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居委会档案管理

居委会档案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2 08:35: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居委会档案管理

篇1

对居住范围内各类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村(居)委会对村(居)民档案资源的整合非常必要。这项工作需要建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以先进的思想开展工作。档案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征集优秀论文等形式深入调查和研究,对档案工作加强探索,保证档案工作更加贴近民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档案人员需要树立档案利用的思想,了解更多民生方面的档案需求,整合各项民生档案资源管理工作,扩宽居住区域的档案收集。对下岗职工档案、低保档案、农户档案、代耕农档案、村(居)民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等关乎群众利益的档案收集归档,增强档案人员开展工作的动力和责任感,保证档案服务于政府和群众,让档案使民生得到改善。

通过专业化的指导促使档案工作更加规范

档案的规范化需要建立在加强指导和强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发送文件和业务培训班,可以对档案管理起到推动作用,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归档管理文件,确定民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期限。镇档案馆要深入了解镇区所有村(居)委会的档案情况,收集各居住区域的档案进行规范归档,加强各项档案的收集和保管方式,同时,档案收集范围的扩大也非常必要。档案人员可以通过建章立制,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保证档案工作有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

通过妥善安排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面向群众可以更好地为村(居)民服务,从而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档案人员要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利用价值,使档案真正服务群众、改善民生。通过档案可以了解民情、民意和民生,建立的档案服务体系具有便民和利民的优势。同时计算机的检索查阅也非常重要,村(居)委会可以根据现代化档案的要求,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民生档案,把各类档案录入到“中山文档平台”,完善档案检索查阅的利用体系。现阶段,人们已经非常认可档案的价值,档案管理也是服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需求得到满足,现代化管理档案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篇2

尽管社区管理者一直强调社区档案的重要性,但在真正实行时却往往将其放在次要位置,甚至完全不要。而由于编制体制的原因,社区档案大多直接由社区上级单位的办公部门管理。很多社区根本不存在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有些甚至连独立的档案室、档案柜都没有。这种态度上的不端正以及编制上的不完善,对社区的档案管理、档案建设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加大了收集、整理档案工作的难度。

1.2社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术业有专攻,尽管档案管理看起来是一份很简单人人都能完成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那么简单。档案管理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将文件资料整理为档案资料,而是一份极有“学问”的工作,在整理时必须顾及到方方面面。社区处于社会中,各种关系极其复杂,对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线,对下也有各种等待处理的事情,因此,必须认真对待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金投入或人员编制等因素,许多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既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没有进行针对性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并不熟练,人员变换也非常频繁。这些“临时工”的频繁交替,导致档案工作在交接时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水平。

1.3社区档案的利用率低

由于档案管理者不专业,在记录档案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文件资料整理成档案资料,然后装袋密封,整理成一摞摞的档案资料。而这种资料在使用时却显得极为浪费,既是对纸质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查阅者时间的浪费。这种重保管而不重使用的心态,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可有可无,降低了社区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地位。

1.4社区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档案一般保存在社区居委会,因此社区档案能否妥善保存取决于居委会的经济能力。而居委会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各种原因和政策,这些钱款基本很难真正落实到居委会处。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缺乏资金支持,容易导致无处存储档案、缺少存档用具等各种问题,最终造成档案丢失。这不仅会威胁档案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还会影响到社区的日常工作。

2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提升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

很多时候,领导的态度决定基层的动作,因此,只有领导重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基层人员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这一工作上。因此,社区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有意识地展示社区档案的重要性,引起领导重视。例如在社区宣传专栏里宣传、组织社区人员观看影视资料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使社会重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使居民了解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急切性。

2.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般来说,社区很难招聘到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管理社区档案。因此,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大多属于“兼职人员”,文化水平大不相同,价值观念也略有差异,档案管理能力更是参差不齐。在此情况下,若想让这些人员更加专业,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档案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社区提供专业人才,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严谨、科学。

2.3提高档案利用率

时代在进步,社区档案的管理模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改变,要在管理中修正错误,改正缺陷,打破传统老旧的管理模式,发展新的管理道路。传统的档案管理,基本属于人工式管理,人工收集、人工整理、人工记录。这种人工的方式不可避免会带来诸多问题,既耗费时间、人力,又容易出现各类错误,如漏页、缺码或分类不完整等。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摒弃这种传统模式,善于利用计算机存储档案,实现社区全自动管理模式,这既能解放双手,节省人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环境。部分社区存在只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大量重复记录档案,使得社区档案看起来厚厚一叠,利用起来却毫无用处。档案人员必须对社区档案进行合理分类,分离出社区内较有特色的专属本社区的档案,以指导社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取社区档案之精华,去社区档案之糟粕,使社区走上一条健全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也使众人看到社区档案的利用效果。

篇3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收到为居民建档这项工作任务时,先是随访了少数的居民,他们表现得很排斥,特别是社区的女同志,觉得可能会泄露他们的三围、年龄等这些隐私。社区的主管部门和医务人员认识到唯有政府引导,扩大宣传,营造建立居民档案的气氛,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正确认识,扫除思想上的“障碍”,才能打消居民的顾虑。我们便通过知识讲座、印发小册子、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加大对居民档案的宣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较为理想。

北京市延庆千家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书文

集中定点建档

我们采取的是集中建档的形式,先在社区内设立两个据点,通过各种宣传向居民表明据点的位置和办理健康档案所需的材料,并且引导居民在一定的时间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居委会定点办理健康档案。

为了能让居民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务人员留守在据点,随时接待居民,为他们答疑解惑,并积极引导居民办理健康档案。这种集中建档的形式,极大地减轻了社区医务人员的建档工作量。

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白玟

居委会搭把手

在以往实践工作中,我们上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时,大多数居民都以为是推销商品和保险人员。所以在居民档案工作中我们吸取了以往的教训,第一时间与居委会联系,并得一他们居委会的配合。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搭伴”主动入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可以打消居民顾虑,获得居民的信任。居委会的配合让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江苏省盐城开发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秦仙勇

需求人群引导非需求人群

我们刚开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居民也非常抵触,后来我们采取了以“需求人群”引导“非需求人群”的方式,使此项工作变得非常顺利。

我们先为有需求的居民和慢病患者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并告知他们建档的重要性,然后请他们为社区医疗机构建档做宣传。

当居民看到周围人群都享受到健康档案的好处时,便开始有意识地来社区医疗机构建档,“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辖区内的所有居民为我们建档工作的开展亮了“绿灯”。

上海市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侯国权

统一服装成标识

篇4

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实行以民政部门为主的区、街、居三级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容易把社区居委会当成是政府的延伸,使居委会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导致职能错位,居委会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增强、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也难以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社区既不是机关单位,也不是企业事业单位,它是城市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政府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街道办事处、政府及政府部门指导社区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及各部门则协助政府参与和承担部分社会事务和服务性工作,通过社区自治活动实施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因此,对于社区居委会来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级主管部门”。

3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握基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区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引导、帮助和服务的关系。社区居委会依据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内在需求,接受引导和帮助,而不是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我们也就不能像抓其他机关档案工作那样对社区档案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社区档案工作遵循“自我管理”的原则,具体表现为依广大社区居民的意愿,制订社区档案工作制度或公约,明确社区档案的收集范围、保管要求、利用方式、经费来源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则充分利用档案管理技术与条件方面的优势,适时宣传和引导,并根据群众自治组织的要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为社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三年的实践证明,依据这种关系帮助社区建立档案工作,加强社区档案工作,不仅符合实际,也使社区居民委员会从能够接受到乐意接受。

二、社区档案收集范围不宜过宽、保管期限不宜过长

社区档案是社区居民委员会收集和保管的,理论上讲,它属于社区全体居民。它不应当是《档案法》规定的国家所有的档案,也不属于个人所有的档案。除非,依照《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范围,并明文规定将它划入“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范围。因此,在没有明确的规定范围之前,社区档案应该收集或留存什么样内容的档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宜进行干预。同时也不宜鼓励社区在收集和留存范围上“多多益善”。这是因为社区在自身建设方面还不具备“多多益善”的条件。一般的社区其办公用房都很有限,不多的用房还要留给社区居民活动、娱乐、开会之用。而且社区办公设施普遍简约,可支配经费很少。如果保管过多的档案,必然会加大档案装具、档案用房等一系列的具体支出。这部分经费至今没有法律保障的来源。如果从社区有限的资金中挤占,必然会影响社区法定职责的履行。实践中,我们掌握的原则是,引导社区将工作中需要经常查考或有研究、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等收集或留存,其他一般性资料等不作为档案留存。从使用价值和今后的历史查考价值看,一般的社区档案其保管期限也不宜过长,也不需要永久保存。  工作中,我们还注意既帮助社区建立档案工作,也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旧卷皮、旧装具等给社区居委会。同时,不一刀切地提要求,不过高地提要求。而是根据条件好坏,分门别类地进行指导。使社区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三、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档案工作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企分开,社会事务逐步转移到社区里来,社区的居民也从以往的单位人转变成为社区人。特别是社会转型期间群体的利益差距和利益矛盾,需要社区发挥内部矛盾协调者、思想工作者的作用,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社区强化服务功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将最低社会保险等落实到户;需要社区成为发展社会服务、安置更多待业者的重要场所。社区成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社区功能的完善,有利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对本社区居民开展思想教育、文化体育、家庭文明等活动,整洁优美的社区有利于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表现在社区建设水平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档案工作。如果不顾当地实际生搬硬套现成的经验与模式,很难满足社区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篇5

启示之一:社区居委会管理水平提升但档案管理尚需规范。测评组调查问卷中却遇到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打开电脑,社区居委会所辖户数、户主名单、选民名单等资料齐全,测评组抽取几户即可入户调查问卷;第二种是打开档案橱,逐个翻出所要资料;第三种是一社区居委会辖区有几栋居民楼拆迁,原统计户数和实际户数不相符,提供不出准确具体户主名单,延缓了工作进程。调查问卷中出现的三种情况,说明了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委会普遍配置了微机,辖区的调整等情况变化应及时整理,将资料录入资料库中,发挥微机的作用。

启示之二:社区居委会民主直选不断突破但达创城标准仍有难度。1998年8月青岛四方区瑞昌路第六居委会在全国率先实行民主直选,历经两届各地纷纷进行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所有这些都是按“两个过半”的原则进行,即选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的标准是“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依法直选的社区居委会≥80%的选民参与选举”这一标准显然比过半标准高出许多。众所周知农村是村民利益的共同体,村委会民主直选达80%以上不难。社区相对农村是个松散的利益共同体,加上人户分离现象等因素,参选率达80%是比较难的。

启示之三:社区居委会宣传栏普遍建立但需要集中统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社区居委会宣传栏应有精神文明、科普知识、居务公开等内容。测评组到一社区暗访,看到了科普知识、文化活动宣传栏,两次均未找到居务公开内容,如果缺少内容是要扣分的。高度的责任心使测评组的同志第三次返回,终于在上述内容很远的墙壁上找到居务公开内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宣传内容分散会影响宣传效果,各部门建的宣传栏在社区应当集中统一,最好设在社区居委会门前开阔处,使居民阅读方便。

篇6

1.2方法通过全国31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城乡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中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的情况进行描述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涉及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19.88万份流动人口问卷,63.5%的样本来源于居委会,36.5%来源于村委会;同时涉及31省8785份社区文件,其中居委会占69.6%,村委会占30.4%。接受调查的流动人口中男性占51.8%,男性平均年龄(33.2±9.6)岁;女性占49.2%,女性平均年龄(31.8±8.5)岁。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64.1%)。

2.2流动人口健康服务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避孕节育、孕产期保健和疾病诊治方面等存在服务需求。

2.2.1避孕节育接受调查的15~49岁女性流动人口中,88.3%正在使用避孕方法。避孕构成中宫内节育器比例最高(占44.1%),其次为(27.9%)。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60.3%的已婚流动女性在流入地接受了孕环情检查,26.7%领取了和避孕药,7.8%接受了至少一项手术服务[即上(取)环、人工流产、结扎手术中的一项]。由此可以推测,育龄女性流动人口存在孕环情检查、的供应、上(取)环及人工流产等避孕节育服务需求。

2.2.2孕产期保健在流动人口222629名子女中,有24.4%的情况属于母亲孕期一直在外地,未在户籍地;16.6%属于孕期主要在外地,临分娩返乡;2.4%属于孕期主要在老家,临分娩外出;56.6%为孕期一直在老家。73.9%的子女是在户籍地出生。汇总之后,43.4%的情况需要在流入地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26.1%的情况需要在流入地分娩。

2.2.3疾病诊治数据分析显示:12.4%的流动人口一年内有过患病情况,其中3.4%的末次患病发生在两周内。患病人群中,5%没有治疗,2%回老家治疗,其余都是在户籍地以外接受诊治。在诊治机构中,流入地综合(专科)医院占比最大(30.0%),其次为流入地社区卫生站(25.2%),第三位药店自己购药(23.5%)。2.4%的育龄女性流动人口在一年内有过流产经历。

2.3社区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2.3.1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见图1。社区问卷分析结果显示:60.5%的村(居)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村与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χ2=4.482,P>0.05)。图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2.3.2村(居)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见图2。全国44.4%的村(居)为流动人口建有健康档案,居委会建档比例高于村委会(χ2=51.848,P<0.05)。图2村(居)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图3流动人口个人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虽然许多社区建有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但覆盖的流动人口比例并不高。45.3%的流动人口从未听说过建立健康档案的信息,数据分析显示仅有16.9%的流动人口已在流入地建立健康档案,在居委会的建档比例高于村委会(χ2=1283.300,P<0.05),见图3。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中建档比例稍高,为17.6%。

3讨论

3.1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工作对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数据分析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一致,社区流动人口存在避孕节育、孕产期保健和疾病诊治等方面的服务需求[7-9],而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有利于动态了解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需求,对按需提供健康促进宣传与技术服务工作。

3.2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比例有待提高无论从社区角度还是流动人口个人角度来看,目前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比例并不高。虽然44.4%的社区(包括居委会和村委会)已开展为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但流动人口中实际建档比例仅为16.9%,尚有很大工作空间。无论是户籍居民健康档案还是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居委会的建档率均高于村委会,提示应加强村委会中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3.3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的建议

3.3.1多措并举,完善信息收集与档案建立工作鉴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信息收集不便,可在流动人口聚集或必经之处建立宣传与信息收集网点,与办理暂住证的公安局派出所、房屋出租中介、社区居委会、用工单位、以及流动人口就医最多的机构(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等处)的工作人员联络,聘请其为健康档案信息收集员,实施网格化信息收集制度,定期将收集的信息上报汇总,建立并更新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库。

3.3.2完善档案信息共享机制,节约资源(1)部门共享的建立。公安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都有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的要求,建议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将收集到的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分享,避免重复信息收集的人力、时间的消耗。(2)区域共享的建立。流动人口流动频繁,建议完善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转移与调用制度,逐步实现档案随人流动的动态机制,设立关键信息查询与档案移交规范,避免不同地区重复建立健康档案,保持档案的持续性与及时性。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区工作面对的对象日益复杂且范围越来越大,社区工作的职能也呈上升趋势,社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工作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党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社区,是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媒介,社区档案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它可以规范社会管理,也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小型组织,能反映出基层民众的意愿,凝聚着基层民众对居住地社区的认同与归属感,社区具备了实现政治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福利与服务等功能,可以实现民情上传和政情下达的途径,而通过社区档案,可以将最真实可靠的民众信息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社区规范化的管理乃至推动社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从政治、社会、经济3个方面来看,社区档案的作用均不容忽视,帮助政府体察民情、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传承了历史文化。社区档案是反映基层生活的,但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有社区档案的作用发挥,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社区档案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时刻需要更新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社区档案记录的内容有关各种人群、各类事项,具有庞大且复杂的特征。社区档案的研究类文章出现过两次峰潮:第一次在2004年,当时我国正大力主张建设社区,所以在这一时期以研究分析社区特点、介绍社区档案概念的文章居多。第二次是在2007―2008年期间,这期间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故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类文章又出现一次高峰。在这两次峰值之后,趋于平淡但总体保持上升,关于社区和社区档案管理的文章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文章中,以健康档案、卫生服务、体质检查等为内容的文章居多,卫生服务类的文章则是其中比例最大的。据资料显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高校和一些行政部门在研究社区档案中成为主力,而社区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收入不高疲于应对等原因,对于本职工作的研究反而较少。

2 社区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社区档案按照档案的内容,可以分为科技类、会计类、文书类3种;按照档案的载体,可以划分为实物、电子、声像3类。由于社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的时间也较短,所以社区档案工作还不完善,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1 社区档案管理设施不完善

我国实行社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原则,在现实中往往不能落实,社区档案的建设资金款项到位很少,导致社区资料管理条件差,资料管理没有专用的橱柜更没有相应的办公室供工作人员办公。这种没有专门的社区档案管理办公室,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社区都是只挂牌应付上级检查。

2.2 社区档案管理不切实际

社区,包含许多乡镇村中的居委会,而居委会也是政府的延伸部门,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行使职权造成形同虚设的现象严重。居委会由乡镇村的居民选举,但社区的负责人不是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府直接指派,居委会公章居委会保管,而社区公章政府保管,导致与群众分离且社区档案迎合检查的现象凸显。

2.3 社区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很对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仅仅针对档案管理开展工作,更有甚至只当档案管理为额外的“副业”,做完主要工作后将需要整理的档案带回家,在有上级检查的时候才将受检胆敢带回工作地。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很常见,档案管理部门逐级检查督导的工作也很匮乏,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不仅缺乏检查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同时,档案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是因地而异,各有各的规定,规范性差。

2.4 社区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

社区工作多而繁,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存在缺编现象,所以每个人的工作量较大,在入职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档案管理的培训,更是重视程度不足。很多社区工作人员既是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统计人员,也是综合治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常见。档案管理的工作在众多工作中是最被忽视的,加之人员专业性差,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2.5 社区档案内容分类不清

在有相应条件的、配备了档案管理设施的社区中,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对应的档案管理就能有序一些,但大多数的社区都仅仅依靠人力来管理档案,工作人员将档案分类时凭个人判断放入大致的分类中,遇到不知道如何分类的情况时就暂时搁置,导致档案不仅分类不清而且丢失遗忘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说,无论在什么地方,迎合检查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有上级检查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档案,于是将需要迎检的档案从各类档案中分离出来供检查所用,但在检查完毕后的整理归档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6 民众对社区档案的观念有偏差

档案的政治色彩一直比较浓,在单位中的人员档案管理部门都是重点部门,保密性高不对群众开放。现如今,档案工作普及,民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也在逐渐回归正轨,但认识有偏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档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仅仅有人员档案,还有各类统计、各类数据,大到人口、土地,小到照片、文件,它具有法律效力,可为社会服务。

3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加快建立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步伐

目前,我国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文件极少,在档案管理这个问题上,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第一,将社区档案管理依照《中国档案法》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规划,行动系统化,这样才能保障社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第二,各地区因地制宜,指定的档案管理规范必须可行并且可操作,才能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第三,在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后,必须加大落实力度,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话。

3.2 成立专业的社区档案管理部门迫在眉睫

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这与管理领导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有关,也与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定期检查督导有关。针对没有专门的社区档案管理部门的现状,应该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依靠政府补助,成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办公室,配备专业的经过培训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同时,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吸纳民间投资,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经济支持,进一步推动地方社区建设信息化的发展。

3.3 明确社区档案详细分类及归档范围

篇8

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上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档案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残疾人档案工作也包括残疾人事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残疾人就业档案、培训档案、康复档案、残疾人证档案等等。管理好这些档案既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广大残疾朋友负责,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国家对残疾人越来越关注,新的一代残疾人证已经实行了网络化管理,无论残疾朋友走到哪里只要一上网,他的个人档案一查便知。省去了有些残疾朋友因户口地的变迁而重新更换证的繁琐手续,当然这同时还要求我们的档案工作者为残疾人做好保密工作。

二、切实提高残疾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要想做好残疾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提高残疾人档案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基本条件。档案工作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闲。它是存储档案信息的基地,是提供利用档案与信息的中心,是宣传教育的基地,它的服务性、信息性、机要性,要求档案工作者有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工作精力。这是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做好开发档案信息工作不可或缺的最要条件。

二是提高政治品德素质。作为档案工作者要时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质,要认真执行《档案法》、《档案实施办法》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要忠诚档案事业,敬岗爱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以残疾人的档案事业为生,尊重档案,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三是提高文化和专业素质。管理好残疾人档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外,还要顺应时展要求,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化的日益普及,电子档案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的发展模式,如今的残疾人证的管理正是如此。这就对我们档案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质要求。

三、是加强残疾人档案管理与相关部门之间做好业务联系。

残疾人工作与其它部门的工作的息息相关的,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例如公安机关抓获一名罪犯,在审讯过程中,罪犯提出有精神病史,在做案过程中属于发病期,并持有残疾人证,以此想逃脱法律的追究。这样公安机关势必会到残疾人证的发证机关进行核实,调取档案。这就需要残疾人档案管理者予以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如果提供不出来,显然在档案保管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保管好残疾人档案,即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残疾人负责。

四、全面加强残疾人各项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作,对于残疾人的档案管理更需要耐心细致地认真进行。从残疾人工作的具体事务来分,重点应加强残疾人基础档案、残疾人康复档案、残疾人就业培训档案的管理。

一残疾人基础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来说,就是要加强对残疾人办证资料的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办理残疾人证的人员都要建立一个档案,并按辖区分门别类的进行档案。从市级、区级到残疾人所在办事处、居委会均为其设立档案,同时建立一个索引目录,方便在查找时所用。如残疾朋友家庭困难,需要办理低保,当他向居委会提出申请时,居委会就可以直接从残疾人档案中找到他的档案,可以直接为他办理,残疾人本身就是行动不便,这样既省去了残联、民政两头跑的繁琐手续,又节约了时间。

二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各级残联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是改善残疾人自身机能,提高其参与社会能力的具体业务工作。包括残疾人假肢装配、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精神病防治等等一系列工作,对于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分别建立档案,对于每一个享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也都要建立档案,对于这些档案要分年、分类、分地区建立康复基础档案。当残疾人出现紧急情况时,社区康复人员只需查看其残疾人康复档案便可以快速做出判断,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三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是当前残疾人各项工作的一个重点。管理好残疾人就业培训档案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残疾人就业来说,要建立残疾人求职信息档案,推荐就业人员档案、已就业残疾人档案、未就业残疾人档案等等,详细了解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残疾人培训,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就业。培训档案的建立也要按培训的期次来建立档案。因为对于每名人员的培训都要有相应的培训费用补贴,这要与实际支出相吻合,这样才能体现出培训的实在性。

四、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档案的利用。档案运用的合理有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通过对残疾人的档案的设立,为残疾人在民政、医疗、住房、求助等各各方面进行服务,为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目标服务。残疾人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做好残疾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要加强残疾人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加强档案基础管理。档案工作者除了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下功夫外,应着重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编制较适用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文件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地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档案的保管工作,随时准备为利用者提供所急需的档案。同时加强档案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损害。

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其他措施

篇9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房屋装修,是指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对房屋进行装饰和装修的建筑活动。

第四条房屋装修税收主要包括营业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以下简称税收及附加)。

第五条房屋装修工程应缴纳的税收及附加由工程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负责征管,主要采取委托代征方式。

(一)街面房屋、店面装修税收委托县行政执法局代征;

(二)居民住宅区装修税收委托物业公司代征,没有物业公司的委托居委会代征。

涉及国税部门管理的装修企业时,地税部门要及时向国税部门提供相关信息,由国税部门实行查账征收。

第六条主管地税机关与受托代征人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受托代征单位负责人须在代征协议书上签名),并发给委托代征证书,同时指定税收管理员负责联系、监督和指导税收征管工作。受托代征人要指定专人(以下称专职代征人)具体负责税款代征、台账登记、票款解缴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县行政执法局要结合城市管理责任区,按责任区明确专人,随时掌握城区沿街门面装饰装修信息,及时按照《委托代征协议》代征税款。

第八条物业公司(居委会)作为受托代征人要严格履行代征义务,管理代征居民住宅区装修税收。装修业主要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积极配合物业公司(居委会)做好代征工作。

第九条物业公司(居委会)收取业主的装修保证金时,要明确告知业主装修保证金同时作为业主协助征税的保证金,装修完工申请退还保证金时,需提供工程结算的发票。

第十条房屋装修施工双方订立装修合同后或在进场开工前,物业公司(居委会)要督促指导施工方据实填报《房屋装修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项目登记表》),并带下列资料到工程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进行工程登记。

(一)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凭施工负责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原件(提供异地劳务时);

(三)工程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主管地税机关对以上资料和《项目登记表》审核无误后,在《项目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并留存相关资料(复印件)归档。

第十一条物业公司(居委会)要查验施工方《项目登记表》,对不能提供税务部门审验后的《项目登记表》的施工方,物业公司(居委会)不得允许其进场开工。

第十二条工程完工后,施工方须到物业公司(居委会)办理税款缴纳手续,并凭《项目登记表》及税收完税证等有关资料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第十三条施工方凭发票与业主进行工程款结算,业主须持取得的税务发票,到物业公司申请退还装修保证金。

第十四条物业公司(居委会)代征房屋装修的税收及附加,根据计税营业额和综合征收率计征。

(一)纳税人能提供房屋装修合同且合同所定价款真实的,以装修双方结算的价款作为计税营业额,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综合征收率计算应缴纳的税收及附加。计算公式为:应缴纳的税收及附加=计税营业额x综合征收率;

(二)纳税人不能提供房屋装修合同或合同所定价款明显偏低的,由主管地税机关参照当地同类房屋装修价值核定计税营业额,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综合征收率计算应缴纳的税收及附加。计算公式为:应缴纳的税收及附加=计税营业额x综合征收率。

第十五条税收及附加的综合征收率为4.03%(乡3.91%)。

第十六条物业公司(居委会)要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结报、解缴票款,按月向主管地税机关填报《委托代征房屋装修税收及附加报表》。

第十七条主管地税机关税务管理员要及时将审批归档的《项目登记表》与物业公司(居委会)上报的《委托代征房屋装修税收及附加报表》信息进行核对,防止税源流失。

第十八条主管地税机关应根据有关规定,向物业公司(居委会)支付代征手续费,同时对物业公司(居委会)指定的专职代征人给予一定数额的报酬和奖励。

第十九条专职代征人报酬奖励与其实际征收税款挂钩,由财政部门按实际征收入库税款地方留成部分的30%支付。

第二十条受托代征人要服从税务部门的管理,切实履行代征义务,不得从代征税款中坐支手续费。

第二十一条受托代征人不履行代征义务,不征、少征、截留、坐支、挪用税款,造成税款流失的,将依法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主管地税机关应在辖区定期公开、广泛宣传房屋装修税收及附加政策、缴纳程序、代征单位信息,积极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第二十三条主管地税机关应定期张榜公布税款征收信息,做到公正、公开、透明。

第二十四条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要全力配合主管地税机关做好本辖区内的委托代征工作。

篇10

1、按照《关于对2008年取得经济适用住轮候资格家庭进行复核的通知》要求,组织街道、社区居委会对2008年取得经济适用住房轮候资格的733户家庭进行复核,经轮候资格家庭申请,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审核公示、区房改办审批、公示、申报和市房管局审批公示,共有694户家庭通过复核,6月初喜获新房。

2、根据吉府字(2012)151号《关于同意市中心城区2012年经济适用住房公开摇号销售公告的批复》精神,围绕2012年工作目标和2012年市中心城区建设650套廉租住房和1000套经济适用住房规划,做好我区廉租住房申请对象、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对象的审查审批申报工作,通过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方式,经过公开摇号确定新中签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对象1479户,实物配租廉租住房申请对象897户。2012年11月中旬1000户中签的经济适用住房对象申购到新房,2012年12月中旬650户中签的廉租住房申请对象取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资格。

3、依据市、区文件精神组织街道、社区居委会开展2012年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对象的审核审批工作,2012年底全区低保家庭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33户,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9万元。同时围绕吉府办字(2008)165号《关于印发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吉区府办字(2008)99号文件精神,全力做好我区2012年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的扩面工作,经摸底调查全区确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547户,为使赣建房(2012)1号《关于切实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落到实处,经过三审核、三公示确定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724户,12月底符合规定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领到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4、在市、区档案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省、市城建房产挡案执法调研活动,得到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获得大量的档案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际开展单位、职工个人住房资料整理统计,整理、统计廉租住房补贴对象资料958户,经济适用住房档案1685户,核对区属部门、单位的住房档案330余份;特别是为城南拆迁改造工程、滨江四期工程拆迁提供房改房的原始档案及资料,解决针织内衣厂、工行、农行、财产保险公司等住房方面的问题,有力支持市区重点工程的建设,清除了拆迁障碍,推动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问题

1、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对象、廉租住房申请对象审查审核把关不严。一是部分社区居委会马虎了事、缺乏责任心,把不属于本社区范围内的也报上来,造成重复申报使申请对象虚多;二是人情作怪,做老好人把不符合条件的亲戚、朋友等一一放行,增加审查难度;三是政策解释不明晰,遇矛盾往上交,不利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工作的开展。

2、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对象、廉租住房申请对象的收入、住房面积难以确定。一方面申购对象、申请对象工作不稳定、调查时间仓促等难以确定申购对象、申请对象真正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深入实际调查不够,造成调查资料不全,不利于真正了解申购、申请对象的实际情况;第三方面人员流动大、工作单位不配合等等,使申购对象、申请对象人均住房面积难以真正弄清。

3、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逐步推行,在外地工作人员纷纷来办理未享受政策性优惠住房等证明的问题。特别是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对象、廉租租房申请对象,由于目前情况复杂,个人资料难以了解清楚,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

三、几点建议

篇11

低保待遇的审核一般都是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分层负责的,最早由相应的居委会成员对当事人进行相关个人信息的了解,结合其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审核界定,针对自身生活困难且需要国家最低保障来保持基本生活的当事人进行初步的审核和确认,并将相关材料进行记录和整理,然后上交个相关部门做出二次审批。相关部门在结合相应材料以及当地居委会的相应评审意见之后进行复审,整理成为相应的资料档案形式上报给县民政局进行最终审批决定。当县民政局最终完成了审批之后将相应的档案资料进行建档保存,整个过程与当事人、居委会、街道办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相互关联,在互相协同之下最终确认将当前的城市低保档案最终确立。

2.低保工作的管理方式及特点

其实当前低保工作还是存在着极强的动态性。由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在不断的转变,相关低保对象形成也会随着出现变化,所以也就需要不断的进行针对性的审核。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时也就要良好的考虑到这些动态的因素最终有效的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相应群众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而低保工作最初也是以手工管理为主,但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且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档案录入、修改和管理也确实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更好的完成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在当前很多低保软件正在不断的普及并运用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

二、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在当前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低保档案管理的不够重视,一些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

虽然低保档案管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体系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随之不断的完善,但依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对低保档案管理甚至是整个低保工作的不够重视。城市的经济建设,GDP的增长是更加受人关注且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那么相对的低保工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弱视。最低保障是对城市中生活困难居民的基本保障,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享有的权利,因此并不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才是应该受人关注的,低保工作也同样非常重要,没有一个良好的低保档案管理自然也就极大的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执行。不断的发展完善低保工作也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负责。

2.管理人才不够专业化,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未有效推广

对于任何工作,专业化无疑是会对其开展有着重要促进意义的,而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使用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实施,以一个系统规范的理念运行无疑是会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低保工作能够更良好的运行的,但是当前对于低保工作的专业化团队往往还达不到预期标准。信息化建设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重点之一。将信息化建设运用在低保档案管理中来也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在沿用老旧的手工管理这样较为落后的方式,不仅不利于相关档案的保存和修改,同样加强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三、城市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议

1.加强宣传提升对低保工作的重视和完善

对于以上问题,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对低保工作的宣传,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接下来的顺利开展。做一些低保相关知识的宣讲,让人们都能很好的体会到低保工作在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重要性。而只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重视了,了解了低保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帮助将其顺利运行下去并且帮助低保档案管理能够更加规范有效的执行。良好的将档案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保护到每一个低保户的切身利益,才会帮助其更好的生存下去。

2.培养专业化人才,良好的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管理

除了重视宣传之外,培养专业化人才也非常重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在平时举办一些相关的培训班,加强人们思想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实其本身的实践能力,运用专业化的人员和团队来实施才能更好的将低保档案管理相应预期功能有效的实现出来。而通过一些管理软件的普及进行一些信息化的建设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IT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社会已然进入了IT时代,而其相应的技术也确实给予了人们很多的便利,使用管理系统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档案的例如修改,错能存储的资料更多,并且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且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