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装备生产部见习期工作

装备生产部见习期工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4 12:15: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装备生产部见习期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装备生产部见习期工作

篇1

一、虚心学习,努力进步

见习期间,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缺少实践经验,井下现场经验匮乏,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向同事和井下工人学习,加快补充自己的现场实践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煤矿的每一项工作,争取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综放三队见习期间,开始总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事,要做的报表,要填的资料以及要开的连队会议等,都在队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慢慢掌握。见习期间,恰逢北1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面刚安装完成,许多配件、安全防护装备、亮化牌板、设备刷漆等需要及时完善,技术队长带领我们在井下巷道做此类工作,回到地面后有要下放液压支架的各类油缸、排水所用的水泵等,记得很清楚我和材料员在机修厂制作液压支架所用的管子接头,第一次熟悉并使用制作管接头设备,由于工作面初采初放,设备运行不太正常,井下高压管需求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每天要制作很多接头,累并快乐着,大家没有怨言;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北1103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北1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内容付诸于实践;每隔五天配合生产部人员进行探顶底煤工作,根据探煤情况绘制素描图等。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时,总会看见很多实际应用中才会有的技术问题,比如,利用“十字”观测法测量巷道收敛变形量,拉进尺计算歪斜等,跟现场的工人、跟班人员学习,他们便是我的指导老师。

在综掘三队、综掘二队实习期间,该队为巷道(煤巷)掘进单位,又是另一个工艺的学习,在掘进西2306运输顺槽时跟着师傅利用先进仪器做物探,遵循先探后掘的规程规定,由于该巷道掘进条件较好,很快就要贯通,配合技术队长收集资料编写了《西2306运输顺槽和前期回风贯通措施》,并找各相关部室领导审核签字,编写了《西2306溜煤筒下口护矸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并找各相关部室领导审核签字。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可以编写一些较为简单的、不太急用的措施。在开始时我找来以前师傅编写的相关措施来对照,他们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画什么图我就画什么图,装订时,图的顺序怎么放我就怎么放,但是我写的措施在师傅批示的时候发现与现场不符,他告诉我不管是编写规程还是措施,我们都要亲自到现场察看,了解现场出现的问题,才能编写,措施才实用,并帮我修改。此后我编写的规程、措施之前,都到现场察看了,并向有经验的老技术员请教了之后才进行编写。

我深知煤矿技术工作的艰难与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为此,我把履行岗位职责、虚心学习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不断积累实践技术经验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机电设备安装运行、巷道布置及矿区开采的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学好专业技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现在作为安检部的一名技术人员,考取了煤矿安全检查作业证,用于井下的各类巷道工艺、作业人员行为、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检查项目检查,将隐患遏制在制度的“笼子”中。地面主要负责“双控”系统的资料上传、各类风险更新工作,资料室的资料归档保存工作,各类牌板的设计与打印制作工作。

二、恪守本职,扎实工作

我深知煤矿技术工作的艰难与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为此,我把履行岗位职责、虚心学习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

见习期间,经常跟随作业人员一起进出井,现场观察、记录作业人员作业的过程,再与各类《作业规程》、措施等相比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一线经验。也经常与同事、师兄们一起讨论《规程》、措施的编写依据和实际效果,这些都是不可多的经验和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自己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安全检查工作也与此息息相关,需要我多转、多看、多学习。

三、朴实诚恳,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安检部的技术人员,我知道应该具有朴实平淡的本色,努力让自己做到朴实不虚妄,热情不虚假,处事不急躁。心中始终要有规章制度,能够准确严谨的处理每一项工作,特别是井下安全检查工作。

篇2

1 加大对高校重点学科专业扶持力度,为皖江示范区建设提供合适人才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据测算,2009-2012年,仅在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等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就达45~50万人。到2015年,示范区的生产总值将由2008年的5818亿元增加到13500亿元,城镇化率将由2008年46.4%上升到55%。皖江城市带建设的发展趋势蕴藏了巨大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安徽省高校在示范区建设中大有可为,应当抓住机遇,科学设置学科专业,重点扶持与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校毕业生适应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1.1 构建科学的学科专业体系,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目前安徽省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示范区建设要求相差很远,人才的培养类型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尽适应,为此,应从教育体制方面入手努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示范区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合理对接。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制订政策正确引导各高校科学设置专业,有计划地引导高校设置示范区建设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并给与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根据本地重点承接产业及其人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相应的重点专业,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动态机制。其次,高校必须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要实现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就业能力培养的转变,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示范区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对接,并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高校应改变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①优先培养示范区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为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准备。

1.2 出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示范区建设的需要,可以考虑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与支持高校与示范区内的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具体而言,一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开展的面向市场的生产、服务经营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收入,可以按政策享受税收优惠;二是企业和各高校合资成立的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可以免征营业税;三是企业向各高校捐赠实验实训设备,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四是对承担高校学生、教师实习实训和业务进修任务,成效显著的企业,政府给予税费返还、项目倾斜、资金奖励、通报表彰等政策激励。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政府支持、企业共建、教学科研机构参与、资本市场助推等多方位相结合的新模式。

2 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习制度”是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有力措施。2009年,安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9〕48号),以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8厅委联合印发了《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施意见的通知》(皖人社发〔2009〕72号)两个推进我省大学生就业见习的文件。大学生见习工作的开展,为即将离校就业高校毕业生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对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制度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2.1 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无相应配套规定,见习期间内学生合法权益易受侵害。虽然我省下发了两个有关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的《通知》,但是实践中由于没有配套规定,结果导致见习制与公益性发生碰撞,导致一些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利用见习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合理”地侵害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二是大学生实习“廉价化”,大学生见习的积极性受挫。自2009年9月起,省财政每年下拨的见习生生活补助(每人每月不低于250元),并且列入市县区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但是显而易见补助资金过底,大学生见习的积极性明显受挫。三是有关大学生见习立法缺失,见学生生命健康权难以保障。由于大学生见习期在《劳动合同法》中没有相关的条款规范,所以不受该法调整。在现行的法律中,对见习期间大学生的权利、义务也都没有具体的规定。一旦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则无法获得保障。四是大学生见习基地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需求。虽然在下发的《通知》中对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的建立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原因,企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实际能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基地数量明显偏少。

2.2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基本途径

一是通过完善我省地方立法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实习保护制度。首先,逐渐制订并完善大学生实习期间人身及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保护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其次,切实保障大学生的见习权的实现。将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由目前的社会责任逐步上升为一种法律义务,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企业一般不得拒绝大学生提出的实习、见习要求;再次,对大学生实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相关劳动纠纷问题的解决进行规范。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见习期间生活补助水平,可以考虑将补助标准提高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水平上;同时出台针对见习基地及先进见习单位的资金奖补等相关优惠政策,可以考虑成立我省大学生见习专项补贴基金。三是建立实习维权服务中心,开展劳动维权法制教育及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等。同时高校要拿出一定的经费与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大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实习的渠道,以使学生有长期稳定的接收单位。②

3 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近年来,国家和安徽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免费培训、免费就业服务、场地支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收费减免及贷款贴息七大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自创业的积极性,但由于政策的不完善性,导致大学生创业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保证。

3.1 进一步完善我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篇3

2011年春节刚过,源自珠三角的“用工荒”蔓延至全国,各行业频频出现企业抢人现象,一时间企业用工难题纠结在企业和工人之间。如何快速有效地引导老员工返岗、增加新员工,平稳推进公司生产经营,成为制造业的头等大事。

造船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对外分包又是中国船企常用的生产方式,也是造船业的“哥德巴赫猜想”,技术工人的高流动性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如此严峻的用人形势下,熔盛重工2011年春节后的现职技术工人返厂率高达95%,新增外劳用工净增超过5000人,公司生产组织平稳有序,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该企业给出的答案是:系统规划、引智、育人、体面就业。

一、企业概况

熔盛重工(01101,hk)是一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目标产能年超过1000万载重吨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公司自2005年10月28日成立以来,坚持“以创新发展走向全球、以卓越价值领先市场”为愿景,以“创新驱动、追求卓越”为企业精神,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发展为占地一万多亩,拥有四座大型船坞,配备8个30万吨级舾装码头,拥有长江岸线3.7公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熔盛重工(rshi.cn)始终坚持产品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目前手持订单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四大系列多种船型,代表产品为15.6万吨油轮、17.6万吨散货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6500teu集装箱船、3000米深水铺管船及钻井平台等。根据克拉克松最新研究报告,至2010年底,熔盛重工手持订单按载重吨计算,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四(详见下图)。

二、引智

1.集聚社会英才

从创业伊始,熔盛重工就充分发挥国际、上海、江苏三地人才优势,凭借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劲的发展势头,迅速集聚了国内外大批造船精英;充分利用和结合了国企的和谐、外企的规范和民企的灵活三种机制的优势,通过2010年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熔盛在欧洲和亚洲都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熔盛正带动南通向“世界级造船基地”的目标进发。

截止2010年底,公司在册员工超过22000人,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700人,工程技术人员3000多人,整个管理团队年龄相对合理,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已建立了江苏省级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和院士工作站,已成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熔盛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特点,系统规划人力资源,为人才引进和培养搭建平台。同时,熔盛重工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上述高校分别在熔盛设立培训基地、协同科研项目攻关、改进造船工艺工法、提高造船效益。此外,熔盛重工注重与船级社的合作,分别与挪威dnv、美国abs、英国lr、德国gl等四大国际著名船级社建立战略联盟,在船舶入级、产品研发、人员培训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挪威dnv船级社在熔盛重工设立了联合培训中心,作为dnv验船师的培训基地。

2.破解用工难题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回家成了外地员工挡不住的脚步。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平稳,熔盛重工统筹公司生产线表,全方位做好用工盘点和规划:

(1)做好年度、季度、月度、周度、小日程五级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从源头上减少工量不均,避免等工现象发生,确保员工尤其是生产工人的收入稳定。

(2)落实“32/68分配机制”――收入中的68%由企业直接打入劳务工工资卡,32%作为外包单位管理费、营运开支、劳务工保险购买等;即通过企业、外包单位、劳务工三方协议签订,明确三方责任和义务、劳务工收入发放要点、发放比例、发放方式、时间节点、监管要求等,保证三方都有活干,赚到钱。

(3)外劳本工化的措施,除保障收入同工同酬外,公司积极推进外劳的本工化方案,只要是在熔盛施工作业,外劳和本工在吃住行、作业环境、文体医疗、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系列政策,统一按相同标准设计和实施,让体面就业的内涵无处不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状态。从公司设计并实施的职业发展规划图可见:技术工人通过“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操作序列通道实现成长;高级技师无论收入和待遇上都与科长(中心主任)、设计师相同。如具备管理才能,也可以通过“技工班组长主管中心主任”的管理序列通道实现成长。(职业发展通道详见下图)

2011年以来,公司整体将重大生产节点和进度避开春节,各生产中心编制了相对精准的用人需求,铆焊钳等用工人数确定后,与外包单位层层签约,没完成返岗任务的,一票否决,不再合作。正月十五,熔盛重工的劳务工返厂返岗率高达95%以上;3月以来,公司技术工人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5000多名技术工人,有效地化解了“用工荒”,满足了公司产能扩大的用人需求。

3.启动熔之子计划

大学生是经过社会公开选拔的潜在人才,也是企业未来培养核心骨干队伍的首选人群。借校企合作平台,熔盛重点开发和维护一批“办学资质优、学生素质好、专业匹配度佳”的学校,提供稳固的人才供给渠道,招聘优秀大学生加盟公司,为后续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培养奠定基础。

(1)企业品牌建设:借助企业上市宣传契机,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企业的品牌在行业及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大家熟知及认可的船企,提高大学生到公司就业的成就感。

(2)校企战略合作:与国内知名院校及公司长期合作的船舶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重点院校或专业实施奖学(助)金计划,扩大熔盛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增强大学生到公司就业的吸引力。

(3)暑期实习计划:定期组织船舶院校的学生(如本科三年级,硕士二年级)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有序安排到公司参与生产实习,充分感受公司的文化氛围,熟悉企业技术创新与一流的管理水平,了解企业员工成长的职业通道和个人发展,把人才吸引工作做得更具体深入。

(4)校园品牌推广:在船舶院校实施冠名赞助,对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冠名赞助,不仅扩大企业在学校的知名度,而且扩大校企双方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体现企业调控灵活、成本节约、性价比好的机制。

三、育人

熔盛重工始终坚持“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关爱”并举,通过“分层级、分专业、分条线”构建熔盛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员工技能与学识提高、推动企业效率与效益提升、引领地区产业和社会保障升级。先后获得“2009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2010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称号。

1.人才scen开发

为建立良性的人才循环机制,建立梯队人才队伍,公司倾力打造scen开发计划(大学生启航sail、班组长巡航cruise、基层管理者护航escort、中高层干部领航navigate)。核心模块如下:

    (1)大学生启航sail:为帮助新入企大学生快速融入熔盛,公司启动了应届大学生启航计划,通过全方位的造船知识学习和生产现场实践,突出1、3、5年进阶式培养,帮助新员工快速成为熔盛管理梯队中的英才。

见习期1年,指新入企大学生见习期1年,见习期主要有三个阶段:0.5个月集中军训、2.5个月事业部轮岗、9个月顶岗(师带徒)。

提升期3年,通过3年工作和实践成长为公司基层管理者。注重在使用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中使用人才,突出一线实践和工作实绩,为各专业、各岗位的大学人才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机会。

使用期5年,通过5年成长为公司中层领导、核心技术中坚力量。

(2)班组长巡航cruise:公司在1、3、5…每逢单月举行一批班组长任职资格轮训,考核合格并经过授星才能上岗,全年实现班组长100%的在职轮训。通过班组长巡航轮训,明确班组长的角色定位,“带队伍,上传下达;抓改善,降本增效;保安全,身体力行;奖罚分明,形成班组合力”,帮助班组长提升综合素质,发挥“兵头将尾”的作用。

(3)基层管理者护航escort:公司每年选拔100名见习主任/科长、200名见习主管,分别在上、下半年两个时段分批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采用“边使用、边培养、边考核”的方法,选拔一批爱岗敬业、有管理潜质、立志造船事业的苗子,实施“公司集训、部门轮岗、师带徒”三个层面的培训,帮助后备干部转变意识、调整角色、强化执行力,使年轻干部能在多种岗位上经受锻炼,为公司提前做好人才和管理干部储备。

(4)中高层干部领航navigate:对中高层干部,倾力强化岗位胜任力培训(mtp),轮训工作滚动至少1次/人.年;同时分批“请进来、送出去”参加emba研修或先进船企调研。通过对标学习,着力帮助其扩大业务视野、丰富管理知识、提高胜任能力,建立和拓展人际关系和业务网络,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决策方法,深入了解国内外企业的商业模式,具备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下进行有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2.学历提升计划

为加大培养优秀的船舶生产、设计、管理人才,本着“按需培养、学以致用”的原则,公司选拔并出资举办在职学历提升班,通过“专升本、本升硕、硕升博”,鼓励人才继续教育,重点启动船体、轮机、电气等专业方向的学历提升班,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船舶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力争2015年末,公司推荐就读的博士达10人以上,科级以上领导本科以上学历占50%,大专占30%,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优化人员配置、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3.职称晋级计划

为提升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历届大学生持续学习和钻研业务,公司适时梳理员工职称等级状况,归口管理公司员工职称信息,并将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纳入公司员工职业通道对应任职资格之一,作为岗位聘任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激发大学生尤其是新入企学生比技术、学管理、帮团队、超绩效。

同时,依据江苏省职称申报时间,定期组织各级、各类职称申报工作并委托国家(地方)评定机构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开辟“绿色通道”,并帮助落实两级市政府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津贴申请和发放,兑现人才激励政策。

四、体面就业理论及应用

正如“体面就业decent work”定义指出的,依据就业人员自身和其所属集体的条件,可以保障其自由、安全、尊严和公正的劳动。体面就业需要组织规划,企业搭台,为人员引进和培训创造条件;体面劳动使人精神振奋,终身学习,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技巧,找到与其能力匹配的工作。这需要企业和员工互动,双方给力,这使得持续培训、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同一劳动者,做同样一件事,其完成的质量与其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到体面的职业才能真正热爱,而热爱了就更容易提高劳动水平,通过同样的劳动形式和时间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小处说可以提高一件产品、一项工程的质量,从大处说可以提升企业效率、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

五、结束语

回首熔盛重工五年建成世界级船企的成功路径,无论“引智、育人”为主线的熔之子计划,还是“人才scen开发”,无不展现出体面就业、以人为本的内涵。展望未来,我们仿佛看到:一支素质优良、总量提升、配置合理、机制灵活、环境优化、产出高效的人才队伍,正全力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效益,引领一方就业、稳定一片社区、造福一方社会……

篇4

2、开工前,首先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承包商提出的各种原材料、砼配合比、土及石灰土标准击实进行标准、验证试验,使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为全面施工提供可靠、准确的试验依据。

3、材料质量控制,是我们试验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合格产品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合格的原材料,这是我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最切身的体会,材料出厂质量证明 书与现场所进材料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等的核对,承包商的自检和监理抽检控制,对可疑材料的调查和复试等都是我们日常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拒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过程控制,每个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开工前,监理试验人员对砼配合比进行检验确认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砼的和易性,始终保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确保砼的内在质量,承包商与监理同时制作具有代表性的砼试件,作为该工程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xxx年即将过去,回顾这半年来的监理工作,体会最深的是做好监理工作,就必须严格认真,有较强的责任心,不管多么复杂的工程只要监理人员能够一丝不苟地按照施工规范、规程履行职责,就能全面的掌握整个工程动态,控制整个工程质量,同时监理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就能对每一工序,每一环节,做到事前提示,将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对可能造成质量隐患的环节事先防范,这两点对我们的监理工作大有帮助,必将有力推动我们的工作。

虽然我们一直努力扎实的去做每一项工作,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外业控制监管不力、内业资料填写混乱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存在的问题提醒我们继续认真学习施工规范、试验规程,熟悉设计图纸,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抽检频率,随时掌握施工动态,控制施工质量。

在西过境公路项目办、总监办的大力支持下和承包商的积极配合下,一如既往的做好20**年的监理试验工作,20**年任务艰巨,工程量大,对我们的试验工作要求更为严格,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试验人员做到事前控制,杜绝事后处理,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充分熟悉并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弥补过去的不足,严格把好工程材料进场质量关、施工现场质量检验关,当好工程质量的守护神,为华路捷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西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工程类个人工作总结(二)

最近一段时间久要过年了,在公司放假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自己难得的休闲时刻,在这时我想起,自己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在这三年里,自己学到了多少呢。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多少,但是一直以来自己都在不断的成长中,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才不断的努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从学校毕业三年,来启源工作也已经三年了,在启源工作的三年里既有收获的踏实和欢欣,也有因不足带来的遗憾和愧疚。

启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变压器装备为主的一个研发型企业,它是国内着名的变压器装备制造企业,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电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因为它肩负着公司所有设备的装配和现场安装调试任务。我在车间领导和师傅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紧张和严谨的工作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各项工作,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过去的三年,我参与了较多的产品装备和设备现场安装调试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动机装设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了我作为机械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认真工作,坚持自学,提高了理论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工作成绩(以时间为序)

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XX年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程专业作为新员工。首先,参加公司的培训工作。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了解了自己在公司岗位工作的基本工作和任务。作为一名新员工,同时,我也积极地参加公司组织的其它培训,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理念。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起初,感到一切都很茫然,我虽然是学机械专业的,。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车间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好地方。到车间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工作起来非常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工人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对这些设备图纸看起来都是很忙然,只有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很肤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就虚心向师傅请教,多问,多看图纸,立足于岗位工作,从基本做起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不问。在见习期间,由于我勤奋好学,加上师傅的指导有方,很快,就对公司的设备有了基本的了解。见习期,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师傅装配,到库房领零部件,同时,也是对零部件有一个认识,在装配中,知道它在整个设备中所起的作用。在装配工作中,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工作,攻丝,钻孔之类的。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也是做一个装配工作应有的基本功夫。所以,我对这些小的工作,做的也是特别仔细,做不好的话就要别人来返工,同时也是浪费别人的工作时间。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的机械制图能力不是很好,我结合工作的需要和我个人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autocad制图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得自己在机械制图方面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实习,使我在机械知识和工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20**的工作成绩

经过一年多工作的锤炼,我已经完成了从学校到社会的完全转变,已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随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我开始考虑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从来都是积极的,从来都是不甘落后的,我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通过这一年的摸打滚怕,我深刻认识到:细心、严谨是所应具备的素质,而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不断创新是平庸或优秀的关键因素。

由于我们的见习工作结束后,就是正式参与设备的装配了。也就是要独立的去工作了,师傅只是起指导的作用,关键在于自己。由于我在实习期间的好学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练就了很好的基本工,所以工作起来就很顺利,识图能力也很不错,很快就适应了独立装配的这份工作,而且也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由于我在实习期见,一直在箔绕机小组,所以,独立工作后,也就是跟着师傅们一起继续装配箔绕机。由于箔绕机是一个液压元件比较多的设备,它主要靠液压驱动来完成工作。所以,它就有很多液压阀和油管。由于液压是一个比较麻烦,也是一个比较难搞懂的问题,刚开始,老是搞不清每一个液压阀的原理和它所控制的部件,不是装反就就是把进油与回油弄反,后来在师傅的耐心的讲解和指导下,慢慢的掌握了它的窍门,加上平时多和设计人员沟通,这些问题也就慢慢的随之解决,现在觉的它也没有什么难的,只是,没有掌握窍门而已。还有就是,箔绕机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那就是硬路油管的弯制。由于以前采用胶管连接,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老化现象,漏油现象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无缝钢管连接。由于胶管软可以任意布置,可是硬管就不行了。硬管必须在连接前采用气焊加热后,将它弯制成各种不同的角度,难就难在角度的控制上,大了或小了都不行的。弯制成型的油管既要外观漂亮美观,还要保证焊接的地方无砂眼,不漏油,这就凭的是一个经验了。由于,我刚开始,没有什么经验,对管子的角度控制不好,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弯制出来的管子老是装不到位,或者就是长了,短了,在设备上无法布置,很多管子都报废了,在这时候,我就及时向师傅请教,多学习他们在弯制油管时的一些方法,看他们弯制时是如何控制角度的,我再自己结合师傅们讲的,以及参照他们的方法,先弯制一些角度简单的,在其中慢慢的摸索经验,熟能生巧,终于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攻克了这个难关。

工程类个人工作总结(三)

时光荏苒,我**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 园林设计本科专业,**年7月开始在佛山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园林室工作至今。到**年10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多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以来,在领导和主管的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篇5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规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完善,公众认可度不高,使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搜救志愿服务难以可持续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志愿者早已成为国家海上搜救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是其典范之一。作者在对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建议。

一、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及其意义

海上搜救志愿者不仅可以节约日益庞大的经费开支,实现科学的海上的搜救体系,同时解决专业队伍无法覆盖全部海域的情况,是世界各国海上搜救力量建设大势所趋。但海上搜救志愿活动风险大、涉及面广、专业素质要求高等特性,决定了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难度大、管理内容复杂。志愿者管理是影响志愿者在志愿者服务中的价值观、责任感、态度、技能和行为的理念和文化、政策和制度。科学、有效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可激励志愿者、调动其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正常运行,获得最大的服务成效,从而促进志愿者队伍及搜救志愿服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分析

1.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现状

在英国的大搜救管理模式中,英国运输部所属海事和海岸警备署(MCA)——皇家海岸警备队(HMCG)设立的海上搜救协调中心(MRCC)负责海上搜救组织和协调工作。海上搜寻救助力量包括海岸警卫署、军队等政府力量,以及民用直升机、皇家救生艇协会(以下简称RNLI)、皇家救生协会(RLSS)等民间力量。英国海上搜救任务90%由社会力量完成,其中海上人命救助主要依靠RNLI负责实施。

RNLI成立于1824年,是独立的慈善机构和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协会在全英国设有236个救生艇分站,实现英国沿海水域待命救助艇有效覆盖。目前,协会共有超过4 600多名志愿者救生艇船员和3 000多名岸基支持志愿者,协会负责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并达到严格的服务标准。协会所有运行费用均来自于社会捐助。下文以RNLI为代表,对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2.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分析

第一,组织管理。RNLI实施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接受咨询委员会和基金会的监督,日常运行管理由总部统一管理236个救生艇分站。救生艇分站不按行政区设置,而是按战略位置设置。各救生艇站接受当地MRCC的协调,当地政府根据需要协助,但不干预救助行动。由于管理关系顺畅、运行服务标准统一,该组织可以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救助能力、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营运成效。该组织建立了完备的管理机制,对志愿者的权责、服务标准、招募和培训、行为举止、健康和卫生、沟通协作、福利救济、矛盾调解、媒体应对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指导和规范。

第二,设备设施配备。RNLI致力于为搜救志愿者提供最先进的救生设备和个人装备,以保障志愿活动有效进行及志愿者自身安全。个人装备方面,每个志愿者根据其职责需要相应地配备符合高性能标准的全天候救生船员、近岸救生船员或救生员全套装备。救生设备方面,RNLI目前共配备了5个等级的全天候救生艇、5个等级的近岸救生艇和1个等级的气垫船,以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任务的需要。RNLI所有装备和救生艇均由自己的设计团队根据实际救助需要研究设计,并与制造商合作生产,确保融入最新的技术,达到最坚固、最佳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志愿者的目的。2012年5月下水的Shonnon级喷水推进救生艇,代表了世界上同级别救生艇的最高设计和制造水平。

第三,人员培训。RNLI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培训是使普通志愿者成为合格的救助人员的关键环节。RNLI设计和实施了实用技能培训计划(Competence-based training),确保所有志愿者接受适宜其任务职责的培训,并达到适当的标准。该计划包含46个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培训科目。每一个志愿者被招募后将经历一个为期12个月的见习期,分阶段在各救生艇站、RNLI学院接受涵盖人员职责、设备使用维护、个人求生和消防能力,以及模拟救助实操等科目的培训和训练,并在完成每个科目或重要的节点接受评估考核。见习期结束后,最终考核合格的,将作为基本救助人员参与救助行动。随着服务经历的不断丰富,志愿者可通过完成更高级别的培训科目,并承担更多的责任。该培训计划以其高度实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曾两度获得英国国家培训奖。

第四,人员保障。RNLI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来补偿志愿者在无偿参与救助服务时产生的额外损失,以及在伤亡情况下能得到充分的赔偿和救济。志愿者费用报销系统可报销志愿者因参与救助行动而实际产生的花费;个人伤害酌付计划允许志愿者在参与救助行动或训练期间受到伤害而产生收入损失、相关花费甚至生命损失时申请赔偿和救济;志愿救生船员救济基金作为一个独立的慈善基金,旨在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志愿者及他们的家庭。此外,RNLI还投保了雇佣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搜救活动可能产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协会和活动的正常、持续运行。

第五,评价和激励。英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政府、社会及其组织内部通过授予各种荣誉来表示赞誉和激励。乔治勋章(GC)是英国政府授予民间人士的最高奖项,RNLI历史上多人获此殊荣。英国帝国奖章(BEM)是英国女王奖励突出民间或军事服务的重大奖项,2012年度共有6名RNLI搜救志愿者、职员获此嘉奖。RNLI自身内部也运行一个成熟的奖励体系,奖励为该组织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志愿者,包括金质、银质、铜质奖章和荣誉奖章等。RNLI历史上曾有一名叫亨利·布洛格的被称为“最伟大的救生艇船员”的志愿者,在其53年的志愿服务期间,共救助了873条生命,因其壮举被授予乔治勋章、帝国奖章各一次,RNLI金质奖章3次和银质奖章4次,为后来的海上搜救志愿者树立了榜样。

第六,公共宣传。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公共宣传是RNLI传播志愿者价值和获得充足资金的重要手段。RNLI的公共宣传方式包括:一是全透明,在RNLI总部及各分站网站上将相关的管理、活动信息全面、及时,以获得公众支持;二是走出去,通过派出志愿者参与各种水上赛事或重大社会活动,帮助贫穷落后国家发展水上人命救助事业等,以塑造良好的形象;三是引进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救助文化、志愿者节日、救助体验等活动,邀请知名人士代言,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四是博感情,将现场救助的音视频资料在YOUTUBE、FACEBOOK等大型媒体,邀请志愿者或被救助者讲述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的壮举,激发公众共鸣;五是密切互动,从总部到每一个分站均设新闻官,定时救助新闻,并与社会媒体保持紧密互动。RNLI的公共宣传卓有成效,近年来获得的捐赠资金均超过其运营费用,志愿者队伍也逐年发展壮大。

三、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现状和问题

1.队伍建设和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08年11月中央文明委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队伍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指导。近年来,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强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完善海上搜救应急反应体系工作的重点内容。2008年9月,全国首支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在浙江温州苍南县成立;2011年5月,我国内河首支搜救志愿者队伍湖北荆州市水上搜救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目前,全国沿海、主要河域地区都先后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海(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组织和管理形式多样,或作为当地志愿者机构的分支,或挂靠共青团组织,或隶属行业协会;在经费保障上,或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或依靠社会捐助,或完全自筹经费;在运行管理上,基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刚性的运作程序。

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我国在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迄今为止,除了团中央出台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外,还没有全国性的志愿者服务的法律法规,志愿者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最终导致缺乏持续有效管理,甚至许多志愿者队伍仅有形式,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第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总体来看,由于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和配套措施。具体来看,志愿者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以及针对个人损失和伤害的补偿、补助措施,难以保障志愿者活动的正常运行。第三,缺乏有效的培训体系。目前,我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还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培训项目规划、培训设施设备。第四,缺乏专业的装备配备。目前我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主要作为辅助角色,协助专业救助人员、其他社会力量完成搜救任务,或部分利用自有设施设备参与救助。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制度的缺失,还未能为志愿者配备救生设备和个人装备。第五,宣传激励不足。我国海上搜救志愿组织缺乏主动宣传意识,缺少有效的宣传手段,导致社会认识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从根本上影响了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建议

虽然中英两国的国情差异较大,但英国一些先进的搜救志愿者管理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分析和对比,结合我国国情,对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促进立法,加强组织管理。各级海上搜救中心、救助机构应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有条件的省、市或地区可先期推动地方性立法,明确志愿者职责,保护志愿者的权利,规范志愿者管理,为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由于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特殊性,建议成立专门的中国海上搜救志愿者协会,统一组织和指导全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工作,理顺志愿者管理关系,制定统一搜救志愿者管理标准,提高志愿者管理成效。

第二,完善志愿者工作程序和标准。从英国的经验来看,科学的方法、人性化的管理是保证志愿者组织有效运行的基础。应制定全国性的志愿者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至少涵盖志愿者的权责、服务标准、日常管理、培训发展、使用管理、沟通协作、矛盾调解等方面。在遵循统一的标准前提下,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细化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指南。

第三,建立科学的志愿者培训体系。从英国的志愿者管理经验来看,其志愿者90%来自非专业背景,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是保证志愿者适任的关键环节。我国志愿者组织应高度重视志愿者培训工作,全面、科学分析海上搜救活动的实际需要,充分评估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参与者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遵循最实用、最高效、易操作的原则,科学设计志愿者培训项目,并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加大志愿者培训方面的投入,配备必要的培训设施设备,建立专门的志愿者综合培训机构,或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集中培训、属地强化、实践提升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第四,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救济制度。充分的保障和救济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基本需求,在海上搜救活动风险较高、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完善的保障和救济制度尤其重要。搜救志愿者组织应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结合现有的海上搜救奖励、见义勇为管理等相关管理机制,努力推动适用海上搜救活动的商业化保险途径,推进建立社会保障、公共保障、组织保障和个人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和救济体系,以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第五,经费保障和设施配备。海上搜救服务涉及设备装备的购置和维护,以及人员培训、日常运行等费用,尤其是救助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巨大。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先期可通过争取国家和地方搜救专项资金,以及红十字会资金支持,发动社会捐赠,开展部分有偿服务,或有限的经营活动来筹措。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和社会捐赠的增加,可逐渐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并最终实现独立运转。救助设施的配备应遵循首先保障个人装备、逐步购置救生装备,到全面配备的发展途径。组织规模的发展、设备的配备都应依“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原则,切忌盲目扩充,避免因经费来源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服务难以为继的情况。

第六,重视和强化宣传工作。搜救组织应高度重视宣传的作用,加大搜救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创新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的媒体作用,组织和参与各种公众和社会活动,应用“明星效应”的影响,加强志愿者与社会公众的互动,鼓励社会公众体验活动,构建立体宣传网络,营造志愿者无处不在、随时备援的氛围,以传播志愿者价值、激发公共危机意识、提升服务形象,促进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凯然.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J].中国海事, 2010(8).

[2] 徐雯梅.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及建议[J]. 水运管理, 2009(8).

篇6

“双师”型人才紧缺

电网规模的日益壮大,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两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把具备“双师”资格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而济源供电公司目前高层次人才匮乏,“双师”型人才比例低,导致公司在严格执行省公司各项政策开展相关工作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培养“双师”型人才已迫在眉睫。

青年员工成长的必然性

1998年公司上划以来,已通过大学生招聘接收110多名青年员工,青年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新鲜血液,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青年员工工作热情饱满,学习积极性高,对“双师”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高度认可,是公司“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公司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为新进员工科学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加大培训,提高新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把青年员工“双师”型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信息渠道不畅

以往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公告和公司内网途径宣传职称申报和技能鉴定工作,导致部分员工因出差、工作等原因未及时关注信息而错过申报时间;公司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工具用来监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的申报、考试等情况,不能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到符合条件的每一个人,影响省公司下发的“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完成。针对这些问题,公司自发研制了职称信息管理软件,通过及时维护员工的职称、相关考试成绩等信息,随时按职称级别对未取得职称的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为职称统计和申报提供数据支持。人力资源部可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个人参加本年度职称及相关考试申报,大大提高了宣传力度和工作效率。

创新实践管理的主要做法

健全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结合省公司《关于“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以及《河南省电力公司员工配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公司创新出台了《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按照“一年认知、三年成长、五年拓展”的培养模式确定各个节点的培养目标,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量化考核细则,对各个节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培养计划可控、能控、在控;采取“师带徒”等方式,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促进青年人才快速长才;建立青年员工技术档案,完善档案信息数据,连同考核结果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考核体系

针对“1+3+5”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分类别设计不同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为“认知期”,公司参照《新聘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管理办法》采取集中培训、岗前培训、轮岗见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管理考核。第二阶段为“成长期”,通过师带徒方式,为培养对象制定师傅,签订《师徒合同》,一对一负责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提升其专业技能、组织融合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合同期满,建立师徒连带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第三阶段为“拓展期”,通过选派优秀培养对象参加公司各类竞赛调考、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工业余文化生活、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其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主动承担起职业导师职责,帮助培养对象岗位成才。该阶段不再实行年度考核,公司根据“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间节点对培养对象和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全面推广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为提高“师带徒”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型,要求《师徒合同》的培养目标必须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中Ⅰ、Ⅱ、Ⅲ级适用对象和培训内容制定并执行,杜绝新聘高校毕业生盲目追求两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进一步转变“重理论、重证书”的培训观念,提高新聘高校毕业生业务技能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为完善人才信息化管理,提高人才信息统计效率,公司自主开发了涵盖人员学历、入局年限、职称、职称英语以及职称计算机等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员工职称申报情况、职称计算机、职称英语考试情况,第一时间通知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申报或考试,确保不遗漏一人,并对取得证书人员信息进行及时维护,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

工作流程

公司“双师”型人才培养工作流程图见图1。

制定计划是基础

一是做好政策宣贯工作。结合省公司有关要求,通过召开会议、座谈会、公司内网等渠道向员工传达省公司涉及“双师”型人才的有关文件精神,尤其是在新聘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中重点将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到每一位大学生,鼓励大学生拓展职业发展通道,走“双师”型人才发展道路。

二是制定培养计划。公司结合新聘高校毕业生岗位、专业情况以及自身特点,为新聘高校毕业生量身制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学历层次,按照“助理工程师”“高级工”“双师”三个梯次,利用4-9年的时间培养“双师”型人才,明确培养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各部门根据公司总体培养目标及当年新分高校毕业生等情况,结合部门实际制定部门青年人才年度培养计划。

规范措施是关键

一是各部门严格按照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程序逐步开展工作,做到专人负责、专业管理,将培养计划落实到每一名青年员工,及时传达公司关于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政策要求,督促青年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资格评审和相关考试,确保部门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二是充分发挥现有专家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现有专家人才与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责任、目标和任务,实行部门、师傅、徒弟连带考核机制。

三是各部门为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提供各种便利。组织参加公司各类培训学习,增强综合知识水平;压担子、提要求,在工作中承担一定责任,适时选派优秀培养对象参加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及调考,促其成才。为青年员工建立青年员工技术档案,收集学习培训、技术等级提升、奖惩等相关材料并及时入档,作为今后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是人力资源部在每年的职称申报和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名单,并通知到每个部门和个人,确保不遗漏一人;在证书发放时及时维护各类证书等信息,保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加强考核是手段

每年年底,各部门结合一年来人才培养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自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制定出整改措施;合理修订部门下年度培养计划、严格明确责任,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在此基础上,公司对各部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对未按时完成培养计划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应用于年度公司评优评先、人才选拔、岗位晋升等工作中,激发各部门员工自主学习、自发成才的积极性。

总结提升是目的

公司年底对“双师”型人才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年新聘高校毕业生定岗情况、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有关建议以及省公司“双师”型人才计划,合理制定下发下一年度“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为顺利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效果评估与改进

主要成效

篇7

中图分类号:F4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要从思想上认清煤矿建筑安全形势

面对突飞猛进的建筑业的发展,我国的其它产业也相继不断提高发展层次。对于我们煤矿企业也有很大促进,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施工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给我们煤矿建筑的管理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分管建筑项目领导要从思想上认清安全形势,抓好管理,采用优质高效施工技术,促使煤矿各项建筑安全顺利推进。

多年以来,我国对于煤炭企业施工标准不断改进,要求也愈来愈严格。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并建立了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有效地控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煤矿建筑生产形势还很严峻。如何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完善健全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是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层,建设者切实关注点,只有企业的建筑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我们煤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煤矿建筑材料进场的严格审查措施

俗话讲:打铁须得自身硬。确实,为了保证煤矿建筑的安全、合理。设立一套可行的准入措施,从源头上搞好建筑材料质量,对于保证建筑质量是不无裨益的。

近几年来,在我们集团公司内部的大宗机电设备均采用招、投标方法来采购。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厂区。而对于一些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及建筑主管单位、监理单位确实必须送检的其它建筑材料。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煤矿建筑材料除了检测材料外观、尺寸、形状、数量等。另外还要对于其质量证明文件一一检验,相对于材料的外观部分,材料的内在质量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套准确可靠的质检系统,和严谨工作的质检人员,可以完成如:混凝土抗压、砂浆抗压、混凝土抗渗、砂浆抗渗、混凝土配合比钢材机械连接,钢材焊接等等的检测。对于几次抽检合格的企业产品,建立抽检台帐。建立厂企信用制度,使得建筑材料供给商有信心,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更高效优质供给我们煤矿企业材料。我们知道,在我们汾西矿业集团一直施行一项举措,那就是:煤矿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对于其“保质期”设立亦有一定要求。简单地说:厂方不能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耽误生产,这样一来,给一些产品供应商提高了门槛。进而,保证了煤矿建筑安全可靠运行。

三、 煤矿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优化创新

煤矿建筑的安全管理是我们长期以来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真正地要将它做好,不仅要我们管理层多从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亦要用科学的指导性来完成煤矿建筑管理体制的优化创新。

现行的煤矿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必须有完善的法律的来历、法规和规范只能提供一个大到最低标准的框架,以便于管理并使一个施工过程安全进行。建设工程的难度在增加,规划设计在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亦在不断改变。法规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层面。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设立一些安全可行的工作系统,合理的政策法规导向,进而为一些施工操作提供安全保障。无论法规和规范对此是否有具体规定。必须从根本上加强体制中的可行性,制定鼓励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

不断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形成了一种有效地煤矿建筑安全管理氛围。进而,促进了我们煤矿建筑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说白了就是指本企业员工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养成的一些个人行为习惯。这是一种财富。我们知道:在汾西矿业集团下属的公司中,一直沿袭着“导师带徒”的传统。新上岗的员工必须在见习期内有专门师傅带领,订立“导师带徒”合同,这就是一种企业安全文化的延续。它除了更好地提高了企业员工技术水平之外,大大保证了煤矿安全建设的管理工作。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人,它反应了企业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共同要求。而落实安全生产文化最基础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鉴于煤矿建筑业涉及面广,井下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建筑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对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要发挥团委、工会组织的作用,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倡导企业安全生产的不变宗旨,让员工身处一种安全约束,自我加压的一种安全自保意识。为整个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起好头。

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我们不得不说的是:在我们集团公司下属的几个公司中,活跃着一支支矿山女工委。她们均由退休职工组织自发编排,组织安全节目,通过相声说唱的方式将安全送至每一个矿工身边。每逢节日,她们都会给刚出井的员工送上粽子,月饼。不计报酬的为矿工钉纽扣、缝衣服、补靴子......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汾西文化的有力延伸。它让你感动,让你感到作为一名矿工的自豪感,与我们息息相关。

煤矿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优化创新还体现在企业对于安全的不断投入。我们都知道,国外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远远高于国内。著名的三峡工程也借鉴了好多国外的安全管理理念。对于我们煤矿这样一个高危产业来讲,逐步增加对其安全投入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就这一点来说,集团公司领导专门与有关知名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协商,成立一支与矿山职工相结合的小组。研发井下安全设施的改进与创新,取得了很好效益。气动式“一坡三挡”悬挂式挡车器应用广泛,成为业内独有的防跑车领先技术。而且,在使用中简单可靠,为整个矿山建筑安全管理增加一份筹码。

对于相继在各个矿井开展安装的井下救生舱的工作,也为矿山安全工作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对于井下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躲避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场所。汾西矿业曙光煤业新近安设的永久避难硐室则可以同时容纳一百人,其中的空调系统,供水系统,以及供氧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井下人员的紧急避险以及施救人员的过程等待,而准确的环境传感系统都会显示在传感器上,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矿井突发灾害的处置能力。

四、 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应该多遵循绿色环保,节能先行原则

长久以来的煤矿生产企业一直以“黑色”注释着它的存在发展,一直以高耗能、高污染展示行业陈规。不断增加的污染手段以及对于原煤就地消化,“原、精”煤不落地等等一系列煤矿标准化改革建设,使得我们头上这顶“黑帽子”逐步隐身而去。

而真正对于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也应该本着降低能耗,绿色先行的原则进行。而要想取得环保节能的效果必须依托自身优势,依托先进的科研技术装备。在这方面,新阳煤业的矸石再生利用项目值得推崇。从一开始的矸石粉碎制砂到后来的微珠陶瓷项目的确立无不证明必须依靠科技力量,我们才会把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在经济潮流涌动的大潮中,随着煤矿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工程建设呈点多面广的态势,切实搞好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各级领导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和政府齐抓共管。而且,必须抓好煤矿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提升。以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用于我们的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只要我们不断累积工作经验,凡事以《规程》为准则,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我们的煤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才会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体制。为我们煤矿企业的更稳、更快发展,提供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篇8

时针再拨到1981年,中国第一条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动工,全长14.3千米,这条曾经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中国中铁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奥法”工艺施工,动用了4 000多人、历时5年才建成,此工程如果换做今天,采取上面提到的盾构隧道掘进机施工,只需要几十名项目管理人员、两年半就可以建成。如此高科技的盾构机,中国中铁每年能生产上百台,并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硬岩掘进机生产厂家――德国维尔特,为此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而盾构机的设计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29岁。

百年的历史变迁,从依靠外国列强到中国人自主修建,再到沿着“一带一路”的构想走向世界,中国中铁的青年工匠们将时速35公里改写为350公里,将“傻大粗黑”的人拉肩扛发展为“高细精尖”的大型自动化掘进,如今,中国的高速铁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而从“绿皮车”到“高速铁路”的发展只是发生在近十几年。时下,全面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铁路现代化事业才刚刚起步,有着15万青年员工的中国中铁,如何调动这些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力量,形成群众性自发创新优势,是中国中铁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赋予中国中铁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责任。

创新意识是基础

从埋头苦干到抬头看路

中国中铁作为一家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近万个项目部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个项目部只有30人左右,而有些项目部甚至只有十几人,繁忙的任务让他们夜以继日、无暇休息,大部分时间是在琐碎的工作中埋头苦干。正是这样的工作节奏,让他们无暇创新。然而,只有创新才是解放劳动力的关键,唤起创新意识是第一步。“创新发展,青年担当”主题活动是中国中铁共青团组织发起的一项系统性活动,这项活动覆盖全公司3 000余个项目部。活动包含对话大师、论坛研讨、文化宣传、交流学习、典型表彰等多个方面。

同大师对话这是最受青年欢迎的活动,各级团组织主责邀请各领域专家、大师级的人物到基层一线同青年进行面对面交流,谈经历、聊方法、传经验、鼓士气。全国劳模、全国知识型职工窦铁成,全国十大最美青工、全国技术创新奖获得者白芝勇等一大批青年专家成为各单位最抢手的嘉宾。中铁山桥、中铁宝桥、中铁科工、中铁装备是中国中铁四个工业子企业,这四家企业的“术业”各有专攻,彼此各踞山海关、宝鸡、武汉、郑州,平时很少交流。时逢企业产业升级关头,团组织组织四家企业260余名青年管理和技术人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走厂房车间、进科研院所、组织研讨交流等活动,围绕“创新发展、青年担当”主题,学他人所长、消经验主义壁垒,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抬头看路”的创新劲头。中国中铁团组织还自行设计了许多引导青年创新的文化宣传品,其中,创意海报是他们最“钟情”的形式:一只从内破壳而出的小鸡,传达“自我蜕变”的创新理念;一台飞向太空的盾构掘进机,传达“创新无边界”的理念;青年工人同爱因斯坦跨世纪对话,传达出“人人可创新”的理念……这些海报以微信、微博、现场张贴等方式启发青年。创新性农民工代表陈书鹏是2013年被表彰的,时隔一年,他又以“十大杰出青年”的身份走进了30万中国中铁人的视野,成为广大青年熟知和学习的榜样。

技能传承是支撑

从技术过硬到技术创新

铁路施工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对科技和技术创新敏感的一个行业,从翻山越岭人工勘测到使用遥感卫星智能勘测,从传统现场浇筑水泥到现在整体预制拼装,从传统有砟轨道到新型无砟轨道,这些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再创新。中国中铁共青团将技能传承作为青年群众性创新的重要支撑点,设计策划了3++导师带徒、青年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工作室三个呈阶梯式的品牌活动:通过导师带徒让青年技术基础牢固,通过技能竞赛让青年技术进步,通过青年创新工作室引导青年崇尚创新,达到有基础、有进步、有创新,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层层支撑。

导师带徒活动是中国中铁共青团一项历久弥新的活动,即为每名新入职的大中专毕业生配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传授其岗位技能。3++导师带徒模式是在传统“一徒弟配一师傅”模式发展而来的,这本身也是一项创新,即在为毕业生配备一名技能导师的基础上,分别再配一名业务导师和职业生涯导师,并签订师徒合同,在为期一年的见习期间,帮助其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中国中铁导师带徒活动覆盖率已达到100%,每年度各级团组织会表彰优秀师徒千余对,这为他们走向创新奠定了重要一步。

同导师带徒活动一样,青年技能竞赛也是一项“老树不断开新花”的品牌活动,在中国中铁已经举办了15届,覆盖工程试验、测量、CAD制图、电焊工、接触网工、盾构机械操作等多项工种和技能,累计参与青年技工人数达10万余人次,一批批青年人完成了由一线青年技术员到技术干部的转变,由企业员工到全国劳模、技术专家的转变,而“青年创新工作室”则是他们的下一站,在那里有课题、有专家、有目标等待着。

卿伟宸,2006年毕业后来到中铁二院,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一年时间就成长为技术业务骨干,作为“导师带徒”活动优秀代表被批准进入了“高扬创新工作室”,并承担起了原铁道部科研项目《新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特大跨度四线隧道支护技术研究》,五年后,他怀揣科研成果先后斩获了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3项省级工法;他被评为中铁二院“十二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这就是一名普通中国中铁青年人完成的创新“三级跳”。

平台搭建是桥梁

从闭门造车到比学赶超

在中国中铁,由于项目分布广泛,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某项目施工遇到一项难题,技术人员挖空心思、夜以继日进行攻克,而另外一个项目上遇到同类问题,却依然从零开始攻克,各自“关起门来埋头钻研”,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何集合青年个人力量成为群众智慧优势来解决现实难题,这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中铁共青团组织将传统活动同新媒体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青年创新创效、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青年金点子网络征集、创新大会等活动,让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青年走出“大门”,到同一平台上交流竞技。

传统的青年创新创效主要是“五小”活动,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中铁对其在横向上进行了拓展,鼓励青年围绕“五新”即新软件、新终端、新平台、新系统、新数据,开展“五小”创新。于是,诸如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云检测平台、铁路隧道设计局域网共享及协作系统、CRTSIII型板精调系统显示器终端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则是一个更大的平台,通过与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合作开设的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专区,全公司青年可以自发地报送创新成果和创意想法,平台上的业界专家对其进行评审鉴定,优秀成果将邀请主创人员到企业总部进行路演交流,以此获得成果的可得到公众认可和资金支持,其中,2016年的大赛涌现出了七大类300余项优秀成果。

侯金秀,一名中铁大桥局的青年农民工,特别喜欢小改小革,工地青年夜校经常有他的身影。他通过“青年金点子”活动提出的建议被公司采纳,紧接着在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上又一举夺冠,从而转为企业正式员工。团组织特别关心这个爱创新、不安分的小伙子,推荐其参加各类培训,四年后他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当选为共青团湖北省委常委。对此,他感激地说:“我谢谢团组织给我提供的平台,让我的技术可以向许多专家同行展示,这些都将成为我继续努力的信心。”

重点工程是试验室

从小打小闹到登峰造极

如果说日常的导师带徒、技能竞赛、创新创意大赛活动是培养能力,那么重点工程建设则是青年建设者能力大展现。“高原天路”青藏线、第一条穿江隧道、第一条跨海隧道、京沪高铁、战略重载运煤专线蒙华铁路、跨海港珠澳大桥……这些国家重点工程沿途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构造等情况极为复杂且千差万别,那高原冻土、沙漠碎石、跨江跨海、穿山越岭等都是“难于上青天”的天然屏障,这对青年而言正是成长成才的“好战场”。中国中铁共青团在重点工程集中开展了“青年创新创效百人攻坚组”活动。

活动面向每个重点工程征集重难点课题,随后面向所有参建单位青年招募百名青年骨干组成攻坚组,并颁发活动聘书,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课题和安全卡控难题开展工作。这些课题,中国中铁共青团都将其列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国家级“青年创新创效奖”的创建对象,开展年度检查和考核,对于荣获年度创新进度的优秀小组进行全线交流推广。在艰苦的锻炼中,一大批青年从毛头小子成长为企业骨干、甚至是业界专家,这就是实验室的课题攻关作用。

中铁隧道二处在蒙华铁路组建青年研发团队,创新研制出新型隧道仰拱及填充一体化模板,可一次性完成24米仰拱及填充施工,全液压装置实现动作转换,不需辅助机械,彻底解决了仰拱施工进度无法与掌子面掘进同步的矛盾,此项创新已在蒙华铁路多个施工标段推广使用,得到了现场施工人员一致好评。

目前,中国中铁已经具备全世界全地形的铁路施工能力,并能够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产品和服务。

成果转化是落脚点

从一花独放到万紫千红

从创新意识培养,到技能的传承,到平台的搭建,再到重点工程的历练,创新成果的产生并最终走向应用、转化和推广,这才是最后的落脚点。中国中铁共青团结合时代特点,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线上线下有效联动,通过开展创新成果网络、召开创新大会、制作青年创新成果专页、携创新成果参加外洽会和创博会……为创新成果转化搭桥铺路。

中国中铁青年网是企业青年的精神家园,每年点击量达10余万。中国中铁团委就把青年创新成果制作成专题网页,在中国中铁青年网上进行集中,供全公司青年登陆查看;还利用企业内刊和企业报纸,将创新成果制作成专刊向全公司刊发,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团委定期召开的青年创新大会,则更注重成果的推广转化,成为青年创新成果的一次盛会,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主题论坛、展览、洽谈、转让、表彰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企业内部的产权转让和推广。每年举办的外洽会、尤其是2016年首次举办的国际创博会,为中国中铁青年创新提供了一个国际化舞台,他们携带桥梁健康监测云系统、超性能混凝土、矩形盾构关键性技术等众多国际领先创新成果亮相展会,接受国内外近千人次的参观和咨询。

机制和文化是土壤

从自生自灭到生态体系

“春播一颗种、秋收万颗子”。对青年创新而言,从一个想法的萌生到创新成果的落地,需要一系列机制的扶持和文化的培育。中国中铁共青团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青年制定了新学习制度、品牌制度、评价制度、转化制度、激励制度共五大体系,设立了青年创新基金,并在积极探索建立青年创新成果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推进青年群众性创新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篇9

1、幼儿教育规范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发展,全区每一街道(镇)均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17314人,入园率96%,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开展试办幼儿园的全面检查,审批了51所“试办幼儿园”。召开幼教会议,逐步理顺街道中心幼儿园与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使全街道幼儿园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召开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现场会,推进了我区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步伐。组织召开幼儿园课程培训会,编制幼儿园情况一览表,推动我区幼儿教育质量再上台阶。组织参加*市庆“六一”幼儿绘画比赛和教师主题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我区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争创活动,省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市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

2、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继续实施“放两头、保中间、活全局”的发展战略,巩固了“两基”成果,基本达到高标准。强化学籍管理,促进了全区学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狠抓了“五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校舍隐患”排查工作。全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如期完成省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5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1910平方米。投入269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田径场、改厨改厕、硬化绿化及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62个,面积42175平方米。“爱心营养餐工程”和“贫困生扩面工程”落实到位,投入资金270万元,发放营养餐券4746张,义务教育券13946张,资助面达到13.9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81%,巩固率达到99.98%。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8.02%。“三残”适龄儿童少年、低保线以下贫困家庭子女均享受全免费的十五年基础教育,由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贫困家庭子女亦享受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投入2万元对20名特困生给予生活补助。

3、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中入学成绩准入制度,设定普通高中、综合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积极推进高中新课改,开展“学科培训——学科调研——成果展示”为模式的新课改活动,组织了12次学科培训,开设了13个学科专题讲座。组织校长、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高中师资质量。出版了四期《课改动态》。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科研论文。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初升高比例达到99.87%,比2000年提高31.2个百分点。普职教比继续保持1:1。

4、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与6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投入134万元,加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造。开展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实施*区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工程,748名贫困生受惠,总金额15万元,占在校生比例11.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工程,全年投入180万元资助1397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10.5%,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5、成人、民办教育持续发展。5个街道成立了社区学校,城乡成人继续教育网络全面建成;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600名农村预备劳动力参加了技能培训,277人毕业;*职业中专成为全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全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3053人参加自学考试,实考2726课次,合格1410课次,毕业?人。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对全区130所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年度审查并公布结果。承办了在书生中学召开的全国民办学校品牌建设研讨会暨*省民办普通高中联谊会。加强民办学校调研,努力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教育创新有新突破,教育均衡全面推进

1、教育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召开了“开展教育精细化管理”为主题的暑期校长读书会,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精细化管理。通过聆听专家报告、专家和校长对话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加强了校长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举办了第二届校长论坛,有18位校长走上讲坛,就“教育精细化管理”作了演讲,并聘请了*大学、省教科院3位专家作点评,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编辑刊发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专题,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精细化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2、农村完小建设卓有成效。切实加大完小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协助区政府举行了*区农村完小建设现场会,进一步加快了村完小建设。加大完小教育调研力度,组织开展联系学校及“完小”蹲点调研活动。分6个小组赴全区各联系学校及最基层的村级小学---“完小”,组织召开恳谈会,参与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师生的思想、生活、工作状况,摸实情,办实事,走访慰问完小家庭贫困学生。加强完小教研活动,开展了全区性的“中心校与完小科研互动式行动研究”活动,召开了完小教科研现场会。加强完小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面向全区农村学校的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评比活动,提高了完小教师队伍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举行了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的赠送仪式,加强了完小体育设施建设;全区共投入560万元加强完小场地硬化和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补助80万元,完成了11所完小的场地硬化,专门补助170万元,维修改造了18所完小校舍。加快了完小的现代化建设,共投入了113万元购买了79台电脑,81套多媒体设备,3200套图书,提高了完小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站,举行了*区教育心理咨询站启动仪式暨现场咨询活动。选送心理教师外出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全区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网站和心理邮箱,开播校园心理咨询电台,特聘咨询师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成立了心理健康讲师团,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心理。制定了*区教育心理咨询站年度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全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4、校网调整工作有序开展。按照校网调整规划,加大了小学校网调整力度,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一是撤并光明小学,将31位在职教师和35位退休教师分流安置到区实验小学、实验二小、云健小学和中山小学等4所学校。光明小学校舍现由实验小学使用,筹建“阳光教育基地”。二是顺利撤并*街道闻裕顺小学和章安街道就岭小学。两校教师得到了妥善安排,学校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三是顺利置换原三中土地,置换所得资金3000万元用于*五中还债,减轻了五中的债务负担。

5、高考组织管理成效显著。加强对三考(高考、会考、中考)工作的研究、管理和指导。组织举行了二次全区模拟高考,首次组织了与杭州市的联考,创新了模拟考试思路。召开了区20*年高考总结、表彰暨质量分析会,下发了20*年高中教学质量奖,明确了20*年区高考目标。组织了区高考研究小组成员、普通高中部分业务校长、教学骨干到上虞、舟山等地学习高考经验,形成调研报告,在全区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今年高考再创佳绩,我区文理科上线万人比68.68,居全市第一;文理科上重点线万人比5.13,全市第三,三区第一;市理科状元由*一中学生获得,全市文理科前10名中我区占4名,继续保持三区第一。

6、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展中小学校长助理公开选聘活动,制定了公开选聘校长助理实施办法,连续4天在7所学校的22名候选人中公开选聘7名校长助理,学校掌握65-70%的评定权力,其中全体普通教师拥有50%的决定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当家作主的权利,彰显教育人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了全区师生的好评。二是全面贯彻《*区教育系统毕业生录用和教职工调聘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严掌握新教师录用条件,规范新教师录用程序,做到四公开(政策公开、条件公开、指标公开、结果公开),新教师招聘工作规范、合理、公正、有序,今年共录用新教师75人,社会反响良好。

(三)队伍建设有新加强,德育水平不断提升

1、深入开展名师工程。认真做好市名师名校长的推荐评选工作,经过严格考核,4位教师被评为*市名师,2名校长成为了*市名校长。目前,我区拥有*省功勋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1人,*市名教师27人,*市名校长9人,按专任教师比例居全市首位。创新星级教师评比模式,在农村学校开展了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评选。共评选出26名教师为*区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至此,全区共有星级教师592名。加大了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创造优秀人才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区特聘教师制度,狠抓名师下乡支教工作,扎实做好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和区星级教师下乡支教及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工作,充分发挥了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2、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建立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制度,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师业务素质和“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和考试;开展网上“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大讲堂”,扩展了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加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141名已毕业转正。组织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对初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开展小班化、多批次培训,提高了中小学班主任整体素质和能力。支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大幅提升,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分别达到100%、99.59%、97.51%、90.84%;高一层次学历,小学、初中分别达到81.72%、80.84%,居全市前列。

3、提升校长队伍素质。开展了学校德育副校长全封闭培训。8月,37个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全封闭培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将军事化训练和众多专家的德育报告有机结合,有力地提升了德育副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开展全区小学校长提高培训,121位小学班子成员参训。组织35名校长助理和后备干部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位培训,严格校长后备干部考核,取消了12名后备干部资格;加大了对校长班子考核调整力度,共调整充实了23位中小学校长班子成员。提高校长岗位职级津贴,调动了校长工作积极性。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承诺活动和“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树立典型,大力弘扬先进教师事迹。举办了第23个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了各级各类先进102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先进11名,市级先进11名,区级各类先进80名,大力弘扬了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开展了*区首届“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产生了我区首批“十佳班主任”。举办第二届教职工运动会,加强了教职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严肃整治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带生行为,开展了为期2天的暑期中小学师德专题培训,全区36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促进了全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建设,召开了全区教代会现场会,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全程工作,充分落实了教代会的审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等“四权”。

5、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德育工作。承办了*市德育工作现场推进会,生态德育工作初见成效,《*区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受到了专家的广泛关注;加强绿色学校建设,开展区级绿色学校评比活动,10所学校被评为区级绿色学校;全面检查全区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落实情况,加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国防教育,开展了军训、主题班会、模拟防空演练等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进行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和建党86周年的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演讲赛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区未成年人读书节,开展民族精神大讲堂、“好书我推荐”、“读后感征文”等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举办了第一届校园社团文化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办精办好《自主教育》和《*家教》刊物,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四)素质教育有新成效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1、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一是加强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成功举办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参加了*省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个项目获奖;加强中学学科竞赛的管理和指导,7人获*省初中科学竞赛一等奖,占全市的一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二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举办*区第二届中小学生体育节;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和学校体育人才基地建设,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2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学校体育人才基地;编制了*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制定了*区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实施方案,举行了*区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活动,与体育局共同出资105万元,对全区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进行添置、改造,促进了城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2、积极建设平安校园。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全区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都达到了*省“平安校园”创建标准;召开全区性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和安全紧急会议3次,周密部署学校安全工作;举办“全国第六个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实行学校交通协管员制度;实施“家校通”工程,为学校、家长联系搭建信息平台;开展了二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学生接送车专项整治;积极配合各学校办理投保手续,全区38所学校6万多名中小学生和53所幼儿园近1万名幼儿参加校(园)方责任保险。加强学校卫生工作,5所学校成为*省食堂卫生等级量化管理A级单位,37所学校被确定为各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管理,出台了*区学生食品配送实施方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配送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年,预计教育事业总支出5.6亿元,其中区财政对教育事业拨款达到2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教育附加收入达到3653万元,比上年增长8.4%。人民教育基金收入达到3428万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免杂费,97066名义务教育学生被免除学杂费,金额1059万元,极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重视教育装备投入,促进教育装备现代化。投入477万元,新增学生课桌椅5215套,新增多媒体设备191套(其中简易49套),新增计算机454台。目前,全区中小学拥有多媒体设备1324套,拥有计算机7040台。多媒体设备基本普及到每一个新课程教学班;学生数与计算机数比达到10:1,各校基本拥有满足教学用的计算机教室,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督政和督导,指导大陈镇顺利通过*市教育明星乡镇评估,目前,全区所有镇、街道成为*市教育明星乡镇。10所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

4、关心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开展弱势群体结对帮扶工作。教育局机关60名干部与全区贫困户、低保户一对一结对,开展送温暖活动。局班子成员与10名贫困学生结对,开展资助活动。教育局机关与下陈街道明星村、海门街道建设社区开展结对活动,给明星村4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切实帮助该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利,联合开展了2次对民工子女免杂费款和营养餐券现场发放活动,近6000人次受惠,金额达40万元,使民工子女享有了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五)依法治教有新拓展,教育形象全面改善

1、学校招生人事工作规范有序。一是严格规范了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开展“招生政策进万家”活动,加大招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全区招生考试干部培训会,加强招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类招生考试过程监督,严肃考试纪律,确保了录取工作规范、有序;严格控制学校招生规模,派出招生督查组,现场监管学校招生工作,并定期开展招生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招生监督。严格执行招生收费政策,建立了监督收费的长效机制,实行全程监控,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检查,有效地规范了教育收费,基本消除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二是严格规范了教师调聘工作,顺利完成了20*年全区中小学人事核编;坚持“统一管理、计划进人、考试择优、定编设岗”的原则,严格控制编制,严肃进人计划,严格控制区外教师调入和区外毕业生聘用,从严控制民办学校教师调入;全区学校教师正常调动共79人,其中区内33人;录用新教师75人。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

篇10

煤矿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1我是___,机电区主管技术员,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一年来,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机电运输专业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下,技术管理工作在不断提高,也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培养人才,发挥人才效益,是生产力提高的因素之一。

近几年我公司非常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招收和培养工作,认为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因素,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掌握了人才就等于掌握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足显了人才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种企业共识,我们非常注重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机电运输专业共有大学毕业生十几名,参加工作没几年,工作经验不足。为了提高他们服务矿山的本领,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养成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工作习惯

标准化规范化作业,首先要掌握标准掌握规范。为此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网上下载标准和规范,自8月以来,机电运输专业的技术员从网上下载标准、规范、手册等300多个,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试验规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计技术规范、检验检测规范、检修规范、验收规范和各种技术手册等,其中aq系列安全检验检测规范9个,gb系列国家标准104个,mt煤炭行业标准35个,建筑及电力行业标准规范10个,机械行业标准规范5个。拥有了这些标准和规范后,进行分类汇总,共享给各个技术员,以备他们在工作中查询和应用。

这项工作我们还想建立一个资料数据库,以便于管理和查询应用。目前正在考虑合适的数据库编程人员。

2、标准化制图工作的推进

为了推进标准化制图工作,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四个国家制图标准(gb—t14665—1998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gb—t18135—电气工程cad制图标准、gb—t50593—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18229—cad制图标准)并打印出来,并且每个技术员还人手一套电子版的标准。

我们要求技术员每月上交1至3张标准图纸,并给每个技术员打分考核,公布排名结果。标准化制图工作推进已经有几个月时间,有一少半技术员已经进步很快,并能做独立设计。

3、专题讨论会及专题讲座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技术员的理论素质,我们每月组织专题讲座和讨论会,参加人主要是机电运输专业技术员,另外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也可抽时间参加。

我们要求主讲者要制作不少于60页的演示文稿(幻灯片),在机电区的多媒体教室演示讲解,期间穿插讨论。目前这个活动已经组织4次,效果不错。既锻炼了主讲技术员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有让他们学会了演示文稿的制作。同时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可做个全面了解。尤其在讨论中更能把问题搞清搞透。

4、辅助设计工具的更新学习

目前我公司设备新度系数很高,跟厂家的技术交流也很多,厂家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种类不断升级,已不是autocad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出现了诸如等三维辅助设计软件,比如西安煤机厂、石家庄煤机厂、佳木斯煤机厂等在新产品中都使用了这种辅助设计软件。

去年寇子明教授给我们的资料中也使用这种格式的文件。如果我们没有这些辅助设计工具,就给我们堵了一条路。因此我们组织技术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辅助设计软件,跟上主流,避免淘汰。

是世界上主流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造型理念与车间加工装配环节相似,易学易用。目前我们很多技术员对solidworks非常感兴趣,已经有三名技术员能做基本零件的造型辅助设计工作,这些工作也为我们同厂家的技术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紧抓当前改扩建锻炼机会,积极发挥技术人员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机电区和运输区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机运副总的管理模式,紧抓这次锻炼机会,组织分管技术员投身到改扩建中进行锤炼。实践证明他们在机电运输各大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达标亮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并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了前期技术准备工作,有的已经进入了安装实施阶段,为辅助运输、皮带运输和供排水系统的形成做了自己的贡献。

三、大型固定设备日常维护运行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大型固定设备维护运行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设备运行工况的分析也正逐步走向规范。

我们首先把最重要的设备-主通风机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要求每月主通风机倒机一次,倒机后15日内设备运行正常后做工况分析,绘制运行曲线,填写分析报表,经审核后存档备查。通过报表分析发现了好几项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处理解决阶段。下一项工况分析就是主排水系统。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是电气设备维护中一项技术管理工作。我们已经把今年的试验工作进行了计划安排,将按计划对设备进行七项指标试验,并做好记录。试验中心已经成立,已经搞了一部分工作,今年这项工作已经走向规范。

煤矿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2各位、同事、职工代表:

首先,感谢组织、总经理、党委书记及矿长、书记和班子成员一年来对我工作的关心指导,感谢各位及职工同志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我的职务是__煤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分工,我的主要工作是主持__煤矿的全面技术工作,分管矿“一通三防”工作。一年来,在矿党政、总工程师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能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务实工作。本人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全力协助矿长、总工程师抓好了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促进了矿井整体工作健康协调发展,较好的完成了矿党政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如下,请审议。

一、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各类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深化个人“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为“怕不吃苦”,变“怕批评”为“怕不批评”。一年来,结合公司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以公司党委活动精神为武器,以“创先争优”为目标,积极参与,努力创先争优。工作中,重心下移,细节下移,解决思想问题,解决疑难问题,解决细节问题。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吃苦耐劳,加强学习,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行为养成,紧密围绕“班子建设、区队建设、班组建设”等三个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参与各类别的建设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三是自觉加强业务技术学习,积极借鉴科学管理经验,认真研究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井下采掘布置,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四是注重学习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自身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二、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良好的廉洁形象,加强自身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我十分珍惜我现在的一切。我要为家人、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平静的环境。所以通过党委、班子的教育和自己的学习,我能廉洁自律,严格按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自觉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时刻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搞特殊化,保持清正廉洁良好形象。

一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二是认真遵守个人重大事项制度。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平时能够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井下,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现场中的实际问题。克服官僚主义,不摆架子。团结同志,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三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从点滴做起,模范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监督,注重与职工谈心交流,征求对自己和单位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圆满完成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圆满完成了矿井全面技术管理、“一通三防”、科技等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一是严格履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努力抓好技术管理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严格执行《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评级及考核办法》,特别是贯通管理,严格要求,加强复测工作,掘进进展较为顺利,贯通后的最大水平贯通误差为12mm,最大竖向贯通误差为10mm,强力扭转了巷道贯通管理及测量工作的被动局面。

组织编制完成了《950水平北翼首采区开采方案初步设计》、《0223采区开采方案设计》、《1070—950下煤系统开拓初步设计》等多项设计、方案,为矿井当前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是坚持“通防管理无小事”原则,“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瓦斯管理理念,注重提高全员通防意识。狠抓通防人员业务培训和队伍建设,完善“一通三防”安全责任制,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强化通风、瓦斯、爆破管理,积极完善实施综合防尘技术,杜绝了“一通三防”重大事故。

四是依靠前期制定的矿井技改方案,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提高了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和抗灾能力。

五是科学有序推进1070—950下煤系统开拓,全面完成了下煤系统开拓初步设计方案编制、上报等工作。

六是严格执行井下带班管理制度,在带班的过程中,集中解决现场疑难问题,及时处理现场发现的隐患,尽一己之力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四、工作展望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大家的帮助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主要有以下:一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二是各部门和相关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大家的期望相比,还有许多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创先争优”的要求,对科“创先争优”的认识不够全面,思想认识容易受习惯思维影响;对组织的关怀认识不足,也因此在就任技术负责人岗位初期,只看到了压力,没有积极的去面对所感觉到的前所有未有的压力。

二是协调各职能科室、各采掘单位的工作力度不够。

三是工作中布置任务多,中间环节抓的不够好。虽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能够推进科技进步,但局限性强,思路不够开阔、意识不够先进。

四是由于平时工作头绪多,忙于各种事务,与职工、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工作上管理多,生活上关心、服务少等。

五是自身技术能力、技术手段有限,在之前只是以采掘技术、“一通三防”技术为重点,对除此之外所涉及的技术学习程度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技术管理水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饱满的上进心,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克服存在的困难和缺点,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为促进矿井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煤矿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3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这一年来,在矿、科室领导的指导、关怀与帮助下,不断提高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纪守法,勤勤恳恳,紧紧围绕我矿全年“安全事故为零”的安全生产目标,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开展今后各项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业务及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处理技术业务工作能力。

1、认真学习煤矿《一通三防1000问》、防突规定及读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先后多次学习了各种揭煤措施,消突评估报告,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等等,通过对这些针对性强的安全措施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在特定作业过程中容易引发事故而值得高度重视的环节。在通风部技术室见习期的三个月,也对部分工种的作业内容及责任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安检员、瓦检员、爆破工、检身工等等。当然,煤矿“三大规程”之一的《煤矿安全规程》,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准绳、衡量标准,我更不敢丝毫的懈怠,经常学习熟悉掌握,努力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三大规程”的学习之余,我还买了与煤矿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甚至上网查阅各种先进生产工艺,不断开拓和创新。

2、高度重视矿井防突工作,不断充实防突知识。

我矿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任务重,突出治理措施的探索和应用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因此,可以说矿井防突知识掌握的多少、理解的深浅,将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现场突出防治的能力与水平。通过对《防突规定》进行系统的学习,进一步看到国家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视,更加清晰的了解了两个“四位一体”的真实内含(即: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法律法规对突出矿井的要求: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严禁采掘活动;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必须始终坚持“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必须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3、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延伸拓展知识结构。

坚持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学习路线,刚参加工作,我就报名参加了贵州大学与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联合办的采矿工程本科班学习,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4、认真完成好领导安排的“五优”资料收集、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等工作,逐步熟悉科室相关业务。

20__年7月,为了迎接省局对我矿的验收,我积极按照标准要求对所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应公司需要,我被借用到通风部整理钻孔工程量,瓦斯管安装工程量及搬运钻机工程量。

5、加强对本单位规程措施的归档管理,及时掌握各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的安全问题,发现不按措施作业的,坚决制止并要求整改。

6、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掌握各基层单位施工进度及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作为一名打钻抽放的技术人员,没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何谈管理。通过现场钻孔质量验收,参数收集,钻孔成果上图、分析,对整个抽采系统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组织都有着其严明的规章制度,只有严格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才能打造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每日深入现场,排除安全隐患,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无论大小,均认真按质按量完成。

三、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技术研究水平。

牢牢把握“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通过现场实践经验的积累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不断提高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为矿井瓦斯治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水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进而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

四、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从思想、行为上筑牢个人拒腐防变的壁垒。

1、在工分评定、工资结算、报考勤上,本人做到公正严明,不报黑工,不做盲账,树立在职工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在生活上、积极主动关心困难职工,与受到过处罚的人贴心交流,排解他们的情绪,并组织培训工作,鼓励大家向灾区捐款,献爱心,团结向上。

总之,一年来,我勤奋工作、认真学习实践、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热心助人,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我深知这远远不够,以后的路还很长,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我相信在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我也诚恳的希望领导和同事能够对我做的不足的地方提出批评。

煤矿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4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首先,感谢赵总及煤矿领导班子成员半年来对我工作的关心指导,感谢各位领导及职工同志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时间飞逝,转眼我参加工作已半年有余。在此之际,总结一下在这半年中我做了哪些工作?工作中收获了那些成绩和经验?其中还有那些缺点和不足?这样也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配合煤矿的发展步伐。

我于20__年2月底来煤矿参加实习工作,20__年6月从毕节学院毕业后直接到矿上从事测量工作至今的半年时间里,我时刻把测量工作的'主旨牢记于心,认真运用测量理论及有关业务知识,分析煤矿井上、井下的实际情况,通过平时进行的实践测量操作,是我熟练地掌握了煤矿测量工作中的一些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在我矿技术室,我任测量技术员,主要负责全矿井上下测量及相关技术措施的编制工作。因煤矿技术工作不是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完成的,只有靠所有人员的合着和团结才能让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所以各项工作必须紧密配合,这就要求测?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痹诠ぷ髦幸欢ㄒ险娓涸稹⑾感慕魃鳎匦胛乱徊焦ぷ鞔蛳铝己玫幕 O纸荒昀吹墓ぷ骷蛞鲋叭缦拢肷笠椤?/p>一、克服困难,做好基础工作

记得刚来这个新的环境工作时,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我没有退缩,没有任何畏难情绪,而是知难而进,秉着一个负责任的态度认真了解各施工井巷工程的进展情况,整理和更新了相关井巷的测量记录帐及各种比例的工程平面图,研究探讨适合本矿的最佳测量方法。刻苦钻研和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积极深入到井下工作面操作测量,积累实践经验,对每次测量工作都按照矿山测量技术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到位,切实做到测量精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做了大量的技术准备工作。

二、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来到煤矿工作以来,在同事、上级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努力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每天的实际工作、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再做好明天的准备工作。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自己的业务能力大有提高。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平时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与兄弟矿山互相交流,使我在同事协助测量中,对设计图纸的放样,平巷对平巷、平巷对上山、上下中段之间的贯穿都能熟练地顺利完成,并且成果都符合精度要求。测量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时刻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所以每次工作我都严谨以待,不允许出一点差错,对每个工程都认真、细心的完成。

三、适应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矿山测量也出现了新的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如果不及时学习、补充、将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会熟练操作全站仪,CAD电子版图纸、CAD多图层复合图纸的制作,抽时间与地质采矿的同行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能力拓展、提高工作效率

测量工作是一项头脑灵活反应机智、腿勤脚勤的活儿。另外,上文也说道它也是一项靠团体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但就我们测量队伍的实际而言,成手技术员的比率非常小,故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测量工作看似简单粗糙,其实学问很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工作中除了我个人能力的提高外,还针对未来的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及学习时间的长短制定了不同的计划,进行严格的训练,培养他们在工作中小心谨慎、测量结果真实可靠,必须严格按照测量技术的基本要求进行各项工作习惯。让从我们手里出来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代表性。通过实际的测量学习,让成员们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各种比例工程平面图的绘制和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动脑和绘图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地质和采矿专业的合作能力。

五、图纸、数据资料整理

1、测量工作除了外业的井下及露天测量,还包括了内业图纸的制晒方面。

所以,我们在完成野外的测量工作后就是根据地质和采矿的需求提交各比例。__年的工作中始终如一地按照工程设计图所规定的规格要求来严格检查自己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做到精心设计施工之序、精心指导施工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指定工程任务,贯通工程准确无误。例如,协同中介公司做的地界勘测都是按照这一方法做的。

2、重点工程重点管理。

在煤矿各位领导的直接引领下,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始终抓住重点工程不放松,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如9月份由于煤矿验收隐患整改要求在短时间内为绞车房打一颗独立回风巷,由于工期短,工作难度大等原因,但我们是把它作为重点工程来组织生产的,做到天天跟进的原则,经过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满足了施工要求。

3、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是我们作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在过去的半年里,我认识到,只要反映领导的意图,认真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完成各项任务,我们的工作见成效就快,完成的就好。再一点就是在指导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市汇报给领导,以求得领导的帮助,这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

六、工作中的不足与需要提高的地方

由于我们煤矿在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处于验收过程中,所以参加的井下实践工作少之又少,这导致对很多实际工作还不够熟练或掌握;对很多煤矿安全知识掌握不够,这导致编制很多规程、措施时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多亏各位领导及同仁的指出得以及时改正;对测量仪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这导致进行井下测量时速度慢这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提高的地方以上是我半年多以来的工作情况,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再结合实际工作,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在专业上有了很大的收获和进步,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我学习的动力和经验的积累,我将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无论是成绩还是不足,我都会认真去对待,去学习、去掌握,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好的方面继续下去,把不足之处弥补回来。我会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也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成绩的肯定,不足之处的指导与批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做好每一步工作。

半年过去了,暂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在新的起点上,我依然会用积极饱满的热情去工作、去学习,尽快掌握现代矿山需要的新知识,以适应现代矿山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所提出来的要求正确认识个人与煤矿的关系,以煤矿为主,做到行动一至、表里如一。我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还很多,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我会更加努力跟上时展的步伐,为以后矿山发展,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认真学习煤矿相关的规程措施,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先后多次学习了各采煤及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了解并熟悉了各种作业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各类针对性强的安全措施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在特定作业过程中容易引发事故而值得高度重视的环节。通过对我矿《岗位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也对部分工种的作业内容及责任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安检员、瓦检员、爆破工、检身工等等。当然,煤矿“三大规程”之一的《煤矿安全规程》,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准绳、衡量标准,我更不敢丝毫的懈怠,经常学习熟悉掌握,努力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三大规程”的学习之余,我仍就密切关注国家、省及其他各大安全相关网站,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煤炭行业动态,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再次感谢赵总及矿上的各位领的悉心教导和培养,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回报你们!

煤矿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5转眼之间,来____通风区工作已经半年多,这半年以来,在各位领导、同事以及工人师傅的关怀和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知识,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将本人在这一年中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熟悉矿井通风系统: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下,再加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熟悉掌握通风系统及通风原理,以前在书本中只知道矿井的通风方式、方法,现在通过实践才知道通风方式、方法的具体运用,很快熟悉了全矿的通风系统。

二、掌握矿井测风工作:

虽然以前在学校实习的时候学习使用过风表,但是没能做到熟练掌握,来到通风区通过和同事井下实践操作,很快掌握测风工作和测风时注意事项及要领,现在能够对风表的使用、风量的测算很熟练的完成。__年8月份参加瓦斯鉴定工作,在瓦斯鉴定工作中担任测风员,较好的完成瓦斯鉴定时风量测算。

三、专业制图方面:

我们都知道煤矿是离不开绘图的,在学校autoCAD制图是我们一门辅助科目,所以制图基础不扎实,但是经过同事的教导工作中的磨练和不断的学习,在绘制各种图形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现独立能够对通风系统图、和监控布置图进行绘制。

熟悉技术员岗位责任,学习《煤矿安全规程》、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通风工程质量标准化》,在同事的帮助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要点、编写的方法、步骤,现在实际措施审批、编写中能够较熟练运用。在这半年的时间内,无论从学习上还是技术上,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批评和帮助。例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方式按部就班,工作经验积累得还远远不够。今后应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大胆尝试新思路、新方法。我会在此基础上,刻苦钻研,再接再厉,做好个人工作计划,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为企业的发展能尽上一份力。

煤矿技术员年终个人述职报告相关文章: 述职报告:煤矿技术员述职报告范文

煤矿技术员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煤矿技术员述职报告5篇精选范文

煤矿技术员个人年度述职报告

煤矿技术员述职报告3篇

煤矿技术员述职报告3篇(3)

煤矿技术员述职报告3篇(2)

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精选3篇

篇11

走在大街上,两侧可以看到多处工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并已经初具规模。今年年底前,北京最重要的党政机关将到此办公,看来建设速度可以保证。

当日,在施工现场,项目一线领导,中建一局副中心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增玄、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A2工程项目幕墙施工管理部部长杨晓晖、毕业一年在工地迅速成长的大学生等,为我们讲解了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的情况,以及建设过程中运用的高科技,并介绍了大学生招聘和新员工培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在校学生,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从职业发展等方面,都获益良多。

China Campus

从下地铁的地方到李书记他们的工地,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正好沿途感受下整个的建设状况。走在大街上,庞大的一整片区域工地能感到像一个巨人正在生长,但竟没有很多灰尘、噪音,我们没有戴口罩,也不需要,耳边也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脑补下,好几平方公里,多少栋高楼同时施工,但很安静、干净,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

这背后是建筑制造的高科技之手在操控。在中建一局施工现场,李书记介绍,他们的项目通过BIM技术建模,采用预制装配式的构造方法进行施工。BIM的全名叫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而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在施工前通过这一模型可以将各个建筑部件的位置、尺寸进行模拟,还能够包含建筑设计之外的例如给排水、暖通、强电和弱电等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一体化性和信息完备性等特点,在施工之前,整个的图景和过程都已经被建模,楼建造的一步步都已经清清楚楚。

装配式建筑是事先在不同工厂预制不同的建筑部件,例如起承重作用的梁、楼板、柱和起围护作用的窗、幕墙等,施工现场只需要将这些构件拼装即可。副中心的建设普遍采用了这些高科技。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A2项目幕墙工程部部长杨晓晖带我们在正在施工的楼前,指着幕墙为我们讲解。其建筑外墙所采用的的幕墙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固定来完成的。作为护结构,工厂预制好的幕墙将防火、防水、保温和隔热等一系列外维护结构应有的功能全部预制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要按照幕墙编号进行安装即可。杨部长告诉我们一整块18.9平方米的幕Γ仅需4个工人,0.25天就可以完成,比原来快了几十倍。简直就像搭积木一样。

China Campus

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

现场看着像搭积木,背后是黑科技,这就是活生生的建筑智造。这样,施工工地非常干净、整洁,而且需要的工人也少,我们没有看到热火朝天人潮涌动,没有楼上楼下楼里楼外挂满人,但能感觉到有条不紊井井有序。

我们在工地现场还目睹了几项建筑智造技术,它们有的是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一些组成部分,有的保障了施工的管理,保护了施工的环境。

塔吊上的黑匣子。李增玄书记向我们介绍了施工中的4台塔吊,直插蓝天的塔吊的臂长伸展得很开,4台塔吊的臂施工范围有一定的交叉,为了避免在作业中塔吊的臂发生碰撞,在每台塔吊上装有一台黑匣子,它能够监控整个吊装施工区域,分析塔吊的作业数据,控制和调度施工现场的塔吊,避免碰撞。既提高了作业速度,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障。

预制构件的二维码。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中,每一件从工厂生产运输出来的预制构件都有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就像是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扫描一下,该构件所有的信息,例如其编号、尺寸、强度、重量和位置等一目了然。这避免了以往容易出现吊装构件出错的情况,大大节约了了安装时间。

集装箱式办公楼。与各位老师的交谈有些是在项目现场的临时办公楼中进行的,这里的办公建筑采用了装配式的集装箱式临时建筑,气密性保证了冬天室内温度不会受室外影响太大,夏季也能节省一定的空调能耗;隔音效果好保证了办公室室内工作环境质量。员工使用的门禁卡采用多功能合一,只需要一张卡就能实现通勤、就餐、通行和学习等功能。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品质。

雾炮机。想必对行外人而言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装备,但是大家对雾霾肯定不陌生了。雾炮机就是针对雾霾而存在的“黑科技”,它与雾霾自动监测仪相联动,当监测到PM2.5浓度高于我国规定的24小时平均浓度75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雾炮机会自动喷射水雾将空气中颗粒吸附以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一方面可以为户外作业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前在课堂上知道近年来BIM技术快速发展,也了解过装配式建筑,观看了施工现场,聆听了李书记和杨部长等的介绍,我们的理解更深了。我们所参观的建筑工地其装配程度达到80%,这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科技在现实中的运用和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品质和速度。副中心建设时间要求很紧,如果不大规模采用这种建筑方式肯定是不可能的任务。

工地现场已经完全不是原来以人力控制机械操作为主,工地环境也不再脏乱,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智造的新建造方式所带来的便利和环境价值。

校园招聘与人才培养

与李增玄书记交流中他谈到了关于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入职之后的发展问题。李书记介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每年中建一局项目现场会招聘应届毕业生10名左右,去年主要招聘的学校有长安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学院等高校,也有海归。一般而言,应届毕业生如果踏实肯干,工作一到两年可以成为工长,三到五年可以成长为公司的主力。刚入职的“新人”大多会顾虑是否能够胜任实际项目的工作,针对这一现象,中建一局公司有一套针对新人的系统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并且每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配一名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老员工来带新员工共同成长。

为了更好地对应届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李书记安排了两位新员工就工作近一年来的感受同我们做了详细的交谈。延福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通过校园招聘加入到中建一局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凭借个人能力已经成为工长,可以独立负责建设项目的部分工作。

延同学工作这一年时间里对校园生活和工作两者之间差距感受颇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项目现场遇到的问题相差不少,延同学把施工现场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归结于“人”,他认为在项目现场作为工长也好,技术人员也好,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好施工工人的工作,只有把人管理好了才能够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另一位女同学蔡鑫潞是工地为数不多女员工之一,毕业于长安大学,也是于2016年通过校园招聘加入中建一局。尽管很多施工单位在校园招聘中给女生的机会很少,但是蔡同学凭借自己大学期间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打动了招聘人员,她现在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无论门槛多高的公司都会向你抛来橄榄枝。

虽然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年龄上和去年刚入职的两位硕士研究生相差不多,但是也许是经过工地的洗礼之后,可以在两位新员工身上看到一种更加成熟、更加稳重的自信和坚毅,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工地是学习技术、锻炼毅力、提高能力的好去处。无论学历高低只有在基层磨砺过,才能更好地了解基层工作,将来也才能够做好管理。

当听说我们是清华建筑和土木的研究生,旁的人说感觉李书记眼里透出对人才的渴望。他跟我们唠了一会嗑,讲他与清华的渊源,说他曾经在清华施工过,还差点留在清华。听他说起对大学生的招收和培养的整套体系,个人感觉像中建一局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员工培养和考核晋级方面有着完善而公平的机制,非常适合应届毕业生锻炼提高。

在学校中的老师教书育人,为我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理论基础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李书记尽管身在公司但是却履行着跟老师同样的责任,他所引导的是职业的发展,甚至是人生的走向,对每一位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都非常关心和关注,帮助他们规划成长和职业发展道路,堪称毕业生的导师。

与这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的交流,我看到他们有共同的性格特点。在建筑施工现场摸爬滚打,他们心胸开阔,快人快语,并且很幽默,做事干练,人情练达。与他们交谈,如沐春风。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多才多艺,副中心建设指挥部组织过各建设单位的摄影大赛,接待我们的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A2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王建忠得了第一。(本文图片即为王书记所摄)建筑人的色彩是丰富的。

新建筑技术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这次实地感受到先进的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的运用,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也许真的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来建造房屋建筑。其实现在的预制装配式也能称之为“搭积木”,有些住宅项目已经可以以房间为单位进行预制安装,大型公共建筑由于体量和结构原因暂时还不能达到这么高的装配程度,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预制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采用预制装配式的建造方式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相比,尽管减少了很多现场作业的工作量,但是对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对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清楚地掌握从钢筋配置到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等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也需要管理人员分配好工人在现场的工作和职责。而预制装配式将大部分建造的工作量转移到工厂,现场所需要的工作主要是拼装。尽管预制装配式看似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运用到很多新的智能技术,这对现场管理人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作为高校而言,传承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思路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转变并与最新科技进行接轨。但是作为科研机构的主力,高校在理论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最先接收到国内外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因此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企业可以及时接收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理论知识,高校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上的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及时改变人才培养策略。这样是最大的双赢。

总的来说,这次通过对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的现场学习,不仅了解到了较全面的预制装配建造技术,也很好的了解了中国最好的建筑企业的工作模式和人才培养,这对于今后的学习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对将来走上社会之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好地认识和思考。

工地现场已经完全不是原来以人力控制机械操作为主,工地环境也不再脏乱,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智造的新建造方式所带来的便利和环境价值。

个人感觉像中建一局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

在员工培养和考核晋级方面有着完善而公平的机制,

非常适合应届毕业生锻炼提高。

工地上

能学到什么

《大学生》:大学生来了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培训?

李增玄:到企业要服水土。毕业生会先在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集中培训,了解企业的文化,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团队建设培训。经过数周到一个月的培训,会分配到项目部。

2016年,我们中建一局副中心项目部来了12名大学生,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来后我们再培训,施工现场培训,岗位给你交底,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培训。

第一年学生不承担工作的主要责任,以学为主,类似于见习期。你要认师父,他带你带三年五年,带着你上现场,告诉你怎么去管怎么去干。晚上我们还会组织晚自习,新来的学生,还有两年三年之内的学生,一块学习。老的学生给新的学生授课,讲施工每一个环节,质量控制、监督管理、BIM、管理APP、智慧工地等。掌握快的要给他加担子,就是说可能要当骨干了,正式管那些事。

大学生刚开始大部分都是放在技术部,技术部也要去上现场,频次少一些。半年后,心态和对工作的认知度都有了,适应了,踏实下来了,再转去工程,去物资部或者安全部,这样他又是一大块提升。他会有一个动力,往上走的动力,他逐渐知道应该干什么,怎么去干,他能看到未来。这样一个学生三到五年基本能够成才,五到八年绝对是企业骨干。

《大学生》:成才有什么标准?

李增玄:三五年成为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或者生产经理。我们这个项目最高是项目总监,下面依次有执行经理、生产经理、生产负责人、工长,这是管理层,下面就是员工。这几个层级根据你的能力,一级一级晋升。

大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足够了,现在建筑施工不是那么特别复杂,很多时候是互联网软件应用,这个年轻人有优势。主要是大学生能不能适应这个企业,爱上这个企业,这是关键。

很多建筑企业都有人才流失问题,有的大学生一两年后,不愿意在施工企业干,就跑到设计院去。设计院干两年,天天出不了屋,天天加班,又跑到地产商那儿。我们很在乎人才流失,但他们真想走,我们也放。只要中建一局把人才培养出来,就尽到了社会责任。他跳出去说明他成熟了,他学到东西了,他有用武之地了。我们对于新来的学生,培养力度很大,有一个导师带徒弟的制度,导师不能说我没功夫带,那不行,你必须带,你要把每个人带出来,至于人家将来还在不在这干,那是另码事。

企业内部也有重新分配工作的问题。一个项目一完,员工又面临着再一次分配。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把你调过去,你是企业的人,要为企业服务。调动的时候某些学生具备能力了,他就可能晋升。原来是工长,调动后可能是生产负责人或者生产经理。

《大学生》:在工地上能学到什么?

李增玄:主要锻炼在学校学的东西和工地实际怎么能够有机结合。在这你要肯学五年,你绝对是佼佼者。你要真有一种上清华那劲来,在项目上学,可了不得,最后没有你不明白的。

我们这个项目有6个研究生,从美国、澳洲、英国回来的都有。有个研究生刚来当安全员,现在当工长。我们让他在不同的岗位感受他学的东西和工地实际,怎么能够有机结合,发生化学反应,让他发生质的变化。

你要一来就把他扔到财务室去,他看到的都是数字,这个数字怎么来的?他不知道,就是别人报的。他只能统计和分析数字。你是土木工程的,你对图纸的认知度肯定会很快,包括画图、BIM的建模,这你都不成问题,原来可能导师带着你做了一个设计,现在你会面对它,一步步实现它,跟它共成长。这是施工经验的学习,比如这种钢筋你在图上定位了25根,不是8根也不是9根,那你以前真没有见过实体是怎么呈现的,在这要去看,切身体会怎么形成实物的。可能图上画的每根间距是10公分,你现场看了后,知道实际情况,如果有误差,就可以对设计图纸纠正。你会想误差为什么有?怎么形成的?怎么减少误差?然后跟设计院的设计师交流沟通。有时候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与现实有差异,怎么说服设计者既要降低成本又要加快进度还要保证质量,这就需要能力。

还有工程中在地上打桩,会有很多的地质情况,你要及时把这个情况反映出来,不同的桩怎么打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下一次碰到问题,你是胸有成竹的,你就能极速地解决这个现实问题,你就成师父了。

在施工实际中还可以成为复合型的实用人才,工地上能向各部门学习,包括宣传、企业文化、财务,等等。这行比较长,比较杂。什么风管截面怎么算,管道连接怎么走,冷激问题怎么解决,路基怎么做,管线怎么布局,沥青油怎么压,怎么取信怎么验收……为什么我能说清楚?因为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都干过,所以现在成了一个管理者。

封面报道

CO

一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长大

文/延福 摄影/王建忠

加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恰好一年了。

从河南理工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读完研,我被中建一局录用,2016年5月12日有幸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一到项目部,我就感觉这个项目“不一般”,与我读书期间见过的项目工地相比,太干净了,见不着尘土飞扬。第一周,我们新人参加集体培训,中建一局副中心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增玄对我们说,参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你们的幸运,伴随这一千年大计项目,只要有悟性,肯学、肯干,你们前途无量。一年中,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份量,也从安全员、工程师,快速成长为B2项目中4号楼和6号楼的楼长,即项目经理。

高标准成长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处处体现着高标准严要求。副中心太先进了,盖楼都用二维码技术,将所有施工构件信息编辑,可通过手机扫码得到相应信息,比如钢结构构件,扫码后能显示出生产日期、生产场地、生产人员、安装日期、安装人员、构件轴线以及构件相关参数,方便简介,一目了然。这些信息让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和节点责任落实到人,提高施工质量。

在副中心的一年,我吃住都在项目部,每周一天的休假基本上没有休过。白天在工地安排工作,晚上在办公室整理资料,还有时间就学习CAD、Revit等软件,看图纸,算工程量……施工图纸每天都翻好几遍,经常抱着本图纸向领导请教,平常也向项目部的老同志请教施工管理经验,与施工队探讨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

砌墙等没有采用装配的却还得靠工人现场操作,但标准跟普通工地有较大区别。副中心没有大小事界定,所有的施工都要按照标准,施工过程中样板先行,样板施工必先有样板方案的指导,样板经过指挥部、管理公司、监理以及施工方的四方验收合格后,才能大面积展开施工,这是在其他工地难以想象的。施工场地较为紧凑,材料场地的规划必须做到精细策划,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不能有,且必须按照指定区域堆放。每天的施工必须做到活完场清,整洁有序。

一方面是副中心的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工人们都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按说工人们有能力达到要求,但有时反而会产生矛盾,给我的管理提出了挑稹1热缍次砌筑施工,国家标准规定某个部位6~10公分间都行,是一个范围,以前的工程,工人们会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自己决定,但是副中心的要求就是6.5公分,是一个点。

所以,在工地最难的就是跟工人打交道。我作为刚毕业的学生,经验欠缺,要管理这么多工人,难度颇大。他们刚到副中心也不太适应,觉得我有好多无理要求,其实他们不理解副中心这个项目的意义和要求,这就需要我交底,扭转他们以往的施工态度。把副中心的高标准严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话让工人们明白,交流沟通尤为重要,记得一位领导曾说:“我们是为施工队伍服务的,解决他们的需求,满足施工条件,提供作业面,这是我们的最重要的任务。”所以,楼长不仅是管理人员,也是服务人员。

其实,工人们都很朴实,能干的他们肯定会干,要是觉得事情不是他们的工作范围,我就得想办法了。我可以跟他说好话,夸他,“你干得真不错,只剩下这么点活了,把它干完,咱看得也舒坦。”说到这份上,工人一般都会干的。

同甘共苦也是必要的。2016年11月15日,项目部接到指示,要求B1、B2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钢结构封顶任务,这就意味着,在短短一个多月中要完成钢结构制作、吊装、焊接1.2万吨的工作量。为了完成这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加班加点,隔一天一次夜班,平均工作时间超过36个小时。

安全成长

刚入工地,我被安排到了安全部,跟着前辈们学习安全知识和要点。过了一个月,我对安全问题有了认识,能处理一些安全问题。

有一次周末值班,我第一次单独上工地检查,在一个角落发现一名工人抽烟,这可是严重违规,我立即制止,并准备拍照记录。平日里前辈们都是这么做,很简单。当我掏出手机要拍照时,这位工友却说是刚来的,不懂规矩,找了各种理由,并把烟头扔了。我走过去把烟头踩灭,捡了起来,对他说去吸烟亭,我买烟,不然今天拍的照片会交到安全部。工友看我态度坚决,就跟我来到吸烟亭。在吸烟亭,工友说烟瘾大,熬夜加班扛不住,需要吸烟。我说这没问题,但要到吸烟亭来,工地材料多,很可能会造成火灾。我把他的烟和打火机收起来,寄存到超市,说想抽烟就来这。工友也认识到了错误,承诺只在规定区域内抽烟。这件事让我明白,工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的后果,需要我们的规范和管理。

不仅工人们要有规范意识,我自己也要有,在这方面我也出过差错。那一天,项目部承担了公司总部的一个大型会议,领导安排我将围墙上的彩旗拆下来,重新布置。我觉得任务简单,就交待两个工人执行,自己忙别的事去了。不料,工人领会错了意图,将项目部大旗给拆下,幸好李书记及时发现,制止了。李书记“训”了我半小时,他说:“项目部组织大型会议,你却把大旗给拆了,合适吗?工地无小事,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你觉得事情简单,但是恰恰是小事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李书记的一席话是在告诉事的规范和工作流程,作为第一负责人,交待工作时,明确时间、地点和事情,并且过程要监控、干完有反馈,才能避免出错。

冬季施工最是困难,除了天气寒冷,还得时刻警惕火情。有一次,我带着两名消防人员巡视工地,一位工人正攀附在建筑物的立柱上焊接。“把安全带绑好,脚收回去,一定注意安全!”叮嘱完工人,又检查了附近的存水点和消防措施,准备前往下一个作业。突然,工人焊接时溅出的火花,惊出我一身冷汗。“停!停!先别干了!”我大声吼着,快步冲上前,将“地面”上铺着的棉毡掀开。“地面”是刚浇筑的楼板,处于凝固阶段,为了保温,覆盖了一层防火棉毡。我之所以这么着急,是看到了火花零星地落在了棉毡上。虽说是防火棉毡,可也不能掉以轻心,万一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待工人们把棉毡移开,再找到防火效果更好的材料,我也没有离开,一直呆在原地监督作业,随时防范火情。

北风呼啸,我冻得鼻子通红,不停地原地跺脚。两个小时后,焊接工作终于完成,我与工人一起把防火棉毡重新铺好,才跺着冻麻的双脚赶往下一个工作点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