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50: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量化金融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以量化宽松为核心的经济刺激政策,这个政策一共四轮并持续了五年多的时间。政策推出后,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就业数据的好转,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呼声开始出现。特别是进入2014年新一任美联储主席耶伦上任后,量化宽松的规模逐渐缩小,并计划在今年完全退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中美经济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能否正确应对这次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一、量化宽松政策简介
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是一种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它是央行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采用的一种刺激经济的手段。在量化宽松政策下,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来向经济注入货币。2008年末,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为了应对急剧恶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设定为接近零。但形势还在恶化,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开始采用非传统政策来改善金融市场状况,比如大规模购买住房抵押证券和国债,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
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效果
在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5年时间里,美国经济逐渐恢复,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较为乐观。
2013年7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达到13603.8万人,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失业率已从最高值10%降为7.4%,创四年新低;CPI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7月CPI仅为2.0%;2013年以来,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值为80.2,而2007年、2008年该值分别为85.6和63.8,说明消费者信心在逐渐恢复;2013年8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55.7,表明制造业在起暖。
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一系列的QE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复苏,美国经济的全面回暖也将带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中国作为新兴的全球重要经济体,必然也会受到全球市场的积极影响。
2、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美国是全球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QE的实施,提高了美国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进而增加美国的进口量;而QE的退出,则使得美元稳步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进而使得中国在进出口贸易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
3、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降低生产成本
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盈利。
4、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上升
美国退出QE政策,意味着美元走强,一方面,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的状况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实体经济的恢复,美国的利率将逐渐上升,我国前期大量的对外投资将得到较大的收益。
(二)消极影响
1、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当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供给将会减少,必然引发美元走强。美元作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货币,美元的走强可引发人民币的较大程度贬值。而一旦出现贬值,又会造成羊群效应,导致更多资金流出,加剧进一步贬值。
2、流动性出现紧缩
QE政策的退出造成资金撤离后流入美国,从而可能造成中国流动性偏紧,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
3、资产泡沫的胀大和破碎
近两年来中国实体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速放缓,但房地产行业却蒸蒸日上,房地产行业吸收了大量游资,形成了一定的泡沫,一旦热钱撤离,很容易引发资金链条的断裂,泡沫破灭。
四、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对策
面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变化,我国要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以便及时解决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
(一)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QE的退出,我们要做的最关键的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一直在政府的预期之内,货币政策一直比较稳定。但是QE的退出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下降等原因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就要进行灵活的调节,通过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可以稳定市场预期,必要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证流动性的稳定和充足,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
(二)抓住机遇,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
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短期均衡,QE退出会引起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增大,也给人民币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推进实现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推进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三)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将改变国际短期资本的风险偏好,引起跨境资本流向的变化。我国虽然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方向以及真实性的监测,完善热钱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机制,形成完善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有效防范有关的金融风险,审慎对待资本流入,权衡风险与收益,努力实现资本流入流出的双向动态平衡。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使得新兴经济体面临流动性的压力,造成这些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紧张。中国如果抓住这个机会有条件的提供帮助,启动国家间签订的货币互换,例如中国将要开始的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慢慢的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种金融产品和信用,增加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投资和融资中的广泛使用,推动各国政府对人民币的认可,争取先实现人民币在亚洲的通行。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levance Bewteen Financial Industry Cluste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GUN Chunyan
Abstrac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Shanxi. In this connection, the study uses a position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cluster degree of financial industry and finds out that the degree has promoted from non-specialization to primary specialization. The study also uses a gray correl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gather of financial busin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t concludes that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cluster degree is specialized or no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is prominent. Whe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Shanxi has a primary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it facilitates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vince. A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hanxi's economy depends on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province should improve intern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learn from regions with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so as to fuel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with further aggregation of financial businesses.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 gather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position entropy, economic growth, grey correlation,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的金融产业得以迅速的发展,尤其以上海、北京等为代表的经济圈集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形成了地区性的金融集聚区,而且金融集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也吸引了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主要表现在研究区域的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三方面:以全国为研究区域、以经济圈为研究区域、以单独城市或省份为研究区域[1]。
其中针对以单独城市或省份为研究区域,很多学者以上海、北京、重庆、苏州、山东省、辽宁省等省份或城市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单独城市或省份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发达省份或城市,对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山西省则很少研究,针对这个现象,论文通过区位熵法测算了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山西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程度。
二、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度测算
(一)金融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选择
金融产业集聚度是个量化的概念,而目前常用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有很多,例如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赫芬达尔指数、就业集中度、区位熵(LQ,Location Quotient)等。在此,考虑到数据的完备性,论文借鉴区位熵法来测算金融产业集聚度。即通过山西省金融产业就业比例与全国金融产业就业比例的比值来测算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LQ■=■ (1)
其中,s表示山西省,j表示金融产业;
e■表示山西省金融产业的就业人数,e■表示山西省全部产业就业人数,
e■/e■表示山西省金融产业就业比例;
E■表示全国金融产业就业人数,E表示全国全部产业总就业人数,
E■/E表示全国金融产业就业比例。
该指标主要是为了测算某地区某产业的的专业化水平,衡量的标准是测算的数值是否大于1,如果测算的数值大于1,则该地区的金融产业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集聚度高。
(二)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度测算
论文选取了1997-2012年全国和山西省的就业人数样本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金融产业集聚度测算数据如表1和图1:
表1 山西省1997-2012年金融产业集聚度表
资料来源:将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样本数据依据公式(1)计算而得
图1 山西省1997-2012年金融产业集聚度图
从1997年至2012年的整体趋势来讲,金融产业的集聚程度是由低集聚度发展到高集聚度。其中,最明显的转折点是2005年,在2005年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第一次超过1,这说明1997-2004年,山西省的金融产业发展未达到专业化程度;2005-2012年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数值虽然超过1,但是最高值才达到1.09,说明金融产业的发展初具专业化规模。
同时,论文研究的是金融产业集聚与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关系,衡量山西省经济发展程度,论文选用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将1997年至2012年山西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用图表示,如图2。图2显示从1997-2012年山西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对比图1和图2发现,从1997-2012年金融产业集聚度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如国民生产总值,造出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山西自身的情况有关,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主要以能源、冶金为主,而金融业资源匮乏,造成金融业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不强,发展相对薄弱。
三、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测度测算
由于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呈现典型的分布规律,针对这个特点,论文选用灰色关联法分析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因为灰色关联法主要是对事物因素动态发展过程的量化分析,它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接近程度[2]。其过程如下:
(1)设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为母数列,设山西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子数列,金融产业集聚度为Xj(t),t=1,2,…,m,国民生产总值为Xg(t),t=1,2,…,m。
(2)将母数列和子数列无量纲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处理方法有两种,分别为初值化处理和均值化处理。论文通过均值化处理,得到表2中的新数列Zj(t)和Zg(t),
(3)计算关联系数
依据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
GL(t)=■(2)
(4)计算关联度
r=■■GL(t) (3)
根据经验,ρ=0.5,关联度大于0.6,其关联性显著[3]。
针对1997-2012年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无量纲化的数据,根据公式(2)和(3),求得二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因为从2005年开始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度具有初级专业化程度,故此论文在测算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时,划分了两个阶段,分别1997-2004年和2005-2012年,测算结果如表3。
表3 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度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当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大于0.6,说明这两个因素之间关联性比较显著。从整体上分析,自1997-2012年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均大于0.6,尤其是在1997-2004年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度并未达到专业化程度的情况下,这更加说明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将1997-2004年的关联度和2005-2012年的关联度相比较,2005-2012年的关联度比1997-2004年的关联度高0.021,这说明当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度提高超过1,具有初步专业化程度时,金融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区位熵算法计算了1997-2012年的金融产业集聚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了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1)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从不具有专业化程度转化为具有初步专业化程度;(2)无论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是否具有专业化程度,金融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均显著;(3)当山西省的金融产业集聚度具有初步专业化程度,金融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时间、数据获取等方面的限制,论文未研究影响山西省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关系,这将是论文下一步的研究内容。同时,通过上述研究,山西省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产业的良好发展,针对山西省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建议改善山西省内的金融环境,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金融集聚的发展模式,推进山西省金融产业进一步集聚,从而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宏.山西省金融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EB/OL]. http: // doc88. com / p - 2157718020486. html,2014-06-10
[2]刘明菲,孙君军.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6):8-11
[3]关高峰,董千里,白泽平.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关联性实证研究[J].物流科技,2012,31(9):245-248
【P键词】层析分析法 ;权数 ;平衡计分卡
【Keyword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ight; balance scorecard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80-02
1 引言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前提,绩效管理为核心,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四个维度为统一的绩效评估和管理方法,实现了可量化的财务与非量化的非财务数据的结合,平衡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和主导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绩效观点等各种关系。论文将以商业银行为例,重点阐述层次分析法在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指标处理中的使用。
2 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确定
综合运用SWOT法对商业银行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即五个一级指标维度体系、十八项具体指标。具体如表1。
3 层次分析法应用步骤
步骤一:建立层次结构[1]。步骤二:以某一层为标准,构建各指标的相对判断矩阵。步骤三:根据步骤二调查问卷,形成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以避免其他因素对判断矩阵的干扰。
⑦综合分析权重的确定[2]。根据各维度指标的综合权重=所在维度指标权重×指标在维度中占权重×100%计算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各指标权重以及权数。
5 结语
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平衡计分卡指标权数,该方法对于定性问题需进行定量分析,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分析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小,说服力较强。但是,层次分析法受平衡计分卡指标选取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企业的战略以及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为保证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调查问卷应综合考虑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人群、不同层次环境的数据,同时适当兼顾监管要求。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52-02
2012年以来,以量化分析技术投资著称的量化基金表现得一枝独秀,逐渐从振荡市中脱颖而出。一季度,上证综指上涨2.88%,同期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0.31%,而按照Wind分类的13只量化基金,其平均业绩为2.92%,五行基金更是取得7.65%的正收益,在亚洲量化基金中排名第一,超越同期上证指数4.77个百分点。
美国私募基金复兴科技公司的第一支纯粹的量化投资基金—— 大奖章基金,从1988年3月成立至2008年的21年里,平均年度净收益高达36%,远远跑赢同期道指年均8.81%的涨幅,比索罗斯、巴菲特同期的业绩高出10%,原因:一是数学家基金经理;二是量化分析技术。
1 基本面分析量化分析是投资机构先后采用的2种投资技术
基本面分析,是分析员和基金经理通常采用研究财务报表,与公司高层会谈,与相关人员荷香业专家讨论等方式,对少数几家公司股票(约10到100只股票)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分析,来决定要投资哪些股票以及如何投资。在基本面分析分类中,会根据行业不同,有专员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其中一个行业,而这几名专员最后则会成投资这个行业的专家。在股票市场成立以来长期采用的较为传统的分析和投资方式就是基本面分析。基本面投资,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形式,来发现企业的潜在价值,以求企业得到稳定持续的高额收益,一旦买入,长期持有。
量化分析,借助数学、物理学、几何学、心理学甚至仿生学的知识,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估值、择时选股。量化分析员和量化基金经理,通常会同时研究全盘数千支股票,分析的方式也可以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但是会强调量化财务指标。量化的指标(又称因子)也可以是其他更有特色的数据。从事量化分析投资的基金经理通常不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而是将精力放在不断完善模型上,量化分析投资的模型是决定投资业绩的关键,投资模型始终处于绝密状态,不同市场设计不同的量化分析投资管理模型,在全球各种市场上进行短线交易。
2 量化分析技术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之道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中,能否理性思考投资、不受情绪影响,将是成功的关键。而利用计算机的筛选得出的量化分析基金,不受投资中非理性因素影响,使投资更有计划行、纪律性、规律性,基金管理人要做到不贪婪、不恐惧、不放弃,不受情绪影响,以一颗平常心追求利益瘦小。
量化分析,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投资体系。严格的纪律性是量化投资明显区别于主动投资的重要特征。在量化分析基金的运作中,主观判断也会出现和量化分析模型相左的情兄,但会坚持量化分析投资的纪律,相信模型判断的长期稳定性,不会盲目去调整改变。与传统偏股型基金不同,量化分析基金采用独特的投资组合管理方式,渐进动态调整基金组合。这样不仅可以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还可以降低个股集中度,平稳投资业绩。因此,这种方式并不会产生传统意义的重仓股,也就大大降低了重仓个股的风险。
量化分析业绩,来自于量化分析模型批量选股的成功率大于失败率。量化分析的模型敏锐的“发觉”了开场环境的转变,自动调高了评估因子、预期因子及市场反转因子的权重,量化分析模型依此逻辑选择的股票大部分取得较好收益,提升了整体业绩。
3 量化分析技术创始人并非经济学家。
量化分析技术并非发端于华尔街,不少人最初并非经济学家,如巴契里耶和布莱克原先是数学家,夏普则从事医学,奥斯伯恩为天文学家,沃金与坎德尔是统计学家,而特雷诺则是数学家兼物理学家。1970年代美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全面崩盘,当时提出用量化分析方法管理投资组合的人是作家彼得·伯恩斯坦。1952年3月发表“投资组合选择”论文、提出现代财务和投资理论最著名远见的马克维茨,以该理论勉强通过博士答辩,到1990年10月,这些人中才有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2年,美国伦斯理工学院金融工程硕士李炬澎,依据5000年中国古老的《易经八卦数理》研发立体数量模型分析微观经济,用超高频率政治外交词汇、交易数据、股票期权数据、公司债务数据来做个股分析,用《五行相克相生原理》来分析自然、社会、政治、人文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比如用计算机分析新闻报道中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中自然天文现象与宏观经济关联程度,使五行基金取得亚洲量化分析投资行业第一名的业绩。
4 量化分析技术应用的载体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风险报酬和效率边界概念,并据此建立了模型,成为奠基之作。托宾随后提出了分离理论,但仍需要利用马克维茨的系统执行高难度的运算,1961年,与马克维茨共同获得1990年诺贝尔奖的夏普用IBM最好的商用电脑,解出含有100只证券的问题也需要33mim。夏普1963年1月提出了“投资组合的简化模型”(单一指数模型),简化模型只用30s。1964年夏普又开发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不仅可以作为预测风险和预期回报的工具,还可以衡量投资组合的绩效,以及衍生出在指数型基金、企业财务和企业投资、市场行为和资产评价等多领域的应用和理论创新。1976年,罗斯在CAPM的基础上,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提供一个方法评估影响股价变化的多种经济因素。布莱克和斯克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理论”。莫顿则发明了“跨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5 量化分析应用的关键是基本面分析无法快速精确处理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巨大交易量
1970年代以前,华尔街认为投资管理需要天赋、直觉以及独特的驾驭市场的能力,基本面分析师、基金经理可以独力打败市场,而无需依靠那些缺乏灵魂、怪异的数学符号和缥缈虚幻的模型。华尔街对学术界把投资管理的艺术,转化成通篇晦涩难懂的数学方程式一直持有敌意,1970年代初期,美国表现最佳的基金经理人从未听过贝塔值,并认为那些拥有数学和电脑背景的学者只是一群骗子。
量化分析投资不会出现在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时代。个人投资者既缺乏闲暇的时间,也普遍无此能力。仅有现资理论的建立,及各类模型的完善与推陈出新,并不会直接催生出量化分析投资,它还需要其他几个重要前提条件,比如: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随着社保基金和共同基金资产的大幅增加,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专业机构管理大规模资产,需要新的运作方式和金融创新技术,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有能力和精力专注地研究、运用这些量化分析技术。
1970年代后期的Wells Fargo银行,率先用量化分析技术管理投资组合,投资高股息股票,用较少的风险获得了较大的收益,不用这些模型,不用电脑运算这些公式,会陷于困境。1980年代以来,面对数不胜数的各类证券产品和期权类产品,以及庞大的成交量,许多复杂的证券定价,必须靠大容量高速运算的电脑来完成。到2007年美国股市近一半的机构基金都是由量化模型来管理的。从2000年初到2007年全球量化分析基金市场连续8年表现远远超过其他投资方式。
6 量化分析在应对经济危机和突发经济事件中开拓前进
1987年10月大股灾,当天股市和期货成交量高达令人吃惊的410亿美元,价值瞬间缩水6000亿美元。很多股票直接通过电脑而不是经由交易所交易。一些采用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公司,在电脑模式的驱使下,不问价格机械卖出股票。很多交易员清楚这些投资组合会有大单卖出,宁愿走在前面争相出逃,加剧了恐慌。针对整个投资组合而非单个证券,机械式的交易,电脑的自动操作,大量的空单在瞬间涌出,将市场彻底砸垮。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股市暴跌,量化分析投资的算法交易也起到了同样的坏作用。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遭遇俄罗斯国债违约这一小概率事件,也陷入破产之境,迫使美联储集华尔街诸多投资银行之力,加以救助。
2007年8月金融危机中,许多量化基金出现巨额损失。其原因主要是几家大型对冲基金大量卖出它们的量化分析基金股票,去弥补其在其他投资方式上的损失。由于很大相同仓位的股票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廉价卖出,从而加剧了很多投资指标的损失,尤其是价值和动量指标的损失。
2011年即使欧债金融危机发生,量化分析基金也再次表现优异,超过其他投资方式,虽然能否就此再度复兴仍属未知,此一趋势已不可逆转。
7 量化分析技术今后几年全球应用的热点在中国的A股市场
中国金融、资本、股市投资者结构很不合理,A股市场的专业投资机构持有市值的15.6%,而发达市场这一比例大致为70%。更为不合理的是交易结构,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26%,但却完成了85%的交易。根据Wind分类,目前我国市场上共有13只量化基金,包含1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1只指数基金和1只偏股混合基金。
中国现有的人才和技术都难以支持完全的量化分析投资,在缺乏国际化人才和成熟模型的情况下,经营业绩自然也差强人意。
量化分析今后几年全球热点在中国的A股市场。现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很大程度上由量化基金所控制。为了寻找更高收益的市场,很多大型量化基金也开始大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国的A股市场是今后几年全球量化分析投资热点,所以近年来很多北美和欧洲的高层量化分析基金经理和分析员纷纷到中国大陆、香港和新加坡推广量化投资技术。这是国际国内的金融市场和投资者,都要面对的机会和挑战。
一、高风险资产的长期持有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中国股市向来就是过山车式的走向,尤其是2008年的股市,从最高点6120点一路跌至1664点。同样,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的美国,S&P 500 指数下跌了约37%。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所有类别的资产都大幅度地下跌,不同资产的多样化配置本可以带来的正常利润现在却完全消失殆尽。比如说,摩根史坦利国际远东(MSCI EAFE)指数,高盛商品指数,美国房产投资指数(NAREIT)都有超过了36%的下跌。更为普遍的是,G7国家都经历了股票市场市值短时间蒸发了75%以上的痛苦,而这75%的下跌需要投资者在未来实现300%的正增长才能完全抵消。
从不同国家的经济历史来看,在经济萧条时期的资产都呈现了大幅度下降,这向我们表明了一个事实,长期持有某种特定风险的资产并不一定是个聪明的举动。当分析美国上述各种指数长期收益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资产收益虽然每段时期波动不同,但长期来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长期收益率,而更为惊人的是,不同资产的长期收益率居然十分接近。当然,由于债券的低风险,其长期的收益要低于其他指数。但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指数的最大跌幅(表一)时,可以看到几乎每个指数在某年都会有超过40%的跌幅,同样,债券除外。
二、量化投资模型用于调整各资产的收益
如前文所述,本文将会通过移动平均时间模型这种非常简单的量化模型来测试其管理风险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测试此模型,笔者认为需要如下几个条件以确保此模型简单易行:1、纯粹的计算机制;2、对每个资产类别使用同样的参数和模型;3、价格为唯一的可变量;4、所有数据不包括分红,且每月更新一次。
移动平均线型的交易系统是最为简单和流行的趋势交易系统,最常用的参数是200天移动平均线。因此,笔者采用的计算规则如下:
1、购买原则:当月平均价大于10个月的SMA
2、卖出原则:当月平均价小于10个月的SMA
为了描述本量化时间模型的特点和逻辑,笔者采用了超过100年的各资产市场收益率来进行测试。通过表二看出,本量化时间模型不仅提高了复合收益率,还同时降低了风险。
可见,量化投资模型优化后达到了很好的收益数据。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降低了风险。具体来看,我们使用“购买后长期持有法”和“量化时间交易模型”来进行对比,并对各资产进行均等份额配置。通过对上述指数同段时期的测算,可以发现量化时间交易模型能够在绝大多数时间区间里保证资产组合至少拥有60%以上的净值。而购买后长期持有配置常常会有约50%的资产跌幅。
三、结束语
一个非主观性的,量化交易模型将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对收益实现正影响。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除了通过多样化配置实现低风险收益,还可以尝试通过简单易操作的量化移动平均时间模型来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主要作用的组成
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主要作用有客户分析、成本分析、提升业务和完善内控机制四部分。首先是客户分析,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能深入评价每个客户带来的中间业务价值,得以区分什么客户是金融企业需要的中间业务高端客户,通过管理系统分析客户的需求倾向,分析客户的潜在要求,在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同时,将用户发展成为存款、贷款和购买多项金融产品的综合客户,通过客户业务数据分析,找到高端客户营销的最佳渠道。然后是成本分析,能够深入评价每笔、每项、每类中间业务的成本效益,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的成本分析,完成中间业务各项业务定价模式的构建。各家金融企业都有各自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及中间业务减免办法,但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中,缺少衡量业务的标准,如业务较为集中的公司占用了大量的柜面及人力资源,造成了低端客户严重挤压高端客户的不良经营状况,如何筛选业务,如何对成本过高的业务收取合理性的补偿费用,成本核算本来就是金融企业急需进行而未能达到目标的弱项。诸如此类经营中许多实实在在需要定性、定量分析来解决的问题,目前都缺少信息数据支持,都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来实现。再次是提升中间业务服务水平,发展高收益业务。利用金融信息技术,积极发展集团客户现金管理、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等政策允许并且市场需求很大的中间业务,提升整体的中间业务水平。积极借鉴国外的业务发展经验和信息技术经验,大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国内数量不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三类,赚取手续费的代客衍生、套期保值的金融衍生、盈利目的的自营业务,金融衍生业务规范的业务流程涉及到前台交易,中台风险管理,后台结算和清算管理。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最后是应用金融信息技术完成中间业务内控机制的建立。各项业务的操作、监督、授权、风险监测都通过信息系统控制,实现对高风险点的重点监测以及对风险量化、动态、连续的监控,通过信息技术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
2.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前景
金融业信息技术发展是涉及到金融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金融业信息技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逐渐成熟的,新的信息技术在金融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拓展信息技术在于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将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未来全球金融领域将面临一场挑战,在危机的同时要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为此,我国金融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宣传和销售金融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活动,并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3.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主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金融企业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金融业创新的最直接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以前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金融企业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
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的金融创新可以有效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金融企业只需要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劵、基金等金融产品时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这扩大了金融产品的市场并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效率。
信息技术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实现电子化、自助化。信息技术使得银行通过电脑和网络,就能为客户提供3A(Anytime、Anywhere、Anyway)服务。科技论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丰富多彩的金融信息服务正在成为当今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业竞争的主要服务领域之一。相关商业银行正积极开拓手机银行业务,采取全系统全程端到端数据加密等方式确保其信息安全。使这类金融信息服务在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得到了更多应用。
4.小结
从文章叙述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极其宽泛,因为金融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领域,主要包括了保险、证券和商业银行业务等一系列的业务范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规律,只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客户的承认,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应用与金融领域.
参考文献
[1] 杨有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与战略[J].金卡工程,2004,(9).
[2] 刘芳.对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一些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3).
[3] 谢为安.金融工程与金融自由化[J].上海综合经济,2000,(6).
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经济金融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进行市场运作。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是金融学教学担负的主要任务。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教学通常能够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走入岗位后,所学知识无处可用,业绩不理想,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学科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并进行专业细分,实际上很多细分出来的新专业都是出于包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金融学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专业过度细分反而打破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变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却都讲的不透。金融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划定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偏重宏观经济理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对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不够,比如像经济数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等能够辅助学生进阶的课程并未广泛开设;而公司理财、证券投资、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基金管理、资产定价等与时展联系紧密的课程也未能实现知识与应用的互动。此外,金融学教学对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动态追踪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教材陈旧、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金融体系一直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国际上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跨国并购、资产证券化等问题,以及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影子银行等问题,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教学中不能跟随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跟不上时代变化,如此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不达标的。
(三)教学方法单调,对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很多高校在教授金融专业课程时,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这种培养方法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为应对考试而强行记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布置课程论文,由学生个人完成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撰写课程论文确实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难免流于形式。在学生独立撰写论文时,如果缺乏指导,且不存在严格的外部监督,学生可能会在网络上直接抄袭他人已有观点,这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滋长了不诚信的学术之风。而在以小组形式开展学术研究时,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单纯的分工再拼凑也严重损害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教学改革中,高校也在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模拟等,然而从长期禁锢的思维向发散创新的思维转变仍需要多年的教学摸索,相应的配套措施也需逐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素质仍需提高
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金融学博士培养的跟进与海归博士的引进为高校的教学队伍补充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然而,高校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工作经历、教学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分工与协调也存在脱节。针对教师个人而言,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还会对其教学任务与研究任务的分配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术研究在金融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一)学术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
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主要表现在:1.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学术研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主角,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2.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既要留心观察经济社会运行,发现问题,又要大量地阅读与思考,从实例中归纳分析出一般性结论,检验已有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对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国外课堂常采用的小组讨论方式,近年来也备受国内老师追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讨论小组,根据班级的规模,每组可由4~8人组成。挑选经济热点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辩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问题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引导、简单评论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分析。这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注重学术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时,教师需要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收集、更新、整理数据及案例,这就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要想讲好金融学的课程,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理论研究前沿。另外,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素材也可用于编写教学案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可见,提高学术研究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重视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
三、在金融学教学中推动学术研究的途径
为了推进金融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纠正师生“重应试轻学术”的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术思想的讨论与学习;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抓住课堂互动、课外实践和评价反馈几个主要环节,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进程。
(一)试验研究型课堂教学
与传统的单向传授课堂不同,所谓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理论形成过程为主的教学方式。金融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与现实联系紧密,很多理论都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得出,或者放入现实社会进行验证。老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产生,还原经济学家们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已有理论,发表独立见解。研究型的教学课堂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问题情境,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师们通过掌握新型教育理念,就可以不拘于已有模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开展研究型教学试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金融学学术研究方法
在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定性分析往往占主导地位,定量分析比重则十分有限。如果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质的规范性就难以把握;但无视定性分析,单纯定量研究也会失去经济学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更好地揭示资金运作的内在规律。现代金融学的量化特征日益显现。定量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理论模型化,即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某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是实证研究定量化,即运用统计数据来验证理论的适用范围与正确性。近年来,西方国家的金融领域研究多数都是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国内的量化分析仍处在起步阶段,可以在借鉴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发,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视了经济含义。
(三)推动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进程
网络通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模式,使得高等教育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对于金融学专业教学而言,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如实验室教学、市场模拟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市场运作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信息化不仅是对新技术与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根本的是教学理念的变革。在信息化环境下,现代通讯手段实现了信息与知识的瞬时传递,彻底改变了信息获取、知识传递的路径,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市场动态。当代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备挖掘、运用、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运用科学方法从复杂的金融市场捕捉有效信息。
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金融机构的盈亏和生死。因此,研究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对于财务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财务公司风险特点
(1)受体制性因素影响较大
与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会受政府行政命令影响相比,财务公司的经营活动受集团的干预更加直接、更加具体,而且还会受到集团所在行业的行业风险影响。
(2)分布面广
与银行相比,财务公司除传统银行业务外,还可以开展证券投资、保险等业务。因此风险面较广。
(3)集中度很高
目前财务公司以信贷业务为主,由于政策限制,信贷业务又集中在集团。这种风险资产的高度集中会给财务公司带来较大风险。
(4)结构有侧重点
在总体的风险构成上,体制性风险和政策性风险影响最大。科技论文。每类金融风险也各有侧重点。科技论文。
2.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策略
2.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组织机构体系是硬件,内部控制制度是软件,信息管理系统是运行平台。
2.1.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
(1)改善股权结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财务公司可以吸收40%以内的集团外股份。引入集团外的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可以改变财务公司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股东价值观过于趋同的局面,建立相互制衡的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建立起风险控制机制。
(2)保障董事会、监事会正常运转。为了避免董事会、监事会过而不问的形式主义情况,应设立董事、监事会办公室,负责董事会、监事会的日常工作。董事会、监事会应当在一个年度内举行一定次数的例会和临时会议。这样可以保障和促进董事会、监事会正常运转,使董事会、监事会真正发挥总体上控制风险的作用。
(3)设立独立的、专门的风险管理和监督部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作,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对风险进行全面管理。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系统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设立属于董事会领导的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风险管理部具体负责制定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和方法,定期将风险情况向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稽核部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部门,负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遵循性,督促各部门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
2.1.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风险管理基本原则。即树立“全面、审慎、客观、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理念。
(2)公司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董事会负责审批公司的总体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确定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批准各项业务的政策、制度和程序;董事会应当及时审查风险管理部门和稽核部门提供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期与管理层进行讨论,督促管理层落实整改措施。
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各项战略、政策、制度和程序,负责建立授权和责任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建立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的程序,并建立和实施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采取措施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监事会在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负责对公司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及董事会、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要求董事会、管理层纠正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3)部门规章制度规范和业务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内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应覆盖所有的业务、岗位、环节,应当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横向与纵向的职责分离、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科技论文。业务管理制度将跨部门的业务分配到各业务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保证各部门和环节衔接紧密,防范风险。
(4)风险管理制度。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将各种形态和各种业务的风险和风险的每个环节进行分解,落实到部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业务管理制度中。风险控制内容既要包括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又要包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既要包括对来自业务的风险,也要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风险。对信息系统的职能权限、系统建设、网络安全和日志数据等进行控制。不仅注重单笔业务、单个客户的风险,还要重视对总体风险的控制。不仅控制表内业务风险,也要控制表外业务风险。风险管理制度就像一根主线,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操作环节、各类业务贯穿起来,使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险管理制度的统一组织协调,形成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控、风险决策、风险避险等五个子系统。
2.1.3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的计量、监控和评估需要获取并处理全面、及时、准确、大量的数据,这些都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需要建立贯穿公司各个层次、各个部门、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信用状况数据、市场价格数据、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数据、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敞口、交易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统计,进而利用设计的风险量化模型计算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量化指标,并与设定的风险额度进行比较,最终对财务公司各类风险作出量化的评估,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监管指标计算并自动提示。对公司各级机构、各部门、各类业务发生的交易特别是大额交易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操作风险。
2.2学习运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
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在市场风险方面有J.P.摩根提出的以VAR为基础的市场风险度量制Risk Metrics,在信用风险方面有信用度量制Credit 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推出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Credit Risk+,在利率风险方面有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和有效持续期缺口管理法,在操作风险方面有《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对于以上的风险管理技术,有些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于实际中的条件,在短期内,财务公司风险管理还是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但风险管理的趋势将是更加强调定量分析,财务公司应加强对先进管理技术的学习,为以后打下基础,逐步向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近
2.3探索运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财务公司由于业务范围受到约束,贷款对象只能集中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贷款的集中度很高,不符合风险分散化的风险管理原则。财务公司可以利用信用衍生产品,降低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换(Credit Swaps)、信用期权(Credit Option)、信用关联票据(Credit-Linked Notes)三种主要形式。财务公司可以与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违约期权和总收益互换等信用衍生产品交易。
2.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以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为主要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论文提纲格式。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教育管理论文,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1 树立班级管理精细化意识,统一思想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班级管理上来,让其体验和感受,这实际上就使每个学生都树立了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让他们觉得我们这样做定会收获很多。同时需要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去落实,也可先召开班委会、小组长会,广泛宣传,逐层强化。
2 以情感拉近师生的距离,感化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所以,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时刻要做到责任心、爱心和细心教育管理论文,腿勤、眼勤和嘴勤,真诚、公正的对待评价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做到不偏信偏爱。
3 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托《学生手册》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规》,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2)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论文提纲格式。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
(3)细化班级公约,严格考核
班级公约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基础,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法可依,同时也使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有章可循教育管理论文,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如制定学生行为考核表,其内容涉及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如迟到、出勤、课堂纪律等,每项都有一至两个负责人,负责人都是尽心尽责的学生干部。一系列具体而又操作性强的考核表,包括早操考核表、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台,由此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增加了责任人责任意识,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4构建班级网络式管理模式,实现人人参与
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在于管理网络化。它不同于规范化,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即“班主任——班委会——值日班长——小组长——每个同学”的管理网络。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立体的网络式的管理模式,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潜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变传统的“层级化”为“多方位网络化”管理制度,通过班级岗位的多样化设置及动态管理,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每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教育管理论文,都是班内主人,实现前面所说的要求,同时接受监督又是被管理者论文提纲格式。另外,班级管理的精细化还要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最终落实到期末思品考核等级与个人先进评比上来。
5发挥团队精神,逐步完善制度
管理的精细化必须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定期反映精细化管理的进度和突况。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发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在精细化管理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民主性原则,对待学生中间所发生的问题须民主对待;②集中性原则,培养团结的意识、团队精神,必须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③加强制度建设,团结是制度控制下的团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④竞争性原则,团结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促使班级进步的有效手段。当然教育管理论文,对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所导致的竞争加剧,应正确引导,避免小集体之间的互相抵触。
总之,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性、实践性和教育的创新性,就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通过爱心、细心、宽容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一步一个胶印,稳定的提高,成为一个德、才、能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翔江.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4,(07) .
[2]潘玉堂.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做法[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Z2) .
[3]周俊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J]. 科技信息, 2009, (11) :458
[4]马中艳.浅议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7):156
[5]肖敬贤,肖东科.浅议中学班级管理的四项准则[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 (06) .
1、政府干预
商业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扭曲了银企关系,银行对国有企业债权约束欠缺,国有企业拖欠了大量的银行债务,而且在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逃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 很大程度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 这就将行政过程中的决策失误和财政政策矛盾转嫁给金融机构, 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银行体制改革滞后,银行的商业目标与政府干预的矛盾,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并没有退出银行的业务活动,银行仍要最大限度地体现政府的意志。同时,政府过度干预银行业务这一行为的本身在引起国有银行反感的同时,银行的生存又对政府产生极大的依赖性。
2、金融企业自身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有些金融企业缺乏严谨的贷款风险防范、贷款质量监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信贷风险评价制度、信贷监督制度、信贷资金使用制度等。比如授权授信制度未严格执行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范围等缺乏明确的限定,这些都不可避免会产生金融风险;产权关系不明晰。从理论上讲,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借款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和法制监控下是能够正常循环的。但是中国的现实却表现为企业以各种形式和理由尽其可能地逃避债务,致使银行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的负担,潜在金融风险是令人担忧的。
二、金融风险的管理与对应措施
1、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阐释
业务管理,也可称为事前风险防范,业务部门负责识别、评估、承担风险,尽可能减少业务操作产生的风险,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以减少因风险产生的不良后果。风险管理,即事中跟踪,由风险部门提供专业意见,业务部门严格按适当额度、政策、程序和措施执行,并以财务手段监督业务部门,提出建议,与风险承担者组成战略伙伴,根据市场或产品的复杂性及不稳定性指导日常工作。
2、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明确各职位的任务和责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美国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治理实践包括计划、执行和评估,重点在于取得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其手段是额度控制、交易产品风险及对冲策略。在内部设立风险和资本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从全局出发,审批业务计划,并不断调整业务计划的额度;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的资本进行调配。做法主要是通过衡量公司对风险可接受的额度和程度,及其经营能力,实行量化管理。风险管理将按照可承受能力在业务计划过程中分配资金。额度大小取决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所需资本总额的规模。借鉴西方金融业的经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体制十分必要。
本论文来自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课题名称:西安国际内陆港建设进程中物流金融发展研究,申报序列号:SB11-B29。
理论依据
1.创新理论
(1)创新
经济学中的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在此之后熊彼特又相继发表了《经济周期》等著作,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揭示并强调了创新活动所引起的生产力变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主要包括五种形式:①引入一种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即新工艺或新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⑤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这一理论为后来其他学者研究创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创新是这样一个概念:
首先,创新是对既有事物、观念的创造性发展。
其次,创新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初始阶段表现为观念,然后把观念物化到产品、设备、原材料中应用。
再次, 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而市场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也可用来检验创新的成效。
最后,创新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经济效率和效益是衡量创新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
(2)自主创新
“自主”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初期过分依赖技术引进而言的,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以我为主,在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
自主创新能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将知识资产等创新资源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正如余江和方新(2002)的观点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贯穿整个创新过程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作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即产出能力,也包括新产品及市场品牌的培育能力。
2.创新型城市
(1)创新与城市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制度和文化为核心的创新要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决定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这种“创新推动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创新型城市内涵
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本文提出的创新型城市是立足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并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概括出来的。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创新系统和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分类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原则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地由知识、技术推动的过程, 应是多个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因此我们选择从综合测评的角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即以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创新潜力为主线,并将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贯穿到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
2.导向性原则
不同的城市由于在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发展战略也必定是不同的。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也应结合当地实际考虑而有所侧重,不应一概而论。
3.科学性原则
定量指标数据力求准确、可信、有效, 定性指标应通过科学方法予以测算分析,使之能够转化为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全部过程应讲求精准、科学、完整、及时,这样才能对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提供合理依据。
4.系统性原则
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各子系统内均包含一系列相关指标。指标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使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分析
1.设计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但是, 建设什么样的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从探索自主创新道路的角度出发,考量城市的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和创新潜力四个方面,并由此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构成
(1)创新资源
人力资源: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企业科研人员占企业员工的比重、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
财力资源:R&D(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基础研究费用、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实际教育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
创新载体: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园区数量。
(2)创新环境
硬环境:每百人拥有计算机数量、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量、科技孵化器数量、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图书及报刊发行量、公路里程数、铁路里程数、每万人国内外航空线路数、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软环境: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中介机构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外贸直接投资数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法制健全程度指数、知识产权保护度、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城镇登记失业率。
(3)创新绩效
创新知识水平:每万人国际科技论文数、每万人国内科技论文数、专著出版数量、科学家及工程师人均发表国际级和国家级论文数量。
创新科技水平:研发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省级科技成果奖数量、市级科技成果奖数量、技术转让收入。
创新产出水平:自主研制的新产品种类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人均GDP。
创新品牌水平:注册商标数量、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数量、品牌知名度。
(4)创新潜力
创新知识潜力:待发科技论文数量、科技论文数量增长率。
创新科技潜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家级科技项目数量、省级科技项目数量、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数量。
创新产出潜力: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品种增长率、新产品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差额。
3.指标分析
(1)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是整个创新链条上的起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素,因此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是提高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财力方面,由于政府对研发的积极参与和投入能够对其他创新主体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指标侧重反映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政策的倾斜度、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发展潜力。
(2)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各种硬件设施,如基础设施、科研基础条件以及信息化水平等。软环境则包括政策法规、文化教育、金融及政府的办事效率等。无论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是保证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它们的有效改善能够对城市创新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最终能成倍提高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
(3)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城市自主创新的结果, 是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一个城市能否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创新绩效来衡量的。
(4)创新潜力
创新潜力是指能够为城市提供不断创新的资源和今后潜在的创新发展动力,它更强调对未来创新资源的培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现有的创新资源,因此它是一个城市未来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的内容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数据可以用来考察一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由于各城市文化基础、功能定位、价值取向不同,在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在每个指标上都达到上述水平。但由于上述指标是决定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个城市不同的创新能力,因此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上述指标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判断自己与创新型城市的距离。
2.评价方法
目前, 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许多,本文采用的方法拟分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最终需要指数的确定和比较。指数数值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第二,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性。指标权重是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化值, 它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到各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外,还应借鉴国内同类研究方案中的权数进行综合确定。
第二,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价值”的量化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各指标的经济意义、表现形式以及对总体目标的作用趋向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是应对指标进行“价值”量化处理,才能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对指标进行价值量化可采用多种方法,但由于各指标的 “优”与“劣”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衡量标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指标进行量化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第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权重和量化的计算结果即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各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是不同的,根据各评价对象创新能力强弱的排序, 可比较其自主创新先进与落后的顺序。若进行横向比较,则各指标之间相差部分即代表它们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分析各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间的差距,就可以认识到各自的优劣、差距和不足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如鹏.关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2,37.
[2]朱孔来.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05.
[3]黄先锋.创新型城市品牌建设[J].经营与管理,2009,08.
[4]张士运,刘好,王军.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如何[J].科技智囊,2007,09.
[5]胡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1.
[6]闫国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04.
[7]卢永嘉.浅议西方经济学中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