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20:26: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上半年工作概况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一是继续实施“一揽子”服务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揽子”服务的实施方案已提报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会上讨论通过,目前正在逐项落实。二是全区共有就业见习基地xx个,其中:今年新申报成立xx家区属就业见习备案企业,新增xx人参加就业见习,留用xx人,留用率为66%。三是完成今年市人才中心下达我区大学生暑期实习岗位收集任务,收集到辖区xx家单位提供的就业社保服务、医疗临床服务、农技服务、水务综合服务等xx基层一线实习岗位。
(二)流动人才服务管理
一是流动人才党委党建工作。党委现有党员xx名,通过“互联网+”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xx次,专题研讨xx次,专题党课学习xx次,“组织生活日”xx次,报送党务宣传信息xx篇;6月12日,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流动支部书记培训班的xx名参训学员到流动人才党委参观学习,党委组织委员兼二支部书记xx在培训课堂上进行了“现身说法”。二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我区现存xx万余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正式启动,市人才中心委托的专业机构已于6月1日进场开展档案整理、扫描工作,目前已整理完成xx余卷。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目标任务下达滞后。每年市对各区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绩目标考核任务(市教委提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名单)一般在10月底才能全部下发,而考核截止时间为当年12月底,区县就业服务经办机构还要采取逐一联系、实名登记、定制服务等一系列就业帮扶服务措施,工作周期较短,完成工作任务略显紧迫。
(二)购买就业创业服务成果有待细化。按照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转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可按政府购买服务相关规定,用于向社会购买基本就业创业服务成果,具体范围由省级财政、人社部门确定。”但由于市级还未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各区县在就业补助资金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三、意见建议
(一)适当提前下达目标考核任务。建议市局协调市教委,尽量于8月份前提供并下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名单,为区县开展就业帮扶服务提供更充裕的时间,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出台购买服务成果实施细则。建议市局协调市财政局,尽早出台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用于向社会购买服务成果的实施细则,以方便区县执行,有利于提升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率。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揽子”服务。
1.开展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做好xx届高校毕业生回区报到工作,依托镇(街)、村(居)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利用电话问询、入户走访等方式,通过开展实地摸排、窗口办理、网上在线登记等渠道,全面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和就业创业需求。将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定制服务计划,并为其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为缓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移动通讯、车旅等费用压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参与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门针对市下发我区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微信红包、手机话费派送活动”。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完成今年市下达我区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实绩目标考核任务,确保全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年底登记就业率保持在xx%以上。
2.举办就业见习对接活动。优化辖区就业见习备案企业(单位)质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见习岗位,提升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备案企业(单位)深入xx大学、xx学院等辖区高校开展就业见习对接活动2场以上,为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通道和平台。
3.实施职业指导素质测评。引进专业的职业指导素质测评系统,针对辖区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素质测评,帮助高校毕业生全方位了解自身素质,为其就业、择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今年计划针对辖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实施免费测评服务xx人。
4.开展就业创业宣讲行动。进一步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宣讲队成员,充分挖掘典型资源,从辖区高校增选部分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典型、扎根基层的就业典型充实宣讲队成员。今年下半年,将深入辖区高校和镇街开展至少x场“就业创业宣讲会”,宣讲队员用自己的创业就业亲身经历和高校毕业生谈经验、摆感情,激励其调整好心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问题。
一、引言
自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15年的749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因表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发展态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保证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规模过大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1-2-3]。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尽管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渐增加,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37.50%,远低于日本的48.00%和美国的52.00%,每万人中大学生的量也远远低于美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水平[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非简单地表现为“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劳动的供给者,其就业问题与一国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就在于高等教育的产出结构能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5-6]。而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就业的载体,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需求结构变动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动进而导致就业结构也不断转变[7]。马廷奇[6]、陈桢[7]和鹿立[8]等指出,产业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与结构,各行业由于所属的产业类型和运行效率不同,导致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着重从需求层面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一,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拉作用,基于奥肯定律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第二,分析各经济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采用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就业弹性系数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特征。
二、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
奥肯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经济中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经验验证,但其用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奥肯定律研究1998―2013年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使用分析工具为Eviews6.0。
(一)奥肯定律的三种主要表达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经验观察与实证分析于1962年提出奥肯定律,后来随着学者研究视角和分析内容的转变,逐渐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奥肯定律模型,当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表达形式,分别为差分模型、缺口模型和动态模型。
1.差分模型
差分模型是奥肯定律的原始模型,Okun[9]指出,美国的失业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变化方向相反,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产出大约增加3%。该观点是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原始表述,其具体形式如下:
(二)基于奥肯定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分析
1.基于差分模型的验证
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问题,为防止出现伪回归,在进行差分模型的验证之前,要对“实际GDP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
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高校毕业生失业率=1-初次就业率,其中初次就业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对变量进行ADF和PP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实际GDP增长率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这两个时间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一阶单整,服从I(1);而奥肯定律的差分模型要求实际GDP增长率为零阶单整,服从I(0)。因此,不能使用差分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关系。
2.基于缺口模型的验证
(1)潜在产出增长率
潜在产出也称潜在GDP或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能实现的生产水平,即充分就业条件下所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潜在GDP会随人口、要素以及技术进步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而增加,在长期,潜在GDP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的概念,即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获得就业,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中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与潜在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估计关于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HP滤波分解法由于具有估计方法简单、精度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11],该方法将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其中趋势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永久性成分,对应着潜在产出或自然失业率,周期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暂时性成分,对应着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或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12]。基于HP滤波分解法的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如表2所示。
(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需要对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DF检验和PP检验均表明产出缺口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在1%显著性水平上是零阶单整的,即这两个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均是水平平稳的,故可以采用缺口模型来验证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
(3)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验证
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表明,产出缺口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刻画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回归模型F统计量的值仅为0.00,说明模型不是正确设定的;同时,R2值仅为0.00,模型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DW统计量为1.29,模型中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3.基于动态模型的验证
关于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估算仍采用HP滤波法。关于模型中各变量滞后阶数的确定,利用自相关检验来确定,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出缺口序列是二阶自相关的,产出缺口的滞后一期与滞后二期会对当前产出缺口产生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动态模型中自变量分别为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序列、产出缺口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动态模型较好地刻画了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F统计量较高为35.6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同时,R2值为0.91,说明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动的91.00%;另外,模型的DW统计量值为2.20,说明模型自相关关系较弱。在回归模型中,变量“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系数t统计量值较小,说明其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是统计不显著的,即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必然的联系。
三、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偏离分析
奥肯定律是一种拇指规则,反映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13],本文第二部分基于奥肯定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为深入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本文进一步研究各产业及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
相关表格和图表数据是根据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中的中国劳动经济数据库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加工而成。
(一)产业与行业层次的划分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中,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中,工业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行业被划分到第三产业。
其中,第三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四个层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孙凤和谢维和[14]按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1)社会服务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流通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3)生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
本文沿用孙凤和谢维和[14]的划分方法研究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表6统计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社会服务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领域,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才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分别达34.80%、46.70%和49.60%。(2)生产业次之,在该领域就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劳动者分别占15.20%、19.30%和25.50%。(3)工业行业集中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分别占13.30%、16.50%和17.20%。(4)流通业主要吸纳专科学历的劳动者。(5)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小。
(二)各产业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反之,若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相对较少。又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常用指标,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推拉作用。从理论上看,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长期应趋近于1,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出与就业变动幅度往往不一致,进而导致比较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1.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2004―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但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有限,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且该值劳动者随学历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尽管第一产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但其就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
2.第二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增强
一方面,从工业行业的整体水平看,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92下降到2012年的1.53,说明在中国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渐增强。而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劳动者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值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也表现出随学历层次提高而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该行业对不同学历群体比较劳动生产率是逐年减小的,这意味着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与行业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吸纳水平相比,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但从比较劳动者生产率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年增加。
(2)建筑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稳定在1.10左右
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高于行业的整体水平,也随学历增加而增大,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波动相对大些。因此,与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相比,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更强,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更为明显。
3.第三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流通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0.65左右,其对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随学历层次的增加而增大。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47下降至2012年的0.75,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逐年增强;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减小且趋近于1,说明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优化;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在2以上,表现为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作用相对较弱。
(2)生产业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相对较小
但与其他行业相反,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且表现平稳,另外,该值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下降,这说明该行业对高学历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总体水平且相对稳定。
(3)社会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0.80,说明其在各行业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
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为稳定在0.40以下,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小,说明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且对各学历层次的就业吸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三)各产业部门的人才就业弹性
要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匹配状况,应细化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度量指标,鹿立[8]指出,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程度,系数愈高,反映其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及需求程度愈高。本文拟采用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产业人才的配置效益问题。
1.第一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由表7可知,整体上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处于震荡下跌趋势,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不断减小,说明该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值即产生就业排挤现象。
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影响。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在长期由负转正且不断增大,甚至趋势值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动幅度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曲线的斜率十分平缓,且长期就业弹性的估计值小于1,这说明在长期,中国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缺乏弹性。
2.第二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工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工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1和0之间,说明工业行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具有微弱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正转负,说明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长期不断减弱且表现出排挤效应。
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拉动。除个别年份外,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且从2009年开始大于1,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不断增加且出现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
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大于1且缓慢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较为稳定且是富有弹性。
(2)建筑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普遍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的值平稳增加但小于1,说明在长期建筑业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微弱增加且对就业的影响缺乏弹性。
建筑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逐年增大由负转正且大于1,这说明建筑业对专科人才的就业效应由排挤逐渐转化为拉动,进而变得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上是逐年增大的,从2007年开始就业弹性大于0,2009年开始大于1而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其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在长期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3.第三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流通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流通业的就业弹性震荡上涨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比较微弱。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但远小于1,说明在长期流通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微弱。
流通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接近或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专科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强。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趋近于1,说明长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且稳定。
流通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大于专科学历劳动者,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缓慢减小,这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流通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减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减小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将由富有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
(2)生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生产业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且基本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并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长期拉动作用将逐年增大并富有弹性。
生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与行业整体水平相近,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略高于专科学历劳动者。
生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并在某一时点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3)社会服务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逐年增加但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且由负转正,说明在长期社会服务业对就业由排挤转变为拉动。
社会服务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其变动趋势及HP滤波分解结果与行业整体水平基本一致。
社会服务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效应高于其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但也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社会服务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较大且存在一定波动。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平缓下降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效应富有弹性且缓慢减弱。
四、结 论
(一)经济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分析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发现,中国1998―2013年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没有得到任何一种形式奥肯定律的验证,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降低,奥肯定律“失灵”。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就业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大进而带动就业率增加;而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量相对减少进而引起就业率降低[15]。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仅仅是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3],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经济增长方式[7]。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16],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主要以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及扩大投资的方式来驱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引致很多就业需求,故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效应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以及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发现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弱,2012年在该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不足1%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少。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甚至出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而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47-03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党和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不断变革,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工作已成为包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应对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双重矛盾,加强就业预警机制的建设,已成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课题。然而,国内对就业预警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的研究多以某一方面为主,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与前瞻性,在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深入,如就业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方法、标准的选择及其运用等问题均未展开研究。本文试图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结合预警理论与技术,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的建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提出的意义
就业预警系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摆在我们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政府不仅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要重视由就业冲突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和解决这些冲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找到一条化解社会冲突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体而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有助于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拓展与完善。对变化的理论与方法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是促使一门学科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必由之路。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评价的方法等都会发生变化。对由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理论与方法变化进行研究,能够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地扩展与完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社会机制
社会预警是指预先警告社会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时候发生问题,它主要进行中长期的预测。社会预警机制通过一定的渠道把那些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公共危险和危害,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大众,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受可能遭到的侵害或尽可能地减小侵害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呼唤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减少高校招生、教学以及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趋向的盲目性,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创业提供具有前瞻『生的信息平台。
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社会预警区分为公力预警和传媒预警,包含了国家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和引导政府行政机关在建立专门机构负责预警工作和媒体在预警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也包括政府直接调拨资金、组织人力建立预警机构和开展相关的调查与宣传工作。
(一)公力预警机制
公力预警机制包括形势预警、市场预警、专业预警三个方面,主要由教育管理机构、劳动保障机构和教育研究部门实施。
1 形势预警
形势预警是指及时总结、更新和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变化和地区、专业、人员分布情况,作出总体就业形势预警。由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要经过几年的过程,所以形势预警应该包括长期预警和短期预警两个方面。既要及时分析年度就业形势预警信息,对每年度的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待就业人数、待就业人员专业分布等信息指标进行归纳统计,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系列指数模型,又要对四五年之内甚至五到十年的就业形势作出宏观的分析和预测,以期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就业和各地高校招生起到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
2 市场预警
这里指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分布,包括地理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层次结构等各方面的分布状况,以及具体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布情况,预警信息。如统计分析东部省市和西部省区市对毕业生的需求人数比例,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城镇、农村对毕业生的需求分布,硕士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比例,理科、工科、外语、农科等各学科毕业生的需求分布,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布,以及用人岗位层次的分布等数据,并及时预警信息。市场预警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为大学毕业生网上求职、就业提供服务;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毕业生信息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是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3 专业预警
专业预警既是社会预警机制的一个方面,又是公力预警机制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专业预警是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专业分布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与高校毕业生供方市场的专业分布和专业培养目标相比较,发出预警信息,指导学生就业和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发现,大学生由于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这就需要从国家、地区和高校层面建立起三级专业预警机制。专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全国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和失业量最大的专业小类进行招生结构与在校生专业调控。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力预警机制主要由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来实施或完成。但我国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权威的公力预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原有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因此亟须组建类似的专门机构。
(二)传媒预警机制
传媒预警是社会预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公共危机
即将来临或处于萌芽状态之时,大众传媒以社会预警为直接目的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并将采集和处理后的信息传播出去,以起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作用的活动。
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示2007年建立就业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北京市从2007年起,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就逐步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并首次建立了就业预警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是个紧迫的工作,也是个长期的工作,还是一项多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呼唤社会重视、家长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工作,就要保证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这就需要各种大众媒体的参与。
(1)电视:电视是高效而普遍的大众信息传播工具,通过电视可以迅速而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预警、市场预警和专业预警信息。
(2)报纸:报纸是方便而又快捷的大众信息媒体,它既可以像电视一样迅速而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又可以深入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指导毕业生和家长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
(3)互联网: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地传达就业政策,供需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起一座桥梁。互联网在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规范互联网信息管理,实现网上视频招聘和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健康顺利运行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校内机制
高校预警机制的运行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学生管理机构以及院系,其内容除了上面所述要积极回应专业预警之外,还包括就业信息预测与、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毕业生质量监测与追踪、大学生就业心理监测等方面。
(一)就业信息预测与
根据中国毕业生网《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预测报告》,毕业生就业更多地依赖学校,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因此,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信息预警中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全面地把社会预警中的形势预警、市场预警和相关的专业预警信息向毕业生。具体而言:(1)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和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真实有效的信息服务。(2)及时为毕业生提供现场招聘会、网上招聘会等信息,对学生进行应聘前各项相关教育。(3)向在校生及时通报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反映出的问题,提醒非毕业生及时根据市场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统计并公布学生就业目标。对学生就业职业、就业层次、就业地区、就业工资期望值等方面做出真实的统计,与本年度就业需求的信息对比公布。用真实的数字、鲜明的对比对毕业生就业起到切实的预警作用。
由于毕业生求职期间流动性较强,高校对毕业生进行信息传达的难度加大,需要社会媒体参与就业预警信息的传达。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信息传达的主要形式有校园壁报板报、校园广播、校园信息栏、校报、校园网、QQ群留言、手机短信和同学录等。
(二)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
高校预警机制运行下的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是指通过行政干预给出高校专业设置和本年度是否进行招生的建议,做好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高校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机制,通过就业状况调控和监测,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设置上,高校可以通过“专业一招生一就业”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挂钩,通过对专业建设、招生计划等工作的评估,对一些就业前景不好、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高校应通过毕业生就业预警工作小组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工作进行考评,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动态地提供各系(院)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定期对各系(院)、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监测数据、调查情况以及近年的社会需求,提出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预警临界点;调整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的招生计划,并监督实施。预警标准方面可设置为四个级别。一级:就业率35%以下,停止招生;二级:就业率35%~40%,专业调整;三级:就业率40%~45%,减少招生;四级:就业率45%~55%,提出警示。
(三)毕业生质量监测与追踪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招生、培养、就业和谐发展。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性研究,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毕业生质量预测预警机制。
高校预警机制应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建立完善长期的毕业生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各种传媒,及时、准确、动态相关信息,有效地指导高校调整培养规划和大学生志愿的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供需异步、学用脱节和盲目求学、艰难就业的现象。高校应该密切关注毕业生质量预警信息,主动参与市场调研,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统计,及时对学校历年整体就业情况和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就业率低的相关专业及时发出预警。不断调整所设专业,按照专业人才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以保证毕业生尽快获得人才市场的准人证。高校专业设置还应有一定前瞻性,力争用新的专业人才催生新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适时了解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对各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并最终建立毕业生一人才市场一高校一在校生一毕业生的良性循环模式。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监测
大学生就业心理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职业设计指导课程让大学生对未来面对的就业市场产生初步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意向。(2)要了解各种因素,如家庭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等)、学校因素(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同学朋友的影响等)、社会因素(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是否恋爱等)、职业信息的效力(信息的有效性程度)等作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外在刺激因素,同
时还要关注国际就业形势、地区分布、行业部门分布与学科结构不平衡及近期教育与就业政策等的引导因素。(3)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预先知晓毕业生求职状态与大学阶段单纯而规律的学习生活的不同,促使其迅速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需要。(4)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预警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使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家庭情况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适合自己的求职意向。(5)在信息预警的基础上,使毕业生认识到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竞争观念,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意识。
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涉及国家政策、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等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势在必行。但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深入了解与掌握各类别高校的专业特点及根据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并参考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一系列有关的评估指标,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正确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对所产生的系列指标按一定要求和标准进行筛选,从而生成科学、合理的就业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以此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冲击,降低社会解决成本,为教育机构及早发现问题提供依据,及早调整其政策,化解潜在的社会冲突,达到检测、预警、免疫、隔离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倪荣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效途径探索[J].河南社会科学,2009,(6):210-212.
[2]谢爱国,任志涛,踪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111-113.
下面我就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谈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艰巨性。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不仅要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要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能发挥其才智、能力的岗位,这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和谐建设。每一个毕业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家庭又是我们社会和谐的最基本的细胞,一个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大学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对这个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大学生毕业时已进入婚育期,顺利就业对它拓展未来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做好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工作。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因为它事关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事关我们能否培养出越来越多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种严峻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毕业生总量在增加。年我市将有10.4万高校毕业生,总量是很大的。第二,我们面临着三个就业主力的汇合。即高校毕业生、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样一支庞大的就业队伍已超出了城市吸纳的能力,我们城市预期吸纳的数量是30万人,但要就业的人数是45万人,所以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是短期的事情。这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相当的压力,面临这种艰巨的形势,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要有充分的估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这项工作。
二、年要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招法,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将各项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是未来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方向。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继续贯彻中办发18号文件、十四部委8号文件和津党办12号文件精神,关键是怎样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落到实处。第一,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如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各种项目,加强项目间的政策衔接和适当整合,切实做到组织到位、政策到位、保障到位和抓出实效。第二,要落实好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有制单位的相关人事、户籍、保险等政策。一方面是公安系统内部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就是如何与高校衔接好。我们的工作程序,要服从市整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教委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各高校要密切合作,确保这项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开展。第三,简化手续,方便毕业生,落实好对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小额贷款和相关收费优惠政策。第四,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实习,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加快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将是我们年的重点工作,目前劳动局有46个基地,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百家大学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这样的规模,它将大大促进大学生毕业见习,增加其工作经历。第五,落实好未就业毕业生在市、区县人事劳动部门两年内免收档案保管费的政策。
(二)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坚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好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进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大力发展和培育就业市场,构建更加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年,我们要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人事、劳动、教育三大资源要加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要完善针对高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一个新问题,对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对未就业学生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做好,我们职能部门要加强研究,拿出政策,使我们高校的毕业生中灵活就业的、稳定就业的、未就业的都能有所安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60万,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快速、顺利地实现就业,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国家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两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当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基层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方向。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援基层的建设,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实行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等。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和限制,并为高校毕业生和中小企业提供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服务,形成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
3.做好校园招聘会。校园招聘会是高校毕业生寻找他们就业单位的第一门路,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为高校毕业生邀请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企业来参加校园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搭好桥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门路。
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但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创业难度大的同时,潜力也大,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如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创业服务及享受社保补贴等。
二、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渠道对接不畅通。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的重要表现。首先,高校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求职过程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其次,人才需求方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高校毕业生既影响了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招聘和应聘双方的信息传播和管理工作亟待规范,急需建立日常化的信息对接平台。
2.就业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主要是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宁愿几十上百人去抢一岗位都放弃回家乡就业或到中西部基层就业。据媒体报道,仅2010年,在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达到60万人,2011年预测在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达65万人以上,且集中在珠三角一带,造成了局部地区的供大于求。
3.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因素。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就业观念有待改进,二是不符合社会需求。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稳定而且有保障的工作;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等,这种就业观念严重地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而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很大一部分都缺乏实践的经历,使得自身的人际交往、抗压能力和主动性等都不强,造成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4.用人单位用人存在误区。由于当前用人制度存在缺陷,人才市场不够成熟,用人成本拉不开。用一个研究生与用一个本科生、专科生需支出的成本没有多少区别。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不少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原来专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却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原来本科生能胜任的岗位,却要求研究生学历,陷入用人上的误区。另外,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也只好唯文凭是论,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提高进人规格。
三、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措施和对策
当前各高校在政府的引导下就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新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广东白云学院,以“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在校企合作、教研课改、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措施,以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门路。
1.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校企合作模式多样,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企业可采取不一样的合作方式。
(1)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能系统地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实践运用,提高毕业生自身操作技能的机会。如广东白云学院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3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使得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在毕业前进行系统的实践锻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2)开展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高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定向培养毕业生,毕业生学完专业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要求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实习就业。在2010年中去广东白云学院分别与真维斯服装、东风日产合作的“真维斯销售精英班”、“东风日产班”等。
在校企合作中还有委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熟悉行业管理知识,洞察行业发展动;企业冠名班等等,让毕业生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走进企业,顺利就业。
2.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进行课程改革。一个专业、一所学校所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决于这学校的专业教学设置是否能紧贴社会实际需要。广东白云学院通过每年两次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广泛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为专业的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各专业教研室及各系的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到企业,特别是到本专业或本系学生实习就业的企业进行调研,回来后形成报告,各专业系根据专业研讨会及每月的实地调研报告来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来对某些方面的知识进行优化重组,以此来紧贴社会的实际需要,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深化职业指导,达到人职匹配。深化职业指导的作用,通过职业指导改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技能;通过职业指导改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误区――唯文凭论。
在高校学生入学时,即开展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定位,客观评价自我,同时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职业观。同时,在毕业生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求职指导等相关方面的讲座或课程,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对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指导,通过科学的用人观念,降低用人成本,提升效率。
4.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工作。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每年负责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校园招聘会,引导毕业生的就业求职等工作。通过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了解,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工作方式。例如,根据专业的专业特点,邀请不同的用人单位到校直行招聘,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通过了解企业的文化、用工特点等,安排相对应的毕业给用人单位进行招聘选择,既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也为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单位。
总之,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全社会都应与高校、与高校毕业生一起共同努力,并持之以恒,为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出谋划策,让高校毕业生能顺利走向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2).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及学生的自身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还有利于高校的生存及发展。同时,我国的清华学校早在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在1925年还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的教材。如此,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毕业前的突击指导。本文根据市场企业人才需求“大数据”,基于高校在校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采集
笔者通过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截止2017年3月31日,全国共有2879所高校其中综合排名在前100名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5%,综合排名在101-200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2%,其他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1.3%,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93.3%。由此可见,高校的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民办学校侧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及就业培养,在毕业生就业率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就业率平均值都在95%以上;云南、广东、天津等14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90%到95%之间;贵州、青海等9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85%到90%之间;内蒙古、陕西两地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最低。
二、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的应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可从毕业生的专业及兴趣爱好、在校表现、综合成绩及特长进行研究,并根据毕业生从入学至毕业对就业的心态变化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划。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单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工作作业,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应在早期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及了解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在校进行自主的学习及技能的扩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发展,还能方便学生在早期对自身判断及职业发展规划。
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点
1.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基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考虑到各方面的“大数据”,因此高校毕业生指导规划中对于数据的采集要具有全面性。例如,毕业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毕业生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及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等等。另外,大数据是通过人工或软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因而在采集数据前要反复斟酌重要影响因素,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2.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职业规划
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校后,大多已是成年人,应树立学生的成人独立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例如,本科生在毕业第一年里可出国、考研、考公、就业,专科生则更倾向于就业。因此,高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制定毕业目标,以目标为发展宗旨,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及实践规划。例如,对于毕业选择出国的学生,要努力学习好英语尽可能考到雅思6.5的成绩,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选择出国深造的学校及专业,提前办理护照及签证;对于毕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可制定毕业就业的方向及具体公司职位,对目标公司和职位的要求进行了解,注重在校平时成绩并参加学校组织的相似的工作实践,制定考取相关证书的规划等等。
3.善于利用已有数据
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最清楚的莫过于学校本身,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自己教务系统对未能顺利就业的学生进行分析及辅导。例如,根据教务系统分析学生各阶段各科目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未正常就业是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如现阶段学生的期成绩采用卷面分和平时分的考核进行评定,通过学生的成绩成绩,可判断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日常上课中是否存在早退旷课的现象;教务系统上还有学生相关专业证件的考取情况,可细分拥有相关证书的学生在毕业就业中的情况,分析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及青睐对象;对于学校励志奖学金的评比中,学生会递交自己的成绩及优秀之处的证明,高校毕业指导老师可研究获得励志奖学金的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已毕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还可将校内各届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情况进行统计,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邀请他们返校作指导及鼓舞工作;或是与已从业多年的学生进行合作,帮助应届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对于自己创业的学生可优先返校挑选合适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及实习等等。
4.强调数据的混杂性
对于“大数据”而言,单一的格式会束缚95%的数据无法参与整合,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采集不可过分强调格式与形式。例如,高校的毕业生同一专业但发展的职业方向不同或是同一专业同一职业不同地发展专业以及学生的反馈进度不同,若是按数据表格进行统计会因其中存在的某些偏差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及反馈可进行混杂性统计,当总结的数据达到一定规模时,混在性数据统计会比单一模式的统计更为精准,一般情况下混杂性统计的精准度比单一模式统计的精准度高出2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大数据”协助分析,对高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毕业指导工作,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中,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秉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顺应就业市场需求或对于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加以培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此,才能保证高校输出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高校育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宏利,王磊.高校二级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7(03):202.
众所周知,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虽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其发展现状却实在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相关理念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从而不能为毕业生提供适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正确指导方向。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其研究的重点不仅要体现在工作方式的创新方面,同时还要体现在工作意识理念等多个方面,并从根本上切实增强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创新性、有效性和长期性,使高校毕业生能够真正地从中获益。
一、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不断地为我国各大高校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有效展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就目前的普遍现象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其工作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国各大高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其中,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我国教育普及工作的有效展开,使得我国高校生源的数量显著增长。这样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日益严重,进而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各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职要求也逐渐开始有了新的转变。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当前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在高校毕业生的录用和选拔过程中注重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着重添加了对于其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创新实践等多项综合能力的评选和考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难度。3.部分高校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方面虽然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其相关思想意识水平的局限导致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方面的开展理念仍旧较为传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时展和市场环境的需要。
二、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性研究的工作重点在于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普遍现象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在离开校园以后,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及就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导致其在毕业后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相应的合理规划及付诸行动,从而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常常会陷入一种茫然无措、消极度日的生活状态当中。这不仅对高校毕业生自身的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对我国社会各个行业的向前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不断提升其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改革工作,并以此来不断促进其毕业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加强培训。目前,在我国广泛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当中,其综合素质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虽然在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相对得心应手,但其人际交往能力及实践能力却往往较差;另一方面,一些积极参与校内各项活动的学生虽然具有极强的组织实践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但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方面,又相对较为薄弱,因此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及相关社会群体可以通过针对大学毕业群体弱势特点加强培训(例如,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等)的具体方式,不断督促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得到身心全方位的有效发展,并为其在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有效地调整专业课程。我国高校在针对应届毕业生不断加强就业培训指导及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对其相应的专业课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对于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不断促进毕业生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地发展自我,尽快地实现其人生规划。高校专业课程的调整方案主要包括:从相关企业高薪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课程调整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其专业课程的实践意义;通过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交流会等方式,不断加强校内师生对于当前市场需要的了解程度;通过与企业展开合作,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和对当前市场动态发展的掌握了解程度,促进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3.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将理论传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在理论传授方面,学校理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力度,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职业规划、相关就业知识、求职程序、自主创业的相关知识能力需求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具体实践方面,学校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拓宽和增加其应届毕业生的综合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等等,让学生在对自己所学专业拥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成功助力。4.灵活安排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都开设有相应的就业指导及服务课程,但其对于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究其原因,还是部分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从而导致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大都流于表面,因而不能起到其应有的效果。针对这样的现象,高校方面理应通过增强其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并通过努力创新、开放思想、积极实践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其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安排问题,相关高校理应结合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适当地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课时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全程性和长效性。5.对于毕业生内一些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学校方面理应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全面的支持,从而在学生创业初期,为其提供一项相对有利的创业基础保障。其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为相关学生提供专业能力较强且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教师,组织创业能力培训课程、比赛、演讲大会的开展,对学生创业的贷款、投资等相关工作进行协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自主创业平台和人才交流中心等等。
三、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的政策支持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国家全民就业项目的关注重点,需要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共同协作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应该具有的推动性作用。1.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已经明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为了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满足我国国内就业形式的动态发展和需要,我国国家相关机构和部门还应该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方式,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长期有力的政策支持。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第二,为各大高校不断拓宽其就业渠道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服务指导;第三,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第四,不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模式创新理论的宣传力度等等。2.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首先,高校各部门理应在积极落实和相应国家相关号召和政策的基础上,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并切实采取企业合作、组织实习、技能培训、专业指导、求职补贴等有效形式,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在高校相关课程及服务的展开方面,理应通过加强沟通、拓宽就业面、抢占就业市场等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不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相对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再次,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以及自主创业等方向不断发展。最后,坚持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原则,建立相关的就业信息追踪共享平台,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合理的反馈、归纳和总结,以便为高校就业指导以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一定的数据理论依据。另外,对于一部分就业困难严重的学生,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积极帮扶、就业补贴以及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工作予以帮助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有效展开对于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就业情况,同时也对高校自身以及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国各大高校理应通过切实研究、勇于创新、深化改革的具体方式,不断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的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展开,从而更好地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袁颖.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175-176.
一、贯彻人事部关于做好*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穗人调[*]25号转发),切实做好我市各项就业接收工作。各区、县级市计划人事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毕业生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向他们介绍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的统一。要认真分析当前毕业生接收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今年不再下达非*生源毕业生接收计划,改以就业方案的形式在网上通知。各单位通过"*市高校毕业生接收网上报批系统"审核接收的毕业生均列入我市就业方案,并通过网上"毕业生就业方案"栏目提供给各有关单位。学校备注有同意派遣意见的作为"正式就业方案",未有派遣意见的作为"预就业方案",其中"预就业方案"的毕业生一旦落实报到,市有关部门可据此办理接收手续。毕业生本人不能前来就业的,不能以他人顶替,该就业方案自动失效。
本就业方案下达后仍需增加接收或调整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滚动式纳入此"就业方案",属增加接收的专科学历毕业生需缴交城市增容费。各用人单位要严格按方案接收毕业生,并认真做好接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三、认真组织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的工作。我市通过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程序考核选拔了一批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今年是整个选拔工作的最后一年,各区、县级市人事局要积极配合办理有关接收手续,并按我市的统一布署,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协助做好在基层锻炼毕业生的管理培养工作,做好跟踪调查,总结研究今后的工作思路,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主动投身农村基层实践。
四、派遣时尚未落实接收单位的*生源毕业生统一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报到,毕业生档案随即转到该中心,并由该中心出具证明,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户口及粮油关系迁移证回家庭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入户和粮油供应手续。未落实单位的按待分高校毕业生管理,凭学校出具的就业报到证及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证明可以证明其待业,不必办理待业证。
一、明确主管部门,界定职责权限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任务,界定权限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定期进行检查、评估,通报工作落实和职责履行情况。配强工作队伍,形成上下贯通、指挥有力、体制顺畅、职责明确、组织健全、运转协调的组织管理机制。
二、完善就业机制,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机制。要大力加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机构的建设;要加强网络运行体系建设,建设高效运转、广泛覆盖的就业市场和信息网络,实现纵向与横向联网运行。构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实现政策、信息共享、网络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网络,实现政府与高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联网互通、资源共享,形成信息丰富的网络数据库;要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政策法规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并涵盖毕业生就业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等,同时不断梳理整合、修订完善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文件,注意将实践成熟的政策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就业指导服务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系统建设,特别要把信息服务、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建立和完善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系统建设。其次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系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视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通过体系和队伍建设,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
三、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招生与就业适度挂钩制度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高校招生提供科学依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准确信息,使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通过规划引导就业流向。规划的制定要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对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对人才的布局、结构、层次做出科学规划,对就业率、失业率、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岗位中的比例进行科学判断,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措施。同时强化规划的实施与考核,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和规划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发展。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要使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找到匹配岗位,自食其力,人尽其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差距。要加大改革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要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要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政策宣传、落实与衔接,完善奖惩机制,做好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服务和保障工作
根据国务院机构调整方案中的职能划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服务和保障工作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从国家到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完善未就业毕业生社会服务和保障的政策文件频频出台。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其他渠道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总结宣传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典型,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典型,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高校毕业生立志自主创业成才,把自身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奉献与锻炼中实现就业与人生价值。
做好政策落实与衔接,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明确牵头单位和落实单位,确保责任有担当,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对于各项就业扶持项目,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生”计划等除了落实毕业生项目服务期间的各项待遇,还要考虑他们项目服务期满的个人发展问题,确保他们能够“下得去、干得好、流的动”,对于在流动过程中的各项社会保险能够顺利接续、项目期满后的优惠政策能够最终兑现。
完善奖惩机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对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消费券,对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及留用毕业生达到一定比率的各类企业,进行表彰,用人单位凭券享受自己拨付、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
五、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力度
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推介、就业培训、人事、就业信息服务力度。定期举办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交流平台;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组织毕业生培训;适应当前用人单位需求多样化、用工形式多样化、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周到细致的个性化人事服务;及时供求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提高信息的权威性,解决毕业生就业信息供需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树华,吴小松,孙克强.全国与长三角地区就业形势分析[J].江苏纺织,2008(9):133-134.
[2]任江林.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9(7):31-32.
[3]沈杨,杨爽.大学生就业与就业促进法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133-134.
[4]周琬.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件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其中, “市场导向” 首次作为毕业生就业机制内容四个要点的第一要素提出。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因此,无论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十分重视、认真研究这一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积极而又稳妥地培育和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何谓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适应和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场所和需求人才的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与过去的统包统分制度有根本的变化:第一,就业责任主体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政府为主体变为了以毕业生为主体;第二,就业行为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变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签约定位;第三,就业方式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政府充当干部的安置机制变为了学校和政府推荐就业,择优竞争机制。就业制度上的重大变化迫切需要政府和高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就业市场。因此深刻了解和全面把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对于促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的,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组合。大学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后,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机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若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就业市场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多方面竞争“双选”的场地,就一定会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和及时就业。
2、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联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确立了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那 么,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就是一种“产品”,高校如何树立“产品”意识,及时推荐毕业生就业,赢得就业市场,需要建立广泛的联络和紧密地联系。如果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每年都来同一所高校招聘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该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所以,一个稳固的就业市场的建立,除了高校办学质量、毕业生的信誉外,高校与市场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3、有利于高校的办学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与本校名称相匹配的专业模式,有本校的专业特色[3]。但专业的设置绝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不能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专业设置的“与时俱进”,其重要原则就是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量的大小与否。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及时调整和改造高校的专业结构,会更加体现出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开拓创新的思路,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门路越宽、越多,招生的门路就越广、越好,招生就业并举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硬件建设不到位。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状况也不一致。一般地说,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如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每年都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就显得不足。目前,全国除少数重点高校和发达省市建立有常设毕业生就业市场外,大多数高校和省市没有建立常设毕业生就业市场。许多高校只有一间简陋的接待室,举办市场只有借用体育馆,省市举办市场活动也临时租借场地,由于租费高,导致市场活动成本高,只好增收用人单位摊位费和毕业生门票费,而且设施不齐全,还给安全带来隐患,制约了就业市场活动。
2、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各类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也非常旺盛,这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状况决定的。这种供求形势,明显的缓解了我国多年来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但并没有出现毕业生“畅销”局面。相反,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而许多地处偏远和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第一线,仍然难以接收到毕业生。毕业生流向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沿海地区和内陆大城市。而广大农村、西部地区难以得到急需人才。
3、就业市场供需渠道不畅通。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处在自由洽谈阶段。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的情况下,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一方面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少用人单位正好急需某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却有不少该专业毕业生不知到哪里去寻找接收单位。不少毕业生在自己没有合适接收单位情况下,与来校要人的单位签订了协议。一些毕业生中介机构没有把沟通信息作为重要任务,基础设施及经营服务功能不完善。信息传播扩散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低,未能形成系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基本上是简单式的直接交换,多数计算机没有联网,信息不畅,功能不齐全,没有形成一个能及时反馈供需信息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所以“意向协议多,实际成交少”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信息流通不畅,信息辐射力不强,尤其对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扩散不够。
4、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与法制尚未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环境不完善,统一规划和协调力度不够。表现在:首先,缺乏统一规划和领导。供需见面会和双向选择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的重要形式,每年往往是省里办了市里办,高等学校重复办。其次,协调不力。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涉及到政府有关计划、公安、粮食、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和联合运作。但这些部门是平级的,谁也指挥不了谁,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次,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社会上打着人才中介或人才服务的旗号,进行诈骗活动的事时有发生,给有些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但屡禁不止,受害者只得自食苦果,无法追究对方责任;签订的就业协议兑现率偏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的现象屡见不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三、我校建设就业市场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我校积极应对就业紧张形势,主动开拓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通路。现已建立有形基地542家,网上基地360家,模拟基地17家,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毕业生充分就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主动出击,拓展市场。一是走出去。学校投入足够经费,组成由校领导、院士牵头,各学院主管领导、教授和就业工作专职干部参加的多个小组,与用人单位签订供需合作协议,同时发动与企业有科研合作项目的教师收集需求信息,对口推荐毕业生,促成一些企业成为我校就业基地。二是请进来。借助各类招聘会,遴选符合我校专业特点、需求人数较多、有合作意向的知名企业为我校就业基地;借助董事会、校友会、校庆、校友返校期间,与其共商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主动邀请行业和地方人事部门代表来学校参观、考察,建立就业基地。三是选“入网”。通过电话、信函、E-mail,向全国企事业单位发出入网邀请函。借助就业网远程招聘系统,对申请成为网上基地的用人单位进行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企业规模等方面的评估,遴选符合要求的用人单位成为网上基地。
2、虚实结合,建立基地。一是开拓有形基地。以原有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利用学校后备军官培养办公室这一平台,开辟与、国防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基地;加大了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与该地区知名企业和开发区建立就业基地;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基地。二是构建网络基地。利用网络营建毕业生就业基地,占领网上无形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展示的舞台。三是创建模拟基地。积极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形式,与全国知名企业联合建设模拟就业基地。“模拟招聘会”包括就业知识讲座、模拟招聘、现场点评和现场颁奖等环节,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向毕业生介绍应聘技巧,提供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规划指导。
3、巩固行业,纵横发展。目前,各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在历史上都有各自鲜明的行业特色,原有行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以原有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本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是巩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一大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采取重点联络、优先推荐、签订合作协议、举办行业供需见面会等多种形式突出特色,巩固行业。在稳定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新辟就业渠道,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精心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鼓励毕业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去工作;对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地方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奖励;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4、扩大沿海,开辟中西。近年来,由于地区优势,很多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根据实际形势和毕业生的这一求职热点,不断加大了对沿海就业市场开发的力度。学校积极定期组织毕业生参加沿海城市召开的各类大型招聘会,带领毕业生主动出击;同时,时常走访当地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加强沟通,邀请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就业市场广阔,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日益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及社会需求的相对缩小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加剧,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增大,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思想和心理压力。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准大学生和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既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之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诸如焦虑、从众、攀比、依赖、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适时准确的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成因,从就业指导角度出发给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就业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挑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毕业生就业择业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总结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下:
1、心理优势的存在。大学生长期以来被视为高素质的精英人才,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状况。表现为一是只想做大事,不屑于做小事,甚至于看不起做小事的人;二是在观念上认为自己什么都行,
2、自卑心理的存在。表现为对自己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3、从众心理的存在。表现为出国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
4、攀比心理的存在。表现在求职择业过过程中,同学间相互比较,比薪酬、比环境,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就业过程中会与本校同专业同学比,与以前的同学比,与往届的学长比。认为自己找的工作绝不能比别人差,绝不能低于他人,最终错过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5、焦虑与困惑心理的存在。主要表现为恐慌、不安、忧虑、紧张,经常坐立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剧烈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担心不能如愿找到合适工作,担心就业无门。到处参加各类招聘会、投简历,当看到周围同学签订就业协议,会因为自己还没有着落而感到莫名的焦虑与不安,心里就会失去平衡。
6、依赖心理的存在。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依赖教师,心存侥幸,缺乏主动性,“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一旦形成,会严重困扰毕业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就业择业。
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有社会方面的,也有家庭及自身的原因。
1、社会原因。现行就业政策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考入大学并不意味着毕业就有工作,高校毕业生不再拥有顺利工作的特权。与此同时,毕业生的择业随社会多元化发展而出现多元化,考公务员、进国企、进事业单位、升学、“三支一扶”、自主创业等,面对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裁员的现实,面对企业下岗、减员的现实,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自然越来越大。
2、家庭原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又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家庭期望影响毕业生的追求目标,导致毕业生择业时听从家长安排、跟着父母感觉走,从而步入择业误区。
3、毕业生自身原因。就业意识不强,择业思想准备不足:毕业生一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却对自己期望过高,自身的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导致心理压力过重。另外,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地域范围,强调收入水平与工作舒适度,忽视个人成就、行业发展前景及社会需求,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业心理压力。
三、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应对策略
毕业生就业心理是受多方面因素驱使的,是一个系统问题,解决需要系统、科学的方法,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角度出发,在可操作范围内,进行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使其向良好的方向转变,进而达到心理平衡,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
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取消见习期、补贴工作、提升待遇等方式。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要加强心理问题干预,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的心理咨询,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正确、合理认知自我,提供就业技能指导,创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毕业生就业能力。
总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立足于毕业生群体的特点,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及成因,从工作实际出发,对毕业生以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使毕业生能够顺应时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与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郭小平,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