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1 20:47: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云南省围绕健全机制、建立体系,以推动文化发展,抓住了关键。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内在动力;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牢发展基础;通过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发展内在实力。
强动力、打基础、升实力,定能实现云南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让广大人民真正得到文化实惠。
党的十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云南省结合实际,进一步树立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自强之路。
实现文化自强,就是对文化强国目标的不懈追求,表现为实干兴文的全部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云南文化发展的灵魂自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坚持不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使之成为各族群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
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都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参与。但是,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主导的,他们往往以培训、举办讲座、论坛、咨询等方式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所发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公民个人自发形成的文化供给方式存在,有规模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3]显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供给中,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丰富地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方式,如,“齐齐哈尔啤酒文化节”就曾经以“金马·香江花园杯”和“中汇城杯”进行冠名,通过企业提供经费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场意识还非常淡薄,不能够充分重视各类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例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龙江讲坛”等,都没有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单纯依靠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力量势必会造成供给主体的失衡,无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劲不足。
一、文化力内涵
物理学中,任何事物运动状态的改变都是力作用的结果,(这点可以拓展到文化领域,但两个力的性质完全不同)由于文化运动是事物运动状态的改变,从而可以推出文化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力的作用产生了文化的运动。进而推论出,力的作用越大,文化运动越剧烈。
文化力可能来自于以下4个客体:自然、个体、文化内部和其他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自然在文化的脊背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但它对文化的作用不能称为文化力。其他的力,我们可以按照其是否与文化运动有关将其分为:相关力、零和力。零和力可能产生于文化之间,也可能具有文化力的内涵,但由于其和为零,这与我们评估文化力的目的相悖,对它的评估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相关力,我们按照其对文化的作用方向分为:内驱力和外驱力,内驱力即来自于文化内部或其他文化的阻碍文化运动的力,外驱力即来自于文化内部或其他文化的推动文化运动的力。
内驱力和外驱力是两种来自于文化内部或其他文化的可以推动文化运动的力。我们将这两种力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称为文化力。
二、评估文化力需要界定的3个要素
(一)文化基体
所谓文化基体就是文化所产生的母体。自然和人是文化的基体,但这里的人必须拆分为个体属性的人和群体属性的人,因为文化的产生是一个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个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这里的群体并非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某种文化特质而形成的个体集合,为了区别其他形式的群体,我们称之为文化因子。这里的个体即文化因子的原始态或个量,我们称之为文化原子。这样,文化基体就有:自然、文化原子、文化因子。
(二)文化力产生的条件
文化力产生需要以下条件:文化因子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只能是人;文化载体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文化的覆灭,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力。文化因子要有运动的内在需要,并且外来文化因子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正需要即外驱力,负需要即内驱力。要有实现力的作用的渠道;这是内驱力和外驱力相互作用的媒介,没有它即使有再多的需要,文化力也无从谈起。只有3者都具备的情况下文化的运动才能成为可能。
(三)文化力的量
由于文化力是内驱力和外驱力通过文化渠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但内驱力和外驱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他们有着不可公量性。因此,文化力是一个相对的力。而非绝对的力,我们无法为量化文化力做一个参照系。但是可以找到内驱力、外驱力、渠道与文化力的关系。并通过对比求得文化力相对的量。
为了求得它们相互关系,我们先假定渠道和内驱力是定值,由于外驱力是推动文化运动的力,因此它与文化力成正比例关系。再假定渠道和外驱力是定值,由于内驱力是推动文化运动的力,因此它与文化力成反比关系。最后假定内驱力和外驱力是定值,它们的作用决定于渠道的通达性,因此渠道与文化力也是正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3者之间的关系如下:文化力=(外驱力/内驱力)・渠道。
三、文化因子特性分析
这个世界需要满足以下3个假设:
假设一:文化原子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外来文化因子满足自身需要的层次和程度来选择是否脱离原有文化因子。扩大到文化因子就是文化因子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是否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质。
假设二:人们的意识中会不自觉地倾向于那些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行动方式,而规避有风险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对原有方式的依赖会越来越强。即在不受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文化因子都会走向强化,不会自我弱化。
假设三:任何文化因子都有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欲望,即不存在完全封闭的文化。
现实生活中,这3条假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仍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类中也有精英人物,也有追求创新、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是不在假设之内的。但如果我们把分析模型扩大,原有与假设不相符的特例也能得到解析,它们并不影响整体的分析结论。因此,提出以上3个假设是合理的。在3个假设的基础上,可以推出以下结论:内驱力完全来自于文化因子内部(基于假设二),外驱力完全来自于其他文化因子(基于假设一、三)。我们的文化因子世界就是建立在3个假设基础上的理想世界。它是一个四维的时空,这里的文化因子并不仅仅指现实存在的文化因子,也包括历史上存在但已消亡或变异的文化因子。
(一)微观分析――文化层次性(Culmrsllevel)
在文化因子世界,文化因子由于其内在文化特质的不同而产生了分化。文化特质的分层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只根据文化因子满足人类需要的不同为标准进行分层。分层的目的在于找到不同层次下的文化因子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趋势。分为以下3层:最底层的就是个体需要文化,这类文化用以满足人类的自然属性。因此。其量化标准就是满足人类自然属性的程度。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再对这一层次细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是群体需要文化。这类文化用以满足人类的社会属性。其量化标准就是满足人类社会属性的程度,即增进文化因子内部整体运行的能力,也可进行细分;最高层就是无需要文化。这是一种根植于人类需要,但却脱离了人类实际需求的一种文化,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区分,笔者引入运动趋性这一概念。
运动趋性(tendency,T),指的是文化因子运动的趋势程度。在内驱力不变的情况下,运动趋性越大,外驱力的影响也就越大,文化力也就越大,文化力和运动趋性呈正比例关系。在文化因子世界,运动趋性就是外驱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因子所处的层次越低,其运动趋性就越大,那么产生的文化力也就越大。历史表明,层次越高其固化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其他文化因子对这个文化因子发生作用就越困难,所产生的外驱力就越弱。而不同层次的文化因子之间是不会产生外驱力的,相同层级,运动趋性的测量以外来文化因子满足自身文化原子运动需要的程度为标准,满足程度越大,运动趋性越大。
这样。测算不同层次的文化因子的运动趋性就要确定这个文化因子属于需要层次中的哪一层。那么能使它产生运动趋性的外在的文化因子只能是同一层级的文化因子。随后测量外来文化因子满足自身文化原子运动需要的程度。这样相对的运动趋性就可以确定了。如图1所示,生理需要和无需要处于运动趋性的两个极端。即如果两个文化因子同时处于生理需
要层级,那么他们之间产生的外驱力将是最大的,如果处于无需要层级那么外驱力为零。由于运动趋性就是外驱力,外驱力与文化力(Culvaral Power,CP)成正比关系,所以CP=T,(在不同文化因子之间为不定量,但在特定文化因子间是常量)。
(二)宏观分析――文化惯性
我们可以将没有文化力影响(真空状态)的文化因子比喻为一个沿着时间隧洞流逝的物体。在文化因子世界,任何一个物体都有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即为文化惯性。这个世界中的时间绝不是在均匀的流逝而与物体毫不相关,而是充当了文化因子的加速器,不断强化着文化因子的初速度。文化惯性越大,改变其原有运动状态就越困难,改变它所需要的文化力也就越大。借用物理力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得出,决定文化因子惯性的因素有:体积、密度、初速度。
1、体积V。文化因子的体积就是文化因子所涵盖个体的规模,即人口的规模。同质文化人口规模越大,其文化惯性也会随之增大。
2、密度D。文化因子的密度所指代的不是文化因子的密集程度,而是文化因子内部个体的粘合程度。将文化因子内部的个体比喻为组成物体的原子即上文提到的文化原子,那么文化就是连接他们的化学键。其粘合程度指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网的稳定程度,即对文化的忠诚度(culturalloyalty)。文化忠诚度越高,改变其原有运动状态就越困难,改变它所需要的外驱力也就越大。因此,它也是一种内驱力。测量它需要进一步的大量的实证调查。
3、速度v。时间这一文化因子的加速器是跃迁式加速的。即任何文化因子都会经历3个阶段:产生、成长、成熟。产生阶段的特征是。文化形式初创,范围狭小,自身变动处于微量缓慢的状态。到了成长期,其内包文化原子的数量急剧的增加,自身的文化特质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归于稳定,在此阶段时间加速效应明显。到了成熟期,文化范围开始稳定在特定的文化圈,自身抵抗外来影响的能力加强,时间的加速效应开始平缓。产生阶段和成长阶段的界限是文化原子数量是否急剧扩大,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界限是文化因子自身是否趋于稳定。成熟阶段的速度v一定大于成长阶段,成长阶段一定大于产生阶段。相同阶段再以时间的长短做比。
4、文化惯性的量化。文化惯性的3个指标的方向相同,他们都是内驱力的一种。因此CI=V*p*v。而内驱力和文化力呈反比关系,因此CP=μ/CI(μ在不同文化因子之间为不定量。但在特定文化因子间是常量)。
四、实现文化园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文化渠道
我们将文化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渠道比喻为一个输水管道。在需要传输的水量一定的情况下,管道的输水能力和水阀就成为影响输水管道能否迅速、有效的输水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管道输水能力指的就是信息传输渠道的质量(The quality ofchannel)用Q表示。我们用而水阀指的就是信息渠道的管制(The control ofchannel)用c来表示。因此得到传输效能公式:M=C*Q。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62-02
1 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
HSE管理体系是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HSE管理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欧美大石油公司开始建立实施至今, 在石油化工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自引入我国后,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率先在全国开始推广实施,至今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为提升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石油化工行业重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近几年,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又开始推行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安全文化建设逐渐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同,确实也给企业安全业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近年来国家不断强化的安全管理要求方向。但不少企业在建立安全文化体系的同是,仍然保持了HSE管理体系的运行。
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促进了安全管理规范化的提高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多套管理体系同时并行,也不可避免地在基层增加了工作量,给基层对体系的理解和执行带来了困难。
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安全文化体系与HSE管理体系的关系,关系到能否正确引导和实施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和方向,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提升安全管理业绩,能否理顺安全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框架的关系。
2 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的对比分析
目前多数石油石化企业建立运行的HSE管理体系,主要是依据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而安全文化体系则是借鉴国际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如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颁布的相关OSHA标准。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可以发现两者既有差异性,更有诸多的相同点。
2.1 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的相同点
从根本上讲,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有效预防控制。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都是基于这一基本原则设计的,所以两者的管理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要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对所有风险的全面识别和正确评估,对评估后的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目标。两者的管理手段也都遵循“PDCA”循环的基本管理模式,有完整的闭环管理特点。两者的管理原则和思路也都是基于“预防为主”,所以,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从本质上讲,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在基层安全管理的实践操作中,完全可以融为一体来实施和运行。中石油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已经把安全文化体系与HSE管理体系进行了融合,提出了“HSE文化”的概念。
2.2 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的差异点
当然,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在具体的管理细节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的差异表现在:
2.2.1 管理内容的差异
在体系的管理内容方面,安全文化体系主要是针对安全风险管理,对环保和职业健康防护管理方面的内容包含较少;而HSE管理体系则在以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的同时,包含了环保和职业健康管理的内容。
2.2.2 体系要素的差异
HSE管理体系依据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具体实施的要素根据标准第5条“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规定,具体包含了“5.1领导和承诺;5.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5.3策划;5.4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5实施和运行;5.6检查和纠正措施;5.7管理评审”7个一级要素,其中又分解为25个二级要素。而安全文化体系目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关键要素设置,比如杜邦公司设置为“行为安全管理”和“工艺安全管理”两大模块22个基本要素,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设置为“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和“工艺安全管理”三大模块27个关键要素。
2.2.3 实施要求的差异
HSE管理体系自引入我国至今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HSE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只注重“形似”,缺乏“神似”,使体系运行不畅,没有达到实施HSE管理体系的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HSE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是以标准的形式出现,原则性强,具体的执行指导性差。
而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指企业在自己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思想的、并能成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安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安全文化本身是一种多数员工认同的行为准则,必然在实践中的执行指导性好。
对比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过程,HSE管理体系多数还是强调按照标准条款来执行和落实,而安全文化体系则强调要从“转变安全观念”开始,从“培养安全习惯”入手,达到“提高安全技能”的目标。也就是HSE管理体系注重按照条款来执行建立,对员工的参与关注不足,而安全文化体系建立从引导和转变员工对安全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认知开始,注重员工的参与,因而更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和理解。管理体系的执行主体是人,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对人能动性的开发和引导。所以,注重关注员工的安全文化体系比侧重落实标准条款的HSE管理体系更容易在企业得到实施和运行。
从每个要素的具体实施要求方面对比发现,HSE管理体系由于是以通用标准形式,实施要求比较原则,对具体的岗位员工执行指导有一定的差距。而企业往往也没有对这类的要求进行细化和明确,就造成同一要素在不同的岗位员工之间理解和执行有差异。实践证明,越细化、越明确的实施要求,在现场执行落实的越好。而安全文化体系的每个要素都配套了完整、详细、明确的执行标准或要求,所以现场执行落实的更好。例如有关安全职责的划分方面,HSE管理体系规定“组织应确定与健康、安全、环境风险有关的各级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及各岗位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便于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而安全文化体系则明确提出了“属地管理”的概念:每个员工都应以工作区域、工作职责、所负责管理的资产为划分依据,明确自己的属地管理范围。在自己的属于管理范围内,自己负全部的安全管理责任。显然,这种“属地管理”的概念更明确、更方便所有员工理清自己的安全职责。
在塔里木油田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实践中,根据油田的生产作业特点和风险特点,借鉴杜邦公司的成熟安全文化管理经验,设计出的“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工艺安全管理”三大模块27个关键要素,都配套了相应的执行标准和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工具。通过这些执行标准和管理工具的推广和落实,安全文化的氛围自然得到了提升。如普遍推广的“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安全经验分享”做法、“岗位技能需求矩阵”和“工作职责分工表(RACI表)”工具、“高危作业”执行标准等,都给员工提供了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具体工具和方法。
3 结论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必然经历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过程。HSE管理体系应该属于制度管理阶段,而安全文化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管理阶段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和对比,我们应该认识到,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从安全管理角度来讲,既有一定的差异,又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形象地来比喻,HSE管理体系是系统安全管理“大树的枝干”,完整但不具体,而安全文化体系则是系统安全管理“有枝干有枝叶的大树”,更丰满和具体。对比所有要素,实际上在现场执行和落实安全文化体系的要素,就完全符合和满足了HSE管理体系中对安全管理部分的内容。将两者进行融合,建立“HSE文化”,对企业基层来讲,将更符合生产作业实际,更能提升安全管理的业绩和效率。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类齐全、服务质量稳定、能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管制体系;三是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四是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包括公共财政、土地、城市空间、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合理配置;五是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下面以江西省永新县为例,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实地重点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调研,其现状问题如下:
(一)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从政策法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人才队伍、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五方面建设进行开展。其中,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针对永新县争创“全国文化大县”为目标要求,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试行)》,《公共文化场所管理暂行办法》(15条)等政策法规,走出了一条“穷县办富文化、小县办大文化”的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采取“财政出一些、向上争一些、社会捐一些”的方式,加大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加强了各级文化站的建设,又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完善了人才引进、激励的机制和措施,加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改善和优化了文化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在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注重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注重挖掘整理县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方面,经多方筹资建成三湾改编纪念馆、龙源口大捷纪念馆、贺子珍纪念馆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永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和保护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永新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包括:首先,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的需要,使得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存在面积不足、购置经费不足、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严重突出;其次,永新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队伍结构不合理,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不高,干部队伍老化且存在断层现象,特别是高级、拔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第三,永新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以永新县图书馆与乡镇文化站以及农家书屋联姻,采取托管型建设模式为例。永新县建有24个文化站和241个农家书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一方面,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在后续管理经费方面基本为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图书更新、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农村读者新需求;此外,几乎所有农家书屋管理人员都是中小文化程度,在图书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程度偏低,且服务形式单一,以致后期读者活动参加人数日益降低。
三、完善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针对当前永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为加强和完善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建议,具体有:
1.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级文化部门、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永新县为例,一是要借助城市规划和河东新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投入;二是升级改造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是启动乡镇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建设工程,巩固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拓展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2.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永新县为例,一是紧紧抓住列入中央苏区振兴、罗霄山脉片区开发范围这一战略契机,对接好中央、省市的文化扶贫政策,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力;二是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经济政策;三是在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享受融资、税收、规费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或融资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摆在全局重要位置;二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政府资金投入方式;三是要结合县域经济考核,建立严格的文化发展考核体系,制定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4.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产业发展,一是要以文养文,要引导各文艺团体采取单位冠名、个人赞助等市场运作的方式;二是要以文联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一旦打上文化烙印,市场销售和商品价值就会好于一般商品,文化也借产品销售得以传播和弘扬;三是要以文招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招商引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5.进一步落实公共文化惠民措施,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作为民生净福利的重要指标,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措施,尤其是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文化权利问题。要制定专门计划、采取倾斜措施,实现他们的文化权利,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内涵意蕴及其表现
中图分类号:TU98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32
Nanjing, Jiangsu 21003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people on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o chang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ecological parks have been built up in the city. The urban ecological park serves people, and it can arouse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masses while obtaining mor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form a kind of ecological culture gradually. This paper takes Minhang cultural park,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 talk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system of ecological priority, people-oriented,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for other urban ecological parks.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park; cultural system; ecological priority; humanism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对休憩活动场所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1]。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要,也要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2]。目前我国多数公园过于强调美化,而忽略了其中的内涵文化建设[3]。
城市生态公园是指位于城市的城区或近郊,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4]。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主要利用城市周边山水自然资源,以达到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满足当地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目的[5]。
在求大、求全设计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着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等问题。城市生态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6]。一方面,它既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主要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它又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憩场所和公共开放空间[7]。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公园,从而服务于人民群众且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城市生态公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文化公园为例,通过区划设计、生态景观构建和人文活动三大方面,对城市生态公园文化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1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1.1 规划原则
1.1.1 生态优先原则 通过合理的、有节制的、有目的的开发,为城市生态公园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有效支持。并通过承载力和容量的核算,控制进入该地区的人数及其活动,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够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更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8]。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前期建设以生态恢复与保护为主,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植物选择上以更具适应性的本土植物为主,并引进适宜当地生存且有利于美观的非本土植物,保证了生态的前期恢复与后期保护的顺利进行。
1.1.2 因地制宜原则 避免过度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重点培育和发展本土动植物,突出地方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生态潜力,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以上海市市花玉兰为主,建立起文化与植物的紧密联系。在景点设置方面,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适合游人休憩的地方设计景亭与生境廊道,更增添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1.1.3 以人为本原则 公园内部环境设施以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为依据,丰富公园内的设施,使功能区多样化以满足游客游览参观的需求。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此基础上,鼓励市民在城市生态公园游览休憩的过程中,能参与到绿色发展建设中,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环保教育,培养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更好地弘扬生态文化。
1.2 生态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生态文化是由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每一个子系统又包含着更低层次的子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彼此交叉、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9]。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城市生态文化的载体,属微观层面的生态文化,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区域的限制性、资源的特殊性等影响。因此,城市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就是根据生态文化体系的特征要求,坚持生态立园、文化兴园、为民造园、科技建园4个原则,及生态为主、文化相辅、与商务区功能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构筑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
2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
2.1 区域概况
2.1.1 规划范围 上海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闵行文化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内,北至航南路,南至漕宝路,西至航中路,邻七宝生态商务区,东接A20外环线100 m林带,规划面积约83.44 hm2。其中绿化面积69.74 hm2、绿化率为83.6%。吴中路横贯公园将公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占地面积65.09 hm2;北区占地面积18.35 hm2 (图1)。
2.1.2 生态条件 基址地形平坦,其中河流环绕,中心处有一小岛,岛上植被丰富。区域位于北纬3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润多雨,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势使该区域有利于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根据前期对文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园区内共有维管植物68科107属124种(含种下等级)。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5科6属11种,被子植物58科96属108种,其中木兰纲45科65属74种,百合纲13科31属34种。其中水生植物20科24属27种。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共记录到鸟类45种,隶属于6目25科。不同生境的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2.1.3 人文条件 上海市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流程度高,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上海市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外来人口占很大比例,多种文化汇集于此。因此有较高的文化吸收能力,也有利于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工作。
2.2 设计思路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秉承以生态为主、文化相辅,坚持生态立园、文化兴园、为民造园、科技建园“四个原则”,为周围居民提供娱乐休憩场所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以达到人人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3 建设与管理
2.3.1 区划设计 根据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则的基础上,将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为:活动展示区、乡土风情体验区、商务休闲区、博物馆区、市民文化休闲区。公园设置乡土风情体验区,将乡土文化带进生态文化公园,实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使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公园整体形成“一轴、两翼”的格局。“一轴”指吴中路入口景观轴,是整个文化公园的核心景观和交通通道,主要包括入口建筑、景观长廊、绿坡广场、大香樟、亲水平台(图2、图3)等;“两翼”指以景观轴为基础,向两侧衍生的东西两翼,其中东侧景观突出生态特征,西侧景观体现时代特色;公园桥梁设计也颇有特色,6座桥梁以花卉为主题,形态各异,分别是迎春桥、望春桥、百花桥、牡丹桥、玉兰桥、蝶影桥。公园内没有大兴土木建设人工景观,而是因地制宜,做到步步为景、移步换景,使人们能够最大化地同自然相接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3.2 生态景观 构建与以往“四季有花”的造园理念不同,闵行文化公园通过建设玉兰景观园、秋季观果园、生态湿地园、水森林、芳香植物园等特色景观,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生态湿地园主要选用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水森林主要选用东方杉、池杉、落羽杉等。在其中以木栈道衔接,并建有亲水平台、茶室、观景长廊、景亭等,方便游人穿行其间、与自然亲密接触。芳香植物园主要选用梅花、桂花等乡土树种。搭配美国薄荷、迷迭香等矮生小灌木。生态观果园主要选用秋季结果的树种:橘树、枣树、柿子、山桐子、火棘、冬青等。在闵行文化公园外环绿带内建设国内首个秋季观果园林景点。
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最内在、最持久的本底要素,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石[10]。因此在生态构建方面以突出上海公园文化及生态为重点,玉兰科植物作为上海市的市花,园区的玉兰科植物种植就更加重要。玉兰园中大面积种植品种丰富的玉兰,如:红运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13个品种,并进行玉兰的新品种培育。玉兰作为上海市市花,大面积的种植玉兰不仅能够产生很积极的景观意义,而且将城市的文化寓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地方建设文化与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融合。
2.3.3 人文活动 人类是城市公园功能实现的根本保证,城市生态公园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免门票费,大大降低了入园门槛,使人们更愿意进入生态公园游玩。在设施健全以保证生态公园的游憩性的同时,公园根据各功能区、景点生态文化的功能和性质,积极组织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如:“长期免费开放博物馆”、“古树名木认养”、“植树节”、“爱鸟周”等,充分突出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同时,公园内定期开展绿色长跑活动,使大众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有效宣传了生态文化思想。寓教于乐的生态文化活动,使生态保护知识得到普及,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3 结 语
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本文从景观建设的角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践,以期推动构建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但是公园建设内容体系仍不完善,有待补充。首先文化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目前已经有序开展,而其具体内容还有待扩充和制定标准的细分与界定,其内容量与涵盖面也有待补充与扩大。其次,城市公园精神文明建设多样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公园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因而游客数量不多,可开展的活动内容也很有限。下一步工作在完善公园设施的同时,会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多样的生态文化相关活动。
城市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是多学科交叉的建设工程,涉及到大量科技工作和内容[11-13]。除了要构建稳定美观的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外,也要增加文化内涵,构建人文生态,打造一个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公园,并通过建立生态文化公园发挥环境教育功能,让正确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生活观念,真正将生态的意识带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邓毅.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J].中国园林,2003,19(12):51-53.
[2]张庆费,张峻毅.城市生态公园初探[J].生态学杂志, 2002,21(3):61-64.
[3]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中国园林,2000 (2):32.
[4]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2004 (2):50-52.
[5]陈继红.浅析城市生态系统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 (4):56-57.
[6] 以生态和文化为导向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以杭州市市民公园方案设计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14-15.
[7]王启照.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3-6.
[8]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2:158-159.
[9]卢山,毛玉明,章晶晶,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研究――以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3):83-86.
[10]李文博,郝文渊,周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6):84-86.
二、新时期文化馆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1、用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人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对文化的需求不可能只局限于一个方面,所以民众所希望的文化生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方方面面的。而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生活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其需要具备广泛的社会性,能够调动起全民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公共文化活动本身的形式必须是多样的,是面对大众而展开的公共文化活动,;再次,鉴于公共文化活动是以满足和丰富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为目的,所以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社会的人文思想理念,只有这样公共文化活动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只有这样大众才会积极的参与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大众文化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昭通风景画展为例,该画展由昭通市文体局主办,昭通市文化馆承办,秉着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昭通美术创作的理念自2006年首届画展起,至今已跨过了第十个年头。该画展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办,在最初时画展上的作品数量仅有75件,虽然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画作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其中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仅有5件,2件是电脑制作,3件是图象制作。而到如今,不论是展出作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如今到了昭通风景艺术展还衍生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展,诸如油画展、摄影展、少儿书画展、国画展、书法展等等,其中不乏名家大师的作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艺术展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而是遍及昭通的十县一区,其中甚至还有部分艺术展开到了昆明市、曲靖市、文山市等。这些艺术展会活动的举办不仅向民众提供了一道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极大的满足了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也给了广大的文化爱好者们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每年举办各类展览、音乐会,各类文艺比赛、各类培训班、并长期开设“丹娜外语培训班”、“少儿音乐、舞蹈、美术培训班”、“小提琴培训班”、“书法培训班”、“电声乐培训班”,辅导留守儿童、业余文艺团队、组织公益性讲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优化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力量,是公共文化建设的生命力与动力,要想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支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组织精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品文化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一专多能型人才的优势越发突出,文化建设对优秀人才依赖性更加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化馆在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对文艺骨干和精英人员的培训和与教育。大力提高馆内辅导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年初就明确的向馆内各专业人才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例如要求各专业人员在今年推出的作品中有1-2件作品的影响力是能够达到省级水平甚至是国家级水平,同时对于精品生产上有杰出表现的工作者不仅要给与政策上的表彰,还有给与经济上的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全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提高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人才培养。比如文化馆可以多与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沟通,动员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从而逐渐壮大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
3、建立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形象
当前,公共文化事业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于文化馆而言,其要想彻底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公共文化形象,促进文化馆品牌建设,发挥文化馆的品牌影响力。具体而言,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形象的树立过程中,首先要统一其名称,设计出能够凸显其公益文化性质的标识,同时明确文化馆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等。另外,鉴于文化馆对知识文化的普及功能,我们还需要建立起多级式的文化网络。以昭通市为例,其当前的文化网络主要由市文化馆、区(县)文化馆、街道(乡镇)文化馆以及社区文化站(室)构成,且不同级别的文化馆在功能和名称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文化设施和文化功能的不断增多与丰富,再用文化中心来命名低级别的文化站或文化室显得过于笼统,所以为准确定位低级别文化室与文化站的功能作用与地位,统一和规范各级文化单位的名称是十分有必要的。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老年人的文化建设,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支撑的文化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所涵盖的重大社会现实与问题。本研究从文化养老视角出发,探讨构建京津冀区域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及相关策略,对京津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发展文化养老事业,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况
西方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涉及政策法规、主要模式、治理机制及绩效评估方法等多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国民素质及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我国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始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目标。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诸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服务及体系的内涵界定、供给主体定位、经验模式、绩效评估以及省市、农村、民族地区等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但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仍显不足,且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针对老年人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尚罕见报道。特别是从文化养老视角探讨京津冀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2京津冀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区域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养老问题的日益凸显对三地的协同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报告多次指出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首都经济圈、需要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需要探索城市布局、发展开发区,寻找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需要协调人口经济环境,保障京津冀地区优势互补[1]。在此大背景下,构建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对京津冀区域协同构建与发展和谐的文化养老环境,积极应对京津冀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三地养老供需矛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颐养,进而推动京津冀区域养老及文化服务事业的健康协同发展,完善文化体制和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完善京津冀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构建中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普遍较少。京津冀三地养老相关扶持政策尚未实现统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等,现有文化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都是阻碍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保障三地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满意度和幸福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老年人自身的共同努力。
3.1增强对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文化部已将老年群体作为公共文化的重点服务对象,将老年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的京津冀区域,要实现环首都经济的协同快速发展,更应注重搞好老年人的文化建设,提高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特色与优势,寻找关联性与互补性,加强地域间、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完善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2制定必要的文化发展规划和监督机制
制定京津冀区域老年文化发展规划和监督机制,完善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是推进三地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共同缔造文化养老环境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3]。同时,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文化权益,使文化养老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还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在文化养老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3.3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老年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持续开展,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老年公共文化服务及相关文化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设立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同时,广泛征集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当中,鼓励社会公益投资和募捐活动,以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3.4加强对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存在一定的缺口,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相关健康咨询、技术指导、文化教育和服务的专业人才更是捉襟见肘。加强对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对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现有文化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专业、均等的服务。
3.5完善老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设文化养老环境和氛围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完善老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站、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完善相应设施配置。同时,努力建设覆盖范围广、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区域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实现京津冀区域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为三地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创设和谐的文化养老环境。
3.6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支持和鼓励老年人
“老有所为”以基层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发展适合老年人的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如,健身队、台球队、门球队、柔力球队、京剧票友团等老年人娱乐活动。还可开展诗文创作、琴棋书画、文艺演出比赛、体育竞赛、文体旅游等文体活动。使老年人不仅在比赛和活动中取长补短,切磋技艺,而且在其中找回快乐,找到自信,收获友谊。
4结束语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大力推进老年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以京津冀老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统一规划管理为导向,在老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三地应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提高老年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京津冀区域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培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就当前社会事业领域而言,文化的发展总体相对薄弱,无论是设施、队伍,还是基本的保障都与其他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差距。要克服这条“短腿”,就要研究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所有的社会事业中,唯有公共文化是没有可以衡量其发展状况的指标的。教育有入学率、覆盖率等指标,卫生有人均寿命、床位等要求,计划生育也有出生率指标,文化却拿不出一个“硬碰硬”可衡量的指标。没有“硬指标”,就容易成为“软任务”,容易被忽视。这种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关,也与保障民生的轻重缓急有关,但从根子上,是与对文化的认识有关,说到底,还是没有把群众的文化需求当作民生问题来对待。
其实,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生活需求的,因此,民生问题也就应该包括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只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需求表现得不那么强烈、那么突出罢了。现在,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起来了,休闲的时间多起来了,文化的需求也就突现出来了。有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因为“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而且呈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说,过去文化还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或者是群众满足基本温饱后的一道“点心”,那么现在,文化需求正越来越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因此,解决文化民生,也就变得十分突出和迫切。
文化所以是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关乎人的思想、品位、情操,关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办教育,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知识素养,那么办文化,则是开发人的情商,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从这个意义讲,办教育与办文化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至少应当像办教育一样来办文化。社会的文明进步,说到底是人的教养和文明水准的提高,而文化则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培养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在许多文明水准比较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那里正是象重视教育一样在兴办各种公共文化事业。于是,人们在图书馆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音乐厅懂得了音乐欣赏,在博物馆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在随处可见的文化陈设中接受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情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制定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要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同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好各文化门类发展的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2.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养人”为“养事”,变“输血”为“造血”,打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体制壁垒,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报业发行集团,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市艺术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真转、真换、真活”;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市博物馆、图书馆等要面向群众、强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升文化保障力。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所有的文化产品、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都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正能量。二是要加快形成符合实际的公共文化发展的新机制,大力推广在实践中证明比较好的、群众乐于接受的做法,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三是要补齐文化方面的民生短板,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规体系,深化、细化抓好政策落实,避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为了更好的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认为:
一、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
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促进文化娱乐消费,提升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挖掘特色资源,创新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拓展服务项目,改善服务条件,为群众提供差异化的文化服务。支持民办文化场馆、经营性文化设施等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积极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教育培训、体育建设、演艺会展、旅游休闲等产业,引导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
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登记手续,优化管理服务,促进文化类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各类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
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社会倡导和自愿参与相结合,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积极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艺术院团、体育运动队和艺术体育院校等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加强对文化志愿队伍的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