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07:50: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41-01
同志曾说:“应创建社会注意的和谐社会,构建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团结稳定、安定有序的社会。”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和谐文化的主要特征。此外,在这句话中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和谐,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等,依据以上情况,早已明确我们只有在在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的基础前提下,才能构建出一个我们想要的和谐社会。与此同时,这个和谐社会必须包含很多特色(普遍性、可持续性等)。实际上,其就是人们提到的和谐文化,想要建设和谐文化,就需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内涵与特征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彰显
对于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内涵的看法,在我国理论界有不少看法,其中最根本、普遍的就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体系的和谐文化。这最主要就是追求、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并且以规范社会风尚,融化思想观念的行为为导向基础,来建立和谐社会的政策以及制度。此外,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田心铭教授以说文解字的视角下看,和谐的文化可以解释成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即文化属于主语,和谐属于定语。实际上,具有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服务社会的文化,解释成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广东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却是从意识与政治制度的视角下分析,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才是基本性质,同时,以革新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和民族的精神,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财经作家张小平在辨证角度分析,和谐不光是辩证法的内涵,也是中西文化中传统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主张多元一体化。
(二)和谐文化特征
赵维绥认为和谐文化主要有先进、目标、继承以及创新四个基本特征。然而,郭宇光确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要有一些特征:首先,以社会主义性质文化作为本质属性;其次,将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作为价值取向;第三,把培养四有公民作为目标定位;第四,以民族性、大众性以及科学性为基本理念;第五,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以及面向世界的时代特征;第六,具有包容多样,尊重差异以及和而不同的鲜明个性;第七,以坚持人为本为核心要求;第八,与时俱进引领先进文化,以实践为基础。总的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民族、先进、时代、多元以及发展等特色。
二、如何实现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针对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谐文化不仅指的是追求时尚的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特色文化。彰显和谐文化的多元性和一元性、普世性和特殊性以及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特色。唯有以和谐文化的概念及特性为基础,才能够让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得以实现。
(一)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创建和谐文化期间,应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体为核心,将其作为构建价值系统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我国民族历史所选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今,创建和谐文化,正步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相关标准中指出:创建和谐文化应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将创建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正因如此,构建满足其根本要求的和谐社会,此外,有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对马列主义思想及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予以肯定,同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把全党武装起来(用中国化这样的新成果),对人们实施教育。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经验来说,一旦意识形态出现问题,国家的政权就会出现问题。就好比,前苏联的解体一及东欧剧变等。对此我们可以引以为鉴。想要保证和谐,必须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层面上,发展特色社会注意。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提出指导的方向,在综合国内外文化的背景下,引领社会思潮,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来创造和谐社会。
(二)以人们的文化发展成为为基础,创建和谐文化,并且应借鉴以往的经验,基于此层面上不断创新、发展。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系统,表明和谐方向,而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实践性要求有借鉴、继承、创新的精神。有关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类文明史的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变革以及创新的过程。在其中,创新又是关键中关键,它是文化本身推陈出新、活力的源泉所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想要走上文化繁荣与生产力发展这样的道路,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端上,对文化的内容及传播方法进行不断革新。同时创新体制机制。社会和谐文化的创新动力就是文化多样性以及交融性,同时,吸收人类的文化成果。所以,人们的创建和谐文化期间,要不断创新,借鉴其中的长处,吸取优点,取长补短。在这一过程中,吸取所有对民众有益的文化,进而拓宽人们的见识,为创建和谐文化夯实基础,促进其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应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基础,创建和谐社会。只有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才能使我国多个领域(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生态等领域)的和谐得以实现。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才能促进对社会的坚持发展,同时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2]余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4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和兴国之魂的地位和文化作为人民精神家园和民族血脉的重要性,是新时期建设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指导,对于思政教育革新的重点之一思政话语转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拟从以下4个角度来探讨全会文化兴国方针对思政教育话语转换带来的思考。
1 思政话语转换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为意识形态最新成果服务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环境下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进一步由认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这种知-情-意-行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在教学双主体的话语交流中促使学生主体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认同,是话语共建和话语交锋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选择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他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思政教育要素之一的话语也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一元性,话语交流的重点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和多种价值取向“多元共存”的关系,使大学生在话语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保持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坚持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 思政话语转换要加强文化化进程
意识形态“文化化”“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诉求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对于意识形态的教化,对于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需要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用文化熏陶来取代单一的政治宣教,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代替单一灌输。
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着为政治而政治的单向思维特性,教化的过程脱离被教化者生活实际,政治气息浓,较为生硬而单调,在一定意义上很容易激起被教化者的逆反心理,也容易导致其政治人格分裂:理论掌握上与实际行动上完全脱节,最后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教化效果不理想。而我们将政治教化融入文化母体中进行传播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困境。“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文化是大众生活的表征,也是现代性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抓住文化这个载体,文化便于流行和适用,大众而又典雅,通俗近民而又不失礼仪,典范有约束而又能随心所欲,精英和平民共赏。同时,文化除了是一种消费需要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对于后现代人群“无意义感”和虚无感的化解,对现代社会重物质轻精神的纠正,对其精神性的提升,是很好的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回到个体生活世界,关心与普通人有关的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多元等现代公民的社会理念。但是,回归生活世界是有特殊要求的,“应该是一种建基在对日常生活世界有深刻了解、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超越”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埋没到碎片式、片面性的个体生活里,如何做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文化的作用最为重要。文化建设是有具体形态的,缺乏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价值或精神就没有驻留或依托的基础或场所。思政教育话语表达需要在探寻多种文化形态比如文化产品、文化场所、文化遗迹、文化活动仪式、文化习俗、文化典籍、文化传说等中蕴含的不同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韵味,以及这些精神又是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淳朴、厚重、大气等性格特质和精神气度的,这样才能形成对文化更清晰的更坚定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7-02
1 湖湘文化的特色与作用
(1)湖湘地域文化的特色。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中的―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层出不穷,从蔡伦、欧阳询、王夫之、、等等,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确认。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考究,湖湘文化源自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周易•系辞》将炎黄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文化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可以概括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思想,以宋代胡安国为开创者,历胡宏、张拭、王船山、、谭嗣同、杨昌济,以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理学的道德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实事实功相结合,这种学术文化的特色一直延续到近代。
(2)湖湘地域文化的作用。
湖湘地域文化在全国赫赫有名,他们以特有的风采,引领湖南乃至全国文化的发展。回顾历史,湖南省的漫长历史,构成了湖南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繁衍至今,也影响至今,成为湖南省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指导精神。湖南文化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湖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速度超越了湖南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全国处在靠前位置。另外一个标志是它的文化式样和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普遍风格,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湖南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都很丰富,这些资源成为湖南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了新时代湖南的文化品牌打;另外,湖南人特别具有不怕辣,不怕苦,不信邪、不畏难。勇于拼搏、敢为人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靠这种拼搏精神,靠这种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地域文化的新局面。
2 湖南新农村建设对地域文化的诉求
湖南省是全国文化大省,地域文化浓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们不仅是湖南的历史见证,深刻反映了湖南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乡土文化;也是湖南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的根源。现在,湖南地域文化已经是湖南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发展是整个湖南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湖南作为一个远古文化灿烂的省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保障广大湖南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湖南人民文化素质,使其享受到本区域的文化发展成果,已是当前湖南省进行新农村建设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3 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地域文化的支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新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没有地域文化的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同时,没有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地域文化也不能代表先进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地方区域文化的支持。
(2)地域文化可以促进乡风文明。
在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文明程度提升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地域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3)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地域文化的发挥。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区域界线和地缘关系进一步打破,各种矛盾将有所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也将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新形势面前,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地域文化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各种关系,才能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变化、生活方式变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进行规范调节,以地域文化保持新农村社会协调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4)地域文化可以推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农村的落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突出体现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上。这些问题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从人类全面发展要求看,在温饱解决后,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愿望更加强烈,这就需要地域文化发乎作用,满足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愿望,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
(5)地域文化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人享有公共特别是地域文化服务,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加强和改进地域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加新农村地域文化的投入,加强农村地域文化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农村的文化生活质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体公民都享有地域文化服务,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而,为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4 湖南以地域文化建构新农村建设新举措探析
(1)重视地域文化建设。
湖南省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对于地域文化建极为重视。并把地域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开发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实行地域文化建设落实责任制,把地域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地域文化建设的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发展。
(2)多元投入,积极解决地域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
湖南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解决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经费投入和财政支出问题。地域文化的沉淀需要时代的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湖南的相关部门,积极把地域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内容,并积极筹措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域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确保了对地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促进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开展。
(3)多方建立地域文化建设的机制。
湖南的新农村建设以地域文化促进措施。按照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积极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机制,以地域文化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其次,加强人们对地域文化认知与对地域文化的思维提升,并且把地域文化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最后,大力发展地域文化的改善工作,该维护的维护,该推广的推广、该宣传的宣传。必要的时候可以有党委和政府联合进行,并且实行责任制,把对地域文化的创新机制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思考地域文化;同时,把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4)全面开展全民地域文化活动。
首先,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地域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各个负责单位要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区创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向上的优秀本区域文艺作品,要积极开拓面向农村群众,组织好重大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红色革命文化的推进速度,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继续开展。其次,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实施湖南红色文化品牌战略,发展地域文化特色、红色旅游推广,等等。最后,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相关地域文化的文艺,加强历史文化的选题规划和区域文化建设,把地域文化题材纳入新农村建设中。
(5)实施地域文化推进工程。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而培养新农民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以地域文化促进新型农民的培养。本文觉得,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湖南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实施地域文化推进工程,使更多的农民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掌握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发展的本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地域文化,大力实施地域文化熏陶的促进作用,拓宽地域文化促进渠道,丰富地域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参与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为农村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以地域文化达到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5 结语
湖南省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载体和体现,湖南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融合与促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个性解剖和继承发扬,也是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决策,以地域文化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最终以地域文化促进并夺取新农村建设的新胜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47-02
党的十以来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增强宿舍文化建设实效性、实现宿舍育人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健康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等使得高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表现如下:
(一)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代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以95后的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生活的融人性,在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有待提高。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政治素养不高、社会集体观念缺乏、法制观念缺失、道德品质失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本质的体现,对于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根本上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有利于高职大学生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规范与深入,提升宿舍文化建设成效。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中,突出的精神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明确,较多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加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度不高,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宿舍文化建设,能够引导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以主流价值体系为核心,通过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制订具体的文化建设指标,从而更有效的对大学生起到思想导向作用,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参与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合理化规范。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隐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促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文明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华为基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独特优势,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净化学校风气、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促进和谐校园构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育目标,而宿舍是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活的特点决定大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在宿舍中度过。将文化引入宿舍,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宿舍文化建设思想,完善指导与管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育要融入生活的指导思想,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路径方面,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够促使学校各部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解,使其以生活化、具体化的形式落到实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去。第二,建立长效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领导引领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宿舍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健全参与机制,师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激励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多民族国家共有的现象,但各种文化在同一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抗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发现,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提倡的一些教学观可以应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鉴该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的启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个主题给予了较多关注。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及其维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类群体,譬如在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属于某种特殊群体(例如有精神障碍、失聪、失明的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在学校中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3)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例如教育平等和废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在人类社会中短期内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白亮,2009)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一文中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主要维度,即内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识建构(knowledge construction)、减少偏见(prejudice 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 pedagogy)及授权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内容整合是指教师使用各种不同文化的实例、数据和信息。例如讲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作出的贡献,选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群体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识建构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如何产生及如何受到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的。减少偏见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包括更民主宽容地对待他人。公平教育则是采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有证据表明,某些民族和种族群体,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国学生,采用积极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最好。授权式校园文化指学校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转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促进其情感发展。例如,取消分轨制和能力分组,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非对他们乱贴标签。
二、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1.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
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多民族文化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通过文化教育的平等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等。总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类似于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人际观念。为了能实现上述目标,各国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其中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较多。班克斯在1999年提出了多元内化教育的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及授权式多元文化五个维度。这就为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一个较完备的研究框架。
笔者在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及来自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分数远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的原因后,认为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等四个基本原理对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班克斯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相辅相成,对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ennis m.mclnerney,valentina mclnerney.educational psychology:constructing learning(edition 4)[m].sydey:prentice-hall,2006.
[2]james a.banks.dimens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revised from:james a.banks,“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m].new york:simon & schuster macmilan,1999.
[3]白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9,(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事业中的作用。
1、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
指出:在此项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和居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教育,一是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二是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2、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
对优秀人才提出了三个标准,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弹性学习的制度、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手段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将会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方面,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部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在优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如果在对如此庞大数目的学生或学员进行教学或培训时,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很显然,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职业教育将会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事业中的发展方向
1、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暗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素质教育”提出的时间不长,但论述甚多,指出的“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进行素质教育的这一办法,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长。
从现代教育学的意义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产物,也就是说他是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但其实,从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理论角度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传统的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吸收高深领域知识”、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的“象牙塔”式的普通高等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于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但也许是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先来后到”的关系或者说“师承关系”,也许是由于人的思维定势或者行为习惯,我们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不自觉地就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有那么点进步,那就是我们正在设法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巢臼”中摆脱出来。本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其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具有的“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制度。比如刘淳、龙雁二位就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如下设想:从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高职课程设计应采用四级模式结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培训。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是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模块,是培养学生的特定技能,这个模块的课程要根据特定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来设计:岗位技能培训主要通过校外实习、有针对性的模拟岗位培训来完成,旨在培养学生适用岗位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研究。
提出的人才标准是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承认,高等职业教育在如何培养有学习能力、特别是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研究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就,也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我们也必须坦率地承认:在如何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同时又有创新能力的学员方面,我们的研究工作却显得相当苍白,
本人认为,提出“创新能力”的背景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那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显然,国家着力自主创新,当然有赖于其国民的创新能力。只有大量的有创新能力的国民的出现,国家才能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于领先和不败的地位。
根据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仍遵循“实践――认识(包括学习)――再实践”的发生和发展模式。所以,从逻辑上说,如果我们能找到加强学员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就一定能找到提高学员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提高学员创新能力的基础。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那只是我们还没去找或者说还没努力去找的缘故。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6-0058-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来,人们一直多在价值领域里进行讨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体系。笔者认为这种表述是不够明确的。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真正意义在于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当代中国文化铸塑“灵魂”。我们应从文化建构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铸魂”功能,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融入到国民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
一、当代文化建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 “实践性”来“铸魂”
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文化时刻处在建构之中。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文化创造,是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在创造性的文化建构,这就需要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灵魂”来支撑。文化的“灵魂”也就是文化的价值精神,“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1]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从价值观的视域反思中国的文化建构问题。从价值观入手讨论文化重建,学者们认为应该有一个彻底的怀疑,提出“能自焚的鸟才是真正的凤凰”,[2]7要求对国人的价值观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但是如何改造,并没有一个理论上的自觉,只是认识到传统价值观不能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甚至阻碍了发展。出路在哪里,似乎谁也不太清楚。只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出现了许多问题,受到诘难,理性上要求改变,但是情感上根本割舍不掉。一方面,是文化上的血脉很难断掉;另一方面,走以西方价值观为指导的发展之路,又因为“文化是不可移植的”,[3]1以欧洲文化为模仿对象的“东施效颦”式的文化建构在理论上是讲不透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那么,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真正出路究竟在何方?任务只能落到具有“本体否定”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
因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建构中,最重要的就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的生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价值原创性,其原创性根源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只有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实践中,它才能生成属于本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实践是创造精神价值的根本途径,是铸塑当代中国文化“灵魂”之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实践直接规定了文化建构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与范围,决定了文化建构的实质和内容。没有“实践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产生。因为:
第一,“实践”是文化建构中的方法论立场和基本理念。“实践”的基本内涵体现为:基于文化整体观的视野,关注于文化建构,强调文化建构的过程性,在文化建构过程中显示出特定文化的生成机制、运行逻辑、文化指向和感染力度。在实践过程中,关于文化价值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情况,以及价值观念变化的具体规律都会在主体意识中逐渐内化、积淀,经过思维的加工制作,形成价值观念和价值理论。实践是一种产生价值观念的物质性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超越于物和当下自我的根本之路。人的存在方式是不断超越的过程,目标就是成就超越的人、理想的人,而人的超越性与理想性就是在实践中实现的,人的价值、意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在这个价值和意义生成的过程中,人也就被确立为意义的创造者与生产者,确切地说,意义的授予者。于是,创造与生产成了人的最深层的存在本质,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本质。
第三,“实践”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建构新型生活蓝图的人类活动,这是实践的重要精神气质。实践的目的是不断地变革现实世界。实践生成价值的现实性在于实践立足于人类的现实需要,需要的变革才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不断生成的画面。具体来讲,从实践中发现现实困境,以此作为价值生成的客观现实根源,进而对这种困境持一种批判和超越的态度,并通过这种批判和超越以建构和生成主体价值理想。当代中国,应立足当代中华民族的客观现实与实际状况,反思我们民族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主要问题,以此作为“共有价值理念”生成与凝聚的客观现实根源;在实践、人的生命和民族精神中,获取克服矛盾与解决问题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以此达到对现实困境和事实矛盾的否定克服和理想超越,从而形成“共有价值理念”。
因此,从应然角度上说,“实践性”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性,在社会主义价值实践中,不断生成新颖性的、革命性的、时代性的、大众性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构,仍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观的生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实践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构中的“铸魂”之本。
二、文化建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魂”功能之表现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核心价值观起源于夏、商、周礼乐中蕴含的文化,而后由孔子奠定了其思想基础,并由董仲舒进行后续的完善与发展,最终在西汉的武帝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强及盛和核心价值观所发挥的作用有较为密切的内在关系。根据史记显示,周王朝荣辱兴衰和周公制礼的作乐内容有紧密的关联。其中,周公制礼的礼乐本主要是以亲亲、尊尊为两条主线。亲亲是根据血缘关系来划分的亲疏远近,而尊尊则是根据政治爵位层级来划分的尊卑贵贱。孔子的这种思想由董仲舒作了相应完善后进行了弘扬,同时还按照儒家思想合理提炼出了三纲五常的文化价值观来对人际关系进行规范,从而成为了一种融合了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基于上述认识,每个社会的稳定都会有它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故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的关键,可在促进社会稳定及国家统一方面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注意,传承并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而是继承那些存在永恒价值、符合当代意义、跨越国度、超越时空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传承的反思之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文化根基
钱穆(著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文明偏于外,为物质方面。文化偏于内,则为精神方面。其中,文明可向外发展、传播、接受,而文化则是由群体的内部精神不断积累产生。因此,文化不仅仅只是活在发黄的古典书籍、残缺的曲谱以及壁画中,而是活在这个14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的心中,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血液,也是各组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十七大六中全会上,以文化强国为主要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作为文化发展核心是会议上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中,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建设主要是指形态意识的本质体现及和谐文化根本、先进文化精髓等。综上,中华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必须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文化根基,从而才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来重建民族的文化价值信仰。
三、文化自信的重塑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的选择
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培养人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优秀的基因,还能促使文化自信向文化自觉走去,从而达到由认知及认同、共识逐渐发展为统一行动的效果。以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1)积极弘扬民族和谐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而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弘扬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追求。其中和谐思想不仅是历史文化价值的紧要维度,还是中华文化信息中优秀的基因,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总体布局是促进文化的建设关键,因此,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我们应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与和谐思想文化,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力量之源,一个民族和国家不能失去文化的支撑。因此,我党十分重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民族文化,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提高社会主义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在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中,我们要在尊重文化建设的规律上,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
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此作为出发点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区差异也大,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文历史条件,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和人文风俗都不同。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时,不能强调一律,而应突出差异性。一定要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本地区的特色,建设当地特色的文化。而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时,应注重区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身的建设模式,只有适合自身的才是最好的。
二、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既系统又复杂,在文化建设中,其中的每个要素、每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要充分依靠各方的力量,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我们在文化建设时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辟文化建设的多种途径,同时也要探索不同的文化建设形式,要突出主导力量,搞好每个部门的协调工作。我们一定要在整体上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处理好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当前文化的需要,又要着眼于文化建设的长远利益,以求做到长期受益,要树立好“持久、系统”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程。
三、要运用矛盾的方法分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必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政府较大的主导作用与较低的人民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的产品服务不能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诸多的矛盾必然会制约文化建设的发展。然而,在这诸多矛盾中,必然有一种矛盾起主导作用,其他的起从属作用,运用主次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而在任何一种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支配作用,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从属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告诉我们,要运用全面的方法分析问题,要运用两分法。因此,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要运用这种辩证思维,不能离开矛盾的指导思想,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四、在实践中要坚持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人民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对经济、政治、社会进行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是加强人民的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或者是说,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来实现,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对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直接关系到它的成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决定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的主体地位就表现着实践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着一种主体性的建设,即在建设中,把人和人的思想作为建设的对象。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客体,在文化建设中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体现着一种实践性的建设,其对主体的改造是通过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得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促使社会主义的其他建设的实现。因此,必须要以文化作支撑,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五、建设先进的文化要坚持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先进文化具有凝聚力、整合力,是其他社会主义建设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而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掌握新的情况,以正确的意识为直到,探索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的力量保证和动力支持。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是灵魂、是血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是其他的社会要素所不能代替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规范人们的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在建设中必然会有许多矛盾,我们要运用矛盾的方面处理,用哲学的思维处理各种矛盾,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正确对待,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克服各种不好的思想,避免急于求成,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统领全局,把这项重要的工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一、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1.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的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社会群体文化,是高等院校以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思想理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等为核心的及承载着这些较直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既包括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优良传统,又包括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及人财物等。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逐步创造和积淀起来的,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财富的传承。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推动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激发师生创造力,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2.校园文化的分类
(1)根据校园文化的存在形态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可以把校园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指各种物质性的存在于构成,主要是指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例如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宿舍、学校绿化美化及各种教学设备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看得见摸得着,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的物质依托。由于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年代和不同类型的学校,它的物质文化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精神文化则是学校的“软件”,是指学校师生所共同持有或是倡导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教育理念、道德情感、教风学风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反映的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方面的特点。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着他所培养的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在每一所高校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互融合的不能分开来谈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随高校的育人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2)校园文化根据文化的主体来划分,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学校组织文化。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那一部分文化。教师文化对学校的文化起到引导作用,教师文化是指以教师为主体的那一部分文化,大学中教师是学术文化的主要生产者,因此学术文化与教师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学校中除了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文化之外,还有一些文化以学校为主体的,比如学校的整体所体现的文化特色、学校的校训校规、教育理念,等等。学校组织文化体现的是整个学校的某一个方面的精神风貌。
二、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机遇和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支出,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另外,随着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不断交流与合作,国外高校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不断地引入我国高校的建设中来,高校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不断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将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举措与国外高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有效措施很好地结合,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都给我国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国外的不断交流往来,西方资本主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思想随之传入我国,资产阶级的一些不良思想严重影响到我国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并且他们从来没放弃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想法,企图通过文化渗透达到目的,对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相比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的发展和专业及课程的设置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中存在矛盾,许多大学生在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大学生对高校教育的不满。多数学生对当前社会的风气感到不满意,面对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新的就业观尚未形成,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也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大学生在踏上社会和工作岗位时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大学生的这种不满情绪和失落感在校园文化中也有所反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2.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只有认清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目前,一些高校往往重视显而易见的物质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建筑物、设备、校园绿化、竖雕塑等方面下大力气,舍得出巨资,他们认为物质文化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既可以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又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熏陶。然而,许多高校却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认为精神文化是虚的、空洞的,没有具体建设的必要。其实不然,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两者是统一的,忽视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依托,但是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重点。因此,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会严重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协调性,导致其发展结构的不均衡。
(2)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主义严重。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工程,而是伴随学校的发展不断改善和优化的一项长期工程,在建设中许多高校存在着形式主义。许多学校领导并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是考核,便拉几条横幅或是标语走走过场,或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搞一些形象建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和建设要求来搞。另外,学校社团越来越多,有相当数量的社团陷入形式主义,在活动的内容上欠科学,往往滑向娱乐化、肤浅化和形式化,使社团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3)把高校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
当前,许多高校把文化建设仅仅是当作学校进行学生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并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深层育人功能,更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和育人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和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的功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
3. 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1)正确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大众舆论方向,大力加强以价值取向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高举三面大旗,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发展。校园网络、校园社团等各种校园媒体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这些文化建设载体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还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
(2)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形成优良的校风。
优良的校风是由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组成的。因此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必须加强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校风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主导风气和精神面貌,是该校师生共同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一个学校综合文化氛围的反映。要大力倡导科学文明、严谨求学、勇于创新的,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要不断地加强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此推动良好教风的形成;要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不断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营造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的学习氛围,以此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发展。
(3)科学有效地开展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要广泛开展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弘扬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新颖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该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分类别地开展主题学术报告,既要邀请学校内部有名的教师或专家,又要邀请校外著名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学术报告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学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最为重要的是启迪他们的人生,学会做人做事。总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4)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讲求实效性。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要讲求实效性,避免形式化。校园环境的建设要注意校园建筑的协调发展,讲科学规划,遵循学校的发展规律和学习自身的特色,建筑物与校园绿化讲究和谐统一。校园景观景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反对铺张浪费。可以通过立雕塑、设景点来纪念某一人文或是每个有意义的历史事件,使其产生感染和育人的作用,建造现代化的展览设施,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1.本市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几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出现了以城促乡、以市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一是市域文化建设率先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获得了省级“文化先进市”的称号。二是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取得了新成效。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普查公布了省级民族民间保护名录4项、市级41项。三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出群星璀璨的良好态势。几年来,群众性文化活动方兴未艾,近三年参与的群众就达12多万人次,开展重大节庆活动150场,组织民族民间艺术活动1l场,举办各类文艺展览26场,免费放映电影440多场。同时,在全市广大农村依托老年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老年表演队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发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四是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出的《华溪春潮》、《丽州之夏》、《企业职工艺术节》、《新永康人》等大型载体和《十八蝴碟》、《九狮图》等一些精品剧目,为本市赢得了荣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
2.实施新农村文明创建工程,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到农村就是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2005年推出的“十个示范,百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已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觉悟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小康文明村创建,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二是以“三清四改”为重点全市卫生大整治,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农村的文明整洁水平大大提高。三是农村文化活动设施迅速增加,有30%的农村修建了室内外活动场地,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几年来,全市有近350个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面貌、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有了极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趋于合理,学校、卫生所(室)和文化室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促进了村里道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走出了一条以文明创建促进思想道德和谐的新路子。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启示
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无论是从农民本身,还是从农村社会来看,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在思想政治、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给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以诸多启示。
一是在政治思想层面要突出先进文化的本质。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本市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和“文明创建”、“生态村庄”工程,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先进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是在人文精神层面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生活在农村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交相发展的新时代农民,无论文化积淀如何,都应该有具备自身特点的符合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潮流的人文精神追求,都应该表现出人类美好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
三是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层面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
三、努力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共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点抓好三项教育:一是开展坚持共同理想教育。二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三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讲道德、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积极培育农村文明道德新风尚。
2.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努力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发展农村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我市制定和实施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就是以建设和谐农村文化为总目标,以“村庄整治”工程为助推,以创建省、市“东海文化明珠”、“文化示范村”为龙头、广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到2010年,全市90%的乡镇和行政村完成文化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有比较完善文化站,村村有基本文体设施,构建覆盖全市农村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农村文化体育队伍不断壮大,农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3.加强考核,严格奖惩。要建立科学的经济、文化体制考核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市、乡镇、村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和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未完成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村不能通过考评验收。健全制度,长效管理,要制订一套能切实保证各级文化阵地正常开展活动的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提高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市、乡镇要经常组织开展辖区内乡镇、行政村参加的文体活动和对外文体交流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帮助基层培养业务骨干,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