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09:28: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服务外包工作思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商贸管理科对应南京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机电和科技产业处、流通业发展处、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商贸服务业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服务贸易处、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10个处室。
工作业务主要涉及到社零、外贸、服务外包、对外工程四项指标跟进、督促和日常统计工作;成品油、再生资源、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行业备案、年检、统计、调研等行业管理;相关行业安全监督;外向型企业的各项资金申报审核等。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零工作
今年市局下达给我区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增幅为10%。接到社零指标任务后,科室根据各街实际情况制定了考核目标并分解给街道,与街道签目标责任书。1-10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3亿元,同比增长9.5%。
(二)服务外包工作
2016年,执行额目标为11800万美元,1-10月完成10037万美元,完成目标85.1%,离岸执行额目标6600万美元。1-10月完成5806万美元,完成目标88.00%。
(三)外贸出口工作
2016年,南京市下达给行政区外贸出口目标为50000万美元。截止2016年10月份,完成外贸出口45578万美元,完成目标91.2%;进出口目标为87000万美元,截至2016年10月份,完成95783万美元,完成目标110.1%。
(四)对外工程营业额工作
2016年,我区对外工程营业额目标为36500万美元。截至10月份,XX区完成4.59亿美元,完成目标125.75%。
(五)市场运行监测及信息泵工作情况
目前,我区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9家,生活必需品监测企业3家,重要生产资料监测企业5家以及市级监测样本企业31家,信息泵企业1家。信息泵企业的日报,三个市场运行监测系统的周、月、半年及年报,商贸流通企业报送省商贸流通企业月报,数据报送率和数据报送及时率达100%。
(六)电子商务工作
今年,我们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综保区一起邀请了市里的相关专家XX区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做了专题培训。我们帮助“南京龙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申请到了1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帮助八卦洲上坝村成功申报成为南京市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点。督促区内16家电子商务企业在江苏省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销售报表。
(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4、5、10、11月,我们对XX区32家规模以上商场、超市及餐饮住宿业进行了行业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电梯安全、防雷设施、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应急处置、危险源控制、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了复查。
(八)商贸流通工作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商贸流通业统计相关工作通知》,每个季度我科都组织我区南京仙林金鹰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南京蓝燕石化储运实业有限公司、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3家企业,完成在商贸流通业统计信息平台的季度报表报送工作。
(九)企业资金申报情况
科室涉及的企业扶持资金有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专项资金、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放型资金、外贸稳增长专项资金、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省市级出口信用保险补贴资金等。2016年,科室已帮助50多家企业申请各类资金1357.639万元。
年中,举办出口信用保险专题培训会,邀请中信保南京银行业务经理与各街道、平台和部解答企业的疑问,帮助企业降低外贸风险。
(十)成品油管理工作
我科组织专人分别于6、9、10、11月对区内成品油经营企业油库和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和油气回收进行了专项检查。特别是8-9月,根据杭州G20峰会的相关工作要求,在G20峰会正式召开期间,对辖区内加油站进行了夜间巡查,保证加油站夜间按规定营业。
(十一)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除了为新企业(站点)做好备案登记工作、每年的例行年检及对区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站点)调研考察之外,还包括按照市局的要求及配合南京市再生资源协会做好相应阶段性工作。今年,我们还协助市局在我区新建了5家南京再生资源回收站示范点,并于1全部通过市局验收。
(十二)公平贸易工作
今年分别于3月、7月,科室及时帮助锦湖轮胎就美国对该企业的卡车客车轮胎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南京电气就2015年印度发起的玻璃绝缘子反倾销案件,向市局公平贸易局作出汇报,并传达了企业的诉求和意见。
(十三)八卦洲跨境电子商务工作
今年协助八卦洲制定《南京服务贸易创新试验区(八卦洲)服务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此平台如成功搭建,将为行政区外贸出口、外资、服务贸易等指标提供较好的支撑。
(十四)其他综合工作
根据市政府要求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科室从餐饮和再生资源两方面着手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治部分餐饮店面脏乱差问题,规范大中型餐饮单位设备设施完备,检查有无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油烟管道有无定时清理纪录,重点整治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促进餐饮单位提档升级。此外,科室还积极组织街道和餐饮企业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外贸出口、服务外包工作的困难在于区内缺乏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对未来的考核数据难以形成新的支撑。社零工作困难在于严重依赖汽车销售和成品油的增长,其他方面的增长后劲不足;街道、平台对社零工作重视度不够,配合不到位。
四、明年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外贸出口工作
外贸方面,梳理区内外贸企业出口状况,提前掌握明年出口动向。积极协调明年的指标调整,争取找到新的增长点,尽量补锦湖轮胎的缺口。明年继续为区内重点出口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强业务培训,邀请市局相关处室、海关、外管等部门为区内的企业和街道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强化业务能力。
建议明年考核办法中加大对外贸出口的考核力度和分值,由季度考核变为月度考核。 另在招商考核中明确提出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招商力度。缺乏新的龙头企业支撑是行政区外贸出口的最大问题,急需解决。
(二)服务外包工作
紧盯指标任务,提高质量和规模。服务外包指标对街道平台来说,不仅仅限于完成任务,要提更高的要求,鼓励街道大力引进龙头企业,鼓励服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各平台园区优势,吸引更多的专业服务外包企业来我区落户。
建议明年服务外包指标考核分值适量降低,由月考改为季度考核。
(三)社零工作
除将社零目标分解街道考核外,制定新增限上单位考核指标,以引起各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继续加强跟区统计局的沟通协调,每月将社零限上完成数和增幅以及同比下降的企业反馈给相应街道,督促街道跟踪限上单位。
建议明年加大社零指标的考核力度和分值。
(四)电子商务工作
(一)利用外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一是积极开展“访外企促增资”活动,对全市外资企业进行归类,梳理出富氏食品、豪源化工、富康制药、天力药业等一批有增资潜力的外资项目,并建立台账,做好增资项目储备。上半年,办理增资项目5个,增资合同额13310万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94.6%;二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方法,充分挖掘“资本公积金转股”、“债转股”、“企业合并”、“企业清算所得再投资”、“境外上市”等利用外资新途径,寻找外资新的切入点,通过梳理,储备了墨龙石油机械、巨能金玉米、晨鸣纸业集团、蔬菜产业集团等一批较大规模的项目。1-6月份,晨鸣美术纸和蔬菜产业集团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分别增资2900万美元和4136万美元,大地盐化通过“股权投资”引进外资963万美元,以上三个项目到账外资占我市上半年外资总量的84.8%;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对所有外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对在办项目进行跟踪办理,加快项目落地。目前,光大环保能源、凡特鲁斯等在建外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光大环保能源到账644万美元,凡特鲁斯特种化学品项目到账612万美元。
(二)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升。1-6月份,全市外贸获权企业达到787家,有出口实绩的175家,重点骨干出口企业整体态势较好,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24家,过500万美元的32家,其中13家重点企业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巨能特钢、巨能金玉米及福荣经贸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729%、117.8%和94.5%。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快,全市实现一般贸易出口额52946万美元,同比增长13.4%,增幅高出加工贸易出口额8.9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61.2%。木制品、橡胶制品、纸制品等传统行业出口增速较平稳,1-6月份,全市木制品出口1613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6%;橡胶及制品出口1553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纸制品出口1402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木制品、橡胶制品及纸制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2.8%。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持续增长。境外项目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意向境外投资设厂的企业明显增多,1-6月份设立境外企业1家,投资额达3655万美元,同比增长226.3%,晨鸣()有限公司增资2980万美元,神润发海洋化工有限公司与嘉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65万美元并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外包稳步发展,市软件园入园企业达到120家,实现产值2.8亿元,新签服务外包合同22份,离岸接包合同额3114万美元,执行金额2927万美元。外派劳务形势喜人,1-6月份,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440万美元,同比增长47.9%,外派劳务439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利用外资缺乏大项目支撑,项目储备不足。大地盐化、蔬菜集团等拟境外上市项目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操作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能否实现境外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外贸主体结构不优,出口主体过于单一和集中,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出口产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三是服务外包起步较晚,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三、下步计划和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七四一”总体部署,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全力突破利用外资工作,加快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外经贸工作的新跨越。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其中出口17.8亿美元,进口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亿美元。
(一)创新外资引进方式,全力开拓利用外资新局面。一是引导企业通过“资本公积金转股”和“债转股”等方式增资扩股,通过对全市外资企业进行梳理,筛选确定一批优势资本和项目,对资本公积金和外债存量较大的企业建立增资企业数据库,重点推动富氏生物等增资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增资扩股外资企业7家。二是做好境外上市资源储备,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内外投资性公司、上市中介公司的交流沟通,重点推动大地盐化、蔬菜产业集团等境外上市项目进度,力争年内实现境外上市。三是强化项目督办力度,督促协调已批项目尽快办理有关手续,对有尚未到账注册资本金的企业,建立台账,定期循环督办,重点推进光大环保能源、凡特鲁斯、荣泰新型建材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服务外包是指国内外各类公司和经济组织基于集中核心业务、优化产业链、降低成本等目的,将信息服务、应用管理和商业流程等业务,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一种服务贸易形式。加快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和就业,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优势,抢抓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机遇,突出重点载体建设、重点领域发展、重点企业和人才引进。积极培育和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主体做大做强,优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
2.工作目标:将离岸服务外包作为服务外包的发展重点,强化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各项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鼓励服务外包发展政策。到“*”末,力争培育10-15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基本形成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体系,努力建成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
二、构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载体
3.加快建设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组建专门机构推进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工作,抓好*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的规划,加快推进我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优先办理示范区及服务外包集聚区主体建设用地手续,市政配套费缴纳给予优惠(参照连政发[*]35号文件);优先安排交通、通讯、水、电、气供给和商业、生活公益设施建设,涉及市级收费项目给予优惠费率。积极探索市场化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各有侧重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吸引跨国公司、境内外机构及个人服务外包企业落户示范区,力争在2年内形成集聚和产出效果,起到先导和引领作用。
三、培育壮大服务外包企业集群
4.大力引进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加强对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的分类研究,加大服务外包宣传推介力度,采用符合行业特点的招商方式,大力引进软件外包、物流运输外包、企业研发外包等项目,努力吸引国际服务外包龙头和知名企业投资*。对引荐服务外包在市内注册的单位或个人,财政给予一定奖励。对我市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经有关部门认定后,自开业年度起,视其对地方财力贡献大小,5年内由财政给予一定奖励。
5.鼓励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服务外包企业申请专利提供帮助。积极主动协调处理服务外包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政策咨询、人事、资质认定、资金融通、人才招引培训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有实力的服务外包人才创办企业,在项目准入、审批、注册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适时组织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服务外包培训、研讨、会展和招商活动。鼓励我市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营等方式,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对服务外包企业租用的办公用房房租财政给予一定年限补助,达到一定销售规模的外包企业财政给予资金奖励。
6.重点支持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帮助服务外包企业争取商务部扶持出口型企业研发资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外汇管理政策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外汇登记、并购、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开展资质认证。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申请相关国际认证或认证升级,包括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等。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包括当年获得国际认证或认证升级、随后两年维护并进一步完善该项认证,取得每级认证后可申请一定的资金补助,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认证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10万元,已获得上级部门相关补助的,市县(区)不再重复补助。
8.拓展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金融扶持,对符合相关规定的服务外包企业加大政策倾斜,优先提供融资、保险便利和各项增值服务。积极探索多种抵押质押贷款方式,引导各类担保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切实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信贷支持。
四、构建服务外包人才保障体系
9.全力引进海内外服务外包行业人才。积极吸引海内外具有从事国际服务外包经验和熟悉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高级人才来我市创业。市人事部门在人才引进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引进服务外包业务人才,重点引进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管理、能与国际外包客户进行业务沟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已在我市落户的各类服务外包人才,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低于外籍人员而承担的税收支出,由所在地财政予以补助。市教育、劳动等部门要创造条件解决其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户籍迁移、出入境管理等问题。对我市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做出特别贡献者,每年评选出一定数量人选,给予表彰奖励。
10.服务外包企业为完成特定服务项目,聘请属于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所支付的咨询费、劳务费用可直接进入成本。
11.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制定人才培训规划,优化人才培训体系,构建由高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办学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引进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外包教育培训资源,开设外语语言应用培训班,提高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外语应用水平,形成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
12.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充分调动在连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用足用好国家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业资金及省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扩大服务外包专业办学规模,增加计算机和软件类人才应用外语专业培训,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培训,迅速扩大服务外包人才数量。对扩大学科规模和教学项目所需投入,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建立工作机制,营造服务外包发展良好环境
1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服务外包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科技、统计、人事、财政、规划、建设、国土、教育、劳动、国税、地税、工商、信息产业、海关、人民银行,以及市开发区的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负责研究制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协调推进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做好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将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完成目标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14.建立服务外包沟通和交易平台。加快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所需购买的大型设备和专业软件,市财政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建立*服务外包网,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信息、金融、管理、人才等服务,及时介绍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技术运用和管理经验,通过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入股等形式,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形成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链,为我市服务外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展市场开发和客户服务渠道。
他是供电局第一届带领全局员工从负债经营走向辉煌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
他是第一个异地交流到其他县局任职,锐意改革,理顺工作关系,带领该局员工规范化开展各项工作的带头人;
他是第一个面对冰凝雪灾,指挥淡定,超前筹划,率先使实现“户户通电”最早的县之一;
他是一个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以“迎难而上保增长、齐心协力度难关”的大无畏气概,带领全局员工打赢了“保增长”攻坚战,取得较好成绩的带头人……。他就是现任供电局局长,贵州电网公司-“先进个人”、铜仁供电局“十佳”先进生产者获得者同志。
抗冰保电,他是一杆猎猎的大旗;12月,刚刚卸任江口供电局局长位置的同志,组织安排他调任供电局局长,还没有来得及踹口气的他就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冰凝雪灾;从1月12日起,一场历史罕见的冰雪凝冻天气袭击了黔东门户--县四镇两乡。厚厚而结实的冰凌、冰柱牢固紧密地聚集在杆塔和导线上,接连而来的解网、倒杆、断线、停电,使电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因冰灾破坏导致倒杆、断线的电力线路累计达28条。因灾停电40615户、涉及人口10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10余万元。电网的解体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为尽快恢复供电,让人民能过上一个明亮的春节,在各级电网公司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他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成立抗冰抢险保电领导小组和后勤保障服务小组指导“抗冰保电”工作,紧急启动了《电网大面积停电紧急预案》和《冰灾黑启动方案》。并和局班子成员一起靠前指挥和现场决策,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他的带领下,全局上下不分一线、二线,不分机关、基层,倾力投入到抢险工作的各个岗位中去,在这场人天博弈的冰雪奋战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站在抗冰抢险保电的最前线,渴了抓把雪塞进嘴里,饿里啃一块自带的干粮,他用无声的行动指挥着他的军团,他就象一杆猎猎的大旗飘扬在人天博弈的前沿;在他的感染下,供电人充分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拼搏精神,使倒下的电杆又重新屹立,断掉的导线又重新连接,筑起了一道道坚强的电网,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断电时间最短、持续供电最长、生产生活用电恢复最快”的抗冰抢险保电先进县。把自然灾害对广大人民群众用电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温暖着每一位人的心。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践行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完成了抢险保电、复电任务后,他积极响应铜仁供电局的安排,迅速派出精兵强将移师石阡、印江和铜仁地方电力公司,支援兄弟县局恢复“户户通”,胜利的完成了几个兄弟县局的电网复建任务。
正如该县委书记杨春光对局在这次抗冰保电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供电局在抗击雪凝灾害中,领导得力、预案正确、准备充分,黑启动方案启动迅速果断,是一支平时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队伍。你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打了一个漂亮仗,人民感谢你们。”
保增长,他是践行“优质服务”的标兵;还没有来得及从抗冰保电的恶战中调整好思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又铺天盖地的袭来,供电辖区16家大用户纷纷停产,电网最低日负荷只有15万千瓦时,仅是同期电量的二十分之一;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如何完成电量增长5%的目标?为打赢“保增长”这场战役,他和班子成员一起积极商讨、决策,通过推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加强对100千伏安以上大用户实行“一线工作法”(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联络,工作到一线落实)的服务策略;同时对各供电所根据供电辖区负荷结构、潜在市场、网架构成等因素进行测算,科学的下达了电量增长比例不同的电量考核指标,将售电量增长目标层层细化分解,确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其次是他带头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力保现有开工企业稳定用电,停产企业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并通过参与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新的负荷增长点;为确保服务延伸无止境,他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企业、社区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及时组织人员、物资为客户的用电设备提供抢修服务,同时,他要求检修工作推行综合检修、零点检修、清晨检修作业等,尽量减少停电时间;针对大量民工返乡创业带来的农村小型加工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并组成“家电下乡”义务服务小分队、“保排灌服务队”,做到供电服务和“家电下乡”手拉手进村入户……。在系列措施的执行下,该局地方电量增长较同期增长了14.51%。
抓建设,他是安全责任的守护神;众所周知,麻痹是事故的根源,违章是丧生的起点,,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迎来了电网建设大额投资的历史性机遇,这既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做强做优电网的根本途径,,供电局电网建设计划 投资近2千万元(不含田坪110kv变电站),但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电网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为保质、保量、安全、高效的完成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下达的工程按时限完成,施工期间,他多次深入一线,到施工现场看望、慰问施工工作人员,并反复叮嘱负责人要全力做好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要在职工中大力开展“四心”安全教育(专心、细心、虚心和责任心);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安全责任。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消除“冰灾加固、电网完善化及其它配套电网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要周密部署,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通过自查自纠、互查互纠、现场检查等手段,找出“反违章”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差距和不足,加大“反违章”力度;要加强管理,确保发包工程和“三工”安全;同时要加强外包队伍的资质审查,严把民工、外包工、临时工进场作业的准入关,杜绝“三工”引发事故;要关口前移,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确保检修和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到位、发现问题处理到位;要让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光荣,发生事故可耻”强烈的责任意识,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做到不违章违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到“严、细、实”。正是他带头执行“安规”和现场督察,电网“在建工程”不仅安全、高效完成;电网的“筋骨”变得更加强壮,又带出了又一支敢打硬仗的中坚力量。同时,电网建设工程质量得到了上级电网公司的高度评价。
他是第一个面对冰凝雪灾,指挥淡定,超前筹划,率先使实现“户户通电”最早的县之一;
他是一个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以“迎难而上保增长、齐心协力度难关”的大无畏气概,带领全局员工打赢了“保增长”攻坚战,取得较好成绩的带头人……。他就是现任供电局局长,贵州电网公司-“先进个人”、铜仁供电局“十佳”先进生产者获得者同志。
抗冰保电,他是一杆猎猎的大旗;12月,刚刚卸任江口供电局局长位置的同志,组织安排他调任供电局局长,还没有来得及踹口气的他就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冰凝雪灾;从1月12日起,一场历史罕见的冰雪凝冻天气袭击了黔东门户--县四镇两乡。厚厚而结实的冰凌、冰柱牢固紧密地聚集在杆塔和导线上,接连而来的解网、倒杆、断线、停电,使电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因冰灾破坏导致倒杆、断线的电力线路累计达28条。因灾停电40615户、涉及人口10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10余万元。电网的解体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为尽快恢复供电,让人民能过上一个明亮的春节,在各级电网公司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他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成立抗冰抢险保电领导小组和后勤保障服务小组指导“抗冰保电”工作,紧急启动了《电网大面积停电紧急预案》和《冰灾黑启动方案》。并和局班子成员一起靠前指挥和现场决策,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他的带领下,全局上下不分一线、二线,不分机关、基层,倾力投入到抢险工作的各个岗位中去,在这场人天博弈的冰雪奋战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站在抗冰抢险保电的最前线,渴了抓把雪塞进嘴里,饿里啃一块自带的干粮,他用无声的行动指挥着他的军团,他就象一杆猎猎的大旗飘扬在人天博弈的前沿;在他的感染下,供电人充分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拼搏精神,使倒下的电杆又重新屹立,断掉的导线又重新连接,筑起了一道道坚强的电网,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断电时间最短、持续供电最长、生产生活用电恢复最快”的抗冰抢险保电先进县。把自然灾害对广大人民群众用电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温暖着每一位人的心。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践行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完成了抢险保电、复电任务后,他积极响应铜仁供电局的安排,迅速派出精兵强将移师石阡、印江和铜仁地方电力公司,支援兄弟县局恢复“户户通”,胜利的完成了几个兄弟县局的电网复建任务。
正如该县委书记杨春光对局在这次抗冰保电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供电局在抗击雪凝灾害中,领导得力、预案正确、准备充分,黑启动方案启动迅速果断,是一支平时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队伍。你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打了一个漂亮仗,人民感谢你们。”
保增长,他是践行“优质服务”的标兵。还没有来得及从抗冰保电的恶战中调整好思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又铺天盖地的袭来,供电辖区16家大用户纷纷停产,电网最低日负荷只有15万千瓦时,仅是同期电量的二十分之一;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如何完成电量增长5%的目标?为打赢“保增长”这场战役,他和班子成员一起积极商讨、决策,通过推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加强对100千伏安以上大用户实行“一线工作法”(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联络,工作到一线落实)的服务策略;同时对各供电所根据供电辖区负荷结构、潜在市场、网架构成等因素进行测算,科学的下达了电量增长比例不同的电量考核指标,将售电量增长目标层层细化分解,确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其次是他带头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力保现有开工企业稳定用电,停产企业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并通过参与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新的负荷增长点;为确保服务延伸无止境,他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企业、社区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及时组织人员、物资为客户的用电设备提供抢修服务,同时,他要求检修工作推行综合检修、零点检修、清晨检修作业等,尽量减少停电时间;针对大量民工返乡创业带来的农村小型加工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并组成“家电下乡”义务服务小分队、“保排灌服务队”,做到供电服务和“家电下乡”手拉手进村入户……。在系列措施的执行下,该局地方电量增长较同期增长了14.51%。
抓建设,他是安全责任的守护神。众所周知,麻痹是事故的根源,违章是丧生的起点,,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迎来了电网建设大额投资的历史性机遇,这既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做强做优电网的根本途径,,供电局投资近2千万元(不含田坪110kv变电站),但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电网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为保质、保量、安全、高效的完成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下达的工程按时限完成,施工期间,他多次深入一线,到施工现场看望、慰问施工工作人员,并反复叮嘱负责人要全力做好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要在职工中大力开展“四心”安全教育(专心、细心、虚心和责任心);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安全责任。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消除“冰灾加固、电网完善化及其它配套电网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要周密部署,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通过自查自纠、互查互纠、现场检查等手段,找出“反违章”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差距和不足,加大“反违章”力度;要加强管理,确保发包工程和“三工”安全;同时要加强外包队伍的资质审查,严把民工、外包工、临时工进场作业的准入关,杜绝“三工”引发事故;要关口前移,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确保检修和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到位、发现问题处理到位;要让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光荣,发生事故可耻”强烈的责任意识,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做到不违章违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到“严、细、实”。正是他带头执行“安规”和现场督察,电网“在建工程”不仅安全、高效完成;电网的“筋骨”变得更加强壮,又带出了又一支敢打硬仗的中坚力量。同时,电网建设工程质量得到了上级电网公司的高度评价。
发展速度稳中有升。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15.9%,实际到帐外资增长12.8%,开发区业务总收入增长25%以上,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44.6%以上,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增长50%,境外中方协议投资增长65.5%。
发展实力持续增强。全省实际到帐外资规模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1/4左右;货物贸易规模连续9年位列全国第二,占全国的1/7强;涉外税收突破2000亿元,占全省税收的1/4,外资企业贡献了两成半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成的GDP和三成的就业岗位,境外投资流量位居全国前三;服务外包约占全国总量的25%,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近5000家,外包企业从业人员已超过60万人,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七成,发展水平、载体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江苏在全国对外开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开放型经济大省向开放型经济强省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
当前,全球经济总需求减弱,新增长动能不足,下行压力增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省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出口产品竞争力有待增强、外贸结构有待优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端环节利用外资有待增加、对外投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亟待解决。2012年是党的十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开放型经济工作,对保持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更大力度促平衡,更加注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互动并进,更加注重提升开放水平与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步促进,推动开放型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全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要千方百计稳增长
注重发挥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突出抓好外资项目引进和投入产出。抢抓即将实施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有利时机,支持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积极引进产业带动力强的外资大项目,深化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围绕龙头项目吸引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组团式”投入,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外资大项目上下游产业分工,增强配套能力。引导苏南地区在稳定外资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宁锡常镇四市的引资实力和在全省的占比;支持苏中地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引资步伐;支持苏北地区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实现后发先至。
注重发挥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突出抓好市场开拓和竞争力提高。加大对苏南地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协调公司总部争取更多订单,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博)览会,推动国际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重点发展一般贸易出口,壮大民营企业实力,培育具有外贸功能的专业化大市场。主动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类贸易摩擦,重点做好美国光伏“双反”等应对工作,完善出口产业集聚区公平贸易预警点功能。
注重发挥载体建设的支撑作用。突出抓好载体水平提升和产业集聚。以生产总值占全省约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2/5、进出口和实际到帐外资规模占全省3/4的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产学研合作、投融资、研究培训、环境评价等各类平台。推动特色产业园区与出口基地互动发展,支持主导产业形成出口基地规模效应,提高特色园区产业集群对进出口的贡献度,增强特色产业园区和出口基地研发设计、市场营销能力。
二、要坚定不移调结构
优化货物贸易结构。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鼓励发展“三自三高”产品和出口品牌,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提高对终端市场的控制力和整合力。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水平,支持新兴产业同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形成新兴产业自主发展和借力发展的良好格局。深化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不断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支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扩大内销业务,推动海关特殊功能区增强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存量外资升级;大力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实现增量高端投入;支持外资业扩大技术溢出。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我省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允许外商以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股权出资等多种方式投资设立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内外上市。在稳定港资、新资和台资规模同时,加大对日招商力度和对欧美地区高端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外资统计评价体系,强化用地、环保、节能减排及产出等指标,鼓励和规范外资并购行为,营造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
三、要更大力度促平衡
在扩大货物贸易的同时,着力发展服务贸易。做大做强制造业、商务、物流等关键服务外包领域,积极拓展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及批发零售等外包领域。加快提升载体发展水平,培养专业外包人才,培育江苏外包品牌。建设文化创意园,支持影视文化特别是动漫产品出口。推动建设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国际商务中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货代、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公共平台。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导向,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技术贸易,重点引进软件开发技术等。
中图分类号:F7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48-03
引言
近几年来,厦门市政府充分利用特区政策和特殊地理位置,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制定了相应的外经贸政策,很好地发挥了自身独特的外经贸优势,促进了厦门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促进厦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发挥现有厦门外经贸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其他港口城市增创外经贸新优势经验的研究,提出有利于增创厦门外经贸新优势的政策建议。
一、厦门市外经贸发展的现状及优势分析
厦门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打好“五大战役”任务和市委市政府“五个着力”的工作思路,积极完善外贸促进措施,深化对台经贸,推进对外经济合作,有力推进了厦门市外经贸的较快发展。
(一)发展现状
1.厦门市外贸发展现状
2001—2010这十年来,厦门市进出口总额由110.8亿美元增长到570.4亿美元,增长了4.15倍,年均增长19.97%。其中,出口由65.1亿美元增长到353.2亿美元,增长了4.43倍,年均增长20.67%;进口由45.7亿美元增长到217.2亿美元,增长了3.75倍,年均增长18.91%。
2.厦门市外资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厦门市历年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 007个,合同利用外资累计金额33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金额223.2亿美元,资金分别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49个500强公司在厦投资89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9.36亿美元。
3.厦门市外经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厦门市累计核准对外投资项目384个,投资金额99 047.1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93 886.4万美元。投资项目中,境外跨国并购项目22个,加工贸易项目9个,矿业投资项目12个,境外贸易网点282个,境外代表处24个。对外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香港、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2010年当年核准项目112个,投资金额36 518万美元,同比增长29.65%。其中,厦门市有对外劳务资格企业6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7家。
近几年来,厦门外经贸的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厦门市政府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了厦门外经贸的新优势。
(二)厦门市外经贸的优势分析
厦门市政府充分发挥特区政策及其特殊地理位置的优势,促进了厦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五大主要优势。
1.对台环境优势
厦门对台交流的环境优势,包括地理环境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主要体现为地理区位优势、民俗文化优势、天然良港优势和经济特区优势四个方面。厦门经济特区是大陆现有经济特区中距离台湾最近的一个,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使厦门在促进海峡两岸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其他经济特区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台湾同胞中有70%—80%来自厦门或其他闽南地区,两地所特有的方言、习俗、相同,厦台文化一脉相承。
2.口岸服务综合优势
随着厦门港口的快速发展(目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居全国第七位),以及外贸服务环境的持续优化,使厦门港已成为吸引异地货源出口和进口货物集散的重要外贸口岸,异地货源出口占比超过30%。“大通关”工程推动了关贸、检贸、税贸、银贸、汇贸、险贸密切协作,与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管、人行等部门完善日常工作联系机制,为企业协调解决通关、通检、退税、结汇、融资等问题。电子口岸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完善扩充的平台功能,扩大了企业及区域覆盖面,营造了宽松优越的口岸环境。
3.外经贸服务环境好,金融配套服务能力强
厦门市先后争取到“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有2 217家企业成为试点企业,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已突破30亿元。还争取到“两岸食品物流合作试点城市”以及对台经贸方面的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厦门市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保理、保险、代收等金融服务。目前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已经动工,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已经揭牌。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能使厦门进一步发挥厦门的优势禀赋和窗口示范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同时,在继续完善原有外经贸扶持政策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施行了出口信保统保试点、行业统保和购物卡管理办法,新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政策、重点出口企业扶持政策、进口扶持政策、台湾农产品进口扶持政策、贸易救济扶持政策、重点流通项目扶持、会议业扶持等一批商贸政策,扶持资金总额接近8亿元。
4.出口基地建设优势
2010年11月18日,福建省15个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商会13日在泉州正式挂牌成立。同时,福建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也正式开通。2010年初,福建根据本省外贸出口商品的结构、规模和区域分布特点,确定了首批15个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其中,厦门市获批2个国家出口基地和3个省级出口基地。出口基地建设,能够推动行业协会的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同行业企业共同应对贸易壁垒,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产品技改、研发,推进品牌创新,维护行业合法权益。
5.外经贸人才优势
厦门市拥有诸多高校,包括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等等。其中,厦门大学历史悠久,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经济学、会计学等都是国内一流的学科;集美财经也被誉为“福建财经人才的摇篮”,多年来向厦门输送了大量的经贸类人才。又由于厦门自然环境优美,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吸纳了许多外来人才。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许多更好发挥人才作业的政策,向海内外广泛招聘吸收人才。这些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都为厦门的外经贸发展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人才使用环境,使厦门比省内其他城市更有竞争力。
二、增创外经贸新优势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夏门市外贸出口转型,增创外经贸发展的新优势,通过比较总结沿海典型城市发展外经贸的成功经验,结合厦门市的实际情况,对厦门市增创外经贸新优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主要存在问题
随着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的深入实施、特区扩大到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及厦漳泉同城一体化建设等都为厦门市商务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夏门市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制约其外经贸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
1.外贸结构有待调整
商品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大,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商品缺少自主产权,自主设计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小。
生产性企业主要瓶颈问题有设计、品牌、销售通道、售后服务、物流成本等,大部分外资生产性企业其价值体现在生产环节。内资生产性企业在价值链的延伸上有很多提升空间,但由于资金、技术、品牌、市场、人才等多方面问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流通型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价值链短,主要靠买卖差价盈利,设计、品牌、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多数企业没有涉及,这类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其商业模式大都是简单的买卖,信用不足,融资困难。企业如何由OEM向ODM,甚至自创品牌转型有待研究与解决。
2.厦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待创新
厦门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上与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厦门及腹地经济总量有限;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企业发展规模较小, 物流功能局限于仓储、运输和城市配送等方面;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广泛存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有效服务网络有限,能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调配资源为客户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企业极为有限;第三方物流业态创新动力不足,对新型业态模式投入不足,盈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低。
3.发展服务外包缺少信息人才以及外包大企业的入驻
2010年2月25日厦门市正式获批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这是继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城市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后,厦门也有幸获此殊荣。但在持续开拓服务外包市场,做大厦门市服务外包份额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人才的缺失,尤其是专业信息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进程。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的服务外包大企业入驻到厦门,都是厦门市进一步发展服务外包急需解决的问题。
4.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有待提升
厦门市及周边地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市场规模较小,规模产业集群不多,限制了会议展览业发展的空间。厦门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行政资源不充分,与首都、直辖市、省会城市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二是厦门不具备全国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城市地位,与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经济影响力无法比拟。三是厦门的经济地理位置不甚理想,不处在国际主航道上,城市知名度不太高。如何提高厦门会展业的知名度以及如何通过会展业的发展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厦门会展业自身的进展,从而使会展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也是厦门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增创外经贸新优势的对策建议
针对厦门市外经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其他港口城市的增创外经贸新优势的优秀经验,结合厦门市的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继续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良好的贸易环境是促进外经贸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把创建良好的贸易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最大限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制定具有厦门市特色外贸促进政策;继续优化厦门市外贸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快建设海西金融中心;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增创人才新优势,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机制;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中介机构;建立并实施科学的外经贸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外经贸经营秩序。
2.着力转变贸易结构
强化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通过扶持企业延伸价值链、开发设计、品牌引入、国外认证、评选“厦门市出口名牌”等,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扩大出口品牌产品占出口额的比重。努力抓好出口基地建设。结合厦门市重点规划打造的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群,选择一批出口额大、增长快、有特色、占全国比重高的优势产品,如钨制品、游艇、油画等特色商品,积极申请建立出口基地,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同时,做好出口基地行业发展规划,加大对出口基地的整体宣传和推介。注重培育外贸经营新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企业的引进,扩大外资企业的进出口,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流通型外贸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行业延伸,并向内外贸一体化方向整合,扩大品牌和场分销服务,扶持、引导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研发设计,筹建“中国(厦门)国际贸易设计中心”,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流通型出口企业扩大进口贸易,重点是资源类产品的进口,提供流通型进口服务,建立完善的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
3.打造国际一流的物流基地
厦门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区域通枢纽优势,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要加快港口一体化建设,深化大厦门港建设,全力打造东南沿海港口群;扶持临港工业、特色产业,用好保税区物流政策,做大做强港口贸易经济。鼓励流通型外贸龙头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品牌、区域的贸易型物流企业转型,制造企业分离物流服务。立足对台区位优势,推动海峡两岸港口对接,构建海西国际航运中心。拓展腹地市场,增强区域间的物流合作,大力发展“无水港”。支持物流企业创新业态模式。实施牵引计划,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人才聚焦。优化发展环境,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推动现代物流业向高层次发展。
一、业务经营情况
2012年上半年,我行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经营效益显著提高,贷记卡商户分期业务发展迅速,电子银行客户规模继续扩张,业务分流效果明显。
(一)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行实现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1329.67万元,完成任务的59.10%,完成率居全省第二。其中,商户收单收入209.79万元,完成任务的41.96%。电子银行业务收入579.51万元,完成任务的48.29%。
(二)商户分期迅速发展。
年初以来,新增汽车分期商户4家,通讯类商户2家,商户分期28家,办理分期业务298笔,分期金额5473.98万元,分期付款余额达12261.74万元。
(三)IC卡受理渠道改造顺利推进。
在巩固POS机具IC卡受理渠道改造成果的基础上,全行维护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按时保量地完成了上级行下达XX台自助设备的改造任务。
(四)自助设备分流率显著提升。
继续加强自助设备管理,提升设备运营水平,各营业网点大堂经理积极引导客户自助办理业务,自助电子渠道分流率达33.0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五)企业网银对账率明显提高。
企业网银对账开户746户,占全行对公结算账户的33.63%,高于全省平均值8.0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
(六)积极配合新农保服务工作。
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完善盘县支行新农保POS机具调配,指导六枝支行新农保POS机具安装服务工作,在六枝特区乡镇共安装移动POS机27台,全辖服务新农保项目POS机具达到了152台,确保新农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2012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基础管理,增强有效发展。
认真组织实施了电子银行的精细化和动态管理。落实自助机具运营管理责任制,明确每台机具管理责任人,对报废设备及时更换,对有效开机率不达标的存取款机、使用不充分的自助终端,实行按月通报制,提示各网点自助设备管理员进行及时处理,有效提高自助设备的运营管理水平。自助设备分流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分流率达到了36.36%,较去年同期增加10.61个百分点,分流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了信用卡办卡基本制度。特别强调营销环节的“三亲见”制度、调查环节的真实性、审批环节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充分利用辅助系统掌握申请人基本信息,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基本要素、手续审查、资信审查、支付能力五要点进行严格审查。自年初以来,我行增加了白金卡和高额授信乐分卡的初审制度,按照总行制定的授信政策和授权规范审批,严把准入关,严防第一道风险。通过层层把关,使全行本年新增信用卡透支不良零增长。
(二)加强宣传,完善考核,提高业务发展积极性。
以2012年一季度农行“春天行动”大型产品宣传营销活动为契机,通网点LED、网点大堂、水城矿务集团电视台、首钢水钢电视台等渠道加强,对我行的特色产品,产品中的特色功能,客户中的特别群体,有的放矢地大力宣传。通过与省分行、支行、网点的纵向联动,通过与市分行各前台部门横向联合,挖掘如烟草公司、六枝工矿等老客户,拓展如水钢炼铁、市实验三幼等新客源,发挥品牌优势,积极开展产品进社区,进工厂营销活动。通过产品的宣传和考核办法的改进,我行成功营销了水钢炼铁厂、市实验三幼等优质客户群。
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组织实施了电子银行和信用卡业务绩效考核,构建科学绩效考核体系,调动机构积极性,调动员工主动性,激发潜力,增强活力,推动员工“要我做”到“我要做”思想的转变。
(三)随“机”应变,增强网点核心竞争力
为积极探索深化营业机构改革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城区网点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增强网点核心竞争力,激发网点经营活力,推动城区网点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从去年8月份以来,城区12个直管营业机构划归城区2家单点支行管理。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增强支行在信用卡和电子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我行首先是积极组织业务培训。由电子银行部业务经办人员深入支行和网点,采取穿透式、一对一、以实际操作代替枯燥说教的培训方式,一个人一个人地过关,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测试,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培训对象重点为调整后城区支行客户经理,含盖了其他支行客户经理。培训内容主要是商户收单、汽车分期、企业网银批量、智付通等。其次是加快调整电子银行和信用卡业务各类管理系统的行部归属关系,明确操作责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上半年,我行对贷记卡外挂系统、贷记卡信息管理系统、准贷记卡风险管理系统、收单管理系统、电子银行内部管理系统、电子银行报表系统、自助设备管理系统、智付通管理系统等内部管理系统进行疏理和调整,以提高内部运行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
(四)开展业务督查,强化合规经营。一是按照省分行的要求,及时地对每季度下发的发卡、收单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套现嫌疑卡片进行了现场调查、处置,并按规定及时反馈商户关闭、投诉客户联动单。二是加强高额授信贷记卡的跟踪管理与客户服务。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贷记卡客户回访活动。成立了回访小组,市分行分管副行长任组长,各有关单位经办人为回访成员,对截止2012年1月底授信额度在10万元以上的1860名贷记卡客户进行回访。回访内容包括客户办卡真实性、核对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产品服务功能宣传、信用卡法律法规提醒等。通过回访,对贷记卡恶意拖欠、套现风险防控、对完善客户服务起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切实执行监管部门相关规定。对省分行的风险排查、总行业务审计、人行六盘水中心支行综合执法的检查结果进行了认真整改,对44户非在册正式员工使用的员工卡做了销卡处理,对未按规定巡查的特约商户进行了巡检,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对协助贷记卡客户套现的8家特约商户,关闭了信用卡受理功能,对套现的14户贷记卡客户取消贷记卡授信;对未进行联网核查的14户信用卡客户进行了联网核查。确保合规经营。
(五)多策并举,严防信用卡风险
一是继续加大对六枝支行徐世强等5户白金卡的催收,督促支行风险管理人员与当地公安机关的联系,加快对相关人员的民事诉讼,通过了法院调解。二是对1429户存量白金卡客户进行风险排查,要求各行要上门面签办卡用卡真实性承诺书。三是对上级行下发的白金卡短龄拖欠客户进行调查与催收,按要求及时上报催收结果。四是加强与公安局部门的联系,争取经侦队的催收支持。上半年,通过公安机关协助催收,收回贷记卡不良贷款140余万元。五是加强对支行催收的业务尽职培训与业务督导,落实责任,明确时限,通过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公告催收,上半年,累计收回信用卡到期贷款XX笔,XX万元。六是加强对重点客户的事前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客户办卡真实性,一方面还可以更加全部地了解客户资信状态、还款能力,以便于更加科学授信,防范虚假申请、违规办卡等风险。
三、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电子银行业务和信用卡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风险管理亟待加强。截止6月末,信用卡不良贷款413户,余额1055万元,贷款不良率2.86%,其中,贷记卡不良贷款户数361户,不良贷款余额990万元,贷款不良率2.75%,准贷记卡不良贷款户数52户,不良贷款余额65万元,贷款不良率7.85%,信用卡贷款质量呈下滑趋势。
二是信用卡客户质量不高。到6月末,信用卡授信总额80953万元,用信36891万元,用信率为45.57%,且主要集中在白金卡和乐分卡两类卡种。信用卡贷款户数只有4944户,仅占16159户信用卡客户数的30.60%,有效率偏低。风险分散的普通卡,激活使用率较低。
三是信用卡营销积极性不高。到6月底,我行新增贷记卡客户971户,比去年同期少增1623张,准贷记卡虽然较年初增加了2270张,但剔除水钢练铁厂批量营销的准贷记卡外,实际上为负增长。
四是商户日常管理不到位。随着商户收单业务的快速增长,商户日常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除了普通特约商户安装的XX台POS机具外,还有新农保152台移动POS,POS布放数是去年同期的2倍,但管理人员数量并没有变化。由于人员不足,培训、巡查不到位,商户风险日趋显现。
五是产品综合营销不足。客户经理过分地注重对单一产品的营销而忽略了对客户的综合营销,如在办理汽车分期业务合作时,没有主动营销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网银、个人存款等,产品营销效果不明显。
六是客户服务不到位。我行的信用卡客户数还是电子银行客户数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如准贷记卡累计客户数5749户,有效客户数为3114户,有效率仅为54%;本年新增的准贷记卡2333张,有而有效卡仅有27张,个人网银动户率不足五分之一,企业网银动户率不到一半。客户平均贡献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客户服务不到位,缺乏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和机制,矛盾十分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七是智付通发展后劲不足。截止6月末,智付通注册客户数较年初仍然是负增长,剔除上半年客户清理因素,实际只增加了XX户。支行营销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八是电子渠道分流率较低。到2012年6月30日,我行电子渠道分流率仅为54.67%,与省分行下达的任务尚有10.33%个百分点。
四、201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目标
2012年下半年工作目标是:
——完成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1200万元,其中,商户收单收入290万元;
——新增有效信用卡客户3100户;
——新增有效商户60户;
——新增特惠商户2户;
——信用卡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
——完成电子银行业务收入550万元,其中,自助设备收入300万元;
——个人电子银行活跃客户数达9.36万户;
——企业电子银行活跃客户数达255户;
——新增电子商务商户2户;
——实现电子渠道分流率65%以上;
——IC卡自助设备受理渠道改造完成。
(二)工作措施
1、电子银行业务
(1)加强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强化网点大堂经理的考核,努力提高电子渠道分流率。一是加强盘县社保局、六枝社保局网上银行批量业务的营销;二是加强辖内工资单位的网上银行和网上银行批量业务的营销;三是加强网点大堂经理的考核,发挥大堂经理对客户的引导作用,做好网点业务渠道分流监控,实行按月通报制度,提高自助设备分流率;四是以折换卡为契机,做好自助的服务工作,引导客户自学使用自助设备办理业务。
(2)积极开展电子银行营销宣传活动,吸引新客户,激活老客户。以“激情仲夏”、“赢在金秋”零售业务营销宣传活动为契机,积极做好电子银行营销宣传活动,开展新注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现在动账,免费赠送K宝”活动、存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智付通客户“现在使用,有礼相送”活动、银行卡客户“自助办理业务,有机会赢 iPhone 4S”活动、“网上缴费,享受X折”优惠等营销活动,塑金E顺品牌形象,增加客户活跃度,提高电子银行客户动户率。
(3)完善电子银行服务,满足客户缴费需求。下半年,要下大力气主动联系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南方电网、交警支队、广电网络等缴费单位,完善我行与这些单位的网上缴费服务协议,争取在9月底之前,全部开通以上单位的网上缴费、自助缴费服务。
(4)积极做好自助银行“四大工程”暨IC卡现金类自助设备受理环境改造工程的推广工作。即积极做好自助设备管理及监控系统、自助设备统一平台、总行版自助服务终端和智能支付终端系统四大工程的推广工作和金融IC卡自助设备受理渠道改造工作,以提升客户体验,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强化平台自动化能力,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加快监控集中化进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动我行金融IC卡应用进程,促进银行卡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5)加快离行式自助设备布局,探索离行式自助设备运营管理新模式。目前,我行布放的离行式自助设备特别是城区自助设备使用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维护不力,管理不到位所致。对参与管理的部门、支行没有明确各自责任,甚至对维护管理工作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下半年,将按照总行、省分行关于离行式自助设备的管理规定,协调各有关单位,明确管理责任。在理顺维护管理关系的情况,加大离行式自助的投入,努力提高自助设备分流率和创利能力。
2、信用卡业务
下半年,信用卡业务工作的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总分行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工作的要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大力拓展信用卡发卡和收单市场,狠抓风险管控,实现“市场份额、经营效益、基础管理”显著提升,确保全面完成全年任务,推进信用卡发卡及商户收单业务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
(1)多渠道营销,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扩大信用卡有效客户规模。继续发挥我行网点、员工队伍和客户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网点渠道营销和项目批发营销,激活唤醒睡眠客户,进一步扩大信用卡有效客户规模。一是加大对各级财政预算和事业单位营销力度,拓展预算单位公务卡,同时狠抓工资客户、其他授信企业客户发卡,结合社保IC卡的发行,力求同步发行贷记卡;二是要做好交叉销售。广泛实行零售业务综合营销,对个贷客户、理财客户要同步配发相应的贷记卡产品;三是做好PCRM中的客户营销,组织开展PCRM客户的专项贷记卡营销活动,将系统中白金借记卡、钻石借记卡客户和优质签约客户三类客户作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发卡营销对象;四是配合做好总行推出的网上申请办卡业务,积极做好宣传和网点申领落地工作;五是配合总行做好外呼,激活唤醒睡眠客户。
(2)量质并举,继续做大收单业务。一是优化结构,开展收单商户名单制营销,加大酒店、餐饮、娱乐等高扣率、低风险商户的营销,开展“名单制”营销活动,定期下发目标客户清单制定拓展计划,层层分解落实营销任务,确保每个季度每个县级支行至少营销一户,并保证有效率达到80%以上;二是大力拓展县域收单市场。重点营销布放县域龙头企业及其各连锁商店POS机,积极介入“新农保”、“新农合”费用缴纳和支付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县域收单业务发展;要继续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户拓展,做好商户拓展及机具布放。
(3)收单与分期并重,实现中间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以中间业务收入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为目标,一方面保证信贷规模,继续做大分期;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特惠商户建设,加强宣传促销,激励刷卡,逐步提高回佣收入占比,形成推动我行信用卡中间收入增长的持久动力。努力做大分期业务的同时,要力推额度内商户分期业务。商户分期业务尤其是额度内分期,手续简便,风险可控,持卡人在刷卡时即可同步办理,省时省事,各行要下大力气重点推广。
(4)强化促销宣传,提升客户认同感。大力开展刷卡促销活动,在增加回佣收入的现时,有助于扩大发卡、激活睡眠卡、提升客户认同感以及我行形象。下半年,我行将精心策划,争取上级费用支持,组织一至两次大型刷卡有奖有礼活动,同时结合额度内分期业务,要求商户安排配套优惠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完成并通过双创双建项目高产验收工作,启动粮食双创双建工作,落实1万亩的水稻示范片2个,落实玉米、红苕示范片各1个。引进水稻新品种5个、玉米新品种12个,抽检种子202个,备案水稻品种96个。
2、果蔬产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力推进蔬菜等优势产业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建设蔬菜大棚450亩、露地蔬菜标准园12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7870亩,蔬菜播栽面积达16.97万亩,总产达24.14万吨;在实施冬草莓异地育苗150亩、落实生产基地2000亩,启动建设5000亩枇杷、梨、葡萄等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片,推行水果设施栽培4000亩,全县水果产量达11.1万吨。
3、畜禽产业稳步推进。实施能繁母猪人工授精配种6.08万头(窝)、奶牛人工授精配种350头。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生猪项目,完成1285户现代农业生猪圈舍改造。加强对全县98家备案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实行三级监管与日常抽查相结合,抽查备案畜禽养殖场51家,基本建立了健康养殖档案,检查饲料经营户300家,形成种养结合面积达到10万亩。月,全县生猪出栏41.7万头,肉牛出栏1026头,羊出栏2.93万只,禽出栏1280.5万只,兔出栏201.2万只,肉类总产量4.75万吨,禽蛋产量3717吨,牛奶产量4800吨,畜牧产值达10亿元。
4、农业加工和物流加快推进。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促建工作,拟入驻的初加工园区的12家企业顺利通过环评,5家企业取得工商注册,2家企业用地问题初步明确。整合农业现代物流信息中心、农产品展示配送信息平台和供销社农资配送信息平台的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物流企业,进一步完善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规范38家农业物流企业经营秩序。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积极抓好项目储备、招商服务,引进冷链物流和润园猕猴桃项目,到位资金1.01亿元。积极跟踪服务集团万亩蔬菜基地、投资有限公司打造初加工园区、花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力促项目“引得回、安得下”。二是农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落实项目促建例会制、重大项目跟踪负责制,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现已完成6大类21个重大项目申报工作,成功申报4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农村市场经营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引导农民、城市居民、企业业主等投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围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无公害畜禽、林业水产等优势产业,扶持壮大市场经营主体,新成立各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8个,打造示范性专合社20个、培育效益型家庭农场30个、效益型现代农庄5个。
2、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深化。一是农用地规模经营质量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入股、出租、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新增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2.1万亩。二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截止目前,洽谈16个农业项目,签约6个,包括三好生态休闲农庄项目、盛源投资有限公司葛根产业园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产业项目、科技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景观市场项目、农庄项目,协议总投资2.02亿元,协议规模经营土地1530余亩;招商引资新、改、续、扩建项目到位资金8738万元(不含各镇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其中新建项目投入资金6680万元,续建项目投入资金2058万元;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7736.9亩。三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以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建立水稻示范片2万亩、玉米示范片0.1万亩、葡萄示范片2000亩、枇杷示范片1万亩,实施草莓棚架栽培2400亩、枇杷大棚栽培1000亩、葡萄避雨栽培600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7500亩。
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以有机农业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9项,启动建设有机蔬菜、有机枇杷、有机草莓、有机梨示范基地1万亩。二是农产品质量监管扎实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抽检生产基地蔬菜水果样品918个、“三聚氰胺”牛奶样品21个、“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猪尿74个,样品合格率100%,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采样及检测任务。生猪屠宰检疫26.8万头、牛羊587头、禽兔76.3万只,生猪屠宰检疫率达100%。产地检疫生猪29.6万头、牛羊736头、禽兔90.9万只,检疫率达100%。三是动植物疫病防控成效明显。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计划免疫制度,应免疫率均在99%以上。加大定时定点持续监测力度,实现了“无疫病流行”的目标。大力推进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积极推行专业防治,组织重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15.5万亩,植物调运检疫95批次,建设水果蔬菜绿色防控示范片1520亩、有害生物防治示范1000亩。四是品牌创建成效显著。积极抓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新增有机产品认证2个、有机转化产品认证1个、无公害产品认证4个,16个农产品正在申报。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畜产品、农产品的复查换证分别达14个、13个、25个。五是加强农业投入品安全执法。组织综合执法检查80余次,集中清理整顿5次,检查农牧经营点260家,集贸市场30个,开农产品和农牧投入市场抽样检查48个,共立案查处10件,结案率为100%。
(三)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头看”整改扎实推进。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编印整改工作资料,建立对口联系制度,指导镇、村、社作好承包地实测复核、勾绘上图和确权颁证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全县涉及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的社均已完成实测复核工作,新建了承包合同、承包台帐,实现了土地、台账、合同“三个一致”,地块勾绘上图已完成80%,国土“二调”已完成内业建库10%。
2、农村扶贫开发深入推进。一是加快推进扶贫工作。落实仪陇县帮扶资金300万元,确定5个帮扶村,建成村道2.5公里和社道1.5公里的基础工程,整治蓄水池5口,补植、改良经果林60亩,发展蔬菜250亩。落实帮扶工作帮扶资金110万元,确定11个帮扶村。县内确定的15个经济发展缓慢村、30个经济发展缓慢组,已完成帮扶项目25个,在建62个。二是加强移民后期扶持。切实抓好移民维稳工作,无重大事件发生,按时逐月发放移民养老保障金,下达落实后扶建设项目并加快推进。继续加大力度,抓好2个移民示范点建设。积极推进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移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完成今年省市安排的移民后期扶持信息化系统管理基础数据录入及上图工作。
3、农村环境建设扎实有效。一是加快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编制完成示范片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村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拟定了年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等10个村(社区)建设。结合快速通道田园城市示范线的规划,确定4个镇26个村、社区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并聘请规划公司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环保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争创省级生态县工作,确定了社区等15个村(社区)创建环保生态文明村,并按创建要求逐步完善指标。三是农村能源建设加速推进。加快建设规模养殖户大型沼气池工程,已申报10个养殖场11个沼气池5300立方米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四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有效。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监管,实现了零排放。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和秸秆综合利用,新建立示范片5个,推广免耕覆盖栽培技术、“走道式”秸秆还田技术等,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26万亩。
(四)切实加强“三农”服务,农民增收能力不断增强
1、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个标准化农业综合服务站软、硬件建设全面完成并试运行,6个镇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已进入地勘阶段。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引入部分专合组织入驻农业综合服务站,新建扶农枇杷、助农草莓等8个产业技术服务合作社。
2、农民增收培训扎实开展。结合主导、优势和特色产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农民自身条件和就业市场需求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共开展农民增收培训2.9万人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针对性农民培训3077人,完成开展植保、农机、水果专业人才培训120人。
3、农村信息服务深入开展。农牧110服务技术资料2100余条,疫情、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1.2万余条,开出“农牧110现代农业服务处方笺”480张以上,提供各种技术咨询1.68万余次,在西部农业在线信息720余条,在双流三农网信息3600余条,“三农热线”接受咨询2400余次,农信通信息系统发送信息26.4万余条。农村新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最近喜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4、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截至目前,邀请省市农业科研院校专家和组织本地专家20余人,组织22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培育科技示范户220余户,辐射带动农户3500余户。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8个2.35万亩.引进新品种31个,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16项,引进推广新机具150台,开展科技“三下乡”12次。积极与农大、农林科学院合作,开展有机草莓生产示范、油菜美化种植示范等新技术的实验性推广项目,完成机插秧15680亩。开展创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咨询2000余次,跟踪回访大学生创业户120余户,新发展大学生专合组织4个,包装各种创业项目40余项,初步打造了如休闲体验区、养殖基地等大学生创业集中示范区,涌现出了如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秦千等一批大学生创业明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农业企业用地指标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方面,还存在入驻难,启动难,发展难等问题。受规划、土地指标等条件制约,现代农业园区整体建设步伐还比较慢,新进驻企业投产周期较长;新确立的重点示范园区需尽快提升形象,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需加大探索力度。
(二)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支农资金杠杆作用不明显,农村经济未盘活的问题。支农资金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成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农村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尚未盘活,以农村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融资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三)在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的问题。有机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物流业及农业总部经济等产业特色还不够突出,有机种植基地面积还不够广,现有的有机粮食、有机果蔬、有机畜禽生产基地还需进一步提升完善,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快建设;产业特色不够突出,科技含量不够高,冬草莓等特色产业保持独特优势的难度较大,种苗脱毒研发、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高,农业加工、物流业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够,实效不足的问题。农业服务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作用发挥还比较有限,在成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推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方面的探索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在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方面,还存在竞争力不强,带动力不强的问题。全县304家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普片存在规模普遍偏小、管理制度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经营主体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同质化程度较高、农户参与面、带动率还比较低等问题,农民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到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的“两率先两示范”目标压力较大。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县委“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135610”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示范带建设、项目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大力推进综合示范带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
一要加快编制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在前期已形成示范带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及时上报县委规委会审定“一环一线”和双流农博园总体策划、规划,待县委规委会审定通过后,统一协调并督促相关镇结合各自交通条件、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农业基础、人文风俗等实际,坚持一镇一主业、一镇一特色,制定详细规划,确保总规、详规区划、功能协调相容。各镇明确工作重点、发展定位、建设点位、规模和时间节点。
二要多措并举推动示范带建设。突出抓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符合条件的加快其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实施,以土地整治为抓手,充分运用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的成果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当地农民、种养大户在“一线一环”两侧和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家庭农场,大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现代农庄;借鉴“198区域”建设经验,加强招商选资,采取直接招商、整体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引进有实力、有真实投资意愿的公司参与建设示范带。
三要加强督促协调。我局将牵头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强对示范带及14个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督促,优先将各类项目安排在示范带,推进“一线一环一片”建设。
(二)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一要加快建设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成新蒲快速通道农业观光旅游线建设,提升九江农业花卉苗木基地、做亮葡萄产业基地、重塑菜篮子基地。加快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在等镇加快建设等特色精品农业基地。利用级旅游风景区资源,进一步提升产业,加快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在加快发展优质粮油和畜禽产业,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快速通道沿线镇,加快提升枇杷、草莓、梨等产业优势产业,打造“接二连三”发展示范区。在等镇,打造精品果蔬生产示范区。
二要大力推进项目实施。加快建设1万亩优质马铃薯循环农业示范区和3000亩优质粮油示范区;加快推进1000亩蔬菜标准园、1000亩有机蔬菜基地、300亩有机二荆条辣椒生产基地、1000亩有机小米辣生产基地的建设,打造全省蔬菜产业基地强县;建设500亩冬草莓异地种植生产基地,使我县冬草莓逐渐向新区扩展,加快建设1000亩有机枇杷示范园和1万亩低产果园更新和高改;积极建设反季节鹅、生态野养鸡、鸭、兔等小家禽生产基地,抓好养殖场规模管理,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大力植树造林,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区1000亩,推行林草、林菌、林畜(禽)等林下种养,建设生态特色渔业养殖500亩;重点打造三星加工基地,加快建设籍田、加工基地,在工业集中区启动建设1000亩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建设冷藏库5万立方业,购置冷藏车5台,推动农产品物流业健康发展。
三要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围绕产业发展加强招商选资,以建设现代农庄为抓手,优先打造农业园区核心区,加快产业“接二连三”,提高产业经营效益。采取“大园区、小业主”、“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模式,创新优势产业规模经营方式,加快打造有机葡萄园及太平、白沙、永兴精品枇杷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优势产业集体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双流农博园,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业主)投资建园,充分运用产改成果加快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农业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园区建设,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着力做强园区特色产业。
(三)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一要大力培育农村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开展劳务合作、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和营销合作,互为成员,抱团发展,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大力扶持产业特色突出、运转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重点在成新蒲、三岔湖、东山快速通道和双黄路、麓山大道沿线打造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50个、现代农庄10个。引导其采取农村产权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做强精品种植和特色养殖,支持其向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观光旅游等领域发展,加快制定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相关标准。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力争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万亩以上。
二要完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完成17个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深入开展村级服务外包工作,探索试点社级服务,努力构建新型县镇村社四级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社会化农业综合服务队伍,切实抓好农技服务、农机服务、疫病防控、质量监管、信息服务和农业市场六个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服务社会化。充分利用县校、县院合作平台,积极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培训一批种养能手。引导优势产业技术服务合作社围绕农业重大项目开展定向培训和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双流三农网”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农业信息手机短信服务,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深入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障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要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进一步健全村级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机制,加大政府提供服务项目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健全市场供给服务机制,加快将动植物防疫、农技服务等经营项目推向市场。进一步完善“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完整有效的民主管理议事规则和程序。
(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一要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快产权流转。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丰富资源,逐步建立健全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合理流动。进一步研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一)加强安全考核,促进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我局始终将安全责任落实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坚持安全生产分析汇报制度和联责制度。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周例会”和“调度早会”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全面地掌握全局安全生产动态。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与基层单位安全联责制度,开展基层员工面对面座谈活动,将安全生产压力层层传递,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实施细则》、《安全日考核办法》、《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考评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覆盖全局的安全绩效精益积分考核机制,将安全绩效与月度、季度、年度奖金挂钩,充分调动了单位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年年底还首次实施了员工安全生产风险金考核。三是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宣贯。今年国庆后结合“安全周”活动,全局职工开展了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宣贯,使广大职工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今年针对《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我们开展了专门的分析,大力实施宣贯,结合电网和安全生产实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落实事故防范措施,杜绝考核事故的发生。四是严格落实领导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从局安全第一责任人做起,局各级领导直接面对基层广大职工,亲自下班组参加安全活动,实施重要施工项目的领导干部到岗到位和同进同出,确保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共同关心安全、关注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宣传培训,促进安全素质全员提高
根据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培训计划,我局通过实施这一系列分层培训步骤,达到全员安全培训、“人人过关”的目的。5月份参加了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内训师培训;7 月份组织各单位部门管理人员、生产班组优秀技术骨干开展了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培训,并对现场授课进行视频摄录。8 月份,视频教学内容在我局考试系统中上挂,各单位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员工通过观看视频录像或集中授课等形式进行学习。9月下旬,在局培训中心开展了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及安规考试,至9月底,已开展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考试对8596名。
今年的安全月期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开展“生命第一、安全发展”征文评选、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组织班组事故案例学习,送安全知识到现场,现场安全知识抽考、抽问,提高员工事故防范意识;统一开展了“电力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今年我们还开展了心肺复苏法的取证培训,共办班50多期,全局有xx多人通过了培训。
(三)强化安全管理,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管理层面,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制度,制定“到岗到位标准”和“到岗到位管理规定”,把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纳入生产控制流程,每周制定到岗到位计划,严格考核管理,确保每个生产现场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在生产一线,全面开展变电检修、变电运行、输电线路、电网调度专业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准军事化宣贯、训练和实战演练。将准军事化与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结合,极大提升了我局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益化水平。6月份,我局生产系统准军事化管理通过省公司验收。通过落实到岗到位和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使施工现场管理更加规范,规章制度执行更加到位,员工精神面貌更加振奋,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做好设备和运行管理,促进电网设备安全运行
认真宣贯《电力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开展专业性评估工作,梳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开展电网安全风险预控工作,通过流程化管控,积极推进现场到岗到位和安全生产基础的夯实,全面保障了全社会安全可靠用电。
认真开展了输变电设备专业化巡视和状态评估,全面应用红外热像检测、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等状态检测手段,集中对220千伏及以上主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完成了xx余公里输电线路直升机巡线;加强“红线”设备管理和消除工作,共消除红线设备46项;专项开展了电气化铁路相关设备安全检查、电缆防火隐患排查、输电线路重要跨越隐患排查;完成白沙变及逍林变主变10kv开关柜更换等易发热设备整治。在今年xx电网最高负荷突破900万千瓦的情况下,迎峰度夏期间xx电网仍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认真部署防止恶劣天气的各项措施,今年还成功应对了频发的雷暴天气和“梅花”超强台风等恶劣气象。
(五)推行精益生产,促进电网建设有序推进
针对今年依然繁重的生产任务,我局通过推行精益生产,加强计划刚性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既保障电网建设顺利推进,又保障了施工安全。1至9月,建成投产了220千伏屯山变等一大批项目,基建工程累计投产变电187万千伏安,配合轨道交通、铁路枢纽北环线、穿好高速和象山跨海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累计投产线路96.58公里;完成了莼湖主变增容、宝山、孔浦、凤阳变消弧线圈改造等技改工程累计14项,并完成了江南变2号主变更换抢修等临时任务。今年,xx电力安全文明设施配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负责对xx地区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进行安全文明设施配送,目前有标示牌、孔洞盖板、成品保护等安全设施30类、数量2500个左右,具备1个220千伏、2个110千伏变电站的全所安全文明设施配送能力。这也是浙江省电力公司首个安全文明设施配送中心。
(六)开展风险评估,促进安全风险不断降低
根据“安全风险管控年”活动要求,在省公司《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实施办法》基础上,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管控各项管理制度,扎实推进风险管理。一是开展电网风险评估。按照我局电网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当检修状态不满足“n-1”时,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提出存在的电网风险等级,落实运行、检修、线路等专业风险控制措施,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我们对于四星及以上风险的项目,召开专题分析会,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得到落实。由于国务院颁布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日前,我们召开专题会议,对电网风险等级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加符合“条例”标准。二是开展专业风险评估。以防误操作、防人身和设备误碰、防电力设施破坏为重点,分运行、检修、线路三个专业开展风险评估。在实施中,我们力求去繁求精,切合实际,对原危险点预控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广大员工容易操作又有实效。同时检修专业还开展了承载力分析的探索应用。三是开展县级供电局风险管控试点。根据省公司的要求,鄞州供电局开展了县级供电局风险管控试点。通过改进手段,不但将三级反违章检查纳入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反违章稽查来监督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而且增加了安全风险措施库的积累功能,使系统安全风险措施库的数据得到不断地补充完善,同时深化班组安全风险评估功能,将生产班组分为综合类和作业班组分别评估,并将外施协作队伍的班组也逐步纳入到班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
(七)完善工作机制,促进隐患问题有效整改
作为国网公司、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树典型、传经验”工作重点推广单位,我局以建机制、查隐患、抓治理、防事故为主线,从隐患排查、评估、治理、防控等环节,总结提炼出具有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推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一是完善隐患定义。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重要问题的综合督办,着手开展了国网公司隐患范例的修订工作,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县级供电局“障碍隐患范例”的编制。二是强化工作机制。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部门主体责任,成立了以专业小组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组织,建立以专业职能部门为核心,由安监部门综合协调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三是明确隐患报送流程。开展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克服了原系统中无法体现隐患排查治理流程的缺点。并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报送和填写要求表”的形式,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填写内容和报送要求。提出了障碍隐患的概念,开展隐患分级控制。四是完善隐患制度建设。重新制定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规范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例会通报。每季的安委会上进行通报,每月的局务会议上进行报送情况数据分析,每月的安全分析会上进行详细通报,并且每季均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下发各单位。制定了《xx电业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评价考核实施细则》,对部门、基层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考核。9月份,国网公司事故隐患管理专责人员现场交流会在xx召开,我局在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今年,我局报国网安监系统的隐患有26条被省公司录用,已整改22条,其余将在年底前完成整改。
(八)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无违章活动深入开展
积极探索反违章管理,按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反违章要求,及时修订了《xx电业局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考核力度,重点突出了“26条违章”的考核和联责考核。完善了《反违章工作同业对标考核办法》以鼓励班组自查自纠、支持基层单位加大违章查处为出发点,使同业对标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各单位反违章自查的积极性。推广、建立了现场安全员制度,确保每个较大施工现场有人监督、有人负责、有人指导。同时通过考核手段逐步提高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使生产现场逐步规范。利用科技手段通过gps定位系统的实用化应用,大大提高了反违章工作效率。通过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移动式图像监控系统和无线视频系统使用到反违章稽查工作中,使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和远程安全监督成为现实。截止11月底,各单位开展反违章检查39764场次,与去年同期比较,自查次数基本持平,查到违章2130次,增加了44%;违章记2286人,增加了33%;记3648分;增加了14%。通过同业对标和联责考核等制度的实施,班组自查自纠现场自查次数和违章查到次数均有明显提高,班组开展反违章检查38714场次,同比提高了19%,查到违章1519次,提高了70%,说明反违章传递到了基层和班组,充分体现了班组自查自纠的目的。也能从源头上遏制了违章行为的发生。
(九)健全应急体系,促进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组织预案修编、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在应急预案方面,根据国网公司新版应急预案要求,我局22个预案通过内部和外部审核,完成了预案和电监办备案。各县级供电局也开展了预案的修订工作,争取11月完成。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和基层单位“一事一卡一流程”试点,确保预案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应急演练方面,作为省内最早开展城市大面积停电社会联动应急演练的单位之一,今年6月28日我们在慈溪率先开展省内县级城市大面积停电社会联动应急演练,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还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了轨道交通事故、水资源事故等演练,基层各单位也进行了规模不等的迎峰度夏、防汛抗台、反事故等演练,全局的应急演练已成体系。在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包括安监、生产、调度人员为主的应急网络平台,进一步明确应急物资类型,开展了应急物资调研,积极参加市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着手开展应急管理建设三年规划,为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促进线路设施安全运行
一是大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以“保护电力设施,珍爱生命财产”为主题,创新思路,拓展载体,着力开展预防山火、风筝与施工安全的电力安全知识公益宣传。今年来共计投入140万元,通过电视、广播、电影下乡、警示牌、标语、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着力推动电力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活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电力安全法制意识。二是努力提升电力设施技术防控水平。在红外报警、电子围栏、图象监控、防震报警及110联网报警系统、24小时保安驻守等基础上,加大投入,大力推广普及低压线路防盗报警装置安装。三是深入完善警电、政企协作机制,构筑电力设施保护坚强防线。依托电力治安联络室,强化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打击处理。深入开展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对一时难以整改隐患,密切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确保隐患可控、在控、能控。3月31日圆满完成主城区相距110千伏大河变电所仅28米的高楼爆破作业。四是强化义务护线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举报奖励制度。今年以来计奖励各类有功人员20人次,计1.3万元。
(十一)强化专业管理,促进安全基础进一步牢固
一是加强营销安全管理,完成了131家重要用户的供电安全和隐患排查专项督查工作,完成了xx第三医院主变过热等7项重要用户供电隐患的整改。制定用户容量管理办法,对全市专变用户超变压器容量运行情况进行了普查,发出整改通知书78份,对2家用户进行了处罚,目前51家用户已办理了增容手续。二是持续严抓信息安全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持卡检查、信息机房专项督查、信息安全突出矛盾和问题排查治理等多项活动。针对桌面终端信息安全,不断完善安全扫描评估机制,实行一周进行两次安全扫描预警制度,对未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和考核。三是开展“三个一”农村用电安全活动,制订xx局农村私拉乱接用电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组织开展xx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专项安全监督。四是组织召开外包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当前发包管理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外施队伍安全管理抽评,推行亮黄牌制度和末位通报制度,不断提高外施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加强消防、交通管理,加大消防四个能力宣贯和培训,保安人进行“三要六步”达标培训,加大交通安全监管,举办车管人员业务培训、安装gps和etc并强化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制订驾驶作业准军事化细则。
二、下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以“安全风险管控年”活动为主线,把“不发生人身事故、电网事故和责任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全力确保电力供应,认真做好迎峰度冬各项准备,努力圆满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
(一)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将“安全风险管控年”活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班组“三无”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逐层落实责任,筑牢安全基础。认真组织秋季安全大检查问题整改,对查出的问题逐项整改到位,确保检查成效。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制定隐患技术标准和范例,落实部门责任,规范排查流程,全面体现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各项要求,为我省和国网系统隐患排查治理树立典范。大力开展飞行检查,坚持安全生产重大贡献奖励,加大事故、违章考核成本和处理力度,从根本上遏制违章行为发生。强化生产一线准军事化工作,积极开展“三无”班组建设,推行安全知识现场考问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
(二)全力确保电网安全。当前,xx电网面临基建、检修生产的高峰,需要大量的关键设备停役,电网安全运行存在较大风险,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我们将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完善运行、检修、线路专业项目风险评估机制,重点做好四星及以上风险控制和措施落实,做好变电所防全停技术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推行作业风险库和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卡,开展单位、班组的安全承载力分析,保障现场施工安全。二是完善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反事故应急演练;加强继电保护及二次安防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积极做好保供电工作,对重要活动保供电方案制定专项事故预案,防止重要场所停电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三)努力防止检修施工期间人身、设备事故
受迎峰度夏、节假日和保供电等因素影响,年度电网检修有效时间较短,加上受项目审批、物资招投标等因素影响,不少基建、技改工程集中在下半年开工,势必造成基建、检修生产任务安排过于集中。对此,我们需要防控检修施工期间人身、设备事故发生。首先健全检修计划、指标管理、设备管理“三位一体”和生产、基建、调度“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做好与基建、市政、改造、大修工程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停电计划,严格计划刚性管理,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当电网安全与工程进度、检修安排、新设备启动、负荷平衡存在突出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不动摇。其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深化落实到岗到位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加强现场监督指导,遇有重要检修停电工作或较大作业运行操作,有关领导和管理技术人员要与职工同进同出,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三)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生产和电网建设任务。四季度计划投产220千伏项目2个、110千伏项目12个,合计变电容量114万千伏安、线路133.85公里,电网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一是抓好项目全过程节点管控,督促各单位及时落实解决投产项目政策处理受阻点,做到建设流程各环节无缝衔接。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安全投产工作。四季度迎来220千伏曲池、北仑电厂送出等一批涉及比较复杂运行线路停电改接项目的施工高峰,将加强施工单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这批项目安全、如期建成投产。三是主动与各部门、单位衔接,提前做好项目预控,合理安排项目投产时间,加强施工及停电作业环节的安全、质量管控,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633”电网建设目标(即储备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开工300万千伏安,投产300万千伏安)。
三、201x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一)工作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结合“三集五大”建设推广工作,将“不发生人身事故、电网事故和责任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防止短板,弥补弱项,保持优势”来开展各项工作,以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为核心,以提高执行力建设为抓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按照“三个百分之百”和“四不放过”要求,全面梳理流程,强化责任到位,严格措施落实检查,严肃事故、违章考核,精细管理,深化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能力与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xx”规划开好局,持续推进企业“本质安全”建设。
(二)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意见和措施
1、加强“五大”体系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严格体系过度阶段安全管理,落实责任,确保过渡期间安全监管“不弱化、不缺位、不空挡”,建立、修订与五大体系相适应的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分析并严控人员调整、生产管理模式调整、生产注意力不集中等引发的风险,落实管控措施,努力加快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建设,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切实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2、结合《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对《xx电业局电网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中风险等级划分进行修订。依据《xx电网事故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报告》,梳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建议。做好电网检修方式、临时方式和过渡方式下的安全稳定分析校验,按要求开展好电网风险预控工作。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明确特殊运行方式的审批、报备工作。加强调度管理和设备运行维护。积极推进技术监督和入网检测工作,确保设备入网质量。
3、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要完善隐患排查的报送流程,推进隐患报送系统应用及核查。二要落实人员、资金、时限对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治理,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隐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三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隐患的评定和考核机制,每月局务会通报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加大重复发现问题的考核力度,集中研讨“通病”,对整改不力、整改率不高的单位严格考核,确保有安全风险的隐患及时整治。四要持续推进县级供电企业“两清理”和送电线路安全标识排查工作,努力减少误碰设备、误登杆塔等责任事故的隐患。五要加大电网老旧、多病设备的改造力度,及时反馈新入网设备运行隐患信息。
4、认真组织开展城市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本着“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原则,优化查评专家组,集中力量全面开展查评工作。对电网、调度及二次系统、电气一次设备、安全供电、风险管控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组织开展专业化查评工作,对现存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系统梳理,结合隐患治理工作,有计划地落实规划发展、建设改造、调度运行、生产维护等整改治理和预防预警措施。
5、严格违章稽查和到岗到位制度。一是持续完善反违章常态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保证体系和班组的反违章自查自纠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稽查业务指导水平。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及飞行检查,持续开展反违章稽查专题月活动,每月一个项目类别,每周一种违章现象,按“四不放过”要求严查、严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开展违章纠错,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二是加强工作计划刚性和到岗到位管理。进一步巩固,“年计划、季分析、月平衡、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设备计划停役管理,减少可能引起事故隐患的检修方式出现。在日常计划管理中,尽量做到变电与线路结合,一次与二次结合,基建与检修结合,杜绝重复停电。
(一)加强安全考核,促进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我局始终将安全责任落实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坚持安全生产分析汇报制度和联责制度。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周例会”和“调度早会”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全面地掌握全局安全生产动态。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与基层单位安全联责制度,开展基层员工面对面座谈活动,将安全生产压力层层传递,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实施细则》、《安全日考核办法》、《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考评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覆盖全局的安全绩效精益积分考核机制,将安全绩效与月度、季度、年度奖金挂钩,充分调动了单位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年年底还首次实施了员工安全生产风险金考核。三是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宣贯。今年国庆后结合“安全周”活动,全局职工开展了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宣贯,使广大职工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今年针对《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我们开展了专门的分析,大力实施宣贯,结合电网和安全生产实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落实事故防范措施,杜绝考核事故的发生。四是严格落实领导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从局安全第一责任人做起,局各级领导直接面对基层广大职工,亲自下班组参加安全活动,实施重要施工项目的领导干部到岗到位和同进同出,确保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共同关心安全、关注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宣传培训,促进安全素质全员提高
根据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培训计划,我局通过实施这一系列分层培训步骤,达到全员安全培训、“人人过关”的目的。5月份参加了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内训师培训;7月份组织各单位部门管理人员、生产班组优秀技术骨干开展了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培训,并对现场授课进行视频摄录。8月份,视频教学内容在我局考试系统中上挂,各单位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员工通过观看视频录像或集中授课等形式进行学习。9月下旬,在局培训中心开展了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及安规考试,至9月底,已开展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考试对8596名。
今年的安全月期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开展“生命第一、安全发展”征文评选、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组织班组事故案例学习,送安全知识到现场,现场安全知识抽考、抽问,提高员工事故防范意识;统一开展了“电力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今年我们还开展了心肺复苏法的取证培训,共办班50多期,全局有多人通过了培训。
(三)强化安全管理,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管理层面,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制度,制定“到岗到位标准”和“到岗到位管理规定”,把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纳入生产控制流程,每周制定到岗到位计划,严格考核管理,确保每个生产现场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在生产一线,全面开展变电检修、变电运行、输电线路、电网调度专业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准军事化宣贯、训练和实战演练。将准军事化与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结合,极大提升了我局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益化水平。6月份,我局生产系统准军事化管理通过省公司验收。通过落实到岗到位和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使施工现场管理更加规范,规章制度执行更加到位,员工精神面貌更加振奋,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做好设备和运行管理,促进电网设备安全运行
认真宣贯《电力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开展专业性评估工作,梳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开展电网安全风险预控工作,通过流程化管控,积极推进现场到岗到位和安全生产基础的夯实,全面保障了全社会安全可靠用电。
认真开展了输变电设备专业化巡视和状态评估,全面应用红外热像检测、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等状态检测手段,集中对220千伏及以上主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完成了余公里输电线路直升机巡线;加强“红线”设备管理和消除工作,共消除红线设备46项;专项开展了电气化铁路相关设备安全检查、电缆防火隐患排查、输电线路重要跨越隐患排查;完成白沙变及逍林变主变10kv开关柜更换等易发热设备整治。在今年电网最高负荷突破900万千瓦的情况下,迎峰度夏期间电网仍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认真部署防止恶劣天气的各项措施,今年还成功应对了频发的雷暴天气和“梅花”超强台风等恶劣气象。
(五)推行精益生产,促进电网建设有序推进
针对今年依然繁重的生产任务,我局通过推行精益生产,加强计划刚性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既保障电网建设顺利推进,又保障了施工安全。1至9月,建成投产了220千伏屯山变等一大批项目,基建工程累计投产变电187万千伏安,配合轨道交通、铁路枢纽北环线、穿好高速和象山跨海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累计投产线路96.58公里;完成了莼湖主变增容、宝山、孔浦、凤阳变消弧线圈改造等技改工程累计14项,并完成了江南变2号主变更换抢修等临时任务。今年,电力安全文明设施配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负责对地区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进行安全文明设施配送,目前有标示牌、孔洞盖板、成品保护等安全设施30类、数量2500个左右,具备1个220千伏、2个110千伏变电站的全所安全文明设施配送能力。这也是浙江省电力公司首个安全文明设施配送中心。
(六)开展风险评估,促进安全风险不断降低
根据“安全风险管控年”活动要求,在省公司《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实施办法》基础上,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管控各项管理制度,扎实推进风险管理。一是开展电网风险评估。按照我局电网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当检修状态 不满足“n-1”时,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提出存在的电网风险等级,落实运行、检修、线路等专业风险控制措施,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我们对于四星及以上风险的项目,召开专题分析会,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得到落实。由于国务院颁布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日前,我们召开专题会议,对电网风险等级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加符合“条例”标准。二是开展专业风险评估。以防误操作、防人身和设备误碰、防电力设施破坏为重点,分运行、检修、线路三个专业开展风险评估。在实施中,我们力求去繁求精,切合实际,对原危险点预控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广大员工容易操作又有实效。同时检修专业还开展了承载力分析的探索应用。三是开展县级供电局风险管控试点。根据省公司的要求,鄞州供电局开展了县级供电局风险管控试点。通过改进手段,不但将三级反违章检查纳入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反违章稽查来监督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而且增加了安全风险措施库的积累功能,使系统安全风险措施库的数据得到不断地补充完善,同时深化班组安全风险评估功能,将生产班组分为综合类和作业班组分别评估,并将外施协作队伍的班组也逐步纳入到班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
(七)完善工作机制,促进隐患问题有效整改
作为国网公司、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树典型、传经验”工作重点推广单位,我局以建机制、查隐患、抓治理、防事故为主线,从隐患排查、评估、治理、防控等环节,总结提炼出具有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推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一是完善隐患定义。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重要问题的综合督办,着手开展了国网公司隐患范例的修订工作,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县级供电局“障碍隐患范例”的编制。二是强化工作机制。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部门主体责任,成立了以专业小组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组织,建立以专业职能部门为核心,由安监部门综合协调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三是明确隐患报送流程。开展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克服了原系统中无法体现隐患排查治理流程的缺点。并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报送和填写要求表”的形式,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填写内容和报送要求。提出了障碍隐患的概念,开展隐患分级控制。四是完善隐患制度建设。重新制定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规范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例会通报。每季的安委会上进行通报,每月的局务会议上进行报送情况数据分析,每月的安全分析会上进行详细通报,并且每季均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下发各单位。制定了《电业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评价考核实施细则》,对部门、基层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考核。9月份,国网公司事故隐患管理专责人员现场交流会在召开,我局在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今年,我局报国网安监系统的隐患有26条被省公司录用,已整改22条,其余将在年底前完成整改。
(八)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无违章活动深入开展
积极探索反违章管理,按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反违章要求,及时修订了《电业局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考核力度,重点突出了“26条违章”的考核和联责考核。完善了《反违章工作同业对标考核办法》以鼓励班组自查自纠、支持基层单位加大违章查处为出发点,使同业对标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各单位反违章自查的积极性。推广、建立了现场安全员制度,确保每个较大施工现场有人监督、有人负责、有人指导。同时通过考核手段逐步提高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使生产现场逐步规范。利用科技手段通过gps定位系统的实用化应用,大大提高了反违章工作效率。通过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移动式图像监控系统和无线视频系统使用到反违章稽查工作中,使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和远程安全监督成为现实。截止11月底,各单位开展反违章检查39764场次,与去年同期比较,自查次数基本持平,查到违章2130次,增加了44%;违章记2286人,增加了33%;记3648分;增加了14%。通过同业对标和联责考核等制度的实施,班组自查自纠现场自查次数和违章查到次数均有明显提高,班组开展反违章检查38714场次,同比提高了19%,查到违章1519次,提高了70%,说明反违章传递到了基层和班组,充分体现了班组自查自纠的目的。也能从源头上遏制了违章行为的发生。
(九)健全应急体系,促进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组织预案修编、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在应急预案方面,根据国网公司新版应急预案要求,我局22个预案通过内部和外部审核,完成了预案和电监办备案。各县级供电局也开展了预案的修订工作,争取11月完成。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和基层单位“一事一卡一流程”试点,确保预案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应急演练方面,作为省内最早开展城市大面积停电社会联动应急演练的单位之一,今年6月28日我们在慈溪率先开展省内县级城市大面积停电社会联动应急演练,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还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了轨道交通事故、水资源事故等演练,基层各单位也进行了规模不等的迎峰度夏、防汛抗台、反事故等演练,全局的应急演练已成体系。在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包括安监、生产、调度人员为主的应急网络平台,进一步明确应急物资类型,开展了应急物资调研,积极参加市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着手开展应急管理建设三年规划,为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促进线路设施安全运行
一是大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以“保护电力设施,珍爱生命财产”为主题,创新思路,拓展载体,着力开展预防山火、风筝与施工安全的电力安全知识公益宣传。今年来共计投入140万元,通过电视、广播、电影下乡、警示牌、标语、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着力推动电力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活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电力安全法制意识。二是努力提升电力设施技术防控水平。在红外报警、电子围栏、图象监控、防震报警及110联网报警系统、24小时保安驻守等基础上,加大投入,大力推广普及低压线路防盗报警装置安装。三是深入完善警电、政企协作机制,构筑电力设施保护坚强防线。依托电力治安联络室,强化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打击处理。深入开展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对一 时难以整改隐患,密切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确保隐患可控、在控、能控。3月31日圆满完成主城区相距110千伏大河变电所仅28米的高楼爆破作业。四是强化义务护线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举报奖励制度。今年以来计奖励各类有功人员20人次,计1.3万元。
(十一)强化专业管理,促进安全基础进一步牢固
一是加强营销安全管理,完成了131家重要用户的供电安全和隐患排查专项督查工作,完成了第三医院主变过热等7项重要用户供电隐患的整改。制定用户容量管理办法,对全市专变用户超变压器容量运行情况进行了普查,发出整改通知书78份,对2家用户进行了处罚,目前51家用户已办理了增容手续。二是持续严抓信息安全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持卡检查、信息机房专项督查、信息安全突出矛盾和问题排查治理等多项活动。针对桌面终端信息安全,不断完善安全扫描评估机制,实行一周进行两次安全扫描预警制度,对未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和考核。三是开展“三个一”农村用电安全活动,制订局农村私拉乱接用电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组织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专项安全监督。四是组织召开外包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当前发包管理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外施队伍安全管理抽评,推行亮黄牌制度和末位通报制度,不断提高外施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加强消防、交通管理,加大消防四个能力宣贯和培训,保安人进行“三要六步”达标培训,加大交通安全监管,举办车管人员业务培训、安装gps和etc并强化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制订驾驶作业准军事化细则。
二、下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以“安全风险管控年”活动为主线,把“不发生人身事故、电网事故和责任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全力确保电力供应,认真做好迎峰度冬各项准备,努力圆满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
(一)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将“安全风险管控年”活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班组“三无”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逐层落实责任,筑牢安全基础。认真组织秋季安全大检查问题整改,对查出的问题逐项整改到位,确保检查成效。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制定隐患技术标准和范例,落实部门责任,规范排查流程,全面体现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各项要求,为我省和国网系统隐患排查治理树立典范。大力开展飞行检查,坚持安全生产重大贡献奖励,加大事故、违章考核成本和处理力度,从根本上遏制违章行为发生。强化生产一线准军事化工作,积极开展“三无”班组建设,推行安全知识现场考问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
(二)全力确保电网安全。当前,电网面临基建、检修生产的高峰,需要大量的关键设备停役,电网安全运行存在较大风险,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我们将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完善运行、检修、线路专业项目风险评估机制,重点做好四星及以上风险控制和措施落实,做好变电所防全停技术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推行作业风险库和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卡,开展单位、班组的安全承载力分析,保障现场施工安全。二是完善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反事故应急演练;加强继电保护及二次安防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积极做好保供电工作,对重要活动保供电方案制定专项事故预案,防止重要场所停电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三)努力防止检修施工期间人身、设备事故
受迎峰度夏、节假日和保供电等因素影响,年度电网检修有效时间较短,加上受项目审批、物资招投标等因素影响,不少基建、技改工程集中在下半年开工,势必造成基建、检修生产任务安排过于集中。对此,我们需要防控检修施工期间人身、设备事故发生。首先健全检修计划、指标管理、设备管理“三位一体”和生产、基建、调度“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做好与基建、市政、改造、大修工程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停电计划,严格计划刚性管理,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当电网安全与工程进度、检修安排、新设备启动、负荷平衡存在突出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不动摇。其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深化落实到岗到位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加强现场监督指导,遇有重要检修停电工作或较大作业运行操作,有关领导和管理技术人员要与职工同进同出,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三)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生产和电网建设任务。四季度计划投产220千伏项目2个、110千伏项目12个,合计变电容量__万千伏安、线路133.85公里,电网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一是抓好项目全过程节点管控,督促各单位及时落实解决投产项目政策处理受阻点,做到建设流程各环节无缝衔接。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安全投产工作。四季度迎来220千伏曲池、北仑电厂送出等一批涉及比较复杂运行线路停电改接项目的施工高峰,将加强施工单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这批项目安全、如期建成投产。三是主动与各部门、单位衔接,提前做好项目预控,合理安排项目投产时间,加强施工及停电作业环节的安全、质量管控,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633”电网建设目标(即储备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开工300万千伏安,投产300万千伏安)。
三、20__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一)工作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结合“三集五大”建设推广工作,将“不发生人身事故、电网事故和责任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防止短板,弥补弱项,保持优势”来开展各项工作,以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为核心,以提高执行力建设为抓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按照“三个百分之百”和“四不放过”要求,全面梳理流程,强化责任到位,严格措施落实检查,严肃事故、违章考核,精细管理,深化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能力与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开好局,持续推进企业“本质安全”建设。
(二)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意见和措施
1、加强“五大”体系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严格体系过度阶段安全管理,落实责任,确保过渡期间安全监管“不弱化、不缺位、不空挡”,建立、修订与五大体系相适应的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分析并严控人员调整、生产管理模式调整、生产注意力不集中等引发的风险,落实管控措施,努力加快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建设,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切实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2、结合《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对《电业局电网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中风险等级划分进行修订。依据《电网事故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报告》,梳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建议。做好电网检修方式、临时方式和过渡方式下的安全稳定分析校验,按要求开展好电网风险预控工作。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明确特殊运行方式的审批、报备工作。加强调度管理和设备运行维护。积极推进技术监督和入网检测工作,确保设备入网质量。
3、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一要完善隐患排查的报送流程,推进隐患报送系统应用及核查。二要落实人员、资金、时限对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治理,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隐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三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隐患的评定和考核机制,每月局务会通报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加大重复发现问题的考核力度,集中研讨“通病”,对整改不力、整改率不高的单位严格考核,确保有安全风险的隐患及时整治。四要持续推进县级供电企业“两清理”和送电线路安全标识排查工作,努力减少误碰设备、误登杆塔等责任事故的隐患。五要加大电网老旧、多病设备的改造力度,及时反馈新入网设备运行隐患信息。
4、认真组织开展城市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本着“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原则,优化查评专家组,集中力量全面开展查评工作。对电网、调度及二次系统、电气一次设备、安全供电、风险管控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组织开展专业化查评工作,对现存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系统梳理,结合隐患治理工作,有计划地落实规划发展、建设改造、调度运行、生产维护等整改治理和预防预警措施。
5、严格违章稽查和到岗到位制度。一是持续完善反违章常态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保证体系和班组的反违章自查自纠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稽查业务指导水平。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及飞行检查,持续开展反违章稽查专题月活动,每月一个项目类别,每周一种违章现象,按“四不放过”要求严查、严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开展违章纠错,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二是加强工作计划刚性和到岗到位管理。进一步巩固,“年计划、季分析、月平衡、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设备计划停役管理,减少可能引起事故隐患的检修方式出现。在日常计划管理中,尽量做到变电与线路结合,一次与二次结合,基建与检修结合,杜绝重复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