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06:31: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多,对人才质量和专业性的要求不断增加。高校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合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正在打破传统,不断地寻找新的出路。校企合作逐步成为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及成果转化、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校企双方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种种原因,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合作办学尤其是校企合作始终处于浅层次,短期性明显,无法达到可持续性,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本文在深刻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从纵向深入、横向多元化、管理层面和政府职能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深化校企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以及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从而强化普通高校校企合作的优势。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的定义为“高校与企业之间为了更好地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而进行的互动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正如定义中所述,校企合作的优势明显,整合了高校与企业两方面教育资源,能够弥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劣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培养出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同时还能解决经费问题。
二、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校企合作的持续性不强,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与法规不完善。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对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支持,使校企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缺乏制度、监控、保障、法律等方面的政策,缺少有效的税收刺激政策。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无动力,合作难以深入和持久。
(二)校企合作的层次较浅,根基不牢固。
与职业院校一样,多数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模式单一、目的性不强、稳定性较差。大部分合作还只是单项的、不广泛的;其合作模式还只停留在“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这个层面,缺乏合作内容与文化的融合,缺乏有深度的弹性学制的建立,等等。
与此同时,这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虽然有一定的意义,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从长远看,对培养目标人才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学生成为简单的劳动力,从而背离了合作的本质和本科教学、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高校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教学体系不配套。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校企合作的主体,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偏离了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不利于合作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的健全和完善等。学校的一些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严重不符,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而一些大众化、学科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与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严重脱轨,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特点使得培养的人才范而不精,缺乏实践经验基础,学校和企业存在的上述矛盾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客观问题。
(四)企业自身动力不足。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主要在于: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其与学校在经营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给校企合作设置了一道障碍。第二,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企业在短时间内无利可图,对校企合作缺乏信心。第三,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大部分的情况是毕业生求用人单位,这种局面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拿钱出来参与人力资源的培养,企业关注更多的是人力资源的需求,对长期的投资和等待缺乏兴趣和动力。
三、校企合作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校企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相对于普通的系统的高等教育有着突出的优势,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存在种种问题,合作未能深入,因而不能达到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很多校企合作短期性明显,说停就停,严重者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影响,那么,我们必须将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证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纵向深入。
1.从“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这种单一模式向教学、培训、研究等方面不断深入。
首先是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多数为间接经验,而且多侧重于理论知识,为了将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真正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在保证系统的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的教学体系;设立第二课堂;优化教学手段,等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是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培训。高校应发挥自身学科齐全、知识密集、师资众多的优势,主动为产业单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和竞争能力。如美国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协议,定期选送企业员工到高校学习。同时,高校可以聘请企业高层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向学生传授一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是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研究与技术合作。高校将自身的基础研究与企业的项目相结合,将两个组织中具有不同技术、方向和能力的人员结合在一起,联合攻关研究。高校通过企业实现技术转让,获得研究经费,同时使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针对性。企业也可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从专科、本科层次的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到研究生教育层次。
目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专业硕士,高校专业硕士点增加,对实践性要求增加,不断地寻求社会教育资源,如聘请企业高层做兼职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等等。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增加,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增加,对人才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向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高校和企业抓住机会,在专科、本科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开拓研究生合作培养,将校企合作不断引向深入,企业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无疑保证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
组织的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不同的组织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构成,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必然会与企业发生碰撞。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导致校企合作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要善于展示、创新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同时要主动了解、接纳、尊重和理解企业的文化特点,将文化的碰撞表现为友好的交流、科学的融合,以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合作的长久发展。
(二)横向拓展。
将一对一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大到一对多,甚至行业协会。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和企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和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性人员,但这种订单式培养随时可能因为市场的变化、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破产、利润下降、相关负责人工作岗位变动等不确定因素而终止。因此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应将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大到一校对多企,甚至将合作范围扩大到产业联盟、商会、行业协会等。这样能够避免因单个企业的变动导致的人才需求变化。通过与该行业众多企业的合作,也能够动态地调整订单数量,使人才供求稳定性得到增强,学生就业得到保障。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多学科、多企业合作,以达到动态合作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一企多校合作。由于各所高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选择多所高校进行合作,保证人才供应的稳定与相对高水平。除此之外,经过与不同高校的合作,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不适合合作的学校和专业将会终止,相反与其他院校和专业的合作将会趋于稳定。
(三)管理层面。
1.在学校和企业分别建立专门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和企业需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高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担负着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的重任,多数高校并未成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而是由合作学院或者合作专业的相关教师兼任管理员,管理分散,缺乏系统性,创新不够。
因此各高校应从三个层次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首先是在参与合作的学院、专业和学校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系所、学院及学校的校企合作相关协调、管理工作。其次是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统筹全校范围的校企合作事宜,做校企合作的创新研究,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各种事宜,这样学生能够得到系统的全面的管理和服务,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这样的管理部门可以由企业和高校人员共同组成,也可以在高校和企业分别设立,负责沟通协调。最后是在高校成立由校长带领的高校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提升校企合作管理和决策层次和水平。
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成立同样的机构、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专门管理人员,促使双方沟通顺畅,合作顺利,不断深入,能够充分保证双方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2.制定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高校与企业能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激励点的寻找与把握,而校企合作能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过程中,要在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通过制度的建设与执行进行保障。校企合作双方要通过建立明确责、权、利的制度,建立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确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
(四)政府职能。
校企合作办学不仅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同样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因此,国家不仅要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而且应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之内,强化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政府除了从法规政策上进行规范、建立相关机构予以引导、帮助校企双方沟通、科学策划校企合作重点项目、宣传校企合作新观念之外,还应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该专项基金可以是政府的拨款也可以是吸收企业的资金投入),对优秀的合作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确保优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琼,黄少年.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0):8386~8390.
[2]陈文宾,任海霞,马卫兴,许兴友,祝春水.我国校企合作现状及发展模式分析与研究[J].科技资讯,2009,(29):164~165.
1.引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的基础研究机构,双方具有共同的科研目标和科研理念,为深入互利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自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2001年升格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建立以来,双方建立了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建立了“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微软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实验区”和“中国科大-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依托这三个平台,双方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计划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了我校信息学科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1]。
2.合作模式及成果
2.1科研合作
微软亚洲研究院每年提供研究经费用于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并帮助确定前沿研究方向、评选研究课题。通过开放基金课题的实施,加深了我校青年教师与微软相关研究员的合作关系,促进了青年教师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为他们进一步争取国家层面的研究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重点实验室已资助了30项开放基金课题,其中20项已按期结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基于开放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共获得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课题。同时,我校视频处理与通信、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等研究方向获得了快速发展,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2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方联合制定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支持下,学校选派有学术研究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在相关研究员“手把手”的指导下,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对于信息学科前沿的把握能力,创造出一个“不出国就能够享受国际化培养”的师资培养有效模式。目前,学校已选派了5名青年教师去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一年的访问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4位青年教师完成访问任务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另外,学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聘请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担任我校兼职博导,直接指导研究生,从而增强信息学科师资队伍的实力。
2.3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信息学科的课程建设必须跟学科前沿、企业核心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微软亚洲研究院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的前沿,并且鼓励研究员到高校开设新技术专题课程,学校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来不断保持课程的先进性。2005年,我校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12位研究员,为我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互联网搜索与挖掘》选修课程,把当时最新的研究内容传授给学生。2009年,学校又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5位研究员,与我校教授共同讲授《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课程,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4人才培养
微软亚洲研究院拥有一批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有很高造诣的年轻学者,拥有最好的科研环境和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环境。学校通过聘请兼职博导、大学生研究计划等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实习,探索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学校已聘请13位微软亚洲研究院专家担任兼职博导,每年招收7名左右博士生。同时,学校利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生计划等,安排更多学生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双方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和本科生已经在信息领域的一系列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了96篇优秀学术论文,并有多位联合培养博士生获得国际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其中有些已毕业的博士生已经在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担任中坚力量,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2]。
2.5学术交流
微软亚洲研究院被公认为国际上信息领域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云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专家学者,每年还接待很多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的访问。我校通过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国际合作渠道,每年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2010年7月,我校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承办了视频通信与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VCIP 2010,此次会议收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3篇高质量的论文,近200位多媒体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3.合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与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是一项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战略举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采取有效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共赢的目标。
3.1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高水平的前沿研究工作不仅仅存在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对于信息学科来,像微软、IBM、Google、Intel、华为、百度等许多国内外大公司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高校与他们这些著名的公司合作,可以帮助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3.2 培养高水平人才
2009年,教育部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围和规模[3]。2010年,教育部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其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像微软亚洲研究院这类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往往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研究员、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科研环境,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3.3提升学科竞争力
从我校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合作模式和成果可以看出,合作增强了学科的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了青年教师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这种高水平的合作可以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
4.总结
高校与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是一项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工作,受到国家、高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采取有效的合作模式,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务必坚持以培养一流学生为核心,将科研合作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提升学科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广纳精英,共同创新―记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实验室,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5。
[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4。
[3] 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学[2009]12号。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于有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然而如何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目前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现实问题。
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教高〔2006〕16号提出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就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围绕着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从以上内容分析我国现在职业教育具有市场需要的急迫性的特点,同时国家也非常重视,关于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工作,国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一般为三年,如何利用这三年时间培养合格的人才,各个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都是采用“2+1”或者“2.5+0.5”,即两年在读一年顶岗实习或两年半在读半年顶岗实习。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在校期间加强理论学习和课间实习,顶岗实习期间进行综合的实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是好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顶岗实习工作,顶岗实习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工作岗位的安排。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顶岗实习的岗位,然而现实当中,往往不能按学生学习的计划选择岗位。这样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实是我们教育当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何弥补,各个高等职业学校都在想不同的办法。这里提出一些确实可行的方法,希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学生的技能训练分三种形式:①在校期间的课间实习。这部分主要是课堂实践,上完课了就上课内容进行实践,一般时间短,但针对性很强,对于学生了解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技术方法比较成熟。②在校期间的综合实习。在校综合实习是针对于某一门课程或某个专业的某个专业技能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模拟实际生产内容,一般实习时间为几周时间,对于学生了解行业生产很有帮助,能使得学生的生产技能有很大提高。③顶岗实习。这个是整个实践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通过真正的生产实践,使得学生充分的掌握实践技能。
通过这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理论上能使得学生很好的掌握实践技能,然而刚才提到过在最贴近生产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习内容不是由需要而定,而是由单位的工作内容而定,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满足实习的目的。如何弥补这些缺陷,这里提出第四种技能训练的方法:
单位和学校联合建设以生产和教学为一体的实验室或者实训场地。这种方法有不少学校有所实践,但很多都是拘于形式,真正把这种方法的特点发挥出来的寥寥无几,关键在于学校和单位都没有把这种方法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得用人单位和学校、学生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里就这种实习模式的特点做以阐述。首先,以用人单位为核心,建立实习实训实验室,把用人单位正在使用的软硬件设施引进到实验室,用人单位派遣技术员对学生定期进行培训,比如假期或者周末,培训内容可以视单位的需求而定,因为是在假期或者周末进行培训,不影响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培训的对象主要为学生,可以以自愿、单位选拔为条件。这样,对于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负责提供实习场地,用人单位培训学生,可以完成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这些实践教学内容更接近于生产,接近于社会,是一些学生工作以后马上能接触的东西,而且实践内容是跟随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真正做到了市场导向性,这些是我们现在很多职业学校所不具备的教育条件。同时可以给学校节约一部分办学成本。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学习更多学校里学习不到的生产技能,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以后的一个就业渠道,通过培训使得学生不但了解了生产实习的过程,加强了技能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以后就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这样的培养模式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指导培训的人员和实习用的一些设备,看上去条件比较高,然后在这后面也有很多的利益空间。第一,用人单位可以使用学校的场地进行自己的人员培训;第二,用人单位可以对学生从入校就开始培训,培训的过程中进行考核,最终可以有条件性的进行人才培养,选拔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第三,通过学校这个免费的场地和免费的人力,可以承担部分单位的工作,这部分工作可以由培训过程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完成,即方便了单位提高了效益,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目标;第四,可以提高用人单位在学生当中的知名度,使得大多学生了解到自己单位使用设备的情况等。
我们国家对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没有从法律角度做出一些规定和约束,所以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都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习。因为这一方面的培训成本太高,所以很多学校也没有条件去很好的完成这项实习工作。刚才介绍的这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模式,从教学成本和教育效果来说都比较适合我国现在职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的场所,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应契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与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就业时其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头学习”。因此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从而使高职院校成为培养真正实用性人才的“摇篮”。以下以计算机课程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为例探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
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计算机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设置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课程虽有企业的参与,但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工作仍由课程专家和教育专家进行,受到相关经验和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的限制,所谓的合作开发的课程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的理论性较重而忽视了企业发展重视实践经验的因素和实际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容易造成毕业学生的实际理论实践水平与企业的需要脱节。
2、企业及高职院校在合作上仍需磨合,双方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是实践和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往往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较为基础和广泛,针对性不够强,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合作课程只能是间接受益并不能实现直接的效益,因此企业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缺少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计算机课程合作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3、高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难以适应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现有的高职教师大多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技能培训经验,教师对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开发方式经验的缺乏使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模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课程开发的因素之一。
4、政府未制定相应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政府未制定相应的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企业和学校之间不积极的合作态度和企业未从中看到相应的利益和发展机制的状况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模式难以得到实际改善,难以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的长久共同发展。
二、校企合作计算机课程开发的发展措施
1、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开发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应的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时,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以提高学生技能为中心的合作课程,课程的开发应根据企业职能岗位的设置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实践应建立在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的基础上,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应具体化和多元化,将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企业具体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高职教学与企业实习的结合,使高职教育成为企业培养计算机和软件人才的“预培训”阶段,从而使高职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真正适合企业发展需要。
2、高职院校与企业应积极促成合作课程的开发。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加强双方的协调交流,学校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也应考虑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机制,使学校的课程开发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能受益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开发合作型计算机课程过程和教学阶段,学校应积极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交流协调机制的形成,以积极的态度促进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的培养。教授合作开发的课程,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企业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提高企业有经验的计算机专业和软件开发等相关人员对课程的参与程度,请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善,形成企业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和课程评价机制。
4、政府应加大投入和制定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缓解社会对急需型人才的压力,如果在校企合作之间没有一个交流和协调的保障平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难以维持长久,政府和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于校企合作的投入,使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得到科学而持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伟媛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4)。
[2] 李闺 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3] 吕晓阳 彭伟民 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课程资源的模式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化和优化合作内容和方式,让企业协助培养学生,招收优秀毕业生,缓解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所以校企合作行为是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想选择。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窄,最后几乎找不到企业愿意与其合作,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1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未做明确的规定,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地区出台的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也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政策在描述时也较为笼统、模糊,其中也鲜有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举措,企业难以照章执行。
1.2校、企缺乏有效沟通
没有类似职教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帮助院校和企业互相“牵线搭桥”,使得校企沟通存在障碍,导致院校因硬软件条件限制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而企业也招聘满意的学生。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多是靠“拉关系”或者企业友情赞助,这种开展形式与初期开展校企合作的初衷渐行渐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有限,最后往往难以维持下去。
1.3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长期“闭门造车”,缺乏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的了解,采用“往上堆”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背道而驰”,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严重脱离实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重理论轻实践,学科特征明显,基础与专业课程体系零散、简单,无针对实际工作岗位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缺少职业化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1.4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追求利润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理解不深入,不认为校企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很少主动考虑与院校合作办学模式;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力、财力有限,产出与投入的比例不高;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不受受训企业的约束,容易因过低的劳动力价格导致人才流失,企业投入的人力、财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就现阶段而言,制约校企合作的客观因素短时间内无法克服,但高职院校可“另辟蹊径”,从自身入手,寻找优势,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增进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进。
2.加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有优秀的专业师资团队来担负,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高低。
2.1输送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院校可采取统一安排或教师个别联系的方式,寻找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周期性顶岗实践,以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生产,可锻炼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帮助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同时教师可获得企业用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其所在专业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回到院校,教师可将企业的工作要求与院校的专业课程相结合,选择企业需求高、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或输送到企业工作,也帮助企业节省了培训环节,与企业建立并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2.2鼓励专任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免费或低廉的报酬承接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工作,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也为企业了解院校提供契机,为建立校企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
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是专业师资团队的有利补充,聘请他们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并定期到院校开展专题讲座或者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直接传授于学生,对高职学生教育非常有利。企业技术人员也可将真实的项目开发直接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招聘有丰富企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做专任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性教学工作,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
3.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改革
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在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扰,例如: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等,这些困扰产生的根源是高职院校不了解企业的真正的用人需求。
3.1预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要杜绝“凭空想象”或“胡乱拼凑”,要与企业的需求接轨。院校专业带头人要通过校企合作,或参考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调研资料,掌握企业用人需求,预估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了解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要求,根据这些内容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等进行预估设置。
3.2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帮助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也可以选择调查问卷、电话或登门造访,回访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和毕业生的雇主,了解毕业生具备的和尚未具备的技能、工作表现、企业培训内容等各项情况,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分析所获得的行业信息,用以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涉及专业的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也需要参考当年学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制定培养学生过程中的重难点。
4.基于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教师要设计好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4.1教学内容要以企业为主导、院校为主体
教师应该明确一点:教师的教学不能以自我想法为中心,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要按企业的需求决定讲课内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授课内容的原型要来自企业实践。
教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了解企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将企业岗位技能与生产实践流程结合高职教育方式方法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校企实践基地和设备,考虑教材、教学组织方式,对知识、能力进行序化和整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教学思想的主体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各项要素。
4.2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了多种满足高职教育需要的方式方法。例如,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承接的企业项目工作中,通过以完成一个项目流程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到项目中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课堂带到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中去,以生动有趣的事例代替书中枯燥的文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
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问卷、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
5.结语
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方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国家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也需要深刻发掘自身优势,主动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企业也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共创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共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辉.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职责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2010年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省略/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012102336379&cata_id=N003&page=1.
[4]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lorations and discussions about the cooperations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 this paper tries to get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out of the cooperation and offers some valuable advices.
Key wordsless developedcooperationresearch
一、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当前欠发达地区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势力强劲,合作向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归纳起来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
(一)人才培训模式
学校按企业所需为其培养人才并承担职工的继续教育,帮助企业科技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了解最新科技进展情况。许多企业非常重视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并得到了地方高校的大力支持,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普通高校组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班、成人教育以及在职硕士学位班,以增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
(二)联合培养模式
就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本科)或二年半毕业(专科),基本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一系列教学环节后,提前分配到专业对口企业参加为期一年或半年左右的实践。学生在实践期间,校企双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将来要承担的职责,共同制定并实施联合培养方案.一年后,学生再回校完成由校、企共同确立的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丽水学院从2008年开始,实行“3+1”和“2+1”培养模式,在毕业班学生中进行了“校企联合培养”的试点工作。通过联合培养,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技能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大有裨益,因而受到各方的关注。
(三)项目合作模式
就是把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组织起来,携手合作,共同承担国家的各项科技攻关任务或重大工程项目;有的是企业按需要委托高校进行研究与开发或技术服务等。这种主要围绕项目进行的合作,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
(四)交流与咨询模式
高校与企业合作使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人才培养上优势互补,确保学以致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在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学校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欠缺实践技能的训练。传统学校教育,常常不明了生产部门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克服这种弊端,让学生,甚至包括教师,深入到产业部门实习锻炼,边学边用,相互学习、相互咨询。对于企业而言,可派遣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应聘到高校兼职,从事教学工作,还可聘请高校的有关专家,教授到企业中来,为其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举办各种类型的讲习班、训练班等,教授有关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实际技能。
(五)建立研究中心
就是打破以往教育、研究、设计、生产、经销机构之间的隔离,在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既搞研究又搞开发、设计并指导生产,将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融为一体。它以大学为核心,以大学某一学科最优技术为依托,再同对口的工业部门和为数众多的企业群体联合,组成学、产、研、营相结合的高级联合体。研究中心是现代社会一种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相结合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萌芽,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为提高某一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现存的主要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办学与办企业是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学校是事业单位,而科技产业是企业单位,学校不能用管理事业的模式去管理企业,但当前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还未形成,旧的运行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发展干扰不小。此外,学校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领导体系,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服务意识较差,使得校企合作步履艰难,影响整体优势的发挥。
(二)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效益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思想的核心,任何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着投入、产出、消耗、收益等几个环节和因素而进行实际思考和具体操作。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关系既有统一性,又有一定的不一致性。表现在高校与企业仍然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和需要。由于双方的利益和出发点不同,双方的努力方向或奋斗目标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对双方的进一步主动合作的积极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完善
知识特别是技术的秘密性和成果的先进性是影响技术成果价值的重要因素。任何先进的科技被公开,都将失去优势。在一些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对合作经营中所取得或掌握的技术成果、技术秘密,缺乏必要的措施和保护意识,随意散布、公开、使合作所依存的技术成果与价值荡然无存。许多校企合作意外翻船的原因也在于此。
(四)资金短缺
多数学校目前仍无法摆脱资余不足的困扰,并由此导致多种遗憾现象;面对一些好的合作项目,只能望而叹气,高攀不止。本该选择更有实力、更合适的合作伙伴,将项目搞得更大些、利润效益更好些,却无奈自身财力制约,只好等而下之屈就对方,有时还不得不在利益上作些让步。而且,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有知名度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五)政策不配套
政策是一个灵敏的调控计,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如何,能否配套协调,发挥导向作用,对校企合作成败起有至关重要作用。就欠发达地区高校而言,缺乏相应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条例;就企业而言,企业技术改造从立项、评估、上马实施直到一项技术设备被淘汰,人为因素影响太大,没有必要的法规和一套完善的法规保障体系,这些都影响着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的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
(一)制度创新和建立股份合作制
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要得到发展,其核心是创新,而首要的是制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高校产业部门(包括高校校办产业、高校科技产业部门等)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成知识型企业,并与校外企业进行股份合作。高校产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一条既有利于为学校培养人才、又有利于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组织和规范行为的新制度。根据高等教育和高校产业的自身特点,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产业今后选择的最佳道路。
(二)知识创新和确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校企合作也要重视高校的知识创新。没有知识的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创新,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根基。创新意味着知识、科技的增值,也就是校企合作经济的增值。在知识创新的同时,还要确立起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观念不强。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来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强化对科技成果价值的认识,通过申请专利等措施,使校企合作项目具有创新价值。
(三)技术创新和完善技术市场运行体系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投入和收益的主体。技术创新不仅是一种技术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基目标是科研成果产业化。校企合作中,技术创新是关键,没有不断更新的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率只能停留原地,无法迅速缩短转化周期,生产的效益就低下。因此,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增长率、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市场。目前,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市场还不够完善,建立规范的技术市场的体系,发挥好市场的调节功能,加强科技成果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做好技术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技术信息的采集和工作、技术商品的鉴定和推广工作,避免技术开发的盲日性,技术市场运行的无序化和技术商品价格机制的不规范状态。
(四)加强宏观管理政策的支持
为了进一步促进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政府部门要组织力量抓紧拟定符合校企合作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细则,组织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己出台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等进行学习和研讨;对投资方向准确,把握度大,效益高的项目,政府要重点扶植,在筹措资金时给予优先和优惠,多渠道、多形式地为校企合作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2006年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还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早已显现,为发展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正开始向内涵建设转变。内涵建设强调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注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因此,校企合作乃是实现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1]因而,要培养高质量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就必须让课程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实现“零对接”。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就是“通过对合作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在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确定合作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确定实施方案、创新课程评价。”[2]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通过校企合作来科学地设置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
一、基本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原则。高职院校决不能闭门造车,不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就参照其他院校相关专业设置课程。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遵循“市场导向”原则。旅游企业必须参与到课程体系开发的整个过程,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到课程开发中来,并把具体的岗位需求转化成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受到就业单位的欢迎。如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邀请了“中国国旅花都分公司”、“汇粤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广之旅”等大型旅行社加入课程建设委员会。行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为人才培养设计方案,确保能够培养出高层次、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二)理论教学适度原则。高职教育与大学教育不同,不能再将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运用在高职教育中。此外,旅游英语就其专业本身的性质来说,也不能过渡地强调理论教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论述,笔者认为只有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的职业英语教学体系,将语言教学与旅游职业技能相结合,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衔接,才能满足新时期的旅游英语职业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要大胆改革,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取消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课程。同时整合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增加反映旅游行业前沿的技能课程。
(三)突出课程特色原则。旅游英语专业发展应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专业的课程开发应该体现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我院所在地广州市花都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因此,我院旅英专业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借助花都区的旅游优势,同“洪秀全故居”、“圆玄道观”、“九龙湖风景区”等名胜签约,同“新世纪酒店”、“华钜君悦”等四星级酒店长期合作。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导游实务》、《导游词讲解》等,就可以在这些旅游名胜地区展开。我们将课堂搬到景点,将理论迅速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兼模拟工作的环境,使专业学习能与实际操作接轨。
二、基本观点
(1)从学校的角度讲,应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解决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瓶颈问题,积极推进校内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使更多的毕业生能够真正具有企业所必须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2)从企业的角度讲,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对提高旅游企业员工素质、旅游产品研发能力以及管理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对企业借助高校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规范培训制度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对企业社会声誉、形象的提升作用。(3)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讲,应实事求是地对待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成立专门的协调、保障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考核评价系统,不能急功近利,追求速成,更不能懈怠,流于表面。
三、具体工作内容
(一)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委员。在课程开发之前,学校和企业应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的工作重点即为成立课程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课程设计、开发、建设与就业指导等工作。该委员会主要由学校教师与旅游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教师能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企业优秀人员能站在市场需求的高度,引导学校专业建设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
(二)调整课程结构。为符合企业对旅游英语人才要求,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应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此外,为体现职业教育的服务区域功能,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教学资源本土化:选用本土旅游景点、旅游资源为素材,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旅游业急需人才。
(三)采用、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教材。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教材建设首先要开展教材调研,选用高质量的高职高专教材、特色教材和辅助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我院旅游英语专业都是采用近三年出版的、较好反映高职特点的教材;此外,课程组应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突出珠三角旅游特色、贴近工作过程以及反映最新科研、行业成果的教材。最后,应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材,力争每一项实训都有高质量的实训指导书,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结束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项目课程的突破在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3学校应大胆转变思路,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企业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校企合作当中;相关部门要发挥保障作用,确保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顺利开展。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共同努力,改革现有校企合作中不适宜的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良性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动珠三角地区高职旅游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136-03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the Education Model of Library of Technical Institute wit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ao Liqin(Library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 new education mod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widely gets praise. This article over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nts of their cooperation, and also research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choo-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 that the library must attention.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education model;library of technical institute;development research
CLC number:G258.6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136-03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在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使命。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沿袭着普通高校的组织机构和办学教育模式,而这并不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及企业参与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出了校级合作、校政合作、国际交流合作和校企合作培养的多条发展道路,特别是校企合作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作为高职院校主要文献传递与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将如何发展,便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概述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合作内容等基础上,研究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分析了图书馆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概述
1.1 校企合作概述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因而其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外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已经对校企合作办学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如英国的“学院――企业项目培训”、“三明治工读制度”模式、美国的“地区性产学合作”模式、日本的企业办学(企业投资、校企人员互相交流、企业委托大学研究)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等等。我国高职院校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末期,高职院校的校企联合办学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自从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的艰苦努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教育界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几年来,示范建设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1.2 校企合作的几种教育模式
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看,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原因,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条件、办学经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明显不同,校企合作存在多种模式。
从合作中企业参与的方式来看,主要有:(1)企业配合模式。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人才培养,如提供教育资源、帮助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是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等,重点参与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任务。(3)校企实体合作模式。企业通过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有形和无形资产向学校注入股份成为股东,进行合作办学。
从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角度来看,主要有:(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选定教材、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如上海喜来登豪达太平洋大饭店参与合作院校上海建桥学院管理系的整个招生过程,最终按照一定的男女生比例组建以企业冠名的定向班,学生在求学期间,可以得到合作企业提供的诸如免费体检、实习津贴等福利以及各类奖学金,学生毕业后若在合作企业工作可享受正式员工待遇,无试用期。 (2)“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后一年到企业实践学习。如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工程系与上海中船三井柴油机有限公司合作。合作企业在机电系一年级学生中选拔30名组成定向培养班,命名为“中船三井数控班”,学员学习期满,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和中级职业技能证书(数控机床)后由企业录用。 (3)学工交替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后,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然后又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1 ] 如上海建桥学院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与上海新场古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其相关专业可在新场古镇开展景区规划、外语培训、导游词翻译、旅游纪念品设计、古建筑保护等内容的实习与实践。[2 ]
1.3 校企合作的内容
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开发、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1)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整合校企双方资源的教学模式,如企业和学校举办就业创业渠道交流会、校企共建实验室、企业进行学生实践培训等合作方式。(2)技术开发。利用双方所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以技术应用为特色,实施合作项目,促进双方的技术应用水平。(3)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指的是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共同使用的信息、人才、设备厂房等资源库,实现资源的互通互用。(4)信息沟通。校企双方为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般会建立校企合作信息沟通渠道,加深了解,为彼此的合作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逐步形成一个整体。[3 ]
2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的图书馆
2.1 图书馆服务
校企合作模式之下的图书馆不再只向在校师生服务,因此,图书馆除传统的借阅、咨询等服务外,还将承担其它服务任务。
(1)参与新模式之下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为了提高学生技能,拓展就业渠道,校企整合双方资源,由企业或学校单独或联合建立的多种人才培养机制有着多方面的培养需求,如信息能力培养、生产技能培训等。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第二教育课堂,有着诸多优势,如信息素养培养优势。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承担更多的培训任务,联合学校和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新模式之下的人才培养。
(2)联合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社会的发展使得技术力量越来越强大,社会各个方面也对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既有资源又富有专业知识含量的技术服务更是珍贵。高职院校图书馆有一定的人才、技术、信息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便能在校企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专业技术服务。如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开发适合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平台、承担校企合作中的技术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等,一方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
(3)进行更加充分的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资源共享,而高职院校拥有的信息资源是合作主体中最为丰富的资源,也是高职院校最有优势的资源。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一方面要充分共享现有资源,如书籍、数据库等;另一方面更需要根据合作校企所需领域进行资源开发及共享,为校企合作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2.3 图书馆发展
(1)发展特色馆藏。在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储藏地 ,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突出特色, 就会失去优势。因此,逐步建立起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藏书结构和体系 ,并对原有馆藏特色继续延伸,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虽然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些特色具有与学校特色专业有关的特色,但并没有体现出与所合作企业相关的文化特色。因此,图书馆有必要继续补充、完善,使其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更加完备,特色更为突出。[4 ]
(2)发展特色化服务。由于体制、历史等原因,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并不是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具有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这种特征下应该怎样取得发展,突破原有格局?唯以“特”取胜,图书馆亦如此。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一方面需要借助学校的特色资源,进行资源整合配置,另一方面可依托企业文化优势,按新型服务与方式来调整内设机构,重点开展有学校和企业相关特色的文献服务,开辟有特色的借阅室等,吸引读者。[5 ]
(3)发展服务中的技术应用。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已作为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之中,因而人们对生活中所需的信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超越时空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求方便快捷。其实,图书馆已经或正在尝试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满足读者的这些需求,如手机图书馆等。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下的图书馆既需要提供传统的借阅、学科咨询等服务,还需要向企业提供一定的专业服务,发展这些服务中的技术应用将打破时空限制,更加方便快捷,显著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增强双方合作效果与合作信心。
(4)发展区域图书馆的合作与共享。信息社会中信息的海量增长,使得一个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远比不上图书馆共享的馆藏文献资源。随着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日趋开放,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图书馆建设应是立足本校特色建设,积极开展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资源高度共享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包括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联盟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利益,适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科研与实践信息需求,为学校与企业提供文献保障。
(5)竞争情报服务应是主要发展的服务之一。情报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图书馆要想在为企业的信息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单纯依靠资源服务远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应着力于为企业的竞争情报发挥作用。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参与到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当中,协助企业制定规划成立机构,建立章程,并开发一些数据库完成竞争情报的搜索,完成科技咨询、分析、判断、整合等工作,及时做企业情报竞争的坚强后盾。
2.4 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相关合理服务体制。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服务机构,在校企合作的协议商定之中并没有充足的发言权和支配权,这就需要图书馆主动参与到校企办学规划等合作项目的计划制定与实施中,协同建立合理的服务机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明确的职责更好的为校企服务。
(2)探索长效合作发展机制。良好的服务离不开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在现代快速发展进步的步伐中,满足时代要求的服务就需要人才的输入或培训作为保障,因而,校企合作中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探索长效合作发展机制,在对学校和企业进行良好服务的基础上,注意人才的引进及培训,以保证人才和知识的更新,服务质量的提高。
(3)注意企业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图书馆在对企业的服务中,应注意“借阅服务中的公共借阅权”“文献复制版权”等问题,图书馆员应采纳合理的使用原则,利用我国版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避免出现侵权等问题。
(4)重视图书馆建设是提供良好服务的保障。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因此,为了保证高职院校既能为学校提供传统的文献借阅、信息检索等服务,又能为企业提供高质的情报等服务,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人力建设,由于图书馆扩展了服务,图书馆员工作量增多,只有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的推行这些服务,同时要完善培养,鼓励创新,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
3 结语
校企合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大量的合作与发展问题需要双方深入的探索与思考,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图书馆作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服务机构,需要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研究新的服务项目,实施新的服务策略,为该模式的长足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3]邓逢根.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大学,2008.
[2]上海建桥学院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EB/OL].[2010-01-23]./Info.aspx?ReportId=920e2c3f-040f-4310-9d90-59b6b803ed5e.
随着我国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子商务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带动的就是物流业的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大增。如何才能让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上岗之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手到擒来”?最重要的就是真实还原日后学生要工作的环境和工作程序,使他们在学校中就熟能生巧,把岗位要求的技能熟练到最佳化,上岗之后不会耗费时间练习甚至重新学习。一个新手和一个成手的工作效率差别巨大,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能拥有一个上岗就是成手的员工。
校企合作也同时让学校了解到当今企业需要员工的核心职能是什么,从而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把一些空洞的课程改变成合适物流企业的应用型课程、实践课程,而这种课程对学生的帮助才是最大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大理论大学问并不适合高职的学生。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很多原因无法和合适的企业合作,导致现有的高职物流专业很多课程还是延续大学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很多学术性的课程还是占据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改变,需要改变的是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企业给高校一个机会合作办学,等于给自己一个机会找到合适的员工。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主体之一,仍然存在着对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认识不足,一些院校仍然将校企合作简单地视为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对校企合作的定位也还停留在就业阶段,即提高培养人才质量这一结果上,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贯穿于学校办学过程的始终。
(二)高职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问题
高职院校现已明确,在校企合作中,专业课设置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学校要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但职业院校对这一问题的调查与跟进不够深入。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核心职能要求的了解,所以知识定位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不符合企业需求,学生到了企业之后还要对其重新培训,这类问题十分突出。
(三)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多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教课,他们的理论性知识不存在问题,但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在工作现场实践的经验,在指导学生上实践课时就可能存在对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很难使学生具备到企业工作时需要的能力,难以达到校企合作应有的效果。
(四)企业本身不想进行校企合作工作
有很多企业怕自己的核心业务外泄,不愿意和去调研的教师说有关的专业性知识,使教师的调研经常无功而返。还有一些是认为校企合作麻烦,费精力,不想进行校企合作。还有一种担心就是学生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员工不一定,不希望给竞争对手培养优秀的员工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失败。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解决对策
(一)加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使高职院校重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领导应与企业加强沟通,并输送教师到现场实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校企合作建设的重要方面,机制不改变无法使校企合作成为可能。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模式基本情况介绍
保障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可持续地向社会开放被提上了日程。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资源共享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要建立学校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共享模式,即以学校体育场馆为基地,社会人员以个人或俱乐部的形式进入学校体育场馆,使学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得到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生,共同发展。
二、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的国内外经验
(一)国外有关学校场馆开放和职工体育的法律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定提供参考。美国在1927年有 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使用学校的建筑作为社区体育中心”。政府还参与校方联合制定计划,使学校设施尽可能多地向社区居民开放。西班牙1990年《体育法》在该法的第七十条还规定由官方机构资助的运动设施应向社会开放,普通公民可以使用。日本在 1976年颁布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法令》的单行法,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日本文部省认为,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是满足其大众体育运动需求的重要支柱。
(二)我国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制定了相关法律文件。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在 1999年下发了《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文《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试点学校的通知》,全国 7个省 12个市 144所对学校体育场馆开始向社会试点开放。例如,福建省体育局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广东省体育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上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充分利用和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目前云南省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个案研究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2002年5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专科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国有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云南省首批改制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云南省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国家现代学徒制示范学校。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依托云南省国有企业“昆钢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为学院的教学、实习、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学院齐备的体育场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活动场所也为昆钢集团职工文体活动提供优秀服务。
(二)个案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的体育相关制度文件
规范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法律文件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职工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象主要是附近社区居民,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有利于校企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并且每年根据实际动作情况进行相关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例如:2015年12月又从新修订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馆制度,按昆钢职工的工作时间从新调整了场馆开放时间,学校游泳馆开放时间按职工作息情况开放了早场游泳,每周周一至周五早6:00―8:00,为方便企业职工了解租用体育场馆流程,新制定了《外租场地流程图》。
(三)个案学校有关校企合作的体育人才资源共享模式
个案学校的体育教师一般毕业于师范院校或体育院校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且常年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的指导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师和校内各体育项目优秀运动员到社区与企业中兼作体育指导员,这解决了社区缺少健身指导员的问题,另外高校的体育组织机构在体育比赛方面能为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服务。例如: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每年都参与到昆钢企业及学校周边社区的各类体育活动组织中来,如每年的企业迎新春拔河比赛就全由本校体育教师组织,每四年一届的企业职工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及组织都在学校举办,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通过参与各类体育项目有利的推进了昆钢企业与周边社区的体育运动发展。
昆钢集团篮球队和足球队在全国、省、市、地区比赛中,共获5个冠军、3个亚军。2006年参加云南省职工乒乓球比赛获得男子团体第六名。学校通过邀请他们与学校训练队进行比赛,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社区人员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篮球队与乒乓球队经常请昆钢企业的队员来校比赛及指导,目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男子篮球在全省高职高专组比赛中获得2个第1和2个第2的好成绩,而校乒乓球队近2年包揽了云南省高职高专组男女单打及团体第一的优秀战绩。
(四)个案院校校企合作下的场馆资源共享
高校体育场馆供给相对充足,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在数量、质量、种类和场馆资源运营的人才、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为高校周边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力保障,从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种类情况看,目前开放普及程度高、有广泛的社会需求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目前巨大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潜能还未能充分释放出来。举例: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游泳馆和综合馆对社会开放程度高,但在学校的足球场、田径场、篮球场这些主要涉及体育教学的场馆对社会开放程度低。
四、目前个案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共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法
经过对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资源对外开发的实践经验来说,学校优质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是在开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是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安全问题,解决学校体育场开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构建学校优质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资源共享模式的关键。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参加锻炼的社会人员的安全问题,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时段一旦发生社会人员意外事故,学校就要承担责任,这是学校最担心的事情,而如能有保险公司来承担这笔费用,这样为学校解决了后顾之忧。
五:结语
如何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促进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机结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需要,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公众开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云南高职对外开放可以充分发挥体育资源的优势,院校附近的企业与社区中人员也可以受益于学校体育设施带来的体育福利,在一定程度上校企合作会形成他自己独有的、健康的学校社区体育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和生活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健身的国家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R].1995.
[2]虞力宏.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以浙江省杭州高教园区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
[3]俞丽萍,刘海瑞.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
[4]蒋小勇.校企合作――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新思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8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58-001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校运动会对学校体育起着导向、推动作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体育的重要窗口之一。但传统模式的校运会目的单一、形式单一、参与对象单一,已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及在大学生心中的魅力也逐渐消退,这与新时期体育教育改革的宗旨想违背。因此,新时期高校校运会发展模式一直是今年来高校探讨的话题。本文笔者想通过对校运会传统模式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普通高校运动会现状的分析
1.竞赛体制陈旧、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校内各种群体竞赛均由校体育部一手包办,教师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组织比赛,工作量很大。传统模式的校运会由于受奥运会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都是以田径运动会的形式举行,可以说是正规田径比赛的缩影,只是规模小些,参赛人数少些,竞赛水平低些。有些学校可能会因为场地条件的限制而少设几个项目,比赛的规则、计分的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均照搬了正规比赛的模式。
2.内容与教学相脱节
传统模式的校运会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无一例外的均按竞技运动会的要求设置项目。有许多项目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对田径项目中一些技术性强、难度大的如跨栏、标枪、铁饼、三级跳远等项目必须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训练才能较好的完成,但校运会上设立了这些项目,学生往往迫于无奈而参加了这些项目的比赛,于是就出现了比赛时撞栏、跳栏、铁饼横着飞、标枪纵向翻转的现象,既增加了学生受伤的可能性,也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影响他们再次参加比赛的勇气。
3.普及程度不够
高校运动会往往以学院为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规定每个项目每个单位报两人,每人限报两项(可兼报接力),造成参赛人数少,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干的情况。重尖子、轻群体,重胜负、轻参与,重选拔、轻普及,抓了少数人、丢了大多数人,忽视和剥夺了广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平等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权利,把少数学生在校运会上获取名次与奖牌当成了主要目标。
二、高校运动会的作用
1.校运会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社会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团队意识和合作、竞争等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教会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以及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最生动课堂。校运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宣传和发挥体育功能的最好阵地。
2.田径运动会不仅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竞争是竞技运动会固有的本性,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等坚强的意志品质更能在此中体现,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对普通高校运动会模式改革的设想
1.观念更新,提高认识
对传统模式校运会的改革首先必须是观念的转变,只有观念转变,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新时期高校运动会的目的应是通过体育竞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意识及能力,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对校运会的组织形式及设置项目的改革
组织竞赛是手段,贯彻学校体育思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达到全面育人是目的。我们要加大对校运会的宣传力度,注重体育文化思想的传播,改变以往的做法,将校运会由单一的运动竞赛变为融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节。在项目的设置上,应达到正规竞技项目和娱乐项目参半、精英竞赛项目与集体项目参半,有可能的话还应逐渐加大后者的比例。
3.加强对田径课程的改革,创造条件,确保田径选修课的开设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贴近时代和学生的需求。许多高校为了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公共体育教学实行学生自主选课和选老师的形式。这虽然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但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最能全面发展人体运动机能的。
4.竞赛体制改革
改变以往校运会由体育部教师包办的做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具体可采用由学校牵头,体育部(院系)统筹指导,院系、学生会、社团联合承办的方式,此方法不仅能体现出各院系、学生会、社团的特点,而且能培养全体师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5.评比方法、发奖形式的改革
校运会是以竞赛的形式出现的,既然是竞赛就会有名次高低之分。在文明竞赛的前提下,“金牌意识”还是需要倡导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友谊第一”,那么学生的竞争意识就得不到培养。校运会评定各学院最终名次的方法不应单纯以比赛得分多少为最终依据,而应结合各学院参与程度、精神面貌、会场气氛等因素来评价。这样就更能引起各学院领导及同学们的重视,吸引更多的同学踊跃参加。对于发奖,应改变以往发奖品、发奖状的做法,可以模仿奥运会颁奖做法,颁发有学校纪念意义的奖品或奖牌,让学生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校情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