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04:36: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教育之症;本质;回归
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怎么了?出路何在?
一、大学教育之“症”
(一)“适应”僭越“超越”。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追寻真理、超越自我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与超越相对应的是适应,超越与适应相互对抗和平衡的过程演绎着教育的主旋律。比如,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人文与科技。然而,在市场、物欲、金钱、文化的多元冲击下,适应借越和窃居了超越应有的位置,开始以主人的身份引领教育的航向。教育失去了昔日的精神光环,逐渐沦落为名利的俘虏和工具。资本天然具有攫取绝对剩余价值的倾向,在市场的驱动之下,它向任何可能的领域伸出触角。教育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尤其是“传道”,更是教育须臾不可离的“生命线”。但在一波接一波的改革浪潮中,资本在市场的积极配合下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教育也没能幸免,没有坚守住精神底线,半推半就地成了资本与市场的婢女。美国经济学家A.M.奥肯说:“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必须被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这个范围不能包括教育。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认为,由于知识传授和知识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大学不适合作为一个赢利性组织存在,如果大学以利益为导向就丧失了大学的根本精神。遗憾的是,一些大学已经把赢利当成了唯一的价值追求。
(二)“科学”僭越“人文”。
文化轴心时期,东西方圣哲在相互隔绝的地理环境中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表达了相同或相近的志趣。无论是老子尊道贵德的思想,还是苏格拉底德性即智慧的阐释;无论是孟子舍生取义的豪情,还是柏拉图献身真理的执着。无不映射着同样的人性光芒。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为迎合封建专制的需要,不但大力倡导“罢黜百家”,还儒学精神,提出了独尊被其篡改的“犬儒”,致使中国文化的主脉偏离道统,成为历代皇帝粉饰太平的工具。无独有偶,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门下求学二十多年,最终没能领略他老师的思想精髓,不无遗憾地离开了。可他却开启了近代文明的序幕,在诸多应运学科做出了辉煌的成就。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西方文化终于挣脱中世纪宗教枷锁的束缚,义无反顾地走向世俗,随之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工业革命。人类以近似几何级数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拓展认识领域,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科学理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近代科学“可以概括为以数学为基础的经验理性,即理性逻辑推理与实验经验构成的富有张力的知识建构”。无疑它是一种了解宇宙、认识世界的可靠和富有成效的方法。然而,对科学的盲目推崇致使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科学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肆意泛滥,导致人文关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日益被边缘化,“有知识没文化”的大学毕业生是科学主义僭越人文关怀的自然恶果。
(三)“物质”僭越“精神”。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的强烈的程度和优先程度是不同的。越底层的需要,越关系到生命机体的生存的需要,人们对于它的追求就越迫切,因而表现得就越强烈,其对于高层需要来说就越具有优先性。马氏这一观点是对普通人实然状况的论述,并不是应然状况的结论。换而言之,其理论的合理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对一个人来讲,物质与精神的需要须臾不可离,在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更为根本。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孟子倡导“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宁可饿死不吃周朝粮。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诚然,这些是个案,是一种特殊情况,但普遍性就蕴藏于特殊性当中,没有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终极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正常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不过,这是有条件的,一个人应该经历人性启蒙、人性觉醒、文化自觉等阶段,最后实现精神超越。古圣先贤以及很多仁人志士都经历了这一心路历程,他们的高尚行为是精神达到一定境界的自然体现。
二、大学教育的本质
中国早期思想家们充满自由主义的气质,孔子的气魄、老子的深邃、屈原的悲壮,庄子的神奇,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诗性气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教育精髓的终极追求和整体把握。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对普通人来讲,其路径只能是学而后知。不过,知什么?是日用知识吗?非也。孔子自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无论“生而知”,“学而知”,还是“困而知”,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道的不懈追求。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早期的语境中,教育的核心就是“传道”、“悟道”和“行道”,舍此,则失去了教育的旨归。道又是什么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历史文献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可见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相同,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对道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固定的内容。
从以上引述可以看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就人自身来讲,主要体现为道、德、仁、义、礼等伦理道德思想。怎么学道呢?孔子针对当时人们的修养水平,主要倡导“以仁进道”,当然,像颜回这样具有很高悟性的学生,自然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精髓。老子更为超脱更为根本,他指出“为学日益,闻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对于日用知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常道”,就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积累,而对于“绝学”,也就是“非常道”,就是弱其志趣,损减私欲的贪心,“反也者道之动 也。”由礼而义,由义而仁,由仁而德,由德而道。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对“道”的学习体证是一以贯之的。《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学记》提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与教育同义。孟子感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在中国古代最早将“教育”二字连在一起作为
个词而使用的。王充更加明确具体地提出“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朱熹“五伦”教育思想,在核心也在于成人进道。总之,对道的体认,淳德体道,淳德归道是早期中国教育的真正内涵。
三、大学教育的回归
1、博闻强记
由于在中国的英语课堂内,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国人,教学环境决定了仅仅依靠课堂内有限的输入无法适应大量的交际活动要求。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记忆能够解决输入不足的问题,即博闻强记。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输入方式,记忆是投入了更多注意力的输入。而中国有诸多的古训如“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论中外教学,都把输入放在首位。多读是多背的前提;多背是促进所读语言内化的输入活动。
2、语感的重要性
语感(languagesense)应是言语(parole)到意念(meaning)的逻辑转换(logictransfer)的能力,换句话说是一种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反映。它含有很强的文化因素和对语言惯例(convention)的认知。语言知识分为两种—显形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取自Bialystok语言学习模式),而培养良好的语感便是增长隐性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人们语言的敏感性。通俗地说,当我们听别人讲汉语时,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语法,这就是大脑语言中枢的作用,也就是语感。因此,语感就像一种下意识的反映,能在交流中迅速地针对信息产生回应,从复杂语法中解脱出来,正确和及时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3、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任其自然,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博闻强记是在熟悉语言材料上的高要求,背诵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词汇、词组还是习惯的表达方式,只有牢记在心,它们才可能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背诵促进了语言现象的积累,增加了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度,养成记忆表达法的习惯从而促进记忆。
二、模仿英语中的表达方式。
模仿习惯在语言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模仿,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同样如此。模仿主要包括对语音、语调以及说话神态的模仿以及上学之后对文章的模仿。例句在模仿中的作用由为突出,例句中同种词汇的不同用途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和使用场合,这是一种迅速有效扩大词汇量的可行方法。既然是学习他国语言,就要在发音和腔调上尽量向他国人靠近,才更有益于口头的交际。同时要从行文方式到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上寻找模仿的空间,很多学生不喜欢模仿,甚至喜欢汉语式英语的标新立异,这是很危险的。当然,在国内汉语式英语具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如果能够更好的贴进人家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与不同国家人群间英语的顺利交流。
英语语句中的思想模仿也很重要,将英文材料中的中文译文回译成英文然后比较也是一种模仿锻炼。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采用别人的译文,二是自己先翻译成汉语,然后再把汉语用自己的习惯回译成英文,然后与原文对比。这两种练习都可以积极内化语言知识,因为出现在对比中的差异,正是语言文化的差异,与各自思想长期的形成最后定性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些正是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注意了这些环节以后,在日后的交流中会更轻松。
三、要让学生敢说
敢说是一种胆量,是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因素。喜欢讲给别人听的人往往读书时比较仔细,会格外注意所读内容的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因而较常人口头表达的能力强。但是往往由于环境因素,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上处于腼腆,惟恐讲错了遭人笑话,因而对讲述往往产生恐惧感,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自卑感。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另一方面从学生心理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的问题。
1、学生自我对话训练。
自我对话是指独处时自己设置情景或就某一话题在想象中与人交谈。自我对话的重要性在于他是一个想象者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选择表达方式、修正表达错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会给自己创设一个情景,确定一个话题,然后不断地向自己提问、再回答,自我对话者会考虑到这一情景或话题下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自我对话的意义还在于它能使学生发现自己要说的话,这会有利于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并学会地道的表达法。
2大学体育教育内部环境的表现
相对而言,大学体育教育资源涉及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其他软硬件条件等。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规范配置必须建立在学校的各类工作关系基础之上,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与实践中的科研方向的关系。内部环境的生态化还具体体现在学生、家长在教与学方向上的促进。大学在任务上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培育和培养,它在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办学条件与体制制度、行为模式与精神文化等方面共同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从而对学生的行为方式等方面造成了明显影响。然而,现实的环境逐渐改变着学生的自身行为,会对个体乃至其他个体身心的发展产生显著改变与影响。通过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3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3.1整体性的原则
一般而言,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能不能具有整体的观念,能不能以整体的观念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维护学校及学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是举足轻重的。种种因素加上人为因素,导致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从而,造成了效率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从而使得大学体育教育的效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与实现。对此,必须要在认识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整体,更要注重局部等要素。同时,不能把全局忽略,因为它也会在局部影响进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局部的要素会大于整体的要素并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学教师乃至学校要在资源配置、政策措施、组织结构等方面做好准备下足功夫,继续使学校的每个部门、每条战线、每个领域等管理都保持整体持协调平稳,充分达到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经过审查和评估采取具体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并成立检查机构等,协调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内部相关要素的关系并充分保障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顺利进行。
3.2控制性的原则
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自我调节能力、自我维持能力等特点系统[4]。如若系统达到并查过载力极限时,会从一种协调状态向另外一种协调状态进行转移。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转化以及演变规律也极其相似。要确保系统内部的环境的稳定性,要遵照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规律,切记勿走大学体育教育的过快发展路子。还有通过机制调节并提高系统的承载能力保持系统状态的运行并向最高一级状态迈进,继续加强大学体育教育水平与质量并实现提高与提升。进而控制并协调好高等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以及系统环境,另外,还要根据大学体育教育的相关标准和高等大学体育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等,合理的打破旧平衡状态并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新平衡状态。
3.3动态性的原则
相对而言,一个动态性的系统被称为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它不仅会受到系统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制约限制,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相关系统的制约限制并根据时间、地点以及人们不同奋斗程度等发生变化。要实现并保持学校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时常开放,真正实现其与外部系统在信息、物质以及能量上的联系,使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朝着系统的方向不断的积极演变。对此,要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切实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尊重高等学校大学体育教育,密切关注高等学校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还要以高度眼光、宏观把握以及敏锐的视角,牢牢掌握系统发展的态势,及时发现系统产生的各种问题,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协调性以及稳定性。
综合性大学中的美术教育分为专业美术家、专业设计师及业余爱好者的培养。这看似不同的受众结构却包含相同的本质: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法的简单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熟悉美术发展的历史,具有欣赏美术的趣味和评价美术的洞察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合理的美术教育课程构架。因此探讨合理的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课程构架,应依据受教育人群培养目的的不同侧重来构架课程组群。
当前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课程构架,亟待所有的教育实施者,抓住美术教育的本质,综合我国的实际教育现状,探讨行之有效、较为全面的课程设置。
二、探讨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课程构架合理性的重要性
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中举足轻重,早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就开始制作图像来传达沟通。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的至关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在大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近年的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对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关注美术教育将如何深化,才能发挥对身处其中学生的最大教育潜力。
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教育课题,健全合理的美术课程构架成为首要的研究目标,这样更有助于增进各类美术教育的发展实效性。同时,我国美术教育发展时间短,西方对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近年来对中西方美术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经验欠缺整体、系统化的了解和把握,造成了“断章取义”“生搬硬套”,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的某些混乱局面,影响了我国美术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艺术教育史也经历了从专业艺术教育转移到普通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曾经受到学科构架合理性探讨的困扰,激励了西方教育者探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决心。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在全面研究艺术史和艺术教育史的基础上发展综合性大学合理的美术课程构架。
三、综合性大学的合理性美术教育课程构架
我国的设计专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培养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频繁,促进了各艺术间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事实是视觉设计较绘画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现象,这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前这种教育商业化的运作当中,美术教育的课程构架势必带有了非常强的功利性目的,特别是在培养大量专业设计师时,以大量跟进的设计专业课的设置为例,有些院校一味地简单强调手绘写生课、设计基础课和艺术史课程的缩减甚至取消,同时弱化了这些“重要课程”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本身单薄的艺术功底更加苍白。再以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越来越重视技法的简单训练,似乎这样就符合了社会需要的实际操作,事实上,这可能对于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人群通过短暂的电脑学习便可以达到目的。因为社会上的电脑训练班更为行之有效,甚至跟随书籍的步骤操作便可以简单实现。因此对于这一类学生培养课程的设置,要强化课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评价和赏析艺术的能力。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源远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单一范围内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而绘画协会的行政管理作用更是引导着艺术的较单一创作方向(少数管理人群制定),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因此综合性大学对于专业美术家培养的最大误区就是受绘画单一思维和行政思维的制约,课程设置完全是旧有模式,现有传统绘画的招收规模必定逐年萎缩。事实上图像复制时代以及设计艺术化的理念,早已模糊了绘画和设计的边界,这应该成为综合性大学专业美术家培养的新契机。大幅度改革课程设置:要精简技法和写生训练,艺术史的探讨更应该延伸到近代当代,特别要重视图像艺术领域的创新理念培养。
综合性大学中非专业学生的艺术培养并未真正受到应有的关注,甚至有狭隘观点认为艺术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今天综合性大学首先没有一个针对艺术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基本课程设置计划,只简单地停留在人文选修课范围,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而有些学生盲目填报选修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难以培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必将流于形式。因此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艺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整合课程组群,使学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使“选修”转化成“必修”,使艺术课程构架设置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结语
我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改革时间短,课程的构架一直还处在摸索阶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业艺术教育研究队伍,共同追求一个健康一体化的教育目标。当然,理想的教学实践方法也会随着新的教育目的而产生变化,教育研究者一定要运用敏锐的触觉去发现。
参考文献:
[1](美)阿瑟·艾夫兰著.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博雅教育提倡把知识作为课程传授基础,在保留学习知识为主体的特点下,培育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追寻真理过程中,对知识、行为、思想、精神才智的统一,提升学生自我能力实现标准。
1.2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成为博雅课程的首选内容
科学教育是针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培育,确立其理性思考方式的专门学科。人文教育是针对学生特性和对问题的判断解决能力创建的学科,侧重点为培养人文情怀,显露个性和确立人格特性,在社会、自我、人类、他人各式问题、价值中体现超乎以往的体会和理解。人文教育需要培育的是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自我价值,具有应对挑战、团队合作的能力。投入实践中可以做到敬业、善业、乐业,始终保持不间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以上,为社会生存以及个人生活处理方式所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
1.3博雅教育所包括的三种层次
第一种,专注学生各层面发展状况。通俗来讲,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到自爱、自尊以及对道德的判断,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第二种,培养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简单说,就是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学科知识能力,使学生具备工具类知识,与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力相适应。第三种,个人能力的提升,能力包含广阔,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之一,实践才是个人能力中更重要的方面。书本是我国教育固有模式,考试是教育核心,学生往往通过对知识的理解、熟背来取得高分,而这些都不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创新能力和对工作的胜任能力才是社会最需要。
2博雅教育作为教育革新内容,被应用于当今大学课程中
博雅教育将教育从专业、知识教育向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转变。为实现个人实践、判断、创新为基本教育点,应展开以博雅理念为基础的教育课程。
2.1科学课程构成中,将“学会选择”作为向导
当今社会以现代化、信息化为主,选择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人生重要课题。博雅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以尊重为前提,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题学习,对知识能力进行优化,完善以往课程包含的硬规定缺陷。
2.2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性,使课程行之有效
大学教师通常有较深的教学水平,但授课形式为固定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模式进行变化,根据模式、考核、内容做原则内的调整。老师不再以“浇灌”为主,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分享意识逐渐形成,课堂上交流合作增多,个人优势能力得到完善或展示,促进学生各方面社会所需能力的发展。以上均是博雅教育的基础理念。
2.大学体育文化教育亟需重视审美教育
谈到体育与美育,学者们都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希望在教学中做到体育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国教育学家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传统教育思想,把体育与美育都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体育与美育的相互联系[。体育审美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追求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体育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教育,它是多层面的教育,即与身体有关的生理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在体育教育的过程既要正确地引用审美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享受,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将其培养成有较高审美素质的人。审美教育是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社会和人群。我们对于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运用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世界—认识—记忆—思考—知识—考试—改造;生活—感受—体验—情感—艺术—欣赏—生存。以前我们的教育比较少地关注学生们内心的真实体验,而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肯定,我们还非常渴望寻求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是当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识。人只要正常地活着,没有感觉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能力退化,人们变得粗俗、简单,甚至麻木,人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正在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和网络提供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无限可能,现代交通几乎消灭了空间的隔阂。所以,离别变得可以轻描淡写,我们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们每天端坐在视频前,与外界在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的关联中,我们的感受能力渐渐变得迟钝,感受空间渐渐变得狭窄,就算“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没有感受能力,作为“感觉”的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外部条件;人类未来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础之上,这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而唯一专职用来激发、保持、丰富人们感受能力的东西就是艺术、审美。审美依赖的是心灵的敏锐、情感的丰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识往往可以掩盖和扼杀敏感性和想象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丰富知识却不知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养出具有专门技能但却没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工具”。所以,当前通过艺术欣赏和审美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情感体验场所、经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索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文化中审美活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需要学生个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体育文化的审美教学课程的开设,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生活,追寻幸福生活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2.2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知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智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各自都不是封闭的。美育与智育间存在着必然的双向互补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双向互补关系,才使美育能够感知、学习,体会真、善、美。
(1)审美教育对象本身的认知价值。
审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审美对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价值。可见,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内涵,在一定范围内跟知识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价值。至于美丽的大自然,则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具有这种双重价值,因为它既是艺术和审美的对象又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对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而对于自然艺术认识和审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确地把握客观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2)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学真理和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方面,它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逻辑活动,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就是灵感、顿悟、直觉和想象等。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科学家往往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而没有所获,而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却灵光闪现,获得了突破,这已为许多科学事例所证实。事实上,科学活动中的直觉,跟审美直觉有某种相通之处,即都是在感性直观中通过想象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创造思维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这里,如果说灵感、顿悟、直觉(包括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重要意义的话,那么想象力意义则在于它是创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最活跃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力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主要标志。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不仅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3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
对生活的兴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一个对某项事物毫无兴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兴趣、爱好是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原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丽的,有许多生动、富有灵性的东西,对于那些未知领域的神奇魅力,人们总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探求的。
2.4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人格是个体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心理素质的整体组合。知识、意志、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而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以及智力结构、自理结构和情感结构等稳定的心理机制,则是构成“自成统一”的人格心理的基础。人格完善是一个过程,而且要求全面发展。人格就是由知识、智能、道德、意志、情感、审美力等内在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在这种系统结构中,人的全部本质特征,都是人格系统结构中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审美教育在于完善人格,而完善人格则又是由知识、情感、意志品质组成的整体结构,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二、国民性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大学教育中强调国民性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全体受教育者获得艺术的熏陶和文化的洗礼,使得心灵更美好健康,感情更加丰富充实。
1、普及性
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着重强调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普及性的艺术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关于美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艺术的创造、欣赏的基本要求,从这种程度上来说,国民性艺术教育就是一种极具普及性和普及要求的教育模式。
2、综合性
众所周知,艺术的学科的分类很多,而且每一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在具体的学科下又包括相对独立的课程。大学阶段是专业人才培育的阶段,大学生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学习任务之外,除非个别有某种艺术特长的之外,大部分学生无法也不可能深入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的门类之中去。因此,国民性艺术教育的综合性是大学艺术教育所需要强调的特性之一。在进行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过程中,对艺术门类、艺术知识的综合性认识、了解和学习,在微观上了解和掌握艺术的技能、技巧和基本特征,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艺术的特征与规律,从而具备对美的欣赏能力。
3、艺术性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使之转移到自身人格的优化上来。其本质在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所以,大学国民性艺术教育必须强调其艺术性,这是相对于其他非艺术专业来说的理性认知。
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加强国民性艺术教育力度的建议
要改变艺术教育的现状,使国民性艺术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就应当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突出矛盾、使国民性艺术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充分利用民族艺术形式的优厚资源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财富,也是我们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根基,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要发展国民性艺术教育,就应该鼓励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如民间相声、坊间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精品补充到教材中去,并鼓励课堂上的学生走出校园开阔学习视野,不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达到真正实现艺术的实用性的目的。从无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中创造灵感。
2、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提倡国民性艺术教育
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于劳动,艺术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其成果也必将服务于大众。通过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国民性艺术教育环境,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和谐化的必然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基础文化设施,都可以作为艺术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在网络上,各类网站更是要注意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精心策划选题和传播网络资讯,编纂、出版并推荐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强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文化艺术读物。总之,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艺术、倡导文明的健康的艺术观念。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文化气氛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大学的理想》是其关于大学教育的一些列演讲的集合。纽曼作为人文主义教育者,对18世纪末以来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狭隘的专业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其观点深刻影响着当时及后世世界的高等教育发展,以至于科尔评价说:“在纽曼以后的所有关于大学教育的论著都是他的演讲和论文的脚注”①。
一、大学和教育:“大学是自由教育的场所”
纽曼在书的前言部分就明确了自己对大学的定位,“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他认为大学应该平等、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为了使人变得有学问,也不是为了工作作准备,也无法使人变得崇高神圣,而是为了获取知识作准备。”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是训练人的理智的地方,而不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向学生灌输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的知识。
大学是自由教育育(liberal education)的场所。“自由”(liberal),是与奴性(servile)相对的,纽曼所谓的自由,强调的是心智的参与,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运作。“教育”,在纽曼看来,虽然粗浅地了解一些化学、地理、政治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知识分支,是一项引以为豪的成就,但却不是教育,因为它们“无助于理智的形成和培养”。
自由教育就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是习得的判断力、敏锐力、洞察力、见识力、心智的理性延伸力以及才智的自制力及沉着力的训练过程。大学是自由“教育的场所” (place of education),而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 (place of instruction),因为教学教授的是实用工艺技术,对心智本身没有或很少有影响。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纽曼认为,对于大学教育,“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这里的“知识”,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纯粹的知识,而是自由知识,“具有工具和结果双重性质的知识被称为自由知识”,这种自由知识既是获取其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心智和理性),其本身又是一种实用的知识(学识),“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
自由教育的目的不纯粹是为了知识,或者说是为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才智的扩展,对思维方式的训练。一个人即使纯粹的知识再渊博,但没有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构建概念的能力,没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那么他就不能算是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是接受过真正的教育。“对十来门学科的泛泛了解就意味着博学(这根本说不上),而不叫肤浅了(这才是真正的肤浅),这是错误的。”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早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对照,进行消化吸收,使之融入我们原先的思想内容。惟其如此,我们才会真正感觉到,我们的心智在生长、在扩展,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由此可见,纽曼将对人的心智、理智和思想的训练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三、大学教育的方式:“联系与综合”
如何实施自由教育,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训练?就是需要在大学中开设各个门类的学科,因为知识所有的分支是相互联系的,构成知识的各门科学是相互联系的。
纽曼认为,“一门科学被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时所产生的意义,与一门孤立的科学在没有其他科学的保障情况下所产生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举调色为例加以说明:选择不同的颜料,会调出极为不同的色彩效果。红、绿、白三种颜色,根据不同的配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样,一个知识分支的主旨和意义会碎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匹配的其他知识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学生只囿于一门学科,那么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这样做会限制学生的心智发展。”
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获取真正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综合。纽曼称智力的这种联合与协作,这种扩增与发展,“势必是一个训练的问题”,而这种训练就是大学的教育方式。
四、大学教育之自由与专业:“好”与“实用”的关系
对于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纽曼用“好”与“实用”来说明。书中纽曼举了健康作为例子,在这里,笔者通过描绘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说明健康和自由教育之“好”与“实用”的关系。
图1 健康和自由教育之“好”与“实用”的关系图
如图1,我们呵护、珍惜、锻炼身体,才能拥有总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好事,但我们无法指出健康所能发挥的确定的、独特的作用或结果。我们用健康的身体去参加劳动,就会获得工作或报酬,这就是实用层面的了。因此呵护、珍惜、锻炼身体是好的,其目的是身体健康;也是实用的,因为能通过健康的身体参加劳动获得工作和报酬。
同理,自由教育是好的,能增长学识、训练理智;也是实用的,因为能将学识和理智运用于实际工作获得报酬。“自由教育即使在实用的范围内也远远高于通常所说的实用主义教育”,因为自由教育培养的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智的头脑,有能力马上从事专业性质的工作。
但是作为本质的目的,则是在图中的A区域,锻炼身体的目的是身体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广学识、训练理智。“如果自由教育在于理智的培养,而且如果这种培养本身是好的,那么我就无需再深入了。”B区域的情况只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的,这种结果当然也可以不通过A过程得到。纽曼并不否认这种实用的结果,而“只是否认将某种技能、职业、专业、行业或工作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专业教育却恰恰如此“以实用为目的”。
五、大学教育与宗教:“理想的大学需要宗教的信念”
纽曼提出:“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绅士。”大学应独立于与教会的关系之外,宗教的介入会使大学在履行其智育职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稳健。一方面,根据“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和“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若不把神学包括在内,不传授普遍知识,那就不能称其为大学。另一方面,如果教育训练的是智力,那么对良知的渴求以及对情感的磨砺,必须来自它处,在纽曼看来,他们必须来自宗教。
六、结语
在教育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重温纽曼对理想大学的论述意义深刻。教育要训练人的心智和理性,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学不应是满堂灌,而应是引导和疏通;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应该启发和思考;教师不应是教书匠,而应是灵魂的工程师;学生不应是盲目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会理性分析和感性阐发的有活力的人。虽然纽曼的某些观点由于受到时代和社会现实的限制,不够全面和客观,如没有看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一面,忽视了大学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社会现实实际需要的影响等等,但总体而言,他的大学理想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因如此,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仍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更好地处理高等教育中正在凸显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梅・亚德利. 大学的理想(序)[A]. 纽曼.大学的理想[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 徐美娜. 纽曼《大学的理想》中的教育思想精华及启示[J]. 教育探索,2011(10):1-4.
[3] 徐少华. 大学的理想与大学的现实――对纽曼大学理想的寻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3-5.
[4] 易 洁. 纽曼自由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8): 115-118.
1、现代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之一,在中国的特定时期内还属于应试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3、大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台湾私立大学;“全人”教育;职业教育;多元教育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为一般高等教育和技职教育,一般高等教育称之为“大学”,偏重学术研究;高等技职教育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偏重产学结合。根据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资料,截止2012年2月,台湾共有高校159所,其中公立60所,私立99所,私立高校数量占总体的62%。铭传大学创办于1957年,设有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制,以商管类科系及设计类科系较为闻名,拥有台北市、桃园县及金门县三个校区。根据远见杂志及104人力银行的“2011年大学评鉴调查”,在“综合竞争力”评鉴中,铭传位居全台公私立大学综合评比第9名。万能科技大学位于桃园县,创立于1972年,有学士、硕士等学制,全校学生过万人,2009~2011年连续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全台湾公私立科大第一名。铭传大学属一般高等教育,万能科技大学属技职教育,这两所学校均由民间家族兴办,创立时间较长,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可作为台湾地区私立大学的代表。
一、注重国际交流,培养全球视野
台湾地区私立大学普遍注重国际交流,积极招收外籍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全球视野和团队精神,成为具有国际观与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这一方面是适应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招生的现实需要,更是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有效举措。铭传大学国际学院至2009年已累计招收70余国的学生,国际生达578位,人数当时居全台湾之冠。国际学院全部以英文授课,学生除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还须修习与大中华经济圈发展相关的特色课程。2010年11月,铭传大学经过数年努力,正式通过“美国中部高等教育评鉴”(MSCHE),成为亚洲第一所获美国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学。学校经常举办各项国际学术交流、参访与教育展览活动,建立多项有效交流及招收外籍学生的渠道,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从而使铭传大学的教育得以与世界接轨,同时打造国际化学习环境,拓展师生的全球性视野。
二、倡导“全人”教育,强调术德兼修
台湾高等教育素来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特别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学生文明礼貌,环保意识强。“全人”教育被许多大学作为培养思想之一。铭传大学采用本土化的教育模式,秉承“人之儿女,己之儿女”的办学理念,强调术德兼修。学校实行“严管勤教”的教学辅导政策,坚持严谨的考试制度(俗称梅花座考试,全校考试时间统一,位置为乱数排列,每个相邻座位的学生应考不同科目),并通过严教带动严管,实施品格陶冶,培养兼具责任感与团队精神的人才,追求杰出的教学、研究与服务成效,使毕业生不论继续升学或就业,都具备优越的竞争力。万能科技大学开设“专题制作”课程,以2~5位同学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有所创新或改良的专题成品。学生先通过课程学习如何选择指导老师、选择专题制作的题目、如何分组与团队合作、计划书撰写、相关数据收集、软件硬件设计与制作、专题制作报告书撰写等技能。作品完成后,学校从研究动机、方法与过程、创新性、实用性、预期效益等方面对作品内容进行初审,再根据简报、表达、仪态、技巧、海报等方面进行复审,挑出优胜者参加年度“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并对优秀专题制作成果给予奖励。通过鼓励学生积极从事专题研究,发挥创新思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重视职业规划,主张“学以致用”
台湾私立大学通常强调“学以致用”,将教育内容建立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活学活用。同时与产业界密切合作,大力促进学术与业界交流。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证照”(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就业辅导及职业生涯规划。铭传大学设有专业、工具(四年英语课程、三年计算机课程等)与通识三大类课程,再通过“专题研究”“毕业论文”或“毕业制作”等深度教育与训练,力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务。对于教师,则重视专业经验与学术表现,要求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必须兼顾理论与实务,以促进知识产业化和产业知识化。万能科技大学实施“双讲师”制度。“双讲师”指的是学校教师与业界教师共同授课的制度。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广泛邀请行业嘉宾来校担任“业界讲师”,定期举办专题演讲,增进学生对实务操作的了解,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通过业师,加强与业界合作,安排学生至业界实习或训练。学校开设一系列创业学程,例如“e世代美学养生服务微型创业学程”,将专业训练课程设定在美容养生、经络按摩实务、养生餐饮和美容店面设计规划方面,以经络养生理论与养生餐饮课程为中心,配合专业技能训练,聘请专业人员与化妆品、餐饮和商业设计三系的师资联合授课,使学生学习到专业技术,毕业后能立即进入职场,提升就业率。在台湾地区,学生考取证照的数量列入教育主管部门对升格学校的审查范围。因此,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技职教育,非常重视证照考试。台湾地区有专门机构掌管全台证照考试事务,教育主管部门资料库系统列出证照名称及代码,积极鼓励师生考取国际专业证照。万能科技大学对于学生实施“131”制,即“1”:学历证书;“3”:专业能力证照、计算机能力证照、英语能力证照;“1”:学生护照(自治干部经验+检定证照+才艺竞赛+研习+服务)。师生人手多张证照,成为证照“明星学校”。私立学校对于就业辅导及职业生涯规划高度重视。万能科技大学设立职业训练中心,接受青辅会、劳委会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公民营机构开设的委托培训班,承办各项失业者职业训练,协助当地劳工获得高技术层级的工作或转移至劳动条件较佳的行业。学校拥有的评鉴合格的技能检定术科测验考场数量,为北台湾私立科大之首。学校在台湾地区首创校园“求职媒合系统”,协助厂商求才登录,校友求职,实时公告工读及就业信息;设置职涯信息暨咨询区,每日由专任教师进驻辅导;定期参访校外实习学生,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四、打造数字环境,提供多元教育
台湾私立大学一般具有完备的多媒体设备,拥有数字学习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多元教育及终身学习机会。教室全面E化,教学十分便利。课程大纲与教材储存于网络教学平台内,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师生也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研讨,实现教学目的。铭传大学建有学生学习历程(e-portfolio)系统,包含个人资料、个人课表、体验护照、专业能力、多元专长、历年修课纪录及生涯目标等个人学习历程项目。教师亦有专业电子履历,用于管理个人教学、研究、辅导与服务等资料。万能科技大学的教室均联通网络,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课时,教师只须输入密码,登陆课程平台,即可播放PPT课件,并可随时查询培养方案、教学进度及课程大纲,十分方便。学校设置“学生学习资源中心”,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及知识提升的场所,使学习通道不限于教室或老师已安排好的学习计划,而能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五、促进教师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虽然是私立大学,学校的管理者对于教师发展仍然非常重视。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专门负责教师专业上的进步,推动再教育及教学水平提高,有具体的激励、培养措施。万能科技大学依托“教师资源中心”,设立教师成长网页,办理教师成长护照,举办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开发创新教材,进行教师教学成长训练,督导改进教学,规划中长期教学发展。建设“微型教室”,结合现代化的数字摄影设备,通过回顾影音数据和讨论等方式,结合教学理论及教育技术,在可控制的教学环境中,训练在职教师和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以改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台风、教学质量与水平。学校还为每一位教师配备独立的研究室,充分提升教师职业的自豪感,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为了鼓励教师进步,万能科技大学设立完善的教师奖励制度。进修博士学位及进修第二、三硕士学位,给予全额学杂费补助,并减免来校天数。研究,考取证照,教学、辅导、服务成绩突出,均可获得奖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民办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年,民办高校呈现飞跃式发展的态势。根据教育部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大陆地区共有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728所,在校生超过587万人。大陆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民办高校的定位大多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主。但是该如何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台湾私立大学的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作者:余子萍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虽有不同,但其高等教育方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高校的教育改革背景、内容等,有着相似之处。本文略作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启迪。
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在适应社会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随着中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原隶属中央各部委(教育部除外)的大多数高等学校改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管理;长期“条块分割”的体制被打破,形成“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类型上,近来由于各高校的学科拓展,特别是高校合并,使得多科性综合大学正在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在所有制上,单一的、公有的高校所有制已被打破,民办(私有)高校正在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上,单一的基本由国家财政拨款的状况也被突破,财政支付、社会出资、受益者负担的多渠道经费来源正在形成。高等学校办学上,高校在“调节招生比例”、“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自,也都有了一些法律依据和灵活性。
1.2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基于其高等教育人口(18岁人口)出现逐渐减少趋势,会对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产生深刻影响。日本政府为摆脱“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社会经济困境,应对国内外状况的变化,所推行的行政改革中,要精简机构、精简人员,要让一部分政府所属机构民营化。故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其实质是改变国立大学的性质,使其从政府的直属机构转变成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机构。这样,国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对国立大学的拨款方式、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等都将发生相应变化。这种独立的国立大学,可在高校办学、运营等方面获得许多自;并在具体的办学领域和教育体制方面,又推出了《大学设置基准》等法规,进一步给大学办学松了绑,增加了大学的更多自。
2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1]
中国和日本两国大学教育改革的背景、内容,虽有相似之处,但因两国高等教育传统、教育制度、面临问题不同,改革的内容仍应各有侧重。但总体上看,都在围绕扩大高校办学自,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会有不同侧重。当前我们还应看到,共同面临的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市场化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等。基于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依存,就须把高等教育改革放在这个大背景里边去思考、去改革、去深化。
2.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改革,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就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办学规模原为10600人,现在在校本科生是2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原为250名,现在近5000名。学校本科专业原有40个,现有62个;学校硕士点原有21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0个;博士点原有2个,现有25个,现在还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有很大发展,原有教师1600人,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原来580人,现有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过去有4名,现在有70余名。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发展所带来的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投入、规模与结构、规模与就业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已经引起政府、高校管理部门、高校内部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要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使我国大学的改革发展,不仅停留在量化指标的增长上,而且要有质的飞跃,要能可持续发展。例如,过去大学是运营的理念,现应逐步转向大学是经营的理念;应从“知识共同体”走向“知识经营体”;创造性教育才有创造性财政;以资本运用为目的的捐助金;构建捐助文化等等。应该说,这些理念让人们接受还要有个过程,有的还需逐步研讨。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用前瞻性的思维去思考这些理念,不能不说是新颖的,不能不对固有的思维定式产生冲击,因此,总结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历程,吸取各国大学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就要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发展。
2.2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高校改革的中心工作。近年来,中国高校正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扩招以后,出现的规模与质量等问题,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在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高质量。国家更是拿出大量资金实施质量工程,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应看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育和教学改革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高等学校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开发型企业的管理运营人才、经营人才、懂技术的经营者、懂经营的技术人才、技术开发管理、技术经营人才、把技术需要和技术资源结合的人才、产学联合协调人员,技术转移机构、知识财产总部的管理者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型向课题型变化,从系统性理解向现代化课题的实践性靠近,从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型向师生对话和讨论等参加型转变;同时,要对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分析寻找教学上的问题点,并贯彻到教学改革中去,要树立就业问题也是教学问题的理念,真正把教育、教学改革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2]。
2.3需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