡镇乃至县城、市城的界限,走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非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思考
非成渝经济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州,攀枝花、巴中、广元三市,实际上是典型的山区,高海拔高原区,其共同的特点是:边远封闭,远离经济密集和都市区,生态脆弱,发展条件困难,既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又是相对贫困集中区,也是生态重要功能区。还是资源富集区,对该类区域的发展战略思路,提出以下思考:
一是根据特点选择独特的发展战略。
山区发展首先必须明确,不必追求与经济发达区,与成渝经济区同样的发展道路与方式,应该突出山区的特点。发展思路是: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山区要建与平原区、成渝经济区一样的工业体系,不一定要经过以工业占主体的工业化中期道路(当然有的山区也不排斥这样的道路),而应该突出山区的产业特色,发挥山区的生态与环境功能。
二是非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重点。
水电、特色稀物矿业、林产业、牧业、特色种植业(如中药材、花卉、资源植物)、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重点是林业、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及其加工链的形成与延长(如农林牧产品加工,天然资源植物,如油料、药物、纤维、淀粉、香料、化妆原料等高效益的开发)。发展旅游、休闲业、特色山区文化产业。
三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减少人口总量。
这是一个新命题,却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山区必须选择的战略和必然的结果。即大都市区和经济密集区成为人口集中区域,而农业区、山区成为人口输出区,达到经济密度与人口密度的相对匹配,大都市经济发达区,城市区产业集中,经济强度加大,相对人口集中,人口总量增加;山区因工业少,经济密度不可能与大城市经济发达区相比,但随着人口减少,其人均GDP,人均经济收入不见得会比大都市区、经济发达区少。这是新的区域协调观。
四是在一定区域内选择自己的发展过程。
非成渝经济区不必按照一般地区工业化过程,三大产业结构可以从“一、二、三”直接就进入“三、二、一”或“三、一、二”的发展阶段,有的区域可能就只有第一产业,而没有第二产业。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加第一产业可能就是山区产业的全部。只要其经济、观念、市场、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社会保障体系达到现代水平,也就是完成了本地区的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