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际教育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6 02:24: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际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际教育论文

篇1

成人教育论文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

1、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

(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

2、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

3、(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4、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

5、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

二、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三、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

(2) 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

(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 age 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

(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篇2

对外汉语专业1983年确立,1985年正式招生,当初国家设立这一专业,旨在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就把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定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即使是后期增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且具有较强优势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讨论,以凸显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阶段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原则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如李铁范、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关心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学者们还提出,地方高校在依据国家专业整体规划或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自身定位、特色、区域位置、教学实际、学生个性以及就业等因素,如熊素娟、石诗、黄剑涛、李丹、张静等。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方面,2003年,“第一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35所院校代表经过讨论后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教学技能,并确立了本专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这为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奠定了基调。此后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者们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教学四大课程模块不可或缺,如李铁范、白朝霞、杨同用、赵金广、李红、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蒋协众等。其中李铁范、蒋协众提出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为主体,以文化和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设置模式,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尤其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二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期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此外,学者们对其他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建、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应当依据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依据整体性、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开展课程优化和设计,考虑开设基础理论课、主干课,实践课,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詹向红、张发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能狭义的定位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而应转变培养模式,把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宣炳善认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传播意识,为此必须增加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课程。罗小东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围绕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综观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对外汉语专业定位在师范性,旨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2012)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课程设置应集中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类、外语类等方面,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凸显地方特色、增进学生就业的特长课,这或许可以视为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

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都明确规定,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一是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门人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都把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课程开设也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展开,对于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则着力不够。课程设置虽涉及文化类课程,但其主要目不是基于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如李铁范、詹向红、张发清、宣炳善等也注意到文化传播类课程设置的不足,提议设置此类课程,但是这一阶段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专业课程设置仍在如何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过去三十年中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明显不足是仅仅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中二分之一的要求,即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交流传播类课程的开设,使得课程设置中缺少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技能的课程。

二、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提出了针对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六大转变。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面临着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及传播人才培养并重的轨道上,这一发展变化本身要求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转变。教育部1998版和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表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两种职能:一是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一是能够从事与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据此,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特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介绍给世人,必须拥有懂得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培养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重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13.53%,在国内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4.51%”,因此,从学生的就业角度着想,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文化交流传播类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又可以从事汉语国际交流与传播类工作。

篇3

英国会计职业教育中每门课程没有固定或指定的教学书,而是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该教学大纲是由行业和课程专家根据行业发展和工作的要求编写的,英国雇主协会首先指定了各行业和各类工作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专家则根据这些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组织成若干课程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因此,该教学大纲即符合工作要求,又符合教学规律,能够满足学生继续发展的需要。这个大纲,不仅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工作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设置。

在英国,会计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紧扣时展的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的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会计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老师也都会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而,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如:针对英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经济背景,再加上会计和金融紧密相连,许多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证券管理等方而的课程。

3.启示。

我国目前对会计职业通过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分类的方式,配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从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来看,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从毕业生的角度,他们应该是具备了初级会计职业资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改革的切入点首先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应由原来的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邀请企业界人士、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共同参与编制;其次,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整个体系应由职业资格标准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构成,并制定课程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最后,还应建立长效机制,对课程中实训实践部分聘请企业专家、行业“能工巧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专门模块化的案例式讲解。例如,BTEC中会计职业道德理论课,就是利用与企业联系的优势,请企业管理人员结合企业实践向学生解答难点疑惑,以实例教学、案例教育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二、实践教学方式

BTEC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是学生参与的实践性内容,大纲要求教师编写的课业要尽量具有真实性,最好是当地企业的实际问题,努力使学生完成的课业具有商业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讲授一般只占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课堂训练、资料查阅占三分之一,社会实践活动占三分之一。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启示:对于我国大多数会计专业实训,都是一个单位班级在虚拟实验室做同一个虚拟企业一个资金循环的经济业务,从练专业基本功的角度,期初成效明显,但随着课程难度的深入,学生不仅感觉枯燥无趣,且经常出现“搭顺风车”的现象,实训成效不大。BTEC实践教学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实践教学中创造商业价值,实现“双赢”的目标。首先,在设计教学大纲或是实训大纲时,学校要“走出去”,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积极深入企业,贴近企业,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实践计划。作为会计这样一个特殊的岗位,由于涉及商业核心秘密,很难进行对口岗位的实习,所以绝不能“单枪匹马”,而要融入企业的一个商业项目之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实训。例如,一个产品的推广,既要有战略规划、市场需求分析、营销策划,又要有成本核算、定价策略以及财务预算等。通过这样的实训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企业实际问题,实地走访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做出专业分析判断,最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在BTEC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授课形式丰富多样,强调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实践实习、社会调查、实地参观、扮演角色、演讲、口头报告、书面报告、自我评价、小组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等,并将知识的讲解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例如,教师预先设计了主题,由学生课后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准备,在课堂上对主题提出自己的观念和意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种宽松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分析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创造性,研讨的同时,思想也在交融通,新思路、新观点不断涌现,学生不仅展示了自我,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启示: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途径。由于在进行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中,有严格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和约束,因此教师总是感觉无法采取其他专业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其实不然,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其实从本质上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授课形式完成,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收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付款人、付款人开户银行,由学生自己模拟票据流转程序,这样其他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更为形象具体的了解到银行汇票或本票的使用方法。

篇4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范围更多地是乡镇农村基层教育单位,这就决定了县级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在贯彻实施我国农村教育法律法规方面要发挥关键力量,通过完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来完善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因此,加强和改进现阶段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推进我国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具有重要价值。

(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是整个教育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行政单位中,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多、分布广,与基层组织的联系也较紧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也是如此,其执法对象直接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与关系最为复杂的基层教育进行直接接触,有利于深入了解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教育行政执法问题解决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研究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整个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和实现依法治教的目标。

(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尽管当前我国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但都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针对地方教育特殊性的教育法律则很少,尤其是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更不用说健全的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旧的教育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新的教育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这给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内容不够具体、比较含糊,且大都没有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可见,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县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影响着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是指由谁来执法和怎样执法的问题。在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机构,大部分是由县级行政执法机构来执法,可能会导致执法不够专业等问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甚至部分执法主体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执法资格却在行使执法的权利。另外,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建设滞后,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执法程序;教育行政执法的责任也不明确,尤其是在过错责任追究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往往会导致部分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现象的发生。

(三)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教育行政高效执法的重要保障。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行政执法的要求。部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既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不强有关,也与执法人员自身思想观念有关。相比高层级的教育行政执法,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职业素质整体偏低,专业知识不扎实,这些都会影响到教育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尤其我国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行政执法的要求。另外,部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作风不正,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思想严重,对本职工作不作为、乱作为。

(四)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和地位通常都由单行法律法规、规章确定以及授权或委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设置受制于教育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的构筑框架,所以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更加多元化。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执法主体职权的模糊性,而是相关执法主体的职权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使用。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欠规范的地方:一是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关系未完全理顺,有些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既受县级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的领导,还受教育局相关部门的领导;二是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不规范,对于谁来决定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很多部门都可以授予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三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不清,学校既可以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对象,同时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主体实施相关行政权力。

(五)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

目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执法行为欠规范的现象,这除了与部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偏低有关外,更多地是执法制度层面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很大,教育法不可能对每个地区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做出执法行为的选择。另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程序操作性也不够强,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适合本地区的执法程序。在我国民族地区,目前仍然有很多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单位没有相关的执法程序,很多执法人员仅凭自身经验或习惯执法,而不能按程序规定执法。所有这一切,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改进,必将会影响到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质量。

(六)教育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没有权威的监管机构和完善的监督制度,我国部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起到对县级教育的监管作用。由于部分执法人员自律意识淡薄,又缺乏约束自己执法行为的制度,加上经不起各方面的诱惑,最终可能误入歧途,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力量也有待加强。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将直接影响到良好教育行政执法环境的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策略思考

改进和完善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应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及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

(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强化立法机关教育法律法规意识,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县级有效教育行政执法的前提条件。因此强化立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县级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立法机关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县级教育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教育立法机关应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各地区教育差异适时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并对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作出修改和完善,确保县级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县级教育立法质量,强化教育法律的威慑力

从我国县级教育的实际出发,提高县级教育立法的质量,可以为教育行政执法机关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我国县级教育立法机关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教育立法质量。整个县级教育领域内都应该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教育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立法机关要尽可能确保立法质量,让教育法律具备更强的操作性和严格的程序性。完善的教育执法程序是保证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正当、合法的必要条件。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强化教育法律的威慑力,提高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成本;明确执法权限,落实过错责任追究,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起到保障作用。

(二)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1.加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公平

高素质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熟悉教育和法学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因此,要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教育素养,确保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对教育法律法规的领悟能力,提高其教育行政执法水平。

2.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确保教育行政执法健康运行

完善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是加强和改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前提,能确保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健康运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国各地区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工作,确保执法主体的专业性和高素质;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行政执法依据和程序并予以公开。县级教育相关部门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本县实际制定教育行政执法依据,并在媒体上公布;三是保障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经费。县级财政部门要保障教育行政执法的专用经费,保证执法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3.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

规范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是确保教育行政执法质量的中心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县级教育行政审批工作。各县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教育行政审批工作并予以公示,确保审批公正;二是严格教育行政执法办案行为。案件的立案及查处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逐级上报,重大案件要实行案件备案监督制度,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三是规范教育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要具备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服务的意识,依法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4.始终把基础教育行政执法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重点工作

县级政府部门要完善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有效地转变我国县级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努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加强对学校的评价工作以及监督检查工作。此外,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机关还要严格按照我国基础教育法律依法行政,对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并追究责任。

(三)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部门一般附属于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局,这受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很大的束缚和制约,很难发挥真正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即使是监管活动,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因此,要保证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高效,就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使得监督机构与被监管部门相分离,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实效性。

2.积极推进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立法工作

当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法律,而缺乏权威法律依据的教育执法监督很难保证执法监督职能的发挥。国外许多国家都有明确的教育监督法律,如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我国相关部门也应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教育行政执法方面的独立的监督法律,以推动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发展。

3.建立最广泛的监督体系,突出“全监督”的概念

建立最广泛的监督体系,突出“全监督”的概念,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监督力量,有利于实现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效果最优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可以分为教育行政系统内监督和系统外监督两部分。具体包括:第一,要强化教育系统的内部监督,如教育督导、教师申诉等形式;第二,要强化县级人大监督,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因此要强化人大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第三,强化网络监督。要充分利用网络快速和便捷等特点来监督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第四,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因此必须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第五,要接受群众监督。教育行政执法的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因此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四)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

1.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

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整体偏低,尤其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这直接影响到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宣传和相关培训工作,不仅要求执法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要让执法人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执法问题。

篇5

(一)学术性价值是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尖端利器”2013年,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uacquarelliSymondslimited,QS)运用6个方面的指标,即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40%)、学生就业评价—基于雇佣者的评价(10%)、教师/学生比例(20%)、单位教职成果的引用率(20%)、国际教师和国际学生占教师与学生总数的比例(10%),对全球2500多所大学进行了调查,并对700多所院校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公布了“2013-2014年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欧美地区的大学占到了世界500强的70%以上,在前200强和前100强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到了80%。从国家/区域分布状况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大学数量最多。前100强中,美英占绝对优势,其中,美国占到世界前100强的1/3强和前200强的1/4强。与这份名单相对应的即是,美国成为当前国际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第一大输出国,美、英、澳、法、德、加等国则是世界上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它们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由此可以看出,一流大学的学术性价值以及学术实力是实现高等教育海外扩张的前提基础,也是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尖端利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对于多数的名校来说,它们并不会按照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像市场上受欢迎的商品一样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需求,而是将焦点定位在科研能力的增强、本校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与国外知名院校的深度合作、维护本身的声誉和品牌力量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性坚守,才使得世界各国精英学子如此青睐。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吸引高水平的学生前来求学,反过来,高水平的学生又使得名校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加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得这些名校在拓展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征途中所向披靡,成为开拓海外高等教育市场的急先锋。

(二)商业化运作是拓展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高等教育内部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以市场化程度来划分的话,它充其量只能是作为准市场而存在的。正如西蒙·马金森在探讨“为什么高等教育市场不遵循经济学教科书”时所说的,虽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激烈的竞争、企业家精神和消费者话语,但资本主义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现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充其量是一个受监管的准市场。[10]但对于高等教育外部而言,尤其是放置于GATS框架下的国际高等教育,那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形态。其中,政府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商业化运作将高等教育推向了市场的前沿。以澳大利亚为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急剧扩张及其所带来的巨额经济利益与政府的鼎力推动不无关系。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保护外国学生消费利益法》、《外国学生教育服务法》等一系列法律条文对外国学生权益做出详细保障规定;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推动工作,如澳大利亚教育国际(AEI)在发展教育培训出口产业方面发挥着运筹帷幄的角色,而留学澳大利亚(SIA)则是一个“为在全球推广澳大利亚教育的政府品牌”,像这样的专业机构还有很多;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成立澳洲大学质量保证局,以保证澳大利亚境内外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整合营销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由驻外大使馆下的教育中心及教育、科学与训练部下的国际教育处进行政策研究与市场调查,为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以协助大学在国际市场中的整合营销;制定吸引海外留学生的移民政策,只要符合技术移民条件,均可优先办理,增强了留学澳洲的意愿。此外,政府还积极参与到境外项目、国际协议等交流项目中。而作为高校则积极响应政府决策,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也不遗余力地树立自己的品牌,包括师生流动、国际化课程的设置、境外合作办学、远程教育等都呈现出自有的特色与优势。正是政府与高校的联袂打造,才使得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创造的出口总额占据了澳大利亚所有服务行业第三的位置,澳大利亚的入境流动率达到了21%的比例。与之相竞争的其他发达国家繁荣的国际高等教育事业也是借力于政府与高校的这种市场化营销理念,将较高的教学质量、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合理的教育成本、优越的生活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积极的留学政策进行系统整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子争相流入,他们不惜以高昂的学费为代价换取进入高端高等教育领地的入场券。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抉择与政策博弈:世界一流大学的打造与政府营销理念的跟进

迅速推进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在重塑世界高等教育图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议程。面对这场学术与市场共同演绎的国际化盛宴,作为高等教育后进国家,中国应如何面对?这其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在于缕析蕴含的几对关系,如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学术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分析的重点在于大学与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如何?政府对于大学而言相应的制度安排如何?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从大学、政府两个维度上来辨析这些关系,从而找寻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与缺失,并围绕建设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强国而直面这些挑战。

(一)大学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中应正确定位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所涉及的活动主要是学术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专业化过程。基于此,学科和专业为学术思想所独有的理念成为大学的主要取向,大学的产生就是适应保存知识和学术成就孕育而生的制度性安排。从柏拉图的academy的创立到后来中世纪大学的辉煌发展,再到近代以来的学术争鸣,大学始终坚守着应有的学术精神以及学术价值。但当大学遭遇市场,大学的神圣使命变得难以为继,那种初始以“闲逸的好奇精神”探寻知识为目的的学术追求在市场化的侵袭下也变得越来越奢侈。在学术与市场的不断较量中,大学也开始了艰难地抉择。不可否认的是,大学已难以游离市场化的驱使而独善其身,因此,抉择的焦点在于能否维持学术与市场的和谐统一,既能保持学术的纯正血统,又能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对此,各国高等教育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比如对国际学生进行营利性收费,向工商业界提供咨询、应用研究、短期培训等而获得收入,将大学设施设备租赁给社区等商业。但在针对本国学生的主流高等教育中,为市场份额和经济收入而进行的竞争要么被严格限制,要么根本不存在。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不是为市场份额而存在,饱含学术精神与学术价值的科研才是它们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市场化来说,只是大学在与社会建构关系中衍生了市场化,而非大学内部要素的市场化,从而市场的边界得以限定。

虽然商业化的高等教育部门很庞大,但完全利益驱动的高校都聚集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价值底层。作为后起的高等教育大国,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追随的状态。当全球化经济到来的时候,作为被动应急的措施,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这种改革不仅重塑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已经突破了大学的重围,深入到学术研究领域,开始危及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从当初的学生收费并轨、成本分担、学术项目竞争性拨款、绩效评估,到产学研结合、大学企业化、教师商业化,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深入。如今的学术界,知识的研究与发现已不再是重点,而知识创造价值,知识推动经济,学术资本主义独领。大学旨趣越来越背离学术本真,急速向市场靠拢,高等教育的商业化倾向严重破坏了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根基。有鉴于此,我国的大学应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做出反思,重审学术对于大学的意义与价值。正如西方大学所秉持的原则一样,学术的归于学术,市场的归于市场。学术与市场于大学内部具有不可兼容性,这即印证了赫钦斯的那句断言:“当一所大学决定要挣钱的时候,它必须要放弃自己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要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力,并参与到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去,高等教育内部市场化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相反,始终如一地保守高等教育的学术精神与学术价值才是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重要法宝。因此,如何提升本身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才是大学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科研的发展,它既是大学走向国际化并获得话语权的内核,也是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篇6

二、“研讨式”的定义

篇7

(一)教育认识方面

首先,国外将创业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来对待。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如何解决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的就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所以,一些发达国家将创业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来对待,力求更新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找到就业机会。其次,国外将培养劳动力的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来执行。1999年6月举行的斯图加特欧洲大会的主题就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建设。大会明确指出: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和知识,锻炼他们的企业家思维,这样才能使他们立于社会、立于时代。欧盟委员会《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也指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开设相关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增强自我就业能力。

(二)教育形式方面

首先,国外的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宏观角度看,国外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态度和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技能的训练等。法国有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计划和机构;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小企业教育培训;澳大利亚常年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和系列教材;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不定期地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投资家来学校演讲,鼓励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与风险投资公司进行合作。这一切都表明国外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课程来看待。其次,国外的创业教育从小学开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美国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开设创业教育,还引导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学习专业的职业技能。近些年来,法国也开始开展诸如“教中学生办企业”、“在中学里办企业”等实践活动,力求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能力。

(三)教育条件方面

首先,国外的创业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资金支持。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合行动。比如美国的创业流动基金中心、新墨西哥的企业发展中心都对本国的创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法国政府也采取有力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为青壮年提供技术、资金和经营方面的帮助等。其次,国外的创业教育组织非常活跃。为了支持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国外还开设了诸多教育组织,比如美国的创业教育组织活动就十分活跃,这些组织不仅包括学生组织,还有教师组织,所有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如全国级、地方级和州级等。美国的这些教育组织支持和鼓励创业教育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的开发和交流,吸引了大量的师生参与,在促进美国创业教育长远发展方面承担着不容小觑的角色。综上所述,国际创业教育积淀了不少有利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在创办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二、从国际创业教育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国际创业教育经验比较丰富,我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以此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一)转变创业教育观念

在全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是时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实践中获得启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就是学生要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就是就业、考研或者出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也仅仅局限于应用型和研究型,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练习的模仿。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直接阻碍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整个社会和家庭也不注重创业教育的开展。据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创业教育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全球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比例占据大学生毕业总人数的20%-30%,而我国竟不足1%。由此可见,转变我国的创业教育观念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我国要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做法,深化改革教育模式,将就业教育转变为创业教育。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突出教育创新,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锻炼我国学生的胆识和能力,增强“含金量”。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入手,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鼓励各类大学甚至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并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与创业家的成功经验引入学校,密切学校、社会与家庭的联系,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创业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要承担倡导者和扶持者的角色,颁布相关政策,稳定创业教育的开展,这一点要向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学习。另外,学校要向学生系统传授创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拓宽创业实践活动的层次和范围。这种做法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能挖掘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和事业上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生要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培养出大批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三)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管什么样的教育都要做到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业教育中尤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创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人力资源是每个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最佳“法器”,也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生产要素。所以,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我国要将爱护人、信任人、关心人、尊重人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要位置,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借鉴、学习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将中国教育强调务实的作风与美国注重浪漫的风格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将中国教育的“学多悟少”与美国的“学少悟多”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将中国教育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美国教育注重开拓学生的独立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将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与美国教育注重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五是将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严谨、系统与美国教育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和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创业创新不仅仅要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还应该作为一种高尚品质来塑造,以此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优化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我国的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或者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科技公司或商业企业的操作层面上,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多数高校也仅仅在大四阶段开展创业教育课程,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能体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相比之下,美国的创业教育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正规教育,这值得我们大力借鉴。我国创业教育应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由于我国在挖掘创业教育教材方面有所薄弱,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使用的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因为美国的创业教育比较发达、完善,所以我们可以从美国大学给本科生开设最多的创业课程中选取几本教材,翻译成中文推荐给我国大学生,比如《创建和运营新企业》(Startingandrunninganewfirms)、《家族企业》(Familybusiness)、《如何写创业计划书》(Ventureplanwriting)等等,这些教材使用面较广,可以增长我国学生的创业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

篇8

2国际贸易专业组织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

2.1结构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展双语教学时应根据本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时应该在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以专业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结构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组织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对比较多的一种模式。所谓结构浸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组织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提前讲解与课程专业知识有关的词汇。如果专业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语法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开展时也要对所涉及的语法进行适当的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如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感觉使用英语讲解影响到教学效果时,可使用母语讲解课程内容,但母语的使用程度应在不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用母语回答。根据上述结构浸没式教学模式的几方面特点,笔者认为在运用双语讲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应该从词法和句法入手,分析英文的文体结构与特点,以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在学生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生的角色进入高校时,入学时的专业教育已使他们意识到英语能力在今后专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已开设相当的英语课时,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入学时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为国际贸易专业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2中文为主,英文为辅

尽管学生通过入学时的专业教学认识到英语对该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学习提高了英语水平,但考虑到笔者所面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本专业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对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能力的锻炼以及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先导作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还是应该定位为掌握专业知识为主,因此,在组织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适合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模式。在该模式下,选用教材和授课都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教师主要用中文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穿插用英语讲授一些国际贸易术语、专业词汇,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学生考试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题、判断题、专业词汇的翻译等用英文出题和作答,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则用中文进行。该模式的好处在于确保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能理解得较为透彻、掌握得较为扎实,并且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也不是太高,容易实施,缺点是学生形成的专业知识以中文为基础,而对专业英文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一些零零散散的专业术语或词汇。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的专业英文信息量不够,专业英文知识有限,较难达到学生能熟练使用英文专业文献以及在具体的专业实务操作中双语自由转换这一目标要求。

3实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

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问题较为复杂,既要遵循国家颁布的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目的标准,又要兼顾学生的英语基础。许多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时一般都选用原版教材。原版教材的好处在于文字规范、内容与时俱进,可避免自编教材造成的语言表述问题以及学科上的随意性。从理论的角度而言,高校在组织双语教学时应选用先进的优秀外语原版教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授课老师因信息渠道有限比较难找到合适的英语原版教材的问题。同时,即便是选到了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也存在其内容与我国现在实施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大纲不是十分吻合,专业词汇过多等问题。除了原版教材之外,还有国内院校主编的教材。相对于原版教材,国内院校编写的教材在内容上比较符合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但主编要么是侧重语言,要么侧重专业。侧重语言的人员主编的教材语言表达较规范但专业知识的描述和侧重点方面会有所欠缺,而侧重专业的人员主编的教材在语言表达方面又欠规范,所以,在目前的双语教学中要选到既符合国家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大纲方面关于专业知识要求又在语言方面表述规范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

3.2教学方法单调枯操

在双语教学组织过程中,比较通行的做法是老师先将课文用英语读一遍,再将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语法和专业词汇进行翻译和讲解,这样一方面很容易将专业双语课上成英语课,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没有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有效地锻炼其英语表述能力的机会,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其结果是既没有领会和掌握好专业知识也没有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3.3没有掌握双语教学的真谛

目前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只要在课堂上使用外语就是双语教学,将专业学科课程变成外语课,把非语言专业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的辅助课程,只是将教学内容做简单翻译和对专业词汇做简单讲解,没能有效把握双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双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运用外语作为教学的媒介语言,以中文作为辅助手段传授专业学科知识。如果偏离了这一核心任务,将会造成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3.4双语教学的学时安排有限双语教学因要兼顾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能力的提高,教学组织必然比一般教学更耗时一些,尤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学生对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没有掌握将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 影响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掌握。但以目前我所在的学校来看,虽然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可学时数跟以前相比并没有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4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4.1循序渐进,逐步为开展双语教学打好基础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涉外经济方面的专业,其专业属性决定了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和在从事不开设双语教学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专业英语方面的锻炼,在讲授一些重要的专业术语时同时将这些专业术语翻译成英语,比如在讲国际金融的汇票时就让学生掌握其英语表达为billofex-change,外汇为foreignexchang以及国际结算为internationalsettlement等。如果每门专业基础课在讲授主要的专业术语时能同时让学生掌握其英语的表达方式,学生即可逐渐地接受一些专业的外语知识和词汇,为后面的国际贸易实务这些实行双语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4.2加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提高教师自编英文教材的能力

尽管实施的是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还是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其次,才是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应将双语教学的中英文教材进行有机结合,按照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还应该意识到英文教材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和跟踪课程以及与课程有关的学科的国外研究现状和课程中核心知识的英文表述,而不能完全按照英文版的教材来讲授,否则,学生会听得一知半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专业性比较强,专业词汇也比较专业化,即便部分学生能耐心通读一遍英文教材,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意思。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自编一套英文教材或教案应用于教学,就能克服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兼顾记和听的问题。为了确保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授课老师还应建立中、英文练习题库供学生反复练习以巩固和强化课程教学内容。

4.3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授课老师只是满堂灌、一言堂,其后果可能是能完全听进去的学生没有几个,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因为对英语表达不完全理解以及对中英文互换的不适应而睡觉或开小差。因此,在从事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更是应加强师生的互动、交融以及相互促进,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组织提问是从事双语教学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如感觉学生的状态已比较疲惫,为了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老师可以通过特殊疑问句提问;如果想检测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掌握的情况,则可使用选择句提问。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不要过于追求其准确和到位,应更重视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样可以起到更好地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根据课堂授课的学时情况适当地给学生一些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陈述的机会。

4.4灵活运用多媒体,以促进学生的感官认识

双语教学相比一般汉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更多,信息量更大以及受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限制从而影响教学进度的问题,因此,有效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现代视听媒体进行讲授,老师将生涩难懂以及比较抽象的知识直观和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数字媒体形象生动,动态直观,教学信息量大,可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同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灵活运用声音、文字、动画及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

篇9

从国际市场来看,以知识含量密集为特征的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将取代传统成为主导产业;脑力劳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将成为主导趋向,从而加快了职业更新的速度。美国在过去的15年中淘汰了8000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种新职业,白领阶层已占劳动力的59%,蓝领仅占29%,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职业在此变化的下也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产业仍为主导地位。199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3%,计划到2010年达到25%,这仅是发达国家的现有水平。我国现有职工1.2亿,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人,其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占19%,高级工仅占1%。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落后的产业和技术必定要被淘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一是要在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经济,二是要解决现有劳动者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2.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专业化倾向明显。澳大利亚有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287所,承担了全国90%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大中型的培训机构除开展本企业的职工培训外,还通过竞标参与劳动力市场计划的培训,私营培训机构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培训。目前,澳大利亚已形成了由100余家集体培训公司组成的全国性培训,每年有17000余名青年接受培训,3000余家小企业受益。日本企业教育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丰富。日本的职业教育趋于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体系化。美国的职业教育能够迅速对当地劳动力需要作出反应,使其课程设置、培训项目和教学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我国的职业教育应不断研究国际职业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并以此为借鉴制定职业教育计划,才能更快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局限

1.落后的体制和机制束缚职业教育发展面对职业教育市场的挑战,政府和市场尚没有达成有效的统一,现有政府的职能对职业教育还有相当程度的束缚力,如硬性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达到50%--60%的比例。这种忽视具体地区差异的指令,易于造成职业教育脱离实际,产生教育、效?quot;两张皮"的后果。

2.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职业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过去,中国人是很重视技艺的。素有身怀绝技而走天下之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高新技能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强化,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因而不屑于接受职业教育。再者,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致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当人们对职业教育缺乏兴趣的时候,职业教育必遭冷落。

3.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将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冲击

中国入世后,随着国外更多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瞻前而实用的教育培训观念和措施将赢得用户欢迎。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仍然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办学规模、管理方式、招生渠道、收费标准等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约束。由此带给职业教育的挑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及时借鉴,开拓求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缩短差距;二是迫于应付,无法与之竞争,以至于被挤出人力资源开发市场。

4.传统的职业教育现依然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瓶颈在传统职业教育制约之下,我们还是从简单的从业需要之角度来确立职业教育原则,让接受职业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自己之重要意义,从而忽视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迫切性。国外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倾向不仅使受教育者从中学到了技能,而且突出地发展了自我,提高了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在尊重受教育者、服务受教育者、满足受教育者个体要求方面形成着力点,培养跨文化、跨学科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采用国际惯例设置教育培训的评估标准,以期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轨道。

三、加强我国职业面向世界的举措

1.在职业教育各个层面加强国际交流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在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形式的设计等方面应以国际标准作为参照,注重国际职业教育的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积极与发达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现状和优势。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可采用恰当的措施来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政府应帮助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树立这一形象,从发达国家中汲取有利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2.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扩大国际生存空间,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课程的开设应是适应国际市场豹通用课程;鼓励教师和学生到国外接受培训和工作实践,获得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同时,加快参与国际互联网上的职业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增加机会;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强国外知识、语言和文化的含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熟悉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建立多国姊妹学校、合作公司,开展学生、教师互换交流和实习活动。

篇10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篇11

1.规模及群体特征截止到2013年12月,国内网民总数在6.18亿人左右,学生毫无疑问是我国网民最大人群,占比例为25.5%,通过年龄结构分析,10-19岁的群体所占比例为24.1%。在我国青少年网民中,中学生占40.5%,仍是青少年网民中数量最多的群体。

2.上网行为特征青少年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3.5%,成为最常使用的上网工具,青少年手机网民总数约为1.96亿人。另外,中学生上网时长每周约为13.3小时,低于大学生的22.8小时,高于小学生的6.7小时,上网时间远高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

3.网络使用特征首先是对于搜索引擎的使用上,82.6%的未成年网民会选择使用,网络音乐81%,网络视频63.5%,网络文学44.8%,以上均低于青少年总体水平。但在网络游戏中,未成年网民使用比例高达76.4%,导致的网游上瘾和沉迷的人群越趋庞大,也出现了形形且备受争议的“戒网瘾”培训班。

(二)信息技术教育关注度差没有关注就没有发展,未成年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未能够深入人心,导致教学配套的整体滞后。因而,制度和观念的约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具体实践

基于笔者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了解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点,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出如下的意见或建议。

(一)组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机构目前我国职业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具备一套完善的体系,而义务教育阶段却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进行这片领域的产学研相关工作。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应该有一些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将其课程进行合理的转化,有选择的嫁接在中小学课程中。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将是此类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教材的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区别于其他课程,更新快,呈现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很多知识无法通过课本有效传递。而信息化的教材具备更新方便、成本低、表现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已经在诸多网络教育平台中广泛使用。

(三)教学过程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网络应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有目标的改革,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1.增加信息获取方法的学习截止到2013年12月,仅我国境内的网站数目就达到了320万个,网页数达到了1500亿个,网页长度更是进入了PB的计数时代,而全球的信息量会更多。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准确、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信息,有一定难度。除加强搜索引擎学习之外,更应该讲解信息在网络上的分布特点。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相关信息,比如现如今有关作业批改、题库试卷、课程视频、问答、文库、百科、资源共享网站等,构成了庞大的学习信息获取网络。

2.增加信息良莠的判别与认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早在2011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就分析报告,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相关。2013年美国有一项最新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浏览一条香烟广告就想吸烟的欲望增长22%。更何况在如今的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涉黄、涉赌、暴力等,这些内容要比香烟广告更加影响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因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尽到教育应尽的责任,起到早期预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