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05:35: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首先,人类对动物的肆意捕杀,一方面造成了动物的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动物对人类的敌意不断增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动物与人类的友好关系。事实上,一直以来,人类残害动物的行为一直没有停息过,吃孔雀、吃猫头鹰、吃猴脑、吃丹顶鹤、吸熊胆,真是到了“万物皆入口”的地步!您想,这样怎么能不引起动物的愤怒呢?怎么能让动物不挺身而出、奋起反击呢?这也是造成了动物攻击人类、甚至伤害人类生命的重要原因。
首先,人类对动物的肆意捕杀,一方面造成了动物的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动物对人类的敌意不断增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动物与人类的友好关系。事实上,一直以来,人类残害动物的行为一直没有停息过,吃孔雀、吃猫头鹰、吃猴脑、吃丹顶鹤、吸熊胆,真是到了“万物皆入口”的地步!您想,这样怎么能不引起动物的愤怒呢?怎么能让动物不挺身而出、奋起反击呢?这也是造成了动物攻击人类、甚至伤害人类生命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文明与法律
人类经历了不同的文明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一般认为可以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三个阶段。我们目前仍然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在西方,人们往往把法律与人类文明状态联系起来,认为法律使人类从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并不断维护和促进这一文明。法律与在法律基础之上的法治本身即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都起着确认、促进、巩固和保障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索取之上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人类更加疯狂地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随着财富的增多,国家和阶级的出现,以强权为基础的法律随之也诞生了。法律通过对财产权的确认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极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刺激个人追求更大的财富,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社会的整体财富,人类逐渐建立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法律在人类文明的出现与进化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自身也渐进地发展进化,从同态复仇到罪刑相适应,从罪行擅断到罪刑法定,从“刑不上大夫”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刑、民、诉不分到形成各个专门法律部门,从充当专制统治的工具到作为民主政治、公民权利的保护神。而在人类漫长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世界的不可知性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有限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期并未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远古时期,人类臣服于大自然的威力之下,大自然在人类眼中是神秘与不可战胜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相信“人定胜天”,无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终于导致了环境危机。人类的贪婪与行为的无度终于把人类建立的文明带向了崩溃的边缘。而法律作为“智慧之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性总结,但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人类建立的法律与制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烙印,成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工具,而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助手。随着环境危机的加深,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与人类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要摆脱人类面临的困境,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限制,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审视。人类在地球上能够繁衍生息数千年是因为人类有理性与智慧,并能作出自我反省。最终,人类提出了要建立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生态文明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律。也就是说在生态文明的映照之下,法律首先要实现自身的“生态化”。法律的指导思想要从传统的个人主义、团体主义转变为生态主义,即尊重自然。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与其他物种共同拥有地球。人类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不仅属于当代人还属于后代人,人类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不对后展的能力构成危害。其次要把法律观念转变为生态本位,即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传统的法律理念与价值追求,如公平、秩序、自由等,也要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秩序向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秩序扩展,环境资源的代内公平享有向环境资源的代际公平享有迈进,由人类发展经济的绝对自由向相对自由推移[4]。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完善法律理念,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律制度,使“生态化”的法律成为生态文明的保障和动力。
三、生态文明的实现基础———法律对环境行为的调整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对人类环境行为的调整予以解决,法律对人类环境行为的调整形成环境法律关系———即人与人之间以环境为媒介的法律关系。那么作为“者的命令”的法律能对环境,包括环境的组成要素动物与植物进行命令和禁止吗?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在某些环境法学家眼中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认为通过赋予动植物以法律权利,并进行制度设计代替动物、植物行使权利,这一问题便可以得到完美解决,只有这样,环境问题的解决才成为可能。笔者认为,古今中外的法律都是人设计的,人执行的。法律是人类智慧和理性的产物,人类的理性是法律能调整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有理性才可以认识理解法律,才能够自由地形成意识并主动选择行为,人类亦可以依据法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调整。理性是人类的特质,动物或植物不具备这一特质,它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本能而行为,它们无需遵守人类制定的法律,人类的法律亦无法命令他们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笔者认为,从伦理学意义上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毫无问题,对动物进行道德关怀也是值得提倡的,但动物无法获得与人类相同的法律地位,亦无法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无法享有法律权利。在现实中当人类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无论动物的数量是多么庞大和无辜,只要存在威胁人类的可能,那么成千上万地消灭某些动物立刻成为人们首先想到的要采取的行动,在历次疫情中无数次发生的事实一再提醒我们,法律都是从人类的利益角度出发解决问题的。当然必须承认这么做缺乏对动物的道德关怀(包括那些不无辜的动物),但是让我们回到法律本身,必须看到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道德关怀的对象可以无限扩大,但法律有其自身的边界,无所顾忌地突破这一边界在笔者看来,即是强迫法律做它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可能最终结果只能是对法律的消解,会失去民众对法律之信仰。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生物中心;道德生命
进入20世纪,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并逐渐意识到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立足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无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界进行着无止境的掠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最终,威胁到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观。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
1.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流派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了三个流派,分别为“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流派”。
(1)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该流派包括了以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主义”和美国哲学家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主义”,他们主张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至动物,动物应当享有与人平等的道德地位。
辛格作为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动物与我们人类之间并没有一道明显的鸿沟,动物或多或少都有和我们人类相同的能力。无论动物的天性如何,人类都应当去关心它,如同关心我们自己一般。动物具有和我们同等的权益,人类不应当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动物的利益,避免成为物种歧视主义者。“把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伟大原则扩展应用到其他动物的生活中去,把动物奴隶和人的奴隶都埋葬在历史的坟墓中”。
作为“动物权利主义”的代表,美国哲学家雷根提出了“天赋价值”,认为不仅仅我们人类有天赋价值,动物也具有天赋价值,动物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存在的,它是独立存在的,人类不能将它们当作工具来对待,动物也享有和人类同样的获得尊重权利,人类必须尊重动物们的天赋价值和它们的权利。
(2)生物中心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包括了法国哲学家施韦兹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以及他的继承者美国哲学家泰勒的“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该流派主张将道德的关怀扩展至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有机体。
法国哲学家施韦兹作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主张将伦理学的范围扩展至所有的生物。他认为,人类首先需要认识到敬畏生命,不仅要敬畏自己的生命,更要敬畏其他一切的生命。生命是神圣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的。不能以人类主观判断中价值的多或者少,进而对其他生命进行区别对待。
作为施韦兹的继承者,美国哲学家泰勒提出了“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泰勒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生命,自然界是一个无数生命有机体构成的整体,每一个生命有机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天赋价值。人类与这些生命有机体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不能以人类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甚至是贬低其他生命来证明人类自身的优越性。此外,泰勒还提出了人类在对待其他生命有机体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当人类的利益与其他生命的利益产生矛盾时应遵守的原则。
(3)生态中心主义流派。该流派包括了以莱奥博尔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和以A.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相较于之前的两种流派,前者强调的是生命个体的权利与价值,而“生态中心主义流派”更注重于整体性,该流派主张将整个自然界都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
美国哲学家莱奥博尔德的“大地伦理学”首先提出了要扩展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莱奥博尔德认为伦理学最初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着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现在应当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将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界,能够确保自然界持续存在的权利。其次,莱奥博尔德认为伦认为,人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并不是自然的征服者,人类不能再以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自然界,要学会去尊重自然和热爱自然。
“深层生态学”由A.奈斯首次提出,并由生态学家塞申斯与福克斯补充完成。“深层生态学”首先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式的环境保护运动并不能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因为其立足点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科技发展的落后造成的,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弥补。“深层生态学”则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来自于人类的价值观念,人类需要意识到自然界的各类物种都具有内在价值,即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关系中与我们人类是平等的,我们人类只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2.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三个流派当中,“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与“生物中心主义流派”强调的是个体的权利和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流派”强调的是自然界整体的权利和价值。虽然这三个流派的某些观点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观点是一致的。
(1)主张将道德的关怀扩展至所有生命体和自然界。在过去,伦理学的研究仅限于人与人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只用对人讲道德。但是人的行为还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生命紧密相关,人的任何举动都会对它们造成好或坏的影响,所以人类应当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应当给予它们道德上的关心。
(2)自然界和生命有机体具有内在价值。一直以来,人类只用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价自然界与其他生命体。那么,在这样的主观评价下,它们只会具有工具价值。然而,对自然界与生命体的价值评价,只能以它们自身作为标准,而不是以人类的标准。它们的价值是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类赋予它们的,我们应当尊重与重视这样的内在价值。
(3)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但具有特殊的作用。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虽然人类是属于自然界中普通成员,但是人类在中间却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人类能够主动地去改造、适应以及修复自然界,就像家里同辈们岁数最大的那位一样,那么人类就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1)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认为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可以依靠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掠夺,对自然环境进行任意的破坏。虽然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异常、土地沙漠化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非人类中心主义否定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强调人类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人类不能超越自然,只能依赖于自然。当然,人类需要发展,就势必会再向大自然进行改造,但是这种改造不是施暴,必须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
(2)注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人们往往只以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自然界,而对自然界的开发也更多的是经济目的。这样的做法,虽然创造了财富,却毁灭了大量的没有经济的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任何物种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而这些价值没法用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的,任何物种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在价值还包括比如物种的多样性价值、生命价值等等。所以,当我们再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再单单抱以经济目的,要同时注重与保护自然的内在价值。
(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当下,生态环境问题俨然成为了我们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过往惨痛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转变以我们人类自己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我们需要将自身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统一起立,将对自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统一起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发展也必须与自然关系保持平衡,所以我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互惠共生,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也是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自我反省与反思。它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首次将伦理道德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还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它的理论对于我们当下的环境保护事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
一
在人类社会早期,它的复杂性还在于,在十分漫长的岁月里,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与人类的全部活动交织包容,附着在人类活动过程之中,是一种弥散的存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教育不过是一个组成要素,一种维系社会运行的机制,要清晰地描述它是困难的。但,它又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教育的起源,应首先弄清人类为何需要教育,教育有什么作用,这得置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察。
首先,教育的发生,人的本质属性的矛盾性是其内在根据。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多数动物相比,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人的原始特性是他的未特定化,即人的本能的匮乏。我们知道,大多数动物出生后很快就能独立生存,其生存能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是本能的,而人之初生,赤身,孱弱无力,没有先天赋予的生存装备,因此人的生存装备需要外界赋予,具有人工性,例如抵御寒冷的衣服,对付野兽的武器等等。人出生十来个月后才能站立,然后蹒跚学步,十多年后才能成熟,并得到生存能力。然而,这种生存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由外界赋予的。正是这种人的未特定化产生了对教育的需要性。人的这种很长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独立生存能力的过程。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学会掌握和运用其生存所需的人工性装备。
其次,人与动物另一个区别是其行为并非受本能的指引,而是受思想指导的。人有思想,因而其活动是能动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马克思在比较动物界与人类的区别时曾深刻地阐述了人类思想的性质,他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大脑的充分发育,脑容量的增大,是思想发生的自然物质基础,然而,人的思想也不是先天生成的成熟系统,而是要在后天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机能之一。人是具有极强社会性的生物,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存。人类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社会化,积淀成特定时期的文化,并代代相传,作为后代进一步发展新经验、开拓新知识领域的基础,从而使文化越来越丰富。否则,让个体单独去探索如此丰富的人类经验,是难以想象的。人类意识到了这是社会赓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自觉地把传递这些经验当作自己的使命。
第四,教育也是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人类取得的一切进步,都有赖教育予以保存和传承。教育是表示:当人们尝试着解决生活中无数问题的时候,从应付生存环境的偶然做法,进一步演进到起初是零散的,随后成为有条理的关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知识的授受过程。所谓有条理的知识,就是可重复运用并可传授给他人的知识。这种由零星的、个别的、不稳定的知识,变为有条理的、共有的、稳定的、靠学习获得为主的知识之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扩展的漫长过程,与人类最初的社会活动有着客观的、横向的、内在的联系。教育,使人明白如何为人,如何生活与生产、恪守规范与习俗、知晓责任与义务、明确地位与角色、懂得光荣与耻辱……等等,成为人类维护在社会中的互相关系、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也是人类进化得以连续的基本保证。教育不是亘古不变的抽象物,教育本身是历史的、具体的,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在人类初期,人类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人脑的发育以及随之而来是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广泛进行,社会延续的客观需要──总之,教育发生的条件,主观的客观的都具备了。在人类社会早期,教育与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混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那么教育就是如何进行的,教育是人类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活的方式,教育寓于人类最初的社会性活动之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最原始的本意。
二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初始阶段,教育是涵盖最广的社会现象之一,人类社会生活在各个层面、方面与其有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无时无处不直接间接存在其影响和作用。
首先,教育与人类劳动有着横向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如此紧密、重要,甚至劳动本身就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劳动与教育密不可分。但不能因此简单地结论,教育就是起源于劳动。教育所面向的是人的全部生活,从幼年到成人,在不同的生活层面,都有教育给予的影响。而劳动,毕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成人的活动。如果我们考察教育起源,仅仅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人生的一个阶段出发,其局限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学者对此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强调两点:
1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这无庸置疑。但许多材料可以说明,人类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是同步的,互为条件的,即是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没有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孤立地认识自然是无法想象的。石器是能够保留至今的关于人类劳动最显著的遗存,通过石器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某种认识与掌握和由于劳动的出现而引起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包括人类思维、身体机能和人类的社会组织等方面,反过来说,人类其他方面的进步,也促进了劳动的发生、发展。教育于其中也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所有关系都是互动的,绝非线性因果关系。没有人的思维的发展,没有人类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没有教育保存、传递人类所取得的进步,那么,即使生活中出现了某些新的因素,也只能理解为动物本能的扩展,无助于理解人类的全部进步,当然也无法理解教育的起源。因此,就方法论而言,应当摒弃线性因果决定论,将教育、劳动等置于系统之中考察,尤其是注意其互动,或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2人类史前史证实,古猿到人的转变,所敲打的第一块石器使之成为人类早期的生产工具,这是人类劳动发生的明证,是猿向人转变的最重要的标志,但绝非唯一标志。恩格斯认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又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阐明了人类自身生产方式是如何决定性地制约、支配着原始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指出:劳动愈不发展,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种支配关系,同劳动等方面一起构成了人类最初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恩格斯强调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但从未轻视家庭发生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血缘家庭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这是人类起源又一个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劳动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明确的地位和作用,不然人与动物就难于分别。与此同理,人类教育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确定不移的意义,不然人的教育与动物群体中存在的某些“教育”因素也难以分别。
其次,人类早期的教育与古猿的本能的“教育”行为有着纵向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不能分割的,但是,又是可区别的,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人又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这些天生的缺陷,并非是从人开始才有的,古猿也是如此。因此,古猿为使幼仔适应生存,一定程度的“教育”也是存在的。这使人们经常感到困惑,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教育源于古猿的教育,而古猿的教育又是本能所为,由此推演出“生物起源论”。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待问题,也许能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古猿是人类的远祖,而进化为人类的仅仅是古猿的一支,这需要有这样那样的条件和机遇,才能使这一支古猿与其他古猿不同,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并非所有古猿都能进化成人类的。尽管古猿与人类有着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古猿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程上是连续的,衔接的,甚至在人猿转变关头还可能是重叠和交错的,这一切都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然而,古猿在未进化为人类之前只是动物界的成员,人与动物毕竟有分野,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的教育与古猿的“教育”也不是一回事。马克思认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因而动物的生产带有片面性,“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表现为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其能动性表现为人的生产带有普遍性或全面性,可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成为改造自然界(包括社会)的主体,婚姻关系的变化和劳动的产生,就是人类能动活动的确证。人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包括人本身),造成了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这种能动性就是超越生物本能的人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本质力量,才成为人类教育发生的根源,同时教育也是这种本质力量的体现及其得以保持和不断扩展的手段和途径。人之成为人,人类社会绵绵不绝,正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获得和教育的发生使然。
再次,人类的早期教育与模仿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模仿可能是早期人类教育最直接、最有效因而也是最常见的途径。就个体而言,人从生命的第一天起,就在同伴的包围之中,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模仿,以获得生存能力;就群体而言,人类祖先在最初必然要向动物学习,模仿动物完美无缺的生活技能,并互相授受,以应付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人类最初的教育起源于模仿,这似乎顺理成章。然而,这两种模仿活动,如果脱离了思想的指引,那么,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本能的,是与动物一样,与“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与人类教育无涉。由于,人本身是从动物演化而来,人之初期动物性并未泯灭,在人猿转变之际,人的动物性占有一定的成分,动物所特有的本能的活动还是常见的,但,这并不妨碍从混沌中分离人的教育。人的教育与古猿的“教育”,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区别是是否受意识的支配。当人类的自我意识萌发时,并将对自身、对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有目的地授受时,人与动物的教育了就划清了界线。尽管模仿依然可能是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但在本质上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此外,人类最初获得的进步,也并非单纯依赖模仿能够得到传承。例如,人类最初婚姻关系的变化,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伟大开端,是从种的蕃衍方式上将自己同动物相区别,表明了人来自动物,又高于动物,是人类社会最具本质意义的进步之一。血缘婚姻关系体现了最早的人类社会规范。这是同本能与习惯斗争中建立起来的规范,这种规范,需要群体的认同,并建立起正常遵守的机制。这种规范,所克服的是本能,无法靠“模仿”来推行,有时强制则是必要的。无论人们使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规范,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也是如此。当人类祖先试着敲打石头制造工具时,科学和技术也就发生了。人类开始了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石器从选材、敲打、形状确定到使用方法等是一个连续的、不断重复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经验,表明人类社会对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系统的认识,并积累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元谋人遗址与同时代的西侯度、小长梁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石器主要有四种:石片、石核、尖状器、刮削器。在不同的区域,在很长时间内,石器的型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人类祖先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模仿”学习可能是一个保持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途径。因石器的制作,仅是人类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远非劳动的全部内容。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决非仅仅是个体意义上的,而更重要的是集体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具有某种系统性、某种组织性的,通过教育,确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还有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它同劳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劳动的其他方面,如采集活动、火的使用与保存、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利用,还有生活的其他层面,也一样发生着类似的情况。
三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 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次日期工作要点
第1周9.3-9.7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9.10-9.14生活的动物
第3周9.17-9.21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4周9.24-9.28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5周10.1-10.7国庆长假
第6周10.8-10.12动物的运动
第7周10.15-10.19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8周10.22-10.26社会行为
第9周10.29-11.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11.5-11.9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第11周11.12-11.1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2周11.19-11.23细菌
第13周11.26-11.30真菌
第14周12.3-12.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12.10-12.14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12.17-12.2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7周12.24-12.28从种到界
那次,我随团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茶油之都”新闻会。我在飞机上感慨道:“每次到北京都来去匆匆,顾不上到清华、北大去看看,很遗憾!”未料,下飞机时,一辆小轿车悄然驶来,同团的荣君对我说:“我陪你到北大、清华去走走。”原来,荣君联系了北京的朋友,安排了专车来接我们。随后,荣君陪我在清华、北大畅游了两个多小时,让我一饱百年学府之风采。在北京期间,荣君还陪我参观了游程以外的几处文化场所,让我很是感动。
说实,荣君职位比我高,我们之间无任何利益关联。当我向他表达感激之情时,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兄弟开心就好,收获感情最美!”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异于动物者在于,人与人之间有理性而高尚的感情。马斯洛的五需求层次中,第三需求是“感情归宿”:人是需要感情滋润的动物,没有感情,人就堕落成了动物。第四需求是尊重,第五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这都与人际感情、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的一切都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里,你能否赢得别人的感情,决定你能否快乐和成功,更决定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商业规则中,有“人缘即财源”之说;在权力场中,有“做官就是做关系”一说;还有诸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感情到位,不要开会”等说法,这些都揭示了感情和利益的关系。感情的意义远非如此而已,社会学家研究表明,人类的一切心理疾病都是人际关系造成的。其实,人类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尊重、欣赏、赞美,合作、宽容、和谐,这一切,涵盖了人类所有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获取感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放下自己,去热爱别人。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追求物质利益者可能得到冷冰冰的金钱,但他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爱情;追求权力者只会得到空洞的喧嚣和虚伪的谄媚,而得不到真心的崇敬和追随;一个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的人,是不可能拥有美好感情的,这样的人,他的一生注定是枯燥而孤独的。你只有付出真情,才有可能收获真情。当你带着对人类的大爱,去追求生命的理想和事业,当你遵循“真诚、智慧、无求”的大道,你才能收获真爱、尊敬和友谊等一切人类最丰美的感情,享受生命中最甘美、最醇厚的感情之果。
其实,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而在人类早期朴素的情感、认知状态下先民们也谦逊地承认动物对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以形形的图腾崇拜予以再现,譬如我们中国人就崇拜龙。
可是,随着人类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日益加强,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类开始习惯于以一种功利性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审世度物,开始自视为“万物之灵长”。形形的动物依人类的标准被分成各种类别:有用无用、好的坏的、可爱凶恶等等。中华鲟,也因今天人类活动的无限扩大,而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庆幸的是,在“人是万物之灵长”这一观念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对待动物的态度。在基督诞生前,比苏格拉底更早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提倡“与麋鹿共处”、“同与禽兽居”;庄子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齐,熟短熟长”:北宋张载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人皆为我同胞,万物皆是我同类,自然万物同根同源,人类并没有什么特别高贵之处。自然万物虽然各属其种,各行其道,但相互之间应该共存共荣,而不能彼此残害。
更值庆幸的是,自上个世纪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爆发以来,“天人合一”、“物无贵贱”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正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焕发青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回归自然,并将伦理关怀普及到人类以外的生命,对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地位有了全新的理解,对动物的态度也一改过去居高临下的俯视、怜悯或分析,而是将动物视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存在。于是人们发现,包括中华鲟在内的一切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有着极美的生之姿态、独立的生存方式以及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当大坝阻断了中华鲟洄游金沙江产卵的通道时,他们又在葛洲坝坝下找到了新的产卵场繁衍后代,来完成他们的生命延续之旅,他们有着超乎人类想象的美丽、聪明与坚强。
但由于而来宠物行业对社会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
就以往的事例:某市民为逝去的爱犬开追悼会,以及一批爱动物协会人士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运往餐馆狗只的车辆,一件件事例不禁让我深思:就中国而言,西北、新疆、贵州等一些偏远地区,水资源、教育资源。十分贫乏,经济落后,甚至温饱也成了一个问题。可如今,仅一个宠物的葬礼也如此盛大,但人类的问题却得不到重视。
保护野生动物的第一个也是狭隘的理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这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上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更深层的理由应当是,要让所有生物都有一条活路。你要生存,也得给他人留条活路。人要生存,也要让动物活着。如果不让动物活下去,也就没有了生物多样性,那么,人类也会活不好,或更麻烦一点,活不长。因为,人类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物种,必须依赖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物圈的良性循环才能活下去和活得更好。
人类离开了生物多样性会活不好的问题,爱德华•欧•威尔逊在其《生命的多样性》中早就有论证,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系统离不开生物或物种的多样性。比如,水蛭是一种吸血虫,但人类可以从中提取抗凝血物质以治疗血栓、心肌梗塞、卒中等心脑血管病;遥远的安第斯山谷里有一种稀有的甲虫,可以分泌一种治疗胰腺癌的物质。美国每年的药物3%来自动物,其中蛇毒可制作非成瘾性镇痛剂,蜂毒可用于治疗阑尾炎等。
植物对于人类的关系也如同动物与人的关系一样。马达加斯加的粉红长春花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云南的紫杉提取的紫杉醇可以治癌;一种蚊草含有合成阿司匹林的物质──水杨酸等等。
如果这些动植物消灭了或用尽了,人类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例如,猫头鹰以老鼠为主食,平均一年能吃1000只田鼠,如果一只田鼠一年吃掉1公斤的粮食,一只猫头鹰就可以为人类保护1000公斤的粮食。但是,由于猫头鹰、蛇、黄鼠狼等老鼠的天敌被乱捕滥杀后,全国估计鼠类最多时能达30亿只,每年能偷吃粮食250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现在,大量的野生动物由于“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而作为开发利用对象遭受灭顶之灾,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例如,象牙、犀牛角、虎皮、熊胆、鸟的羽毛、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绒等的交易导致这些物种逐年减少。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并驾齐驱。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人类未来的日子的确将会很不好过。
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的理由
保护野生动物往深层次说,当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因为只有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地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时,才会让人类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生生不息,也使地球上的所有资源获得可持续或再生利用。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不能脱离与这个环境中的所有物质和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的。以食物链为例,有三种类型。一是捕食链,从植物开始,小动物吃植物,大动物吃小动物,形成捕食链;二是寄生链,是从大动物到小动物(寄生虫总是比宿主要小);三是腐生链,即从死物到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这三种食物链又形成一个有机的食物网,产生了熟语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循环生态环境,人则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上端或终端。这中间任何环节或链条的断裂都不仅影响到人的生存,也危及到层层相依的生态系的循环和发展。
从食物链再往大的方面讲,就是生态系或生态圈,其中的各种要素也相依为命,共生共存。在一个生态系中,包括生物与无生物、生物与生物的关系,至少有四个要素。一是无生命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二是生产者,如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浮游植物。三是消费者,如动物,分为食草和植物的初级消费者,依次是肉食的次级消费者,它们捕食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又捕食次级消费者等。四是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它们把死亡的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也就为绿色植物提供了养料和食物。实际上,这四种或更多的要素也就形成了层层相依,环环相扣的链条。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条或一个环节,这样的生态就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永续发展或良性循环。
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消长。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一个物种消亡,约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动、植物也会随后覆灭。17世纪毛里求斯渡渡鸟被杀绝后,不到数年,该岛的大栌榄树也渐渐消失了,因为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萌生。一只杜鹃一天可捕食300余条松毛虫,一个夏季约可消灭31500多条松毛虫,可以吃掉蚊子、苍蝇共约25万只。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鸟、昆虫植物的数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鸟的数量太少或灭绝,昆虫就会大量繁殖,昆虫吃光植物后,自己也会灭绝,于是生态系统就彻底被破坏。所以,野生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中大量养鸟人的存在也使得野生鸟类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最终受到威胁的也是人类。
人与环境的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中国人遵守的人伦有五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从亲、义、别、序、信五个范畴来规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后来,台湾伦理学界提出第六伦,用来界定群己关系,也可以把这一伦理看作是规范陌生人之间的伦理。
这些传统的人伦之道固然重要,但需要扬弃。而且,仅仅依赖它们并不能涵盖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也无法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人活天地间,必然要与自然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引入第七伦的伦理,也即人与自然关系中应遵循的准则。第七伦要应对的关系包括,人与表面上无机的自然环境,如矿物、土地、水和阳光等的关系;人与有机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人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关系。所以,第七伦也包括人与动物的关系。
作为动物界中极为特殊的一类生命——人。远非动物或高等动物的概念可以归类和界定。天地造化的万物之灵——人类,其与植物的关系,既有天然处于一个生态体系中的相互关联,还因人具有显性作用和影响自然的能动性。而有着更多的特殊性。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影响着自然、改变着自然;自然中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植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的健康。甚至人类思想和精神。
在众多影响人类的植物中。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植物——烟草。这种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的植物。这种古代印第安人宗教仪式、治病救人、定心安神的“神圣之物”。到今天。却变成了现代社会普遍认为的健康杀手。烟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身没有变化。那究竟是什么决定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认知?
烟草本相,不但包括这一客观的生命存在信息,而且由于始终是“人”在研究、反映,人的认知手段和认知心理极大地影响着所谓“本相”所反映的内容。烟草消费本身对人的影响就充满矛盾。吸食烟草的过程中伴随着有利于心理调节的“尼古丁的双向调节作用”。这就生动地显示烟碱对人的心理存在安定和激活的矛盾效应。吸烟摄入的主要功能成份(烟碱)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使烟草成为能显性、正面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调节的植物。而对于人的生理而言,烟草烟气中所含的数十种微量成分。对人的健康又存在直接的危害性。吸烟可导致或加重多种疾病。
我们说生命智慧无处不在。从烟草的消费对人的身心影响来看。就生动、直观地给了我们一些认知宇宙自然中存在方面的启示。这种一切生命都存在的一体两面性。也许能启发我们让我们更加放低自己,融入生命中去用心感知,认知到存在的本元,看到宇宙万物存在的真实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