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跆拳道教学教案

跆拳道教学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03 06:54: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跆拳道教学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1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of Taekwondo General Course

Content for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WANG Shun

(Sports Institute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ekwondo course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combined with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requirements, we optimize taekwondo course cont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n the designed cont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aekwondo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social sports; Tae kwon do; course content; optimization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健身意识日益增强。为满足人们对健身的需求,顺应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指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社会体育领域内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跆拳道作为一个时尚健康的外来武技类奥运体育项目自1995年引进我国以来,经过在国内二十年的发展,如今道馆鳞次栉比,参与人员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跆拳道专业指导人才的相对匮乏促使一些体育院校将其列为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技术课程之一,希望能够适应时代,满足社会对跆拳道人才的需求。由于课程内容等方面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使得当前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达到社会对跆拳道指导人才的目标要求〔2〕。基于该现状,本研究试图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要求,以及跆拳道自身理论技术的系统性和教学的程序性,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对现有跆拳道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优化,并就新课程内容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应用,在综合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为跆拳道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郾1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

1?郾2研究方法

1?郾2?郾1文献资料法查阅淮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资料,了解当前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状况。

1?郾2?郾2专家访谈法向相关社会体育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家教授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咨询访谈,探索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具体措施。

1?郾2?郾3问卷调查法在综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重要性程度表”让专家选择,问卷发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回收率100%。

1?郾2?郾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郾1跆拳道课程内容现状及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院校教学大纲和教材,向相关教师咨询,得知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跆拳道课程内容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没有区别,且没有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教材,课程的内容选择基本包括跆拳道基础理论,跆拳道技战术教学与训练(基本腿法应用、单击、连击、实战、品势、身体素质训练等),跆拳道竞赛组织和科学研究等模块。该课程体系的设计针对将来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的学生,应该是较为合理的、科学的,但就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重技术轻理论。从笔者所调查院校的课程内容的学时比例和考核考评时的侧重点可以看出,当前的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主要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学时基本都在4~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或以下,甚至实施的时候有的学校就是在课堂上随堂介绍。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洞的,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跆拳道技术的学习。

(2)重竞技轻大众。笔者所调查的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以腿法、品势为主,并穿插一些实战内容的教学,而跆拳道文化、精神、礼仪的内容介绍较少,具有挑战性的特技就更少了,调查的学校也都没有开展跆拳舞的教学。曾经“先竞技,后大众,竞技带动大众,竞技和大众两条腿走路”的想法并未在学校实现〔3〕。跆拳道作为一个当前社会普及很广的体育项目,其凌厉的腿法和规范的品势固然非常重要,但其推广普及的精神内核更多的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让的精神和健康时尚的价值理念,正是这种适应大众的视角才推动了它今天的普及与发展,而今只注重竞技内容的教学无疑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不利于跆拳道的兴趣培养。

(3)重教学轻实践。在笔者所调查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对教学重视而较少组织相关的跆拳道实践活动,如跆拳道的相关比赛、表演或者外出的指导则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组织〔4〕。

还有对跆拳道礼仪和精神教育不重视和跆拳道相关健身理论知识匮乏等问题,而且对社会指导、大众健身方向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则应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体自觉性的同时,突出其社会适应性,提高其在健身指导方面的能力。

2?郾2课程内容体系优化

2?郾2?郾1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优化

基于跆拳道课程现存的问题,跆拳道课程发展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跆拳道社会指导员的要求,根据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优化选择跆拳道课程内容。所谓“最优化”就是从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指标,选定最佳方案,根据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的工作方法系统。〔4〕课程的内容设计遵照完整性、组成部分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标准、现有条件和实现可能性等原则。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综合已有课程内容,同时参考前人研究的经验优化设计了以下(表1)课程内容体系。

2?郾2?郾2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遵循的要求

(1)学科发展的需要 跆拳道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一门课程进入培养体系,首先内容上应该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该体系应该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要求,跆拳道应考虑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2)学生发展的需要 跆拳道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应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兴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内容,对于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应综合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身体素质水平,优化选择理论和实践内容,在传授学生跆拳道运动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体育专业设立之初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对健身指导人才的需求,而当前的形势下出现了课程内容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重建。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提高学生健身教学指导等综合能力。

2?郾2?郾3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遵循的原则

首先,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整的原则。课程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和技术,大体上分为理论和技术实践环节,而理论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模块也更加注重全面性和完整性,不但有基础知识、教学知识而且还有损伤、欣赏和道馆运营等,理论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在技术实践环节,内容上分为了礼仪、技术和比赛表演几个模块,礼仪模块的划分缘于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重要性,技术环节不但有基本的跆拳道步法、腿法等,更融入了跆拳道的准备活动和跆拳道身体素质练习的技术方法,比赛和表演是当前跆拳道在社会上的表现形式,各种大众比赛日益频繁,而相关跆拳道经营机构将跆拳道的商业表演作为一项推进经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一些商演活动中加入跆拳道表演的内容〔5〕。

其次,课程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标准原则是通过对专家的访谈来实现的,专家将所列跆拳道课程内容条目分为1~5的5级评分标准,就重要性打分,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均分4分以上为标准来选定,充分选择跆拳道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最后,就现有条件和实现可能性的原则,是在充分考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结合所在学校的开课学时数,课程的技术体系基本分为初、中、高三个递阶内容层次体系供选择,并就现有场地器材、社团组织等外部环境的特点,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剔粗选优,最优化选择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

2?郾3跆拳道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应用实践

以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为对象,以优化选择的跆拳道课程知识模块为内容依据创编大纲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实践应用。教学后,在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评价。

鉴于淮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程只有短短32学时,在大纲的制定环节,课程的目标要求更倾向于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跆拳道初级水平,国家初级的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时要求最低就要达到150标准课时,五分之一的学时现状是不可能达到规定目标要求的,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旨在初步了解跆拳道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环节达到基本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

课程的学时分配环节将理论部分分配为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25%,主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起源、发展现状、跆拳道礼节、跆拳道的价值和作用,跆拳道的服装和器材的使用,跆拳道的健身指导和初级的竞赛组织和道馆运营的知识,以及通过录像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欣赏跆拳道的比赛和表演等。

跆拳道课程的实践环节分配的学时为2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5%,将礼仪模块、热身、整理活动及素质练习模块穿插于技术教学的课程内容之中,因而主要是就跆拳道的技术和比赛表演模块的学时进行学习,在跆拳道的技术环节,基本腿法的学习着重基本的前踢、横踢、后踢、侧踢的基础上,穿插一些二段踢、双飞踢、腾空侧踹等腿法教学,太极品势选择一章和四章进行教学。比赛和表演的教学安排在课间和考试环节,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基本技战术运用能力,通过基本腿法和难度腿法的连接创编考试,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特技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课堂考察(30%)和课后考试评价(70%)两部分,课堂考察主要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进步幅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课后考试评价由学生组成考评小组,分别对学生的基础跆拳道知识了解、基本腿法组合,身体素质及比赛表演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课程的评价不是简单的总结性评价,更关注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自评和生生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欣赏评价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迎合市场而建立的专业,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其存在的根本,在当前国家社会指导员职业资格制度日益完善的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人才需求多层次性和动态性选择内容。此外,仍需综合优化课程系统的目标、实施、评价、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校园跆拳道的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的因素,系统地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跆拳道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郾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郾

〔2〕中国跆拳道协会?郾跆拳道竞赛规则〔M〕?郾北京:

2006?郾

〔3〕邱斌?郾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构建研究?郾体育

篇2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2011级在校大学生随机抽样,男同学192人,平均年龄19~21岁,并随机将学生分为四组,随机抽出两组为试验组,其余两组为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人,由不同的教师按实验教案和传统教案分别授课15次,每次课90min,第15次课进行技术评定。

(1)实验组:在教学中首先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教师讲解、引导并设置教学任务,给各小组充分的自我拓展平台,学生自行组织管理。

(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对学生练习过程中,仍然以班级形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讲解,学生集体练习,集体讲解错误动作,其他不做要求。

实验证明,实验组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练习积极性提高。部分同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及课堂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

2.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试验的19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92份,回收192份,回收率100%。

3.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经过15次课的学习全部完成了跆拳道的基本内容的学习。通过技评考核,可看出:实验组有11.5%的学生能够达到优秀(90以上分),有88.5%的学生能够达到良好(70~89分)标准;而对照组有5.2%的学生能够达到优秀(90以上分),有71.9%的学生能够达到良好(70~89分)标准。这也同时充分证明,采用传统的分解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

1.对教学初期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所有学生,在教学之前都没有学过跆拳道。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跆拳道感兴趣,实验组为82.81%,对照组为86.98%。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跆拳道这项运动对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讲还是个新事物,充满了好奇。

2.对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表2中的试验对比数据明显看出,四组同学中能够很好掌握技术动作的,实验组达到94.8%,而对照组只有67.7%。从学习兴趣和练习的自觉性来看,实验组分别达到97.9%远远超过对照组。在对练习跆拳道是否感到枯燥乏味一项的调查中,实验组只有2人选择“是”占2.1%,而对照组却达到11.5%。从技评对比来看,实验组有88.5%的学生达到良好标准,其中有11.5%达到优(90以上)标准。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验组的课堂学习气氛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在教学中通过团队协作,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练习积极性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有效可行的。

(二)分析讨论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促进、提高广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和组成部分。亲身参与实践能力的锻炼是顺利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所必需的内在条件。而体育教学不同于并优于其它文化教学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学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况且大学教育又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说中小学生因实践能力不强导致其他能力发展欠佳还较易补救的话,那么大学生因实践能力不强导致其他能力发展欠佳,则会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绩效。因此,大学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三、结论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侧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是避免广大学生所产生的枯燥情绪,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学习兴趣增强,自觉性提高,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教育思路,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自觉性,并较快掌握了跆拳道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金项目:2010年河北联合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Q1033-0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