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药学工作者论文

药学工作者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3 12:54: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药学工作者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药学工作者论文

篇1

主要栏目

设有研究论文(制剂研究、新药研究、治疗药物监测、药动学、药品质量、药物配伍和相互作用,新药临床应用及药物应用再评价)、药物与临床(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用药分析、临床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综述、医院制剂、药事管理、医院调剂、药物不良反应、科技简报、读者园地及其他。

获奖情况

篇2

关键词:临床药学;教育改革;毕业资格;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08-02

R床药学是药学和临床相结合的桥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临床药学在医院中存在的意义越来越重大[1]。随着人类疾病的复杂多样性,不合理用药、药物伤害事件不断发生,迫切需要药师深入临床,及时发现不合理医嘱并与医生互动探讨,提前干预,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医院药剂科在医院中的作用,临床药学系教育需要进行深化改革。

一、合理分配教师,采用双导师制度

临床药学系本科生教育培养过程中,药学生培养不仅要保证专业技能的精益求精,还需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职业使命感。在教师分配上实行双导师制度,保证每一个本科生分配药学导师和临床药学导师一位。专业课教师和临床药学导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真正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培养出符合新医改要求的高素质药学服务人才。

医药工作者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工作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双导师制度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广方面的知识获得途径,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方法、临床工作经验的积累为有效地进行知识获取提供了捷径。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

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一般会有三甲医院作为临床药学实践基地,为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优越条件[2]。每一位学生都有指定的带教老师,通过参与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和一些相关的课题,丰富学生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并获得临床药学工作能力。药学院校没有医院临床实践基地,导致临床药学的实践教学先天不足。学生培养只能偏向于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并且缺乏医院药师的直接指导。因此,对于临床药学本科生教育应当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结合,根据本校的专长、师资力量和优势,发挥最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临床药学实践能力需要从细节着手。可以在临床药学实习过程中,学生在各科轮转实习的同时,还要学习临床药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与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共同查房,积极参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从事药学监护和药物调配工作,开展临床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药学监护、临床处方点评等临床药学工作,还要学习填写部分表格,如药物管理政策、药物检测报告、地区健康监护评价、文献阅读等[3]。

我国设置临床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学制大多为4―5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或医学学士学位[4]。在我国,本科临床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倾向于传统的药学专业,基础学科、化学以及基础药学占主要地位。由于学制的局限,国内院校在本科阶段很难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学时。此外,教学课程受到教学资源限制,导致临床药学本科理论教学课程安排也不太合理,特别欠缺临床知识的学习,而其他类基础课程占用了过多的学时,影响临床药学的教学质量。可适当调整课程分配情况,本科前三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扎实基本功,后两年进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可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样在各个科室进行轮转培训,丰富临床用药经验。

临床药师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实战医院实习为有效地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医学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作为医务工作者都有义务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由此看来,学习和掌握临床药师的工作方法,对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显得十分重要。本科生可以跟着临床药学导师学习和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这对于每一个临床药学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虽然说实习药师的主要任务是药师助理,但是如果能在实习期间,初步了解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实现药师向临床药师对转变。这对于今后能更好地进行临床工作,更严谨地进行临床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毕业资格审核分配

为了使医院药学更临床化、专业化,纠正医生处方用药错误,广大本科生都有一种很不积极的想法,认为所有学生在完成本科课程教育后都可以顺利毕业。为保证毕业生专业素质,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资格必需通过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学院和实习单位负责审核临床药学毕业生申请毕业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基本条件,组织学生毕业考核,对学生政治思想、学业课程、临床培养过程等毕业考核和答辩基本条件的进行审核。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且由学校按照相关要求对论文相似性进行检测和评议。对于毕业考核不通过、未按时提交论文、论文评阅不合格者不得进行答辩,并延期毕业,以激励学生按时达成毕业各项要求,培养优秀临床药学人才。

四、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和临床研究的桥梁

临床实习对于培养本科生对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完成实习任务过程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目前在读本科生大多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实践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近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PBL教学模式为本科生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提高本科生的积极动脑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机会[5]。这种方法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协作性的活动,共同寻找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主动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可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让学生从“你讲我听,你做我看”转变为“我讲你听,我做你看”,在主动性上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从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的模式中,找到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得到的成果是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让本科生通过医院实践得到更好的思想和方法,所以说医院实践是一座桥梁。

五、结语

我国临床药学起步晚,尽管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6]。我们需积极改革现行临床药学教育制度,使培养出的药学工作者更贴近临床需求,使临床药学人才更加专业化,使得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逐渐进步。总而言之,临床药学教改意义不言而喻,想要提高临床药学教育水平、学好临床药学,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地对临床药学教育进行优化调整。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学华,李喜西,曾仁杰,等.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药房,2008,19(13):965-968.

[2]曹永兵,梁蓉梅,阎澜,等.临床药学思维模式培养浅谈[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5):350-369.

[3]王i,张文静,钱皎.中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药学实践杂志,2015,33(6):544-576.

[4]侯雪莲,武志昂.我国高等临床药学教育发展述评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医学与哲学),2015,36(4A):64-67.

[5]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7,28(15):72-74.

篇3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工作满意度;药学;调查

Analysis on Job Satisfac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GE Bin,MENG Min,SA Rina,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123-126

AbstractObjectiveTo fully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job satisfaction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 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o improve health service level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health car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Method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pharmacy staff was carried out, and Epidata and SPSS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entry and analysis.ResultThe township hospitals pharmacy workers’ satisfaction was not high, especially on the aspects of working condition, living environment, income, and welfa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gender, nationalities, positions or professional levels. While the education level mad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had lower job satisfaction.ConclusionThe job satisfac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on the aspects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promotion , training model, and the effective help-and-support mode with higher level hospitals should be formed.

Key words Township Hospitals;Job Satisfaction;Pharmacy;Survey

First author’s address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工作满意度是个体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所产生的情绪反映[1],也是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2]。有研究表明[3-5],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及病人治愈效果高度相关。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工作的主体,承担着我国农村卫生医疗救治、公共卫生服务和指导等相关职能[6-11]。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药学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探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药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及改善基层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提供参考依据[1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甘肃省886个乡镇卫生院的1 390名药学工作者进行全员调研。最终配合调研人数为1 281人,共发放问卷1 281份,剔除空白问卷、数据缺失量>50%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65份,有效回收率98.75%。

调查内容包括:(1)药学工作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专业、职称、学历等;(2)药学工作者的满意度。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结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13-14],于2013年5月~6月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药学工作人员展开调查,问卷现场填写并收回。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双遍录入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Likert5分量表法对药学工作者满意度进行检验。P值设定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

1 265位药学工作人员,男性614人(48.54%),女性651人(51.46%)。调查者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9.81±6.85岁;工作年限1~35年,平均工作年限6.99±7.27年;药学工作年限0~34年,平均药学工作年限4.26±5.52年。汉族药学工作人员最多,共1 131人 (89.41%),少数民族134人(10.60%)。见表1。

2.2总体满意度情况

汇总统计结果,得分>3.5者认为较满意,得分3.0~3.5之间的认为一般满意,得分<3.0认为不满意。表2表明,以3为满意度中间量,总体满意度为3.13,大于3分,表明药学工作者对工作比较满意,但满意度的得分不高。从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构成来看,药学人员在培训机会、人际关系、群众认可方面比较满意;在工作量管理制度、精神奖励机会、总体满意度、职业发展方面基本满意;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收入状况、福利状况方面满意度较低,尤其是收入状况、福利状况的满意度最低。

2.3不满意因素

通过调查,36.05%的药学工作者认为收入低是工作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26%左右的药学工作者对工作不满意是因为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发展空间小;医患关系复杂、其它、不清楚等原因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小。见表3。

2.4不同类型药学人员满意度分析

将采用5分制记分反映工作满意度的12个条目合并为一个满意度总项,构成总满意度[15]。对总满意度项与个人特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民族、职称和专业的药学工作者工作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学历的药学工作者总体满意度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大专及以上药学工作者。不同专业类型人员总体满意度得分情况见表5。结果表明,公共卫生专业的药学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最低(2.98分),药事管理专业的工作满意度最高(3.44分)。

3建议

本次关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结果显示,药学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不高,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3.24,评价为一般满意。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部门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水平。

3.1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结果显示,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药学工作者的平均年龄29~35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率大。这一结果与甘肃省从2006年开始每年组织“三支一扶”及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密切相关。鼓励应届毕业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给基层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力量。但调研结果显示,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工作难以实现人才梯队建设,难以留住人才,学历相对较高的药学工作者对乡镇卫生院的药学工作满意度较差。专业技术人员是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建设的中坚力量,对未来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及基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为此,建议卫生行政机构管理部门给予乡镇卫生院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16]。

3.2改善乡镇卫生院工作者生活水平

调查显示,36.05%的药学工作者认为收入低是工作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可见改善卫生技术人员的收入是激励药学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机制的同时,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以改善药学人员的生活水平。另外,在提高乡镇卫生院技术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收入状况和福利状况,以激发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为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建设贡献力量[17]。

3.3改善职称晋升机制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甘肃省药学人员的职称分布不均,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6%,且对职称晋升机会满意度不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当前国家在职称晋升方面的标准单一、乡镇卫生院科研环境差、经费短缺、科研氛围不浓、论文的写作和发表的水平低,不易获得晋升机会。同时,药学人员需和省、市和县级医院的药学同行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因而容易对工作条件和环境产生不公平感。建议对基层、边远地区的药学工作者的职称晋升标准给予政策优惠和倾斜。

3.4加强乡镇卫生院药师的业务学习

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培训已成为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18]。随着近年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和培训力度的加大[19],药学工作者对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满意度较高,一定程度体现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改善。调查结果显示,药学工作者的总体满意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认为当前工作的职业发展前景有待提升。

3.5建立帮扶协作关系

由调查数据可看出,乡镇卫生院存在着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并且也存在“有人才无设备、有设备无人操作”的现象,从而形成百姓看病难,卫生院效益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低,人才易流失的恶性循环。为改变现状,建议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对口帮扶项目[20],全面提高帮扶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重建群众对卫生院的信心,留住患者,从医疗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管理资源等进行帮扶[21]。

(1)对乡镇卫生院给予设备、技术资源支持,并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走下去”,对乡镇卫生人员进行培训,也可将乡镇卫生院的相关卫生人员“请上来”进行培训,这样卫生院将可以开展更多的检查与治疗项目。(2)建立专家门诊,帮扶医院的专家轮流到乡镇卫生院帮教,包括坐诊、讲课、查房,规范病历书写、指导诊疗、手术操作等,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并增加乡镇卫生院的效益。(3)乡镇卫生院药师到帮扶医院进行培训,了解药品采购、计划、管理、保存等管理流程,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药物目录,确保可全面满足群众用药,从而提高群众对乡镇卫生院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孙建红,石宇,李亚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J].医学与社会,2006,19(8):57-59.

[2]Spector, Paul E. Measurement of human service staff satisfa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Job Satisfaction Survey[J].Am J Community Psychol,1985,13(6):693-713.

[3]许军,胡敏燕,王以彭,等.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人口学统计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3,19(5): 525-527.

[4]马谢民,Rockwell Schulz,黄悦勤.管理因素与医师工作满意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3,9(8):478-480.

[5]童俐俐,骆宏.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3,23(5):7-8.

[6]付世龙,张彩莲.甘肃省安定区乡镇卫生院药剂科管理现状与发展浅析[J].中国药事,2011,25(1):81-82.

[7]陈丹丹,陈向东.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文献荟萃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8):41-46.

[8]DeSantis, V. S,Durst, S. L. Comparing job satisfaction among public and privatesector employees[J].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6,26(3):327-343.

[9]Bedeian, A. G,Ferris, G. R,Kacmear, K. M. Age, tenure, and job satisfaction: h tale of two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2(2):33-48.

[10] Porter, Lyman W., Lawler. Edward E. Propertie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job attitudes and job behavior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65,64(1):23-51.

[11]李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选摘)[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88.

[12]Quinn,R.P,Baldide Mandilovitch, M.S.Educ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1962-1977[J].Th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1980, 29(2):100-111.

[13]陈志勇,龙文武,傅克刚,等.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7,28(9): 62-63.

[14]李晓惠,王剑.深圳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10):632-633.

[15]杨佳,常文虎,李军,等.医院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6):656-658.

[16]王元元,丁宏.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子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1):10-12.

[17]许朝晖,罗轶.探索建立医院员工满意度调查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70-75.

[18]肖海燕,李菲菲,向浩,等.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98-101.

[19]葛智馨,陈英耀,黄葭燕,等.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3):5-8.

[20]邬美玉.城乡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76-78.

[21]方鹏骞,罗桢妮.组建城乡医疗联合体的构想与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2):10-12.

通信作者:

葛斌:甘肃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E-mail:gjy0630@163.com

篇4

医学期刊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品种由少到多,内容由最初的综合性发展为专科甚至于专题。今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发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种医学期刊出现到1862年近200年间,世界生物医学期刊仅仅20种,到1962年约为6000种,现已达35000种,近30年中增长6倍,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今天,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以及治疗心脏病的起搏装置和治疗肾脏病的透析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

中国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1981年为173种,1982年为200种,1983年为224种,1984年为246种,1988年为497种,截至1990年底,已达516种(其中检索性期刊64种)。从载体形态看,过去只有单一的印刷出版型,又出现了缩微型、视听型和机读型。当然印刷出版型仍为今天主要的载体形态。

二、医学期刊有哪些类型

1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政府机构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厂商出版的期刊;从载体形态以及文献加工程度上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

2按内容又可分为:

2.1学术、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临床报告等原始文献。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医学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学报、纪年、会刊或会议录、汇刊、综述、进展、年鉴等。

2.2快报性期刊,专门刊载有关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预报将要发表的论文摘要。内容简洁,报道速度快。如各种快报、快讯等。西文快报性刊物常常带有通讯、短讯、通报等字样。

2.3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载与学术机构或厂商企业有关的新闻消息,作为与社会(或机构的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纽带,刊名中常带有新闻或快讯等字样。

2.4资料性期刊,主要刊载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向用户报道各种数据和事实性情报,刊名中常带有数据、记事录等字样。

篇5

医学期刊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品种由少到多,内容由最初的综合性发展为专科甚至于专题。今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发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种医学期刊出现到1862年近200年间,世界生物医学期刊仅仅20种,到1962年约为6000种,现已达35000种,近30年中增长6倍,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今天,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以及治疗心脏病的起搏装置和治疗肾脏病的透析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

中国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1981年为173种,1982年为200种,1983年为224种,1984年为246种,1988年为497种,截至1990年底,已达516种(其中检索性期刊64种)。从载体形态看,过去只有单一的印刷出版型,又出现了缩微型、视听型和机读型。当然印刷出版型仍为今天主要的载体形态。

二、医学期刊有哪些类型

1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政府机构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厂商出版的期刊;从载体形态以及文献加工程度上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

2按内容又可分为:

2.1学术、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临床报告等原始文献。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医学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学报、纪年、会刊或会议录、汇刊、综述、进展、年鉴等。

2.2快报性期刊,专门刊载有关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预报将要发表的论文摘要。内容简洁,报道速度快。如各种快报、快讯等。西文快报性刊物常常带有通讯、短讯、通报等字样。

2.3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载与学术机构或厂商企业有关的新闻消息,作为与社会(或机构的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纽带,刊名中常带有新闻或快讯等字样。

2.4资料性期刊,主要刊载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向用户报道各种数据和事实性情报,刊名中常带有数据、记事录等字样。

篇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6821

国内刊号:11-2220/R

邮发代号:82-1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篇7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80-02

中药临床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1]。随着中医药临床的不断发展,中药不良反应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日见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中药注射剂约有120余种,占中药制剂的比例不足3%,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却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0%[2],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的现象屡有报道[3~5],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见,医院中药学只围着药品转的被动服务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如何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中药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基层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及任务

1.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运用传统的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手段和研究成果,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从而阐明中药生产、储存、供应、制剂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及如何使中药在体内发挥最大效用,以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的学科[6]。

1.2中药临床药师的任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应该包括: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生、护士进行中药学指导,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使用中药;进行中药的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搜集药物信息,向医、护、患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建立患者用药档案(药历),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研究院内制剂,指导其使用,监测其不良反应,改进、推广其使用。李庆生[7]提出临床中药学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提高用药安全”。实践证明,临床药师的工作除了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品使用的不良反应外,还能降低医疗费用[8]。

2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2.1中药临床药师业务水平难以适应合理用药的要求近年来,医疗工作迫切需要药学部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和建立中药临床药师制。目前医院老一辈中药药师长期在医院工作,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和丰富的药物知识,但由于知识老化,加上长期在药房里,掌握临床药学的新理论、现代知识和方法又有一定的难度,深入临床解决临床合理用药中的系列问题难以胜任。中青年中药师虽然知识较新,但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是以化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一些药学教育机构是开展了临床药学的课程,但由于学时的限制,临床医学的课程几乎没有,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知识匮乏。这种教育计划培养出来的中药师,谈不上参与和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另外,中药临床药师数量上难以形成队伍自成体系,工作面还不能覆盖所有临床科室,只能选择到重点科室,这一状况很难适应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但随着中药临床药师的数量增加、素质的提高,学有专长、精通某专科医药知识的中药临床药师将逐步形成[9]。

2.2药师与临床沟通不够深入临床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临床药师只有在深入临床的实践中确实解决了问题,才能树立自己的形象。目前,基层中医院药师尚未解决“下临床”的问题。下临床难,能够在临床第一线坚持则更难,有些已经下到病房的临床药师,由于准备不充分,自身条件不具备,药学部门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长期坚持。

2.3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基层医院的领导受传统观念限制,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有片面性,把临床药学错误地等同一般药剂工作。另外临床药学是非赢利性质的服务性工作,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而不愿花成本投入,忽视了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0]。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中药师在医院难有作为,除了药师自身的问题外,医院领导对中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4临床药学相关试验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还需要有一定的样品制备检测分析等设备和必需的办公设施,对此,大多数基层中医院缺乏资金投入。目前,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仅仅局限在处方、病历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用药,收集与分析不良反应来指导护士在药品的请领、使用、保管以及中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

3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策略思考

3.1发挥中医药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由于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因此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其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中药无论单味还是复方均组分复杂,能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指标极少,故笔者认为,中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应围绕处方合理、对证下药、依方炮制、中药剂量与煎服法、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临床用药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及中药安全性宣传等方面进行,并应以临床用药咨询、处方用药调查分析为切入点,在可能情况下可配合临床,就中医内科某一系统某几个病证同时分别设计提出A、B、C等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11]。

3.2提高临床中药师的业务水平目前医疗机构中有大量中医药学专门人才,可以从中挑选有工作经验和资质的中药师或中医师,进行临床中药师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入院教育,综合素质培养,涉及药政法规、职业道德等;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诊断基础,常规诊疗方法和技术;西医基本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西医临床诊断、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以及心电图、B超、X光片等影像学报告的初步阅读、分析和应用;药物知识和临床用药实践技能培训,了解所培训专业各类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与最佳用药选择,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评价能力,具有病历撰写能力等;沟通与交流技能培训,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药物信息方面的问题与需求,就临床用药中的实际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及时向有关医护人员提出警示,解决方案;医学心理学;药学文献检索;实验室技能培训;医疗文书有关内容等[12]。

3.3加强临床中药师的临床实践临床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锻炼而形成的。加强临床实践,有利于养成临床中药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临床中药师工作最重要的舞台也是“临床”,工作对象是患者,临床中药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训练自己围绕患者抓住主要矛盾灵活运用知识做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参与查房、会诊、访问患者、用药指导、进行药学监护和患者用药教育,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培养与患者沟通协调能力,成为专职化的临床中药师。

3.4更新观念,转变工作重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应当要以“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临床药学工作的目的。工作重点应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体”转变为“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从“操作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发挥其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对医师、护士、患者用药安全的指导、咨询和监督作用。为此,除了药师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整个医疗服务大环境的改变,更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院领导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在政策和制度上落实临床药学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待遇,把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药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3]。

3.5收集中药信息,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临床中药师应参与建立情报资料室,不仅要收集本院或本地区中药用药资料,还要收集国内外各种药学专业图书、杂志及临床用药与药物评价、国内外有关药品信息的网站特别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网站等方面的资料,重点收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涉及到中药安全性方面的信息,要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为正确使用中药提供咨询服务。

4结语

目前,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处于刚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建立适合中医医院特点的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推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J].中医教育,2008,27(2):1~4.

[2]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94.

[3]蔡庆群,席萍,丁群斌.临床常用9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广东药学,2003,13(2):47~49.

[4]蒋三员,罗治华,张健民,等.36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蛇志,2002,14(3):15~17.

[5]梁进权,王宁生.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新药,2000,25(1):56~58.

[6]董占军,王瑞昌,曹辉.临床中药师产生的必然性和主要任务[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5):396~398.

[7]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6,23(2):93~97.

[8]Ling JM,Mike LA,RubiriJ,et al.Documentation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m.J Health Pharm,2005,62(17):1793~1797.

[9]石小鹏.医院药学与临床药师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刘洪庆,纪宝平.制约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的因素探析[J].中国药业,2004,13(11):62.

[11]梅全喜,曾聪彦.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药房,2008,19(36):2801~2804.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127-03

农药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保证农业丰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培养具有现代思想的农药科技人才已迫在眉睫。因此,当前大部分农业院校都设置了农药学相关专业,用来培育“三农”急需的农药学科技工作者。青岛农业大学自200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农药方向药学专业以来,在深入研究创新“3+1”人才培养模式[1]的基础上,对农药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置与时代要求对接

(一)根据学生发展设置课程体系

农药学专业骨干课程体系由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及农药应用等课程构成,是一门理论、实验、实践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对人才培养来说,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改革首先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始:改变实验实践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将实验课、实践课独立设置,加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兴趣、实践能力,做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高度匹配。另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忽视选修课教学,造成毕业生“千人一面”的格局,非常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加大了选修课教改力度:提高选修课程数量和要求,拓展、放大学生自我拓展的空间,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数年的探索与改革,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表1)。

(二)“四加一减”,重在技能培养

1.增加选修课:设置农药方向选修课26门,共848学时,要求最低选修216学时。大量的选修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有利于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强项进行选择,有效应对社会多元化要求。

2.增加实验课:必修课程实验与理论比例为1.3∶1.5,二者接近,总的农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实验与理论比例为2.16∶5.02,比例合理。实验学时有所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精神。

3.增加实践课:在校期间农药学专业实践课达到6.5周,折合195学时,超过必修理论课学时数,有效解决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干事创业的信心。

4.增加毕业实习学时:毕业实习为19.5周,加上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始的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2周,合计21.5周,折合645学时。充足的实践时间,保证了学生科学思维得到系统训练,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减少必修理论课:必修课只开设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制剂、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等农药学体系核心课程,总学时150学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严格地说,农药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整个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紧密结合、有效运转,才能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农药学人才。为此,我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了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研究室、实习基地等四个开放式平台(图1),并将其有机结合、高效利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教材体系的选择与完善

相对于医药学等传统学科来说,农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关教材、教学参考书很不完善。例如,目前尚未有农药学方面的国家规划教材,而已有的教材也存在内容滞后等缺陷。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尽一切可能采用农药学权威著作作为教材,同时有针对性地编写完善了农药学课程体系必须的配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前,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或即将出版、由孙家隆编著或主编的农药学教材与教参有:《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一版)《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现代农药合成技术》《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二版)《农药科学使用》《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虫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菌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除草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鼠剂卷》《新编农药品种手册》《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第二版)等。其中《农药化学合成基础》《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等已经被多所农药学相关院校采用为教材,《现代农药合成技术》获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一等奖。教材、教参的完善,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习时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三、课堂理论教学多元化,加强思维训练

“多元化教学”指的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导:全部核心课程(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制剂、农药分析等)及部分重要选修课的教学,都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对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是:条理清晰、图表丰富、图文并茂、动漫结合,讲授知识必须和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学科前沿及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摈弃“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以研究式教学为核心:这是我们近年来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授的内容作为一个课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例如,在讲授《农药化学》课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我们将天然的毒扁豆碱作为一个课题,进行先导优化、创制经纬研究;同时将先导优化、生物等排、药效基团拼接等农药化学专业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训练其发散性思维。以案例教学为依托:这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的教学手段,即课堂教学以案例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与讲解,学生较深入地掌握知识要点,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农药合成》课中丙溴磷的合成与生产教学中,我们将“丙溴磷的合成与生产”作为一个案例,通过“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归纳得出如下合成路线图。[3]

根据合成路线,结合实例解析各种路线的优劣,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成与生产方案的能力。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即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青岛农业大学农药学QQ群,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在每学期开始前将该学期课堂教学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难点疑点分析等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及农药学QQ群,让学生提前对该课程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地进行预习、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课堂、课外答疑外,还在网络平台和农药学QQ群上进行答疑教学、作业讲解等,做到关键知识点课外答辩共用化、公开化,使全体学生受益。

四、重视实验教学,养成探索精神

(一)精选实验内容,实用与创新结合。实验教学应具有连贯性与梯度性,所以我们在设计农药方向药学专业培养方案时,学生实验以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提高实验技能作为《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的选题原则:和实际生产相关联的综合性实验占40%,设计性实验占40%,与科研相关的研究创新性实验占20%。力争每个实验都有与之对应的工业产品或科研课题,使学生实验过程中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独立实验,突出能力培养。学生迟早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动手能力、工作的主动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实验必须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前,在学习与研读教材、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经教师点评与改进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规范操作、记录详细,力争做到和科研紧密结合;实验后,认真归纳总结,形成一份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与讨论、问题与思考等内容的规范性实验报告文本。

(三)单独考核,提高重视程度。实验课程全部与相关理论课教学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独立计算学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考核由实验部分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比重为60%和40%。实验部分主要考察实验准确度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期末考试则主要考核实验技术与实验操作。

五、实践教学,深入社会

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六学期进行的农药学综合生产实习和假期进行的社会实践。其中第一阶段共4周,进行方式与内容如表2所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亲身参加生产,获取企业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信息,解决就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第二阶段在第六学期后的暑假进行。暑假前,学生自由组成实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入社会,完成至少4周“真刀真枪”的岗位“职工式”的实践。时间和内容根据学生自我定位的就业方向确定,成绩由实习基地专家、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学校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学生对农药工业企业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自己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5]打下基础。

六、提升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的质量

科研训练、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教师双向选择,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6人。为了保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相同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为同一位导师。科研训练在第七学期进行,主要内容为导师指导下的立题、文献检索、科研内容的基本素质培养,为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基础。

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进行,学生按照导师下达的任务书首先进行文献检索、立题研究,完成立题报告。报告经审查合格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一项农药学方面的课题研究。课题分为理论型与应用型,以密切联系农药学科为要旨。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我们加强了检查力度:三月中旬进行中期检查,主要查看毕业论文进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六月中旬进行全面的“盲评”与20%的重复率检索检查。经数年的坚持,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七、建设师资队伍,“高、精、尖”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离不开过硬的师资队伍。应学校要求,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在校教师培养和学科专家引进力度。目前,专职农药学教师17人,结构如表3所示:无论是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还是访学与社会实践经历,都趋于合理状态。

篇9

“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用药亦然,一误便隔生死。”这是出自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所作《本草衍义》中的话,它深刻又简单地告诉我们,未来从事的药学行业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特殊领域,是应该以十万分责任心、良心、仁慈心去认真对待的事业。[1]然而,作为一名培养药学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反思及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人、集体意识缺失,我行我素

在近10年的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笔者能深切体会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们都期盼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学行业从业者。然而,要成为一名被行业认可的从业者,不仅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最基本的做人的品行和修养。遗憾的是,笔者发现相当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太浓,自私、任性,心中缺少他人和集体,爱我行我素,甚至不够尊重师长,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越发表现突出。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和我们社会大环境有关,但是,当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健康时,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缺少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教育

药学从业者是一批特殊的人群,未来将从事包括药品研发、生产、包装、储运、销售、使用、监督等工作,是否能以病人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的优质药品,取决于我们培养的药学工作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然而,目前,更多的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上的培养和教育还很不足。比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论文时,常发现一个问题,即虽然实验结果正确,但学生对完成的实验数据不愿花时间多推敲、多思考,作风不够严谨踏实,常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这样,由小见大,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也是草率了事,完成即可,那么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又如何保证呢?

二、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每年学生就业期间,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研及对用人单位的回访,我发现,在本科阶段,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并不太高,反而,更加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行、从业态度、团队意识及个人悟性。用人单位多认为,态度和品行更加突出和重要,专业水平不足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弥补、重塑,但如果发现求职者好高骛远、我行我素,对团队不够忠诚可靠,不能服从安排,那么这样的求职者是会被一票否决的。

(二)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药学行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不用多说,近几年发生的如“毒胶囊事件”、“齐二药事件”、“疫苗事件”等多起药品事件提醒我们,药学行业从业者如果以一己之私,弄虚作假,或者马虎大意,,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三、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加强提高药学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

(一)将对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笔者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讲授,在讲到倍半萜类成分时,可结合我国药学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这一典型事例,既讲述我们一般如何从中草药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最终实现新药的开发,又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讲述生物碱类成分时,可以讲述麻黄碱的功效和应用及其与冰毒的特殊关系,既让学生学习到了麻黄碱的专业知识,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药品行业生产、销售、监管无小事,从本科阶段便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讲到曼陀罗、乌头、马钱子等有毒中药时,既介绍了其中的有效成分或毒性成分,向学生强调药物使用中的注意和禁忌,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临床用药人命关天一般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专业教育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验教学是本科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培养中,通过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多次重复实验过程,多次采集实验数据,务必做到实验结果经得起推敲检验,着力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创杯项目,这样可以在专业实验室系统的完成一项科学研究,结合笔者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不断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老师长期的合作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务实求真、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

(三)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开设讲座,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到学校为学生们开设讲座,讲述药品行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需求,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对自身品行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完善。同时,我们还应该走出去,利用学生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药品行业包括储存、生产、销售、监管、研发等各个环节的优秀工作者,在他们的工作岗位身临其境地深切感受行业对他们的要求,从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院特色的鲜明标志,反映了学院师生对学院、对专业的情感认同,加强具有药学特色的学院文化内涵建设,能增强学院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新力。将校园建设、环境设施赋予药学生命和感彩,通过张贴药学家名人名句条幅,开设药用植物园,建设学院药学成就展览馆、国际和中国药学研究发展现状展览等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又让学生时常都能感受到药学的魅力,将人文建设与自然建设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贯穿独具特色的药学校园文化,传承悬壶济世、精业济群的奉献精神,倡导严谨务实、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药学气息,精深的医药文化,独特的药学气质,使学生心中形成一种不懈追求、勇攀高峰的学术理想,一种恪守职责、履行职责的行为准则,一种诚信、守信、慈悲、仁爱的药德品质。

(五)以校园社团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日常教学以外,笔者还担任药学、制药专业学生的专业导师,常利用平时教学的间隙,为学生社团做顾问。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让学生感受药学学科特色与魅力,可以开展一些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把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融入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院每年会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笔试,主要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部分为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综合设计等能力。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无形中转变了形式,不再是说教与灌输。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中,学院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加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会,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们,培养踏实肯干、科学严谨的作风。

(六)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举办药学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药学知识视频展播、药品知识竞答、常用药品安全使用知识宣传、营养保健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亲身体会到学有所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仁爱同情心,树立扶贫救困、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因此,在药学学生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有助于学校进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程卯生主编.医药伦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篇10

2011年度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包含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和“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医学科学部根据优先资助领域,经专家研讨确定重点项目立项领域。“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主要鼓励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而当年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未能覆盖其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围绕医学科学前沿开展的基础研究,这类申请可不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的限制,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和学科前沿,直接申请重点项目。

有关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参看本《指南》中重点项目总论部分及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部分。特别要求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对于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根据下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准确填写立项领域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附注说明应写明项目申请所属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

对于“非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可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自主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申请代码;基本信息表附注说明栏应选择“非领域申请”字样。此外,“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除了按常规要求撰写申请书外,还需要在申请书正文部分的最后增加一项800字左右的“关于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的情况说明”,在此说明中着重阐述与本次申请密切相关的重要创新性进展的实质性内容、相关研究结果以及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情况等。对于本次申请所依据的“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的代表性论文,要求必须是申请人近期发表的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论文。

未按照上述要求撰写重点项目申请书的项目申请,本科学部将不予受理。

医学科学部2011年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80项,其中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拟占资助计划的80%,“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拟占资助计划的20%。资助强度约为200万~400万元/项(如特别需要增加资助强度应加以说明,但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项,平均约3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为5年。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项目经费,除了填写经费预算表之外,还需要写出尽可能详细的预算说明。

2011年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

1.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H01呼吸系统)

2.出凝血调控异常及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干预(H08血液系统)

3.血管损伤、修复的机制及干预的基础研究(H02循环系统)

4.胃肠道粘膜损伤相关性疾病的机制研究(H03消化系统)

5.肾脏进行性纤维化的发生机制(H05泌尿系统)

6.宫内微环境改变与子代重要疾病发生的关联机制(H04生殖系统)

7.胰岛细胞功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H07内分泌系统)

8.重要致盲眼病的发病机制及眼损伤修复与视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H12眼科学)

9.精神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发病机理研究(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10.神经电活动异常与发作类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11.多功能造影剂与分子探针的基础研究(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2.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理论方法及基础研究(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3.重要人体寄生虫病原学及致病机理研究(H19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14.炎症性及免疫性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H11皮肤及其附属器)

15.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H06运动系统)

16.脓毒症致多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H15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17.蛋白质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H16肿瘤学)

18.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H16肿瘤学)

19.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H16肿瘤学)

20.性激素与肿瘤发生发展(H16肿瘤学)

21.营养素及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与慢性病防治的基础研究(H26预防医学)

22.环境与职业暴露人群早期健康损害防治的基础研究(H26预防医学)

23.免疫生物治疗的细胞与分子机制(H10医学免疫学)

24.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排异及免疫耐受的基础研究(H24医学免疫学)

25.药物高效传递系统基础研究(H30药物学)

26.胰岛素抵抗与药物干预新靶点研究(H31药理学)

27.重大疑难疾病中医治则治法的基础研究(H27中医学)

篇11

撰著《中医文献学》,创建中医文献学科,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文献学专著。奠定了中医文献学科的学术。1991年至1999年分别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金奖、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马继兴带教进修生、硕士生、博士生数个名,培养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中医文献学科,就是这样从无到有,日益发展壮大。

研究古代针灸历史

马继兴数十年致力于针灸史研究,撰写完成针灸史书稿。1993年出版《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1992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古代针灸医学学术成就的考证研究”,形成43万宇书稿(待出版)。发表针灸文献与针灸史学术论文若干。

辑注《神农本草经》

1982年卫生部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其中包括《皇帝内经》等十一种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项目,马继兴负责主持的是《神农本草经》项目。经过十年艰苦研究,撰著出版《神农本草经辑注》。《神农本草经辑注》与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先后分别获得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立夫医药研究优秀著作奖、广州仲景中药杰出成果奖,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辑复佚失古代医书

撰著《古佚医学丛书》书稿。1984年应日本医史学会、日本东洋医学会邀请,赴日本从事公元十世纪日本古书中保存中国亡佚医书研究工作,并做专题学术讲演“《医心方》中的古医学文献初探”。1986年又应日本北时研究所东洋医学研究所聘请,作为客座研究员,对抄录于日本十二世纪、由名医陈延之撰著于五世纪的重要医学《小品方》进行实物研究,完成“《小品方》古写本残卷分析(包括”《小品方》残卷的医方出典考察“与《小品方》残卷研究”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