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17 11:03: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篇1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爱岗敬业”就是要视责任为生命,“师之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视责任为生命就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把岗位责任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孜孜不倦地做出成绩,就能把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把为国家培养人才作为我们追求的崇高而伟大的人生价值目标,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有了责任心就会自觉地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把敬业精神升华为事业精神,自觉地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当作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天职。

根据我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加强师德建设应首先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的学习、执行、检查。事实上,社会各界对师德的意见,大多数都属于教育教学的常规问题。如体罚学生,不遵守劳动纪律,不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对自己教的学生搞有偿家教等问题,都是教育教学常规所不允许的。

(二)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师德的方方面面,当然具体操作起来可以各有侧重。当前特别要加强对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教育,向优秀模范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不断的自我潜能开发,逐步掌握高超的教书育人技艺,从成功中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快乐,完成从爱业向乐业的过渡,进而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立辉煌的业绩。

(三)要建立师德水平考核制度。对那些没有敬业精神,教育教学水平低下,人品低劣的教师,应调离其工作岗位,直至淘汰出教师队伍,从而促使整个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优化提高。

(四)在教师中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注重师德典型的带头作用。要坚持每年一度的“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的评选活动,让那些真正爱岗敬业,作出贡献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师们学习的楷模。“修师德,树标兵”,大张旗鼓地弘扬正气,歌颂先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五)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新课程的全面推行下,教师要准确、全面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摒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思想,领会新课程精神,用新课程精神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只有经常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的教师,才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面,成为这个时代的优秀弄潮儿。

二、教师要努力学习各种现代先进的技术教育手段,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教育教学服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将对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将不仅使学生而且也能使教师在全方位地接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训。为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每一位教师不仅会懂计算机,而且会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老师等资源对教师们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要求每位教师会制作powerpoint,会进行简单的flash制作,会进行熟练的文字处理,通过这些,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从而实现备课、上课、辅导的高效益。

(二)建立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园网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学校可以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专门负责教育信息网络的规划管理和学校教学资料库、教育信息资料库的工作,为老师们备课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我校已建设开发了湘南中学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上课效果、辅导效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我校目前购进了一批电脑,设置了备课一室、备课二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学校也建立了湘南中学校园网站,为展示学校形象,彰显教师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今后,我校将进一步优化校园网建设,开展诸如远程教育等方式,让教师能学习到更多、更好的资源,也为提高教师的学历与水平提供帮助。另外,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主张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软件工具、课件开发平台、多媒体课件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并强调“情境创设”“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和“发现式”“探索式”学习策略,校园网的建立为这一切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重视课件建设。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教务处可以要求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学期上交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教务处统一组织交流评比。对那些优秀课件由学校组织送交上一级教育部门,获取更大荣誉,以激发全校教师制作课件的兴趣,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教研中去,通过教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教好书,而且要会教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研,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通过教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年轻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规定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并使之固定下来,使校本培训工作日常化、制度化。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新课程培训、高考考试大纲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等。培训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专家讲座、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形式。学校还可与一些名校建立联系,邀请名校有关专家、学者、教师来传经送宝,为教师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托。我校目前与长沙市一中、宁乡市一中、湘潭市一中等三湘名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往来,在教师培训上进行互助,共同成长。

(二)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实行集体备课制,给每个学科每个备课组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事先由教师分块备课,然后是备课组集体评议。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根据个人上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并在课后进行反思,把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二次教学的建议等记录下来,录入电脑收藏到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库上。这样做既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又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做到资源共享。此外,提倡办公桌旁的交流,各年级安排办公室时应有意把同学科教师的办公桌安排在一块,方便老师们在每节课下课后及时就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交流。这种办公桌旁的交流往往是最及时、最有效的。

(三)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在工作中除了鼓励教师写教学日记、教学反思外,还可以将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甚至常规课的情况进行课堂实录,刻成光盘。这样做,既可以让教研组的老师们在评议研讨的时候再次观看,也可以让执教教师自己反复观看反思本堂课的得失。这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四)参与课题研究。学校要鼓教师在教学之外从事课题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研究、探索能力,另一方面能带动全校教师兴起教研的,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对于课题研究,学校应从资金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让教师们安心于研究,安心于探索,实现本学科教学教研的发展。目前,我校国家级课题“教师成长中的自我反思”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已顺利结题,并荣获全国二等奖,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另一国家级课题“高中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模式探究”也已处于攻坚阶段。此外还有两个关于电教与体育器材的课题研究也已处于开题阶段。课题研究,让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提升。学校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这一点上应大开方便之门,让教师成为专家型与学者型的教师,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多写论文,多发论文,并且想方设想为教师论文的发表提供有益的平台。学校可每期组织一次论文评比,对那些获奖论文,学校为其免费发表。教研室应制定相关措施,激发教师撰写论文的兴趣,对教师获奖或发表的论文,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我校教师撰写论文呈现了可喜的局面,教师们兴起了写作论文的,有不少教师的论文获得国家级奖项,也有不少教师的在全国一些报刊杂志上。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为教师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在教师撰写论文方面,学校还应出台一些更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让全校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合格而优秀的教师。

篇2

一、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初衷是要向心理教育要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我们的目的是要创造最优的教育教学质量,心理教育技术化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清楚地感觉到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为:有的学生缺少学习动力,不愿学习,甚至有厌学情绪;有的学生想学习,但管不住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走神;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存在应付甚至抄袭的现象;有的学生不会自学,自学时要么不知干什么,要么管不住自己,总想玩;有的抵制不住诱惑,或者沉迷于网络,或者有早恋的倾向;还有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学习烦躁、学习低效等问题,使学校管理显得苍白无力,成为了制约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教育难题,找到学校发展的突破点呢?我们在探索中发现,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研发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能使学生“三想三能”,即“想做能做到,想学能学进,想放能放下”,能使课堂“高效运行”,塑造学生高效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于是,我校引进了元认知技术,并结合实际,开辟了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道路。心理教育技术化让我们找到了教育的落脚点,也找到了教育发展的引擎。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心理教育技术化,硬化德育,优化智育,塑造学生高效学习状态,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我们着眼于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目标,坚持“整合资源,开发渠道,课题引领,全员聚焦”的心理教育工作方针,借助元认知技术,开拓了一条心理教育技术化特色兴校之路。

具体而言,就是组织建设一支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可操作的心理教育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化的手段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一方面,借助心理技术,塑造学生高效学习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聚焦课堂,充分发挥心理教育技术功能,建设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1.高一年级开设每两周一节的心理教育课程,高二年级进行校本课程辅导,高三年级进行优秀生塑造;

2.利用个案咨询、团体辅导、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学生健康心理调适、高效学习状态塑造、优秀人格培养等工作;

3.开展一年一度的心理文化节,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成果展示;

4.成立学生心理秘书处、心理影院、心理剧社、“心桥”社团和心理爱好者学会;

5.利用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引领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6.利用心理教育校本课程,规范学校心理教育;

7.建设心理教育技术化学科课程,开拓学校心理教育技术之路。

三、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成果

1.高考屡破历史新高。原来我校考上一本高校的学生只有2名左右,二本30多名。2012年,我校突破历史新高,出现一本上线17人,二本上线137人的飞跃。

2.结束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软任务、软工作的历史。培养了近20名专业技术化教师,实现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化;成立了心理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心理教育室;完成了学生元认知干预技术校本培养课程建设,形成了学校心理教育文化特色。

3.圆满完成了市级、省级课题的研究。我校承接了市级课题“普通高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和省级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研究”并顺利结题,其中“普通高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级课题研究二等奖。

4. 发表研究论文,出版书籍。经过教师们认真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定量的教师文集,包括教师的教案、心得、随笔等,并编辑成书;有十多篇论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近40篇论文获得省级论文奖,拓展了课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5.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对我校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我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特色进行了为期4天的深度采访和专题报道。2011年10月,《中国教育报》也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年9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集中发表3篇研究文章,对我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成果展示。

当然,我校心理教育技术化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人格。学生利用心理技术,自觉、有效地反思、评价、监控自己的行为,实现了“三想三能” 的状态,塑造了优秀人格。同时,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高效课堂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和无穷的魅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求索,让课堂成为探寻的天堂”的教育观念已经形成。

四、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深层思考

我们认为,心理教育特色建设最大的收获是首先实现了教育观念的革命——把学校教育理解为一种技术,实现了人人可领悟操作,人人可获得效果的目的。其次,使学校心理教育变成了硬任务,使德育工作指标化,以德育引领教育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变德育的软干预为硬干预,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最后,让校本科研、校本师训有米为炊,大有作为。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051―04

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已取得了大量的实践成果。为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现状,我们利用CNKI文献平台调研了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通过认真分析符合条件的检索结果,得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关键词检索,有研究论文155篇,优秀硕博论文18篇;以“混合学习”为关键词检索,有研究论文129篇,优秀硕博论文44篇;以“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学习”为关键词检索,有研究论文5篇,优秀硕博论文3篇。

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和混合学习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把混合学习模式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所谓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这是近年来国际教育技术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实践网络化学习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有的学者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案例分析,提出了“网络远程+课堂讲授”教学模式的应用[2],有的学者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施的改革思路[3],有的学者探讨了混合学习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4],有的学者提出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为特征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和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改革思路[5],还有的学者结合实际教学对高校信息化环境下混合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交互和评价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6]等等。

从目前各院校的开课情况来看,结合对山东七所院校的高师生问卷调查和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访谈发现,大多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的教材内容体系是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浓缩、简化而成,课程内容繁杂、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很多老师在要求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自己却仍采用传递―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大多数老师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授课,但是课件的呈现方式单一,内容基本上是“课本搬家”;有的学校则只讲授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偏离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很多学校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考勤和期末理论考试等等。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试以背为主,课程学完后,还不理解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也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二 “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是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根据我们主持的省精品课程建设和省教改课题改革的实践,结合目前各院校的开课情况,我们尝试把混合学习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教学三个平台以及各种教学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合”是将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在线学习与课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第二:“整合”是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学生专业背景结合起来,构建以教材、配套光盘、网络课程为载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并与网络教学资源、课外实践作品等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的课程资源包,融入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平台上自主或协作探究、课外活动和多元教学评价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在参考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开源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下不断发现“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不匹配之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致力于该模式不断完善,通过试点-调整-完善的实践探索过程,最后得到了相对稳定、合理、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学校现有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把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活动三个平台相结合,构建“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二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即传统教学资源,如教材、配套光盘、课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和其它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库、虚拟实验室、协作项目实践活动等,课内外实践资源,如实验室、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各种学术讲座和课外比赛活动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包,并融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立体化培养环境。

2 教学混合。教学混合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混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混合,实物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的混合等。

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发挥传统课堂的教学优势,辅以网络教学,配合相应的教学资源,把传统教学中的个人查阅、访谈、调查等自主学习和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检索、获取、处理信息的在线学习,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和基于网络的在线项目协作实践、主题交流、探究活动的合作等协作学习,以及学术讲座及课外比赛、教育实习、微格教学、教学媒体实验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完成意义建构。

3 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对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等多元教学评价整合于整个教学过程,动态评价课程教学。其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期末考试形式,成绩占40%,在线学习主要通过电子学档来评价,成绩占30%,课内外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报告、活动作品、比赛作品等进行评价,成绩占30%。

三 “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简称《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各项指标,使人们更加明晰了教育技术的内容,明晰了基础教育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以《标准》为依据,确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如下: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能;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等[7][8]。

通过对山东七所高师院校的问卷调查和广泛征求教育技术专业教师意见,在我院试点教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课堂教学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36学时),授课时间专科生定在大二下学期,本科生定在大三下学期。

本次研究以我院物理系06级物理教育专业和教育系06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为文科实验班,物理教育专业为理科实验班,采用重构课程内容-构建课程资源-课程教学混合-多元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1 根据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不同系别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结合主持的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和省教改课题的研究,我们从基础理论、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实践三个维度,重构了师范生的技能结构,主编了《现代教育技术》(薛庆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教材,设计与开发了以教材、配套光盘、《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载体的立体化教材。同时,针对本次实验的文理两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来选择、组织、加工课程内容,分别设计了文、理两套课程内容版本,并及时更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观点和最新技术知识。

2 精选授课教师,构建课程资源。我们选择了信息素养高的省精品课程的核心成员,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交流平台,构建“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的立体化教学环境,编写课堂教学的大量拓展内容、最新技术知识和案例,并结合山东省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网站,将大量的相关资源,如视频录像、光盘、优秀案例、历届学生典型作品等,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资源包融入到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全天候、多层次的资源支助。

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学习指导性的“网上教学活动要求和具体安排”(如网上实时答疑时间,“在线作业”要求等),对学生网上学习进行指导,并在FTP教学服务器上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供学生按进度存放每次做的工作,学生凭密码登陆网页,把学习笔记、作业等存放在自己的学习文件夹中,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课程的电子教案,则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上传到网页上,其他方面的资源随时更新,帮助学生自学。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覆盖课堂内外,确保混合教学的顺利开展。

3 打通课堂内外,混合课程教学。在开课前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以及课程的学习资源等相关信息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对课程教学有个总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方法。课堂教学挑选精品课程组的责任心强、技术好的骨干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师把教学专题网站告知学生,并且在课堂中展示以往的学生作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逐步引导学生重视网络资源,在理论课上教师有意识地使用教学媒体展示理论教学内容,把教学媒体的操作使用融入到日常理论教学中,淡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界线。教学媒体实验主要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先观看视频录像,再操作虚拟实验系统熟悉基本实验操作,然后再根据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实物实验。教学软件实践课开展网上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教师进行集体控制学生屏幕集中讲解、小组控制学生屏幕讲解、个别学生屏幕指导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借助课程专题网站、网络资源等,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后进行自主学习,如下载资源、写反思日记、实时讨论、上传作品、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等活动,针对教师布置的协作学习项目,学生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则开展在线主题交流、探究活动,网络自动跟踪记录其活动,并形成电子学档。

微格教学则与教育实习相结合,先观看教学示范带,了解微格教学的一般操作方法,再选择部分学生现场录制微格教学录像,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在微格教学训练中加深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在随后的教育实习中,在实习教师指导下熟练操作。同时,在课外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学术讲座,特别是教育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比赛活动:摄影、DV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设计、信息化教学说课等比赛活动,煅炼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应用能力。

4 实施多元评价,动态评价教学。考虑混合学习的特点,课程评价实施多元、动态评价:期末考试主要采用小论文、开(闭)卷等考试形式,考查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在线学习主要采用电子学档进行评价,即学生浏览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中的发言内容和次数、小组协作中的贡献和组员的评价等,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参与情况和活动的效果;课内外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报告、活动作品、比赛作品等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另外,对于参加各种课外比赛活动的同学给予奖励加分,记入总成绩。微格教学结合教育实习的情况共同考核,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微格教学实验报告和教育实习情况综合评定,记入教育实习成绩。

四 “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效果及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了教育技术对于自己将来教学生涯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从卷面上看,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提炼知识,一改过去照搬书本作答的状况;从校园网络对教师教学评价结果来看,学生和教学督导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从多媒体作品的内容来看,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原创”的内容,一改过去直接下载或照抄网络作品的现象,说明学生能真正的自己去设计作品;从教学媒体实验完成情况来看,学生能按要求对实验原理、步骤、过程以及器材与环境等进行较好的阐述,能较好地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阅读平台上学生的讨论记录和反思日记,结合平常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和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可本研究所构建的“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认为混合学习能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有机整合,可以提高教学绩效;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掌握课程内容,扩大参与学习的机会,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参与网络讨论、指导学生学习,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或协作学习、作业与提交、网络学习资源搜索、网络课件的使用及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进行交流等,在混合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信息素养。

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2007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课题成果获2009年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所编教材已在山东省多所高校使用,教改成果也正逐步向其它课程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 2004(3): 5-10.

[2] 苏小兵.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案例分析――“网络远程+课堂讲授”教学模式的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 2009,(3):18-22.

[3] 赖晓云,焦中明.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施――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07,(5):57-59.

[4] 黄陈英.混合学习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4):28.

[5] 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9,(5):88-91.

篇4

 

星槎小学地处西江河畔,七?蚯疟撸?且凰?逖?!?996年,均安镇委镇政府和星槎村委会为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将原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斥巨资易地重建,组成一所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新星槎小学,开创了顺德区集约办学的先河,掀开了星槎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早在合校之初,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开始规划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确立了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教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使学校能在强校林立的顺德教育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自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为目标,全面提高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全面开发学生与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实现教育信息化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有体会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对于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称号,学校领导及教师既把它当作是荣誉,也把它当作是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

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有具体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目标明确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管理网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实验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电教的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并配备了由管理者、教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参加的实验人员。学校设立了电教中心,下设总控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各级实验人员分层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主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学校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电教中心管理条例,电教管理员守则,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电脑机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等;学校对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都进行记录,如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多媒体使用情况记录等,真正做到设备有人用也有人管,实行规范管理。学校的电教人员直接参与和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主要承担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各类教育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已经安装了校园网络软件平台,进行了全体教师的校园网操作培训,并组织有关人员不断丰富校园网及各科室、各项目的网页,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学校领导和教师也不断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整个学校的管理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技术设备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所以,学校始终把改善教学环境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优化现代教育装备,建设了校园网络,添置了信息教学设备,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2003年至2004年间,学校乘着创建省一级学校和教育强镇的东风,取得了镇、村两级的支持,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教育装备。学校现有校园网一个,广播网一个,图书电脑管理系统1个。有教学平台17个,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另有校园计算机总控室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一个,语音室1个(设备2套),以及图书馆局域网一个。共配有计算机234台,并配置相应网络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辅助软件。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校长室、行政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等办公系统的主要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学校专门购买了“海百合”课件制作软件、“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校已用光纤专线方式接入校校通,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学校在互联网上有独立网站,与省、市教育网建立链接。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通过网页操作,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三、合理配置、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应用效果

我校根据教学需要给各年级购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自然、科学、音乐等教学用的配套音像、电子教材基本达到了三套,并且是省中小学教材审查组推荐的。北师大新教材配套光盘,英语光盘等。还有《鹏博士》《科利华》教学软件一批。我们认为:教学软件不能简单的买进和拿来,一是有选择性的买一些有使用价值的资料。二是发动师生自己想办法制作教学积件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使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又有自己学校特色。学校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媒体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采用何种媒体,如何运用媒体等皆从实际需要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同时学校坚持拿来与消化、引进与创造相结合。三是紧紧依靠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我校网站直接连接顺德教育信息网,信息中心拥有各种教育软件资源已1000G以上,有科利华、清华同方、K12、中教育星、清华永新、国之源、南方之星、迈达威、人教社等九家公司的17个产品,教师学生可方便、快速地调用或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资源效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我校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达到100%,开展电教学科比例达到10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美术、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综合实践。采用电教手段的课时覆盖率也达50%。

五、依托课题研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开展了计划性强、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教育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在研究经费、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保证课题按预定方案稳步推进。

目前,已立项的课题有国家级的两项——《小学语文“四结合”》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的课程整合》,省级三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小学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广东省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每个课题都能按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整理和总结。其中《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经结题,结题报告得了二等奖。

几年来,实验教师大胆实践,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总结出集中识字模式、随文识字模式、阅读教学模式、说写训练模式等。教师们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把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建构的工具,进一步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都大大优于普通班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说写训练教学模式》的论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通过广东省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终期评估,研究成果获得了二等奖。何婉华等五位老师的专题论文获得了一、二等奖,六位学生的作文也获了奖。何凤娇等四位老师的相关论文还获得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的论文比赛二等奖。科研改革也促进了全校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的征文、作文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研实验开拓了农村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们加大了教育改革的信心。现在,我们全方位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从语文科到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得到普及应用。教师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六、强化师资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学校认为,现代教育设施不是装门面的,它的价值在于充分的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学校把培训老师作为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够迅速适应现代教育的环境,掌握现代教育设备的运用。我们坚持校本培训,学校多次派出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有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学习交流活动。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再传给老师们,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1、集中培训。学校一方面请来相关专业的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让全体老师都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骨干老师进行实例讲解,作业布置等。2、分散练习。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分散到各年级组实际操作,进行巩固强化。年级组老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定期验收。学校定期对老师的计算机掌握情况进行统一测评,重点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考察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4、比赛促进。学校结合培训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如:AUTHORWARE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学习热情。通过校本培训,派出学习、专业老师讲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力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学校还订阅了有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料和刊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书刊。通过学习、研读,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水平,加深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不但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提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

七、实验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信息化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在我校的课堂上,教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近两年,进步特别快。其中李巧敏老师的《说写训练教学模式》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春天在哪里》、《我喜欢的水果》两课例参加了顺德区信息技术教学开放日活动,获得好评。何凤娇老师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巧敏老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情境》、黎翠容老师的《发挥CAI的优势 提高作文效率》、王月瑛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大赛的二等奖。何婉华的《情境作文指导一、二法》、李巧敏的《利用网络创设情境》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王月瑛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黎翠容的《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情境》、何凤娇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国光的〈情境作文教学实验报告〉获二等奖。欧阳信程教学课件《比较》、《长颈鹿和小鸟》获区二等奖及镇一等奖,何惠燕老师、欧阳永晃老师思品课件获顺德区三等奖,参加了思品课件展示。欧阳信程、欧阳永晃参加区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欧阳永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获区电教论文二等奖,卓捷海的音乐录像课《巧巧手》、欧阳信程的科学录像课《谁给花传粉》、梁婉青的品德与生活录像课《和钟姐姐交朋友》获区三等奖,何瑞华的论文《《加强情感体验,调动情感参与》》《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获区一等奖。何校伦论文《数学也要进行“听”“说”训练》、何彩眉教案〈买铅笔〉获区二等奖,梁婉青论文《活用多媒体教学激活识字兴趣》获区三等奖;李国光、欧阳永晃设计制作的学校网站获顺德区电教中心颁发的二等奖。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区镇的各项论文、教案、课件及教学比赛中获得了约80个奖项。教学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我校是镇的示范性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是先走了一步。我们曾承办过镇内不少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和交流研究的平台;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文化艺术节活动,向镇内、区内及社会公开展示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校内,经常举行全校性的或科组的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新会市荷塘镇中心小学、高明区三洲街道办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也慕名前来参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一年上一个台阶。1997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0年通过了佛山市一级学校复评,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向城市化、现代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少先队先进大队、顺德区实验工作优秀学校、顺德区体卫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附件三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量化表

学校名称: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表一)

一级

指标项二级指标项得分

A

工作落实

情况A1

人员A2

规划7

34

B

三个覆盖率B1

教师B2

学科B3

课时9

333

C

教学环境情况C1

达标C2

使用率C3

模式探索10.5

54.51

D

课题研究情况D1

选题D2

措施D3

进展D4

成果16

2455

E

教材使用情况E1

教材选用E2

使用效果E3

自制教材12

543

F

组织培训情况F1

内容F2

范围F3

方式13

535

G

实验工作效果G1

教学成果G2

教师教学水平G3

学生综合素质G4

示范作用22

篇5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主任罗一华,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主任杨立湖,太原市教育物资装备中心主任许原芝,郑州市教育局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洲,青岛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刘后起,沈阳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书记郝丽敏,福州市电教馆副馆长傅瓒,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文,珠海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主任唐凌,惠州市教育局仪器站站长梁惠专,佛山市教育局仪器站副站长区建峰,苏州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陈绍义,淮安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陈东勤,镇江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书记吴善亮,张家口市教育技术装备站站长高星火,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所长陈兴无。深圳、厦门、南昌、武汉、宁波、长沙等城市教育装备部门也派出了代表莅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还邀请到了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以及台北市幸安国民小学校长吴宗哲和高雄市大寮区山顶国小校长庄明广参会,扩大了交流覆盖面和论坛影响力。

本届论坛除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等突出特点外,论坛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开创性地采取了“论坛+考察”式的议程模式。为期3天的论坛,每天的议程安排都是上午进行论坛报告,下午组织代表参观考察广州特色学校和企业,动静结合的论坛活动安排,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论坛围绕“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等相关议题,结合论坛报告、分组研讨、互动交流、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议题紧扣教育发展现状及当前热点,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论坛上,各地教育装备部门相关领导、学校校长、优秀企业代表分别上台演讲,从不同角度与大家分享了教育装备的工作经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实践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一步深化了交流合作,坚固了交流纽带,筑牢了合作平台,达成了广泛共识,收获了丰富的论坛成果,可以说本届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二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EECF)”达成的初步成果主要有:

1.重新梳理教装工作思路,促进全国各地教育均衡发展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愈演愈烈的趋势下,教装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论坛上,大家重新认识了“教育现代化”的含义,围坐下来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进行冷思考,并重新梳理了教装工作思路,对教装工作的未来做了有效规划。

通过论坛这一平台,来自全国各城市教育装备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士共聚一堂,切磋交流,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并希望在后期开展有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带动各地教育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将为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2.促进两岸教育教学的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

台湾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经验丰富,此次论坛,台北市和高雄市两所小学的校长分别介绍了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情况,为大陆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可借鉴性经验,有利于今后两岸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进一步沟通和合作。另外,此次论坛上,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的牵线搭桥下,台湾两所学校与太原市的三所学校达成结为友好学校的意向,进一步促进了两岸教育教学方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篇6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

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组织机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

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

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刘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篇7

姓名:***

出生日期1:980-05-13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求职意向描述

应聘岗位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小学/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家教

岗位描述教师(有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2年期望月薪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重庆工商大学(本科)重庆师范大学(硕士)最高学历硕士

专业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方向)电脑水平良好

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良好

教育历程1996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

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原渝州大学)

2004年通过全国联考,被重庆师范大学录取为在职研究生,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方向)硕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2年11月--2003年1月重庆长安中学(203中学)实习教育教学工作

2003年8月,新教师上岗培训(区县级)

2003年8月至今,重庆某省级重点中学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个人能力及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为人最大优点:塌实肯干,有自己的思想

工作最大优点:善于反思,教学基本功扎实,教研教改能力强

工作期间:

2004年4月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被重庆市教育学会评为市(省级)一等奖

2005年4月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双主教学模式初探》被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和《今日教育》评为市(省级)二等奖

2003年12月撰写的论文《激发学生兴趣、改革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被重庆市教育学会评为市(省级)三等奖

2004年12月论文《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及对策》作为优秀论文全校宣读、交流

2003--2004学年,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

2005年以校骨干教师的身份被推荐参加区(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

2005年所教授的学生参加区(县级)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

大学期间:

毕业论文《化归思想及其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被评为优秀论文

1999年10月,参加祖国颂歌吟比赛获集体一等奖

19992000年,被评为学生工作积极分子

19992000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篇8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42―05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大体上由潜学科、发展学科、发达学科三个阶段构成。[1]尽管我国教育技术学经过了70多年的建设,建立了较完备的人才培养途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技术学科仍然处于“发展学科”阶段,要想成为“发达学科”,还需教育技术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入“十一五”期间,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要想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必须理清学科和专业的内涵。

1 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学科是区别学问的科目,像语文、算术等。(《四角号码新词典》,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6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2]

周川教授认为专业可以从广义、狭义和特指三个方面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所谓特指的专业,则是指高等教育学意义上的专业――高等学校中的专业。[3]

在实际应用中,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理解有些混乱。有时认为学科是种概念,专业是属概念;有时认为学科是属概念,专业是种概念。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学科是科学学概念,专业是教育学、社会学概念。本文采用的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学科”是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划分,“专业”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是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结合点。

龙春阳在论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建设和人才培养》[4]中对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论述。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的划分和专业的设置标准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有时一个学科下面设置多个专业,有时一个专业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例如,历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专门史等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则需要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撑。②学科和专业的构成要素不同。通常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具备3个要素:特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所组成。③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科以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为目标,向社会贡献科研成果,推进知识的发展与创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发展提供不同层次人才。

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②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③专业培养的人才为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中的两项重要的建设工程,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环境,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主要有以下4点区别:①目的和内容不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对科学研究的需求,而专业建设仅仅是为了人才培养的需求。②建设对象不同。学科建设的对象是学科,而专业建设的对象是专业。③管理部门不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是国务院学位办、地方省级学位办和研究生院(部、处)。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教务处。④地位和作用不同。学科建设关注的是学科前沿问题,其主要作用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专业建设的作用是人才培养,即本科生的培养。[5]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知识的实践基地。一般说来,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学科建设,应用型大学比较注重专业建设。

3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学科而展开的学位点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产出等。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专业为目的而展开的本科或专科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教学队伍建设、专科和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等。

教育技术学是在人类分工进一步细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一步交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进一步凸显,这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特殊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不是单一的学科建设,而是多个学科的综合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撑。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有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非线性科学理论等。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有电子学技术、物理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有教育领域、企业领域、军事领域、医学领域等。“木桶理论”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显得苍白无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成败,有时不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往往根据自己的实践领域和研究范围,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和理论,而不是补上那块最短的木板。

二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与其它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依托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如下:①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促进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在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初期,先有社会需求懂运用电气化设备(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等)进行教学的人才,才出现了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这个专业。1936年9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学制2年,第一届共招学生24名。[6]这是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3所大学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纳入正轨,走向新的征程。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知识源泉,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在丰富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对明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规范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指导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③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实践平台,是连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社会服务的桥梁。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如下:①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育技术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满足人类对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需要,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培养的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教育技术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从内容上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重心是导师队伍建设、学位点的建设、本领域前沿知识的探究等,工作突出科学研究,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重心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本专科课程的建设等,工作突出教学管理。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科,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专业。③和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管理部门不同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也不同。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作用是提升学科地位,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直接把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彰显教育技术学科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设有教育技术博士点、硕士点的大学比较注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其它普通院校比较注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不是“孤立的两张皮”,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建设可以带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

三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学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知识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需要更好地传递人类知识的理论和技术,这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第二,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了“教育技术精神”(电化教育精神),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地快速发展。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教育技术学科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

焦建利在其论文《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7]中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目前,我国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有:过程资源说、现象规律说、教育中的技术说、教育媒体和方法应用说、技术问题说等。国外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观点有:课题内容说、定义界定说、任务描述说。此外,李康从狭义层面上限定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为“媒体技术(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现象和规律”[8]。

李龙、李陆平、谢百治等人分别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9]、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0]、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11]、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2]等进行了探讨。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材(如,李克东主编《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胡隆主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导论》等)。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重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期刊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13]。

重点学科建设方面。20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只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198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进入21世纪,我国拥有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方面。“七五”期间、“八五”期间、“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首年,国家级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数分别是1、4、24、124、14,占总课题的比例分别是0.81%、0.88%、2.82%、4.37%、6.14%。从2003年至2006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全国精品课程共有25项,其中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占7项。在2001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56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434项,其中教育技术占16项。在2005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总数59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537项,其中教育技术占30项。从教育技术学论文看,2000年至2004年CSSCI引用在10次以上的教育学科论文,共66篇,15篇教育技术学方面的论文入围,占22.7%。从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影响来看,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和《信息化教育概论》、祝智庭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学类著作中获得了较高的引用率。从著作和教材发行量看,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发行量达到20万册以上,陈琳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发行量达到10万册以上。从国家级规划教材看,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份额提升,共有26部入选。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规模,教育技术博士生培养方兴未艾,教育技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拉开了序幕。2008年共有74所院校[14]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所院校设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此外,南京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分别招收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200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博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国内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专业期刊建设方面。打造了两个教育技术学权威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有8种教育技术学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开放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上)》、《现代远距离教育》)进入CSSCI。此外,还建设了《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小学电教》、《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导刊》等刊物。

学术交流方面。2001年由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的“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已经分别于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以及下属的10多个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探讨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学术会议。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已经成功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已经成功举办五届。2006年7月,“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IDEC)已经成功举办七届。教育技术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此外,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网站,例如:中国教育技术网、中国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科网、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教育技术学科资源网等,为交流教育技术学科资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了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经过前期调研、三次“教指委”工作会议、两次全国范围教育技术学专业系主任研讨会,基本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培养方向,即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远程教育。[15]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教育技术专业系统的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分别是学校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方向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和试验课程。[16]此外,还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精品课程。随着一些优秀教材的出版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有了较大改观,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规范了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教育,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学队伍建设和专科生、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培养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提高了教学队伍的质量和水平。2007年有208所院校[17]招收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对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育技术学科归属问题有待解决。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十分明确。③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尚未完整建立。④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比较大。⑥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⑦教育技术学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⑧专业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在国际上权威性不高。⑨学术交流数量较多,但是交流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陈琳教授在其论文《中国教育技术本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18]中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6大问题:①专业的知晓度较低。②专业的教育改革缓慢。③专业办学水平悬殊太大。④专业定位不准。⑤师资水平远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⑥缺少忧患意识和前瞻考虑。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过多,专业类型过杂,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007年,高校招生中[19],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有: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影视媒体技术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师范),专业类型有: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

隐藏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技术学科的不成熟性”是一个主要原因。也就说,我们还没有较好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规律,还不知如何更好地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专业。

2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这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教育技术精神,长期奋斗下去。总的指导思想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依据问题找对策,瞄准方向找出路。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①倡导把教育技术学设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中设立“交叉学科”,把交叉学科性质比较突出的学科,如:教育技术学、知识科学、体育学、资源科学等设为“交叉学科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样就解决了教育技术学科放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下都不合适的尴尬局面。②适当加强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③继续探讨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④继续完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⑤强化教育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缩小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⑥继续提高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⑦适当增加教育技术博士点数量,以满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⑧提高专业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建议部分刊物设置“教育技术环球视点”专栏,面向全球征集高质量稿件,争取创出世界一流的刊物。⑨在追求学术交流数量的同时,注重交流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陈琳教授给出来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4条建议[20]:①加强宣传,突破重围。②启动全国性的教育技术本科教育评估。③科学论证,明确专业定位。④大力提升师资水平。此外,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好方法。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促进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影响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应该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带动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3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对不成熟性决定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从发展学科向发达学科迈进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两大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 跨学科学导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65-67.

[2] 冯向东.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3):69.

[3] 周川. “专业”散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2, (1):79.

[4] 龙春阳.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文教资料, 2006, (26): 14-15.

[5] 梁传杰,刘双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105-106.

[6] 吴在扬. 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30.

[7] 焦建利.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 (8):21-22.

[8]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4.

[9]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3,(9):3-6.

[10] 李陆平,谢百治,祝文生.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3,(3):58-59.

[11]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3-8.

[12] 谢百治,田屹,邓祖道,朱艾华,蔡耘,李冰.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2): 18-22.

[13]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14]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DB/OL].

篇9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1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1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1个重要课题。时至2019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19年4月也发表了1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1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2、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2)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3)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1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19年5月-2019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19年9月-2019年1月,开发软件

2019年2月-2019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19年9月-2019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2)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4、课题研究价值

(1)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2)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1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3)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1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5、研究基础

(1)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9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19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4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等奖。

4、承担国家"95"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4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19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1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1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1994年第2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19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1届至第5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19年(新加坡)、2019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1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19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6、研究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1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

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

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 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刘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篇10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徐福荫(1944—),男,广东广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电视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E-mail:。

一、课题提出

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需要,自2010年开始,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因此,急需大量信息技术教育人才。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志着教育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此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问题:(1)未能很好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本专业师范生;(2)未能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需求,培养本专业高素质复合型的师范生;(3)本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存在“重常规教育实习、轻顶岗教育实习”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作为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部第一批本科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从2007年起以培养优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目标,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同类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二、指导思想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坚持协同创新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 坚持协同创新理念,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机制壁垒,促进人才培养各种要素与资源汇聚融合,借鉴与超越国外经验,创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特色专业。

2. 遵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2010)、《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结合中国国情、社会需求、科技发展,创建教育技术学特色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3.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启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4号)的要求,针对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与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电化教育馆、电视台、IT企业等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4. 聚合资源,有机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创新力量,创建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5.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内专任教师到基础教育部门、电化教育馆、中小学校进行交流实践;建立行业人员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发展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6.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师范生技能培训与信息技术动手能力培养,建立学生到基础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电化教育馆、电视台、IT企业等实践基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实习机制与考评机制。

三、实施方案

通过“提问题、搞调研、定目标、搭平台、建模式、出机制”的技术路线,有序地开展本特色专业的各项建设工作。

1. 开展需求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

广泛调研了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国家教育宏观政策导向、中小学校对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才需求,从而明确教育技术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2. 研制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研究制订适合信息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加强教材建设与双语教学

注意课程内容与实验内容更新,充分反映本专业的新发展、新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内容,建设课程教材与优质资源,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4. 搭建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平台,改革实践教学

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行业等参与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优化教育实习环节,探索多元化的教育实习模式。

5. 改革教师的培养使用机制,提升质量

培养与引进并重,制定吸引、培养和激励人才的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适应本特色专业需要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四、创建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突破师范生培养机制壁垒,有机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创新力量,积极推动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教育信息化部门、地方中小学校、IT企业、国外高校的合作,创建高素质复合型师范生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相互拉动、整体加强、共同发展。

1. 开展院校协同培养,充分实现学术资源共享

选择教育技术学科有影响的国内高校,实施校际合作计划,搭建院校协同培养平台。(1)学生交换。如派出陈虹妃等赴陕西师范大学学习,接收西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同学前来交换学习。(2)师资建设。合作开展师资建设。交流借鉴,如学院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展教授互聘。(3)科研合作。就本学科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合作研究、互通学术信息、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4)教材开发。联合兄弟高校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材。

2. 开展院所协同培养,吸纳教育技术学科前沿成果

加强与各类教育信息化研究机构的专业人才协同培养:(1)机构合作共研,共同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2)师范生参与研究,增加师范生参与研究的机会,提升研究意识和能力,如与协同教育研究院、学院远程教育研究所、信息传播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给师范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

3. 开展院政协同培养,支持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的专业人才协同培养。通过与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中心、教研室合作,锻炼和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例如,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合作开展了《教育信息化促进广东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与广东省中山市、肇庆市合作建立了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以及广州市天河区等地教育局合作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

4. 开展院地协同培养,支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

加强与中小学校的专业人才协同培养。(1)指导一线教研。本专业教师主动参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等教学研究,提供指导。(2)学生跟岗实践。结合用人单位需求,锻炼和培养专业人才。如通过导师带队,派遣研究生、本科生到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进行实习观察、跟岗实践等,提高了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上岗能力和就业地区覆盖率,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

5. 开展院企协同培养,增强师范生的媒体制作与技术能力

与IT企业、教育电视台合作,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媒体制作与技术能力。例如,本专业和广东省惠州市TCL集团签订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合作协议,创建创新实践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签订建立广东数字教育研究院的合作框架协议;与广州联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为推动广东省教育信息化进程服务。

6. 扩大国际交流协作,拓展学生的专业学术视野

通过多元渠道吸取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1)专家讲学,如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部主任苗逢春博士等为本专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2)师资进修,如组织黄昌勤、穆肃、况姗芸等一批年青骨干教师赴欧美等国进修;(3)学习交换,如派出师范生分别赴韩国汉阳大学、新罗大学,美国俄亥拉荷马州中部大学、恩波利亚州大学等开展短期实践、交换学习等;(4)双语授课,如归国博士赵建华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教育”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等。

五、创建“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

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以培养优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目标,全方位改革师范生培养方案,创建了“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结合,更新课程内容结构

设置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课程设置(如图3所示),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 三结合,开展教学改革。(1)更新课程知识。综合前沿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紧密关联。例如,徐福荫、胡小勇教授参与编写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把教材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徐福荫教授主编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培训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徐福荫教授主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把实验教材内容融合进本专业课程中。结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置的课程模块要求,本专业相应开设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概论”等课程;结合基础教育开展机器人竞赛要求,开设了“机器人原理”等课程。(2)注重能力培养。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以“以生为本、知行并举”教学理念为指导,设置本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创新训练体系。(3)开设人文类、科技类、创新训练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等。

2. “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搭建实践教学体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了“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 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三类型、五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探究、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材建设。(2)校内实践创新体系。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研、竞赛类立项和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型项目提供支撑,建构了校内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3)校外平台扩展体系。建立基础教育部门、电化教育馆、电视台、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例如,与广东省中山、肇庆等地合作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广东士丹尼电脑动画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动漫制作实验室,为学生创造校外学术交流的机会等。

3. “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竞赛”三结合,强化创新技能训练

开展“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竞赛” 三结合的创新技能训练。(1)创新实验。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载体,组织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外科研。通过导师提供选题,组织本科生在课外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及早进入学科前沿。(3)专业竞赛。开展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DV作品大赛等系列专业竞赛,找出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点,建立课程教学与专业竞赛、创新能力培养相对接的机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4. “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三结合,优化教育实习环节

针对如何将本专业师范生职前培养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有效衔接的问题,坚持时长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开展“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 三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1)科学编队。一种是统一编队,选拔优秀教师带队组织师范生成立实习队伍,在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倡导异质分组,特长互补;另一种是混合编队,将本专业师范生与其他专业师范生组队,委托实习学校全面指导,促使学科互补,形成良性循环。(2)顶岗实习。将常规教育实习拓展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顶岗实习(如图4所示),分别与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中山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省肇庆市)、我国西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教育部门合作,开展用一至二名本专业师范生顶替一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将教师置换进行脱产培训。(3)专项训练。在实习过程中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要求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要求设置实习内容,通过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班主任、科研调查、校园信息化建设等专项任务,全面提升本专业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5. “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从师范生入学到毕业,建立了“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导师指导。(1)专业导师。在校期间,学生以小组(4~6人)形式由院系分派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负责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业指导和非学业帮助等。(2)实习导师。教育实习实现“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专业导师兼任或其他老师担任,校外导师则由实习学校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教学骨干担任。学生在实习单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由校外导师进行考核评定,再由实习学校加以确认。(3)论文导师。实行师生“一对一双向自愿选择”和“一人一题”的办法,选题来源多样化,包括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选题、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选题、师生共同协商提出选题等。

六、成果创新点

1.创建了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为国内同类专业首创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突破本专业师范生培养机制壁垒,有机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创新力量,积极推进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院校协同、院所协同、院政协同、院企协同、院地协同、国际交流,创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从而,相互拉动、整体加强、共同发展。

2. 创建了“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同类专业首创

以培养优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目标,全方位改革本专业师范生培养方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结合,更新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搭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竞赛”三结合,强化创新技能训练;“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三结合,优化教育实习环节;“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创建“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需求,培养本专业高素质复合型的师范生。

3. 创建了“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三结合的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为国内同类专业首创

将常规教育实习拓展到“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三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采用统一编队和混合编队两种科学编队方式,分别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教育部门合作开展顶岗实习,设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班主任、科研调查、校园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训练实习任务。从而满足不同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升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七、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深化教学改革,显著提高本专业师范生培养质量

本成果培养了一批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师范生。2007年以来,学生获得113项省级以上奖项,其中2项国际级奖,79项国家级奖;学生就业率高,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

2. 成果辐射广泛,社会反响好

本成果先后在华南师范大学校内、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经验交流会、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以及东西部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议等学术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和成果推广,国内外同行对本成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J].浙江教育技术,2010,(3).

[2]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吴鹏泽,黄碧云,付俊.加强国家级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23~27.

[3] 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5):3~9.

[4]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叶力汉,胡小勇.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9~42.

[5] 秦炜炜,徐福荫.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对比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3):100~105.

[6] 刘广,徐福荫.美国专业认证体制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J].电化教育研究,2007,(7):86~90.

[7] 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2~37.

[8] 徐福荫.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28~32.

篇11

1 引言

教育技术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实践的技术,从视觉教育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无一不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教育中来。教育领域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的确解决了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为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我国教育技术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颇深,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侧重于技术层面,而较少从美学和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对教育技术人文方面的研究略显单薄,这就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普遍存在的人文因素萎缩,哲学意识淡化,出现偏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甚至技术至上主义等倾向,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不相符合的[1]。要解决教育技术中技术和人文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得树立一种科学的人文思想,并进而以这种人文思想来指导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其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而美学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人文思想。因此,将美学引入教育技术,构建正确的教育技术美学观,在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统治力量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2 教育技术中的美学形态

2.1 科学美科学美是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美及其内在规律的真实反映”[2]。真善美的统一,是科学美的完美写照。科学美表现在教育技术中,首先在于它的“真”,即要体现出科学理论中的客观规律和理性概念,它们反映了科学理论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美。教育技术如果能真正体现科学美,就能够用美的教育去影响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学习者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使其能够在美的意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效率。而善是指事物相对于人的功利需要的价值,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学习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一种善。同时,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满足人审美方面的需要。真善美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以人作为价值主体,要求教育技术在追求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多地重视人的本质。

2.2 教育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美的发展历程,而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因此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美感。教育美是指教育本身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能对教育中的审美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美的体验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技术应该充分体现教育中美的意境。首先,教育技术本身应该具有审美价值,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审美品质和伦理道德品质,这是人的本体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学设计应该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运用艺术手法来体现教学法。例如,多媒体教材中使用富有艺术性的图像、色彩、音乐等艺术手法,可以使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3 形式美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美感。教育技术的形式美集中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多媒体课件的构成元素包括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静态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等,而动态元素则包括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课件是在教学理论、艺术理论等指导下,将知识的表现形式从原来书本的单一表现形式转变为多媒体的复合表现形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材料。作为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课件主要强调的是形式美,即整齐美、均衡美、调和对比美、节奏美。

2.4 艺术美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美,它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教育是教师创造性的活动,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将艺术美运用到教学中,把抽象、无形的知识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教育技术的很多方面本身就是艺术创造过程,如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等,本身就是一件件美的艺术作品。

3 美学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从一开始就和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萧树滋先生在其《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概论》等著作中就曾明确提出美学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刘雍潜和李龙编著的《教育技术基础》中把美学作为技术基础中的一个内容。近年来,教育技术专著将美学或艺术理论明确列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基本上没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内对美学的重视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上,美学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它在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艺术化及其美育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1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本化的关键教育技术历来关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善,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机器的过多使用弱化了人的潜能,并且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媒体在很多场合下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本身,而忽视其中的教学内容。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有没有对技术的本质意义和深层价值进行探讨,其解决之道在于用正确的人文思想去指导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实现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平衡。从本质上讲,美学是审美领域的人的哲学,它以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窥视人内心世界的美,并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思想自由。因此,把美学引入到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中来,将会“使教育技术更加人本化,更有利于教和学,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3]。

3.2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艺术化的理论基础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和艺术具有相同的本质,艺术乃是现代技术救渡的道路[4]。技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艺术,艺术是技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同样,实现艺术化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因为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教育技术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发挥到极致。美学是所有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它从哲学的高度去探讨艺术的一般规律和艺术美的问题,包括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和批评的研究。教育技术的艺术化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的艺术化,而美学就能给它们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例如,教学设计要强调科学美和教学美;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界面的友好,色彩搭配的协调;教学过程则要讲究语言的流畅、优美,声音要清晰有致,富有感染力,这些都属于美学的研究范畴。

3.3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美育是教育,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教育中,其主要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感,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其人文知识的修养。教育技术中的美主要体现在媒体美和教学设计美2个方面,它们都具有美育的功能。媒体美可以美化教学环境,并满足学生物质、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敏锐;教学设计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美育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包含丰富的美育思想、美育方法,这些都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美学也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中体现了多种美学形态,同时美学对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艺术化等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却往往忽略美学对其深层次的影响。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使各种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研究者必须深刻反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将美学引入教育技术,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美学观,使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和艺术化。

参考文献

[1]廖宏建,冯奕兢.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启示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