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0 00:16: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基础教育研究

篇1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关键词:

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产出最大化理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优质师资”争夺而产生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教师、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各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各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上述问题,追本溯源,在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环节脱节。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接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教育阶段,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在充分调研论证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现状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有效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对接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在职各阶段已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扩大“优质教育”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彻底解决“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的矛盾,总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据中国知网1979-2015),仅有单永志[1]就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三、理论基础

需求主要指“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2]。需求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国家需求。社会、国家需求主要是指国家和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优质师资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人需求。个人需求主要是个人为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求群体的需求迫切程度(而非宏观微观层面,亦是为了突显当前研究的人文重点与民生特色),将诸多需求群体分成两个序列:社会(中小学家长,本文研究需求主体均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下不一一说明)、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这三个需求群体为第一序列,着重其需求诉求的反映;高师院校发展需求为第二序列,着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需求理论“接地气”,反映基层各群体的基本诉求,是本文前期问卷调查和后期理论模型诞出的核心理论。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多个策略中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在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及课程设置领域,博弈主体多种多样:社会、用人单位(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师范专业开设院系、师范生等博弈主体。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4],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中小学家长)、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三个需求主体,来研究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问题。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下图:从图1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中小学校作为需求双方在优质师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不理想。

四、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中小学学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卷三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分析、总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辅以与家长座谈的形式,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得出破解教师教育改革难题的动态模型。问卷内容及数据见如下系列表:调查显示,普通小学99.9%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属义务教育,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同时93.5%的家长在选学校时,考虑收费问题(这里的收费主要是额外的赞助费,一万到几万不等)。可见跨学区就读费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也是资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一种畸形社会现象。

五、高师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高师院校开设课程严重脱离现实需求高师院校所开设课程“老、旧”,严重脱离现实需求,尤其是脱离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小学校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需求,造成尖锐的社会教育矛盾:一方面是优秀公立学校“倍受青睐”,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稍差、社会影响弱的公立学校“门可罗雀”,同时给私立学校异军突起留下广阔空间。但私立学校办学也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具有优质师资的私立学校学费极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私立学校则面临与“二、三流”公立学校一样的命运。

(二)大学生攻读学业课程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传统设置的专业课程“沿袭”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课程几十年不变,基本体现不出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新课程充满求知欲,而且已认真考虑当前所学专业课程对日后就业的作用及影响。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各地诸多高师院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实习作为毕业生一门课程,加之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使之基本流于形式,而开设理论课比重过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实战能力不强,大多用人单位基本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招聘新人后,直接先开展“岗前培训”,待职场新人实用能力提升后再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师专业培养体制滞后于时代的尴尬。

六、基础教育需求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优质师资急缺优质师资急缺,不仅优质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所有教育资源的各种师生比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网上收集相关数据引用)。该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从优化高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对接、壮大各级教育师资队伍上下真功夫。

(二)课程开设“少”、“旧”,良莠不齐当前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开设课程主要依据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很难严格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10-08)》所严格规定的课程开设标准及门类。经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座谈得知,他们之所以“就地取材”,主要在于长期积累造成的相关课程师资比例严重失调,且扭转乏力:高师院校批量培养的毕业生,只能够改变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师资缺乏窘境,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与学校需求呼声极高的新型课程,却如“隔靴搔痒”,爱莫能助。该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基础教育阶段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高师院校;二是高师院校太过于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基本忽视了实用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

七、对接分析与讨论

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的关键,在于占需求群体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所代表的社会需求。该需求群体诉求的顺利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充实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的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缓解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追求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大提高高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高师专业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师院校提升其办学社会影响力,助力高校突显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开发多方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平台系统平台设置以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需求为轴心,尽最大可能拉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距离,从需求群体的不同视角,凝练基于满足各级教育需求的高师专业课程开设体系。

(二)优化高师院校理论课与能力培训课比例大幅度缩减高师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比例,大规模增设针对实践各个环节能力培养课程,确保高师专业毕业生在就职后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

(三)引入监管阳光,加大各方监督加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对接改革的监督力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用社会需求群体监管的阳光,确保该项改革落到实处。

(四)突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高等院校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中,应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满足社会对建设者的实际需求,更好服务社会,彰显教育的社会功用。

(五)设置教育改革监督系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统筹教育改革在“阳光”下健康运行当前不同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且步步升温,除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对接存在严重脱节外,“优质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社会各界处于被动合作地位,亦是一直接原因。由于教育信息的获取和建议反馈渠道不畅,造成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当前教育格局,因误解而升级教育矛盾。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为确保改革举措不走调、不变味,落到实处,须通过设置教育需求信息交流与监督系统,全方位接受教育改革各方、尤其是社会各界的“阳光”监督,逐步实现各方教育信息享有权和话语权的对等,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谐运营,健康发展。此举亦有利于调动教育改革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难”、高等教育阶段师范生“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教育成本、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教育教学质量产出提供监管保障。

八、模型描述

在需求理论驱动、博弈理论支撑、产出最大化理论统筹指导下,前小节单视角结论可耦合表达为: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将该需求信息暂时存储,等待与师范生学业需求信息再次求同;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此,本研究成果模型诞生,简称“阳光-花-盆”模型。本模型采用教师教育课程于基础教育课程对接开放式动态设置形式,摒弃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效性差的缺点,引入需求机制,实时收集、反馈社会及中小学的需求信息;同时该系统是动态的复合系统,其中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组成部分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复合运行,动态发展,实时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顺应发展潮流。

九、结语

本文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各界对各地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俱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体系,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博取单位教育的最大产出,从宏观上符合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正确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推动作用”这一基本辩证法思想,顺应了时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期待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与各级教育领导主管机构及大中小学校的肯定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单永志.浅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J].教育探索,2010,(1):53-55.

〔2〕Berwick,R.NeedsAssessmentinLanguagePro-gramming:fromTheorytoPractice.InJohn-son,R.K.(eds.).TheSecondLanguageCurricu-lum.Cambridge:CUP,1989.

篇3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点:第一,本文的研究范围更加具体,将研究对象具体到区域内;第二,本文建立了衡量基础教育相对不均衡化的指标来对区域内基础教育不均衡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人掌握的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调查分析时也不够细致全面,所分析的问题以及原因不够深刻,所提出的对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还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

从政治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不平等源于阶级不平等,阶级不平等导致了教育特权的产生,教育特权是教育不平等的根源。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应是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和机会分布公平。从文化学角度,认为应该从物质、制度和心理意识三个层面对教育公平重新进行解读。从教育法学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应体现为受教育基本权利的平等和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人生而平等,教育公平是构成一切社会平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教育公平,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就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内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公平和教育外部(投入、资源配置、政策等)的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应该以为社会处境最不利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教育政策倾斜为目标。教育公平不仅要解决受教育阶段内人与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更要解决在受教育阶段之外的终其一生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篇4

一、教育的本质是服务

基础教育系统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共事业部门,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关键一环。基础教育系统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服务社会,具体来讲,学校向学生提供了在校学习、生活的设施、设备,通过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知识、信息、方法和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是从事教育活动、落实教育目标的最基层组织,学校也有自己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过程的结果,即“教育服务”。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教师是生产者,学校是提供者,学生则是消费者。那么,“教育服务”由谁埋单呢?显然,购买教育服务的是政府和家长,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由政府买单,可称为公共服务,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准公共服务。从社会服务的角度讲,学校是受政府和家长的委托,为学生健康而智慧的成长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教育服务”必须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家长的需求以及国家对教育水平与教育目标达成度的要求,学校教育就要兼顾三方利益;协调三方最佳利益的切分点,我认为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恰恰反映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保障、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条件下,学校的一切工作,如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学校的诸项改革,都要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服务,都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学校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能否在这所学校里得到发展,学生是否愿意在这所学校学习和生活;主要看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程度。当然,基础教育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事业。

二、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品质

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关键是改革方向的选择,如果我们仅仅在知识本位的体系中运作,是不可能取得突破的,因为知识本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必须从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向人本教育,落实人本教育思想,必须有“教育服务观”作为内涵支撑。这就要求教师从“权威”心态中,从“严格管教”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摆脱高高在上的姿态,全面确立教育服务观,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品位,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原有的教育职业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思想与行为的整体转型,即由职业走向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是从服务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的,是自然舒适的教育,是一种关注细节的教育,是一种让人放心的高品质服务。在人性化服务的框架下,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服务。我们理想中的基础教育是与传统的选拔教育、精英教育有着本质区别的,它在教育思想上是以大众教育、全民教育为方向,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我们理想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和谐与持续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文化背景、发展节律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起点不一,个性各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们不能像“工业化教育”一样单纯追求效率,将教育视为“批量生产”的“模具”对学生进行“加工”,从而牺牲学生———鲜活生命体的个性。我们应该实施“农业园艺化教育”,充分尊重每个教育个体的差异,从差异中发掘教育的价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上,为全体学生负责,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不是单纯追求升学率,而是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一个个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全面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人人都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

2.全面服务。中小学教育办学的落脚点定位在全面“服务”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上,这要作为一种理念,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既教会学生学习又教会学生做人,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幸福的成长。作为一名校长,不论你的学校管理再好、升学率再高,只要存在辍学现象,也不能算作是好校长。作为一名教师,即使你教学水平再高,所教的学生升学率再高,只要有一个学生从你班里辍学了,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所以,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实施无淘汰教育,把全面与全程服务落实于教学的全过程。

3.精细服务。要体现服务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做到服务的精细化。首先,要对服务进行分工,形成专业化服务团队,并以专业性质来确立服务边界。专业分工愈精细,服务人员愈专业,服务目标愈明晰,服务则愈精准。如,关于初中招生政策的咨询服务,如果有家长问到某教师,该教师又不太清楚,我们不鼓励信口回答,而要做到热情引路,让专司招生的教师来回答。其次,要重视服务细节,服务的成效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用心服务。用心服务是立足于教育诚信的服务,是发自服务者肺腑的、自然流淌的至情至性的服务,给被服务者以原生态的美感和愉悦感。同时,用心服务更是焕发他人心灵感动的服务,这对正处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尤为可贵和必要。用心就要动情,因为激情是活力的释放,学生需要生活的激情,有激情的教师,才会不知疲倦地释放活力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有激情,雕塑家才能塑造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教师才能塑造心灵,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积极的情感将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获得有意的影响。相反,教师不良的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5.品质服务。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带着不同的生命历程、成长经验、家庭背景等来到课堂。现在的学生早已找不到我们小时候的影子了,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丰富,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急迫。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有标新立异的思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知识、形成能力、发掘潜能、获得幸福。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我们的服务富有趣味性、激励性和创造性。#p#分页标题#e#

三、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品质的基本保障

用心服务,既关涉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悉心引领,也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照、心灵的抚慰和拳拳的善意。崇尚智慧,赞美智慧,追寻智慧,是人类亘古绵长的追求。包含着智慧的服务是更高境界的服务,应成为每位教育者永恒的追求。然而,要使教育服务达到崇高的境界,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

1.努力提高教育产品品质。学校的教育服务就是包括师资、课程、教材、管理、设施在内的诸要素的有机合成与最优化。我们应多生产出满足学生、家长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服务,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产品真正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育的规律,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建立大教育的观念,所谓大教育的观念就是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是教育。第二,要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包括学科内的教育和学科外的教育。在教学中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关注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关注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篇5

(三)教育经费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近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无法得到保证,加之初中和小学自身发展的能力不强、造血功能不足,导致我市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主要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效益上,反映在目前的教育统计中,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缺少反映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等方面的内容。

(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由于近十年市场经济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分层带来的影响,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这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制度的变革,这种改革也必须根据现状的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性,研究多从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入手。义务教育城乡差异表现在:第一,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城市普通小学所获得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远远高于农村小学所获得的生均教育经费;第二,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配置的城乡差距缩小较快,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配置的城乡偏差还是很大;第三,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配置的城乡差异: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配置的城乡偏差,是指政府对城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投入与对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差异。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城乡之间教育财力的配置差异问题。

二、淮北地区基础教育实证分析

(一)淮北地区基础教育情况

以淮北市为例,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主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实招倾力解决城区校际差距和城乡校际差距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不断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队伍均衡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管理一体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使人民群众真正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得到实惠,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加大投入促设施均衡。该市研究制定《淮北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步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根本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到省定标准,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硬件设施均衡配置,全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整体优化升级。校干交流促管理均衡。淮北市加大校干队伍交流力度,在市直学校交流任职3名校干,交流挂职2名校长,区属学校7名校干到市直学校挂职锻炼。该市学校校长挂职交流后,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有力促进了学校间资源有效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共享、对口处室无缝对接,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交流学校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受到社会和家长广泛赞誉。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加大校干异校轮岗交流力度,打破学校间壁垒,为区域内学校间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搭建平台,促进全市学校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思路、管理方式。教师交流促师资均衡。淮北市出台了《淮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赴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实施办法》,市直18所学校和百善、五沟、渠沟、烈山、高岳五个试点镇(办)18所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市直学校共选派120余名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县、区教育局开展城区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发挥名校名师传、帮、带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软件均衡发展。淮北市实行新招聘教师无校籍管理,2011年起,在起始年级进行一定比例的教师交流,开展名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双向互动交流,逐步均衡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资源。

(二)淮北地区基础教育调查分析

淮北地区基础教育通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等四项措施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标准化建设情况取得良好效果。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集约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加速提升我市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淮北市共规划义务教育阶段达标学校454所,学生数218756人。目前,淮北市中小学校达标182所,达标比例为40.8%。2012年规划达标学校117所,已经有3所学校基本达标,其余114所正在招标中。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已列入第一批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县区,全市已召开动员大会,市辖三区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分解任务、积极筹备、初步已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2012年市辖三区和市直项目学校标准化建设设备资金3630万元,其中,购置图书357.2万元、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129.6万元、实验室成套设备421万元、教学实验仪器132万元、音体美器材552.5万元、学校扩容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838万元。2008年制定了《淮北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8-2020)》,构建了组织领导、布局调控、财政投入、社会帮扶、考核奖惩五个机制,进一步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全市中小学校由原来的779所调整为514所,提高办学整体效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我市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不断改善全市办学条件。2012年我市远程教育工程累计投入2476万元,校安工程项目27个,总面积3924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4080万元,目前全部已经开始主体施工。实施“中小学校校长提升工程”,已完成500人的培训任务;选派7名薄弱学校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从2011年开始,利用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成立的“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中心”,共培训了2000余名中小学校长。2012年,全市新招聘205名新教师(不含濉溪县),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148人,为薄弱学校招聘教师112人,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18所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选派了52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72名优秀教师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加强了教学教改交流。制定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成立二中梅苑教育集团,对三实小、惠黎路小学进行深化整合。同时,在新城区建设一所小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规范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严格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和《淮北市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的意见》,严禁学校跨学区招生,严格控制班额,切实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同时,规范办学和从教行为。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行动,实行规范办学行为月报制度和月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学校办学行为、教师从教行为大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巩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成果。

三、淮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体现社会公正的诉求,福利经济学以为个人的初始禀赋平等反映经济均衡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证证明,教育分配的不公平将扩大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育效率、增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进学制改革,建立与义务教育性质相适应的学校制度和学校结构。实行完全中学的初、高中脱钩,在制度上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性,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矛盾。从政策导向上尽快取消和淡出目前依然存在的重点中小学和示范学校,以及中小学管理上的不同主管层次,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改革学校制度,调整学校结构。三是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考试制度是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以多种方式推进小学升初中及初中升高中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加大初中升高中考试改革力度,努力从学生生源上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学校间合理的教育竞争。实行公立中小学招生的名额分配制度,促进招生公平。逐渐给予少数有条件的民办中学在招生上更大的自,以满足社会需求,对公立学校应该推选更有公平性的招生办法。四是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实施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办学体制改革为核心,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促进投资主体、教育类型、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首先,应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这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的政策选择。不断增加国家对基础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实行教育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重要的政策导向。其次,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尤其要保证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为了缩小现有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必须对原来的政策导向进行调整,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再次,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在公平、效率等重大的教育政策目标之中,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政策价值目标,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拨款标准,统一硬件配备水平,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提供教师培训与发展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差距。最后,实现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和使用上,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通过对口支援和教师支教交流,平衡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在最大的限度的发挥作用;在确定办学标准上,政府还可以对有些教育设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教育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6

关键词:中美;基础教育;问题;措施

一.中美基础教育存在的差异

首先,中美两国有着极为不同的教育传统,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本身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而美国则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教育则侧重于知识的动态掌握;中国是一种模式化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正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教授所说的,中国和美国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美国教育哲学对前30%-40%的学生有好处,因为他们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可以跳跃式学习,这种学生通过训练可以很快取得成功。而中国教育哲学对后30%-40%的学生有好处,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有了扎扎实实的打基础的过程,有成才的机会。

其次,不同的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有不同的理解。以数学为例,我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中小学阶段需要去记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美国则认为知道去哪里去寻找这些定理和公式更为重要,他们认为可以查到这些公式和定理,就无需伤神费力的去记忆,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思考其他得东西

再者,从价值取向上看,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从个人主义本位出发,个人至上是其传统的价值追求,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中国的基础教育则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是其传统上的价值追求,这就决定了中国基础教育所进行的个人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都是和价值观念相关的。

最后,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扎实性,而美国教育重视多元性;中国的教育注重纵向的深度,而美国的教育则注重广度;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的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应的,美国有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中国基础教育则沉闷的多了。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

二.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忽视了德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教育应该首先是德育,思想品德的教育应高于知识的教学。目前学生普遍的变得脆弱,没有能力,不会交际,没有是非观念,不知感恩,盲目追随,一味模仿,沉溺网吧,自恋早恋,涉黄涉暴,丧失理想,丧失人格,甚至道德沦丧,前途一片黑暗。大部分几乎所有的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影响。考试改革的力度也小,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小。只注重教知识而忽视教思想品德和能力,只注重考查知识而忽视思想品德和能力的考查。

2.教育的以人为主的观念还没形成。

基础教育的人本性强调并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所有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使其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人,使当代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

基础教育具有特殊性,一切倒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密切结合,要与生活结合起来。教育中要凸显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尊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教育要求以人的素养为主,而不只是知识的教学。

3.教育的功利性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改革

目前评定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依据,评定一个学校的教育成绩,还是依据高考的上线人数,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量,也就是升学率。高考就是指挥棒,需要怎样考学校就怎样教,需要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校教育都是围着高考转,以高考为准绳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目标。甚至为评定出一个老师的教学的水平工作的成绩,还是要求学生考试,以学生的成绩来为老师量化,非得评出个子丑寅卯来。高考制度不改革,人内心深处的考试观念不改变,教育的功利性就存在,这种劣根性就阻碍着教育的发展。

4.素质教育还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成面。

我国教育改革早就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基础教育还从形式上脱离不了那种封建私塾式的窠臼,学生还是那种板凳敢做十年冷的观念,过着三点一线式的枯燥的学习生活,教师还是那可怜的摆渡者,从事着黑板地下那所谓的光辉事业。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目前的影视教育培养。

三.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智力和心理发育的阶段性、渐进性。不同时期的学生应该具有不同的学习任务,不能片面的追求知识而过多的设置课程,要知道知识的掌握是无止境的,知识的来源也是十分丰富的,不能把眼球只锁定在教材上,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给那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化发展的自由,为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学习指导,让更多得钱钟书诞生。

2.课程教学方面

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美国课堂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的吸收美国教育的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即何克抗教授提出的主导--主体教育模式,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具体措施有:

首先,优化教学目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将来就业需求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案,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

其次,调整课堂结构。突出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思想,克服学生等着教师“喂”着吃的教学现象。

最后,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融洽的、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和制作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适宜美国现在的教育方法并不一定就完全的适合中国的教育。因此,中国的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适合中国的国情基础上的,它反映的是中国的社会文化内涵。基础教育是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素养的基础性、服务性事业,是为生命个体奠定文化知识基础、提高能力、发展智慧和濡养精神的教育,是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我们必须“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在希望中用智慧的眼光描绘出人民共和国宏伟的教育蓝图!(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篇7

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作为美学之基础,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音乐文化的建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由于世俗的偏见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豆芽学科”和“小三门”,因此往往不受重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主义教育的这个总目标相适应,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实施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素质教育,各科教学都有责任,作为美学基础的音乐学科当然也不例外。音乐教育有着很高的价值,如果能够发挥其价值功能就会是一笔不可估计的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音乐教育的价值,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促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功能。

1审美价值

音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音乐对人的生理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音乐疗法”就是一例;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也是显著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平衡稳定与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所产生的上述独特的作用,源于音乐自身所蕴涵的美。众所周知,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是一种不需要依附外部因素的美,它独立存在于音符、乐律的艺术组合之中。当优美悦耳的音响以巧妙和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必会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收获美的愉悦。一首好的歌曲,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抒发内心的情感,如果立意与情感之美对学生有深刻的感召力,就会使他们的心灵萌发美的种子。常言道:歌为心声好的歌曲动听、耐唱、曲调优美,能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优美的音乐如果长久地占据学生的心灵,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奇效。

2创造性发展价值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也是一个具有较高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学科。它是人类的精神粮食,音乐的用途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频繁受到利用,比如说音乐治疗法和广告宣传的广泛应用。这都说明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和极大地发展空间。音乐的创造性可从音乐的产生开始算起,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须伴随创造性的表现,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的不确定性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大的优势。我们提倡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课不结束真理。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教育的表现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上。记得80年代香港的较为出名的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有音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喜欢音乐得人是很少会寂寞的,即使在心情最失落的时候,有那么一两首贴切心声的乐曲或歌曲来抒发一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另外,会一两样乐器更好,在大家相聚一起的时候奏上两曲,一来拉动一下气氛,二来也可以表现一下自己,吸引其他人更注意自己,和自己交往。由此,音乐的确可以说对一个人自我认同与自我表现有着很高的价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几乎就跟我们说话一样,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尤其是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对音乐巧妙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自己说话的语气与情感,增强与他人的情感交往。

4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来源于左右半脑的功能,左半脑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脑主管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音乐学习是一个长期听辨、视唱和视奏的过程。从单音到和弦、从单声部到多声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以及口、手、脚等器官都在同时启动,并依靠大脑的活动来调节。所以,有人称音乐训练是多器官同步发展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觉与知觉等心理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配合与锻炼。这个特殊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音乐促进人的思维发展,尤其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乐理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音乐教育能促进智力的发育,这一点不仅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还逐渐形成了社会的共识。许多成功的科学家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普朗克擅长演奏钢琴、波尔曼有很高的欣赏能力、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和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早年都是钢琴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因此,音乐教育不但使学生增长知识、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同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也增强了思维能力。

5促进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

音乐是美育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音乐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和谐自然的音乐是涵养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在西方教育史上,音乐一直是西方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柏拉图的“四科”到西欧中世纪的“七艺”,音乐始终没被冷落过,并且在优良的西方国家人文素质中也一直有着很大的功劳。总之,在基础教育中,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他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优势,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以声动人,以情感人,以审美、创造性发展、表现和社会交往为其价值观,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声音,人类不能没有音乐,所以音乐课程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重视基础给予重音乐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必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发展;教学研究

0前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计算机理论知识普及和通用计算机应用技能普及型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能。随着计算机知识体系迅速膨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延伸、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演变及教育相关科学和管理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教学迎来了很多新的形势,如何应对新形势,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而且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式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原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科技毋庸置疑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对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新的构建,进而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对自身的改造和重塑,其所面临的新形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从本质上说国家多轮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方针,摒弃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将素质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技能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的位置,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科技技能素质的基础构成之一,因此,新课改的提出和推进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以提升科技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要求。

1.2高等教育的转型

高等教育的转型本质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其转型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2014年起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型发展。外延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在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内涵式发展更关注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迫切问题是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其次,高等教育的功能性转型。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提出了地方性高等院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功能性转变的方针,600多所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2017年又将一批本科院校明确定义为职业院校,更加明确了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需求,加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向应用型转变的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1.3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对教育发展的主观的、理性的的认知,是教育的人文研究,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等。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轻能力、注重理论轻实际、注重记忆轻思考、注重知识灌输等方面。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证明:传统教育理念已经难以展现较好的教育效果,更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自由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开放化、教育多样化等教育理念,每种理念都有其核心思想包含其中,成为教育的指导,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其所采取的教育理念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何适应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4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前行

教育信息化存在于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其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推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网络构建、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产业化管理和具有信息化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也必然要融入到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改革和重塑以求得健康、快速发展。

1.5教育相关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但却要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形势。网络科技的发展使教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移动智能科技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变得随手既是,多媒体技术(如3D投影技术、虚拟影像技术)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体验感。这些都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进行辅助教育值得思考。

1.6计算机应用领域无限渗透

计算机由最初的用于科学计算发展的现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社会应用,休闲、娱乐、生产加工、科学处理、虚拟仿真和智能化应等无处不在。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在是只关注计算机原理和基础编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用的宽度和广度必将带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变革。

2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2.1实现教育由传统理念向现念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除计算机专业之外,更关注计算机的应用是实践价值,相应的教育理念也不应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化知识性教学。在理念上一定要尊重社会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本,以学生为本,助力于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大的思想格局。

2.2紧随时展,拓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原理与基础、计算机语言和办公软件应用三个方面。但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生往往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并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入更多的应用技能教育,如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等多元化、多样化的内容,进而服务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迎合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内容的拓展不只是计算机教育的广度,从深度上也应进行深入,如同样是办公自动化可以结合社会应用加入高级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

2.3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还集中讲授法和演示法方面,相应的方法在知识传输和定性内容实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样也需引入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好的迎合教育理念转变带来的需求。其中,项目驱动法就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在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实践和创新内力、提升学生关注度和积极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受到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普遍关注。

2.4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经行教学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教育手段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必然。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不能再只是书本、计算机和投影,而应是以多媒体科技应用,以大规模网络科技应用为方向的先进教育设施的引入。

2.5引入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形式

基于笔试和机试的,依靠定成绩的模式在计算机这类技能型培养的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应用技能考核方面略显不足。为了应对,国内外学者结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如基于项目制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成果的社会评价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档案式评价。

2.6加强实训/实验及创新教育

大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实训/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训/实验教学形式,如提升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加强需求现场的问题式教学、采用项目式的教学形式等。国家教育部也提出了加强实训/实验教学培养的推动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项目,通过国家扶持拉动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于各级教育层次,本研究所指的是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性教育,社会发展是引发教育发展变革的直接动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新形势,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面临的各种新形式,并由新形势引出计算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对实际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作者:高昱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篇9

教育发展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与重要保障。基础教育教给人们最基础的知识,为以后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打下基础,同时为就业提供最基本保障。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在起点、过程、结果这三个方面尽可能趋于公平。如果教育都做不到公平,那么社会怎么可能均衡发展?不能均衡发展的社会又怎么可能公平?教育均衡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外部因素,也就是国家的政策,另一个就是内部因素,要求学校资源分配合理化、均衡化。本文主要对教育公平与均衡系统发展的内在根据进行讨论。

一、我国基础教育体系内部的不公平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分配结构失衡。

国家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定大量优惠政策,由当地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学生只需交学杂费。但是,由于偏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无力承担这些费用,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没有完全实现。合理分配教育体系内部的教育投入,才能保证国家教育健康发展。基础教育对个人乃至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在投入上优先保障。

在我国,教育经费大多用来作为教育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少部分用来购置教育资源,存在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虽然,人员工资和福利支出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人员经费支出占教育投入的比例过大的时候意味着大部分教育资金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应该把更多经费用来购置教育设施,改善教育条件,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育质量。

2.农村和城市两种户口的弊端。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把公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接受教育方面对居民户口严格限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弊端日渐暴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之一。城乡统一的学费并未考虑到城乡人口支付水平的差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另外在于农村教育资源稀少,长时间以来,农村学校由于得不到重视,这种困境对农村教育明显不公平,是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3.对学生的发展认识不到位。

对学生的发展认识不到位是教育不公平和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资源缺乏,以及经费不足,学校一般采取班级授课制,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绝对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应当是学生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充分认识学生,才能更好地保证教育质量公平,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从而达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我国基础教育体系内部的公平与均衡发展策略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调整分配结构。

国家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合理分配资源,切实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国家应该加大对偏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力度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系,使每个人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国家应当更重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得到最优先待遇,基础教育关系到的是我国整体的国民基础文化素质。只有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才是现在最应该做的,整体文化素质就看基础教育,所以要求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2.完善教育政策,缩小城乡差距。

政府应该正视当前教育差距,努力缩小这个差距,对城市教育的大投入直接导致乡村教育得不到充分资源分配。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户籍之间的教育起点差距,并且大大提高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合理把教育资源分配到每一个学校。移除现在所谓的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把这些良好的教育资源分散到不同地方,均衡教育资源分配,照顾到每一个学校的发展。实现城乡教师流通,不存在好坏学校之分,按照学区分配学生学校,杜绝差异根源,同样的起点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这样下去均衡的教育发展才指日可待。

3.深化对学生的发展认识。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深化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是让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所做的均衡。不能单单看到升学率及最终一张试卷上的成绩,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是否得到发展。教育发展应当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尽情往自己渴望的方向发展,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当广大学生潜能、资质都被激发,学生的个人特性都得到很好发展,教育质量也就上去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基本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张天雪,等.基础教育改革论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小微.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J].基础教育,2011(06).

篇10

一、基础教育公平的界定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由于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关乎国民教育的发展水平。公平、民主以及正义是当代社会基本精神的内在要素,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基础教育中的延伸,它既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教育公平并不等同于教育平等,在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强调教育权利均等以及保障教育权利的实现。教育公平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教育起点公平。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基础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享有均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二是教育过程公平。这要求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共同努力,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三是教育结果公平。结果公平建立在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基础之上,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应然要求。

二、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择校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在实践中,有能力开展基础教育的学校被划分为重点校和普通校,而在教学活动中,不论是师资还是资源配置,重点校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此一来,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被拉大,在一些资源配置相对薄弱的学校,学生在入学之初便面临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2.教育不公平问题在少数群体中愈演愈烈

一些特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在教学过程、接受课程以及教育评价方面面临了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具体来说,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偏重于应试教育的内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学设施配备上相对落后,不能对学生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师生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学过程便显得不公平。

3.农民工子女在基础教育中遭受诸多不公平待遇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基础教育时,因户籍的限制往往会遭受诸多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并不能在其父母工作的辖区内顺利地入学。学校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设置了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困难。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等情况,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上的不公平。

4.贫困地区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较突出

尽管我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在农村和一些边远落后的地区,其教学资源的投入远小于其他地区,学校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有些学校依然在危房中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从贫困县的九年义务教育调查统计中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辍学、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落后以及财力不足等因素必然导致教育投资体系运转艰难。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在我国,教育经费一般向城市、重点校倾斜,对于农村、非重点校而言,由于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这些学校的学生必然在教育起点、过程以及结果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这部分教育的投入,但由于附加条件多且程序复杂等原因,并未能实际投入运作。

3.利益因素也是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受利益的驱动,获得较多教育资源的学校会想法设法收取择校费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公共教育资源向拥有金钱、权力、社会关系的优势阶层倾斜”,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不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三、在基础教育中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维护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政府在治理教育不公平问题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为此,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要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此外,政府还应当对这些地区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缩短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教育资源投入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要求建立社会参与制度,调动全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要借用社会的力量辅助政府开展教育不公平治理工作,培育民众参与基础教育决策的有效途径,在必要时通过听证制度的开展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三)发挥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中的协调作用

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监督者和引导者,教育不公平体现了教育机构的监管不力。为此,教育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科学地评价。同时,教育机构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改革,合理调度校际之间以及校内的资源配置,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篇11

2、学生对于语言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

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因为语言类学科在学校期间所接触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内容,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多会接触一些稿件的出版以及文章的撰写等内容,更多的时候都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一些语言类知识。教师的这种引导式教学最终将会造成学生对于自己未来从事行业的迷茫,没有足够的能动性等问题。为了语言类学生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适应教育改革,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采用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更好的为当今高校的学生未来发展着想,只能够从当前就严格的要求学生并且培养学生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前景。

3、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高校语言类专业的教师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接受先进的理念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年龄大的教师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弱,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导致思维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教育改革。在当今学分制主流下,学生选课自主性增强,专业必修课程减少,课时量也大大减少。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怎么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具有完整的语言类知识系统是非常重要。但是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当中,要想要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的有关部门就应当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加大重视力度,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让其在学习和体会语言类知识当中更加的有保障性。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看清楚当前教育的模式,教师还可以深入到高中的教学一线当中去,这样可以更多的访问和调查到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语言常识错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了解汉语作为我国母语的重要性。通过对语言类学科内容的整合和分析,从而建立准确的语言学知识系统,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教学的应用能力。在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中,不难发现,我国每一个地区对于语言类文学教育都有着不一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在所有地区当中普遍对于书法以及应用文写作加以重视,很多高校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这一方面加强重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在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即是对于写作研究领域的认识,也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先行军。除此之外,古代汉语言课程也可以通过文言文写作来实现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在我国的古代当中,语言类的内容会以文言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当代如果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并且体会文言文这一语文知识,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去学习和接触我国的古文化。很多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大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真的落后于基础教育,当今的大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依靠教师的口述为主,学生完全的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自主性,失去自主性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语言类学生来说将会形成非常大的学习阻碍。教学方法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于现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位,很多时候教师认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目前学校当中的大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上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