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9:3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西域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有效地实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安排好学习的框架结构,课前,学生自己预习探究;课上,学生自己展示、提问、回答;课后,学生自主巩固练习;教师则通过评价测量表和学生学习反馈调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了学生今后学习中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信息化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表现在:
2.1信息化课堂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要求师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之中只接受了一些最基本的打字练习,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而对文科教师而言,计算机能力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文秘工作要求,缺乏进一步的图片处理和软件应用能力。因而,信息化教育首先要求提高师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2信息化课堂的容量需求远超出传统课堂。
由于课堂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所需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教师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将所需信息量搜集完整,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甚至社会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教学”二字,从信息传授的角度而言,“教”是教师传达信息的过程,而“学”是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这其中,忽视的恰恰是自我价值基础上的信息处理、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传统课堂之中“悟”的经典表现。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带着自己的体验自由领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情怀,从而悟出自我的价值所在。而在数字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化追求便捷化,各种信息的集中碰撞必然对教师和学生在接受、整合信息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
二、西方文化教学的必然性
不同的民族可能在与大自然的共同斗争中有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这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例如:中文中有“同舟共济”,英文中有“inthesameboat”;中文中的“蓝图”,英文用“blueprint”来表达。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或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导致他们对相同的事物和经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文中的Heisawolf表达的含义是他是一个好色之徒,但不过英语学习者不知道相关的文化背景就会以为“他是一个很凶的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和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增强对西方各国的文化深入了解的同时,不断强化英语水平,这也是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文化的载体是语言。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是某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我们只有了解了语言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了解语言所承载的真正含义,我们才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过分侧重语法、词汇的讲解,而忽略英美文化的灌输,导致我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为低下,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这是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匮乏,导致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敏感度、洞察力和识辨力。例如,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名美国女士说Youlookstrong,这种说法让这名美国女士感觉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strong这个词过于男性化,如果把strong改为healthy则表达的更准确,也会让这名女士感觉很开心。因此不进行文化教学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使用中文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语用失误、交流受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强化英语运用的能力,还要不断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语言有各种适用的场合。我们要用心体会语言的真实语义,就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什么情形下该说什么样的话,什么话题是禁忌话题,都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同时跨文化交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正处在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相当重要,因为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含义,才能对西方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深有体会,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
三、西方文化教学的新途径
西方文化教学的进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有优势或劣势。我们在继承、发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了解西方各国文化,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其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西方文化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语言点以外,还要明确文化点。文化点应主要围绕影响语义和语用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讲解,包括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强化学生语言的运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会话、分组讨论或演剧目等。在进行不同典型话题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比如如何问候、表达谢意祝福等,学生会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所蕴含文化的敏感度。大量阅读西方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佳作,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该作品体现出的某个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学会如何鉴赏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应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余,还应多组织英语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脱口秀、英文话剧、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专题讲座等。但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英语课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参加者和主导者;一切的活动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时间的安排要恰当合理。
四、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传统的只强调语法、词汇等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时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想要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就必须自己先找到相应的文化点,并具备介绍和说明这些文化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备扎实准确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正确有效。2.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尤其是培养在课后积极主动丰富西方文化知识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提高会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任务的决策者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者。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灌输,并通过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和实行可行的改革方案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4.教师要加强研究文化与语言、交际及英语教学工作的关系,不断丰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教授英语的单词和语法,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感到枯糙乏味,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再加上我们的学生身处中国,很难有机会去英美国家学习英语和感受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所以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沉浸到英美文化中,最大程度地理解英美文化的内涵。教师的英语教学应针对课本内容和日常交际需要进行,将中西文化共性和中西文化差异融会贯通,从而使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在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在教学中融入英美国家历史和社会生活全貌,最好配备DVD光盘,通过影像和声音传递文化信息,使语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影像资料应展现英美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这种展示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场合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设置合适的语境,组织一些可涉及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层面的分组讨论或会话,话题尽量是学生感兴趣的,激发他们讲英语的欲望。
中图分类号:G20
西方人很喜欢用计划生育来控诉中国,称中国不尊重人权,不尊重公民,我认为任何政策的实施和出台都是依照本国的国情来决定的,中国人口数量现在已经达到13亿多了,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如果再不进行计划生育,中国这块沃土将承载不了如此众多的人口。这对于世界也将是重大的挑战。我想,中西文化的冲突源于他有着不同的历史积淀,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下一次美国控诉中国的时候可以来体验春运买票时的场景,我觉得那时他就会举起双手来赞成计划生育的出台了。
《刮痧》是一部电影,讲述爷爷为在美国的孙子刮痧而被误认为是虐待孩子的故事。这种事情拿到中国,估计大部分的人都会张大眼睛,认为这是一起乌龙事件,孩子的爸爸,爷爷怎么会虐待自己的孩子呢?可是,这种事情在美国便是大事情,是关乎孩子人权的问题。我看了电影之后深深觉得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犹如沟壑一般。在这里,我们不能说美国方面做的不对,他也是积极的在保护问成年儿童免受迫害,在西方,血缘关系没有如同中国这般深厚,父母个人也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意识,不像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舍弃,什么都可以付出,这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于移民前去西方的华人,对于中西文化的冲突体会会更加的深刻。
存在差异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避免的。要消除这种文化隔阂,就要加强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了解。但是,[1]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交流的主动性和态度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程度是大大大于西方对于中国的了解。中国人向往西方世界,积极了解,投身学习,以至于相当一大部分人能在西方的主流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西方的人们对于中国的文化不仅仅是不了解,甚至还有一些误会,歪解。影片中的对于中国传统医术刮痧的不了解以及中国动画经典形象孙悟空的错误判断,甚至可以说成是侮辱,就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个人认为是美国世界霸主的领导地位无形中赋予了公民优越感,无意去学习他国的文化,更加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不予理睬。美国与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各个领域均有竞争,这也让很多的西方人对于中国有了或多或少的敌对心理。而中国不同,正在欣欣向荣发展的祖国让我们接受到了许多外国文化的新奇,我们积极探寻,发现不同。将冲突与差异意化解至最小。
文化话语权这个词,我自己的理解是哪个国家强大,就拥有宣扬自己本国文化的权利,其他的国家都会效仿,跟随,学习。在文化的传播上占据主动和领导地位。我想谈到这里,前面所说的也就显而易见了。[2]一个国家的文化话语权,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强大,相对世界地位就高,文化话语权自然而言就随之附带。拿人来打比方,一个人,有钱,有地位,有权势,他的主张,他的意见就会被重视,也极容易被采纳。如果一个穷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他连自己都无暇顾及,又如何深层次的去谈文化,谈政治。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经济的优越和社会的发达赋予了他们太多的优越感。有时候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落后就是错误。但这往往是极其不可取的。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徜徉着无数的历史名人,无数伟大的发明,无数富含深厚底蕴的艺术。也许只有身在中国,长在中国,耳濡目染在中国,才能领略这个古老的国度,他的内敛,他的大气,他的沉稳,他的魅力。但,就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他们就对于我们古老的文化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如果,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那么,他的文化,他的一切一切,都将在别人的眼里发生改变,他不会认为是落后,是陈旧,而是古老历史的积淀。那时候我想,他们那些老外也开始羡慕我们四四方方的建筑,羡慕我们特别的汉字,羡慕我们古色古香的茶楼,羡慕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羡慕我们的传统戏曲,羡慕我们的书法,羡慕我们的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等,我期盼着,有一天,他们开始过“中节”,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在过洋节。我很是讨厌有崇洋的人,我也鄙夷那些以为外国什么都好的人,当我不管一切,自顾生活,突然被一声棒喝,幡然醒悟,我快被这个社会所遗弃。不懂英文不行,不看英剧,美剧就out,不染头发就是不美丽,我戴美瞳就是不fashion,我惊诧的发现在我的周围突然了多了一大批金发碧眼的“伪国人”,我突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顾一切,削尖了脑袋要拿到美国绿卡,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国家培养的知识人才留在海外,不愿意回国报效。我对这些人不予置评,他们的行为也无可厚非,谁都有追求幸福,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我是在为国家感到痛心,[3]这已经不仅仅是文化话语权的缺失,更加是整个民族荣誉感,责任感的缺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是铁一般的事实。
总之,东西方,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无可厚非,冲突也不可避免。我想只有中国努力发展自身,发展经济,壮大自己,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里立足,才能傲视群雄,才能真正的掌握文化话语权。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向先进的文化学习,吸收,借鉴。师夷长技。祖国强大了,说话才有分量,祖国强大了,才有力量握住话筒,昭告天下!
参考文献:
(一)研究性学习强调自求自得
古代教育家就特别强调学习的“自求”“自得”。
学习必得从师。孟子说:“孟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深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这段话深刻阐明了“自得”之效。宋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也说过类似的话:“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经学理屈·义理》)他从学生求知心理这一角度,阐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横溢,成为永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当今的青年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亦渐趋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因此,老师有必要因势利导,小心诱掖,培养其自求自得的能力。明确了学生的学重在自求自得的道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大可革除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陈规陋习,开创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
(二)研究性学习强调功在自习
课堂讲授,无疑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则,教师的讲授只能起“领路”的作用,而万里征途必须靠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迈。因此,如果只讲不习,知识便无以转化为能力,正如曾子所言:“传不习乎?”清代颜元在《总论诸儒讲学》中也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既在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功在于习,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巩固已得知识;二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四是从看到的学习成果中倍添兴趣,激发求知欲。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此类熟能生巧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个教师都有切身体会。当然,功在于习,也不能乱来一气,乱练一通,应有通盘的谋划,要能体现出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来。正如《学记》所言:“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力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懂得了学生的学功在于习的道理,我们在教学中大可革除一讲到底、越俎代庖的陈规陋习,开创讲练结合,知识能力齐长进的新天地。
(三)研究性学习强调寓知于趣
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极其活跃的催化剂。大凡做教师的常常过于强调学习的艰巨性和恒久性,喜欢用“铁杵磨针”“闻鸡起舞”等故事来启发学生刻苦攻读。而不大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甚至还会有意无意的泼点冷水。诚然,学习本身的确是一件苦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无所成;嬉笑取闹,高枕以对,亦难进益。然而,倘若学生真的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恐怕也难学出个名堂。因为心灰意懒,人处厌倦状态,他的竞技力是很差的,思维力受到阻遏,注意力也很难集中,记忆力也会退避三舍。因此,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寓认知于趣味之中,则学习的劲头才会经久不衰,学习的成果才会硕大事盛。明白了学生的学必寓趣味之中的道理,我们在教学中大可革除死气沉沉、板板六十四的陈规陋习,开创生动活泼的新天地。
(四)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相长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早已富含这种主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后生可畏,焉知者来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教学相长是建立在师生平等观的基础之上的;教学相长要求摒弃师道尊严。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绝不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孔子敢于当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无知,认为自己与常人有所不同的只是好学与诲人的精神。《孟子·公孙丑上》载有:“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事实上,“教不倦”实以“学不厌”为前提。因此,教学相长要求教师首先要“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语),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通过教学相互启发,提高为学的兴趣,以期在无涯的学海中并肩有所收获,这也可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拟题的优化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一些课题、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我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同样,课题拟得好,则会有利于论文的选材和写作。因此,拟题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在量力性原则下敢于探索,不拘一格,要把题定得集中,缩小覆盖面,切忌空泛,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某些学科特定的知识,而是着眼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使得研究性学习内容极具开放性。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应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重视学生整体的发展。不能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科技活动,也不能把研究性学习引向狭隘的单科知识问题的探讨,变成新的知识点的记忆。如《怎样提高写作水平》《怎样提高阅读能力》之类的单学科、浅层次、知识强化型的简单延伸。研究性学习是全方面的综合性学习,拟定课题应该充分体现其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打破学科限制。如《中式与西式早餐的比较》《电动小船的原理及制作》等课题不仅仅涉及营养学、物理学等知识,还涉及人文、历史学、社会学的知识、道理以及电工、木工等手工制作等。
(二)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在重视书本学习的同时,更强调书本的学习必须服务于生活的学习,有着鲜明的实践体验、探索感悟的求知特点,因此拟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必须注意实践性。注重实践性,不仅要求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在亲身体验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探索欲望,更重要的是要能使学生走向生活。因此,我们拟定了如《街道广告的调查研究》《南丰镇街道文化设施探究》《南丰地区方言状况研究》等,打破了“死读书”的老传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研究生活,发掘出生活的意蕴。
(三)针对性原则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拟定课题一定要切合实际,有针对性。首先,课题要切合中学生的知识水准、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中学生的知识尚未形成系统,分析、综合、实践的研究能力和思维水平有限,科学的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还比较淡薄,这就要求课题应重视亲身体验而非理论研究,重视由兴趣出发的自觉性而非无兴趣的强制性,比如《青少年近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关于教师可爱度的研究》等。其次,课题要充分考虑学校条件和现有的学习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其有效负载能力。比如,对于普通农村中学来说,《航天测量与数学》《现代兵器研究》等课题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在图书资料匮乏、信息网络不健全的学校进行诸如《金庸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课题更是无从下手。第三,还要注重学校以外的社区环境、社区资源,从而形成有地区特点的学习内容。如《南丰河道污染调查》《WTO与华夏第一钢村——永联的发展》《张家港市金陵体育器材面临的挑战》等课题,充分挖掘了农村中学现有的资源,开展具有本地区特点的研究性学习,使学习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四)自主性原则
一、文化导入的理论依据
在外语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者及其学习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不少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构建了各种理论。其中很具影响力的是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model)。Schumann将社会文化因素视为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认为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融合程度决定着二语习得的成败。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心理过程和二语习得中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领域中一个探讨较多的概念,它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1],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2],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3]。Schumann认为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指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或不同。群体之间或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着他们之间的交流,还会影响一个群体学习另一个群体的语言方式。社会距离由许多因素决定,如:1)社会显性,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领域里,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一方优于另一方的;2)结合方式,指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或是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3)封闭性,指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被各自的学校、教堂、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4)凝聚性,指学习者社团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5)学习者社团规模的大小;6)文化和谐性,指两社团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7)社团的态度,指两社团对彼此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8)打算居留时限,指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社区居留时间的长短。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影响它的因素有:1)语言震惊,指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所体验的困惑和恐惧;2)文化震惊,指学习者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3)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目的以及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的努力;4)自我渗透,指学习者的语言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
二、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中,Schumann都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一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外语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学习外语还是不同文化系统沟通融合的过程,是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语言方式的碰撞、理解、吸收和融合的过程”[4]。而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宜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宜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某语言社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能与该社团的人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要消除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存在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即消除由于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心理障碍,就应该把文化融入教学,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知识中心模式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模式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如何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的知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称为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由此视角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了交际能力的核心部分,即有关谈话规则和适宜性的知识。下面的公式可以概括这种观点。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的语适宜性=目的文化知识”[5]。知识中心模式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测试,即文化导入。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似乎是某种外在的物质存在,需要被人为地导入语言教学之中。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它包括以下内容: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与语义上的呈现;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3)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4)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惯用语,主要包括成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
3.文化导入的局限
知识中心模式的文化导入集中于认识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易于操作,但往往灌输性强,启发性弱,学习者本人缺乏切身的体验。另外,这一模式难以处理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性,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往往流于文化定型。
三、文化定型的建立与打破
Dodd(1991)提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与三个因素紧密相关:第一,情感因素,指拥有积极的态度,包括自我肯定、自尊意识、信赖、安全感等。第二,认知因素,指跨文化接触中的感知与认识,包括期望、定型观念、不确定感等。第三,操作因素,指所采取的行为与交际技巧,包括言语与非言语技巧。作为认知因素之一的定型观念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它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简单的看法。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文化定型被认为是人类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基本认知策略[6]。
1.文化定型的建立
定型最早时由Lippman作为消极概念使用的,他认为定型是错误的、非理性的。但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定型是一个中性概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合理的认知心理过程。文化定型是贯穿群体之间实际差异的结果或媒体、学校、家长、同辈群体等社会影响的结果[7]。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习得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朋友以及大众媒体。我们对一个群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人们会采取更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概括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这样的定型可以帮助我们加快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总是建立在“假设证伪否定假设建立新的假设再证伪再假设直至逼近真理”[8]。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建立一些文化定型来概括文化差异。只有给某种文化贴上了标签,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加速信息处理,加强跨文化间的交流。比如我们了解美国人交谈时一般不会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建立这样的一些定型,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就根本无法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2.文化定型的弊端
(1)夸大群体差异,忽略个体差异
文化定型往往是将群体的文化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给交际者带来困惑,妨碍对他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甚至形成偏见。其极端形式是,群体之间完全不等,群体内部的个体完全相等,也就是:中国人甲=中国人乙=中国人丙;美国人A=美国人B=美国人C[9]。定型思维顽固的人常以群体的概括取代对个体的具体观察、分析和判断,常给人贴上固定的标签,比如:凡是英国人一律保守,凡是犹太人一律精明、勤奋,凡是法国人一律浪漫等。
(2)产生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
在所有的定型观念中,种族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种族定型观念导致种族偏见,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种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最终造成跨文化交际距离或交际中断。种族中心言语源于种族中心主义意识,种族中心主义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自己群体文化的准则、社会规范、行为方式来解释和评判其他文化群体的行为,总是认为自己的群体优于其他群体,自己群体的价值具有普遍性,适应于任何人,否定其他群体价值观念,并与其他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跨文化交际中便产生了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用特有的语速、语调及用词以表示与其他群体的社会距离。
(3)忽略文化的动态多变性
文化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变化,否则我们先前形成的一些正确的观点和概念就会变成一种文化定型,影响我们成功的交际。文化定型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发展变化中的人和事物,高一虹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举过这样的例子。《讲给年轻人听的东方故事》(YoungPeople''''sStoryoftheOrient)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教科书,其目的是让英语国家的年轻人了解“东方文化”或“东方人”的特征。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文化内部亚文化的多样性,使任何有关“A文化如何如何”、“B文化如何如何”都难以称为正确的概括。有关中国物质贫困的描述,如果说在20世纪60年代不失为典型特征的话,在21世纪的今天则早已过时了。美国文化也是如此。美国是一个由多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多元文化群体并存,文化内容丰富复杂,美国人曾经用“大熔炉”(meltingpot)来比喻他们的多元文化社会,而现在他们用更为恰当的“色拉盘”(agardensalad)来比喻自己的文化。我们平常所指的美国文化只是针对某一文化层面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偏概全的,忽略了文化动态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3.文化定型的打破
在承认文化定型存在的基础上,我们应大胆而谨慎地建立定型,进而向定型挑战。
(1)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对不同文化差异进行概括或同目的语社团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对可能具有的文化偏见保持清醒的意识,警觉那些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文化定型,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充分意识到定型给人们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性。
(2)保留独立探索的空间
在讨论问题时,应介绍尽可能多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研究的方法。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对象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可以刺激人的思维,以便独立探索。介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评价标准和分析手段,甚至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做一下文化对比研究,从而更多地意识到文化的异同,更坦然地接受差异。
(3)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他文化应该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要更多地与有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广泛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尊重对方的习俗,与对方建立平等的关系,尽量改变已经形成的偏见,克服种族中心意识,避免在交际中因为定型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living(1986)指出,设有文化,我们不能观察,有了文化,我们却永远都是盲人。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在文化意识没有被充分唤醒的情况下,对文化特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这些特征就是事实本身,从而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忽略个体特征。这样,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所建立的不是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桥,而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墙。而建立定型又是必要酌,不是一开始就应该避免定型,关键是如何向定型挑战,拆墙搭桥,解决定型的建立与打破这一矛盾。
参考文献:
[1]Brown,H.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0.
[2]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3]Schumann,J.TheAcculturationModelfo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inR.Gingras(ed.)[C].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Artington,VA:CenterforAppliedLinguistics,1978.
[4]黄晓红.外语学习心理和心理训练[J].厦门大学学报,1992(1).
[5]高一虹.距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二、网络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网络文化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网络文化与教育由整体上来看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应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需求,保证受教育者可以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先进技术与理念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快速的掌握先进的网络文化知识,推动网络文化发展。教育具有传递、选择、促进文化发展的功能,网络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得到根本的继承与发扬。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并深刻影响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教育也是与网络文化背景相对应的教育。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为了满足网络文化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需求,教育应作出深刻的变革。首先,变革其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对教育的投入,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其次,要倡导教育民主化,注重个性发展。教育的民主化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与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平等以及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等内容。再次,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渗透民主意识、培养民主能力,及时了解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保障在追求民主化的基础上做到个性化发展。最后,改革教育内容,使其符合集约化、多媒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在发展新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做到去糙取精、古为今用。
三、网络文化安全在教育系统中运用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老师是网络文化安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老师应做好学生的网络教育工作,强调网络利弊问题,用正确积极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问题,还可以开放班级群组,及时与学生交流探讨。学生自身也应严格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坚决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入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关键词:
文化;文化教育;全民性;创造性;历史传承性
“文化”的含义因语境而异,有的指精神,有的指物质,有的指文学艺术,有的指民俗技艺,有的指政治经济,有的指科学技术,有的指历史宗教,有的指先进思想作风,有的指不良风俗习惯,而且中外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观又存在众多需要厘辩之处。
一、文化的共通特点
1.文化的社会全民性特点。文化必定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财富成果,并共同接受认可,个人的创作只有汇入文化的宝库之中,才能成为文化的反映或代表。文化这种智慧的结晶绝不是一人一时一处的佳作,终将融入全民社会群体中去被检验,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必为社会成员认可接受,少数人反对或者是违背,不能否定文化的全民性。文化是全社会的,不是某一些人的,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对文化的认识是有阶级性的。一些利益阶层,对正义与邪恶、正确与错误的认识可能会改变其对文化的认识。如某些权力阶层利益阶层受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导致他们权欲膨胀,利欲熏心,完全按自己的需要来解读文化,中国古今穷奢极欲的帝王、残害忠良百姓的奸臣、巧取豪夺污蔑群众的强权者,他们所倡导支持的所谓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全民性的文化,一切无视他人的自私占有都为人们所唾弃。文学史上也有一些崇尚贵族文化、否定群众文化,甚至以说人民群众的语言为耻的作品,他们无论是盛行一时,还是强权推广,也只不过是自诩为雅和小众自娱,绝非文化。
2.文化的历史传承性特点。文化是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有益于公众,有益于人类社会,可以成为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人民自觉习得并世代传承,也因此,文化是要经过时间检验的。毋庸置疑,历史上凡是被认定为经典的都需要实践检验,哪些东西能被人们传承认可是要被时间检验的,汉语中流传已久的众多熟语、文学作品,即使当时不为人所认识,最后经过时间的传承,都被当之无愧地称为文化。刚兴起的科学技术,刚流行的艺术形式,如树皮画、羽毛画、麦秸画等是不是文化,尚需等待时间检验,剪纸画应该是经时间和大众的认可,等待传承的艺术,书法自然已经是文化,其他一些书写的方法,还需传承的考证。文化有精神影响力(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思想)和物质表现力(包括事物表现、行为表现),教育可以扩大文化的影响,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接受是自觉习得的。而且人类文化是开放的,一经接触,会广泛传播、代代相传。传播的途径多样,重要的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衣食住行等。在传承过程中,文化的内容和影响会不断发展、融合、壮大,然而,我们所说的文化传承性必须是其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而不仅是形式的保留。
3.文化的创造性特点。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也就是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在人类争取美好生活的生产、斗争中创造的宝贵成果。巧取豪夺、坐享其成的东西不是文化。失败文化是不存在的。不生产、只消费不能称其为文化,而刺激消费、过度消费、公款消费只会为商人带来利益,而造成社会的消耗和浪费,非但不属于文化,而且可能是犯罪,因而毫无创造性而言。而如经典作品《雷雨》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反映什么是真正的爱恨情仇,折射出灵魂中的高尚与卑鄙,是社会中人们真正所向往追求的人的生存环境。作品中与现实的背离、人性的扭曲反映社会的异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永远散发着文化的馨香。文化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对社会有益方面,文化因其公益性而被人们自觉追随,也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有阶段性,但无阶级性,任何社会和群体创造的文化都不只属于那个社会。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从古到今、从富到贫,不同阶级都普遍接受的。我们说文化是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其创作的目的都是有益于公众,有益于人类社会,可以成为为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人民自觉习得并世代传承。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里就曾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句作为制定美国国策的佐证;英国卫生部部长也呼吁学习中国孝道文化,吸取中国人照顾老人的经验。
二、中西方文化教育观辨析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厘清文化的内涵、外延,明确文化应该是优秀物质产品、民族精神的概括反映,是社会主体共识的审美意识,具有总体性。一方面,物质体现精神,文化必有文化内容,不能只有形式。一座建筑作为文化代表,其外表一定体现内涵,其物质实体必然表现其造型设计、技艺理念。因而,文化是精神的,是情感性共识,虽然人们常把有代表性的各种创作和经典作品等视为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具有整体性。文化可以是有普遍性的纯朴的民风民俗、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但个别的风俗、思想不等于文化,即使是名人的、大国的也不行。英语辞书对文化的解释却与汉语不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culture”义项:
1.生活方式(wayoflife):(1)文化、文明(指国家或群体的风格、信仰、艺术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2)文化(指拥有特定信仰的国家、群体等)。
2.艺术、音乐、文学(art/music/literature):文化(艺术、音乐、文学等的统称)。
3.看法、态度(beliefs/attitudes):文化(某群体或组织的一致看法和态度)。英语中culture的这三个义项是与汉语辞书中的义项1对应的。文化(cul-ture)被解释为生活方式、艺术、音乐、文学、看法、态度,这与汉语解释的第一个区别是:具体列举,而非抽象概括;而由此导致的更大的差异是“可此可彼,可好可坏”,“某群体或组织的一致看法和态度”。我们不禁要问:任何群体和组织宣称的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看法和态度都是文化吗?况且“看法”和“态度”又是那么明显地带有主观倾向。英语中对“culture”的认识看起来表达自由,实则容易令人误解,也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文化误读者以借口。《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还有一个颇耐人寻味的例子: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叫他们要尊重不同文化(Thechildrenaretaughttorespectdifferentcultures)。这是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也许会被认为体现宽容。但言外之意是不管好不好,也要尊重(而不是接受)。如果出于某种需要,既可以说“虽不好但是文化”,也可以说“虽是文化但不好”。英语中对概念理解上得宽泛,导致“culture”一词内含太大、外延过宽,而这种认识的两重性已经导致模糊正误界限的结果。受其影响,西方的文化教育观从历史到现在都存在某些致命的倾向性,即对文化的认识存在文化和非文化、文化和文化垃圾之分,但无所谓先进与落后之说。文化的“优劣说”既是一种违背伦理道德的思想,也是违背文化本质的观念。它是一种否定文化多样性的思想。而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多样性特征都是很鲜明的,尤其是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它既包容东西方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在自身文化发展上也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正是这种文化,才能将众多民族团结在一个大的文化团体中。
三、走出当代文化教育意识中的误区
“文化”是对物质精神文明成果的审美认同,即一民族、社会传承的对美好事物的共识。其传承性习得性、情感性共识性体现在崇尚、追求、传播共同认可的各种美,“美意、美心、美食、美事、美谈、美言、美誉、美术、美文、美德”,这一系列的汉语词汇的产生、传播就是典型的文化审美认同。然而受西方文化观念双重性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一些误读文化、滥用文化的倾向,导致当代文化教育观念走进种种误区。本文仅从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巨变能否称之为文化谈起。以当下的智能手机为例,我们从中国的情况看,似乎人手一机,无论老少,不分职业和性别。殊不知,在很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并不像中国一样,智能手机的使用有明显的年龄界限,在职业分布上也明显不均,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环境里,由于人与人之间相对较为独立,日常交流相对较少,手机的需求就变得相对较低。类似的文化返璞归真现象,还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生活追求。这种返璞归真更多地表现为,对人性的观照,无论是工业设计与生产、经济生活、政府的社会管理,只要明显地照顾到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是受欢迎的。即便是一些青年才俊也同样意识到这种人性关怀的意义所在,其中不乏放弃子承父业的优越条件,而选择那些没有盈利空间、为众多商家所不屑的、不具备商业价值的人文项目,例如,我国台湾青年创业者黄沂雯在上海创立“失智人群(智力障碍人士)”体验中心。企业家及社会观察人士将大部分台湾年轻人的所谓“不思进取,安于小确幸”归为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不振。“导致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多没有了上一代的拼搏进取精神,他们更想做舒适和有兴趣的事情”。出现这种判断与现实的反差,并不是那些企业家的商业头脑不够,而恰恰是他们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文化才是人类的根本,商业及其成果只是人类文化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它对于文化的影响力远没有经济学家们估量的那么重。电子书没有像人们预判的那样而替代纸媒,移动视频也没有像商家所期望的那样而取代传统的电视和广播。总之,现代科技及其产品并没有成为文化的趋势,并不是使用的人多了,就成为文化。文化不是世俗化,更不是简单的商业或物质需求。
作者:张利红 单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叔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1.1体育文化的发展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交流的障碍也越来越小,体育文化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也受到了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宽度也在不断的拉长。早期的体育更像是人的一种生活的本能,是人们为了与大自然、与野兽争夺生命权而产生的本能行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独一无二的智慧使得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体育运动也逐步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活动,体育运动的方式也逐渐增多,直至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重要方式,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从而成就了我们今天璀璨的体育文化。
1.2世界性的奥林匹克
现代奥运会是全球影响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它是人类在体育发展史上的得意作品,它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的各项功能,为人们呈现了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全方面的体育文化。奥运会就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饕餮盛宴,它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去实现、去超越自己的梦想,把体育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奥林匹克文化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文化,更是包含了哲学、政治等文化的综合体,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平定团结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世界人们共同的文化瑰宝。
2.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下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是一种较为独立的文化集合体,它是伟大的、玄妙的、独树一帜的,但同时也是封闭的、排外的,与外界文化格格不入的。作为一个不与海洋接壤的、深处大陆内地的省份,湖南打破这种封闭状态的过程是很艰难的,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很是经历了一番一波三折的过程。自从发生以来,西方文化开始逐渐侵占中国文化市场,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湖湘地区人们的回应,湖湘人们对所谓的西方文明根本不为所动,普遍采取抵制、蔑视的态度。直到19世纪的6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开始大举入侵湖湘地区,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湖湘体育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压力,但也促进了湖湘体育与西方体育的第一次融合。到了1894年,甲午战败,湘军一败涂地,湖湘人们真正意识到抱残守缺带来的只能是落后和挨打,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此之后,在湖南地区先进人物的带动下,湖湘文化开始了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历程,湖湘体育文化更是通过不断地对比、学习西方体育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断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迅速实现了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接壤。可以说,打开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大门,促进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大改革、大进步。但是,这样的融合却并没有持续太久。1898年,保守派开始发难,夜郎自大的痼疾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上风,他们依然忘记了自身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转向了内斗,他们开始大力阻扰湖湘体育文化向西方体育文化学习。但是,希望的种子却并没有泯灭,它隐藏在湖湘人们的心中。所以,1901年,当国家政策略有宽松之时,就出现了一批奔赴西方学习的湖南留学生。特别是爆发,清王朝的腐败统治被后,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并在等伟大人物的支持和带领下,最终实现了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大融合,为湖湘体育文化傲立世界舞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以体育运动为媒介,向湖湘地区源源不断的传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精神,这种以体育形式传播的文化精神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湘地区正是因为融合了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才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
3.1提升了湖湘地区人们的凝聚力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项世界级的体育运动,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实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以来,特别是申奥成功以来,湖湘地区的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了体育文化是关乎整个湖湘地区集体荣誉的一项活动,激发了湖湘地区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得湖湘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3.2激发了湖湘地区人们的竞争意识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相对来说是很公平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权利参加,因而,要想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脱颖而出是很有难度的,这为湖湘地区的体育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推动着湖湘体育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意识的培养对湖湘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3.3提高了湖湘地区人们的个人素养
奥林匹克运动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个人素养,这种对个人的尊重,激发了一个又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鞭策了无数的人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拼搏,不断的超越自我。这对于过分重视集体意识、轻视个人素养的湖湘体育文化起到了很好地纠正、推动作用,有利于湖湘文化的长远发展。
3.4拓宽了湖湘地区人们与外界的交流面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和湖湘体育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湖湘文化接触到了西方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使得湖湘体育文化有了更多进步的空间,这对湖湘体育文化解除桎梏、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地机会,促进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全面化发展。
对于文化的定义,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文”和“化”的复合。“文”字又通“纹”字,可引申为文、文章、文采、条文等。化,则有变、改、生、造化等义。如《礼记?乐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这里的“化”指化生。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物质活动方面,“文化”意味着耕作,而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等,这是西方的文化概念中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涵义。西方文化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秉承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传承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启蒙运动发展而最终确立,并且几百年来兴盛于西欧、北美地区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靓丽风景,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是不同的。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它们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1.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伴随着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产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构思、丰富的美学价值而成为无价之宝,它能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国人的视野。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如北京四合院、闽南的圆楼、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河南和陕西的窑洞等,以及都城的规划,宫殿的布局,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陵寝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筑了精美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化表现,必然有着与西方建筑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为世人所瞩目。从建筑理念上看,传统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及和谐精神,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中心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自远古时代以来,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黎族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居住宅建筑艺术同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黎族人民根据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黎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顶部是以茅草搭建的,屋子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属于中国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由于房子低矮,外形像船篷,内部布置像船舱,被人们称为“船形屋”,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黎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