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24 15:04: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系统理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1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过程进行科学的理解,综合考虑生态需求、社会需求、经济需求,通过制定目标、合理规划、科学研究、有效实践、有力监测等手段改善生态系统的管理工作,以确保生态系统的整理性、多样性、可持续性,提高身体系统的健康活力,以保障森林能持续的获得理想状态和期望的产品服务。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表现为整体性、可持续性、社会性、适应性和复杂性[1]。整体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特性,在生态系统管理中,必须将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生态过程等当作整体进行思考,即要重视生态系统的等级结构,维持生态系统的过程和格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确定生态边界和合适的规模,要仿效自认干扰机制。可持续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最终目的,反映了生态系统动态的维持其组成、功能、结构的能力,保持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能持续的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社会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具有社会性,生态系统管理要考虑社会价值、组织协调、公众参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等关系[2]。适应性是指将生态系统管理的民主原则、教育、法规学习和科学分析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可持续地管理资源。复杂性是指森林生态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表现在内部物质循环、信息流、能量转换等关系的复杂性。

2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关系

2.1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联系

传统的森林经营主要研究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其在技术上的反映,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科学的原则来管理森林产业,实现经济目的[3]。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理论是“法正林思想”,该理论是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和林业学有效结合的产物,将森林、林地当中获取效益的资资本,通过对森林和林地的集约化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其生长量,并对林地进行出租获取收入,增强其经济效益。这种经营管理理念是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去的近200年中,支配着整个森林经营活动,其可持续思想的核心是以木材进行生产。而森林的生态系统管理正是起源于这种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传统森林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发展下,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破坏,推进了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产生,促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认知度不断加深。可见,传统森林经营是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和保障,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

2.2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区别

虽然传统森林经营是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弊端仍然很明显,如传统森林经营违背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功能低下等。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是传统森林经营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的改革和创新,两组具有本质区别。

2.2.1核心理论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理论即为“法正林思想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传统经济学理论,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4]。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理论上是现代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系统理论的有效结合,注重了生态系统、生态结构、生态过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森林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了人与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理想中的产品和服务。

2.2.2管理目标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管理目的是以林产品的产品生产为核心,将森林生态系统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归置从属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及其他林产品,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管理目标是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作用出发,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在社会和自然系统中的服务功能为核心,向社会输送生态化的、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森林的生态安全。

2.2.3经营对象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经验对象为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森林自身的变化、森林资源实物量的保存和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生产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具体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资源,在生态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整合生态系统内部再生能力要素,注重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利用外部手段来调控森林资源、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2.2.4经营尺度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是基于林班、小组的空间尺度产生的,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林场。而森林生态系团管理的经验尺度是景观尺度,主要组织形式为社会化、区域化的管理形式。

3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森林经营策略

首先,要构建一个时间尺度长、空间规模大的森林生态经营体系。对此,管理工作者必须广泛的调查森林资源,明确“景观”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具体含义,要在短周期内对集约化的林业和长周期的林业中开展科学有效的实践,完善生态过程,要不断跟踪林地上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更为合适的经营体系。其次,要转变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性地思考。系统性思考与生态系统方法是一致的,是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核心基础,在具体的管理中,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将管理重点放在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最后,要提高每个职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较高素质的职工才能明确系统内的各种关系,针对自己认知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促使系统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篇2

1.1优质学习资源以前优质学习资源位于大学校园的围墙之内,而慕课通过平台让全球学习者免费享受名校名师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了外部正效应,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的社会文化。

1.2学习者(1)高中生。高中生通过慕课平台学习一些先修课程,提前获得拟就读高校的学分;还可以通过慕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挑选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2)在校大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3)大学毕业从业人员。随着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很快就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慕课平台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课程,进一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4)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该特殊群体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进入高校学习,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就职。他们渴望学习,但苦于没有学习机会和整块的学习时间,慕课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平台。

1.3平台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双方需求。一方面将学习者需要的优质学习资源汇集在慕课平台上;另一方面,通过平台的运作吸引大规模的学习者前往慕课平台学习。在日后的运营中,随着相关数据的累积,可以精准分析每位学习者的特点偏好,并且能够及时把握未来的学习趋势。

2慕课生态系统形成机制

2.1驱动机制(1)教育成本降低。目前高校中,每个班级的学生在50人左右,每位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而受益者只有班级内的学生,不具有规模经济,因此全球各大高校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教育成本,优化教育资源,应让更多的人从优质教学资源中受益,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2)教育质量提升。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大学生就业情况也不理想,在高校所学知识与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尚有差距,使得高校需要进一步思考教育质量的提升。

2.2激励机制(1)对学习者的激励。目前,慕课对学习者的激励主要体现在内部激励,即学习者通过慕课的学习来满足自己对于某类知识的需求,这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目前,外部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学习过程的证明、学分的认证和学位的授予等。(2)对教师的激励。以前教师只为本校学生所熟悉,缺乏更广阔的平台展示个人才华,缺乏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而慕课平台通过学习者对教师所授课程的认可和欢迎程度,有助于形成一批品牌课程,从而最终形成一批品牌教师。(3)对高校的激励。通过慕课平台,高校可以推出一批名师讲授的名课,有助于扩大高校在全球的影响力,有助于提升高校品牌价值。(4)对社会的激励。慕课为企业架构了共性学习平台,促进了员工学习,也促进了企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3保障机制慕课虽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来促进慕课的健康有序发展。

2.3.1相关政策保障(1)对教师的奖励。教师是慕课平台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主体之一,建设与维护慕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科研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保证慕课的长远发展,有必要对教师的劳动成果给予一定形式的肯定和奖励。(2)对学分的认可。以前,学位市场在高校内部完成,慕课出现后,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课程市场这一中间产品市场,主要形式是认证慕课平台上完成的学分。慕课未来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实现学分认证。学分认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不同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这一情况主要适用于在校大学生;②对学习过程的认可,慕课平台为求职者提供学习过程的证明;③对学位的认证,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慕课平成某一专业所有课程的学习,从而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是学分认证的前提条件是如何确认是学习者本人完成学习过程和考试过程,以及如何保障高校所授予的学分和学位的权威性。

2.3.2公共服务平台慕课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庞杂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慕课的服务水平,需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慕课平台的双方提供服务。(1)对教师的服务。由教师本人制作视频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校应提供专门的场所和一支专业的团队来完成视频课程录制,让专职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教学和科研。(2)对学习者的服务。对于学习者的服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检索服务,改进检索技术,让学习者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找到自己所需学习资源;②学习过程跟踪分析服务,对学习者及时提出建议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③提供学分、学习过程和学位认证服务。

3慕课发展建议

3.1成立中国慕课平台为高中生、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从业人员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外部正效应,提升劳动力素质,从而形成以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特别是为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以社区学习中心的形式组织他们集中学习,提供学习场所和必备的电脑网络等学习工具,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具备完成学业条件可以授予大专文凭甚至本科文凭或更高层次文凭的学习者,可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释放其劳动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的三大慕课平台可以在学习者积累的庞大学习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出更有吸引力且更符合学习者的课程,从而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建立中国慕课平台,既可以满足华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还可以积累基于慕课平台的基础学习数据,为未来课程开发奠定基础。

篇3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或环境哲学,其主要内容是肯定自然界和一切生命皆具有内在价值,人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不再是自然伦理的中心,应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并承担道德人的责任;人与自然应协同发展。它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最终达到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这是一个与中国古代自然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对此均有论述。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着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符合现代生态伦理的思想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伦理研究的一大特色,人们在理论倾向上更多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的一致性。的确,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一致的思想成分,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一种完全契合的关系,还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的地方。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肯定人道本于天道,“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出了丰富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

(一)兼爱万物。尊重自然

儒家认为“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惜它物之生命,也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品物。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就把“生生”(尊重生命、长养生命)作为人之“大德”,“天地之大德日生”。随后的儒家哲人也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转而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以情度情,以类度类,进而效法大自然的厚德载物,博大无私。

苟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主张对自然万物博施以“仁”。汉朝的董仲舒则更明确地主张把儒家的“仁”从“爱人”向爱物扩展:“质于爱民,以下至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宋代张载进一步将仁爱原则推广到包括非生命物质,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外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爱必泛爱,成不独成。要真正的爱人,就必然要爱物。

儒家的这种“生生”、“利物”、“泛爱万物”的思想,类似于当代生态伦理观所主张的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对人扩展到对一切自然生命的思想,但两者也有着本质区别。现代生态伦理学认为物与人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应该受到同样的道德关怀;儒家强调爱有差等,推己及人,由人而及物,以层层向外推扩。这里儒家的人与物虽为一体,但这一体中各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万物享受的爱的关怀也截然有别,有厚有薄的。对此,明代的王阳明从“大人与物同体”的角度,作出了独特的论证。他认为,在利益分化发生矛盾时,家庭血亲处于中心、优先的地位,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禽兽、草木,层层向外辐射。爱护草木,是为了使禽兽有足够的饲料,而爱护禽兽则是为了养亲祭礼,所以爱护草木禽兽是围绕自身家庭这个中心运转的。王阳明还认为,如果接受上述这种观点,那实际上就是接受了以人为中心,包含义、礼、智、信的整个封建道德准则体系,使五常之德适用于整个自然界。显然,儒家的爱物是有差异性的,强调的是要人们去爱惜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而“爱物”的终极原因是使人生活得幸福,爱物就是爱人类自己。

(二)以时禁发,以时养发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庄稼收成的丰歉关系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和百姓之生计。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再生产能力,不能不成为历代君王与百姓的大事。儒家正是依据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利国富民,保汪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持续性发展出发,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顺应事物的繁育生长规律,“以时禁发”,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山林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要求山林与水泽要按时封禁与开放,老百姓在开放时间内去采集捕猎可免征税赋。

孟子、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以时禁发”思想。孟子主张对生物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时也。”“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苟子则使管仲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早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食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苟子的这些保护主张,是作为圣王安国治邦之策提出来的,并建议有德之君将保护生物资源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三)取时有节,物尽其用

儒家注重经世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仪”政治是一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孔子主张“政在节财”。唐代名相陆贽亦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长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人为出。”儒家“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的掠夺和资源的浪费。

儒家所提出的节约的主张,一开始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的,儒家从天地自然万物所具有的再生性与有限性规律得出了人事行为要有“节”的结论。“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同时,儒家把节制的要求延伸到自然资源的取用,形成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原则。儒家历代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大网捕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吕氏春秋》认为破坏大自然是一种不祥的举动,它必将召来灾祸,使那些象征吉祥的动物都销声匿迹。“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同时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地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正如朱熹所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儒家要求人们珍惜自然提供的生活之源。儒家认为,只有统治者谨慎地对待自身的物质利益,注意节约,鼓励生产,不断地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使天下的财富丰裕,国泰民安。“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对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天所藏之,是知国之极也。”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物质财富相对匮乏,人们为了很好地生活下去,就不得不实行节俭,所以也就比较容易做到物尽其用。现代社会虽然拥有很高的资源利用技术,但并非一切资源都已得到再利用,而且再利用的费用也相当高。所以,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反生态伦理思想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被纳入到主客二分的框架中加以研究,但是在天、地、人三才构成的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如同天、地、人虽然可组成一个“家庭”,但人是“主人”,天、地则是吾家之旧物。

它们虽然也时常得到主人的呵护,但那是由于它们是“主人”的所有物,三者之间的亲密无间并不意味着自然之天、地的独立性或内在性已经为人所尊重、认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仍然弥散着浓厚的反生态伦理的思想要素,二者存在着相冲突的地方。

(一)自然规律伦理化

传统文化中,天道则常常要服从于人伦之理,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将自然规律伦理化的思想倾向。对自然规律的探究、对自然现象的揭示常常成为推导宗法伦理道德价值的一个逻辑环节,自然的神圣性常常成为论证宗法伦理道德神圣性的铺垫或衬托。如自然界的灾异现象常被用作人事善恶的评价依据,阴阳大化之道、五行生克之序也被作为论证人世伦常的材料。董仲舒就借助了“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逻辑环节,来神化儒家伦理道德。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天”的神圣性是至关重要的,好像没有“天”的神圣性就无法体现出儒家伦理秩序的神圣性,但实际上,“天”的神圣性在这里只是体现人的神圣性工具或手段。正如李泽厚所指出的:“董仲舒搞这一套,主要是为了以宇宙系统确立君主专制权力和社会的统治秩序。”宋明理学的产生,旨在建构儒家道德本体论,即为儒家道德确立终极的价值根据,“心”或“理”的形上意义同样要借助于天、地、人的统一来确立,但是这样确立起来的具有至高道德价值的“心”或“理”,反过来又形成了对整个自然界甚至整个宇宙的统摄、包容之势:“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该无载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思想倾向,张岱年先生明确指出:“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得将其强加于自然界,汉宋儒家讲天人合一,其肯定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有正确的一面;而将道德原则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完全错误了。对此问题,应作具体分析。”

(二)重德性,轻技艺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宗法伦理道德精神的高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也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矛盾或张力。具体说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常常受到宗法伦理观的抨击或限制。孔子曾将要求“学稼”的樊迟斥为“小人”,将各种生产或手工技艺看成小器、“末业”,将从事宇宙探询或天文历算研究的看成只是史官或阴阳家所做的事情,从而开启了儒家重德性、轻自然、斥技艺、贬功利的思想。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得到加固而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文价值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这种鄙薄探询自然、技艺的传统使得古代众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受到了“于国事无补”或“玩物丧志”等诸般嘲弄,并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的自然科学总是停留在一种直观、经验的水平上。

(三)重主体。轻客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所构架的天、地、人的思维系统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高扬实际上也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一种“重生”意识,即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而这与宗法社会促进生命生生不息的伦理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还包含着这样一种内涵,天地万物都统一于人的生命存在中,都可以成为保持生命、延续生命的手段和材料,这实际上就把人的生命的存在看成是最终的目的,而自然的目的性则常被忽视,或所强调的仍然是其工具价值。因此,从这一点上看,尽管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二分”在致思路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忽视自然必然性这点上,二者完全可以殊途同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自然物作为体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手段,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以饮食为例,在西周时就形成了“重食”的氛围,周朝为此设立了专门的“食医”,位于各种医师之首,其主要职责是掌握饮食的搭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注意从人与自然相合的基点来决定饮食上的选量与选味,这其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但也有不少糟粕性的东西。在历史上有不少人把追求奢华的生活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标志,把占有和消费自然珍稀之物作为个人身份的体现,豪门贵族常以奢侈为荣,竟事侈糜,饮宴常是“食前方丈”,“穷水陆之珍”。他们崇尚口腹之欲,广市齐珍异好,对难得之物嗜食尤甚。隋唐之际,捕食麇鹿、野象之风尤盛,以鹿、象制作的菜肴很多,有用鹿舌制作的名菜日“生平炙”,也有用象鼻制作的特色食品“象鼻炙”。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许多教训,“滥捕野生动物就是深刻的教训之一。这一教训,在当时并看不清楚。因为野麋鹿等生动物还相当多,鹿肉等又为人们所喜爱,只是到了后世,当麋鹿等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成为珍奇稀有动物时,才会感到教训深刻,这对于今天来说亦应引以为鉴”。

三、评析

篇4

关键词:生态系统;问题行为;重构技术;个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社会环境的变迁,儿童的问题行为,即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1],愈加受到关注。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曾经调查了两万四千多名4~16岁的儿童少年,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超过10%,4~5岁组的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0%[2]。探索合适的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技术并培养期望行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矫正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教育教学方面,它既可以减少个体的不良行为,又可以增加个体的良好行为,激励个体的学习动机。早期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在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惩罚法、塑造法正是由其而来的具体应用方法。但这种植根于行为主义的矫正技术很少去关注意识、认知等隐性心理过程,因此能够暂时改变行为却不利于长期维持这种变化,也无法教给儿童某种矫正策略来预防将要出现的行为问题。

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认为行为主义的行为矫正无法准确地预测和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个体的行为改变是透过一系列的中介历程,包括内在语言的交互作用、认知结构、行为以及因行为而产生的结果而发生的。在对待诸如冲动和攻击行为时,应拓展其理论基础,以包括认知成分[3]。他提出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中指出,人的行为改变包括自我观察、开始一个新的内部自我对话、学习新技巧三个阶段,主张个体行为更多受到内部认知、思维模式的控制,要从信念、认知等内部过程入手改变问题行为。

既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又关注认知等内隐心理过程对外显行为的作用逐渐成为行为矫正的发展趋势,生态系统理论便是如此。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幼儿园中人们所持的观点和行为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构成一个较大的生态系统,其中蕴涵着若干次一级的生态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只要有任何东西发生变化,相关变化就会在整个系统中显现出来。因此,生态系统理论在儿童行为矫正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理念:首先赞成从个体的观念入手改变其行为;其次它强调教师和问题情境对儿童的影响,鼓励教师关注自己对问题儿童的观念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并以此为出发点间接地矫正问题行为,这与以往主要从幼儿入手直接改变其行为的理念不同。这种矫正理念为我们思考儿童的问题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问题行为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教师能够从自身的态度、观念以及行为入手,改变该生态的部分因素,必将促进儿童在某些程度上的变化,进而间接矫正问题行为。

在具体的行为矫正技术方面,生态系统的重构技术(the Reframing Technique)[4]有助于我们从中获益。在生态系统论者眼中,一种行为同时可以有多种含义。低幼儿童的许多“问题行为”只是由于认识或能力水平有限而出现的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这便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重构技术即要求教师放弃对问题行为原有的看法,从肯定性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符合问题情境并合理可行的认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行为的肯定性动机并寻找行为的肯定,进而重新认识问题行为的情景。

二、对个案的研究

・职教方略・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问题行为矫正技术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点点(匿名),男,6岁,被幼儿园老师称为“问题儿童”。据带班老师反映,他在其他小朋友集体活动的时候去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别人做操时去拿其他小朋友的书包,也常因打人被其他小朋友告状。本班老师认为,他是班上最令她们头疼的孩子,每天都要有一个老师专门看着他,稍微不注意他就跑出活动室了。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老师正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歌,只有点点坐在靠墙的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摸摸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发出奇怪的叫声。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点点突然站起来,跑到老师身边,在电子琴上用力敲了几下,电子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大笑起来,老师生气地拉开点点说:“请你回到座位上!”点点一边傻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点点又站了起来,跑到玩具区,拿起积木玩了起来。

早晨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牵着点点的手向操场走去。思思突然跑过来说:“老师,点点不好,你不要和他玩。”老师问:“为什么呀?”思思答:“他调皮,不听话。”

过了一会儿,老师带领小朋友玩“丢手绢”的游戏,点点又是一个人跑开,东瞧西望。老师问:“点点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吗?”点点回答:“不想,他们不喜欢我。我不和他们玩。”

(三)问题情景的重构

点点由于未能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而成为众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令全幼儿园老师都头痛的特殊人物。在这个问题情景中,点点捣乱、其他幼儿的哄堂大笑以及教师对点点的训斥等诸行为都成为这一问题的组成部分。教师与点点的行为、观点之间形成了冲突,其他幼儿的哄堂大笑使得这种冲突更加尖锐化。在儿童的发展中,幼儿的自我观念来自于他们的生理、发展能力以及人际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由于分不清自我和外界的区别,经常把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此问题情境中,教师对点点的态度和评价不仅影响到其他幼儿对点点的评价,同时也影响到了点点的自我评价。该情境所涉及到人的观点、行为已经僵化、凝固化。

两种情况可以打破这种僵化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一是问题行为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得到了改变;二是对问题行为的解释发生了变化,该行为不再被看作是问题行为。前者属于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道路直接但难度较大,后者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针对根本问题,却有“曲线救国”的优势。生态系统的再重构技术支持后者的做法。教育者也许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没有直接的控制,但教育者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僵化的相互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中,教师改变自己要比改变他人容易得多。[5]

(四)具体操作

1.改变教师自身对点点的态度、观念、行为。如,增强与点点的交流。每天争取一个小时和他聊天,了解他在想什么,并力图从儿童的角度来体验他对人、对事物的感受。尊重他的选择,以理解和宽容心态来对待他犯的错误,一步步给予引导,纠正其行为偏差;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通过眼神、微笑、语调等非言语的方式传达对他的关爱、支持和鼓励。

2.改善点点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为了改善点点和其他幼儿的关系,教师经常从改善自己的行为出发,加强点点和其他幼儿的沟通。如,课堂上请点点给小朋友做榜样:“点点,和小朋友比赛,看谁最认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会发小奖品给最认真的小朋友。”点点马上抬头挺胸,小手放在膝盖上,做出认真投入的姿势。这时教师就及时给予表扬:“小朋友们看看,点点很认真哦,小朋友要向他学习。”让点点获得成功的体验,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得到其他幼儿的认可。

(五)矫正结果

教师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出发,改变自己对点点的态度,进而影响了班里的小朋友。逐渐有小朋友和他一起在操场玩了,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牵手了:“点点,我们去玩滑滑梯吧!”虽然时不时还会来告状:“老师,点点又打我了!”“点点又把我建的城堡弄塌了!”但赞扬点点的话语也多了:“点点帮保育老师洗杯子了!”“点点跑步跑的真快!”点点脸上的笑容多了,违反集体纪律的行为明显少了,跟小朋友之间的交往也频繁起来。

三、个案反思

教师容易有这样的倾向:想方设法改变儿童的观点和行为,却假定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静止不变。生态系统理论要求教师首先抛弃这一观念。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对问题行为的观点和行为反应,同时必须客观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情境。

无论什么意义深长的问题,都包含着暂时相互冲突的种种因素。解决的方法,只有离开那些已经固定化了的名词的意义,从另一种观点看这些因素,也就是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些因素。[6]由于教师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时刻都在影响着他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问题行为。另外,它还提醒我们,通过改变那些似乎与问题无关的行为和事件,也可以改变问题情境,最终矫正问题行为。面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当教师采纳一种新观念时,教师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幼儿受到这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一过程正体现了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1).

篇5

引言

在旅游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之中,苏州摒弃资源的“同质”开发和产品的“克隆”,在分析苏州旅游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旅游产品的发展战略时空布局,即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特色旅游为补充的产品战略,突出发展城市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发展水上旅游和夜间旅游,全面丰富“东方水城”的旅游内涵,形成了“品名园名府名曲,游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域景观旅游。同时,弥补传统旅游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可持续发展的不足,强调城市人与水相和谐、融合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利益一致的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内涵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及相关实践进展

1、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是环境旅游的一种,最早由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是指到不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地区旅行的一种旅游方式,该旅游方式怀有特定目标,即研究、欣赏、享受当地的景致和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现存的文化特质(包括过去与现在)。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自然,对环境友善与负责,并能改善当地人福利的旅游综合形态,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旅游地与周围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作用。

3、可持续性理论。判断生态旅游的三个核心标准,即以自然为基础、具备教育性或学习性因素、要求可持续性。根据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目标,旅游关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减少过度消费和污染,保护多样性,将旅游纳入国家或地区的战略规划框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社区参与,利益主体和公众咨询,员工培训,有责任的旅游营销,进行旅游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旅游可持续性的实现依赖于和某地环境、社会、经济相关的规划制定、贯彻实施和持续的旅游管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中确定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关键要素为:综合、动态、系统、整体、面向社区、可更新、有目标和可操作的。

二、苏州水域网络生态旅游与传统水上旅游比较

在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方面,和传统的水上旅游活动相比,水域网络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当地居民、旅游者、当地政府以及投资者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1、保护性是它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水域生态旅游保护性的实质是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业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各个方面。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行为,谋求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对于游客而言,保护性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对于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而言,保护性体现在对苏州整体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谋求苏州长久的最佳综合效益上。

2、水域生态旅游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机会。只有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当地居民公平地获得分享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权利也是生态旅游保护性的内容之一。

3、水域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启发和提高游客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也是旅游资源和环境得以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再者,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生态旅游者不是没有自己确定的旅游目的、被卷入旅游时尚潮流的盲目旅游者,也不是为追求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认为金钱可以买断自然的旅游者,而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

三、苏州水域网络生态旅游的构建

苏州地处长江、太湖下游,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全市有各级河道21,454条、累计长达21,255公里,大小湖泊323个,水面3,609.0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2.5%。全市多年来平均降水量为1,093.5毫米,区域降水总量约9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太湖常年蓄水量的2倍。雨量充沛,但蒸发量大,地表径流量为24.9亿立方米,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多亿立方米(其中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加上引水入境和过境水量,总水资源量平水年份约为100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份为60亿立方米,丰水年份可达180亿立方米。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苏州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

苏州由水而兴,因水而秀,其古老灿烂的文明与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密不可分。自泰伯奔吴、阖闾建成姑苏大城,到唐宋明清以至近代,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苏州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无不与水紧密相连。建于公元前514年的苏州古城,虽经2,500多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水乡城市的独特风貌。苏州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人间天堂”,这种美誉本身就说明了水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苏州已经开发挖掘了环城内河水游览项目及夜游项目,苏州水域网络生态旅游是在环城河水上旅游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将全市水系纳入了规划范围,从而构建起苏州内通外联的整体水上旅游网络。规划确定了构建“1-2-3-4”的水上旅游空间格局,分别为一个古城,平江河、山塘与上塘河环线的两条文化水廊,环城河、京杭大运河、沿江游轮度假观光带等三条特色旅游观光带,娄江、胥江、元和塘、外塘河四条旅游通道,以及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市湖生态休闲度假区、金鸡湖现代风情休闲度假区、阳澄湖美食休闲旅游区、尚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等五大特色旅游区。

近两年内将重点开发环城河、城内平江河、城外胥江至横塘、石湖一段,优先建设以古城为中心,太湖为重点的水上旅游新线路,其中太湖要成为“十一五”期间苏州旅游的拳头产品。中期主要开发胥江道太湖,大运河、环城河到金鸡湖,阳澄湖、长江的水上旅游产品,使之不断丰满。远期主要开发元和塘、娄江,这两条水系作为沟通环城河至尚湖、太仓的航道,都已具备水上旅游开发的通道条件,但航线偏长,沿途旅游资源吸引力不够,还需深入挖掘。预计到2012年,苏州可全面形成互动、连通的水上旅游网络。

《苏州沿江旅游发展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常熟、太仓、张家港沿江三市,规划实践为2005~2020年。该规划明确了沿江地带将以郑和出海港、双山岛、苏通大桥为主体,构建张家港生态文明休闲旅游功能区、常熟江南风情综合旅游功能区、太仓江海文化博览旅游功能区、滨江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带的“三区一带”,以先东后西、先长江沿线后两翼纵深的开发策略,综合开发利用苏州沿江的旅游资源。

四、苏州水域生态管制体系的构建

水是苏州的灵魂,是吴文化的核心。水造就了苏州昨日的辉煌,支撑着苏州今日的繁荣。快速发展的苏州经济,既得益于丰沛的水资源,也给水资源、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早在上世纪末,苏州即被国家列为了水质性缺水的地区之一。除了饮用水取水口、太浦河以及沿太湖个别断面维持在П-Ш类水水平外,苏州内河水质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认识滞后、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关于水的问题已经日益严峻地凸现在我们面前。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最佳理解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将人类价值和社会经济条件整合到生态系统经营中,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在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对河流流域进行综合性的开发与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1、应由市政府立项建立关于苏州水域网络生态长期资料库,并逐年分中、长期目标加以检讨,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控。逐年建立水域生态资料,不能长期停留在表面的描述。苏州的水面面积占到42.5%,是我国所有城市里水面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城市。太湖有2/3的水域在苏州境内,但苏州的水流量偏小,更容易受到污染。市政府应统一领导,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水域环境,为社区人民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水城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事务,强化社区理念。通过有力的宣传教育强化社区自治功能,逐步建立起强有力的社区管理体制,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日本,自然公园会定期举办一些讨论会等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社区有权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讨论与决策,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全程监督;在经济上真正让社区居民受益。如,通过发展村民家庭旅馆、观光农业、农村休假旅游等增加乡村居民经济收入,并在诸如《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市民农园促进法》、《农村休暇法》、《促进农、山、渔村地区发展逗留型旅游活动的相关基础建设之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地给予了保证。政府在规划生态系统管理上,首先应加强与社区民众的交流,通过社区的参与,加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与相关教育体系一起建立“水域社区管理协会”、“社区咨询委员会”等,加强宣传,增强水环境意识。水是资源和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人与自然相协调、经济与环境相一致的高度,充分认识水资源、水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水环境、水资源的紧迫性,形成爱水、惜水、节水、护水的全民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对城乡居民的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通过科学攻关和技术改造,大力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尽早建成节水型城市。

3、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1)设立入口管制站,暗示经营管理的权威,并为游客提供相关资讯;(2)将游客中心视为环境教育的第一站,并提供完整的生态旅游资讯,以纠正游客的不当行为;(3)有效执行区内相关法律;(4)以各种解说教育方式,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生态之旅,且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如导游同行步道之旅、晚间节目、展示等环境教育。

4、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2004年1月1日起实施制定出台了《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之后逐步出台了《苏州市供水办法》、《苏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苏州市蓝线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为了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水务、环保等部门加大了监督力度,苏州市水政监察支队还专门在市区设立了河道、供水、排水、节水等四个执法大队,对涉水事务的违法行为统一执法,加强了涉水事务的依法管理。今后更应注重:(1)用综合生态系统的理念指导我国的流域管理立法;(2)建立统一强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3)在立法中确立公众参与流域管理制度。

苏州美,美就美在苏州水。苏州的街巷临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简静雅洁。自古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然而,现实中的苏州河道,时不时有垃圾漂过暗绿色的河水。这样的场景很难让人将其与“水天堂”联系在一起。“东方水城”的招牌,让苏州举世闻名,而如何保护好这块招牌,成了苏州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议题。本文通过对苏州水域景观生态旅游与生态管治体系的构建,希望能把苏州塑造成为中国最具东方特色的水生态旅游城市。

主要参考文献:

[1]苏州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上海现代服务业.

篇6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篇7

20世纪90年代末,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关命题,开了档案生态研究的先河,为后期档案生态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今天,生态学普遍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成果凸显。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利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专业问题也不再陌生,相关概念如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及档案生态、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被不断提及并被学术界持续关注,同时,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支持学术界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档案生态研究发轫

单纯从生态学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观之,环境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引入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基点。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思想也恰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此,环保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物种问题等,成为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关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的交叉成果琳琅满目。档案界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信息生态的关注中开始关注并研究档案生态问题,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档案文化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研究命题,为档案生态研究开了先河。

1.1生态研究及其应用。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对象与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涌现。[2]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猛增,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学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生态学的定义应当反映这种变化,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在内。为此,在集成众多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邹冬生、高志强认为,当今生态学可以定义为:生态学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3]曹凑贵认为,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成为全球问题之一,生态学也从诞生时的生物学范畴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领域,生态学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成果不胜枚举。笔者认为,生态学由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功效是为人文社科提供了思维导图,使人们尝试运用生态学理论从观察自然界转移到观察社会生活,如企业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生态位理论尤为明显,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该理论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5]

1.2档案生态研究。档案生态问题,不言而喻,正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根本目的,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选择生态学的理论,怎样使得生态理论和思想与档案研究之间取得关联等,这便是档案研究者、档案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直接问题。随着生态学知识在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应用,除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研究外,档案生态研究也业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档案+生态”为关键词,以“题名”为限定条件进行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其中,有关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最能体现档案生态研究之思想,不仅积极引用借鉴生态学知识思考档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理念,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档案问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目前有关档案生态研究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有3篇,分别为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 [6]及葛翠玲的《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7] ,其中,薛春刚一文[8]对档案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界定:它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有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并指出,理想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平衡的、稳定的系统,是“人造系统”、“开放系统”以及“动态系统”,突出强调人、信息传递、环境变换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目前,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借鉴生态学知识开展专业研究,不仅适用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也同样适用于新兴社会学科。尽管档案生态研究业已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生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但研究的问题深度不够,成果不多,有关专著更是鲜见。为此,笔者以为,摆在档案生态研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展,使得档案生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得到提高,即有更多的人参与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成果体现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问题驱动档案生态研究。

2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通过“档案生态研究发轫”的论述,我们对档案生态研究的主题有了基本把握,也对档案生态研究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档案生态研究提供了参照。接下来,笔者将以传统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为档案生态研究的未来提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导向。

2.1文献回顾。档案作为社会存在一分子,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与生态有自然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从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作为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档案保护”问题,其实,涉及诸多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这在《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程上得到鲜明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利用生态学知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也是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前文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其中,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而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层面上,金波教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卞昭玲教授《信息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2008、2010年度获得立项研究。通过分析检索出的文章,我们发现,档案生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9]一文,是档案界最早从生态角度开展档案研究的专业论文,作者从档案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的系列问题,尽管,不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生态研究,但对我们后期开展档案生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0]一文,应是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文旗帜鲜明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档案信息生态问题,并首次从生态系统的高度,认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诚如其文所说,意在“着重探讨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诸因素,及保持和恢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在上世纪末研究基础上,生态思想进一步被档案学界借鉴和引用。有人撰文提出建立“生态档案馆”,[11]当然,这纯粹是从建筑生态的角度认知档案馆建设低碳、环保问题,是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传承;有人提出,要关注“档案生态位”, [12]分析了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指出,“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它的真实性、开发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而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并由此,形成它独特的‘生态位’――司法工作的凭证,战略决策的依据,科学研究的参考,宣传教育的凭据等”,虽然文章较短,但“标题党”效应明显,明确地将处于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并提出“档案生态位”问题,至今不乏参考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涉及档案与其他事务之间的生态生存问题,可以说,已经很“生态”了;有人提出“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13]此文已经将生态思想贯彻深入到档案管理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还有提到“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14]此文引入生态式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管理”的不足。生态式管理追求管理的整体功效,向一切等级制挑战,它使人生发新的潜能,使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这已经从档案业务环节内部开始了档案生态考察,为我们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将文化生态有关理念引入档案学研究,也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15]、《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16]、《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17]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18]等文,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初步成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19]一文,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全面引入到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中,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而本文也正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的项目成果之一。而作者近年来以课题为支柱,已经指导多篇有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环境、结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以及评估等系列研究。南昌大学张东华则在《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20]一文中,论述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应对策略。

2.2研究述评。纵观上述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出,目前,档案生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专著除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外更是鲜见。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来看,反映了档案生态研究在档案学学术领域受到重视,且相关课题也被提到国家层面,需要开展深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已有的成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主要研究突出表现在初步的借鉴层面,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且研究层面比较分散,呈现零星研究状态,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层次。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已持续关注档案生态研究,相信随着这类以课题为中心的档案生态研究,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成果。

笔者以为,借鉴生态学理论研究档案问题、探索档案发展等,这其实是涉及学科嫁接这一基本问题,不算创新。若想提升至创新层次,迫切需要直面“如何选择、如何关联”问题,进而回答“如何实现”,即通过学科嫁接或者理论嫁接抑或思想嫁接,最终是“为我所用”,使生态理论为档案事业作“嫁衣裳”。虽然,档案生态问题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档案生态却仍是个新生问题,相比相关学科而言,我们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我们的专业关注还很薄弱,我们的专业视野还很狭窄。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我们知道,生态问题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档案与环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和社会高度,生态学的问世及应用为档案与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思想路线。作为新生问题,只缘从生态学视野关注、研究档案问题的太少,已经提出的档案生态问题声音太弱,迫切需要档案人开始高度关注,积极研究,充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档案生态理论和思想,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3档案生态研究展望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已开启,在新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层面进入深入研究序列,可见,生态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联研究,业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深度研究仍然缺乏,其研究空间仍然广阔,需要学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层面,可以从以下诸角度开展研究。

3.1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目前,档案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如新领域的开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专业问题)、新环境的呈现(档案事业发展环境需要直面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现实环境)、新问题的困境(档案事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转型历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电子文件的采集与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等结构与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新领域,均可归结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学术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介入拓展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范围。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实际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数字档案馆系列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性研究课题。该课题,在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就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影响的前提下提出的全新概念,这也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系统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体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未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问题,且关切到中国档案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理念的角度,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并从战略上规划数字档案馆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指点迷津。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投入的加大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该课题将会面对更多新情况,需要学人持续跟进,从生态学、系统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的各类问题。

3.3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目前,文化生态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据百度百科解释,文化生态核心思想有三:[21]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③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生态的引入分析档案文化生态问题。目前,档案界在档案生态研究成果中已有初步涉猎,有涉及档案文化市场研究的,如《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有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角度分析的,如《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与《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部分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深度探讨文化属性层面的档案及档案文化与“大文化”、“文明”等关联命题。从档案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文化生态研究趋势来看,系统从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分析档案文化生态课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拓展档案学自身研究的领域,而且,可以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深度,也是传统档案文化研究的升华。

3.4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生态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也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由于自身的复杂性,生态管理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发展中。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非常广泛,它跨越了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22]生态管理思想是生态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认为“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对于它的管理与调控,必须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需要通过生态管理思维达到“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社会经济修通之间的一种平衡”。 [23]鉴于生态管理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从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提出的档案生态研究命题,生态学自然对其影响深远,不仅是此概念提出的直接动因,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档案学学科体系中,档案管理学处于核心地位,这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档案学起源于档案管理实践密不可分。在生态思维大力引入管理实践的今天,作为管理性特征突出的档案管理实践来说,引入生态管理思想具有逻辑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中,引入生态管理思想渗透入档案管理实践具有必要性,借鉴生态管理理论研究档案管理活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已经起步并有诸多成果问世,但学无止境,档案实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需要学界同仁持续跟进,进一步探索档案生态研究的前沿课题,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08BTQ04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生态学 [EB] [2010-12-16]:zh.省略/wiki/%E7%94%9F%E6%80%81%E5%AD%A6.

[2]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3]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4]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1.

[6]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J].云南档案,2011(3):53~54.

[7]葛翠玲.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07(7下):35~37.

[8]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9]刘越男.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J].档案学通讯,1997(4):37~40.

[10]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11]纵浩.论生态档案馆.宿州学院学报[J].2005(1):103~104,142.

[12]吴端端.档案的“生态位”.中国档案[J].2003(7):38.

[13]李伟.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兰台世界[J].2005(8):85.

[14]徐欣云,黄建连.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J].档案学通讯,2009(2):26~29.

[15]吴文斌,李亚珍.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 [J].兰台世界,2007(7上):13.

[16]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5月.

[17]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案,2003(4):36~39.

[18]程颖.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湖北档案,2010(10):12~14.

[19]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4~57.

[20]张东华,鲁志华.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2010(8):12~14 .

[21]百度百科.文化生态[[2011-7-13] .baike.省略/view/897522.htm.

篇8

一、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学、社会学界内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为一般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梅叶将生态论和系统论统称为生态系统理论(何雪松,2007),该理论是用以考察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交互关系的理论。

(一)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是将环境与个体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个理论认为,由要素和实体构成了整体的这一系统,这一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系统内部会有一套固定的机制用来维持内部功能的正常运行。

(二)一般生态理论

而生态学所关注的则是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及有机体在环境中获得的动力平衡与成熟的过程,注重人类生命有机体与其周遭环境之间的互动。在这个系统中,个人的行为不仅仅只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受突发事件和政策改变等宏观世界的影响。

二、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女研究生生理原因

由于女性生理结构问题,导致女性在体力和注意力方面不如男性,男性可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些体力劳动,而女性则不能。女性在家庭中更多的承担着延续后代的责任,休产假会更多的分散女性的注意力,使其不能更多的投入到工作中。

(二)遭遇性别歧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规定要男女平等,但“女研究生不如男本科生”等之类的话都反映了社会上人们的大多数思想还是对女研究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的。

三、缓解女研究生就业困难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提供相应法律法规支撑

当今社会民众对女性的隐性性别歧视现象还很严重,而女研究生遭遇就业性别歧视不仅会影响到女性群体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整个社会文明化的程度(谭花蓉,2010)。政府应完善平等就业的相关法规,保护女性权益。针对女研究生的诉求提出相关法规并明确处罚措施。

(二)女研究生自身建立信心并培养竞争意识

在社会的大风气下,许多女研究生自我认识不足,自卑心理较重,所以女研究生要建立自信心。而解决性别歧视的关键是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余秀兰,2011)。要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四、女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社工介入

(一)对女研究生进行情绪疏导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遭受性别歧视的女研究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压力大于研究生整体的就业压力。此时,社会工作者需大力发挥治疗者的角色(彭振,2015),对女研究生针对其问题进行相应的情绪上的疏导,更好的为就业做准备。

(二)倡导高校为女研究生链接社会资源

校园招聘很受研究生们的喜爱,女研究生更可以通过校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应工作。社会工作者需要配合高校去链接企业资源,发挥传达者的角色(蔡文丽,2014),促进各方面的沟通交流。

五、社工介入方法

(一)个案方法的介入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帮助其解决问题(王思斌,2007)。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强调与案主之间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并促进案主个人的成长。运用个案方法解决女研究生就业困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①发挥个人潜能。②增进生活适应能力。③协调社会关系。

(二)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是以小组为服务对象,通过小组活动为成员提供服务。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在介入女研究生的就业困境时,可以通过建立女研究生的互助小组,实现面对同样困境的女研究生之间的互助。

六、结语

择业作为一项个体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所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属于不同的社会系统层次而这些层次影响了个体的就业选择。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视为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要素,通过利用这一视角分析女研究生的就业行为,了解影响女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要素,社工通过了解其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为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聪.职业女性生涯转换的叙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篇9

1996年,我国启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生态示范区是生态县的初级阶段,生态县建设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续和深化。为把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向深入,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开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1],其总体目标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2]。创建生态县作为我国县级行政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已逐渐在全国铺开。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是建设生态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对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很少,严重滞后于生态县建设规划实践,这种滞后的状况使生态县建设规划缺乏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为确保生态县建设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入开展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1.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性质和特点

1.1 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性质和任务

生态县建设的目的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通过实施各种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来实现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实质就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在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生态建设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规划措施。从本质上讲,生态县建设规划属于生态规划的范畴。其基本任务是:①使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不断恢复并扩大再生产,使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保护一切自然资源和生命支持系统,不断提高环境质量;②改变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的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③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立起生态经济比较发达、人居环境舒适优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域。

1.2 生态县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础

为巩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成果,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基础上开展生态县建设工作,把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3]。

可持续发展理论[4-9]、复合生态系统理论[9-12]、生态经济学理论[4]等成为生县建设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县建设的最终目标,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维护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②协调当代与后展要求的关系,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复兴的发展;③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三条已经成为生态县建设的基本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在不断实现现代化的各个目标的同时,各类城市发展问题突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各类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些学者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城市或农村等区域发展中,县级区域作为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竞争、共生、自生的互动作用[13]。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对自然界的改造、创造和协调的关系,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从人类长远的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14]。因此,无论从研究尺度上看,还是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看,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都应当成为生态县建设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矛盾,很多地区在建设生态县的过程中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处理好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对那些由于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而遭受暂时经济损失的地区和城乡居民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生态县建设的成败。因此,在生态县建设规划中,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制定合理的生态经济政策已成为生态县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价值观和效益观,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自然界的补偿的同步增长,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生态县建设,就是在一个县的区域范围内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15]。

1.3 生态县建设规划与一般区域规划的关系

生态县建设规划既不是单一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也不是单一的环境规划,更不是城市规划,项目规划,不是代替而是引导、促进、补充、协调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项目规划,为这些规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协同方法,其功能在于指明方向、孕育机制、推荐方法、控制过程,在区域发展的各项规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县建设规划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注重区域上的综合协调,还要强调部门行业间的协作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按照县域是“社会—经济一环境”复合系统的概念,生态县建设规划应该包含生态社会建设规划、生态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性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优化,同时又是全面和系统的规划,涵盖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诸方面,是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高效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控制性规划。因此,其指令性虽然较其他规划要弱一些,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其他部门规划的编写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内容

生态县建设规划是一个从生态调查一直到制定生态建设和保护方案的完整流程,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区域自然资源、社会条件、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与预测,查明优势、潜力和问题,与其它规划衔接和协调,提供系统功能目标和编制规划的可靠基础。确定总体规划目标、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及实施的保障措施,完成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对总体规划进行分析、论证,对规划方案的调整优化等(图1)。流程中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前一个步骤是后一个步骤的基础。同时,前一步骤也要根据后一步骤的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2.1 生态背景调查

生态背景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多渠道、多方式获取土地、林业、水利、环境、规划、旅游等部门文本式、电子版等资料配以必要的现场勘探。其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景观结构、自然过程、生态潜力及社会文化状况,从而获得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认识,为下一步的生态功能区划奠定基础。

2.2 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背景调查的基础上,从保护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出发,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生态功能区划是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区划反映的是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和生态资源支持两大功能。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主要步骤包括:

①明确规划区域在省级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定位,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县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发展优势度等具体评价因子;

②对具体项目多目标分析评价,借助 GIS 空间数据存储、分析和空间数据计算功能,可视化评价结果,并将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主要评价结果进行数据融合,生成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背景图;

③根据区域生态敏感性特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生态功能区划分,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貌单元分异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地带和生态功能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等类型的一致性划分出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小区,并结合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对区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和完善;区划边界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兼顾水系、乡镇行政边界及各项专项规划(区划)。对同一块土地,划分的结果可能有几种不同的适宜用途,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其最佳利用方式。

④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恢复基本要求以及生态建设的主导方向对各生态区进行特性描述,并制定相应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方向和保护措施。

2.3生态建设与保护方案的制定

生态建设与保护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3.1 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着力实现3个转变,即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变,乡镇企业向生态工业园区方向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作农业、高效农业的转变,从而实现生态经营、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经营的统一。

2.3.2 生态工程的建设与规划。生态工程建设是生态县建设规划得以落实和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态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通过工程的建设,可以探索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建设生态可持续性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2.3.3 生态法制和管理体系的建设。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立法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和部门首先要加强法制保障,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效果,使健全法制、强化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特别是要加强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起相应的区域开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制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全过程监控;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开征各种生态补偿费,从而降低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3.讨论

3.1生态县建设指标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变,但目前全国各县采用的是统一的生态县建设标准,用同一数据标准来衡量生态县建设情况很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干旱缺水地区,要实现生态县的创建工作,达到目前的建设指标难度较大。同时,一些指标还存在缺乏适用性的问题。如“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要求山区森林覆盖率>75%的目标更适合南方地区,而不太适合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因此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本底才更为合理。

另外,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往往距离生态县建设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完成,而目前的建设标准只给出了最终目标,因此各县级行政区域在具体进行生态县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明确所处的建设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态县建设并最终完成生态县建设目标。

3.2生态功能区划方面

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强调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来推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健康和稳定发展。在生态功能区划过程中,既要考虑规划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分异规律,还应关注经济功能特征,特别要考虑经济分区情况,指出各分区的生态经济优势、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和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为整个区域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3建设规划内容方面

生态县建设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时间跨度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个部门编制的各项规划相衔接。在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过程中,对于已有的经验要合理应用于具体规划中,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领域,应提出发展方向和原则,在经验成熟时再编制子(专题)规划,补充完善生态县建设规划,切不可贪大求全,造成规划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4编制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县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并不是每一个县都适合搞生态县建设。生态县建设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更是一个具体的过程。有些县为了追求政绩,跟随生态县建设潮流,在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大喊口号,并且对生态县建设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生态县建设就是生态环境的建设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大搞绿化工程,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与生态县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目前,我国针对生态省、生态市的理论研究很多,但关于生态县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应该积极促进生态县建设的理论研究,逐步建立起生态县规划理论体系、方法体系,为科学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与促进生态县建设。

参考文献:

[1]卞有生.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环境保护,2003,(10):32-46.

[2]崔铁宁.循环型社会及其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88.

[3]刘康,李团胜编著.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翁士增.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与对策研究[J].学位论文,2005.

[5]何艺.重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J].学位论文,2005.

[6]李春梅.铜川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学位论文,2003.

[7]张文信.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J].学位论文,2004.

[8]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2005.

[9]陈清春,冯前林.“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探索,2006,1:26-28.

[10]卢云峰,李宝平.人与自然的伦理因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30-32.

[11]张炯.生态城市-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J].中国环境管理,1999(5):10-11.

[12]密云县统计局.密云县统计年鉴2000年.

篇10

随着近年来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先进的思想理念,我们在深刻总结传统的水利建设旧理论的同时,发展新的水利理论,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水利建设观念还比较落后,分析我国水利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为适应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新水利理论应运而生。

1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同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受传统水利建设理论影响,思想观念仍比较陈旧,河流的断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侵占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退化,大量的围湖造田、森林开垦等人类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于在观念上存在局限,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中更多的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人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利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仍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水系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效率。

1.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2 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2.1 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推动水利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我们在建设大型水利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出现短路的现象,破坏了地表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食物链中的某些环节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防洪工程的建设在杜绝了洪灾的情况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滥区与河流之间的水循环工程,导致洪泛区的生态活动难以进行;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它的再生速度,过量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环境的总体质量下降,流域的物质循环受到阻碍。这都要求我国发展新的水利理论,实现我国水利的现代化,维护生态的平衡稳定。

2.2 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21世纪的新社会,人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在总结传统的旧水利建设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水利建设的新理论,平衡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维护流域生态平衡稳定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新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我国水利事业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近年来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先进的思想理念,我们在深刻总结传统的水利建设旧理论的同时,发展新的水利理论,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水利建设观念还比较落后,分析我国水利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为适应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新水利理论应运而生。 

1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同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受传统水利建设理论影响,思想观念仍比较陈旧,河流的断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侵占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退化,大量的围湖造田、森林开垦等人类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于在观念上存在局限,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中更多的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人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利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仍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水系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效率。 

1.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2 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2.1 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推动水利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我们在建设大型水利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出现短路的现象,破坏了地表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食物链中的某些环节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防洪工程的建设在杜绝了洪灾的情况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滥区与河流之间的水循环工程,导致洪泛区的生态活动难以进行;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它的再生速度,过量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环境的总体质量下降,流域的物质循环受到阻碍。这都要求我国发展新的水利理论,实现我国水利的现代化,维护生态的平衡稳定。 

2.2 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21世纪的新社会,人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在总结传统的旧水利建设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水利建设的新理论,平衡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维护流域生态平衡稳定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新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我国水利事业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