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9 11:41: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阅读训练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李国文
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也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
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
(选自《李国文杂文》)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画线句中的“有时”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
5.联系本文观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向后看别有洞天
刘家新
两位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5只苍蝇、5只蜜蜂,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小时后,5只苍蝇从暗处的瓶口找到出口,爬了出去;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科学家分析认为,蜜蜂把有光源的地方看作唯一的出路,每次都朝同一个方向飞,而苍蝇则不死盯着那点儿亮光,碰壁后方知道向后看。蜜蜂与苍蝇,一前一后,一死一生,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将昆虫换成人类,道理同样适用。在困境中学会向后看,另谋出路,是一种人生智慧。
人生有亮点,自然就会有暗点,而且会经常发生错位。要懂得向后看,修正自己,调整人生,重定坐标,当前面的天空被乌云遮盖而失去色彩时,回头同样能看见一片蔚蓝。
一家纺织厂有两个四十岁的女性同时下岗,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工人。工程师愤怒、吵闹、谩骂,陷入自身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解脱。女工则很快走出阴影,发挥烹调特长,在亲友的帮助下开了个小火锅店,一年之后,她不仅还清了借款,而且还将生意的规模扩大了好多倍,这个小火锅店如今已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活总喜欢把荣辱、成败、得失等对立的东西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考验人的心性。这时,我们需要向后看,理清思路,拥有一颗平常心,学会平静地说“再见”,避免误入激流、剑走偏锋,伤及自身和他人。
电视剧《九岁县太爷》里的酒家女老板说,任何人的一生中或许有两件事都躲不过:讨饭、坐牢。许多人猜不透这话中玄机。其实它是指“形与神”。有些人形没讨饭,但神在讨饭;形没坐牢,但神在坐牢。这种心态监牢、心理监牢、情绪监牢、精神监牢,恐怕不少人都坐过。不“坐牢”是人生的成熟。
向后看,不是消极回首,而是一种前瞻;不是刻意逃避,而是一种壮行;不是甘于平庸,而是角色转换;不是砸碎原有的生活框架,而是在现有的框架里构建新生活。“张果老倒骑驴”,功夫向后看,功效向前进。
人生之旅风一程雨一程,人生脚印或深或浅,美好事物常从指缝滑落,悲伤与阵痛,链接冷暖更迭,交替人生苦乐。美好的过去值得留恋,但不能指望谁都给你阳光。回头想想,人生如戏,自己才是唯一的导演,前半部戏不管如何让人后悔,也无法重新改编,唯一的选择是让后半部日臻完美。
哲人说:一个人的幸运在于在恰当的时间处于恰当的位置。人生道路崎岖,不管痛惜还是悔恨,生活终究还要继续。向后看,从时间里寻觅真理,收拾好心情,领悟人生,准确定位,用智慧和汗水兑换幸福。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9年第9期)
1.文章以美国科学家的实验开头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主要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而向后看,就是屈服退让。请你用文中的话反驳这个观点。
4.生活中有人正是因为读懂了“向后看”的真正含义,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请你列举两个事例。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由衷敬畏自然
安奋伟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文人墨客开始效仿祭拜,民间也有了祭月、拜月、赏月的风俗,历代相沿,形成了一个传统活动。
其实在古时候,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对月亮的圆缺规律无法理解,所以人们对能带来光明的月亮非常敬仰,甚至有点畏惧,害怕得罪了月亮,它就远离天空,把它的清辉和光明带走,让人们沉浸在无边的黑暗之中感受孤独和寂寞,因此就有了一年中月亮最美最亮时候的祭月和拜月活动。
如今,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发达,人们在对宇宙万物的探索中,对月亮的认知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祭月拜月之风逐渐被赏月玩月的娱乐活动所取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同时我们是否应从古人的风俗中,重拾其敬畏自然之情,让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回归,以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让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取代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异常”“几十年不遇”“百年一遇”“历史极值”“历史罕见”等字眼不绝于耳。冰雪灾害、高温酷热、山洪泥石流、台风热带风暴等等灾害画面,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视听。人们惊恐地发问:“天气怎么了?”同时,人们也开始检点自身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希望能够亡羊补牢,让走上“极端”的天气气候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减少地球和人类的灾难。
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位专家这样阐述:“我们之所以要敬畏自然,不是因为自然比我们强大,而是因为尊重自然是一种能够获得理性辩证地对待自然的一种合理态度。”
可以说,放弃“人是万物主宰”的傲慢思想,重拾人对自然的责任,从思想上认识到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本身,人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
《庄子・外篇・天道》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而有经,云行而雨施矣。”说的也是依天体运行的规律办事,日月昼夜之行井然有序,万化自均,万化自宁,风调雨顺,天下就能太平。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之时即将来临,让我们由衷地产生敬畏自然之情吧,愿月圆事圆生活更安适!
(选自《山西日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作者看来人类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
2.作者为什么先从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和文人墨客祭月、拜月、赏月的风俗写起呢?
2.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的分析能力及议论文的阅读写作技法的掌握(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特点是什么,某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道理或事实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读书与思考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007年四川广安中考语文试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回答: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再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文章第③段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用名言警句论述了读书时思考的作用。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填充下面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一项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及参考答案]
第1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掌握,这是议论文阅读常考的一个考点。一般而言,作者的观点常出现在文章开头,但这篇短文的观点在文章的结尾。参考答案: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第2题考查对文章的论证方法的掌握,这也是议论文阅读中常考的一个考点。阅读第③段,不难看出,作者为了证明观点,举了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的事例;同时又引用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两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论证思考的重要性。参考答案:事例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例如:作者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青年人盲目追逐国外思想、学说作为事例,来论证思考的重要性。
第3题补写的句子要与前面的句子能构成排比句,内容上必须是说明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句式也必须与前文一致。参考答案:思考,才能启迪智慧。
第4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积累,切合了新课标的精神,把考查的视野投射到考场以外,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学生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问题就解决了。参考答案:①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5题考查的是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正确作答,必须读懂原文。参考答案:读书与思考钟敬文本文论述了读书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
[考点精练]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无心之善
中国语言的分寸感极强,譬如朋友的乔迁之喜,你送给他一件礼品,别人可以用“锦上添花”来形容,这时,若用“雪中送炭”,就不合时宜了。譬如你正渴求知识,苦读考研,有人正好给了你最急需的复习资料,这就是“雪中送炭”,这时要说“锦上添花”,就文不对题了。
作家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我也常常琢磨,同样意思的两句成语,难道就永远水火不容么?实际是不应当如此的,汉语言的伟大,就在于她的弹性,我一直在寻觅这两句成语的默契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说来你也许不信,能将这两句成语组合在一起的,就是现在街头常见的福利彩票。
彩票募捐来的资金,其中有一大部分,按其宗旨,是要直接送到那些处于困苦境地中的伤残孤寡、贫病老弱、下岗职工、辍学儿童手中,对他们而言,这点帮助,就是“雪中送炭”了。同样,那些以爱心和善心、关怀和同情购买彩票的人,如果幸运之神向他展开了笑脸,中了奖,我想,这时候,用“锦上添花”来形容,也许是最合适的了。一边是“雪中送炭”,一边是“锦上添花”,不大的彩票,却把汉语言中两个不能等同使用的成语,联结在一起。那些购买彩票的人,不大可能想到他其实是在做一件善事,所以,无心之善,真善。
匈牙利作家莫里兹的著名短篇小说《七个铜板》中,那位靠洗衣谋生养活小孩的妇女,穷到连买肥皂的七个铜板也掏不出来,孩子们帮着妈妈满屋子找寻,终于,一个、两个、三个地凑到了五个,还缺两个,幸好从抽屉缝里发现了一个。可是,差一个是买不来肥皂的,一家人为此愁肠百结,无以为计地坐等着。这时,一个过路人,知道他们为缺一个铜板而苦恼,这个与他们同样贫穷的善心人,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个铜板,塞进这家孩子的手里。于是,这间小屋里有了笑声。
我时常在想,买彩票的朋友,肯定不会知道他从口袋里掏出的钱,将会给那间小屋里带来了笑声。但是,无意中赋予那张彩票中的善心,才是可贵的。当无数善心汇集起来,那就给需要温暖的人,带来了阳光普照的春天。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将会给那间小屋里带来了笑声”,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所提到的福利彩票中奖的情况,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两个事例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这两个事例在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无心之善真善,无心之善可贵。
2.“将会给那间小屋里带来了笑声”的意思是,不求回报的无心之善将给那些处于困苦境地中的伤残孤寡、贫病老弱、下岗职工、辍学儿童等带来笑声,带来温暖,带来阳光。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矗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比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青菜》阅读文后的一个题目,共有三问:
第一问: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
第二问: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第三问: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
关键是第二问,作用就是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平时复结时,如果不细致不深入,答题就显得很盲目。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考语言连贯方面的题,我们不妨也把它当作一个小阅读题:
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处选填恰当的项。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为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叮
A注定行不通的
B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C违背时展潮流的
D不得人心的
我们分析这四个选项,很显然四句话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顺序,即因果关系,依次为B、C、D、A。
再如,调整下面各句的顺序,使之合理。①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②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③总之,我们要拿来。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②③④句属于正面阐述,⑤句属于反面阐述,这两大层次就明确了;再看前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条件,应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来”后的具体做法,又是第④句话的条件,第②句是强调第④句中“这人”应具备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后。顺序就调整为:③①④②⑤
三、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在阅读中注重提高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虽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现形式———借助于语言。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
A认识理解能力;B分析综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D调整组合能力;E比同较异能力;F评价鉴赏能力。
例如,1995年高考语文第26题: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这题就是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通观四段材料,第一段是总说,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两方面,总提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第二段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方面进行阐述叶老的教育思想;第三、四段从语文教学的任务方面阐述叶老的教育思想。第三段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对语文教学任务的错误认识,那么第二段拽出的“第一点错误认识”显然是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总说部分和第二段都有指出语文学科性质的语句,据此,“第一点错误认识”就可概括为: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语文是工具,日用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或:没有认清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象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象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象亭亭的的裙,象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象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训练
例1:"装卸"的"卸"应该先查()部,再查()画。"装"是()意思,"卸"是()意思,两字合起来是()意思。海港岸边大吊车有如密林正在()货物。(《大海的歌》)
例2:默读课文思考"找碴儿"是什么意思?谁故意找碴儿?找谁的碴儿?它为啥要故意找碴儿?课文中哪些语句说明它是故意找碴儿?(《狼和小羊》)
例3:《我爱故乡的杨梅》是采用()结构形式来写的,文章紧扣题目由()到()由(),合理组织安排材料。在介绍杨梅果时按照杨梅的特点,先写(),再写(),最后写(),文章的重点是()。
例4:"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颜面,而且关系到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啊!不但要打出个人风格,而且要打出我们的国格,胜利不是为个人出风头,而是为祖国争光荣!"每句话都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从()和()两个方面来写的,说明打球不只是关系()的小事,而是关系到()的大事。
二、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训练
例1:"让邓妈妈给小郭送雨衣"这件事说明()。(《送雨衣》)
例2:"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例3:"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按的什么心?";"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说我的坏话!""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这三句话说明狼()。(《狼和小羊》)
三、判断与推理的思维训练
例1:因为(),所以大雁飞得(),因为(),所以大雁叫得(),因为()所以大雁拼命()。(《惊弓之鸟》)
例2:老人看见路上骆驼的脚印,左边一边深,右边一个浅,就知道();老人又看见路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便知道();老人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留下了牙齿印,所以他就知道()。(《找骆驼》)
例3:明明在上学的路上玩是不对的,但是他没有(),因为他认真改正了(),所以他仍然是个()。(《明明上学》)
例4:列宁想,蜜蜂采了蜜一定飞回()养峰人一定住在(),所以()。(《蜜蜂引路》)
四、比较与归类的思维训练
例1:比一比,再组词
骄()园()睁()渴()
桥()圆()挣()喝()
例2:把下列词语分四类写下来
镰刀、毛驴、月亮、白云、铁锨、山羊、星星、骡子、小狗、太阳、锄头、地球、风、雨、雷
例3:比较下面三句话,它们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海里的动物有三万种。
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
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海底世界》)
例4:把不正确的词划去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句话是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当时望见瀑布全身的心情十分(激动、害怕、喜悦、惊奇)(《瀑布》)
五、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训练
例1:照样子组词又大又圆
又()又()又()又()
例2:填空
青蛙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猫头鹰捉(),七星瓢虫爱吃(),赤眼蜂能消灭(),它们都是()。(《庄稼的好朋友》)
做一个好猎手必须()叔叔不但()而且,所以叔叔是()。(《打猎》)
我并不比别人()。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也(),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中国人()。(《一定要争气》)
六、形象化概念化的思维训练
例1:图文结合思考
从图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深夜,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还在紧张地工作?(《送雨衣》)
例2:把句子写得具体形象些
我们是花工,老师是园丁。
五壮士完成了任务。
例3填空
陈秉正的手(),什么棘针蒺藜都刺不破它。
他的弟弟简直象(),成天爬上爬下。
七、变式与逆向的思维训练
例1:"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处"能换成"深处"?为什么?(《山行》)
例2:根据句意写出词语
生出奇怪的念头()
非常喜爱,到不肯放手地步()。
例3:缩句
年轻的战士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口。
例4:找反义词
寂静()凉爽()崎岖()
例5:思考题
如果不把大家分成三个组,如果小伙伴们都去放牛,或者都去砍柴,或者都去采果子,结果会是什么样呢?(《这个办法真好》)
例6: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弹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事吗?(《在炮兵阵地上》)
思维品质方面的训练
一、思维的准确性训练
例1:看了《捞铁牛》这个题目,你觉得应该写些什么?
例2:课文中写了三件棉衣()()()课题中"一件棉衣"怎样理解?
例3;选择正确的打"√"
"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
形容荷叶长得非常多。()
形容荷叶长得太挤。()
形容荷叶长得茂盛,非常美。()
二、思维的广阔性训练
例1:说说下面的词语中"打"的意思。
打井打水打听打牵打球打扫打毛衣
例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穆老师的眼睛
(2)在炮兵阵地上
例3:把下面的词排成四句通顺的话写下来:
认识吗姐姐他你的
例4: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汗,写出几种来:
()得满头大汗。
()得满头大汗。
()得满头大汗。
三、思维的深刻性训练
例1:学过《小猴子下山》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例2:《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例3: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王若飞同志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视死如归》)
例4:"人们仿佛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另一颗"钻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也是无价之宝呢?(《钻石》)
四、思维的批判性训练
例1:改病句
(1)有一天,我经常看见小明给王奶奶挑水。
(2)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例2:判断题
(1)明明上学在路上玩不是好孩子。()
(2)"那声音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抖起来"是比喻句。()
(3)这个人是强盗,这个人是齐国人,所以齐国人是强盗。()
例3:选择题
"时时早,事事早"可以理解为
(1)时间抓得紧;(2)做事不拖拉;(3)时刻努力奋斗。
五、思维的灵活性训练
例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哥哥在屋里温习功课。改成疑问句--
(2)暴风雪把山口封住了。改成被字句--
(3)这朵花很红。改成比喻句--
(4)蟋蟀在平台上鸣叫。当作人来写--
(5)小刚背起书包,小刚打开门。小刚直向学校跑去。连成一句话--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39-01
一、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首先,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比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青菜》阅读文后的一个题目,共有三问:
第一问: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
第二问: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第三问: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
关键是第二问,作用就是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平时复结时,如果不细致不深入,答题就显得很盲目。
其次,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考语言连贯方面的题,我们不妨也把它当作一个小阅读题:
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处选填恰当的项。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为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叮
A注定行不通的
B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C违背时展潮流的
D不得人心的
我们分析这四个选项,很显然四句话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顺序,即因果关系,依次为B、C、D、A.
再如,调整下面各句的顺序,使之合理。①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②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③总之,我们要拿来。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②③④句属于正面阐述,⑤句属于反面阐述,这两大层次就明确了;再看前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条件,应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来”后的具体做法,又是第④句话的条件,第②句是强调第④句中“这人”应具备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后。顺序就调整为:③①④②⑤
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阅读中注重提高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虽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现形式―――借助于语言。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
A认识理解能力;B分析综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D调整组合能力;E比同较异能力;F评价鉴赏能力。
周国平
我出生在都市,并且在都市里度过了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岁月。可是,我常常觉得,我只是都市里的一个外乡人。我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基本上是坐在家里读书和写作,每周去一趟单位,偶尔到朋友家里串一串门,或者和朋友们去郊外玩一玩。在偌大都市中,我最熟悉的仅是住宅附近的一两家普通商店,那已经足以应付我的基本生活需要了。其余的广大区域,尤其是使都市引以自豪的那许多豪华商场和高级娱乐场所,对于我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是一些我无暇去探究的现代迷宫。
近些年来,我到过别的一些城市。我惊奇地发现,所到之处,即使是从前很偏僻的地方,都正在迅速涌现一个个新的都市。然而,这些新的都市是何其雷同!古旧的小街和城墙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城公路和通衢大道。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向每一个城市的中心胜利进军,成为每一个城市的新的标记。可是,这些标记丝毫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相反却证明了城市的无名。事实上,当你徘徊在某一个城市的街头时,如果单凭眼前的景观,你的确无法判断自己究竟身在哪一个城市。甚至人们的消闲方式也在趋于一致,夜幕降临之后,延安城里不再闻秧歌之声,时髦的青年男女纷纷走进兰花花卡拉OK厅。
当然,都市化还可以有另一种模式。我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例如世界大都会巴黎,那里在更新城市建筑的同时,把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几近于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个性,它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这样的城市无论多么繁华,对于它的客人都丧失了学习和欣赏的价值,对于它的主人也丧失了家的意义。 其实,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而已。
就我的性情而言,我恐怕永远将是一个游离于都市生活的外乡人。不过,我无意反对都市化。我知道,虽然都市化会带来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之类的弊端,但都市化本身毕竟是一个进步,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只是希望都市化按照一种健康的方式进行。即使作为一个外乡人,我也是能够欣赏都市的美的。有时候,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漫步在灯火明灭的北京街头,望着被五光十色的聚光灯照亮的幢幢高楼,一种赞叹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浩瀚宇宙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可爱的人类竟给自己造出了这么些精巧的玩具。我还庆幸于自己的发现: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 “其实,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而已。”这句话如何理解?
3. 都市化有哪两种模式?作者对都市化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文概括。
王建永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我们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 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摘自《北京日报》2001年7月29日,有删节)
1. 作者具体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上的话作答)
2. 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大舟、风与大翼的关系,作用是什么?
李开盛
最近,中国人读书少的问题又被媒体提了出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重提针对全国国民的阅读调查: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435本,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425本,2009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有关2011年韩国人均读书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的数据,该报道并未予以直接证实。但研究者称,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人的读书量确实偏低。
为什么如此?有人可能首先想到:是不是互联网冲击的后果?因为435本指的是传统纸质图书,是不是多数都读电子书去了呢?不能否认互联网这一因素的影响,但是,国外的互联网水平并不比我们低,为何其传统图书的阅读量仍会远高于我们?更何况,调查指出,753%的18~70岁国民仍然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可见互联网的因素影响有限。
有人可能会提到,是不是图书价格太高,导致许多人买不起、读不起?这也是一部分原因。不过,大量的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免费阅读,只要真心想读书的话,没钱买书并不是一个大的障碍。
我觉得,国人之所以读书少,关键是读书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前述阅读调查的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即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2%的国民表示满意,有209%的国民表示不满意,另有579%的国民表示一般。也就是说,有过半数的国人并不觉得人均读书435本有什么不妥。
之所以如此,是实用主义心理在作怪。书籍的作用,一在于传播知识、学习知识,二在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三在于交流思想、反思社会。而在实用主义心理之下,能够驱动中国人去读书的,可能主要还是第一点,即通过读书去获得知识,更通俗地讲,就是获得文凭或某种职业资格,从而为自己的工作与发展谋得一个进身之阶。
对此,作为大学老师的我有切身感受。很多学生认真读的多数是考研、考证的书。去逛校园里的书店,你会发现此类书占了半壁江山还不止。中国作家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期待由此带动文学类读物阅读量的增长。对此,不能期望过高。于出版社而言,这是一个淘金的机会;对于多数读者来说,对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好奇心,可能要远远高于对文学本身的兴趣。
近来,“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再度抬头,也再次表明国人的这种实用主义心态。因为这里讨论的有没有用,直接与个体的前途和需要相关,至于修身养性或者忧国忧民,根本就不是多数人读书的目的。
既然读书的三大动力天生就少了两个,读书难热也就毫不奇怪了。当然,这种“先天缺陷”也不能全怪国人自己。至少,通过阅读来反思社会、推动进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这种氛围下,思想类书籍的贫乏,无疑又构成一种恶性循环,进一步减弱了中国人对阅读的兴趣。
可见,要真正让读书热起来,一方面当然有赖于中国人自己提高认识。尽管实用理性并非全无是处,但我们也需要一种超越狭隘个体利益与考虑的价值关怀,去在阅读中品味人性、人生与社会。另一方面,从政府到社会各个层面,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思想空间与自由空气,让人们能够无所顾忌地阅读,并且提供有真正价值的精神食粮。
1. 文章所说国人读书少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国人读书兴趣不高的实质是什么?
2. 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功用?
3. 怎样才能让读书真正“热”起来?
(1)注意文本术语。文本专业术语通常是文本论述对象或与之相关的词汇,它们往往很难理解和记忆,常常是读过之后即被忘却,读完全文,更不知道所写内容和信息。这样,就会因无效阅读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带来麻烦和不安,进而影响阅读的正常进程。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将这些术语标志出来,就能有效地克服读后忘前的困惑,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和内容,直接为解题准备条件。因此,在阅读议论文时注意文本术语,边读边将它们逐一标出,这样将极大地提高议论文阅读的效率。
(2)注意文本修饰限定词语。不论是自然科学论文,还是社会科学论文,它们都力图传达最准确、最科学、最到位的知识信息。而要完成这个目标,作者在论述时必然采取很多起修饰或限定作用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向读者传达清晰准确的信息。如果没有这些词语,那么语句表述的信息将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改变。命题人就是抓住这些语言特点和规律,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分析能力。因此,在阅读文本时,要准确把握其中的信息,就必须对文本中起重要作用的修饰限定词加以防范,一边阅读一边将它们标出,这样有些命题的判断就迎刃而解。
(3)注意一个信息的不同表述和句子的言外之意。议论文的命题是灵活的,命题人在表述文本中某个信息时,不采用原句原词,而采用与之相似的词汇去表达,或将原句的言外之意表述出来,以此考查学生是不是机械地阅读。不知变通,囫囵吞枣,生吞活剥,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文本提供的信息的。因此,这类命题的难度系数更大,要求的阅读能力更高,学生只有认真阅读,仔细推敲,才能过此一关。在实际的阅读训练中,有的学生将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视为不同意思,或将不同意思的相同表述视为同一意思,是非倒置;有的学生忽视了言外之意,误认为无中生有。在阅读中多长个心眼,就少犯一次错误。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根据每个专题设置了写作训练点,最大的优点是写作训练点与专题内容结合得比较紧密。不足之处是每个专题写作要求之间缺少缜密的逻辑性。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点由记叙文到议论文,层次比较清晰。审视当下江苏省高中作文课堂,很多高中语文老师作文训练“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会训练记叙文,一会训练议论文,一会训练考场作文。造成这方面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写作规律的理解、对学生的训练达到的程度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无论如何,写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进行科学有序地训练,才能让学生写作少走弯路。
构建有序的作文训练课堂。作文教学首先把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训练区别开来,从文体训练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先把记叙文写好,然后写作议论文。张克中先生在《中学写作教学观察》一文中说:“写作只是一种倾诉过程而已。写作教学也只是让学生逐步学会倾诉的一种过程。”笔者在平时批阅学生日记、随笔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这里写的作文远远比考场作文要好。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思想自由,随心所欲地抒发心中情感。整个高中阶段,贯穿写作是一种倾诉的教学思想,从记叙文训练开始,让学生会写令人心动的细节、会写构思奇妙的情节、会写真情实感的文章。记叙文训练每次确立一个重点,例如从语言、结构、构思等角度切入,每个训练点让学生反复揣摩,反复写,自然会有感悟。
记叙文训练好了,高二阶段可以确定议论文训练的主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阅卷中,很多老师发现学生的作文文体意识淡薄,高考中考生写成的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散文不像散文,这是平时训练不到位导致的后果。议论文训练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观点写起,让学生学会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其实,学好写记叙文对于写议论文特别重要,议论文的论据就需要简练的概括、精当的选材,论据才能够为观点服务。议论文的结构,让学生从并列式结构写起,即围绕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再到递进式结构,即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逐层深入证明中心论点,“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写作中倾诉心声。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提炼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注重议论文结构等小的训练专题,让议论文训练有章可循。
二、作文训练读写结合不够紧凑,致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目前很多高中都专门安排阅读课堂,让学生阅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中,教师指导的少,阅读与写作训练脱节的现象多。例如,一周有2节阅读课,让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学生由于经验的缺乏,阅读一些时文精粹之类报刊杂志,但是阅读之后缺少教师点拨,没有转化为写作能力,所以,缺少读写结合训练的作文课堂。假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那么笔者认为两者教学效果都不会很好。
作文课堂需要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