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5 07:10: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武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0前言
作为创生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武术,在其生存语境发生转变之际,必然需要转型才得以生存,于是,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之下,武术开始走上了“西化”之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的武术形态的形成对固有的传统武术造成了冲击,并形成了文化传播的断裂现象。武术科学化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及拳理大多采取了审慎、怀疑甚至批判的态度。在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传统武术中蕴含的一些精髓,特别是文化内核逐渐流失。”与此同时,“竞技武术借助体制上优势一直居于官方统治地位,完全以一种中国武术‘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使得竞技武术,一路扶摇直上,愈演愈烈,而传统武术则慢慢被蚕食,走向末路,以中国武术一枝‘花’的形式“苟活”。
1传统武术及其技术特征
所谓传统武g,是相对现代武术而言的,是指外在表现风格各异,动作简朴,注重个性表达,讲究技击方法的“形似”,且蕴藏地域特色面貌的武术拳种。地域特色面貌即强调其具有“民间”的地域属性,“流传于民间的,就是‘传统武术’”。李富刚,贾亮:关于传统武术的定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哲学为导引,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并伴随着历史的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修身养性、自卫御敌、娱乐观赏等价值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者李龙的传统武术观则是创生于乡土社会,传承于民间群落,且是武术各派别的总称。
关于传统武术之界说,在武术界有众说纷纭之态,但是无论如何界定,关于传统武术之特征不能抛弃“地域性”、“传统性”和“技击性”。
2竞技武术及其技术特征
中国武术是发展到现代才出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称谓。每一时代的武术人都在挖掘传统武术的的当代意蕴和价值功能,从而使其不断地“活”在当下。“基于生存语境的转变,武术的存在性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功能。”
中国武术的核心功能是技击,只有突出技击才能使武术更具文化特征。竞技武术是游离于武术本体之外的异化出的新运动,它与武术有关联,但决非武术本体。正如温力教授所说:仅从技击角度而言,世界各国的武技“大同小异”,它们是“同质异趣”的东西。所以武术的发展必须秀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方能立足于世界运动之林。竞技武术以技术传授为主,对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涉及甚少,殊不知文化底蕴和人文特征才是武术的核心价值所在。然而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竞技武术,已经渗入了过多商业因素,使得竞技武术异化成为一种“类体操”项目。
3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视觉文化,眼球效应充斥于生活日常,“读图、视像”逐渐代替了“看字、赏画”,视听感官刺激掩盖了“化人、养心”的内在心志。用李泽厚先生的三层审美观点来解释,单纯视听感官刺激的满足只达到“悦耳悦目”,不能够给人以真正的审美,且颜值易逝;“形神兼备”、“势韵其中”所反映的是武术的“言值”承载,彰显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表现出民族的精神、风格、气韵。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更是武术的“颜值”和“言值”。正如邓梅花在《中国武术电影的文化折射》中所提到的,武术是一种艺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这里的观赏性就体现出竞技武术;武术是一种体育,可以锻炼人的身体,武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激发着人的内心灵魂。这里的精神,就是指传统武术。视觉为王的当前社会,加之媒体的肆意炒作,使得人们臣服于视像化表征所带来的视觉感知和视觉冲击,使越来越多的大众热衷于追求“难、美、新、高”的竞技武术,聚焦于视觉享受的刺激,追求感官,忽视文化内涵,以“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这就要求“竞技”武术的“体育化”的“度”的把握,在追求“高、新、难、美”的同时,也应注重其理论建设。
竞技武术侧重感官娱乐,传统武术侧重精神娱乐,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共同实现着武术的娱乐功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又展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目前武术界中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是矛盾主体,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矛盾双方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总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或主要矛盾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会出现相互转化。诚如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揉搓“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似与不似之间,是之”传统与竞技之间,才是中国武术的完美阐释。
4结语
当下生活过于关注“颜值”,注重对感官体验的追求,对视觉享乐的贪慕,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认可。审美观抛开了语言文化曾经主导的理性思维,而臣服于视觉文化衍生下的视觉导诱。这种视觉至上的审美观让大众忽视了内在修为和德行优良的重要性,其后果是在西学东渐的社会里,作为东道主的主流文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忘。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内涵,我们的社会亟待武术的“言值”担当――传统武术的“雄起”,以厚重的中华文化滋养精神、延展思绪。对深陷“视觉享乐”的人群进行精神重构和价值重塑。使社会的价值追寻和精神探路契合社会主流文化前行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于均刚.传统武术在科学化过程中对立问题的思辨[J].体育文化导刊,2005(7):40-41.
[2] 温力.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武术运动的综合创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39-45.
[3] 李富刚,贾亮.传统武术未来发展的趋势[M].搏击・武术科学,2005.5(5):16-17.
武术从最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个人认为,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最根本的差别其实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传统武术象京剧一样,有内涵而无法传承,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欣赏,大环境已经没有了,它必然面临着死亡。
一个真正练传统武术的弟子,其实都是属于某个门派或者家族的传承。他们要学的不光是那些刀枪棍棒,还要学习药物知识、医学知识(偏重于伤科)、行走江湖的“唇点”――也就是黑话等。
我们从头看起一个传统武术的弟子到底学过点什么。
格斗技术:拳脚兵器自然是要学的,但学习起来可不是现在那种学习的方式。师父收徒弟不会只收一个,师兄弟之间也不是象现在这种打套路的对练,而是真的要把一招一式学到骨子里。打为先,套子的东西要等会打了在好好弄。兵器也要学,基本带尖的学一种,带刃的学一种。天下奇门兵器有的是,但一般用起来还是刀剑枪这三大主兵最实用。有时候还要学习一点诸如“凳拐”等技术。这种功夫是利用当年中国随处可见的长条凳进行攻击,好用的很。但自从这种长凳越来越少,这功夫会的人也就少了。这证明一种功夫与社会环境有紧密的联系,甚至一种生活器材的消失,都可以导致一种功夫的消失。
除了这些以外,传统武术的弟子还要学习一种或者几种暗器:暗器分两种,一种是脱手的镖、箭、丸等,一种是藏在身上的短兵,比如匕首、火石刀、手刺等。别小瞧这些东西,我学的拳脚功夫里,就有掌里夹镖的手法,可以在近战的时候利用换掌的方式突然打出致命的飞镖。我试过,几乎没人躲的开。当然,用的不是镖,而是小石子。
药物知识:这东西分两种,一种是杀人的,一种是救人的。在兵刃、暗器上喂毒药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大致很多门派即使自己不鼓励弟子干这个事,也有几个单方在手里。同样,有毒死人的方子,自然也就要有解药。
除了这种方子外,点打穴位的解救方法也需要用药物进行配合。千万别以为点打穴位是传说,或者是认为点了穴位,只要找相应穴位一点就能解开。正经说吧,点穴一指头就够了,解穴而没有后遗症,十个指头加一个药方都未必好用。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是某人不幸被重手法点中了腋下的极泉穴,或者被鹰爪手的扣伤的话,大概是要借着药方养段日子了。
医学知识:传统武术的弟子开始学功夫的时候,师父的第一句话基本是“未学打人先学挨打”。所以,传统悠久的门派或者家族,都有些专门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方以及医疗知识,基本属于中医中伤科的范畴。但这种知识是一种不完备的知识,针对的主要是暴力创伤与强力震动所造成的伤害。
武术中有内外家的分别,但不论是内家还是外家,一样从传统的中医学说中寻找自己内练的理论依据。由于武术的专门性,所以武林弟子学习的经常只有普通的推拿按摩技术与一些跟练武有关的中医单方,比如练铁砂掌的洗手药方之类的东西。
总的看来,武术中的医学知识分成伤科治疗与保健。这也是一体的两面,比如推拿按摩与武术中的分筋错骨、点打穴位就是很好的例子。用于正,就是保健医疗,用于强,就是伤人的技术。
唇点及走江湖:“唇点”其实就是黑话,也是江湖上的行话,把刀子叫“片子”、把大枪叫“稻草”。这些东西是当年走江湖必须知道的东西。不然,拜访同道的时候,你就跟傻子一样,被人嘲笑为“空子”。这些东西也不是乱传,而是师父觉得你将来有吃一口武行饭的时候,在平时才会渐渐的教给你。自从解放以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完全瓦解,各地的码头与帮会基本荡然无存,后来随着改革后社会上重新产生的一些个例,许多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老的唇点还有,但更多的是新唇点。而传授这些知识的师父自己也没真的走过江湖,这东西完全没用了。
说了这么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格斗技术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一种是综合了多种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为现代竞技体育所培养的单一人才。一个是为了生存,一个是为了比赛。这完全是两件不搭界的事情,而所有争论武术与格斗的人士都忘了这一点。结果就是典型的鸡同鸭讲。
无可否认,武术要不是具有格斗的功能,它当年就没有可能流传这么广、使用这么久。冷兵器时代,活命就是硬道理,不能保命的东西,基本就会被迅速的淘汰掉。但现代武术明显不如现代格斗技术实用。是不是我们的先人都走了弯路?
其实不是这样。从大的环境来说,现代竞技体育没有从中国发源,而冷兵器时代又被热兵器代替,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武术这东西由于与中国传统的巫、医、哲学相通,至少也是武术借鉴了其中的理论与实际的成分,所以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上,无法找到传承的人。这就象现在说到文科的学生,其古文的水平可能不如当年读过几年私塾的孩子。无他,环境改变了。而且解放以后,人们有意识地退化武术的格斗技能训练,把武术培养成了舞术。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94-01
武术文化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从结构上看可以把武术文化分成三重结构:第一重结构是指武术表现出来的活动形式,比如武术的套路、散打形式、功法练习,外在的活动形式,我们把这一层活动形式可以称之为武术文化的外显层,第二层是指武术文化的中间层,包括诸如武术的训练原则、传承方式等等;第三层是指武术文化的内引层,从具体内容上看是指诸如武术的价值取向,武术的审美情趣,武术的思维方式等等,本文谈谈有关传统武术的若干思维方式。以“技术教学”为主,贯彻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完善武术学练方式和掌握武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探究一种适合学生发展、有利于武术学习、加强自我保护和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武术教学形式。选择武术技巧成套动作的学习,是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体现。
一、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依据教学计划,针对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喜爱,通过武术套路学习,复习健身拳套路的基础上,用短绳来替代武术软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协调性,使学生了解武术中的攻防特点,激发他们崇尚热爱中华武术的热情。同时,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促进了体育教学与改革的深入地开展。贯彻新课程理念,从教学的实践经验,“变废为宝”开发利用旧短绳,制作替代武术器械教具,在课堂教学上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促进武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适当增加武术器械攻防应用的实用知识传授,建立学生对武术学练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组织特点
一是准备部分:用做操、游戏等形式进行热身。基本部分中,复习改进组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软鞭单个动作,用小组合套路,体验武术器械基本攻防动作,提高武术软鞭的运用能力。结束部分:结合主教材的活动进行放松。
二是教学中,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提示、点评、激励学生参与模仿、欣赏、评价,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通过判断、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形成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三是教学中采用小群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分组学练和互评的能力。通过复习拳术组合动作和学习武术短器械的知识运用,帮助武术技术动作质量的提高。
四是教学中注重武德培养,采用音乐的意境配合。将短绳的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以利于更容易掌握武术动作练习节奏。 结合武德教育的同时了解武术文化内涵,教师运用习武的口令练习和喊口号等方式,提升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五是结合武术教材的特点。在课中选择学生较熟悉,节奏鲜明、简单通俗的音乐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提高武术动作的肢体表现能力,完成课的目标。
三、突出专长 教法实用
教师根据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课的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巧妙、比较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按基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遵循教学规律,寻求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注重实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力求有所突破。运动负荷适宜,动作技术的难易度适当,大约1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得非常好,2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得较好,7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基本都能完成。使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得到了发展,获得了武术基本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课的“量”度把握很好,该课不仅发展了学生体力,还发展学生的智力,强度适中。场地、器材、教具手段的运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武术教学的实际需求。
四、组织严谨 风格突出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表现出学练参与的热情较高。巧妙的将武术动作与音乐配合,激发学生习武兴趣。课堂中教师亲切的教态、传授的内容、场地布置、教学应变能力、与学生互动等方面表现的非常好;“学生参与”表现在学生的关注、配合、兴奋、思考、互动等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武术教学生所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教学中,依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调控,采用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重视学练反馈。紧抓武术风格特点传授知识,采用分解示范与完整教法相结合。在评价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方法,给学生及时、真实、准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互动,都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为目的。
通过教师的武术示范性口令、提示性口令和一般性口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在指导学生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中具体有效、简明得法,组织队形的调动便捷、常规严谨认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习武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培养,而武术课运动负荷适中,安全提示到位,也较好地体现了该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芳.第四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教案集[G].宁波.2010年10月.
[2]黄超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2010,(08):121-123.
[3]王品珍.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D].郑州大学.2011
前言
由于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日愈密切,而这已是一种无法阻挡的潮流与趋势,然而这种现象的形成也许在某个语境下产生了积极地影响,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单向发散的传播方式,冲破了先前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传统国界和文化壁垒,改变了非西方世界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社会观念及意识形态。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以加速度的方式递减,随之而至的“体育全球化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风险,使部分民族体育文化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1]。
2.传统武术文化守成下的分歧
2.1 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流失
当火器时代取缔了冷兵器时代,当武术难以用技击解决现实问题时,对自身的合理性也就可能产生了怀疑,功能中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武术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的技击价值一直争议不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以及国际体育环境影响下,武术技击本质逐渐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其技击功能又被提上日程。然而,在西方思想文化的掩盖下,武术为了迎合现代竞技体育的竞赛标准,使得竞技武术的高度发展,从而又一次引起了传统武术的传承危机,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本质定位则成为争论的灼热焦点。
武术作为一项体育活动,而“体育史学则是研究体育活动价值所在的重要依据”[2],因此,武术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发现和记录历史的一种形式,而通过对武术历史和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对现代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讨和阐释,并且进行参与和影响当代体育实践以及决策的过程。因此,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审视分析武术技击价值,具有特殊的历史传承性。
2.2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武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体育运动。“言传身授”是其固有的,也是极具特色的延续和传播方式。尤其是传统武术,有别于以西方体育审美为标志的现代竞技武术运动,其本身具有自身特点。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具体有三种,有口传心授、身体示范和观念影响。因“百闻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练”,所以老师的亲身示范、手把手教对传统武术的延续至关重要[3]。由于许多民间武术都多在广大农村流传,而村落拳师迫于生活压力,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威胁,使得他们无法安心完成传统武术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大多数弃武改从其他谋生职业,这大大的影响了民间武术的传播。另外,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民间武术的落寞也渐渐凸显出来
3.传统武术文化分歧后的思变
3.1 与现代教育传承相结合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延续、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武术传承的重要方式。除了中小学,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大学武术教育之中,大学教育史培养国家精英的地方,有义务担当起责任,改变固有的“体育化武术教学”模式,实行“一对一”的拳种流派武术教学,实现大学教育体系与民间优秀资源的结合。在专门的体育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的武术系部定期聘请民间传统拳师授拳,“让植根于民间的优秀拳种走进高雅的学术殿堂,这样便实现了民间武术与学校武术的互动”[4]。同时,在教授期间可以为学生讲解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击含义即拆招技巧,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内容的理解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肤浅的认识。
3.2 保护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或曰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本原意义是指一个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5]。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空间”就是为非遗造就必要的活动场所,即一种独特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人类的文化建造或文化认定,是一个文化场。
就一个民族来说,每一个民族大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的地域,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对该民族有很大影响,进而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对于传统武术而言,首先“作为一种文化的真实存在,其不但属于时间范围的历史范畴,也属于空间范围的地理范畴”[6]。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多种多样的传统武术文化形式。因此,对于地域性的传统武术文化力图将其放在原有的文化空间中形成“原生态”“原真性”“原生地”的保护特色。并进行全面性的保护措施。“承传教授传统武术不能脱离传统文化氛围和背景,要整体传承和保护,传统武术的原有系统和体系只能维护不能破坏”[7]。
3.3 国家政策的支持
传统武术传承人就是直接参与传统武术传承、使传统武术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传统武术传承人必须经过一定程序的培养,经过各种方式的考核,根据其掌握的传承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最后才能得以确认。传统武术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依靠这些身怀绝技的传承人一代代传技授艺,他们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要对象。首先,国家要为其传承建立合理的文化空间保护政策,提供硬性的环境保障,积极引导传统武术的发展。再者,国家政府在经济上给与补贴,并且要具体到个人,去缓解作为历史文化传承者的经济压力。此外,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宣传手段,加大大众传播对传统武术的宣传。不仅有利于消除人们对传统武术的片面认识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且让人们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
4.小结
面对传统武术文化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保护和传承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要针对传统武术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问题解析,并进行具体的措施实施保护和传承。传统武术对人的影响与改造并非德育、美育所可涵盖。因此,让传统武术从传统的传承方式中走出来,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实现传统武术的教育传承。其次是保护传统武术的“空间文化”,给与其独立的发展文化空间。最后,回归到最实际的也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要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传承者才可能会专心从事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为此来保持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继续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陈振勇.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审视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院报,2007,(33)3:17-18
[2]温佐惠,陈振勇.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技击本质”价值定位问题再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院报,2002,(28)6:16-18
[3]张云崖,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院报,2008,(34)7:54-56
[4]马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11)5:66-67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28-05
“法象莫大乎天地。”我国古老的文明,缘起于“察天之命”的敬畏、膜拜自然。山文化就是在这种浓厚的寻求对象性关系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我国的许多山岳,有着诸多古老而神奇的人文历史遗迹,蕴含着许多悠思深长、发人深省的人文故事和立意高洁、美丽动听的传说;富含宗教色彩的五岳、四渎,吸引着善男信女,将精神皈依于山岳。这些,为我国山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精彩的人文文化素材。可见,山文化存活于人文社会,与社会互根,影响着社会的诸多领域,传统武术就是其一。根植于华夏土壤的传统武术,在坎坷发展的旅途中,不论是显现于外的技法招式,还是隐含于内的技法原理及道德法则,都受到了山文化的引导和影响。下面我们试从山文化的视角,解读传统武术所蕴含的山文化内涵,这对重构传统武术的文化元素及弘扬传统武术有积极作用,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有积极意义。
1 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山文化的内容十分繁杂,但不论如何不能胜数,都不外乎是人们透过对山外在雄壮的形态和内在幽深的底蕴的多重感性认识,而演变出的人格化文化,主要内容有五。
一是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山的个性文化有其固有的特质。如,山有着端正巍峨的外貌特点,这种端正巍峨,将之人格化,就是山有着正直的德性。它耸得高,看得远,有着高远的志向;它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夸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雨打,而自岿然不惧,先贤喻以警示后人,为人要“稳如泰山”,不为俗事纷扰,秉持“一以贯之”的沉稳性格。由此可见,山以其高大、厚重之质,彰显着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的品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自强不息的品格。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儒家以堆土成山,说明不坚持到最后,就不能达到目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仞之山始于一篑。山的品格属于“天道”,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法“天道”“为山”的持之以恒和刚健有为的品格,终身自勉发奋图强。二为厚德载物的品格。《中庸》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意思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里面储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效法“天道”“为山”的包容万物和承载万物的品格,广施仁德,普济众生。可见,山以其自励、仁厚之质,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三是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千百年来,国人乐于“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使自己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以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如孔子每“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所以诸如孔子者,有此喜好和发出这样的感叹,原因在于“格物、致知”是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君子应常常“格物”内省自修,以成就高洁风骨及挽狂澜于既倒的旷世伟业。如孟子就由此悟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由此,我们不难自觉:仁者会因观山,而渐悟修己进德之理,治国安民之道。这也正是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文化精神。四是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日月变化、寒暑更迭等自然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都遵循阴阳交合的法则。而山乃是践行这一法则的客体:山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或山势危崖劲露,或山貌郁郁葱葱。山的这种阴与阳的交合跌错,体现了山具有“天地相遇,品物咸章”生化万物的作用,和践行“中和”之道的精神。如,山上“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甚至“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些都说明山有着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五是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远处看山,巍峨屹立,高耸云霄,即使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也岿然静处。而走进山中,时时可见动静无常的水。静待的山中之水,有伺机而动的智慧,表现为: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时机成熟,摧堤决坝,势不可挡,这种智慧迁移到人事,折射出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条件成熟,势如破竹,致命一击;流动的山中之水,有随机应变的智慧,表现为“水无常形”、“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山中之水,貌似柔,实则强,能以柔克刚。如,久滴之水,可以穿石;常流之水,可使棱角之石成鹅卵。人的心灵,也如山中的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由上可知,因山中水之动静,山被赋予了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智慧。
2 山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武术解读
2.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1.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或溪碧泉清,或瀑美潭碧,或巍峨耸峙,或葱翠秀丽。它因端正的外貌和丰富的资源,被人称之为“仁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察山之纯洁端正,可预见其行为之真善。且山,爱待人接物,向万物张开双臂,立得高,望得远,宽厚仁爱,不役于物,更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故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亦即是天所赋予它的正直德性。
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熏陶着传统武术武道中人内在正直的德性。武道中人认为:正直的影子,源于端正的形态;真善的行为,源于纯洁的思想。德性是由内向外渗透的,这种强调由内及外的个性文化,浸润于传统武术,成为拳门制定门规的重要指导思想。武林各拳门择徒授艺都非常重视弟子的人品德性,如“人品不端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为何不能授艺于“人品不端者”、“不知珍重者”、“俗气入骨者”、“市井人”?最根本的缘由是,此类人难以有高远的志向,“恐有玷于昆吾之高尚也”;又如武当派《内家拳法》云:“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等。可见,武林择徒授艺时所尚武德之理念,与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是相通的。
2.1.2 山所蕴含的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内含正直的山,拔地而起,执著挺拔,书写青松磐石的风格,磨炼出沉着稳重的个性。仁爱之人应像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居善地”,与你相容的地方就是善地,清泉是随遇而安的,无处不是善地;“心善渊”,心要像深渊那样平静、深不可测。一个人做到心如止水不难,难的是能把天大的事看小,能把巨石像纸片那样抛向天空,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山持有的这种沉着稳重的个性,成就了山无言谦卑的气质,打磨出了山刚毅傲骨的个性,也渗透到了武道中人沉稳的个性中。
“止、戈”为“武”。武道中人习武是为了健康身心、防身自卫,“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且“以服人为上策,打人为下策,杀人为最下策。”如“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更进而“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传统武术中的这些思想,含有山性格稳重的人文个性文化,武道中人喜爱在深山中参悟武道及精进技艺,与深受山的人文个性文化的吸引,是分不开的。山性格稳重的个性文化,锻造出了武道中人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的个性;磨砺出了武道中人不昂首天外、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目空一切的气质,也使本性凶残的搏杀,少了一份血腥,多了一份谦让。
2.2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2.1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自强不息的品格。走进山中,生机勃勃:崖壁上有为了生存争阳光、争雨露而顽强匍匐生长的藤蔓;峭石上有迎着寒风绽放的风兰;仞壁上有根悬石外,却紧抓岩石不放,傲然挺立,散发不凡气势的青松……如此恶劣的环境,不但没有击垮它们,反而使它们以奇倔的风韵,咏叹着山自强不息的品格。山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品格,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动力。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才铸就出了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满腔爱国热情。
武道中人,其精魂深处,无不贮藏着山文化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品格。如拳谚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道中人要实现“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就须自暖春至盛夏,由初秋到寒冬,日复一日的坚持练功,遵循“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信条,而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到老一场空”。“火大没湿柴,功到事不难”,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山的自强不息品格,神出一宗。
2.2.2 山所蕴含的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宽容仁厚、任劳任怨,一方面它养育着参天大树,奇花异草,鸟兽昆虫;另一方面它又经受着严寒酷暑,冰霜雨雪,狂风暴雨。正是由于山的宽容仁厚和任劳任怨,才造就出山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厚德载物的品格,演绎于人事,就是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一精神,对传统武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拳门及各拳门之间,非常注重技艺的切磋。这种切磋的核心目的,是吸收其它拳门的技、理。如“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初与倭奴交战,受损严重,程宗猷不拘一格“访求其法”,从刘云峰处“得倭之真传”,并据自己的体悟而最终“颇尽壶奥”。倭刀法,虽是外来之物,程宗猷亦“访求其法”,且“颇尽壶奥”,还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又如“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旧武道中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天人合一”的道理,并将之融会贯通到习拳之中,才能领悟到武技的真谛。“天人合一”就是山文化所言的“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同一。无疑,传统武术汲取了其丰厚的内涵。不难自觉,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实为持之以恒、包容仁厚的品格,也是传统武术的立己、立人之道。
2.3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3.1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诫导国人从观察“山下有风”,而推衍出“君子以振民育德”的结论。即:君子看到山下有风,狂风为山所阻,激荡回环,草木乃至万物因之多有败坏,当养育仁德,并察民生凋敝否,风气败坏否,以便“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振起民心;君子从观察“山上有木”,而感悟出“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即:君子看到高山上的树木逐渐长得高大,犹如循序渐进;由是修养德性,改善社会风尚、礼节和习俗。传统武术贵仁尚德的武德理念,与山这种内修仁德的精神如出一辙。
传统武术十分注重:武道中人不仅为人处世要循仁德,而且用拳演艺也要以追求仁德为无上原则。如“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当遇不得不打时,“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旧,即“分筋截脉之道”旧。所谓截脉,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可见“圣人之用心”老矣,教导武道中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传统武术行武勇的根本目的,实非伤及对手,意在制止对方,即“不得已而为之”。又如“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等等。可见,传统武术追求仁德的原则,与山乐山修仁的精神是神魂相合的。
2.3.2 山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引导国人从观察“山上有水”,而自觉“君子以反身修德”。如,古谣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之先贤从观“山上之水”,而推演出内省自修。如,诸如孟子者就深知:人肯定是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等。山的这些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在传统武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不论是拳门技、理,还是用拳演艺,传统武术都映射出了山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如“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告诫武道中人,要时常反省自己,不要“逞血气之私”,而行“斗狠之举”。又如“倘遇不得真传,自鸣得意,任其狂悖,不必与之争辩”;如果习得拳门精髓“须涵养性情”;如果遇到无知之徒妄加讥讽,“只可令其一世糊迷,不必与之较量。”道出武道中人“须涵养性情”,常省己身,而不必与“无知之徒”“较量”的缘由。显然,这与山文化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相吻合。千百年来,“在道德召唤下,武术与拳技不再是好勇斗狠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与观赏生存性活动,而成了一种‘求道’的手段。”传统武术重忍让克制的精神,实质上内涵着山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也正是这一文化的涵构,才把本是暴力与残恶的武技,导向了“仁者为上”的崇高境界。
2.4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4.1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从不同视角观山,或断崖峭壁,或郁郁葱葱,或水润山中,或水依山而绕,处处显现着阴阳交错的内涵,流露出阴阳和合的人文化情怀。山这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情怀,殷实地奠定了传统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拳理基础。
山阴阳交错的情怀对传统武术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传统武术拳理与技法的阐释方面。如“攻为阳,守为阴。”就指出“攻”与“守”要做到“阴阳平衡”。又如“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指出练拳只有懂得了阴阳相济之道,才会懂得运用劲力刚柔变化的规律,也只有懂得了刚柔变化的规律,才能随心所欲的驭拳。可见,传统武术之攻守转化、平衡的拳理,遵循着山情怀文化的阴阳交合法则。
2.4.2 山所蕴含的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化生万物的情怀。大自然的“刚柔交错”,成就了“天”之文采;“观乎天文”,便可知寒暑阴阳的替变、四时变化的规则。遵循阴阳交合规则,就默守了“中和”之道。无疑,山乃是恪守阴阳交合法则的客体。“中”乃是最大的根本,“和”是通行的道理,而山能“致中和”,所以山能使“万物育焉”,亦即,山有繁育万物、化生万物、“品物咸章”的情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拳理的精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不论是从拳术风格,还是技击原理,皆相合于阴阳交错法则,蕴涵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如“天地阴阳相合能以降雨泽,拳术阴阳相合能成一致。”就是从察“天地阴阳相合”,而递进出“拳术阴阳相合”。又如“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窃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就委婉地道出传统武术“遇敌制胜”的招法“变化无穷”,以致“人不得而窥”。传统武术这种招法的万般变化,与山化生万物的精神是相通的。推上可知,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山之情怀文化,实为传统武术攻防之根蒂,生克制化之玄机。
2.5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5.1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屹立高耸,不惧晾雷狂风、骤雨暴雪,悠然静处;宁静的山中,潭、涧静如平湖,污浊的渣滓沉淀在下,透澈的清水静处在上,明镜似的潭、涧,能把人胡须眉毛照得一清二楚。先贤由山的这种岿然处静,化生出“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的人事法则,并深深地浸润于传统武术之中。
动静是传统武术非常重要的一对阴阳范畴。传统武术一方面强调动与静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突出静的智慧。如“持龙贵静,静岂易言,必身心皆治,而后能静”,故持枪预备之时要如静待的山岳,如停滞的清泉,“淆之不浊,触之不摇,机深节短,使人莫测。”指出持枪之时“贵静”,而且只有身心皆静,才可达到“静”的境界―雄浑之静。又如“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也强调搏杀之时,要“静以待动”,以便“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克敌制胜。等等这些表明,传统武术非常强调“静”的重要性,并将“岿然处静”的思想,引以为拳理的精神。传统武术中这种“静”的思想,与山岿然处静的智慧文化是一脉贯穿的。
2.5.2 山所蕴含的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见诸于山中之水。山中之水,以随方就圆、避高就低、点滴渗透、以柔克刚的机巧,赋予山以智慧。这种智慧,被孙子借鉴运用于军事:“夫兵形象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受水“避高而趋下”的启迪,推论出用兵作战的取胜之道,需“因敌变化”、“避实而击虚”。在传统武术中,可寻觅到许多山的这种智慧。
世人皆知,水是见机而行的,哪有大堤决口,水还愣着不动的?山中之水的这种相机而动的智慧,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山中之水的这种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拳理。如“兵法有云:‘柔能制刚,弱能胜强。’即此中之软破硬之道也”,对手以猛力袭击过来,我以同等气力施以防御,“是为犯硬”,结果不外乎是“力弱者必败,或力同而斗久”,没有哪一方是必胜的。“若于彼枪用力刚猛之时,我用穿钩退步之法”,规避其猛力,“候彼进深”,方才之猛力也消解了,乃“那斜步扎之……即巧中之斜步单撒手也”,这个时候对手就“无所用其力”。“又如我枪先发,彼以猛力提拿,我却变为软,使彼力空,乃乘其不备之所取之”,此即“以软破硬”。如上皆指出:行拳勇时,要抓住“猛气已过”、“彼力空”的时机,以“软”破之。就精辟地论述了相机而动“以软破硬”的拳术智慧,这种拳术智慧,与水“攻坚”的睿智是暗合的。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中诸如“持龙如峙岳”、“以软破硬”等拳理观念,与山文化之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50-0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击、融合,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交融,而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保护、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抉择。
1 传统武术的现实窘境
所谓传统,是指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1]。传统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影响和控制,也是历史发展和继承的表现形式。所谓传统武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以提高攻防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师徒制传承为主要方式,注重形神兼备,打练结合,多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合[2]。20世纪80年代在展开的普查武术家底的工作中,查明“流传有序,拳理明晰、自称体系、风格独特”的拳种有129种,但是有书籍和历史记载的拳种的套路运动的形式并不多,由此可见的传统武术的外延不明确,还有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武术,或不为人知,或未自成门派,或流传不清,或依附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根植、沉积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并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社会的转型,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击、融合,传统武术也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交融。如跆拳道、空手道、综合格斗的传入和推广,对原有的传统武术技法也是极大的冲击,经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碰撞,所具有优秀文化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处境也是举步维艰。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传承的本质是文化的延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与瑰宝,传承和保护原生态、具有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显得格外的重要,建立有效、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
2.1 师徒的传承――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人们特别重视家庭或家族的血缘关系,以传习武艺为基础而组成的师徒传承,从登门拜师――严格择徒――拜师仪式――登堂入室――口传身授等拜师的程序后对弟子严格训练、层层考验,经过长期的言传身授所形成的师徒关系,如“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通常把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通过师徒的薪火相传模拟家族血缘制建立了“师祖”“师母”“师兄”等关系,这种严格的、特定的师承关系在传统武术的传承中间表现的尤为凸显。师徒的传承不仅在生命形式上,还表现在师徒通过精湛的武技、高尚的道德情操、身正为范的行为来感染徒弟。通过师父淳淳善诱的口传与身体力行的身授,使得传统武术的技法得以流传,来保证武术的薪火相传、连绵不断、源远流长。但由于传统武术在传承中的保守性,处于对自己武术技法的珍视和维护荣耀感,许多门派中的功夫传男不传女,防止徒弟背叛师门,通常师父会保留绝技,导致传统武术在传承中技法的流失。
2.2 学校的传承――崇文尚武,生生不息
从周朝贵族的教育体系中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习射艺”、“习武舞”都是早期武术教育部分,发展到后来的武举制、国术馆等武术进入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武术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有传统武术在传承中建立师徒关系演变成师生关系。在大、中、小学校开展武术课程,冲击着民间传统的传承方式,有利于武术的传播、普及提高和推广。通过学校的传承可以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和扩大传承人的数量,养成崇文尚武的精神,使得传统武术在学校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2.3 拳谱的传承――有本可依,世代相传
在古代习武之人由于所处的社会阶层底,接受教育少,文化素质不高。习武者为了保住门派的重要动作技法,拳法要领,技术口诀等通常用手工绘成简单的拳谱。尽管传统武术的门派林立、拳种繁多,但通过文字和简单绘画编成的拳谱为后人研究传统武术提供了宝贵资料,如太极拳的《十三势歌》;少林的《二十六要害穴点打法歌诀》;形意拳的《九歌》等。在长期的习练与传承中也形成了许多的武术言语,如武术谚语中的“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力从脚下起,拳从心中发,节节能发劲,攻守寸位间”,“师父不过领路人,巧妙全在自用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等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不仅是习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后人练功习武的指导。这些拳谱都不仅是各门派的精华也是传统武术的得以传承的法宝,拳谱的传承可以有本可依,世代相传。
2.4 社会的传承――和谐社会,全民健身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从解决温饱向重视健康方向转变,由于工作的压力文明病、富贵病的增多,使得人们向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渴望,武术成为人们选择的健身方式。习练武术可以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扩大人际交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传统武术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在传承中体现和谐的特征。传统武术所具有的尚武崇德、尊师重道的思想在社会的传承中营造了良好地、融洽地和谐环境,为传统武术的传承获得社会空间。
3 传统武术的保护
3.1 传统武术传承人的活态保护
许多掌握传统技法和绝活的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呈现,使得传统技法的失传与消亡。陈式太极拳被列为遗产,不是因为它留存的拳谱、器械,而是因为历代拳师言传身教的精湛技艺,这些技艺依附在人的身上,是一种活态文化[3]。传统武术的发展在经历历史的长河、岁月沉淀奔流到今天没有干涸,就是因为有鲜活的人为载体,师徒靠口传身授、身体力行的示范这种鲜活的、具体的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武术传承就是靠这种活态的文化得以沿袭和流传,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才能保障传统武术的存在与发展。传统武术也要积极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冲击、碰撞和交融,而不是被现代社会所吞噬。因此,保护传统武术这种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活态的传承人世世代代相传,需要以传承为核心,以活态的传承人为载体,建立活态的传承人机制,促进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3.2 传统武术原生态技法的保护
所谓“原生态技法”,就是指历史上创造并流传或保存至今的、未经过任何刻意改变的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在竞技武术的发展和冲击下,传统武术已经出现了异化,向高、难、美、新方向偏移,充斥着传统武术的古朴、精湛、实用的特色,这时保护传统武术原生态技法显得格外重要。着重原汁原味地保护传统武术的技法理论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多种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观念来传承和保护传统武术。通过书籍、影视资料、借助现代科技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来对濒危项目施行优先保护,传承和保护传统武术的整体性,不仅包括传统武术的习练方法、技法规律、套路特色、理论方法体系等还应该对武术谚语、武林轶事、礼节道德、传承制度等多种形式的原生态的、整体性的保护。
4 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及社会变革进程,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碰撞、摩擦,使得传统武术也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传统武术传承的空间环境也发生变化,原本的师徒传承随着社会的变更而变化,要让传统武术薪火相传、源远流长,需要传统武术的传承人肩负起传承民间传统武术的艰巨使命。保护传统武术、保护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传统武术,以活态的传承人为载体,建立合法、合理的传承机制。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补充和升华,使得传统武术的知识和技能的形式存之于世,将原汁原味的整体性的传统武术记录、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
2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路径
2.1苗族传统武术简介
苗族武术源远流长,距今已经有几百年之久。苗拳中的“蚩尤拳”据传诞生于公元前25世纪以前的蚩尤时代。苗族武术是中华武术大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武术几经演变,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涵养,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而其实,苗族传统武术的出现与发展,与苗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有密切的关系。
2.2苗族传统武术的发展
且不说苗族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主要始于原始民族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当时的苗族人民为了生存,采用击打等方式与野兽进行搏斗。而现在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和演变之后的苗族武术,就不得不追溯到明清两代时期。当时的明朝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明军政府与苗族人民的军事冲突日益加剧,其损失简直不可估量。在这种与苗疆地区大规模军事的冲突过程中的损失让政府无法负担,因此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大规模修建苗疆边墙,对苗疆地区采取了隔离与区分的方式。清政府更为残酷,使用了以苗制苗的策略,挑拨不同地区苗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利用民族矛盾的激化来达到自身侵略和占有的目的。但是在这种强硬的压迫之下,更加激起了苗族人民与日俱增的反抗情绪。在这种被垄断的情况下,苗族人民不可抑制地激发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斗志。随着这样一股热血的斗志,与此相对应的出现在苗族人民之间的,必定是武力的大幅度提升。可以看出,苗族历来是封建统治者征讨的对象,因为苗族人民生性不畏、崇尚武力,具有十分良好的反抗精神。因此,在苗族边疆地区,不管男女老少,几乎每人都懂得技击的常识和几手过硬的武功。这种武术的普及程度在中国是十分罕见的。明清时期的苗族人民对于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侵略和歧视所持有的态度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波又一波的反抗。这种奋起反抗的现象让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无可适从,因此,战争就成为当时不可避免的主题。从历史上看,苗族是中国众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与封建统治者发生反侵略战争最频繁的民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得知,苗族武术起源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苗族人民的反抗意识不但没有磨灭殆尽,反而日益增长,保护自己家园的强烈愿望促使人们开始提升自己的格斗、械斗的技能和技巧。苗族人民的习武过程深受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那种不抗威严、面不改色、拼死抗战的态度占领着苗族习武者的内心。这些内心的思想活动也出现在武术当中。苗族武术的主要形式就是搏杀,以军事战争为目的进行习武训练。其价值功能就是在军事战争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毙敌人。为了实现这种军事目的,苗族人民开始寻找一些方法与形式,锻炼自己的体格,这就是苗族武术出现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发展,社会需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民有着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也逐渐展现在对于武术文化的需求方面。虽说武力冲突和战争是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出现的外部因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高涨情绪是苗族传统武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强大推动力。正如上文所说,明清两朝的压迫促使了苗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封建统治者土崩瓦解之后,随着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日益和谐,文化交融进一步加深之后,苗族传统武术也开始吸收和接纳来自中国大地各大武术系别的精华,如少林寺武功、武当派武术等,使得苗族传统武术的拳种更加丰富多彩,武术系别更加精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战争已经成为不再提起的话题,民族关系也日益和谐,民族矛盾也相对缓和,民族冲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以前以搏斗技能为主要价值导向和追求目标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今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已经囊括了强身健体、文化娱乐、竞技体育等多方面因素和需求,这些都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程度有关。由于人们现在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苗族传统武术更多的要朝着表演性、娱乐性的方向进行发展。现在的苗族武术中还增添了舞龙舞狮的内容,这些都是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而使得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发生的文化价值导向的变化。现在的各种苗族武术活动已经成为健身娱乐的必要选择之一,并且在节日的庆典、祭祀联欢活动中也经常看到苗族传统武术的身影。在时代的引领之下,现在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已经有了崭新的内涵,具有了十分特殊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我不知道,他所认为的传统武术是个什么内涵,又是个什么外延,是指太极、形意,还是指少林、武当,包不包括大成拳等名门大派。若是,这些门派又怎么“普遍缺乏好手"?若是,又何谈拳击打败了传统武术?有无这方面的赛事结果?又有无这方面比武的事实?又怎么叫人承认“传统武术是被拳击打出散打擂台的”?叫人承认没有的事,这也叫“诚实一点”?韩先生还认为“传统武术几百年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之外的情形‘(受重视也不过是在帝王权贵手下做奴才和门客)”,这也不确,因为自古以来,文和武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流,所谓“要文备还要武备,文要安邦,武要定国,文武双修为贤才",正说明了这一点。退一步说,武术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之外吗?韩先生不也练了十多年的八极和散打吗。排斥武备则说明了此人“鄙,不能远谋"。近期,教育部不就有要求,武术将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吗?!
摆肘是我国传统武术中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攻击性肘法,它虽为各派传统武术所共有,但对摆肘的运用技巧又各有不同,现就少林佛汉拳的摆肘实用技巧作一介绍,供实战技击爱好者和散打界的朋友们参考。
一、摆肘的种类
摆肘按两肘前后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摆肘和后摆肘。以左脚左臂在前的实战准备式为例,左肘施发摆击对手则为前摆肘(图1、2),右肘施发摆击对手则为后摆肘(图3、4)。
二、摆肘的技术动作及要点
1、前摆肘:以左脚左臂在前的实战准备势开始,两脚滑步疾进,同时上体微向左转,左小臂略回收屈臂成肘,以左肩关节为轴由下向外向上向前向里划弧横摆,同时腰向右转,拳心向下,力达左肘尖,在接近攻击目标的瞬间迅猛发力,右手护于右腮处。攻击完毕后,迅速恢复到准备姿势。
要点:(1)、力从腰发,腰先稍左转继而绕纵轴向右转动。(2)、击肘时,拳要松握,贯力于肘尖。脚到肘到,步肘合一。(3)、肘的摆动幅度不易过大,高不过眼,或与肩平。
2、后摆肘:以左脚左臂在前的实战准备势开始,两脚滑步疾进,右脚跟进后蹬地,并向内扣转,合胯并向左转腰,同时右肘以右肩关节为轴由下向外向上向前向里划弧挥砍横摆,拳心向下,力达右肘尖,在接近攻击目标的瞬间迅猛发力,右手屈臂回至左腮前,攻击完毕后,迅速恢复到实战准备姿势。
要点:(1)、疾步进身、右脚跟进、蹬地内扣、合胯转腰与后摆肘发力要协调一致,步法、身法、肘法浑圆一体,不可脱节。(2)、击肘时,拳要松握,贯力于肘尖。(3)、肘的摆动幅度不易过大,高不过眼,或与肩平。
三、摆肘攻击的目标
摆肘攻击的重点目标是人体的头部、前额、鼻骨、面颊、下颌、耳门穴、太阳穴、颈部等都是摆肘所要打击的具体目标,两肋、背部亦可用摆肘攻取。
四、用肘要则
(1)、击肘时,力点尽可能在肘尖,亦可在前臂近肘部位。总要根据实战距离与感觉,不暇思索而施发,能用何处何处击,不可拘泥于一处用法。
(2)、肘法对运用者的步法和躯干的相应动作的配合要求很高,实战距离的远近、时机的把握、攻击的角度、劲力的大小,全凭步法、身法的密切配合。因此,要高度重视肘法与步法、身法的完美结合,不可脱节掉劲。
(3)、击肘时,两肩两臂两手要放松,以保持出肘时的弹性与松活。要充分借助蹬地转腰的力量,猝然发力,劲意重脆,疾发疾收。
(4)、应注意肘法与其它技法的结合,如膝肘连击法、捶肘连击法等,以创造出最佳的用肘时机,充分挖掘肘击法的最大潜能。
(5)提高用肘防肘的意识,以便抢占先机,先发制人,如在抱缠中要抢先发肘。
五、实用摆肘示例
示例1:实战对搏中,我以左势对手以右势对峙(图5),对方突然疾步进身用右直拳猛击我面门(图6),我左手迅速由对方右臂外侧向下搂按其右肘或右小臂,同时左脚疾进至对方右脚外侧,右脚跟进,继而蹬地拧腰转体,右肘迅速挥砍而出,力贯右肘尖,横摆猛击对手头部(图7、8)。
应用提示:此式属防反型摆肘技法,其技术结构简单、直接,完全可适用于散打比赛。只要强化训练运动员戴拳套时的搂按防守动作,实战效果不会比徒手动作差。倘若右膝接连而出,实战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示例2:实战对搏中,我与对手均以左势对峙,我突然前滑步用左手弹打对方面门(图9),对手若用前手迎架防护,我右手顺势向下搂按对方左小臂,同时两脚疾进,左小臂回收并屈臂成肘,以肘尖为力点,向右横摆猛击对手头部要害(图10、11)。
应用提示:左手弹打动作要威胁到对方面部安全,引出对方前手防护,在其前手贴近我前臂的一瞬间,右手要以闪电般的动作将其前臂擒捉。步法、身法、手法同步进行,迅速接近对手,才能摆肘击人。
示例3:实战对搏中,我与对手均以左势对峙,对方突然疾步进身用左直拳猛击我面门(图12),我右手迅速由对方左臂外侧向下搂按其左手腕,左拳以肘关节为轴,向内向上向前划弧,以拳背为力点击打对手左脸颊,同时两脚疾进,接近对手(图13),对手若用右手向外推我左拳,我左脚疾进,左臂顺势曲臂成肘,力贯左肘尖,横摆挤进,猛击对手头部要害(图14)。
应用提示:后手搂按对手前臂要准确,前手反背捶击打面颊要凶狠,在对方后手进行防护时,我顺势屈肘挤进,连封带打,充分体现了传统武术“封梢节,中节打,封中节,根节打,三节随用”的技击特点。
示例4:实战对搏中,我与对手均以左势对峙,对方突然疾步进身用左拳猛击我面门(图15),我左脚迅速向前疾进,身形略外闪,稍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用左拳猛击对方左肋部,右手护于脸前(图16),对手必本能地用前手外搂或下压我左拳进行防护(图17),我右手则顺势向下搂按对手左小臂,同时两脚疾进,身体突起,左臂曲臂成肘,力贯左肘尖,向右横摆猛击对手头部要害(图18、19)。
应用提示:攻击对方肋部的目的是利用对手的本能反应而设下的一个圈套,从而撕破对方的第一道防线,面对对手上部虚隙,我左肘乘虚而入,其必中肘受制。
示例5:实战对搏中,我以左势对手以右势对峙,对方突然疾步前滑用右拳猛击我面门(图20),我两脚疾进,身走对方边门,左手擒抓其右肘向右前下方推按其右臂,同时右拳拳心向上猛击对手面门(图21),对手若用左手向外推我右拳进行防护,我右臂顺势曲肘挤进,力贯右肘尖,向左横摆猛击对方头部要害(图22、23)。
应用提示:面对来拳,身走边门,避其攻势,一封一打,封打同时,步法、身法、手法协调一致,左脚要贴紧对方右脚,管住其右腿,在对方防护的同时,拧腰摆肘击敌要害。
示例6:实战对搏中,我以左势对手以右势对峙,对方突然疾步进身用右拳猛击我面门(图24),我右脚后退半步,重心稍降,同时右手由对方右臂外侧擒抓其右手腕,左手抓其右肘向后捋带(图25),引进落空对方的劲力后,或在对方挣扎回抽右臂时,我两手突然放手丢开对方的右臂,同时两脚疾进,右脚蹬地,向左拧腰转体,右肘突起,横向扫撞,摆击对手头部要害(图26、27)。
应用提示:顺其来势,引空来劲,其来劲一旦被引净,对手必惊恐万分,进攻与防守意识顿失,此刻正是摆肘重炮施发的最佳时机。完成动作时,上下相随,周身一体,起动快,劲意重脆,一步到位。
示例7:实战对搏时,我与对手均以左势对峙,我突然前滑步用左手弹打对方面门(图28),对手若用前手迎架,我左手随即翻腕擒抓对方左手腕向左后方捋带,同时右脚垫步,踢左膝猛撞对手腹部(图29),动作不停,左脚顺势向前下方落地,身往前挤,同时向右拧腰转体,带动左肘横摆扫击对手面部(图30)。
应用提示:弹击面门动作要有威胁,对方一旦进行防护,就要将其手腕擒捉,膝肘连击势短力雄,借助腰髋转动,瞬间发力。
众所周知,传统武术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其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实际价值,而当前蓬勃发展的舞台表演艺术则为传统武术的宣传与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不仅能够提高特定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还能使更多的人认知了解到该武术的表演价值、健身价值、搏击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等等,从而参与到武术的研究、训练与表演中来,实现传统武术的顺利传承。然而,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则必须掌握规范的传统武术舞台推广模式。
一、加强武术编创策划活动 与传统武术训练相比,舞台武术表演不仅呈现出迥异的运动环境;,而且表现出个性化的运动目标,是一个从“重技巧”到“重表演”的转换过程,需要考虑到视觉审美、技巧特征、风格特点、艺术内涵以及与其他舞台元素之间的搭配,等等,因此,其编创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此,实施传统武术舞台表演的首先工作,首先便是要加强武术编创策划活动,也即是在对表演环境、目标观众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舞台表演目标、作品内容、作品风格、作品主题思想,等等,由此形成一个武术作品基本架构。比如2005年由北京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制作完成的舞台动作剧《功夫传奇》,通过“纯一”这一角色形象从小离开母亲前往寺院学艺所经历的“启蒙”、“学艺”、“铸练”、“思凡”、“面壁”、“出山”和“圆寂”,由此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虎拳、龙拳、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等诸多武术形式独特的视觉审美特征和浓厚的文化内涵。而该舞台剧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在于其前期对于作品目标、作品内容、作品风格、作品主题思想的策划活动。
二、加强武术技术编排活动 传统武术的舞台表演不仅仅是对特定武术技巧、武术动作与武术套路进行展现的活动,而且是按照舞台艺术的标准对其进行选择、处理与组合的活动,由此形成一个兼具艺术性、欣赏性与教育性的武术舞台作品,。因此,加强武术技术编排活动是传统武术舞台推广过程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在实施武术技术编排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武术技巧、武术动作与武术套路的表演性与审美性特征,能够为观众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其次,则应当展现特定武术个性化、技击性的动作技巧与武术套路;第三最后,则是要能够在武术表演之中加入一些其它点缀性、装饰性的元素,由此增强特定武术作品的舞台艺术内涵与表演效果。比如上文提到的舞台动作剧《功夫传奇》,里面既展现了虎拳的威猛、龙拳的霸气、鹰爪拳的凌厉、猴拳的灵动等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舞、芭蕾舞、杂技、戏剧、魔术之类的舞台艺术,从而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审美享受和艺术体验,不仅最大限度的地吸引其观众的注意力;,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其观众对其中个性化武术作品的学习欲望。这对于提高舞台武术作品的艺术内涵、审美价值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武术传播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舞台元素的装饰 任何一个舞台表演作品都不仅仅是单纯的地进行动作表演、语言对话活动;,而且其中也配合以灯光、音乐、道具之类的舞美元素,由此进一步丰富其视听效果,增强其情感感染力。基于此,我们在策划、编创和表演舞台武术作品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该武术作品的风格特征、内容特点、动作技巧、情感意蕴与思想内涵等等,注重加强舞台元素的装饰,从而提高舞台作品的表现力。比如舞台动作剧《功夫传奇》在舞美设计方面也是别具匠心,一方面加强对各种道具的使用、及灯光的设计,从而创造出包括佛塔、寺门、悬崖、高墙在内的瑰丽的舞台奇观,营造出一种亦真亦虚的舞台空间和情境氛围;另一方面,剧目也制作出了精良的背景音乐,或者呈现出的是浓浓的情意,或者是豪迈奔放的启示,亦或者是具有神秘色彩的视听感等等,由此强化舞台剧不同情节的内容的特征与情感内涵等等,大大丰富了该作品的视听效果,增强了其情感表现力和思想感染力。
四、加强对个性化舞台艺术手法的应用 在进行武术编创策划、武术技术编排、舞台元素装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舞台艺术编创与表演的原则,加强对个性化舞台艺术手法的选择和使用,由此以增强舞台武术作品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