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

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19 09:26: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32-01

1 注重加强思想动态分析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分析和研究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家庭背景不同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复杂多变而且互不相同。因此,辅导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的分析和研究,在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特殊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的一般性、规律性,并根据一般性科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据特殊性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既注重宏观的教育引导,又注重个别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和谐的环境里以积极和谐的心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通过问卷调查、测验评定、个别访谈、家庭走访与行为观察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捕捉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苗头,深入研究总结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问题发生之前,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2 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强化责任感,以问题为切入点,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也注重心理问题的及时化解,既注重从问题源头上解决问题也注重从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巩固和强化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捕捉教育机会,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志趣和个性特征,善于观察和发现高校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之中,融入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因势利导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丰富思想教育内容,以高校学生关注、关切的问题为切入点,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高校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引导高校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各种问题,并运用科学方法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解除心理困惑,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3 注重开展跟踪指导服务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教育和疏导的基础上,注重跟踪服务,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并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帮助。对有思想问题的高校学生,要通过建立学生档案等方式,不断完善学生个人基本项目、思想状况、心理健康测评、教育转化工作情况、需要关注帮助的需求以及人生重大事件等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观察、教育、引导和帮助,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诚心”感化学生,用“耐心”开导学生,用“信心”鼓舞学生,帮助学生从思想困惑和心理阴影里面走出来。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危心理患者,要采取转送专业医院进行心理矫正,或者通过家长陪读等形式,切实加强监督、教育、矫正、转化工作。

4 注重创新有效活动载体

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乐观愉悦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心理情绪,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会情感以及良好的性格,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根据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如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之中,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励和升华。比如,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以“学会交往”演讲交流活动,引导参赛的学生讲述与人交往的过程、方法及感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后进大学生登台演讲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交流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克服胆怯、犹豫等心理障碍。又如,在课余时间里举行音乐会、观看电影等,不仅能够丰富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有助于高校学生及时宣泄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缓解。再如,组织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国情,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索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办法,能够使高校学生体验到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意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从一定意义讲,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大学生个人。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施与不同的人便会取得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教育效果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强化以大学生为本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符合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要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的研究和把握,积极探索能够有效发挥高校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和培养高校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各类社团组织积极开展辩论与演讲、书画创作等活动,吸引兴趣爱好不同的后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6 结语

高校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研究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着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着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3):159~160.

[2] 吴玲芳.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106.

篇2

美国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人的心理资本也存在盈亏,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多于负面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所以现在教师招聘、公安招警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都会特别关注心理资本。因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概念给高校辅导员这样的启示,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视野,掌握帮助自己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积极关注,疏导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和生活,并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本文主要心理学角度入手探寻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生活中可行的强化心理资本的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困境

随着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视,高校辅导员工作较之以前已有了很大改观,政策上支持、工作舞台的拓展都给辅导员工作指明了道路,但也存在工作积极性缺失、消极怠工的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诸如:深层次的自身认同感缺失,加之不同层面的地被强调、被熏陶,“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你们(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是无比高尚的”,找不到职业认同感;大力扩充辅导员队伍的过程中,大量的非思政、非心理、不热爱学生工作的人进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方法不当、工作难以开展的局面,找不到职业成就感;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且很多变数的学生而主要关注的对象又是困难学生、“问题学生”或者发现学生中存在思想偏差的,在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收集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的累积,正在大量地消耗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对于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老师身上的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会被迁怒。所以辅导员本身探寻提升心理康复能力强化心理资本的道路就变得非常之急迫。

高校辅导员强化自身心理资本的对策

(一)良好的辅导员协作团队,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队伍都是细化到各个学院,一个学院一般情况会配备二到四位专职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安排中,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及辅导员自身的能力素养,有的放矢的做好辅导员团队建设,分工合作,负责党团、负责资助、负责就业、负责新媒体等等、这样在工作中辅导员本身更加能够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成功带来自信,自信继而引发自尊,在这种长效性、稳定性的工作格局中,也能适度地减少焦虑,从多个侧面使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注重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实践。

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很多辅导员在进入实际工作中,因为要处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故步自封。2014年3月24 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就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就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危机处理部分专门作出了规定最基本要求是可以很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熟悉常见的一些大学生挫折心理,掌握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避免或减缓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更高的要求就是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可以独立的识别一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症状并进行初步评估,能协助专业人士开展有效的相关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抛开曾经的工作学习背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和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我们也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应对。例如:心理咨询中讲求的一大原则“积极关注” 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并引导求助者积极的价自我关注。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这个是很值得借鉴的观念,对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都应该予以积极关注,这样做有利于疏解不良情绪,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心理内驱力,达到强化心理资本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找寻实操应对技巧。

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利,有的人可以奋勇前行而有的人却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拥有强大的心理康复能力,就应多检试一下自己的观念,看是否存在一些错误信念,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如前文所述深层次的认同感主要是源自我们内心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干辅导员没有出路、我是名校毕业竟然做辅导员等等,只有我们自己转变了观念,正确的认识自我及工作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实际应对技巧当然因人而异,但是根据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1986年在他的著作《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是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注重在保持工作生活的周期节律性以及适度的社会交往上找寻突破口,合理规划时间并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加强辅导员队伍中的相互经验交流等。

加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主要强调了采取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帮助学生面对和疏导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心理资本,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教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都尚不具备的知识或技能!

参考文献

篇3

[DOI]10.13939/ki.zgsc.2016.36.208

1 “管理心理学”学科概况及教学现状

“管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中经济与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中的一门课程,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在“人性假设”之上,以心理学理论为中心,以组织管理中的案例和实际管理经验为载体,对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死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二是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有悖于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三是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科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企业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新形势之下,我国的各行各业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大大增加。因此,“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的人才为导向。笔者认为,要在高等院校中推进“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层面的改革。

2.1 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管理心理学”课程研究的是在组织管理的场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其教学内容需要在组织管理实际和心理学理论之间取得平衡。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却往往出现失衡现象,这种失衡现象是过于重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强调以心理学为中心而忽视了管理学案例作为心理学理论的载体的作用。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和企业过程中运用管理心理学是不利的,导致学生清楚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却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中去。因此,需要对“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改革,提高管理学案例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应围绕管理学案例与现代管理中的前沿研究成果和企业界发展新动态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与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方向相适应。

2.2 教学方法多元化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理论体系,还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活动,以实现学以致用。而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多时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古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变得很低,容易走神开小差,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反之,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多元,学生就容易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课程自身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考录,“管理心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上,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化、理论化的格局,充分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视频、音频等现代化网络和信息教学工具,倾向于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元化、新颖化和现代化。

2.3 考核方式更加科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学生考核体系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优化,主要通过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等取得不错的改革成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学理念和考核方法的惯性,高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的阻力和困难仍然不少,仍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管理心理学”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针对课程的考试,应该在考试试题中大幅度增加管理学案例,并确立通过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考核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学问题的考试模式。在平时的考核中,应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和实践能力在平时成绩的比例,达到以成绩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探讨出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

3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基于以上的改革方向,在高校中实施“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笔者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教学效果。

3.1 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教师的简单教学之下,他们能较容易地掌握“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但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转化,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上,则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做到。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对教学成果和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在这样的一套改革方案之下,学生能够逐渐把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问题解决上面。学会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践矛盾的成因,透过现象看清楚本质,使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2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激发

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他们有着各自的鲜明个性,他们的生活经历、兴趣特长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多元化并发展学生的鲜明个性。在多元化环境中,学生的兴趣、阅历和差异等都能够得到尊重和鼓励,学生的鲜明个性受到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逐渐把自身的特点融入到学习中去,这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3.3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能够在他们走进社会后持续地进行终身学习,能够构造并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依靠一定的先天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十分依赖,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较低。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多元的教学方式以及贴近学生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科学的考核方式,则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通过提升学习能力和不断地学习来获取真实有用的知识。

4 结 论

综上所述,可见“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现实迫切性,高校需要重视并积极切实推行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更为科学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围绕培养实用性人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为改革的实施探明前路,使学生真切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24-02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地提升。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强化心理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将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成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心理情景剧简介

心理剧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式。20世纪30年代心理剧由精神科医生创立并发展起来。1980年,心理剧传入我国,我国心理咨询与教育心理学领域逐渐了解到这种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通过成员角色扮演,模拟某种情景,在固定情境中体验情绪的变化,提高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并完善人格特质。

心理剧的情节、主题是围绕着角色人物进行的表演。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是可以通过心理剧的角色人物来展现的。主要的人物有角色扮演者、观众和心理咨询师。角色扮演者通过展现角色的内心冲突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观众通过体验角色的感受对问题产生共鸣。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剧的导演者和策划者。

二、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要素材。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者主要是学生,他们熟悉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大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情景剧取材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旁观的学生,都多少可以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者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从而因为共同的问题产生共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出,当人们意识到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后,内心的负面情绪就会有所缓解。心理情景剧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帮助学生表达心理冲突,宣泄情绪,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课堂设计的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学生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心理技能应用于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把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使教学增添趣味性,符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心理情景剧类似于表演话剧的形式。这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导、自己演,集知识、趣味体验于一体。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导演一部心理情景剧将会面临很多问题,心理情景剧的导演者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因此,教师作为心理情景剧的导演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会影响未来求职工作能力。但是,大学新生往往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因人际冲突引发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校园心理剧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人际互动平台。从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舞台设计、角色分配、排练、场地的安排,所有环节都需要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在心理情景剧的设计、表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冲突,这样就给成员提供了解决人际冲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情景剧的排练表演过程中,会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彼此理解宽容,相互鼓励支持。同时,从心理情景剧取材来看,其多数涉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观众可以客观地观察其他人的人际交往问题,从而重新界定自己的行为,成员通过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心理情景剧中更多的是传递积极的情感,要求学生从正面去表达美好和爱的感受,用行动去传递积极的感情。

(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心理情景剧存在AB剧的表演形式,通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展示不同表现形式下的不同反应。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消极的心理品质对比分析。正反面的表演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重新诠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提供积极的个性借鉴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处世方式,完善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有资料表明,心理情景剧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校的课外活动。2010年以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把心理情景剧作为每年“5.25心理活动月”的活动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将心理情景剧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还是相对较少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4年开始尝试将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方式,π睦砬榫熬缭诳翁媒萄е惺导进行了探索。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心理情景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

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模块教学,如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恋爱心理、学习管理、职业规划等。根据模块教学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划分。一般每10人一个小组。按照小组成员想法自由选择“AB剧”表演。A剧表演小组进行正面积极取向表演,B剧表演小组进行负面取向表演。当其中一个小组表演时,其余学生作为观众观看。表演结束时所有成员进行总结、评价。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情景剧创作表演。为了避免流于形式的表演,教师要注意在情景剧表演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总结,深刻领会情景剧表演所蕴含的心理技术和将此技术迁移到生活的方法等。

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学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情景故事成分多而心理层面成分少,过分夸张了情节的曲折跌宕而忽视了对内心活动的描述。学生创作过程中容易忽视心理活动的刻画而重视情节是否有吸引力,这就导致了舍本逐末,达不到心理情景剧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作心理情景剧时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情节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前后变化,使观众通过多角度的观察理解不同视角下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处境。

(二)心理情景剧创作环节创新性不够。目前现有的心理情景剧剧本取材不够新颖,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创作心理情景剧剧本是心理情景剧表演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足,不能够选取身边新颖的题材,很难创作出既有丰富情节又符合心理学教学目标的情景剧剧本。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着重介绍每个心理情景剧的主题和所要完成的目标,密切注意情景剧的情节设计符合模块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征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用化名的方式介绍身边的趣事,将选取的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三)心理情景剧表演结束后的分享环节讨论不够深刻。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分享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心理情景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直接传授。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直接将结论公布给学生。在采用心理情景剧教学之后,教师把学生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观看心理情景剧,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最后形成结论,教师将结论间接地传授给学生。分享阶段是促使学生总结思考的重要阶段,学生最后完成思想意识的升华。目前很多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流于形式,学生热闹的表演背后却毫无思想体会,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虽然把分享环节放在最后,但是要对分享环节足够的重视。教师需要留给分享环节充足的时间,使心理情景剧切实达到学生掌握心理技术的目的。

(四)家长的协助参与会增强心理情景剧的实践效果。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背后都有着家庭教育的影子。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掌握的心理技巧需要在生活中运用,这需要家庭环境的配合。因此,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设计、表演可以积极邀请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情景剧的设计可以取材于家庭生活,反映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同时,教师将心理情景剧的分享内容反馈给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的心理技巧在生活中的迁移过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心理情景剧的表演中,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表演效果。

总之,将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今后,教师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心理情景剧的设计和表演,努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从生活中捕捉更多有价值的情景剧题材。同时,专业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指导和管理心理情景剧表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玉敏.心理剧在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应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5

[2]邓旭阳.桑正芹.心理剧于心理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

[4]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篇5

每个人认识的过程均是从自然、心理方面的因素逐步地形成一种思想方面的意识,进而激发起全体社会的思考,然后慢慢地发展成较为成熟地思想,最后由思想支配,对心理产生影响;容易得知,心理方面的活动则是思想活动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实施政治教育前提。第一、有着心理道德的人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其作用由个人生理以及个人心理共同影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一定得具备健康心理。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他才会具备好地思想品质;同时,他还必须具备一定地交际能力,可以适当发泄自身内心情感,仅有如此,他才可以接纳教育人员提出的要求以及观点;第三、心理比较健康的人通常均具有奋斗的目标以及高尚地情操,健康心理才可以反作用于思想道德素养。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者有着相同的目标,并且他们均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趋势,然而他们侧重于不同地方面。心理教育倾向于心理,它重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则较为倾向于思想方面;并且它们具有近乎相同的内容;然而具体来比较,它们的内容又有着区别,侧重不同方面。

(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渠道以及方法不仅存在不同,同时又存在交集;心理健康教育较为侧重自内到外得感悟。如今高校通常通过开展心理咨询以及讲座等途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与提升学生个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以及个人调节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倾向于理论方面的指导以及宣传,注重自外到内引导;通常借助于榜样的示范以及动手实践等若干方法来改变学生思想模式,提升个人思想素养。将二者加以融合,不但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新以往的教育模式,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信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育观念上的整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融合,第一步要做的是概念的整合;广大教职工应当深入地来了解目前高等院校里两种教育的特征以及当前的具体状况。教职工要认识到只有具备好得心理素养,才有可能具备好得道德品质。同时,只有好得道德素养,才可能具备健康的心理。高等院校在教育学生方面,要充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不仅满足了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能进一步地提升高校所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结合的过程里,高校相关人员应当将以往的教育观念加以创新,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地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里,让它们彼此协调,共同促进。

(二)目标与内容上的整合

两种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是一致的,然而各自所侧重的地方又存在不同;高校相关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两种教育所侧重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着人才的培育目标,把它们紧紧融入一体。除此之外,它们不但存在交集,同时还彼此关联;比如说,它们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相同的地方。如今,大学生周边的很多问题都是思想与心理共同交织才形成的,处理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以结合,彼此渗透,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加有利。

(三)方法与手段上的整合

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教育手段又有所区别;在融合的过程里,应当充分地吸收二者中的优点,剔除劣处,更加有效地体现出两种教育手段的综合性优点;高校在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吸收、学习心理教育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而且还要了解高校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及一些心理活动特征,再加以心理辅导等一些手段,来创造一些更加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将心理学的教育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里,高校相关人员可以更加容易地了解高校学生内心的心理,更有利于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师生信任,这样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愈加有利。在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高校老师要有机选取、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逐步发展。

篇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7.4%以上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疾患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一种“心理断乳期”,强烈的心理独立感与心理的不成熟发生了巨大冲突,使许多大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严重不足。许多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员和在校学生比例不足1∶10000。在咨询教师人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自助组织,形成一种运行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构建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自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在班级中通过设立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以来,一些高校也在班级设立了心理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在同辈心理辅导模式理论的指引下,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委员,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经过一年的运行,发现其在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活动开展、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等方面都具有可操作性。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

(一)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包含“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近者,他们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朋辈心理辅导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有时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1、相互性: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助人者和当事人的角色是通常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助人者与当事人随环境和心境的改变而相互转换角色,所以朋辈心理咨询具有相互性。

2、广泛性: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与他们年龄相当的同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如果能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就能得到更好的心理帮助。

3、有效性:在学校中,学生以宿舍、班级、社团等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他们在心理辅导提供有利条件,不受时间、地点场所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且朋辈心理辅导员通常都是当事人较好的朋友和同学,这些朋友或同学易于接触,其建议和意见容易被接受;此外助人者往往与当事人共同生活和学习,有利于发现和接触当事人对监督建议的实施以及改善环境极为有利。

4、自发性:朋辈心理辅导是同龄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大学生在面临心里困扰而自身无法克服时,往往会主动寻求帮助,这样,“朋辈心理互助”便自发产生了。

5、友谊性:因为他们在年龄、价值观、经验、情感体验、爱好、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在面临很多困惑的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二、朋辈心理辅导操作模式的实践探索―设立班级心理委员

(一)学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简介

根据学校实际,参考其他高校的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06年11月开始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模式探索,具体如下:

1、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确定:

(1)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关心每一位同学,工作中能够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

(2)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有利于维护本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

(3)在本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最大程度的预防本班重大紧急事件发生;

(4)协助心理教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5)协助心理教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

(6)按要求参加心理委员培训及其他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专题学习和交流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增强工作能力。

(7)关注特殊人群:对性格孤僻、家庭情况复杂、经济贫困、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困难的同学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

(8)当本班同学中出现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应准确、迅速地上报班主任、辅导员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9)加强与其他班干部尤其是寝室长的联系,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惑和烦恼的同学,并有效地开展朋辈间心理辅导;

(10)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好保密工作,严格保护同学的隐私,维护同学的权益;

(11)认真完成上级交予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按时参加各项心理健康教育会议与活动;

2、班级心理委员的产生方式:

心理委员由“个人自愿、班级推荐、辅导员考察、咨询师面试”的方式产生。“个人自愿”是指希望担任这一职务的学生首先要具备主动帮助同学的愿望,不能简单地通过一般的选举来产生,而是通过自愿报名,填写《甘肃农业大学班级心理委员选聘表》。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再通过“班级推荐”,即获本班半数以上的同学支持即可。然后提交到所在学院主管学生心理工作的辅导员考察,考察合格后再通过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试,如果符合要求即可确定为“心理委员”。但真正获得行使自己职责的资格还需经过学校规定的心理培训。

3、规定了选聘班级心理委员的具体条件:

(1)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

(4)具有乐观、开朗、热情的性格品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5)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6)能够服从组织要求,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7)学习成绩较好。

4、对班级心理委员的考核方式:

学校制定了《甘肃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奖励办法(试行)》,在日常管理中实行星级制度,通过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对心理委员进行考核,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心理委员。

5、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开展

心理委员刚设立时,165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和班级,基本上都不认识,不好组织协调开展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管理,每个学院设一名联络员,负责信息的传达和协调。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了互动环节以促进同学间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素质拓展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信任协作意识,激发生活热情,增强心理委员这个团队的凝聚力。

当同学们基本上相互认识和有初步的了解后,打破学院的界限,在心理委员队伍内部采取负责制,设置了网络部、策划部、新闻部和事务部管理四个部门,各部的职责和工作重点不同。各心理委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选择进入各组。

在设置心理活动场所时,学校考虑到学生开展活动和管理的便利性,将心理委员的活动室放在了学生公寓里。在装饰心理活动室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和装饰。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心理委员的主人翁意识和他们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还起到了宣传心理健康的作用,漂亮的活动室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观看,并积极主动要求协助工作。

当然,要有效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我校是农科类院校,部分学生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互助技能的培训,帮助提高心理委员的朋辈心理互助的基本能力。在每学年的第2学期给心理委员安排20课时的岗前培训,从心理健康、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委员工作技能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在教学时以受训者为中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点提高心理委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在培训中辅以心理辅导活动,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心理辅导能力发展。

除了对心理委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开展素质拓展外,还定期召开例会,交流工作经验,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汇报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对班级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意见与建议。同时不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开展观看心理电影、心理委员沙龙、团体训练等活动。同时,督促各部门各自开展有特色的部门活动,并在开展全校性的心理活动时充分发动心理委员,让他们发挥协助、组织和协调的作用。通过以上工作,起到明确心理委员职责,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人格培养的作用。

心理委员组织健全后,我们制定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计划》,按时间段布置了工作重点,明确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以及其日常主要工作。以指导各班级心理委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

(二)取得的成果

2007年12月份,在班级心理委员设立一年、经培训上岗一学期后,学校在大一、大二、大三各20个班级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一些心理委员和老师进行交流,结果显示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1、心理委员自身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经过推荐和系统课程培训的心理委员,自身素质得到了很好发展。自我意识与自我观察力明显增强,具有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有良好的奉献精神,乐于为他人服务。因此,心理委员成为班级中受欢迎的人,一些辅导员和其他老师开始着手在心理委员中 “挖人才”;有的班级在竞选班干部时,有20多人竞聘心理委员,成为最热门职位。

2、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壮大。使经过培训的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协助者,使从事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日益壮大,解决了传统模式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校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心理委员,共有心理委员220名,为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并开展工作以后,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前期数量增加,还有一些同学主动要求心理委员帮他们预约并带他们到咨询室;班级中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增多,一些班级出现同学要求、老师督促心理委员开展活动的情况。在调查中对“当你或你的同学、朋友有了心理问题时,你们会不会去做心理咨询?”有28%的同学选择了“会”,与两年前11%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显著提高;对“你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的回答,有50%的同学选择了“心理健康的人也可以做咨询”。

4、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灵敏度和有效性。心理委员能够与学生保持近距离接触,能敏锐地察觉到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周边环境的各种变化,及时有效地向学校传递信息。2007-2008学年的第一学期,经过班级心理委员转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咨询的同学有23人;有的心理委员将心理咨询老师请到学生宿舍开展工作;因心理委员的信息预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时有效地干预了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各一名,经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现已返校正常学习,状态比较稳定。

5、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通过心理委员渗透到学生中去。通过心理委员这个“桥梁”,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普通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信息沟通,学校和班级能更多地组织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设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后,2007年的“5.25心理健康节”发动心理委员组织班级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搬到舞台上,开展了学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在随后的“首届兰州市高校心理情景剧巡演”中,学校推荐的剧目受到其他高校好评。2007年11月底学校依靠心理委员开展了“心理游园”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这些活动在没有心理委员之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开展的。不仅如此,班级中自发开展的活动也增多。自2007年9月第一批班级心理委员经过培训上任的这一学期,班级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报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有近20次,而在以前,每学期最多只有5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

6、信息渠道更畅通。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后,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信息,增加了渠道直接倾听他们的声音。仅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就接收到班级心理委员的建议14条,同时在开展活动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早做部署和预防,使大型活动都能圆满完成。同时在综测和评发奖助学金等其它时候,心理委员也会及时主动地和我们交流信息,反映学生的状况,促使我们针对这些主题及时开展讨论,引导心理委员开展工作。

(三)不足

心理委员的建立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次探索,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经过思考与分析发现该工作还存在几点不足,总结如下:

1、工作体制不健全,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心理委员的定位不明确,相应的工作体制还有待于完善,造成了其工作开展的不平衡性。学院重视,心理委员负责的班级,工作开展的很好,效果也比较显著;而部分心理委员则感到工作重要性与责任性不强,以至工作缺乏主动,得过且过,在调查中,有30%的同学反映班级心理委员没有开展相关活动,这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心理委员的工作和管理体制的建立,相关的政策的扶持依然需要增强,如危机防预方案的建立和落实等。

2、培训系统体系不健全。我校没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心理委员专业知识不足,并且没有相关配套教材出版,学校只是进行了一些最基本的培训。和心理委员交流后发现多数心理委员表示培训不够,专业知识缺少,在日常工作中觉得没有“底气”。还有一些心理委员因种种原因中途调离岗位,接任的同学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融入集体,开展工作。这要求我们尽快健全培训体系,编制《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进一步落实班级心理委员的选聘和管理制度。

3、心理委员作用发挥不足。原因有二:一是管理漏洞。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员有限,各学院重视程度不一样,使得部分班级心理委员与学院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不紧密,弱化了心理委员作用的发挥。二是工作没有头绪,难见成效。据报道,一些率先设立心理委员的高校出现了班干部聘选中无人愿意当心理委员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心理委员出力不讨好,而其他班委的工作容易出成绩。这提示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学院在心理委员的工作开展和组织管理中的工作模式。

班级心理委员,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亮点,今后我们会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水平,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危机干预体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启生、李义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 (3)

[2]宋英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中国学校卫生2005, (12)

[3]王猛、周莉、张野、王聪高校心理委员发展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07,(3)

篇7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内涵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对于学校心理辅导的界定,见仁见智,不同学者的表述不同,角度也不同。著名学者陈家麟对学校心理辅导的界定:“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人际关系中,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做出正确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还有任华良学者给出如下定义: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知识,通过语言、文字、音乐、行为等方法,辅导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给予帮助、启发,解决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的保持身心健康。

通过对许多学者的给出的概念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运用的知识和方法主要是心理学及相关方面;2、学校心理辅导是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行为;3、学校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保持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

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笔者在这儿借助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协会在1997年通过的《学校心理辅导计划的国家标准》,认为学校心理辅导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职业与社会化三个方面的发展,具体如下:

1、学习发展

习得有助于在学校及整个一生中有效学习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完成必要的学习准备,以便能在面临众多选择时能做出决定,包括升学;理解学习与工作、家庭及社区生活的关系。

2、生涯发展

获得研究世界与自我认知之间关系的技能,及做出明智的生涯决策的技能;运用一定的策略来获得成功的和令人满意的生涯目标;理解个人素质、教育、训练及工作之间的关系。

3、社会化发展

获得理解和尊重自我、他人的态度、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出决定、设定目标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达到目标;获得社会安全和生存的技能。

简单概括,学校心理辅导的三大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学习和发展。

二、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当代社会大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稀缺的宝贝,而变得非常普遍,在当代社会中要承受众多的压力,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压力与疾病。通过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增加,且引起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以概括为:经济方面的压力、竞争造成的压力,就业压力及社会负面影响导致的压力等。

(一)经济方面的压力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市场经济使得部分人先赋予起来,但是大部分人才刚刚脱贫,而大学教育一般是收费教育,学生的年学费一般不低于4000元,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甚至一年上万,这比起20年前,费用增加了20多倍,但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只增长了不到5倍,农村收入增长更加缓慢。一个农村家庭要面对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显然有很大压力,而且当今高校中人际关系交往经济化,学生之间喜欢盲目片比,这就使得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二)竞争压力

最近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又将高材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尖浪口,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在校生不断增加,大学生开始在学校就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年有几百万学生走入大学,这些天之娇子在进入梦想中的象牙塔之后发现自己和别人相比也没有太大的优势,他们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而进人大学成为众多压力的开始,高考时一般只会考虑学业压力,而入学后要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由此引发了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而且全国因心理问题发生人身事故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三)就业压力

更大的压力是担心毕业即失业。人社保公布的2009届及2010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分别是87%和90.7%,这两年麦可思的调查结果则分别为86.6%与89.6%,差别不大,2011年麦可思公布的最终就业率是82.1%。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是总体就业率为90.6%,相差8%个百分点。不管具体的原因为何,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大批学生毕业后就失业了,按照基数为700万计算,17.9%的人数是125万,这么庞大的未就业人数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每年高校普通毕业生数量还在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业压力也成为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压力。

(四)社会负面影响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西方思想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经济也开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及诱惑,这也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很多学生收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素的而影响而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可自拔,这些都是社会负面的影响造成的大学生心理压力。

平常还存在更多类似的压力源,比如必须面对的冲突、被老师批评、即将到来的考试等,都会让学生产生身体和情绪上的压迫感,造成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压力和困惑,导致心理发展不健康。为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除压力,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人生主要的过渡时期,大学生正在从心理不成熟向着成熟过渡,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及人格的完善阶段,一般会存在理想与现实、情绪与理智、独立与依赖等种种矛盾。这个阶段中,他们需要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转变,开始面对人生的一些抉择,比如学业、恋爱、生存等等,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心理不适应这种环境的情况下。近年来,大学校园时常发生一些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正因如此,国家教育部专门强调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在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列为必修课。虽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教育部及学校都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一)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

大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辅导及心理适应力把握,同时还有对自我意识、情绪的调节,对挫折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应对等等,这门课程一般是采用理论讲述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这些理论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实际训练极少。心理教育类课程应该仅仅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显然和课程的开设方式格格不入,这就导致了虽然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是对学生并没有太大帮助。

(二)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认识不足

除了课堂教学,心理辅导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我国的心理咨询比欧洲起步晚,很多大学虽然设置了心理辅导办公室,但是形同虚设。大部分大学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对其思想工作的汇报,更为偏激的认为只有“精神病”才需要所谓的心理咨询,因此很少有学生主动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但是实际上大学生3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逐渐增多,这种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阻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外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大学中从事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的人员缺少专业的严格训练,这也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种阻碍。

四、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对策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时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普遍推广个性差异式教育,即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这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首先需要学生对心理辅导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此要对心理辅导进行普及宣传,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要宣传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解析心理现象,让大学生了解到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与表现,然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处理。这种宣传普及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要坚持预防为主,发展为辅,不仅要发现和解决问题,更要普及、宣传、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才是心理辅导要达到的最有效结果。

(二)学校应为心理辅导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资源

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的筛选,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在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合理安排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心理辅导老师的积极性。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是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础,在“寝室一公寓一学校”心理辅导体系中,要保证公寓心理辅导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比如,在公寓中建立心理宣传栏,建立公寓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公寓应该配备心理活动室,播放心理电影,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文娱活动。学校应保证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活动的经费,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经费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心理辅导从“专职”变“兼职”

篇8

    一、引言

    在实践中,由于高校足球裁判由于经验等各方面均与国际级裁判有较大差距,在执法足球比赛时常常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高校足球裁判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的主、客观因素做出分析和总结,旨在有效促进裁判员能够控制和调节在执法时的心理状态,发展和巩固积极性心理活动,提高自控、适应、应急综合能力,为培养合格的高校足球裁判员创造良好的条件,为高校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影响高校裁判心理状态的主观因素

    (一)足球裁判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高校裁判员普遍存在平时裁判的机会少,而且业务能力不高,进而在所执法的比赛中大多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突发事件心理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作为基础。所以高校足球裁判员普遍存在快速反应和准确判断能力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注意品质方面存在缺陷。足球运动对裁判注意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要求裁判员有较大的注意广度,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以及迅速转移注意的能力,裁判员通过自己本身的洞察能力越强,对场上队员动作观察的越多,才能更准确的作出判断,对于比赛的进程就有很好的主动权。因此,良好的视觉注意广度是裁判员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足球裁判应具备比赛掌控能力

    高校足球裁判员运用规则和掌控比赛的能力是影响心理状态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高校足球裁判员一般都是由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高年级的足球队学生组成,日常的学习、工作很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去研究新规则,甚至有一部分人都不了解新规则的实施情况,并且很多裁判员对于旧的规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当双方队员提出异议的时候还表现的很固执,这就很容易迅速激起场上队员的不满,是自己的在场上执法的地位受到挑战,局面失控,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压力,从而影响自己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裁判员是足球场上的法官,规则是裁判员临场执法的唯一依据。一名好的裁判员不但要学习规则的条文,还要领会法则的精神和实质,更重要的是在临场工作中,灵活运用规则,贯彻其精神和意图,正确运用“有利”“无利”等原则,还要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犯规地点,能占据最好的观察位置,选择最好的角度。例如:对于进攻方来说在掌握有利原则的前提下,虽然一名队员遭到对手的侵犯,但是球权还在进攻方,这个时候裁判员不要轻易鸣哨,如果犯规严重可以在此次进攻结束后进行追加判罚,射门的可能哪怕在挣扎中,也不要轻易响哨,即使稍晚响哨也可补回,再有就是根据前后场队球门的威胁程度上来判断红黄牌,不要轻易出牌。

    (三)足球裁判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高校足球裁判员在执法时由于身体机能和状态较差,会影响自身心理素质的稳定。身体疲劳给判罚带来不便,在大型比赛中经常出现,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裁判的判罚,也会因此造成双方队员及观众的不满,激化矛盾,使比赛的进程受到影响。拥有充沛的体能是保证裁判员在场上正常执法的基础,反之,因体力降低,跑到不及时,就会出现漏判或错判。只有平时系统的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才能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这是保证正确判罚,做好裁判的又一重要条件。也是保证足球运动竞赛的节奏、速度、对抗性更强的必备因素。

    三、影响高校裁判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

    (一)来自各方激烈情绪对足球裁判的影响

    参赛双方的运动员,裁判员以及场下观众的不合作行为,是影响高校足球裁判员心理状态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在比赛过程当中,由于对判罚产生分歧,教练员会对裁判出言不逊、场上双方队员之间也会因为某些判罚发生争执、语言冲突。有很多高校的比赛场地周围没有看台,这就使比赛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场下观众随时可能冲进场地影响比赛。这种赛场气氛会对裁判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来自规则的理解分歧对足球裁判的影响

    足球裁判员对规则上理解的分歧,是指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同时对同一种情况的不同理解所得出的不同评价。球的整体是否越过球门线,故意手球还是无意识手球,是否遵循有利原则,越位和违约犯规的判定等,裁判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不违背规则和原则的前提前掌握好尺度,控制好比赛,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必要的时候就某一判罚可以口头和场上的个别队员进行交流和解释。例如:同样的一个球在A队身上出现了裁判员没有判罚,反过来在B队身上裁判进行了判罚,裁判员虽然是根据情况等诸多因素才做出的该判罚,但是被罚方却把这种判罚理解为错判,与裁判员进行理论,从而对裁判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来自大型比赛规模的压力对足球裁判的影响

    足球比赛是一种直接通过身体接触且对抗性极强的体育竞赛。赛场情况瞬息万变,竞赛规则看似简单,但在执行过程中又有它的灵活的一面,这在裁判法中是找不到的,但却是场上裁判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有一些重要的比赛如:小组赛的最后一轮,半决赛,决赛等,这些比赛都关系到场上双方的生死,所以这样的比赛,一开场就十分激烈。运动员处于运动情绪的振奋状态,在某些球的争夺上表现的动作比较大,其实这也是场上队员在试探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所以裁判员一定要掌握这样的动向,控制好比赛。如果一方进球比分发生变化,这时比赛气氛会更加紧张,争夺球、奔跑更激烈。这就会使裁判员心理压力增大,这个时候就要求裁判员要更加的注意力集中,跑动更积极,视角更准确。

    四、形成良好执裁心理状态的对策

    (一)提高裁判员对于比赛的判断能力

    良好的体能和奔跑能力是优秀裁判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在场上跑动积极,跟进及时,选位合理,视角清晰,才能做到判罚准确,才会有说服力。裁判员应该熟悉和了解高校足球技战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具有运动实践感受,对运动员可能出现的犯规倾向有着合理的预见和辨识能力。特别是高校裁判员,平时执裁的经常是大学生运动队,更应经常观看其他各级别比赛录像,尤其是着名裁判员的经典案例,开拓眼界从,提高临场判罚的能力水平。

    (二)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裁判员除了技术业务上要过硬之外,还应注意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应真正树立为足球事业贡献力量的献身精神,做到敬业、爱业。自觉抵制物质诱惑和来自外界的舆论压力,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严重违反纪律的裁判员和干扰裁判员执法的人员一查到底。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裁委会应加强对裁判员的监督。

    (三)保持裁判员的临场注意力

    在紧张的执裁过程中,判罚和处理不当的情况会时有发生,作为场上的裁判,应尽可能避免反复回想,更不要将工作和生活中的不稳定情绪带到比赛中,防止破坏注意力的稳定性。在平时多学习和积累心理学相关知识,随着裁判经验的日益丰富,能够更好地应对体能下降时保有较好的意志力以保持适度的注意紧张性。

    参考文献:

篇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怎样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在文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现把文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归纳和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健全校系两级管理制度,推行校系班三级实施、以系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除学校、各系有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外,各班级还有负责学生心理状况的心理健康联络员,这些同学负责汇报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文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面简称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安排专职心理辅导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优势,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队伍

中心仅有专职教师3人,而全校的全日制学生有5000多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既要负责接待学生日常来访和咨询,又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如果仅仅靠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中心的指导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社团(下面简称心协),心协在每年第一学期开始的时候面向全校新生公开纳新,吸取有志于协助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纳新结束后,心协定期举办新老会员经验交流座谈,中心组织教师对新成员进行培训,让新成员不仅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志向,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及能力,把心协成员培养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实践表明,心协成员在中心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心老师和心协同学以心理沙龙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5.25”宣传活动、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小报、壁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的各方面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深入学生的心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自我保健能力。

四、举办校园心理剧表演大赛

校园心理剧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大胆尝试,也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的气流。我校每年十月都举办校园心理剧表演大赛,参赛代表队把大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通过最直观的形式,再现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冲突,帮助同学们感悟生活,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五、举办心理电影赏析

心理电影赏析将心理与电影相融合,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旨在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承压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深化学生对美的剖析和鉴赏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我院把每年4月、10月定为“心理电影赏析月”,在赏析心理电影后,心理学老师组织观赏者进行讨论,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观赏者对自身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最后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剧情,感受角色,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进行深度探讨,并利用剧情对观赏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观赏者积极地思考,对于剧情和人物不断进行预测和判断,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升。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

除节假日外,每周一到周五全天都有专职教师接待学生面谈咨询和信件咨询、邮件咨询,并开通心理咨询电话热线。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但实践证明多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始终否认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自然也就不可能主动登门求医,倾诉自己的隐私[3]。为了弥补面对面心理咨询的不足,我院开通了心理咨询QQ、QQ群等网络咨询,每天上班时间都由中心的老师解答同学们在QQ、QQ群上提出的心理学问题,不仅可随时提供个体咨询,而且可以利用QQ群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院采用SCL90、16PF、UPI等量表为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通过建档工作,指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心理保健能力。指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心理档案的数据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主动调整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4]。建档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心的老师借助心理档案,迅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成长环境,选择有效的方法和学生建立发展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治航.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2]陈红.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一、注意与大学生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心理活动的选择性是指人脑信息加工时对刺激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选择,如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对教师所讲的所有内容都予以注意,而是有选择的注意了一些内容;心理活动的集中性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同一时间个体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同一刺激,如在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课;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持续而深入的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如在课堂上学生一直注视或倾听教师的教学内容。前苏联的教育学家马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由此观之,注意对于个体而言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高校课堂教学而言,经过有效管理的注意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听课的效率。但是,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对34个学校的大中学生做过的一项为期两个月的调查显示,58.18%的学生自认为能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39.17%的学生自认为能坚持集中听课30分钟以上,48.16%的学生自认为在自习时能集中注意力[1]。因此,尚有大部分学生不能对课堂上自己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管理,无疑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注意的特点与大学生注意的特点

注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清楚地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如课堂上学生能注意到的授课内容的量,也称注意的范围,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的特点越鲜明,注意的范围就越广,如教师在授课时声调抑扬顿挫或是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学习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是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换言之,学生在听课同时带着学习任务或是问题听课注意的范围会更广,并且学生对讲解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有助于提高注意的广度。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范围较小,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大脑常常开小差,玩手机、看视频、听歌聊天、睡觉或是盯着黑板却心猿意马,自己不能控制思维飘逸。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是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2],使注意持久的集中在某一对象上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注意可以保持在对一定活动的总的指向上,比如听课这件事情,学生可以边思考边做笔记边听课,尽管他进行的活动很多,但都指向学习,这时他的注意是稳定的。并且这种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如课堂教学内容如果单调无趣,学生的注意就很难稳定,反之,就容易稳定。同时注意的稳定性与人的积极性也有关,如学生如果对授课教师或授课内容持积极的态度,兴趣浓厚,注意就很容易稳定,否则就很容易分散。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稳定性比较差,一方面注意力容易涣散,易受环境的干扰,教室外的小小动静都能引起注意力的转移,而且长时间不能静心;另一方面注意力很难持久,恨不得三心十用,只有偶尔听到感兴趣的内容时,或是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才会注意教学内容,即便这样,注意的内容零碎,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一片茫然,学习效率低下。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在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现象。实现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是,个体对几种同时进行的活动都是极其熟悉的,并且有一种活动是完全或部分自动化了的,这样个体才能够弱化对这一活动的注意从而将注意分配到其他正在进行的活动上。如课堂上学生记笔记就是一个部分或完全自动化的行为,同时边听课边思考教师讲授的内容,实质上就是注意的快速转移。当前大学生在注意分配方面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堂上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注意的分配,要么认真听课记笔记却不进行思考,把自己当成复读机,或是认真听课就没时间记笔记,最终课也没有听到位,笔记也没有做好。

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意将注意在不同对象和活动间转移,如两节课讲解不同的内容,注意力需要从上一节课的内容转移到下一节课的内容上。之前注意的强度越大,转移起来越困难,但是如果下一节讲解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注意转移起来就越容易。当前大学生注意范围小,稳定性差,在处理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移上更是不尽如人意,如果两节课是完全不同的内容,经过第一节课之后,第二节课极有可能完全无法专注。

三、大学生注意力疏于管理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在课堂注意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注意范围窄,注意稳定性差,注意的分配与转移不能自主,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荒废了学习资源。造成大学生在注意力上疏于管理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注意力自我管理的意识。主要表现为“任兴”,注意力任兴趣摆布,有兴趣就听,无兴趣就不听的一种被动的注意状态。事实上,大学课程除了是否有趣之外还有是否重要,对于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科目,其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而不是有趣,学生是学习知识而不是权当娱乐,这时候就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约束自己的注意行为,使自己能够在重要且难的知识点上保持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或形式过于单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设计,照本宣科或是照着幻灯片念经,不考虑教学内容特点,一味的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与知识内容间缺乏互动,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降低,学生的注意力难免涣散。

(三)缺乏注意力分配和转移方面的训练。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有时候是显见的,如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有时候是隐藏的,如学生自我的思考活动,先前知识经验与学习的新知识经验之间的互动,新知识经验内部的互动。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生不只是听,还要有能力进行注意的转移和分配用来思考和消化。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是一种需要训练的能力,有人天生在注意力转移和分配方面有优势,像周伯通左右互搏术一学就会,但是大多数人是要通过训练才可以形成的能力。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注意力分配和转移的训练,以提高其听课的能动性和效率。

四、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管理

(一)帮助学生树立注意力自我管理的意识,把握注意管理的主动权

做一个注意力管理方面的课程专题,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出发,让学生对注意这一现象本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对自己注意状态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身上存在的注意问题予以重视,在讨论和交流中形成满足个体需要的注意力管理方案,把握注意力管理的主动权,扩大注意的范围,增强注意的稳定性,不再“任兴”出发,被动的接受注意的安排,进而提高听课效率。

(二)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主动管理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转移可以分为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被动转移更多由客观刺激本身决定,比如强度大、生动形象、新异刺激很容易吸引人们注意。而主动转移则更多由主体自身决定,人们会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需要、喜欢、感兴趣或熟悉的刺激上[3]。因此,学生如果不知道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管理,由被动进入主动,只不过这个使其进入主动注意状态的管理者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要注意:一教学内容越是有特点,学生注意的范围越广,注意的稳定性也就越强。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丰富,除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外,辅以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或是热点的新闻事件,作为引出问题或是深入讨论问题的支点,越是贴合学生自身知识经验的教学内容,学生注意的广度越大。二教学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高,注意的稳定性越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供学生分组讨论,辩论,或是情景模拟类环节,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围绕教学任务或是问题进行学习,知觉对象的活动任务影响知觉主体注意的广度,因此,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注意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注意管理能力

管理注意是一种能力,尤其是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善并提高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注意力的训练。主要分为方法的训练和注意状态的监管。方法的训练主要是给学生讲解介绍一些提升注意力改善注意问题的训练方法如凝视法,冥想基本训练法,感觉能量训练,舒尔特训练法等,介绍给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布置作业任务让学生去操作,并在课堂上抽出一些时间进行效果监测,以监督学生坚持;注意状态监管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注意状态进行监管而非漠视或纵容,要时常提醒注意分散的学生并适当的对注意分散的行为进行惩罚,这种惩罚不是体罚而是通过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进行,迫使其被动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注意。

综上,注意是进入学习状态的中心环节,尽管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学习,更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但是,大学学习是建立在专业定向基础上的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一定有趣但是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注意管理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基础上更好的管理听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伟.高校学生注意力管理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6):132 -134.

篇1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通往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殿堂的垫脚石,是促进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要在体育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不单单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更要把体育当做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教给学生,培养他们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因此,河南省高校体育课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导致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相对缺失。于是,本人专门对河南省大学生文化素养进行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二、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词,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它是指一个人“平时的修养”,是一个人隐含的内在品质,所谓平时的修养,说明它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表现。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后天养成的品质。因此,素养可以归纳为: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自身长期的学习与实践,逐渐养成的具有稳定性、渐进式发展的、可塑的品质,这种品质对其自身发展起积极作用。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大学生从高校体育课程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文化素养,这些包括身体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要素。这些分别为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行为、体育个性等八个方面。

三、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这八个方面都做好,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河南省大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养。在体育技能方面,体育技能是人有意识的通过身体的运动表现出一定的动作。在体育能力方面,体育能力就是人们通过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训练方法手段,自我完成各类体育活动的能力。在体育知识方面,体育知识是人得大脑意识对体育活动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支配人自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基础。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必须要加大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把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体育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这些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保健知识、运动技术知识等。在体育意识方面,其实质是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对体育的特点和重要性的认识,还包括由于参加体育运动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加快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形成。在体育精神方面,它是人类在体育运动锻炼中自我归纳、总结所形成的心理、思维和观念的综合,是体育运动的最神圣的东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拼搏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行为方面,它是高校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能直观的反映出该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在体育道德方面,它是高校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中把体育伦理中的“行为应当”转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在经过自己持续的行为追求,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品德。体育道德是衡量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是其体育素养的真实表现。在体育个性方面,它是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习惯性表现出来的并且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区别于他人并具有自身独特的行为、思维。体育个性包含有体育兴趣、习惯、态度等,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展现他们的个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