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10 07:02: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

篇1

志愿服务的本质在于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发展后劲等问题, 如何通过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来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推动志愿者队伍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 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 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同时提升自己,加快社会化进程。但是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大都是消费者,没有收入,有些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们想奉献爱心,但经济上的不宽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甚至导致离开了志愿者组织。所以我们认为,虽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得回报,但适当的物质激励措施还是可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保持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在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满足未来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也需要在就业及个人发展等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激励机制是对志愿者的一种褒奖,体现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和肯定,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使志愿服务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激励形式单一

为了更好地体现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本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内容大多体现在精神激励上。主要有为“优秀志愿者” 颁发奖状或荣誉证书,但获奖的人数有限,大部分志愿者不容易得到这种荣誉,而且志愿者组织给予的这种奖励大都比较单一,对志愿者激励的层次和力度不够大。还有一些志愿者组织忽略了对志愿者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与鼓励,缺乏深层次的人性化激励方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志愿者服务积极性的提高。

2.激励方式不恰当

志愿服务虽然是无偿的,但是没有任何的奖励措施也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志愿服务不仅需精神层面的奖励,物质层面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激励一定要适度,要根据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制定激励措施,若奖励程度不够,则起不到激励作用;而奖励过度,则会背离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本质。

3.权益保障缺乏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可能会受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虽然志愿服务讲的是无偿奉献,但如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必然会打击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志愿者流失。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的缺失,己成为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建议

1.加大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活动才能持续良性发展,大学生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有承担民族复兴的志向。因此,加大志愿服务的精神及理念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吸引更多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典型事迹、优秀志愿者评选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报道,团中央曾多次以不同的形式表彰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志愿者”, 这是对志愿者服务精神的最好的弘扬方式。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报道,使更多的人对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众认知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的舆论氛围,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2. 建立社会认可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愿望

认可是最大的激励。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志愿者其实并不在乎补偿,他们更需要的是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也许比任何补偿更加温暖人心。很小的认可,却让志愿者建立起了自尊。让志愿者感受到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教育部门应积极推动开展学生志愿服务认证工作,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记录,纳入到大学生评优评奖体系中,把志愿服务活动与学分、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的优评相衔接,使志愿者感受到志愿者组织对他们志愿行为的认可;志愿者组织为大学生建立志愿服务“特殊帐户”,把大学生参加服务的活动次数、累次时间(与服务质量、实效挂钩)记录储存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帮助的时候,由社会来提供。让大学生志愿者感受到社会对他们志愿行为的认可。认可使志愿者具有持续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精神动力,使志愿服务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热情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能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热情。比如,对于一些内容简单,耗时少的活动如慰问孤老,可主要采用精神奖励。这可由志愿者组织对具体的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考评,评选出“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精神激励主要是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而对于一些条件艰苦,耗时长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则可采用有偿式的激励方式。但有偿并不是要让志愿获取利润,只是为志愿者报销活动相关的费用,如车费、通讯费、基本食宿乃至最低的生活费用,以及办理保险等,解决志愿者在志愿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有偿式激励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有较大吸引力。教育部门应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记录,纳入到大学毕业生信息库,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招考公务员或招聘人员时,优先录用、聘用志愿者。这种激励方式对大学生也有较大吸引力。

4.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增强志愿服务的凝聚力

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可以免除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后顾之忧,激励志愿者安心、快乐、积极、热情的进行服务。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主要通过法制化途径,通过立法强化法律对志愿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明确规定志愿者及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发生纠纷或者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自身权益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使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不再有任何安全方面的顾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更好地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和措施,刺激、促进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达到对大学生志愿者激发鼓励的效果,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活动当中,形成一个志愿服务的长效激励机制,以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春艳.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

[2]张纪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

篇2

20.

[2]江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化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时代经贸,2013(1).

[3]陆士桢.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篇3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87-02

一、问卷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群体因其自身的特殊优势,成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驻保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完善提供研究依据。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涉及了保定市六所本专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调查对象中,男性大学生占34.73%,女性大学生占65.27%;43.92%为文科、11.07%为理科和42.29%为工科大学生;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占33.15%,二年级的占36.43%,三年级的占27.87%,四年级的占2.55%。

(三)调查方式及内容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其中个案访谈大学生志愿者20名,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5份,有效率为95.6%。并且,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及意义等多方面板块的具体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开展情况

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大学生是否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大学生中志愿精神的普及程度和志愿服务信息获取渠道等。调查结果显示,46.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近六成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包括“偶尔参加”和“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志愿精神普及度来看,仅有2.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志愿精神有很高的普及度,17.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志愿精神的普及度较高;超过七成的大学生从学校团委、学校志愿服务社团等处获得志愿服务信息,五成的大学生从朋友、同学处获得志愿服务信息,仅有14.1%的大学生从社会志愿服务机构获得志愿服务信息。具体见表1。

(二)志愿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现状

调查发现,分别有45.7%、49.7%、63.9%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宣传太少、活动单一、形式主义严重问题;认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管理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科学组织与培训机制、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大学生分别占37.2%、27.0%、42.81%、27.0%;此外,将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评估

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比较分散,主要是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有18.6%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是单纯地对志愿服务感兴趣。从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的感受来看,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有助于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和充实人生,57.1%的大学生认为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仅有2.0%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

(四)推动志愿服务改善的主体

明确推动志愿服务改善的主体对志愿服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发现,分别有48.7%、77.5%、42.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改善的主体。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构思路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在全社会弘扬了志愿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文明进步。但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其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健全;其二,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深入性不够;其三,志愿服务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够完善。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是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因此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对实现高校育人目标、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基于以上认知,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宣传机制。高校在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宣传中应把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帮助大学生树立“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等的观念,同时在宣传中要注重志愿精神教育中的“体验”功能,将志愿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中[2]。如设置志愿服务专门课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公选课、社会实践课程甚至必修课等形式对大学生授课,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开展志愿服务专题讲座,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志愿服务创意征文、文艺演出等比赛,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规范化、深入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加强组织管理机制建设来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助力。其一,要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制度,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岗前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水平;其二,建立志愿服务监督评估机制,通过服务对象的反馈和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监督,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志愿者的成绩进行评估;其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奖惩机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其四,建立完善的志愿者退出机制,志愿者在退出前,应与其他志愿者做好手头交接工作,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第三,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高校可以通过统计大学生的服务时间、提供正式的志愿服务参与证明等,在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奖学金申请等时,给予适当的加分,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立法,将经费、权益、制度、组织、教育和培训等纳入法律中去,保障志愿者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利及利益。

第四,实行社工专业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机联合。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机构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以专门的方法和技巧为手段,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帮助案主解决困难、提供及增进其福利为追求,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及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助人活动[3]。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手法有助于促进志愿服务领域内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有助于解决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有助于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以促进志愿服务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主流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青年群体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党的十报告也提出:"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顺应了时展的需要,符合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将学生志愿服务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可以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高校在推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志愿服务概念、志愿者行为、志愿服务管理等三个方面展开,既有理论的思辨,又有大量的实证分析但对于实践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规范系统的归纳以及总结。

从目前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的方式来看基本可分为:专业型和服务型两种。专业型服务的志愿服务多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围绕自身所学专业开展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服务型的志愿服务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具体表现为学生围绕学校集中性的主题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是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壮大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诞生的志愿服务热线、志愿服务小组、志愿服务社团,到今日全国各地产生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大量志愿组织,开展各有特色的服务活动,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从1993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至今已经历了近二十个春秋。二十多年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不断探索中稳步推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不断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理念更为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持续高涨,具有鲜明的首都特色、奥运特色及时代特色的北京志愿文化逐渐形成。高校作为志愿者的主体,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并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模式进行探索,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为建设"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人文北京"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传统实践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当前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从实践模式上来看,志愿服务多为需求性为主,模式也多为"需求-服务",普遍存在工作任务随机性、服务支撑临时性等现状与困境,在实际的志愿服务过程中,缺少互动性和主动性。

总结归纳,传统的实践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合理的设计规划。传统的实践模式缺乏合理科学的设计规划,基本是社会有任务,分配给各志愿团体,由高校组织团队进行承接服务。而这些任务大多属于临时性和随机性的服务,具体表现为时间紧,任务重,结果导致高校无法对参与的志愿者进行更加细致科学的培训,而匆忙上岗,因此,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缺乏科学的组织体系。传统的实践模式中,学校基本没有一个相对长期固定的志愿服务团队,各类志愿服务性质的社团也没有进行过严格规范的培训,虽然志愿服务者热情很高,但服务技能较差,因此,完成工作的效果受到限制。

第三,缺乏全面的准确定位。传统的实践模式中,高校对于学生志愿服务的定位还是比较重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价值,对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甚至是经济价值,仅仅认为是服务工作的副产品而关注不够。而大学生作为高智力的年轻群体,他们所蕴含的社会能力,和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很容易被低估。

然而,以上问题和不足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模式过于单一,内容相对匮乏所导致。因此,需要我们在志愿服务实践运行模式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找出一种既符合学生特点,又能最大发挥学生群体社会价值的新型志愿服务实践模式,我们把这种新型的志愿模式叫做"互动式网状结构"实践模式。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互动式网状结构"实践模式主要内容

大学生"互动式网状结构"新型志愿服务实践模式,就是致力于在志愿服务中以"需求-服务-创造需求-提高服务"为内在追求和驱动力,更好提升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笔者认为,"互动式网状结构"的实践模式,是由高校建立一支经过筛选、培训的专业性强、能力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该队伍能够保持组织结构和骨干成员的相对稳定。同时,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与优势,招聘校园志愿者,将有志于从事志愿服务的优秀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行成一个校级层面的固定机构,设有专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和培训。在此基础上,需要该组织机构主动出击,到社会上与更多的企业、政府机关建立更广泛、更长期的战略合作,逐步形成一个志愿服务的服务网络。

主要的运作模式包括:一是承接一些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某些重要的历史时期或重大的活动节点,如奥运、国庆、世博、两会、春运、大型汇展、经贸洽谈、支教、学雷锋等,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研究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提供非固定化的人力及智力等资源支持。二是通过承接服务项目,与对接的受服机构或企业建立固定的、长期的、有效的、战略性合作关系,保证服务的长效性和主动性。三是利用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资源,构建一个信息交换、咨询服务、交流互动的网状社会服务平台。让学生担负起志愿服务的辐射节点的工作,开展政府、企业等相关需求的社会调研服务工作,为解决各企事业单位的某些具体问题和困难建言献策,推动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成长发展;为政府决策,掌握社会舆情提供第一手的基础数据资料等相关依据,做好连接学校、企事业单位、政府三方的纽带和桥梁。

运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集合社会资源,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志愿服务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培养,他们可以发挥更大的潜力,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不仅可以承担这些战略合作伙伴例行的志愿服务工作,还应该更主动的利用大学生的专业、智力、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群体优势,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使整个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一个由提供方(大学生)和受众方(政府、企事业)所形成的巨大网络。最终还能以志愿者队伍为信息交流的节点,对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资讯、资源、商业机会、政府舆情等方面进行合理有序融通,把所有合作伙伴间的联络通过我们这样一个校园志愿服务系统管理平台进行沟通,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和政府部门决策。

当前,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就应当赋予其崭新的内容。因此,大学生"互动式网状结构"新型志愿服务实践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将志愿服务长期化、规范化、常态化,实现志愿服务的最大化与有效化,需要我们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模式上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型实践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习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深入分析志愿服务的内在机制,才能最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之路。

说明:本研究得到北京城市学院教育研究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福利化的进程发展,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人类的需求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分别包括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以及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的需要具有层级性,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而志愿服务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人类追求高层次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形式。

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建不协调,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而志愿服务这一公益性的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过分功利导致了其服务效率低下,只有通过去其功利化才可能真正实现合作与共赢。而并非形成以志愿服务功利化谋求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的效率与利益,以一方的效率换取可另一方的非效率,造成负的外部效应而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帕累托的现象。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是个庞大的群体,这其中尤其是赛会志愿者当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具有热情、活力等特点,但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渲染,使其志愿服务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我过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受到我国多数学者的关注,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2006)、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2009)等都从大学生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志愿服务领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着重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动因,从而探究出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途径。

二、志愿服务概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感受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功利化相悖,在进行下列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实现合作共赢途径探究前对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做出简要概述。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

志愿者并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自古以来出现的施医赠药现象便是现代志愿服务的雏形。但真正的志愿者制度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而确立的,现代西方的福利国家大多都通过商界以及民间的力量弥补政府财政用于社会支援与救助的不足,形成政府、商界、民间一体化对社会进行服务。志愿者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明显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开始显现出一系列的弊端与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良风气带的“晕轮效应”,对志愿服务的效能形成巨大冲击。

三、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我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 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此后,我国资源服务迅猛发展,并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援,奥运会等。全国上下兴起志愿服务的浪潮,一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达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但是如今我国的志愿服务中出现不少“不良”现象与我国和谐社会的理念与氛围背道而驰,例如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官僚化”、知名人士“空头支票”等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质疑,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而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构成的主体部分,其大多数志愿服务所附带的功利性已经明显阻碍志愿服务的整体效率与综合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增长。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性的原因对于我们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实现合作、互利、共赢,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原因: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也是在内外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机制下而产生的。

1.大学生心理状态不成熟,缺乏独立的价值倾向与价值判断能力

这点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功利化倾向的根源。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缺乏社会实践与磨炼机会,所以大学生志愿者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志愿服务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影响的体现。其复杂的志愿服务动机就会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认识不清,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与从众性。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志愿服务经历成为履历表“镀金”的重要法宝

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约为630万,未就业人数就接近190万,且还剩下往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会形成“雪球效应”,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本科毕业生加上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限制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中越来越体现“证书“重要性,这种外在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促使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带有一定功利色彩。

3.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将志愿服务纳入德育测评标准

2009年7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把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标准。据一些调研报告显示,实行社会实践学分制的高校与不实行的高校参与度之比为2.7:1。在受调查的大学生的样本里,单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占比高达20.41%。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德育学分相挂钩,加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功利性动机,不利于净化志愿服务行为的不良风气。

4.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影响已经散布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个“孤岛链”,个体的集体意识淡薄。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经侵袭到志愿者群体。大多数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内形成林立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基于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形成,例如志愿服务小组评优。志愿者小组之间的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但是未被评优的小组与志愿者个人会产生“怠工”思想,这样一来无疑会浪费资源,导致志愿服务总体效能下降。而志愿者评优往往又牵扯到综合测评结果,这又是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产生功利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社会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功利性的第二个因素是来自于家庭。根据社会学理论,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希望子女通过进行志愿服务产生一种自豪感与荣耀感。使得志愿服务成为同学之间,甚至父母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

5.志愿者组织“行政化倾向”辐合影响

如今志愿者组织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进行刚性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其志愿者骨干承担组织任务,普通志愿者在起组织中被视为成员,严格按照布置任务、落实责任、组织验收、反馈信息等程序开展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志愿者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更容易将重点放在如何达到志愿者组织所要求的标准,完成预期志愿服务任务,以及如何在志愿服务考核中达到优秀而并非将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通过构建同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关系来提高志愿服务的效能与质量。

6.大学生志愿者甄选质量不高,后期志愿者培训流于“形式主义”

这一点是针对志愿者组织程序上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选拔时应对人进行全方位的审查,选拔方式上应该以公开征集为主辅之以个人组织推荐形式并举。这样一来就能尽可能选拔出思想觉悟素质水平较高的志愿者。后期志愿者培训对流于形式,没有将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志愿服务过程之中,没有扶正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功利心理。

五、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以实现合作共赢的途径探究:

由于大学生志愿者产生功利化倾向原因的复杂化,决定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途径的全方位、多元化。在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途径探究之前,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适当的激励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性相区别开来。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适当的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一种辅保障。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性主要体现为志愿者主动获取利益的行为,成为当今阻碍我国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为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进行纠偏,实现志愿者事业合作共赢,提高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效能,达到纳什均衡的良性状态,我们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途径进行如下探讨:

1.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选拔力度,形成全面考量与个人组织推荐并举的选拔制度

大学生志愿者选拔时志愿者队伍形成过程的前置程序,通过加强选拔力度与深度,能够较好的筛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但是,单通过组织推荐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走过场”的环节,而组织也难以对每个志愿者个体进行深入了解。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出相对独立的第三人成为志愿者推荐人,对志愿者进行详细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所选拔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知识面,还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出受推荐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后期培训,形成专业培训机构与大学教授培训分块培训的培训结构

如今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培训期较短,而且培训内容务实性内容占绝大部分,对端正志愿服务动机,淡化功利化倾向涉及较少。我们应该形成专业培训机构与大学教师分块培训的培训结构,由专业培训对志愿服务的务实性内容进行培训,由大学教师对端正志愿服务动机、淡化志愿服务功利化倾向的讲座式培训。这样能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3.深化大学教育模式改革,加大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力度。

端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认识,淡化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功利性倾向。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相接轨,但是其思想要保持相对独立的纯粹性。

4.降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权重

降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比重,赋予其较低的权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志愿者功利性心理,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具纯粹性。也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实现全社会的互利共赢。

5.志愿者组织管理从“刚性”转向“柔性”

志愿者组织在志愿者管理上应该施行柔性灵活管理,激发志愿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多的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将注意力集中在功利性的完成硬指标上。

总之,对于实现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以实现志愿服务的合作共赢所探讨途径是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并且协调好各方利益矛盾与冲突,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服务。通过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有助于使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并且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第4卷,259-262页.

【2】姚胜、陈曦、赵彪《从纳什均衡走向合作共赢》[J],中国青年研究,第7期第4卷,41-44页.

【3】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第4期第28卷,120-122页.

篇6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1.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

目前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采取两个层面的志愿者组织方式:一是学校层面的志愿者活动组织,一般由校团委直接管理,担负着全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考核、表彰、培训等工作;二是各个院系团委负责的志愿者组织,具体负责开展本院系的志愿者行动,有时也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

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

在志愿服务的内容上,社区服务活动和校园内的服务活动所占比例较大,校园服务活动占39.1%,社区服务活动所占的是38.4%。根据访谈的结果得知,“大部分班级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地点都会选择临近校园,减少志愿者在路程上的时间消耗。”下乡支教服务活动以及残障服务活动的参与率较少,有3.1%的同学选择曾参加过下乡支教服务活动,4.1%的同学参加过残障人士服务活动赵枞安曾在《安徽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调研报告》中讲到,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存在“服务过于形式化”、“服务领域单一”的问题[1]。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对象主要还停留在针对青少年、社区老人、校园活动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服务范围较小,无法适应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出现志愿者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重复活动,新的服务项目较少。

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

由于随意性比较大,志愿组织内部缺乏相互交流。许多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借用名为“奉献爱心”目的却是其他,不仅淡化了志愿精神的作用,也淡化了志愿者身份的价值,削减了志愿服务的功效。一方面是因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为了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志愿服务时数而参与服务活动。再者是志愿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分工不明确,致使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者不明确自己所需要提供的服务。

4.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满意度

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志愿者的身份,学校由原来的一个志愿组织发展到每个系、每个专业,甚至到每个班级的每个成员。”这种点到面的推广形式是提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一种途径,却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自主参与性以及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关于志愿服务的总体感受上,有47.9%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十分有意义,对志愿服务的总体认同度较高,但也有40.7%的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的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说明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上有待提高。

二、影响大学志愿服务动机的因素分析

1.性别

女生在盲目从众的动机上表现更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女生的性格偏感性,男生相对比较理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选择上比较合理,不跟风行动。另一方面,女生较于男生而言,比较有爱心,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基于这样的特点,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男生对于女生而言更好地看待志愿服务活动。

2.专业

不同专业性质在盲目从众动机的认同程度发现,文史类专业在志愿服务上的盲从程度远高过于理工类的学生。数据表明了在个人发展上认知上的差异,理工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越理智,理工类学生表现出的较不明显的从众动机,原因在于理工类学生的对于外部活动的态度较为理性,文史类学生往往更缺乏理性,容易盲目去参与志愿活动。

3.年级

大一年级大二年级初入大学,对校园活动如:比赛、社团组织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因入学时间不长以及自身思想观念以及自身的素养相对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低,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盲目从众动机比较强。大三年级的学生较于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正处于知识不断丰富、观念不断更新、思想逐步成熟的阶段,有更强的意愿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相对较全面。大四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理念和知识素养更强,但大四学生更多集中精力在实习、毕业、择业、就业等相关事宜,在校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较低,投入的时间精力。

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建议

1.合理管理志愿服务团队,提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自主性、自愿性

在我国,志愿者行动一般是在组织机构的倡导下应运而生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的组织行为使得志愿服务就成了一个下达、督促、评价的过程[2]。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和民主意识较强,但依靠组织、社团对个人或者群体的控制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手段。将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数与奖学金挂钩、与个人荣誉挂钩的志愿服务精神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觉得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奈、“被志愿”的选择。违背了志愿服务“自愿”的精神,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

2.加强志愿服务的项目化管理,将志愿服务专业化、高水平化

志愿服务内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盲目志愿。加上大学生志愿服务强调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大学生的专业差异太大,每次志愿活动所招募的志愿服务对象不同,其专业也不同,加上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前期没有通过相关的培训,使得在具体服务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统一的服务方向。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方面,要结合志愿服务需求确定志愿者的招募标准和培训要求,结合学校志愿服务实际,采取面向团体与面向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进行志愿者骨干队伍的集中系统培训;围绕志愿者基本技能,开展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通用教育培训;针对有一定业务要求的支援服务项目,进行志愿者岗前培训[3]。

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引导,内化志愿服务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倡导的期待理论指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目标[4]。如何充分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确保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内在的情感体验。志愿服务的精神需要内化的过程,依靠外力所强制推动的志愿服务,无法长期平稳发展下去。合理安排志愿者项目内容,使不同群体的志愿者动机与所参与项目匹配,正确引导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增强社会参与程度。

四、总结

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不仅关系着志愿活动开展的质量,更系着社会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是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的一个途径。同时,广泛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引导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高校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体现。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模式,管理志愿服务团队,在充分尊重大学生自主性、自愿性的基础上,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逐步内化志愿服务精神,从而有效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优化志愿服务活动。(作者单位: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枞安,陈昀岚,牛娟娟.安徽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调研报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2-115.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阻碍因素;河南大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9203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越来越多元化。有人选择参加学生会,为同学服务;有人选择参加社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人选择参加实习联盟,为自己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等等。在众多的选择中,进行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选择。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下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立超过43万个志愿者组织、19万个志愿者服务站,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万人。青年志愿者正逐渐成为中国志愿者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主要包括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公益服务,植绿护绿,创卫创模服务,爱心捐助,教育扶贫服务,双拥服务,文化服务等,并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社会各界正在感召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参与或进行志愿服务,比如时间问题、精力问题、性格问题、以前的经历等等。这些因素从诸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其最终的决策。尽管对志愿者的研究有重大意义,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志愿者服务动机与态度方面的研究,与参与阻碍因素相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阻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提出针对性建议。这对以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志愿服务

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国外的志愿服务具有悠久的历史。英国著名学者迈克・赫德森认为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或更早的宗教慈善性活动。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从志愿者的产生至今,国外的志愿服务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而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大规模开展始于年1993年底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活动在包括高校在内的各行各业蓬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阻碍研究

阻碍因素指的是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不利影响的任何因素。包括阻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实现的因素,消减活动频率、强度或持续性的因素,以及那些降低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或满意程度的因素。由于目前国内外少有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阻碍因素,因此,本文参考其他研究领域进行验证。在张同庙,刘廷扬所写的《南台湾地区大学生服务学习态度、阻碍与成效互动关系之研究》一文中提出大学生服务学习的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各层面之间具有显著的典型相关存在,成负向的互动关系。在乔光辉所写的《在韩中国留学生和韩国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时间因素对休闲行为的制约最为显著,依次是心理因素、伴侣因素、设施和安全因素,最后是到达性因素。Crawford&Godbey将影响个体休闲喜好与休闲参与的阻碍因素分为个人内在阻碍、人际间阻碍以及结构性阻碍3种。个人内在阻碍与个人心态、人格特质有关,例如挫折、信仰、自我能力的认知等;人际间阻碍来自人际互动与人格特质间关系所产生的结果,例如个人无法找到同伴一起参与活动等;结构性阻碍因素是指活动参与的中介因素,例如交通、活动设施等。本研究依据文献及目前现况,将服务学习阻碍因素量表分为认知、到达性、人际和自我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并根据四个因素对被调查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将被调查对象分为四类,而后提出相关建议。

3 研究问卷设计及处理方法

3.1 问卷设计

综合之前文献的研究并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问卷共由3部分组成:(1)针对大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参与特征,设计7个选项,分别采用类别尺度对年级、性别、政治面貌、学科门类、了解渠道、参与意愿和参与原因进行调查。(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阻碍,设计了4个层面(认知阻碍因素、到达性阻碍因素、人际阻碍因素和自我阻碍因素),共计15个问项,此部分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尺度来测定(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3)针对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看法,设计2个问项,主要从“不足之处”、“再次参与意愿”两个方面进行测评。

3.2 数据处理方式

本项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并采用SPSS19.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调查在河南省开封市进行,以河南大学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3年11月5日至11月30日在河南大学发放,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4份,排除回答不完全及真实性较低的样本后,最终使用有效样本为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

本文的研究使用频率基础统计方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统计方法。频率基础统计方法,得出调查样本的一般特性;因子分析揭示了阻碍因素的类别;聚类分析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将调查对象进行分类。

3.3 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特征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的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通过频率分析可以发现,在性别方面,女生比例高于男生,男生72人(24.7%),女生219人(75.3%),符合被调查学校的男女比例实际情况;在年级方面,以一年级和四年级为主,共有185人(63.6%),其次是二年级85人(29.2%),最后是三年级21人(7.2%);在学科性质方面,文科类和经管类学生所占比重最大,共有238人(81.8%),其次是艺术类和体育类学生,共有37人(12.7%),而理工类和医学类所占比重最小,共有16人(5.5%);在有无证书方面,没有志愿者证书的学生略多,共154人(52.9%),有志愿者证书的有137人(47.1%);在参与原因方面,处于自身兴趣原因的所占比重最大,共有240人(82.5%),其他原因所占比例较小,共计17.5%;了解渠道方面,大多数学生是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了解到的志愿服务,共有205人(70.4%),其次是通过朋友了解的,共24人(8.2%),通过班干部、老师和其他渠道了解的共计62人(21.3%)。

4 实证研究分析

4.1 志愿服务参与阻碍因子分析

为了得到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阻碍因素的概括性表述,使用的是因子分析法。首先进行样本适合度检验,参与阻碍因素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因子分析后得出:KMO值为0.802,Bartlett卡方值为1804.010,自由度为105(p

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结果,删除载荷小于0.5和公因子方差小于0.5的描述项,最后共有15项参与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时,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主成分提取法获得参与阻碍因素的最初结果,然后使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提取出来的公因子进行旋转。根据特征值要大于1.0的原则,旋转得出4个公因子,分别解释为“认知阻碍因素”“到达性阻碍因素”“人际阻碍因素”和“自我阻碍因素”(如表2所示)。这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为63.485%,表明这4个公因子能够代替原有的15项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阻碍因素描述项的63.485%的信息。

此外,为了检验参与阻碍因子分析的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阻碍因子的Cronbach信赖系数是0.870,表明本文研究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是可以信赖的。

4.2 基于参与阻碍因子的大学生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阻碍结构,运用SPSS19.0中的K-均值聚类,对提取出来的四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如表3所示)。通过F值和Sig.值可以看出,四个公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说明这种分类还是比较有效的。四种类型的具体特征如下。

I类: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共有123人,他们在人际阻碍因子上的得分最高。这说明他们受同伴影响比较多,在没有人一起参与活动或要独自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会降低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因此这类大学生被归类为“人际阻碍型”大学生。

II类: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共有42人,他们在认知阻碍因子上的得分最高。这说明他们由于自己对志愿服务的负面认识,如志愿服务很麻烦、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不值得去做,而降低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的意愿,甚至拒绝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此,这类大学生被归类为“认知阻碍型”大学生。

III类: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共有20人,他们在自我阻碍因子上得分最高。这说明他们出于自身原因,如兴趣爱好、年龄、性别、以前的经历等因素,减少自己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意愿。具体来说,爱好独处,性格文静、内向的学生会不倾向于参加集体活动;年龄较大的学生,由于要面对毕业的选择与压力,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与就业上,参加活动的意愿较低等等。因此,这类大学生被归类为“自我阻碍型”大学生。

IV类:这一类大学生共有106人,他们在到达性阻碍因子上得分最高。这说明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阻碍主要来自于较为客观的因素,如不知道参与的途径、没有人指导、没有时间等等。他们本身可能有参与的意愿,但是由于一些不易改变的因素,阻止他们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因此,这类大学生被归类为“到达性阻碍”大学生。

5 结论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活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些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及财力的支持才能进行下去。而随着公民受教育程度和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因素阻碍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如本文提到的认知阻碍、到达性阻碍、人际阻碍和自我阻碍。而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因素也是不同的。所以,本文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对不同参与阻碍型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受到的参与制约因素,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对于人际阻碍型大学生来说,大学生受同伴的行为选择的影响较大。在大学期间,学生不仅要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自己社交能力的培养。应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在没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要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与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课余时间,可以采取独立性较强的单独活动来提高自己对“人际阻碍”因素的规避能力。

对于认知阻碍型大学生来说,学生要多参与集体活动,全面了解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树立正确的参与意识与观念,从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全面的提高。因此,大学生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提高自己对公益活动的认知水平,从而降低自己参与其中的阻碍因素。学校也可以多对志愿服务进行宣传,强调志愿服务活动对个人心态、素质甚至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于自我阻碍型的大学生,他们拒绝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内在的原因。因此,学生要从自身意识到志愿服务的普遍性、多元性及积极性,了解到志愿服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自我阻碍”因素对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制约。

对于到达性阻碍型的大学生,要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多与师长交流,了解更多活动参与的渠道;并且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多参与课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广交友,也可以降低学习压力,使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再次投入到学习中,从而降低“到达性阻碍”因子对其志愿服务活动的制约。

综上所述,大学生要提高自己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了解到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锻炼社交、语言能力,让我们学会更多的关心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境界达到更高的层次,也会丰富阅历,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在自身得到来自志愿服务益处的同时,也要多向周围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与此同时,学校也应给青年志愿者协会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开辟出与不同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领域,使学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多宣传志愿服务,使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有正确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本研究由于受到时间、精力和经费的限制,调查对象比较单一,研究也比较简单,希望以后可以在更大的范围中展开问卷调查,得出更全面的数据,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便探索出更具指导性的志愿服务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朱凯.大学生眼中的“志愿服务”――对北京市两百余名大学生看待“志愿服务”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2):4550.

[2]丁海虹.全国志愿者人数超过5000万[N].云南信息报,20131210.

[3]志愿服务项目征集类型及解释[EB/OL].http://,20111031.

[4]刘洪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5456.

[5]徐宝见,陈楠.基于高校大学生视角下的休闲阻碍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3,(04):220224.

篇8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区别

(一)内涵不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有组织、有目的的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到社会中去实践的一种教育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的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能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属性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具有自愿性、无偿性、社会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在课余、寒暑假等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长,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自愿向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提供形式多样的无偿服务活动,而且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一般思想觉悟较高,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热心社会公益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形成了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文化特点,在具体的项目类型上包括了参与扶贫开发的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服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参加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加国际志愿服务等类型的服务。

(二)目的不同

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如通过三下乡活动,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应到实际中,通过这个过程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其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而志愿服务是为他人提供免费的、无偿的服务,做公益活动如社区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等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他人。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联系

(一)活动主体相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二者都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动力激励系统,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大学生实践服务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实质就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需求和动机,达到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完成实践任务的目的。

(二)志愿服务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的一种途径。可以说,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同学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志愿服务中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三)育人功能相同

1.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能够促进学生角色的社会化。作为社会一员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社会中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利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岗位和实践机会,促进了大学生树立多角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各行各业中较好地做到角色定位,促进他们的积极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加速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系统的培养和历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获得。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走出了课堂,进入了理论的运用和实践阶段,成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是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使学生锤炼了思想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动手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既检验和锻炼自己的知识,又利于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同时还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观得到升华。另外,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提高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易于学生接受。

4.提高专业技能。有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检验和评估自己专业知识中的薄弱环节,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向社会、向他人学习借鉴的过程,二者会推动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掌握实践本领。

参考文献:

[1]

张振宇,沈蓓绯.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思考――以美国学校服务学习为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

[2]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孙莹.服务学习――发展自我、回馈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策略[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

[4]杨玉凤,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以龙岩学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篇9

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几日前,听说我一个今年大学毕业的姐姐打算毕业后先到西部去当志愿者。心里却感慨万千:有感叹也有羡慕。“西部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前觉得离我很远,但是现在,当我已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思索自己的志愿者计划。过去的几年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始终牵动着大学生们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心。数以千万的大学生响应祖国号召来到了祖国的西部并活跃在祖国西部的边远地区。可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充分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了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到西部当支愿者,对于大多数从小在襁褓里长大的大学生们来说,毕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条件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没有便利的信息通讯,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从最原始的生活过此文来源于起…但是,这些没有能使我们的志愿者退缩,他们依然坚定的选择来到西部!但仍有人认为让一个苦读多年的大学生到贫瘠的西部去当志愿者未免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是浪费国家辛苦培养多年的人才,确实有些不值得!

那么请看下面的例子:

6年前,靠着国家的助学贷款,他才得以到河南中医药学院读书。3年前,他却能够舍弃到手的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工作,带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加入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行列。 他就叫王一硕。王一硕的服务地是陕西省麟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年人均纯收入仅300多元,当地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经过深入调查,他发现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黄芩、柴胡等中药材的生长,于是向县科技局提出建议并得到了采纳。 作为百亩黄芩gap示范基地建设负责人,他吃住全在乡下。在反复考证并查阅当地气象资料的基础上,他准备进行大胆革新,变传统的撒播为用播种机条播,以便于田间管理,提高黄芩药材的品质。 “说实话,我当时也捏着一把汗。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一个志愿者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王一硕说:“但是我还是有把握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破土而出的黄芩苗,王一硕兴奋不已。最讲实际的农民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黄芩的种植面积很快达到了2万多亩,给镇里的老百姓带来不少的收入。 王一硕还与安徽亳州、河南禹州的药商联系,牵线搭桥,为药农解除了后顾之忧。 志愿服务期间,王一硕竭尽全力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

而对于今天的成绩,王一硕说:“西部虽然贫瘠,但却给了我足够的空间;西部虽然落后,我却在那里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个人的命运只有与祖国和人民紧密相连,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看过这个例子后,你还会觉得大学生到西部当志愿者是大材小用吗?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所要做的完全可以不仅仅是如大家所想那样:到西部的山区去支农支教,当一名小学或是初中教师。我们要做得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些,志愿者服务工作更多地应是用我们的热情为山区注入新鲜的血液,用我们多年来学习的专业知识去发掘西部的资源、发现它的优势。并让他发光发亮、逐渐壮大起来,带动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最终的目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到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自己、磨炼自己。使这段经历成为我们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它,应该是我们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那就意味着我们不是去适应恶劣的环境,而是去改造恶劣的环境;我们不仅是去承受生活的磨砺,而是去挑战生活的改变!

篇10

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与救援的热情高涨,大批志愿者自发进入灾区,开展救助活动。由于大量志愿者缺乏专业救援经验,导致灾区出现了道路拥堵延误救援、志愿者自身安全和住宿得不到保障等现象。网络等媒体报道了“四川雅安地震志愿者服务遇尴尬”等新闻,“不给灾区添阻”的呼声勃然兴起,灾区每天要劝返1000多名无法保障自需的年轻志愿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等未经批准,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在重大灾情面前,雅安志愿服务成为了一种尴尬现象,暴露出我国志愿服务的不规范和志愿者服务体系的不完善的问题。有关志愿者的职业构成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占的比重高达47.6%。[1]可以说,几乎一半的志愿者都是大学生,因此,笔者试图通过雅安志愿服务现象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从“雅安志愿服务”现象看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者即“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思想觉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招募方式为主,利用业余时间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援助的在校大学生”。[2]自1993年开展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已经有1.82亿多人次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超过5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从“雅安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人们认同和接受的重要公益行为之一,但还存在组织性不强、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结合“雅安志愿服务“现象,审视目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可以看出,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不完善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是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部门,重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科学统筹,使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重安排轻统筹、重形式、轻内涵,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作用。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般由学校团委统一组织管理。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多为组织行为,一般对个体行为意识考虑不够。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容易将志愿服务活动搞成轰轰烈烈的面子工程,流于形式,最终使志愿者们丧失了热情,对志愿服务活动产生反感情绪。在对济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调查中显示,有51.2%的大学生认为“参与的志愿服务属于硬性规定,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有54.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

(二)志愿服务领域相对单一

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多是以系部、班级为组织成立的,也有一些以专业性的志愿服务队,但相对较少。多数情况下开展的志愿服务多为大众化、常规性的项目,服务领域相对比较单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较多的是交通协管、献爱心、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等,这些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全面体现,不能完全激发大学生的热情。有一部分人由于服务形式单一、领域狭窄而对志愿服务失去了兴趣。

(三)服务能力不专业、不系统

在雅安地震的志愿服务中,由于大量志愿者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救助能力,因此,不能发挥作用,反而成为了负担。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志愿者队伍中,普遍存在缺乏培训的现象。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培训也多为临时性,或是根本没有经过培训,导致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没有一定的专业性,不能满足服务要求。

(四)没有规范的制度约束

高校志愿者组织成员极不稳定。有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一般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为1-2年,低年级的同学占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初期,有很强烈的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热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志愿服务与其心理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又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高年级以后,很多志愿者不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导致志愿者人员流动性极大,阻碍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长效运行。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识不足

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并且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志愿服务精神还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在对济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5.9%的青年大学生表示对志愿服务精神非常了解,有25%的青年大学生表示了解一些,其余受访者均表示不太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们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精神没有明确的理解和认识。

(二)缺乏长效系统的培训体系

就目前高校来说,志愿服务尚未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没有明确的培训要求,很大一部分志愿者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一些参加过培训的也多为临时性的活动培训或常规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专业、不具体,培训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多为报告、讲座等,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制约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应该说,现代社会,志愿服务已经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多元化,志愿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才能满足志愿服务的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必须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具备志愿服务的能力和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完善

激励是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核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ames M Moran通过多年研究指出,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个人仅能发挥出自身20%-30%的能力;而当施以适当的激励后,个人能力的发挥将达到80%-90%。[3]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热情往往集中在入学的前一至二年,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有强烈的服务社会的热情。热情过后,大学生志愿者往往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观意愿不再强烈,如果再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大学生就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动力而不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四)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者吸引力不强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急于在社会中证实自身的价值,二是希望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但纵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多集中在便于实施、便于管理,专业性不强的志愿服务项目上。选择这类服务项目一方面考虑到大多数人都足以胜任,二来组织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存在资金、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难度较大。因此,在选择志愿服务项目上多停留在交通协管、敬老院献爱心等常规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不能满足大学生证实自身价值和进一步了解社会的需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要逐步形成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团委等相关部门具体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学生社团负责实施的组织机构。院团委负责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指导、管理和培育,重点发挥其指导和培育的作用,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的优秀社团组织,由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和学生社团具体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学生自主建立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因其自主、独立,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效避免因活动组织的权威性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二是建立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制度,登记注册成为志愿者的大学生要建立档案,全面记录大学生志愿者的特长、专业、兴趣、爱好等情况。根据大学生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分类,使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逐步专业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建立规范的志愿培训体系

如今的志愿服务已经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专业化,单纯拥有爱心和责任感已经不能满足志愿服务需求。[4]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应该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更专业的服务能力,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志愿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由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对大学生志愿者提出具体的培训要求,规定课时,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不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志愿者不能进行相应的志愿服务。二是规范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首先,要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知识、志愿服务的基本服务技巧等进行培训,如志愿服务的基本内涵、人际沟通技巧、基本服务礼仪等。其次,要加强对专业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内容培训。比如,在北京奥运会的服务中,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就必须拥有外语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相关礼仪知识等;在汶川地震后,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就需要医疗和心理等专业知识。在对专业化内容的培训方面,要根据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有选择性地进行培养。再次,要注重对骨干志愿者的培养。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志愿者,更需要一些能力较强的志愿服务组织者。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化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一些组织能力较强的骨干志愿者。骨干志愿者可以从学生干部或志愿者中层层选拔产生,对选拔出的骨干志愿者要进行重点培训,除了在学校内部参加培训外,还要经常参加校外的志愿者服务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好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三是丰富培训的形式。高校志愿者的培训形式可以采用报告会、选修课、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之外,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利用QQ群、微信等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教育,既方便又快捷。

(三)建立志愿者保障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种自发。参与服务活动的动力源于强烈的道德感。一方面,在参于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认同和支持,这种力量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信心和热情。另一方面,强有力的支持机制也是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的内容。一是建立相对完善的志愿服务法规。目前,广东、北京等13个省市和成都、杭州等8个城市已颁布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尚未出台。[5]因此,应尽快建立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法规。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各高校在志愿者服务方面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鼓励和肯定,但这还不完全能够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学时,记录在册,将志愿服务的学时作为学生推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入党、就业推荐等的具体标准,以此来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

(四)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

一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民间组织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接触面较窄,了解的信息不够全面,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能力还有限,因此,尝试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结合开展活动,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不足。如河南省济源市2010年7月创立了“济源在线义工”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了助学帮困、义卖募捐、环保宣传等大型活动,在济源市产生了很大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2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与“济源在线义工”结合,成立了“济源在线义工”分会,双方合作开展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相对固定的志愿者服务站点的模式。通过在乡镇社区、文化服务站点等地方建立固定的志愿者服务站点,一来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了解、熟悉本区域的人员、活动等情况,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志愿服务;二来大学生志愿者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培训,能使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合理。

参考文献:

[1] 靳辉明.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

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 王亚科.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

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1.

[3] 宋斐然.我国NGO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

学,2013.

[4] 陈慧卉.构建长效的高校志愿者培训体系[J].知识经济,

篇11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志愿服务体系主要是由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激励与保障等组成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晚,其发展尚不成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志愿者队伍。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职在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深刻认识,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了学生的德育体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品端综合素质评价积分,有时有些学生参加活动是迫于学校相关部门下达的行政通知,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人际交往。在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本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而参加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甚至部分学生将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劳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正是由此,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流动性较强,高职院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现状引人堪忧。高职院校尚未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部门,而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人员是由各院系选拔组成,绝对数量较大,而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则较少,专业化程度很难保证。

(二)组织管理体系。

1.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化较强的组织管理部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各院系部门、各社团组织分散管理。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一个统一的、专业化较强的组织管理部门,容易出现多重领导、行政化倾向过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此外,组织管理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组织管理部门专业化水平低,志愿者活动前缺乏系统培训,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志愿服务活动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形式化、低水平化等问题。

2.组织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学生具有明显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优势,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仍以尊老爱幼活动、环保活动、支教支农活动为主,缺乏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组织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挫伤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3.缺乏规范化组织管理制度。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志愿者准入与退出制度,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管理混乱;在志愿者培训环节,尚未建立系统化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尚未纳入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质量;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环节,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与控制,活动过程管理混论,直接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

4.激励与保障体系。

(1)经费缺乏。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较少,经费短缺直接影响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效果不佳。大学生在舟车劳顿地提供了志愿服务后,连基本的交通与饮食费用都需要自行解决,不免会感到寒心,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活动质量难以保障。

(2)缺乏完善的保障与激励措施。由于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大一部分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另外,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肯定性评价较少,高校对学生的激励措施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

(3)缺乏专门志愿服务法律体系的保障。目前,国家尚未专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产生不利影响。

(4)缺乏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偏见,不支持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又累又脏,毫无技术含量,甚至认为志愿服务是多管闲事的活动。另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得不到家长的认可,精神上很失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

(一)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中坚,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组成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非职业化援助。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宣传,借助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与专业特色,从而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实现志愿者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在志愿者选拔与培训、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实现专业化与特色化。首先,必选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志愿者选拔、认证与退出制度,对志愿者准入与退出细节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志愿者团体管理的规范化。其次,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对志愿者队伍进行统一系统培训,将志愿服务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过程重指导针对性,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与系统化,提升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实现特色化与品牌化。

(三)立足自身实际,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活动形式多元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专业设置更具特色。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系统化与品牌化,必须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立足自身实际,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首先,发挥志愿服务社团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集体带动个体的形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其次,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以专业活动为主,同时通过敬老活动、环保活动、扶贫支教等形式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实现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化与专业化。只有立足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才能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人而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升自身志愿服务综合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四)建立健全激励与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