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09 11:33: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篇1

二、教材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信息技术模块二中的第二节内容,通过第一节演示文稿的欣赏与规划,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演示文稿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实际操作,结合新课标的标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探究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2.学会应用幻灯片模板和幻灯片版式。

【过程与方法】

教师有意识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诱导学生发散思维空间,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实际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乐趣和价值,体验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幻灯片模板,向幻灯片里添加背景、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并对其进行信息处理。

难点:灵活运用幻灯片制作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1.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疑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由于年龄的有限,对任何事物有着好奇心,喜欢模仿,教师可以运用初中生的这个心理,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时,通过第一节课让学生对演示文稿的欣赏和规划,对教学内容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第一节课时,对演示文稿已经有了初步的制作规划,因此,在此节课内容开始,可以通过播放两种多媒体表现形式,一种是普通的未处理的演示文稿,另一种是已经处理好可以播放的演示文稿,提出问题:(1)说说两种演示文稿的不同之处,原因是什么?(2)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通过两者的欣赏、比较提出问题,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做总结或者补充,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演示文稿的规划,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进行意义建构。新课标也强调:课堂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因此,结合新课标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激励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的真谛和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首先,教师演示幻灯片的制作,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总结其主要步骤和操作过程,并根据自我总结的操作方法实施操作。

其次,对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制作出的幻灯片进行欣赏、比较,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析、总结,欣赏幻灯片中存在的问题:(1)幻灯片使用的填充效果与内容搭配不妥当。(2)插入的艺术字布局不合理,字体的选择和字号的设置与背景不相符,整体看来不协调。(3)演示文稿主题模板设置选择错误。(4)幻灯片没有美化,等等。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发现的问题,之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逐一的解决问题,对于模糊不清,或者操作错误的地方,教师适时的给予纠正和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之上,拓展学生的发展思维,诱导学生实施操作。如:(1)通过学习,你掌握了哪几种填充效果?实际操作说明。(2)对于背景设置的方法有哪些?(①颜色过渡、②底纹填充、③纹理填充、④图案填充、⑤图片填充等。)引导学生自主的对教学内容实施交流、探究、实践,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同学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学习精神。

3.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一直是个永恒追寻不变的话题,其创新直接影响着前进与发展与否,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教师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大胆提出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

篇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计算机课堂的基础之上,不能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对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也是陌生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是一无所知。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史。②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教材阅读、小游戏互动、问题回答等形式,知道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提炼主题内容填写表格等活动,加深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认识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难点:信息技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幽默短信:俺村穷,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致富基本靠抢,结婚基本靠想;听说你们村更穷,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通过这则短信,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在喧闹的城市,通讯靠吼能让对方听到吗?如果在喧闹的大城市,仅仅靠走去办事,是否能达到目的?大城市的治安还要哪些配套措施?

设计意图:短信笑话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通过问题引出人自身信息功能的不足,从而得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理解、记忆信息技术定义

实例引入: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此定义可以用学生关注的运动会实况录制为例,录制运动会的过程是信息获取;把录制的视频导入计算机并通过视频软件进行编辑的过程是信息的整理、加工;把视频存储在计算机上或刻录光盘是信息的存储;把视频文件发给使用者或上传至网站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学生、家长、教师等看视频的过程是信息的利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和方法就是信息技术。

提问学生:人体信息功能有哪些?相应的信息技术是什么?填充图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会的录制和编辑”为例,剖析信息技术定义,以便学生理解。通过填图,让学生理解人体器官、信息功能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关系。

学生看“现代信息技术”内容,通过下页图2加强理解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对比,现代信息技术的图形化显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虚设情境,引入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在讲解信息技术五次革命的时候,教师首先假设一个情境,如你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介绍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你们又没时间见面。在不同时期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子,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4.学习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提出问题: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类是怎么传递信息的?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手势传递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没有语言的时代,有些信息是很难准确表达的。由于这种需求,语言相应产生。学生总结语言产生带来的变化及作用。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

互动游戏:教师说出10个词语后,立即让学生复述这10个词,学生抢答,能复述6个或7个的给予加分(截图如图3)。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在教室讲课,正常情况下,隔壁的班级能听到吗?更远的地方能听到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叙述老师刚说过的词语,回答提出的问题,引出语言是受时空限制的,由于这种限制,文字相应产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用不同的方式写信息技术定义,由两个学生演示,一个用钢笔在纸上写,另一个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看谁写得最快。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看出在黑板上写比在纸上写慢,明确由于写字工具的不便,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应产生。

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当时写文字的载体是什么;教师还可以适时插入一段有关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最后由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问题引入:①古代打仗,为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②《亮剑》里的李云龙攻打平安城,大获全胜,为什么不请示完上级再攻打?如果等请示完再打,结果会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得出由于信息的传递速度慢,有了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应产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神舟七号是否能发射?为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学生讨论,并引出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5.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学生总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特点并填写表1。

6.总结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如表2)

设计意图: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内容不多,大部分内容能够自己看懂,所以让学生来总结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疑难的知识点,如数字化、多网合一、构件化等,教师适时以实例给予讲解,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教学网站评价加分

由于这节课在班级进行,我拷了一个随机显示学生名字的程序,学生名单已经提前录入此文件中。点击“转动幸运”, 学生的名字就会陆续在上面闪烁,然后点击“抽取幸运”,抽到谁就由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给予加分奖励。课堂上不同的问题,有抢答和必答加分项目,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分不同。然后把分数加到“教学评价网站”,以个人和小组形式体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起到引导学习、提出问题、解决疑难等作用。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本节内容,回答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互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和消化本节所学内容,学习效果很好。

1.创设贯穿学习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一个和“信息技术发展”有关的幽默短信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又渗透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作用。在讲信息技术五次革命时,虚拟了一个情境,这个虚设贯穿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不知不觉了解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中心内容。

2.实例引入和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

本节课内容在涉及难懂定义的时候,以学生熟悉的实例透彻地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定义。在讲第四次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候,分别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实例和问题的使用,使学生对定义和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理解得更透,领会得更深。

3.互动小游戏,引发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篇3

多媒体演示文稿也称Power Point,简称是PPT。Power Point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Power 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它可协助您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增强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Power Poin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您的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流或视频流。

一、教材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信息技术模块二《演示文稿》中的第二节的内容,八年级学生在通过了第一节的信息技术学习后,引起了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制作兴趣,根据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因素,理清规划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思路,结合了新课标的标准,在欣赏老师制作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后,让学生展开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础操作方法,能够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要学会应用幻灯片模版和幻灯片版式。

2.过程和方式。教师在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行自主地探究,发现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乐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师生互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3.思维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让学生能够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经过反思,总结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调整学习的方式,定下未来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争取获得更高的学习水平。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各种各样的媒体文稿体现出制作者的设计意图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个重点。而让学生灵活、全面地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创作技能是教师在授课中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的过程

首先,设置疑问,激发起学生刨根到底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通过学习第一节,让学生对演示文稿的欣赏和规划,对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演示文稿,例如一种是已经处理完整的演示文稿,另一种是还没有进行处理的演示文稿。接着提出疑问:这两种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种演示文稿?为什么?如果是你们,会运用那些基础因素来处理演示文稿?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演示文稿的对比与欣赏,再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自主地进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最后的时候再进行课程总结或者补充,让学生对演示文稿做出自己的规划,引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一:在启动PPT2003后,制作第一张幻灯片,应用幻灯片模式和幻灯片版式。教师提示学生在PPT2003中有很多的模版,可以根据演示文稿的主体或者是自己的喜好进行筛选应用。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择设计模版,制作出第一张幻灯片。

任务二:再制作出包含三张不同模版的演示文稿。教师告诉学生一份优秀的演示文稿不单单只是由一种模版组成,它需要经过不断地筛选配合,制作出多张不同的幻灯片。那么,新的幻灯片要如何地插入呢?在“插入”选择“新幻灯片”完成此操作。

最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设置疑问,布置任务,学生动手操作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方式,这个时候,教师要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对演示文稿实施改造创新,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学生通过掌握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局限于格式、背景等基础因素,大胆创新,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实施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操作,创新布局、背景、构思。在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增强团体合作意识。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课程中开发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足够展现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4

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选修 7 Unit 5《Travelling abroad》〉

(一)、教材分析(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出国学习或旅游”,课文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部分主要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进行设计的。

“热身”(Warming Up)部分设计了四个讨论题,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有关出国的信息包,使之对正文有初步的感知,为后续学习做准备。“读前”(Pre―reading)部分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个问题是开放性的,讨论出国学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让学生展开思维,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正文的阅读作知识上和心理上的铺垫;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预测阅读课文中的主人公在英国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英国学校学习与中国学校学习的不同。

“阅读”(Reading)部分介绍了主人公谢蕾第一次去国外求学进预科班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房东和导师对她的帮助,使她大胆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最终树立了信心。“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的前两题是针对课文内容而设计的理解题目,后两题是对课文的升华与延伸,问题环环紧扣,耐人寻味。特别是第四题小组讨论部分针对“读前”的What do you think she might find difficult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设计,而且采用了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的“任务型”活动,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进一步地掌握阅读技巧(scanning和skimming)。同时通过本节课帮助学生树立国际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突破本课重点、难点的关键是:

1、让学生自己去积极寻找关于旅游的背景资料,创造性地利用学生的热情和广泛的途径让学生学会寻找和搜集资讯并更好地融人课文内容中;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设计符合课文需要并使学生喜爱的阅读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二)学习者分析

在高中阶段,虽然阅读教学一直受教师的重视,但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高二的学生阅读速度较慢,且正确率也较低;有75%以上的学生其阅读速度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部分学生能在无意识状态下运用阅读策略,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能运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的学生其成绩显然高于其他学生。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和采用的各种措施,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又包括其具体行为。应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掌握一定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高二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理解字面意义、具备识别技能;让学生提高文化意识,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语篇结构知识,训练抓住文章主题和要旨的技能;培养逻辑推理、评价和判断等技能,提高识别词语、理解文章和评价作品的能力;训练快速阅读技能,增加获取信息的量,扩大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与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

1、语言技能:①阅读技能:根据篇章特点选择所训练的阅读技能的种类。②听说技能: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关话题的讨论。③引导学生发现阅读材料中可用于写作的素材。

2、语言知识:在语境中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

3、文化意识 挖掘文化内容,进行跨文化比较。其中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三个方面。

4、情感态度 培养学习兴趣,理解语言隐含的情感,提高人文修养。

5、学习策略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测大意。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以下方面:

Ⅰ、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课教学多次开展活动课堂,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参与、实践和探究。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Ⅱ、致力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所带来乐趣。

Ⅲ、重点突出任务型教学。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具体目标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应是互动型的、合作型的。具有真实性、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与互动交流,可以引起学生者兴趣,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五) 评价

本节课很成功,有效地完成了预设目标。课上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从大意到细节以及文中结构,学生都深入理解。最突出的亮点是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活了自己的思维得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说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利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具,声像并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开展活动课,教师在学生自由对话前,给予学习和练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与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学中,模仿英语,运用英语,体验英语。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篇5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画流程图、认识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仿真界面调试等知识,具备了基本的编写程序的能力。但是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编程和调试的技巧还不熟练。通过本课的程序流程分析,巩固算法设计、循环结构、选择结构、多重判断、仿真调试等知识并进行综合运用。通过一个新的传感器——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传感器在机器人技术中的作用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编写出“自动按轨迹行走的循迹机器人”程序并在仿真界面调试成功。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图片、顺口溜策略,理解轨迹变量4个返回值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到程序编写中;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策略,理清循迹机器人程序设计的思路,学会综合使用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编写程序,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把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解决问题,培养编程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善于思考和分析,并能归纳总结,体验成功与失败;在与他人交流中,感受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4个返回值分别代表的含义;实现循迹机器人的程序设计。

难点:使用多重条件判断让机器人检测轨迹识别传感器的状态,明确左转、右转和直行。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学校正在进行长跑比赛,操场上你追我赶,加油声此起彼伏,好热闹呀!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运动员——机器人,它也来参加长跑了。)教师请学生观察这个机器人有什么特点。(板书:探秘循迹机器人)

生:机器人沿着轨迹线走。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轨迹线的颜色与周围颜色的差别。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会情境创设,唤醒学生情绪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入到问题思考中来,引出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2. 任务分析

师:想一想,机器人如何能识别轨迹,从而沿着轨迹线行走呢?(板书:轨迹识别传感器)

师:机器人如何能做到沿着轨迹线行走而不会偏离轨迹线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关键问题,把机器人循迹任务分解为两个子任务,引出新知的学习,为学生探究机器人循迹技术提供方向指引。

3. 自主学习,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

教师出示自学任务:可以利用微课“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学案或课本P64-P66自主学习轨迹识别传感器。

自学任务及要求:(1)轨迹识别传感器有哪些构成?(2)请说出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并在RC软件界面对模块进行正确设置。(3)轨迹变量4个返回值分别代表与轨迹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是用何种方法记住它们的?(提示图片策略和顺口溜策略)

教师提问自学情况。

师:盲道与我们走的道路有什么不同?盲人走盲道时,手中的棍子起到探测障碍物的作用,那么盲人的双脚起到什么作用?它与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认知风格的差异,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架服务于学生的学。与学案、教材相比,微课通过视频动画更生动、形象、立体、逼真地展现了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体现了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优势。通过实际生活中盲人走盲道的实例类比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加强理解。建议学生用顺口溜和图片策略学习知识,渗透学习方法。通过一道选择题,提醒学生表达式的正确写法,与已经学过的红外避障变量表达式对比理解记忆,厘清易混淆知识点,突破难点。

4. 头脑风暴

怎样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沿着轨迹“走”呢?教师请各小组头脑风暴,讨论编程思路,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策略,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组方案共同点:偏左,则右拐;偏右,则左拐;不偏的话就直行。

师:用什么模块、怎样实现机器人左转、右转、直行功能?(引出高速电机与转弯模块的区别)

教师双手模拟车轮游戏,启发学生如何设置高速电机模块。

(1)下列哪种设置可以让机器人执行右转动作?

A.左速2,右速8 B.左速0,右速10

C.左速10,右速0 D.左速10,右速10

讨论总结出轨迹变量返回值与机器人执行动作的关系。(板书)

(2)当轨迹变量==2时,机器人在什么位置,将如何行动?

A.机器人在轨迹线上,需直行;B.机器人在轨迹线右侧,需左转;C.机器人在轨迹线的左侧,需右转;D.没有检测到轨迹线,需转圈去找。

师生整理总结编程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碰撞智慧火花,渗透“先思后行”解决问题的思想。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渗透学习方法。通过双手模拟车轮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设置高速电机以实现左转、右转和直行功能,突破难点。通过一道选择题深化巩固理解高速电机设置。最后总结完善思维过程,理清思路,为实施编程做充分铺垫。

5. 程序设计

探究任务:根据任务分析方案或思路,完成机器人走轨迹程序设计。

鼓励学生先独立设计程序。最先完成程序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本组有困难的同学。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自行观看微课来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设计程序,发现问题,适时个别评价,并就发现的共性问题进一步讲解。鼓励学生自愿上台演示,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内互帮互助,组长起到协调示范作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小老师”“微课”策略体现了教学差异分层。微课满足了个体差异化学习需求。

6. 深化拓展

拓展任务:机器人在循迹时,如果前方轨迹出现了障碍物,机器人如何能避开障碍物再次回到轨迹呢?

请同学们尝试修改程序,进入仿真环境调试。

设计意图:任务难度递增,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深化探究的空间;体现了差异分层、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

7. 评价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程序及仿真效果,师生评价、组间评价、代表点评贯穿始终。根据小组得分,师生评选出优胜小组;根据个人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发展。

8. 课堂小结

师:循迹技术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让机器自动按照指定路线行走的问题,在生产和运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揭秘了机器人的循迹技术后,大家是不是还有很多想法呢?欢迎大家登录班级微博群、微信群或者QQ群,在网上你的观点和想法,和其他同学进一步分享、探讨和交流!

教学反思

机器人程序设计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绝不仅仅是把程序图完成,在仿真界面运行成功就行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特别是教给学生在面对陌生领域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呢?本节课不是由教师讲出编程思路,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或者课本思路将程序补充完整,在仿真环境运行成功即可;而是从任务分析展开,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新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将大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在此基础上剥洋葱式地分解、分析、解决问题,到最后形成编程思路。之后才是具体的编程实施,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目标的达成。

篇6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应用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实现层次化的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图文排版与打印输出”中的“制作电子报刊”时,可以依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案例,使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有所得。对学困生,教师可以着重讲解电子报刊的定义,让学生认识报刊的基本要素:报头:报刊名、刊号。出版人、出版日期和期数;报眼:即为导读栏;报体:除去报头和报眼以外的部分,以及如何确定报刊主题、选取与筹集稿件、版面设计和文本输入等,选择简单的电子报刊,并向学生演示用Word进行制作的过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熟悉简单电子报刊的制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学优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电子报刊的定义,以及电子报刊的基本要素,选择较为复杂的电子报刊,如版面风格和变现形式多样,版面内容创意十足,整体结构图文并茂,报刊内容与报刊主题和谐统一等,然后向学生演示Word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图片与自选图形、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和文件保存等,最后让学生自主去制作复杂的电子报刊,掌握设置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案例,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把握时机呈现案例,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案例呈现主要分为三种:理论知识的实例阐述、学生模仿参照的作品示例和教师或者学生操作示例。每种案例呈现方式都有其适合场合,对不同示例内容与教学方法起着不同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呈现案例,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教师在讲解“邮件收发与信息管理”中的“创建电子邮件”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普及,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操作示例形式,通过向学生展示电子邮箱的优势,利用电子邮件的便利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趁势引入创建电子邮箱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创建电子邮件的方法,其教学过程为: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申请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添加附件和收信处理等,以及管理通讯录、设置自动回复、修改密码和常规选项设置等邮箱管理操作,而学生只需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并通过经常性的使用加以练习,对创建电子邮件的方法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轻车熟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案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篇7

案例教学首创于哈佛大学,最早被运用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律教学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应用于教师培训中,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得到大家的认可。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相对立的。狭义上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1]

本文通过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案例教学方式,参考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并结合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状况,提出在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方法和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脱节。

一方面,目前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外机构承担,信息技术仅仅是众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由于授课教师对教学实际认识不足,再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学,其结果是难于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另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过分关注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盼望以技能的提高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但是他们忽略了,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不能自然地转变教师对整合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也不能教会教师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中。

2、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于2001年起先后办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学一线的教师。同时,英特尔未来教育也在我国的18个省市办起了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实际上,能够胜任教师培训任务的师资是相当有限的,还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还存在着培训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库匮乏等问题。

二、案例教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从案例教学的应用情况来看,案例教学在教师培训中有以下作用:

1、促进被培训者内化知识,更好地掌握理论。

不少人认为教学案例是特殊的典型的,表现为某时某地的教学情景,不能传递理论的知识。事实上,哈佛法学院的第一主任兰格德认为,研究案例会促使被培训者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作深入的思考。一旦案例当中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被揭示出来,就可以用来讨论新的案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案例讨论后,被培训者从案例教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就会慢慢地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融合,成为原本能力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

2、促进被培训者对教学中问题的分析和反思。

通过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中涉及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被培训者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同时,当被培训者认出案例中所描述的“此时此地”事件并与之产生的共鸣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他们就逐渐养成分析问题和反思的习惯。

3、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提高被培训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被培训者大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他们学到很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技术,但实践时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其原因,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接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问题。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创设机会让被培训者接触整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大大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被培训者头脑风暴式的案例讨论,也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为被培训者分享经验和交流提供有效的方式,促使工作创新。

现实教学中,被培训者的工作是独立完成的,很少有与同事一起分享经验、交流的机会。案例教学可以创设实际教学问题讨论的氛围,通过案例的讨论和被培训者实际整合教学问题的讨论,被培训者可以了解同事是如何面对整合问题的,他们的对策是什么,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被培训者渐渐融入讨论中,开始把自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整合理论知识,经过讨论和评论性分析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被培训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

三、案例教学的两种类型

案例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用的两种类型:

1、被培训者观摩案例并进行讨论。

在这类的案例教学中,被培训者是通过观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案例来进行讨论的。旁观者清,在真实的问题前面,被培训者得到了像专家般进行思考的机会,从而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方法。

2、被培训者作为亲身体验者直接参与案例的教学和讨论。

与第一类的案例教学不同,这类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双方进行角色扮演。共同演绎并亲身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培训者可根据被培训者所任教的科目和年级进行分组,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培训者应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整合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各个小组的成员表达新观点,交换各自意见,并可介入作适当的引导。与此同时,被培训者要积极地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中。完成教学后,培训者组织并促进被培训者就他们亲身体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通过课堂模拟,被培训者不仅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熏陶,学到了整合的方法,还领略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乐趣,促使被培训者从技术的个人运用到使学生参与使用技术整合观念的转变,得益良多。

同时,培训者从被培训者对该课的讨论和反思报告中也可以得到启发,进而设法地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教学相长,双方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案例教学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实施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要教什么内容,是案例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2.选择案例

在教学目标定以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案例了。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来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经历都可以作为案例。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来说,则是基于一定学科教学目标,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亲身参与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3.被培训者的课前准备

在传统的培训中,培训者往往担当台上的主角,而被培训者往往是观众。但是案例教学要求被培训者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如仔细地阅读案例,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二)课堂实施阶段

1.案例的引入

案例的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案例,可以向被培训者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编写的案例,可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趣闻。目的都是引起被培训者的注意。

2.案例的讨论

案例的问题可以由被培训者提出,也可以由培训者提出。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案例讨论一般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面,以及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一般涉及的问题有:

= 1 \* GB2 ⑴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当前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的需要?

= 2 \* GB2 ⑵信息技术在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方面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有,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优势转为实效?

= 3 \* GB2 ⑶信息技术在目前整合教学中有那些不足,应如何避免?

= 4 \* GB2 ⑷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2]

由于一个案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培训者可以把被培训者分成4~5人的小组,按照教学的目的,引导被培训者讨论相关的问题。当被培训者提出不同的整合方案时,培训者可引导被培训者对不同方案进行讨论,排除不合理的整合方案,确定最佳的整合方案,待小组讨论后,培训者可安排各个小组上台汇报,在全班范围内开展整合方案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实现思想共鸣。当然,当被培训者提出的方案大致一样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培训者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被培训者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

3、总结评述

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案例讨论完毕后,可以由培训者进行总结,也可以由被培训者进行总结,培训者补充。总结面要广,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讨论中的不足和长处,并进一步引导被培训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巩固练习阶段

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培训如果单靠案例讨论的形式,其成效是远远比不上其他职业培训那么突出的。教师培训必须要在反复讨论中做自省和行为跟进才有成效。案例教学必须走:案例讨论——反思——亲身实践+同事互助辅导(peer coaching)的道路。

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因此,课后,培训者要及时地向被培训者布置反思的任务,让被培训者对课堂讨论、案例内容或者是自身的教学进行自省。同时,培训者要给予理论的指导。

在接受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和自省后,被培训者很自然地会产生在他们任教的科目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想法。针对这种心理,培训者应当布置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任务,安排环境和理论技术支持,给予他们亲身实践的机会。实践的内容可参照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项目的内容,被培训者可在培训者与同伴的互助指导下进行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开展实践。

(四)评价阶段

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训者可以清楚的了解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 被培训者行为的评价

对被培训者行为的评,一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考察,即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做出对理解案例问题有帮助的分析,提出其他人没有提到的方案等;第二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案例分析的能力进行评价,培训者可布置案例让被培训者分析,设立一定的量规,评价案例分析的能力;第三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的反思和整合教学实践中评价,培训者可参考有关整合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的规范,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评价标准等。

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案例质量评价、课堂讨论评价和培训者自我评价。课堂讨论评价是案例教学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讨论是必要条件,培训双方要认真评价案例的质量和课堂讨论情况,培训者要不断地反思,做出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训课程的评价

培训课程的评价要求被培训者和审查委员会的共同参与。被培训者是培训课程的亲身体验者,他们的评价对培训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问是最好的反馈,培训者可以从平常的提问、交流以及调查问卷中把握被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评价和期望。

五、案例教学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注意的事项

案例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编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我国有句成语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1、案例来源要真实准确。案例教学首先要做到案例真实准确,不能随意将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案例,更不能任意杜撰。在讲述案例时,一定要说明案例的来源,以体现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真实性和可信性。

2、案例要典型生动。所选案例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典型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要注重实效性。所选案例要能反映社会现实,充满时代气息,把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分析要深入透彻

有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述离奇古怪的案例。虽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却没有多大积极意义,甚至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实案例教学不仅仅是列举案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阐述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深入透彻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包含的方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3]

六、结束语

案例教学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操作性强的特点被应用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开展案例教学将成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重要趋势。但我们必须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专家讲座法,微格教学法等,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影像于一体,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以多样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带来了光盘、多媒体素材、网络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课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更多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必要时,可通过扫描或者相机拍照把材料呈现在课件上,或者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在幻灯片上,既方便,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记忆效果与学习效果。

3、拓宽语言知识学习渠道,丰富语言学习资源

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学习资源,可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大量优秀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专业性网站,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很多实用的课件、教案等资料,还可以下载最新的CNN、VOA、BBC、CRI等听力材料或一些名人的演讲,非常实用。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的一个案例。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材中的材料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设计与改编。利用音频视频剪辑软件把材料进行处理以适合课堂的使用,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课前的视频材料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利用百度搜索获取的方言音频材料以及童谣等文字图片材料丰富了课文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直观地输入了更大容量的信息。利用QQ空间以及Blog又可以将教学效果进行展示,将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06-01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强且互动性高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案例教学在课前必须要经过非常充足的准备,采用一些符合教学情境的特定的案例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反复的互动和交流。在小学信息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以案例促学习,是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案例教学的策略,供大家参考,也用来达到交流共进的有效目的。

1 小学信息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选择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案例教学要和理论教学相适应,即通过各种信息的以及知识的交融来实现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案例不能是瞎编出来的故事,也不是用来阐述一个事实的实例,而要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从而建立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案例,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教师引导对案例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认识到的是,案例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案例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1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必须要准确

在信息技术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一定的出发点,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点来出发,要结合理论,来选择一定的案例。小学生一般都对计算机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好奇心,展现一些计算机非常有趣的实例,来吸引他们的兴趣,通过有趣的特效等来促使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

1.2 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要通过案例教学实现什么样的目的,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很好地控制和衡量。小学生通常都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待增强,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这一点。

1.3 所举的案例要能够涵盖多个知识点

如果案例能够覆盖多个知识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举例来讲的话,在教授小学生Powerpoint的处理过程中,教师所举的案例如果能够包含模版的处理、幻灯片的切入以及图片的插入等过程,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多个知识点的整合,多个知识点的涉及能让小学生们更好地增强信息素养。[1]

2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案例教学的具体步骤(以Powerpoint教学为例)

2.1 为小学生展示案例,并指导他们针对案例开展讨论

教师必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讲案例展示出来,并指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对案例的展示最主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置身在一个身临其境的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为之后的合作与讨论进行铺垫。譬如教师可以展示利用Powerpoint成功的实现文稿的动态化转换和自动播放,学生也会对这样的过程往往非常感兴趣,然后再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Powerpoint演示方法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手工黑板演示相比,有什么优势”,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

2.2 根据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讨论分析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要实事求是和客观全面,不能就事论事,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进行案例教学。除了要结合案例内容和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分析之外,教师还需要做到言之有理和言之有据。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有机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解决之前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Powerpoint演示过程中的相关优势,以此动员学生开拓思维,进行广泛的讨论。[2]

2.3 针对案例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井喷

通过长时间的讨论,学生对于问题已经差不多有了一个基本的想法,亟需将讨论的结果和教师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安排学生汇报相关的分析结果,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学生汇报完之后,教师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就是Powerpoint文稿的演示来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疑,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梳理。对于学生未认识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的补充,这样可以扩展学生对于Powerpoint文稿演示过程中的一些知识盲点的掌握,从而辅助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知识架构。

2.4 对案例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理论认知水平

学生对Powerpoint文稿演示的相关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做一个点评,包括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过程,合作参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内容,从而促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使自我改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进一步重新创设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包括Powerpoint、Word等一系列基础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技术,更多的是在不断的钻研和操作过程中掌握的,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将一部分技巧进行讲述即可,剩余的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长期操作来掌握,不能讲述太多全面,占用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3]

2.5 在信息技术课堂之外将案例教学延续

案例教学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实施就完全结束了,事实上,信息技术课堂的案例教学,完全可以扩展到课堂之外,包括课后的巩固和下一阶段课堂的预习阶段,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的案例,譬如说在Powerpoint文稿演示的相关内容讲述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演示利用网页制作软件进行网页制作或者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供大家去在课后进行比较和巩固,然后可以把这些处理软件和Powerpoint进行对比,分析一下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相似点。如果学生肯于在课后花上半个小时时间对自己的案例教学进行回顾,将对知识的有效掌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帮助,可以保障知识架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3 结语

在小学课堂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督促他们针对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在讨论之后在进行一系列的点评活动,有助于梳理学生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架构。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障案例教学出发点的准确、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举的案例还要能够涵盖多个知识点,只有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有效的调度,案例教学才会在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阶段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1-0057-04

初中化学学科智慧教育内涵及要求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类探究学科,强调基于问题的认识活动,学生寻求信息和理解事物的一般过程具有过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可如今,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化学知识概念、公式的传授和记忆,很少精心设计认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与课程强调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只知道运用原理概念做题,缺乏情境问题分析能力,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变成了机械的知识“接收器”。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让初中化学教育“智慧”起来,我们需要对初中化学课堂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拥有智慧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不能一味地注重分数,要更多关注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创建智慧的学习资源,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而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要以学科知识学习为基础,但又要与学科知识点有本质区别,即需要长时间、过程性、实践性的训练,教师要花费时间去设计认识活动和方法,准备探究实验,培养化学思维。最后,在智慧教育的课堂上,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学习。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学习环境

初中化学智慧教育离不开智慧的学习环境,而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则需要信息技术产品的有效支撑。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化教学平台、电子书包等都是新兴的资源工具,笔者提供的教学案例主要是在电子书包和微视频环境下促成的智慧教育教学。

电子书包即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拥有丰富而又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电子书包能够提供答疑检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进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它所提供的协作交流功能能够真正满足学生讨论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交流协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效率。

微课以视频化的形式传递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本案例中,教师在课前将二氧化碳制取的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独立观看视频,激发其自主探究思考,并完成课前新知预习。

案例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对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培养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学生能够归纳延伸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他气体的制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新版教材内容标准中规定必须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的基本化学实验之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今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供了有力保证。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的实践经验。初步掌握了“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因此本节课应注重知识的梳理与整合,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指明方向。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依据;能设计并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逐步分析出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及实验装置,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复习,初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过程的体验、反思,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确定及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探究。

5.教学方法及整合点

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功能模拟不同物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现象及反应原理;再现学习过的实验过程;模拟演示实验过程中错误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直观再现实验情境,帮助学生温习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多种实验器材,学生可根据实验方案灵活设计并组装实验装置,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整合点:不易理解、微观现象无法展现;实验现象观察困难,实验步骤不易规范;课时影响,无法或没有必要重新再做氧气实验室制取实验;部分学校受实验条件影响,难以保证每位学生人手一套齐全的实验器材。

6.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教学环境

在多媒体教室借助网络,利用平台和电子书包将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贯穿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8.教学过程

课前:

①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生石灰刷墙的相关视频放到电子书包平台上,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生石灰刷完墙会变白变硬”。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新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灭火器入手,使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

②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判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视频放到电子书包平台上,温故思新,讲授新知。

整合点:课时影响,无法或没有必要重新做氧气实验室制取实验;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整合。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电子书包中氧气制取的虚拟实验动画,回顾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确定、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方法等步骤,使学生初步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进行本实验的探究活动。

课上:

①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解释生石灰刷完墙会变白变硬的原因,并设疑。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反应吗?

生:C+O2点燃CO2

Na2CO3+2HCl=2NaCl+H2O+ CO2

CaCO3+2HCl=CaCl2+H2O+ CO2

CaCO3高温CaO+CO2

CuO+C高温2Cu+CO2

教师点拨: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即反应物为固液常温混合。

设疑:在实验室中应如何安全方便地制取二氧化碳呢?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呢?能否用稀硫酸或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呢?

②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平台演示虚拟实验,四组对比(如图1)。

学生观察对比四个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试管Ⅰ产生气泡速率很快;试管Ⅱ产生气泡速率适中;试管Ⅲ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微弱并渐止;试管Ⅳ有白雾现象。

整合点:教材中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但当学生接触到其他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该实验对反应药品的探究在常规实验下存在做不好、做不了、现象不明显等问题。而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平台演示虚拟实验的功能,将不能做的实验模拟出来,使学生直观了解到浓硫酸不能作为反应物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在选择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应注意的事项,从而树立其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③学生讨论。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得的气体是否较纯?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满足?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并论述原由。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维,通过电子书包讨论区发散思维、实时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④实验装置的确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选择实验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氧气的检验方法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列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图2),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如右上表)。

最后教师总结,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设计意图: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使学生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

⑤牛刀小试。学生可在实验器材中选择设计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放入“器材购物车”中(如图3),组装好后汇报交流。

整合点:利用电子书包中信息化构建工具软件,对装置进行反复比较,构建出实验装置的几种可能,如有操作不当可保护学生安全,启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在营造讨论的气氛的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突破性想法要及时鼓励,同时还要把握好探究的度,既不能对学生的创造思维置之不理,又不能操之过甚偏离了主题。引进日用品做化学仪器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⑥反馈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4装置回答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有关问题:

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c集气瓶。

题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用A、D装置可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氢气。

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题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选择上述药品的理由是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题5:汽车尾气中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接近),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C。

整合点:电子书包对学生答题进行统计,显示答题情况,学生互动分析。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071-03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和总目标,要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素养不断提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也提到,学生的学习不是机械的知识积累,而是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学生的学习是自身经验在某种环境中自内而外的构建,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为导引,实现学生学习中的意义建构。而现实的情况大多不是这样,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操练教师指导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因此,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新方式非常有必要。

在实际网页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十分普遍,尤其是图片的插入,用得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网页的艺术效果和对浏览者留下的观感。《合理运用点线面设计网站首页》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插入合适的图片装饰网站首页,利用各种形状来制作网站的导航。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后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运用在Photoshop中外加图片并添加图层蒙版以模糊边缘来装饰首页的主体;②掌握利用Photoshop中的各种形状工具来绘制各种图形装饰首页;③学会外加字体,利用字体来装饰首页。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通过观察几个网站首页,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点、线、面在网站首页中的作用;②能模仿网站首页例子,运用简单的技术,制作自己的网站首页;③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教程以及操作步骤等资源,自主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在制作网站首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②利用精心的设计和制作的作品,使学生热爱生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合适的图片装饰网站首页;利用各种形状来制作网站的导航。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审美观融合到网站首页设计里。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到他们自身的特点、风格和基础等制约的,要想教学有效,就应该关注教学对象——学生的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高一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好,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及图像加工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利用Photoshop软件加工处理图像信息,Photoshop运用有一定的基础。学生经常上网,对网页并不陌生,对这部分内容也比较感兴趣,但对如何制作网页还不是很清楚。

3.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所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分析教学内容的目的是规范学习内容的宽度、深度,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本课的教学内容为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的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中的第一部分“信息集成”里的“开发制作阶段”第一课。信息集成这部分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包括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评估测试阶段。本章书是以制作网站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集成、和交流的能力。本课是开发制作网站的第一课,让学生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网站的首页。

(三)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实现不同的教学成效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本课中主要采用如下策略,也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

策略一:范例引入、激发兴趣。找了几张合理运用点线面设计的网站首页图片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如何设计网站首页。

策略二:自主探究。教师把本节课的知识点的主要操作步骤都做成视频的形式,放在教学网站上,供遇到困难的学生自学探究。

策略三:任务驱动、实践创新。本课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网站首页的创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学习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与学习导引,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在本课中网站首页评价指标项主要包括:①能把图片放入首页中,并进行模糊处理与背景相融(20分);②能运用形状工具制作出美观的导航(20分);③网站标题美观大方(15分);④能运用各种元素装饰首页,达到整个页面的平衡美观(15分);⑤风格统一,与网站主题内容匹配(15分);⑥界面美观、布局设计独到,富有新意(15分)。评价方案与标准提前告诉学生。评价实施采用“网络教学评价系统”。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信息技术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效果,笔者选择所在学校高一年级的若干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本次教学实践在多媒体课室进行,时间为一课时40分钟。笔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自然观察和提交作品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了现场记录。教学实践结束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和几位听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他们对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通过课堂上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记录,以及和教师的交流与对学生的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几大特点:第一,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第二,难易适中,学生觉得和自己已有知识体系有关,学生不会觉得太难,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在一节课40分钟内,学生的注意率都比较高,达到85%以上,说明本次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兴趣,有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课题引入时,教师展示两组网站的首页进行对比,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美化好的网页更能让人赏心悦目,增加访问量,让学生有美化网页的冲劲,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后面的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学生大都能够做到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得也比较热烈。但由于学生存在着知识的差异性,教师及时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基础较好的学生继续探究后面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保持得很好,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访谈,学生和听课教师认为这种方式很新颖,学生比较感兴趣,注意力集中,高效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打下基础。

总体上来看,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非常满意,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对是否有助于理解知识和技能掌握等都持肯定态度。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分层次教学,设计简单图片处理例子,让学生易于模仿,并加以引导和帮助。综合观察访谈和作品提交情况可以看出,本节课问题情境的设计比较合理,课堂教学也比较成功,学生基本学会了如何用photoshop处理文字、小图片或形状工具等,学生也掌握了网页排版和美化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可以把自己的审美观融合到网站首页设计里。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动手实践的快乐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卜湘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J].太原大学学报,2005,(9).

[2] 李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