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研判报告

高校研判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23 01:13: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研判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研判报告

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17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推动力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管理与技术维护工作的难度加大。管理人员需要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控制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传播,保障电脑系统的安全。在新形势下,实验室需要根据计算机课程要求对各种应用软件,系统软件进行更新,需要在实验室内安装硬盘保护系统,使用硬盘保护卡以提升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实验室设备的安全使用。

1 硬盘保护卡及其基本功能

硬盘保护卡也可以称之为还原卡,通过其应用,使用者在每次开机时,都可以使硬盘免收恶意破坏,也可以应用还原卡对硬盘中部分或者是全面分区进行恢复,对原来的内容进行还原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保护硬盘内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目前,硬盘保护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功能和作用是巨大的。硬盘保护卡之所以有如此功能主要是因为,在硬盘保护卡中有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部分内设的有一片有指令的芯片,这种芯片能够实现备份恢复程序的功能。另外,硬盘保护卡采用了假写的工作原理,这种假写功能能够使计算机在重新启动后,使期硬盘能够恢复到初试的状态。具体而言,硬盘保护的基本功能如下:

(1)实现数据的还原。如果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系统受到黑客的攻击或者是被人为破坏,就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对被保护的硬盘分区数据进行还原恢复。管理员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在2秒钟时间内,使计算机系统恢复到最佳状态,为计算机系统的正常使用提供支持。

(2)实现计算机实验室数据信息的同步更新。硬盘保护卡可以对比总服务器的硬盘和指定客户端的硬盘上的数据信息,然后通过网络系统,将修改完善的硬盘数据信息同步传输到学生所用的计算机上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计算机实验室数据信息的同步更新,为学生便利学习提供支持。

(3)实现机房系统的保护。实验室内管理者,可以在一个硬盘上同时安装多个独立引导的系统,这种系统对于对计算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保护,系统之间相互保持独立,互不影响,同时,实现对多个分区进行的保护。在系统中安装硬盘保护卡,可以使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可以减少硬盘空间,避免操作系统重复安装,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

(4)实现远程管理学生机的功能。硬盘保护卡还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学生机的功能,通过硬盘保护卡的应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网络远程控制,可以通过这种应用实现流量程序限制,端口控制,唤醒操作等多种操作,其适应范围广泛,应用价值巨大。

2 硬盘保护卡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

目前, 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中安装的基本都有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的应用能够有效对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信息进行保护,对于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计算机维修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硬盘保护卡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如下:

(1)利用硬盘保护卡根据需要对资料盘进行设置。硬盘保护卡具有五中应用模式,每次复原模式、每日服员模式、每周复原模式、每月复原模式和手动复员模式。应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硬盘保护卡的具体复原模式对资料盘进行设置。比如,应用每次复原模式进行设置。这种模式适用于较为稳定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对这种模式进行随意修改,在每次开机的时候,应用每次复原模式,资料盘会自己复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操作,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多使用的是每次复原模式。而每日每周每月复原模式指的是计算机资料盘复原的时间分别为每日、每周和每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这三种模式在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临时修改,但不能修改C盘内容,另外,还必须定期复原为初始状态。而手动复员模式是每次启动系统时,用户对系统用户对系统只是做了暂时的修改。用户需要应用到手动复员模式进行资料盘的恢复。在复原资料盘时,用户需要对资料进行备份,然后进行复原。手动复原模式通常应用于考试系统中。

(2)应用硬盘保护卡实现对硬盘的分区的规划。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硬盘配置相当,基本上选择的都是500G的硬盘,这种硬盘基本上能够满足系统分类安装各种软件的需要。在硬盘使用中,可以应用硬盘保护卡对硬盘分区规划。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把硬盘进行分区设置,可以设置为各个操作系统的启动盘,用于存放所用软件的各种数据的专属盘,用来存放学生实验数据信息的系统共享盘等。另外,还可以应用硬盘保护对共享盘共享操作系统进行设置,以存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的不同实验结果。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隐藏数据盘,专门用于考试需要。

(3)应用硬盘保护卡进行网络拷贝。硬盘保护卡还可以实现网络拷贝的功能。用户将计算机实验室中的一台预装系统的电脑设置为发射端,而实验室中的其他电脑可以作为接收端,通过这种设置实现系统信息的传送。在这个过程中,要保障实验室内局域网的畅通,启动发射端,开启接收端就可以实现网络拷贝。启动发射端,开启接收端后,接收端会自动登录到发射端上,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后,选择一个分区或者是选择多个分区进行数据的传送,通过数据传送实现网络对拷操作 ,完成网络拷贝。这种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机房管理人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数据信息拷贝。

总之,新时代,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效率 必须要注意应用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不可缺失的技术性管理应用工具。随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各种设备的不断更新,对硬盘保护卡技术要求也更高了,因此,作为管理人员深入研究硬盘保护卡的各种功能和作用,根据其功能实现其有效应用。这是开展计算机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市通过生态市建设,工农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正逐步开展治理。2005年~2007年,全市在39个村或集镇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推广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1430立方米,年污水处理能力到达139万吨,为全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启了个好头。然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落后于生态市建设的要求,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仍未被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1、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明污转为暗污。

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厕,部分农户家中也有了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大部分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建后的设施真正达到无害化标准者甚少。所谓的“三格式”,实际为直排式。生活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从明污转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2、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集镇和农村。

一般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沟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随着***市农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已给***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黑致癌,新千年代熏臭无奈!”这是老百姓对河道水塘水质变化的感官评价,也是河道水塘水质逐年恶化的见证。水体的污染,使富春江流域水环境的保护雪上加霜,并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3、布局不够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在农村由于水资源相对丰富,节约用水的意识相对不强。而且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注重形式、应付检查者居多,治标不治本。各集镇行政村缺乏系统整体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设施不到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冲洗厕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来水,然排出去的水却是污水。特别在一些地区,由于属于砂石土壤,极易污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世界上没有垃圾,它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世界上也没有污水,它是排错方向的财富”。生活污水原本就是最稳定的水资源和最好的有机肥源,当用水和需水量增加时,污水的产生量和可再利用量的潜力也更大。中国有句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今,却把这些供应最稳定的宝贵的“肥水”当作“废水”排向了河海,成了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对农村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抓住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农村生活污水不仅要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更要资源化利用;不仅要节约处理成本,更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对新时期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篇3

高校稳定工作的预警研判机制是以良好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渠道对不稳定因素的预警提示和早期的预警预案工作做好准备。从具体工作机制上看,一方面要构建完备的危机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各部门要注意收集、掌握各自工作范围内的信息和动态,依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事端的重要信息及时报告;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测系统,对可能影响稳定的情况随时上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通过分析事件性质,判断形势的严重程度,决定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或依据权限启动应急机制。

然而,传统的人防、技防、物防手段着重于事中处理与事后总结,事前预警功能薄弱,近年来,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高校突发事件频发,这就呼唤安防工作强化预警功能,提升信息化水平,确保基层可将信息迅捷、完整地传达至决策中枢可以科学、及时地进行决策,并将指令快速下达,从而保持各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高效运作。

一、高校稳定预警研判信息化现状分析

对高校自身而言,安全稳定的校园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为此,大部分高校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建设如消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道闸系统、消防给水监测系统等硬件系统,以及办公、安全教育考试和人员信息管理等软件系统。这些技防系统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稳定预警研判能力,但从实际应用看,单系统建设目前已到发展瓶颈,其功能单一,不能在系统间形成协同,对应急指挥支援不足,日常管理效率提升有限。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安防子系统整合协同,成为智慧型的校园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实现地图、报警、视频、语音、人员等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打造可视化、跨区域、多层级、软硬融合的联动平台,从而达到数据直观、管理便捷和系统联动,实时、有效地进行校园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二、高校安全稳定联动平台应具备的特征

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不仅需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事件的发生,也需要建立快速高效反应机制,控制事件、降低损失。为实现以上功能,高校安全稳定联动平台应具备以下特性:

实用性,各模块功能应基于前期需求调研科学设置,符合校园安全管理业务特点。

方便性,系统易操作,各模块分类要明确,符合使用习惯,内容涵盖各类安保业务数据,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利用网络条件,尽最大可能实现办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不限地点登录。

快速性,根据应急处置流程,设计快速查询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要能根据权限进行检索和排序,实现紧急事件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和应急处置。

决策性,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同比环比形成报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数据,进而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联动性,平台能实现在各系统间实现信息分配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又能统一管理各系统,减少人力和物力;能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应急处置和人力物力的调度能力,实现校园安防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动态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内外安全问题,在校园稳定预警研判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前瞻性,结合主流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综合分析系统涵盖内容,预留动态扩充功能。

三、浙江大学的实践探索

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平台,集预警研判、接警处置、留档追溯三位一体,成为高度集成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互联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平台强大的扩展性,不断融合相关安防子系统,促进了学校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的完善,在第二届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1、平台功能

包括综合事务、工作流转、值班管理、宣传教育、治安交通、消防安全、应急指挥、信息汇总和校园地图九大模块。

构建安防基础平台。平台已对相关软件子系统进行高度集成,涵盖案件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协同办公、安全教育考试、公用房信息查询等系统,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充分利用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基础条件,实现多终端不限地点登录。

在平台软件子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结合主流技术,以实际需求为依托,以高效便捷为目的,加大对安防硬件子系统的融合,使本来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多功能报警立柱与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车、人、队伍的区域可视化管理;通过消控联网信号接入,搭建单体消控室、联网中心和安防基础平台的三级监测体系;将消防给水远程监测系统融入平台,实现系统24小时不间断管理。

建立高度协同体系。实现了跨校区、跨部门、跨层级之间的业务流转,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通过系统协同管理,可迅速定义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应用。

开展数据分析决策。系统自动分析各项数据,同比、环比形成图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进而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实现资源量化管理。对各类案件、人员和消防等相关数据进行归案登记,形成全面的数据台账,随时掌握相关业务的信息情况。

2、运行成效

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实效。平台实现了在各系统间信息分配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又能统一管理各系统,减少人力和物力;对消防安全实现“实时管控、资源共享、多向互动、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设计快速查询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要能根据权限进行检索和排序,实现紧急事件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和应急处置。

数据挖掘隐患,实现“热点捕捉”。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校园安防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动态化。设立汇总报表分析系统,实时掌握接警、嫌疑人、消防工作、消防器材、安全检查和考勤日志等数据,对案件高发和问题集中区域进行重点防范。

前移安全教育,激发安全意识。一改过去先入学后宣传教育的模式,使得安全教育关口前移,大大强化安全教育及时性和有效性。迄今为止,共有11927名新生参加了考试,考试通过率由2014级的80.5%上升为2015级的82.3%,据统计,2014级和2015级新生发案率同比大幅下降。经统计新生入学后2月内,发案率降低30%。

参考文献:

篇4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和细化、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化的今天,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感情及其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舆情危机便随之开始发生,并以其突发性、胁迫性、紧急性、社会性等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声誉等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有时产生连带反应,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社会“晴雨表”和“风向标”的高校应将舆情危机预警作为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舆情危机事先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研判,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准备,积极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校的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更好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校舆情危机预警的内涵

“预警”一词起源于军事领域,原指通过预警来提前发现、分析和来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即预先警告。后来这一概念被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而本文所探讨的预警主要是指的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即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思想状态、思想反映、思想变化及舆情危机出现的约束性条件、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科学的估计和研判,提前及时采取相应策略,增强防范和处理的主动性与针对性,防止或消除不良影响。换一句话说就是指由能快速、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或者说是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机制和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预测、提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打信息安全的主动仗。舆情危机预警有两层含义:一是预测高校师生员工员可能会发生的倾向问题并加以防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并将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有效解决或者说对可能或对已经存在的思想偏差给予必要的警示、督导和纠正,促其注意防范、修正偏差:二是对师生员工出现的思想问题和行为给予及时善意提醒、有效指导、有益启发教育和必要规范,将舆情危机控制初始状态。由于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师生员工思想情绪和反映,及时预防、控制和纠正偏差,才能避免和尽早消除舆情危机,为学校提供发展动力。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在问题有发生的倾向,或者已经暴露出一点苗头的时候就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问题发生,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尤其是舆情危机作为一种风险,发生与否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所以,只要风险存在,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对于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则要准确分析评判其发展态势,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建立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1、以人为本

学校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因此要从师生员工的利益出发,把保障师生员工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安全、思想不受到干扰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舆情危机对师生员工生命的影响和危害,尽可能地收集到预警所需要的舆情信息,充分保证收集的全面性,确保舆情危机预警功能的准确性,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不受破坏。

2、统筹协调

要保证有关学校改革发展、师生员工利益,意义深远、影响广泛、关注度高的重要舆情信息的真实性与唯一性,高校要全面调动多方面的参与热情,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形成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多元化、立体化与网络化。其次,舆情危机的突发性决定危机发生前,不一定是一个部门可单独预测的,需要来自不同部门、机构的联合与协调努力,建立起纵向垂直协调管理和横向相互交流、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覆盖全校的舆情危机预警网络,保证全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3、上下联动

舆情危机预警对于学校整体来说关系着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管理决策者来说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的顺利实现,对于广大师生员工来说关系着每个人的各种利益。因此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上至学校党委、下至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同时要得到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部门间的联系顺畅和协同作战。

4、分级预警

根据学校舆情危机的产生原因、时间特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危机类型不同,结合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原则,坚持舆情危机公关的分级预警。通过这一原则实现舆情危机公关的适时性、有效性、科学性,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每个环节的细致化。

5、讲求策略

根据舆情危机的特性,舆情危机预警要讲求策略:一是对危机要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二是要在危机发生之前就作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师生员工进行危机处理的培训,以预见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三是在危机情景出现时,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的时限内发现危机苗头。四是当危机紧迫,冲击在即,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一方面。

三、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按照以上原则,立足于提前“预报”,在形成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建立科学灵敏的舆情收集、分析研究判、预防监控的工作机制,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

建立舆情危机预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长期从事舆情的分析、研究、预警与公关工作。领导小组拥有在任何危机情境下果断行动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向心力。小组成员要有远见,灵活,熟知学校、学生和学校所在市区的情况。领导小组和成员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合作精神,能够在较大压力下保持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实施正确决策的能力。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可以迅速联系到的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根据需要还可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医学专家、在学生中有威望的专家教授、教师等。由于高校属于知识分子聚集地,舆情危机预警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广泛性的特点,需要不同层面的专家发挥作用。因此应该不断地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健全专家咨询机制,真正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形成“领导指导有力、师生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舆情危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形成强大的整体工作合力,舆情危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中的小组成员的广

泛性能够保证危机计划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得以实现,从而使得高校决策通过管理工作网络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并在师生员工及媒体等的关心和支持下使舆情危机预警、决策、应对和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工作机制

篇5

民意表达的自由和多元化,以及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民众网络舆论诉求日益强烈,负面的网络舆论表达和传播,很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网络舆情监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对公众身体健康可能造成,或造成重大损害的已查明原因或者未查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以及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是指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刺激,公众在互联网上表达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有较强倾向性的言论、看法和观点。

2、网络舆情监测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趋势发展,网络舆情监测在事件发生早期若能做到及时发现和预警、正确引导,将会对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社会秩序起到积极作用。首先,有助于政府机构对焦点事件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通过网络舆情监测,政府部门领导可以了解本地区的公共卫生动态,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做到及早发现和处置,积极开展正确舆论引导,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稳定社会秩序。其次,是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起到舆论的监督与反馈作用,有利于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表现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并有爆发倾向的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3]其具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强

事件发生一般不可预知,突然爆发,令校方始料不及,难以事前防范。

2、危害性大

由于高校人员高度密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同时波及多人,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扩散速度快。

3、时效性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要求相关疾控部门必须迅速干预,果断决策处置。

4、事件网络传播速度快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成为话题,迅速在网络传播,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安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繁多,较难预测其蔓延范围和发展趋势,这就增加了科学判断和决策的难度。

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在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前提下,对于大部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若能反应迅速,处置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和新闻媒体报道,还是可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范围内减小其不利影响,使事件得到较好地解决。

1、建立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高校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通过网络将相关电子文件上传到学校网站,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制度上保障应急预案的运行,明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责任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判和预警机制以及应急预案启动标准。[4]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以及学生工作等部门相关人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培训,在增强应对危机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应急管理模式。

2、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目前,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被我国各省份卫生部门所重视,陕西省市卫计委、西安市卫生局等均建立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开展定期的卫生舆情报告。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是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评价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未来事件应对的反应。[5]一般监测预警的对象主要是突发传染病事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到及时处置的同时,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力度,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重点是信息的获取,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针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新闻、论坛、微博、及时通信软件的动态网页进行有效地结构化信息抽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通过网页引用频次、网页内容权威性、网页内容关注点、用户访问量等关键数据,挖掘有规律的信息,对集合的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及事件发展的趋势预测,从而提出重要的舆情信息,对可能出现的扩大化、恶性化舆情信息及时预警和研判。[6]

3、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高校应加强与师生、员工的沟通,掌握他们思想和行为动态的相关信息,形成系统有序的信息监测体系。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校方便能够通过信息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师生对事件的反应程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积极和当地疾控部门沟通,实现与公众及媒体的良好沟通,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及时疏通网络上消极的声音,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网络舆论的传播,最终促使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圆满解决。

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篇6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并导向事件态势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为此,探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主要特点

1.发生源头广泛

高校微时代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是自媒体,都可以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等限制注册微信、微博等账号。每个学生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意、转发和评论各类信息,各类信息在没有把关的情况下传播,更容易刺激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

2.传播便捷、速度快

在纸媒时代,危机事件传播一般要受撰写、编辑、审核稿件,截稿期限等条件限制,一般至少需要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然而,在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不受纸媒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账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也可以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来分享他人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微博互粉,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大量粉丝,[1]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的便捷和迅速。

3.容易恶化、升级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传播危机事件的主体主要是隐藏真实身份的学生,由于各自的素质、兴趣、爱好、立场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由于受到不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危机事件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思考,往往表现出情绪化和感性化,有的学生甚至把这个网络平台作为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同时,这个新媒体交流平台又缺乏监管机制和道德约束,极易为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提供传播的机会。甚至会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等偏激、粗俗的倾向,最终导致危机事件进一步恶化升级。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难度大

当高校危机事件突发后,每个账号用户会根据各自的不同爱好,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把事件内容上传至微信、微博上。由于这些用户注册时基本上是匿名的,他们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情感和发泄个人情绪,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加上高校管理者本身危机意识淡薄,对这个思想舆情阵地也没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也使得高校在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获取准确信息并掌握公众的立场和态度的难度增大。

2.隐藏真实信息

部分高校在面对危机事件管理时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一旦高校发生危机事件,一些管理者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甚至会为之丢掉仕途,他们不愿承担事故责任和公开信息,或者信息公开滞后、片面。他们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态来处理危机事件,常常采取“内紧外松”的原则,有意隐藏、封锁信息,延误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的时机。致使公众的知情权被人为所屏蔽,在他们不知危机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更加容易产生恐慌心理,进而对学校缺乏信任和信心。直接导致信息传播失控,造成危机事件升级、加剧。[2]

3.缺乏配套机制

多数高校没有根据微时代危机事件发展的新特点对原有的危机事件机制进行更新。原有的危机事件机制在危机预防、应对等方面本身是滞后的,它一般都是解决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问题,并没有包括危机前的预防,危机后的学习、总结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它缺乏专门的机构、组织、团队或较专业管理人员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危机进行实时监控,不能第一时间预测、发现危机事件的苗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预防和紧急快速的回应和处理,因而不能适应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处理需求。

4.沟通渠道不顺畅

高校的危机事件通常是因琐事引起。众多高校通过校长意见箱、领导接待日、举报箱等形式来搜集学生反映的问题,但是反映的问题又没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有效解决。因而就会有学生转向微信、微博平台上发帖吐槽、宣泄和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得到众人附和,就会形成负面的能量进行传播,进而对高校危机管理提出了挑战。

5.处理能力和水平欠缺

微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对危机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欠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反馈慢。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能对其给予及时回复和处理;第二,态度、立场不明确。对所发生危机事件不给予积极正面回应;第三,处理方式不恰当。对危机事件处理缺乏沟通技巧和媒体公关能力,一贯采取回避、删帖、打压等消极形式来应付,没有运用科学手段来控制危机事态纵深发展,有效化解矛盾;第四,研判水平缺乏。在面对新媒体上发生危机事件时,高校缺乏对事件性质的准确研判,不能找到科学的处理方法,致使危机事件向负面升级。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策略

1.更新观念

高校必须根据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特点,更新对危机事件管理的观念。树立责任担当理念和信息公开理念,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危机管理的首要前提条件。[3]责任担当理念是指高校、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要敢于承担责任。当危机事件牵涉到高校时,无论高校是否有责任,都应该主动表明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不应回避甚至推卸责任。对学校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自揭其短,从而赢得公众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4]信息公开理念是指高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应该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持续地公开事件相关真实信息,掌握舆情导向主动权。2010年3月,我国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该法对高校的信息公开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各高校应把信息公开成为日常工作常态并落到实处,对各类危机事件要按要求进行实时适地公开、公示,而不应该对其采取封锁、隐瞒。危机信息时要遵循“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三项基本原则,对于较复杂的危机事件,不要等到彻底处理完后再给予终版公布,要根据事件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公布,避免因公众各种质疑、猜测而导致恶意传播各类负面信息。[5]

2.建立微信、微博舆情管理新机制

微时代背景下,危机舆情管理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有高校都应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专项工作新机制。第一,预防机制。高校危机事件虽然是突发性的,但往往在其爆发前都需要一个酝酿、加工的过程,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因此建立危机舆情监控、预防机制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微机制,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和建立自媒体平台,如官方微信、微博等;用微时代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占领这个危机网络舆情阵地,拥有控制危机事件舆情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第二,应急机制。当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时,高校应做出快速反应,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及时、准确研判危机事件事态性质,迅速做出决策,控制事态的发展,遏制问题的滋长。高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群体的呼声,调动校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和资源,建立官方唯一的信息网络渠道,统一内外思想和口径,与各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方合力来化解舆情危机。第三,善后管理机制。高校危机管理相关部门以及责任人要及时对处理过的危机舆情进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修订规章制度,优化人员组织结构,规范处理程序,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或升级。

3.加强微时代的危机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能否建立一支微时代的危机管理高素质队伍,是能否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的关键。对高校来说,首先,这支队伍的结构覆盖面应该是广泛的,既要有学校领导、社会知名专家、教授,又要有教师和学生骨干;既要有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负责人、工作人员,又要有学生代表。其次,这支队伍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素养,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即对新媒体反映的各类信息的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最后,这支队伍还要具有明确、具体的分工。有信息代言人、评论人、监管人。对于一些不良信息的用户,通过跟帖留言或微信等形式主动约其私聊沟通,掌握其思想异常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态度,主动删除负面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4.全面普及新媒体素养教育

新媒体素养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网络社交发展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新技术和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新媒体课程、举办相关讲座、专题教育等形式来提高师生的新媒体素养,让全校师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掌握和使用新媒体,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不断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危机管理导向能力、信息的搜集和研判能力,使师生持有对危机信息的怀疑精神以及道德底线,理性传播与学校相关的危机事件信息,尽可能地杜绝危机事件舆情从内部源头发生。高校还可以主动设置危机相关议题,邀请知名权威机构或专家参与探讨、解读等,通过他们的声音来平息质疑、维护形象。

5.加强危机舆情管理法制建设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高校在危机管理事件过程中,应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完善、明确校园危机事件舆情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使全校上上下下都能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在网上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的力量积极带动并推进危机舆情的法制化建设,真正把“微”平台建设成为高校师生共建、共享的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作者:陈雪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江奇艳.微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探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1-144.

[2]赵芸,张永亮.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管理[J].安顺学院学报,2013,(2):106-108.

篇7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以微博等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2012年高校微博发展报告》显示:“从高校微博开通时间来看,2010年为高校微博发展的萌芽期。2011年高校微博发展进入成长期,2012年以来,高校微博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爆发期,数量快速增长。”“微时代”以信息传播短小精练、实时互动为主要传播特征。微博的链式传播、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可控性,考验大学生“微素养”。

一、微时代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3]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术(技术层面)。“微时代”的信息素养主要指人们在接触、解读和使用微博及微博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素质与修养。微时代的信息素养是学生适应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的一种必备技能,包括对微博功能和特性的认知、对微博信息的识别能力、使用微博传递信息的能力等方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能客观看待微博的信息传播,对微博时代社会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掌握微博的传播规律,增强自身使用微博等新媒介的能力。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微博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如果学生不加分析,会冲击大学生的思想信仰,造成认知偏差,甚至触犯法律。

2012年6月份的一天,福州大学人文学院2008级中文系几位男生在毕业典礼后,打算穿白衬衫、黑西裤在校园拍几组较为正式的照片,在拍摄过程中偶遇本班女生,发现本班女生有个别着白色连衣裙之后,突然联想到宿舍楼有很多毕业生离校丢弃的蚊帐,因此萌生了“婚纱”的创意,想借此给大学生活留下点有意思的记忆。他们的“创作”被路过的不明情况的学生拍下,并顺手发了微博,更有甚者将照片PS后转发,进而演变成“婚纱门”事件,连锁出现了“表白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给当事人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4]。2012年9月,24岁的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在两年试用期满。正在公示等待转正的时候,因为在微博和QQ空间里复制、转发和点评“一百多条负面信息”,被重庆市判劳教两年。

(2)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登陆微博、微信,查看信息,转发信息,无法专心听课,影响学业。一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还容易对新媒体产生依赖,不管是上课、自习,甚至吃饭、走路都会打开手机获取信息,成了所谓的“微博控、微信迷”。学生在利用微信微博作为交友工具时,虽然交友范围扩大了,但这种关系一开始并不是真实的,在没有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加强微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措施

加强认知能力的培养。加强微博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并掌握微博传播的特点和规律。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微博课程,向同学们介绍微博知识。高校开设微博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有关微博的理论、知识、技术和道德伦理要求,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微博,合法使用微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微博社交能力,严守诚信道德,杜绝虚假信息,更好地发挥微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解读和批判能力培养。微博在信息与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微博没有“把关人”,导致微博上信息真假难辨,极易混淆视听。由于微博上的许多消息是未经证实的,甚至不乏恶意的谣言,这也决定了受众可能被利用。同时,由于微博的虚拟性、匿名性和情感性、随意性,在表达中有可能掺杂个人偏见而缺少客观性,容易误导人们对某些问题的判断与认识。大学生对微博上所披露的信息应该具有良好的认知、解读、研判能力,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保持对微博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善于进行信息分析,在对微博中大量零乱、无序的信息进行研判的基础上,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本质。

加强微博使用能力的培养。首先用好微博这个新媒体,通过微博传递正能量。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新浪微博主办,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百所高校协办,于3月5日至31日在全国开展“雷锋50年:点亮雷锋勋章,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活动刚刚启动一天,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众多网友利用微博互动的形式,热烈展开讨论。目前话题总量已超过200万。“微博”不仅提供信息获取、社交、生活服务等功能,还对于改善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起到推动作用。微博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现状本身就具有积极作用。其次,不沉迷。我们应该科学利用微博,让它成为我们获取信息,沟通联络的工具。而不是让它成为束缚我们精神世界的牢笼。

篇8

一、总体趋势

我校能够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深入领会、严格执行、积极落实、保障有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在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序开展,有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师德方面,严格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考核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取得明显效果。

二、意识形态的主要问题

(一)共性问题教育改革问题。

当前学校的教育改革,能够严格依照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大环境例如高考等大型国家考试,高校招生工作等仍是以分数高低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个性问题 社会思想意识情况。

当前学校意识形态环境较为稳定,互联网、意识形态宣传到位,良性的舆论导向作用基本形成。但个别党员思想活跃,对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缺乏热情。自由主义出现滋生蔓延现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召开了支委会会议和校委会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临汾市委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计划,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分管年级、处室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结合“”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学校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计划之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四)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楼道悬挂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班会课、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篇9

[摘要] 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它代表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发展新的方向。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具有解决“统独之争”、提升教材质量、纯化教师队伍等重要的意义;当然其中也存在课题性质界定不清、级别不高、配套经费难落实、覆盖面窄、特色难以挖掘等问题;需要通过设立省级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以扩大覆盖面、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结合以凝练特色和加强自身研究等方式加以完善。

[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特色教材;就业质量报告;就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28-03

[收稿日期] 2014-12-06;[修回日期] 2015-01-29

[作者简介] 屈振辉(1977-),男,河南信阳人,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

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度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教毕指[2014]45号),本人所主持申报的课题有幸成为当年获批立项的88项课题之一。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对其理解日益加深并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撰成此文以求教方家。

一、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之“本”,非常重要。“教材建设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与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1]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解决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使用上的“统独之争”。以往主管部门出于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宏观把握的考虑,总是试图统编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而各高校总是认为统编教材无法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所以都纷纷编写各自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双方理由都很充分也造成了矛盾。而特色教材“统分结合”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之“特”,主要体现在其在内容上由公共部分和特色部分组合而成。前者为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基本理论,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统一撰写;后者为不同地区、行业和高校的就业规律、特点、趋势和就业典型案例等,由各申报院校按要求各自撰写。这种“合编”的体例兼顾了主管部门和高校双方的考虑,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其次,它又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各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与研究方面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在撰写就业指导校本教材时大多都是勉强为之,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重要的原因之一。加之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校方往往不愿拿出经费进行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各高校在自身力量和建设经费捉襟见肘下写出的教材质量可想而知。“教材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为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主管部门以课题形式组织各高校展开这方面研究并予以资助,而且承担了教材公共部分的撰写任务,可以让各高校有财力且集中精力以研究的态度挖掘自己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特色,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最后,它还纯化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队伍。自从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以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市场就变得越来越混乱。“现阶段,各高校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教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3]。而这背后其实与某些书商的运作不无关系。教材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教材人手一册,编写起来也似乎也没有专业课那么难,而且还不像马列课程教材那样统得非常死,对书商来说是很好的赢利点。于是就有些书商就打着“参编”、“挂名”等各种名义,用高额的“使用费”诱使某些教师订购其教材。试想在高额“使用费”和书商自身盈利挤压下,那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能有多高呢?其结果只能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贻害学生。而有些教师的心思也放在关注谁给的“使用费”更高上,而无心在编写教材上下功夫。而主管部门以课题资助形式组织高校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使就业指导任课教师能在潜心编写教材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从而能将其心思凝聚到本业上来。

二、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遇到的问题

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既然是创新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首先,特色教材课题的性质界定不清、级别不高且配套经费难落实。特色教材是以课题形式进行的,但它究竟属于学术研究课题还是属于教学改革项目?从主管部门目前所发文件的内容上看界定得不是很清楚,以致造成有些获批立项的课题甚至在所在院校科研处与教务处的相互推诿中无法备案和开展研究。这项课题的组织和立项单位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这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联系的厅局级直属事业单位,其所立项课题照道理来说至少也应该是厅局级课题。但据了解各院校对于这项课题级别的界定并不相同:大多数院校都将其列为了厅局级课题;有些院校重视就业工作,将其列为了级别更高的课题;但也有些院校并不重视就业工作,甚至将其列为横向课题,且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真可谓是同“题”不同命。其次,特色教材课题项目“僧多粥少”,无法很好满足众多院校需求。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 542所,而该年度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和复核后立项的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仅88项,覆盖面仅占3.5%。而且获批立项的大部分都是本科院校,其中还不乏很多的重点高校,但是高职高专院校仅占了五分之一。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实力大多较弱,其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力量也不强,往往更需要特色教材课题项目的扶持并在参与其过程中获得提高。现有全国特色教材课题只具有示范效应而并不具有覆盖效应。最后,特色教材中的“特色”难以挖掘。高校办学要有特色,“任何高校或多或少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体现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管理风格、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可以或多或少地呈现出 高校自身的独特色彩和风格,从这个角度讲,学校有特色是必要和正常的,学校无特色则是偶然和不正常的”[4]。这段话虽然揭示了特色对高校的重要性,但在其列举中却忽视了就业这个最重要的方面。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不同的特色,例如行业背景、地域优势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甚至已成为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挖掘和发扬它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特色写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中,这就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有特色教材的根本理由。但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艰难的研究工作,它不仅要对历年毕业生就业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还必须摸索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它在写入教材时还需经过理论升华,因此更不是易事。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工作的思考

鉴于上述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重要性和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其建设工作:首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做法,尽快设立省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特别是向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倾斜;在设立省级课题时最好还能够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项目中,因为从本质上说教材建设属于教学改革的范畴。其次,各高校可以本校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为基础凝练就业特色,作为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特色”部分的基础。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各高校都要按此规定就业质量报告,对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和发展趋势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及规律探索;其中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主要特点包括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等,相关分析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发展趋势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的趋势性研判。实际上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过程也是各高校凝练就业特色的过程,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的“特色”主要应建立在对本校三至五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上述情况的汇总分析基础上。因此对各高校来说,编制就业质量报告与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这两项工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时应紧紧抓住就业质量报告这个突破口,这样就不会因为找不到“特色”而迷茫了。虽然编制就业质量报告属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而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则属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但实际上两者是相通的。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每所高校都必做的工作,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以及教材编写中也必须反映出这些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今后不应以择优的课题形式进行,而应当像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那样成为每个高校的就业常规工作。最后,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自身的研究。特色教材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创新,其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的公共部分与各立项单位编写的特色部分如何自然衔接、浑然一体等。

如前所述,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但它“统分结合”的新形式以及融合高校就业特色的新思路,却代表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发展新的方向,对推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及整个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揣冒昧地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其中难免有不少的疏漏之处甚至谬误,因此只当作是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同仁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梁远海.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122.

[2] 陈均.论搞好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孙宗禹.跨世纪的探索:’98湖南省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6.

篇10

(一)确保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新增城镇就业7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00人,经开区企业招工服务3000人,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35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120人,创业培训400人,职业技能鉴定4500人。

二、加强企业用工服务

(二)优先落实用工服务首要责任。牢固树立“招工招商并重,用工服务就是优化环境”的理念,继续探索驻外招工途径,实行负责人招工和经纪人招工办法,主动融入、源头参与,重点支持产业升级和“扶优扶强”,在发展中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就业增长。

(三)推动落实奖补政策。宣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县企业用工服务财政激励资金申报审核拨付操作细则》精神,指导帮助企业申报奖补资金,引导企业自主招工、以工招工、稳工稳岗,激励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建设人才高地。

(四)巩固和完善“三会一调查”制度。以企业满意为标准,切实办好春节大型招聘会、镇村专场招聘会和县外主题招聘会。加大春招会市场化运作,跟踪服务重点企业;镇村专场招聘会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通过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模式,对承担组织任务的村(居)委以奖代补;制定年度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计划,提前安排参加“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主题招聘活动,引导企业有选择地开展与学校、劳务机构、劳务基地“三对接”。在2月—3月、7月—9月、11月—12月分别组织春季、夏季和冬季重点企业用工调查,提出调查报告、需求分析,加强就业形势研判,指导企业用工。

三、推进就业促进民生工程

(五)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会同局就业培训科制定并落实引导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工作意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县经济开发区企业为优先,分类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加强跟踪服务、实地稽核;切实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的籍离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实名制就业率达到100%。继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档案、人事和高校毕业生“五区”就业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六)统筹抓好困难群体就业。全面开展全县公益性岗位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就业数据库,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实名帮扶机制。稳定现有公益性就业岗位,结合文明创建、市容执法和交通安全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修订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及援助办法,严格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审核,推行就业资金使用实名制。

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七)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抓住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契机,建立招聘信息、求职登记、现场招聘、网络招聘、职业指导、高校毕业生服务、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每周至少举办两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并逐步过渡到全日制、全天侯、全功能的成熟、完备、先进的人力资源市场。

(八)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通过镇、村组织一次人力资源普查,对其中有技能、有意返乡的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建立专门的信息台帐,更新、充实人力资源信息库;结合镇村专场招聘会选址特点,重新确定两个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监测点,定期报送相关数据信息;开展企业人才调查,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开发,举办技能人才大赛,争取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方式

(九)全面改版升级人才网。发挥网络招聘优势,从技术层面保证开发区企业的岗位信息、劳动力价位实时、准确、全面,并且能与企业网站、政府各级公共招聘网有效链接,实现网上办事功能;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采集信息、后台维护和安全管理;通过主动对接、免费服务,提高点击率,建成我县企业网络招聘的主要平台。

(十)启动开发商务通信息平台。适应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使文件传送、会议通知、政策宣传、业务办理做到组织机构、个人之间“点对点”、“一对一”,依托电信企业技术支持,建立一个实现上述功能的商务通信息交换平台。

篇11

2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采用目前最新科技的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的传播介质。比如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突出、表现形式多样、实时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讲,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3.1 大学生心理认知的“多元异化”

新媒体的出现,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便捷、多元、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使网络信息的负面及虚假信息传播脱离了中国传统教育工作等权威的监管和控制。这些大量充斥在网络当中的负面信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当与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认知冲突和矛盾时,会导致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心理判断、心理认知上出?F“多元异化”的迷惘,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随之发生偏移,且过度依赖新媒体极易导致人格扭曲。

3.2 大学生心理情感的“虚拟异化”

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在通常情况下是采取虚拟化的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都是虚拟的,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交流。这种不必以自己真实面目出现的“虚拟异化”让大学生们可以以一个没有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不受现实条件约束的隐匿身份穿梭于网络新媒体空间中,无所顾忌的借助各种游戏、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的平台释放自己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肆意发泄,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寻求心理上短暂的平衡感与满足感,以及对现实的逃避。

3.3 大学生心理空间的“隔断异化”

在传统媒体中,人与人的交往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则,在较强的道德意识下人们的行为表现也相对慎重。而在新媒体环境中,虚拟的交往和间接的心理交流使得大学生根本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因而大学生沉迷于这种虚拟世界中不受任何社会舆论监督的交往方式。然而,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长时间的虚拟的、间接的交往,容易使人情商降低、交往能力缺失,最终加剧大学生产生无助、抑郁以及诸多心理问题。

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构建

4.1 突发事件前的预警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应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测和预警系统,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经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数据监测,信息收集、分析、交流和预测制度,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定期检查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安全督查工作,对各类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并根据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建档,以便开展预测工作,进行风险等级分析评估,尽可能的做到对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保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校方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4.2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高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校园联动的保障体系,应该在学校层面建立防控工作体系,并成立相关应急管理领导工作小组,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信息通报、宣传教育和医疗救治等,依照工作方案,明确各自的责任,相互支持、配合,细化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实明确责任,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存储、配置及使用。

4.3 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机制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及时、准确和客观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对于应急管理处置来说至关重要。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到信息的第一时间获取,尤其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已采取的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并指定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第一时间公开最新、最关键、最客观的报道,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的知情权。

4.4 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机制

突发事件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干预,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功能的混乱。因此学校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件中的伤者应切实负起责任,积极设计实施干预方案,并对在突发事件中受害的人员精神、心理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测评结果制定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并定期实施干预。同时高校也应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

4.5 突发事件后的重塑形象机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校方作为突发事件中的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之后很容易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如果不就行妥善处理,势必会造成事态进一步扩大,甚至产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尤其对学校的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建立事后重塑形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