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09:11: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家长学习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教学中开展的各项活动与游戏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了解教学现状、寻找和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对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善用方法寻找学习起点
1.在课前调查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根据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教“我也会当家”时,我原来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在课下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做过饭,“能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这个目标对他们来说高了些。于是便改为“尊重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主题教育,而将“为家长配制一日三餐”这一教学目标安排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二、提高意识,有效运用学习起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弹性教学方案
依据学生的现实起点,我们应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地调整,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形成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时重在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使学习材料具有较强的思考性。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捕捉生成教学方案
教育规律显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1、努力构建校内外沟通,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
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的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环境将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要努力构建校内外联系,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时,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共同为儿童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创造的气氛。
2、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
(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
(3)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更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首先,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其次,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练习4的第三题: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这是这个单元练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第一句如何修改的基础上,其余4句,我放手以先独立完成再讨论说明原因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学生都积极投入,独立完成。每一句都有争论,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尤其是第二句“小刚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一个同学说“光荣”错了,因为做了好事才光荣。马上就有人反对,说加入少先队也是光荣的,光荣没有用错,错的是“少先队员”应该把它改成“少先队”,“少先队员”指人,“少先队”指一个集体。所以应该是加入少先队。此时,我马上给予表扬,因为和教参上的答案一样。这时,我问有不同看法吗?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说少先队员可以不改,把“加入”改成“成为”。这样就成了“小刚光荣地成为了少先队员”虽然他原因说的不是很正确,但我依然把他大加赞扬。同时告诉学生要相信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疑问要大胆的提出来。学起于思,多思考,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如此,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知道要相信自己,不能人云亦云。
三、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
(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
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努力构建校内外沟通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的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环境将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要努力构建校内外联系,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时,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共同为儿童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创造的气氛,使创造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儿童自然可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
其次,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再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训练。
(三)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苏教版第五册的练习4的第三题: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这是这个单元练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第一句如何修改的基础上,其余4句,我放手以先独立完成再讨论说明原因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学生都积极投入,独立完成。每一句都有争论,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尤其是第二句啊“小刚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一个同学说“光荣”错了,因为做了好事才光荣。马上就有人反对,说加入少先队也是光荣的,光荣没有用错,错的是“少先队员”应该把它改成“少先队”,“少先队员”指人,“少先队”指一个集体。所以应该是加入少先队。此时,我马上给予表扬,因为和教参上的答案一样。这时,我问有不同看法吗?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说少先队员可以不改,把“加入”改成“成为”。这样就成了“小刚光荣地成为了少先队员”虽然他原因说的不是很正确,但我依然把他大加赞扬。同时告诉学生要相信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疑问要大胆的提出来。学起于思,多思考,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如此,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知道要相信自己,不能人云亦云。
一、英语绘本阅读导读指导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莎士比亚也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至关重要。现行的PEP英语教材简短对话居多,语料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高年级学生甚至感觉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习得和使用一门语言。因此,要解决这个难题,原汁原味的内容,丰富的原版英语绘本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选择。
(一)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有趣的绘本图画来预测故事也是一种有效的导读方法。优秀绘本不仅图文生动有趣,还故事性较强。教师在教授绘本时,可以通过投影仪呈现绘本图画,先遮盖文字,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创编故事或看图说话,以达到导读的目的。
(二)通过夸张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些绘本故事是以夸张的手法、曲折生动的情节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教授《机灵狗》二级的第12本My pocket(我的神奇口袋)时,特意准备了图片和实物,并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和讲述故事,当学生看到老师将故事演示到“把一口锅放进口袋”时,就开始嘻嘻笑,再看到老师“把一块披萨放进口袋”时,就忍不住咯咯笑,再当老师演示到“把一头猪放进口袋”时,学生都哈哈大笑,最后看到老师“把一台钢琴放进口袋”时,全班都已经笑得直不起腰了。可见,夸张手法的绘本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绘本中夸张的故事情节和重复性的语言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升学生的阅读意愿。
(三)通过激活情感去体验绘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感教育渗透在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侧重点。优秀的儿童绘本题材广泛,不仅能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还能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带来愉快的阅读享受。
例如:《机灵狗》二级的第15本My Dad,笔者在教授此绘本时,特意让学生先回答: “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Why?”待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后,再让学生听一听含有几种动物声音的课件来猜一猜:rabbits,lambs,dogs,rats,ducks,pigs。在猜词的过程中学会这几个动物单词,再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动物玩偶拿到讲台,教授句型:I love... My dad loves... 引导学生边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学习句型,学生觉得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抱玩偶很有新意,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还挖掘绘本在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寓意,进行保护动物、与动物交朋友的情感教育。
二、英语绘本阅读推进指导策略
学生在开展英语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阅读习惯、每天的作业、运动和玩耍等的影响,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阅读动机的影响。动机(motivation)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阅读也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
(一)通过“绘本阅读关关通”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荣誉感强,为了鼓励学生能在英语阅读方面投入更多的热情,笔者把竞争机制引入绘本阅读活动中。在实施行动研究的两年时间里,为了激励学生能坚持听读和阅读,本班制定的阅读奖励措施层出不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家校合作,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多渠道输入,促进学生阅读
家校合作即家庭和学校以沟通为基础,互相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密切配合学校,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一门语言,如果语言缺少实质性的交际,学习起来不但费劲,而且事倍功半。学生要学好英语,光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家长的有力配合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缺少家长的监管阅读就很难坚持。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笔者给家长传授了诸多的家庭英语听读法。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先快后慢”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慢,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复习”。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学习后督促孩子及时听读是有必要的。
三、英语绘本阅读延伸指导策略
为了更全面地开展绘本阅读工作,笔者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绘本阅读延展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所收获和体验,还能带动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英语学习天地。
(一)向优生及其家长推荐绘本阅读自学教材
小学生英语阅读材料在我国相对匮乏,笔者通过各大网站了解了大量的绘本阅读资源,最终选定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程度和贴近小学高年级英语课本内容的绘本有两种:《开心小读者》1~4级和《体验英语》1~9级Set A、B、C、D
(二)借助绘本丰富的音频资源,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笔者向学生及其家长介绍绘本自学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学会逐级自学,培养自学能力。绘本自学的基本步骤:
1.购买教材。
2.下载MP3音频。
3.每天坚持多听。
4.反复跟读录音。
5.尝试自读。
6.自主找老师读。
7.老师纠正读音。
笔者提倡利用MP3或手机反复听读,正符合《张思中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中的其中两法“适当集中”和“反复循环”的外语学习理念。学生在家通过反复听读绘本的内容,由超前集中、随机集中到综合集中,最后完成英语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三)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自导绘本故事,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故事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阅读和表演故事,可以满足儿童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实践证明,故事表演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表演,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在绘本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挖掘学生语言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在绘本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形式,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品读绘本、展现绘本,M情地享受英语绘本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绘本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和阅读能力,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听说读写基础。
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
1.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1.1努力构建校内外沟通。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创造力。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的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环境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要努力构建校内外联系,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时,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共同为学生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学生的生活环境充满创造的气氛,使创造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自然可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1.2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二是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三是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学生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更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2.凭借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成分。如何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2.1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提问的种类不同,对学生思维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课堂中如何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一是运用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提问。教学中,运用“……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作出判断,再让学生说明“……原因何在”“……为什么”“……道理怎样”这样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很大作用。这也是常用的提问方式。二是运用发散性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主要运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如果…… 那么会怎样?”等,重在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对思维进行求异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自觉是指学生不需他人的约束而主动思维做事的心理行为表现。自觉是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课堂中认真听课的习惯、动脑思考的习惯、积极表达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课外合理安排学习与玩耍的习惯等,都应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习惯的形成应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实现。
自信就是指学生相信自己具备学习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看法正确。我们应该留意到这么一种现象:小学生回到家里,当家长说出对某题某事的看法,要求他们改过来时,他们会说出几乎近似的话——“这是我们老师说的”。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可真的成了圣人,学生宁愿信老师的也不信家长的,甚至只信老师的不信自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时不那么迷信老师,可大多数情况还是依赖教师,缺少对自己的信任。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才有可能主动去做。
自问是指学生对自己的一种反思与解剖。昔日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真理,认识自己就是通往完美无缺的神的道路。”其实,每个人只要经常问问自己,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发现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自我调节,自我补救,让优点发扬光大,让不足得以改善,自己就会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素质较强的人。
自修是学生不需外力强加而自动自觉地求知的过程。因为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凡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思索或凭借资料能够自行解答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放手让他们做,并且使他们一种自己获得知识的快乐感。久而久之,自学能力就具备了。
“自主”的“主”应包含主人、主动、主意、主见之意。
主人就是自觉地承担起学习责任的学生。确立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人地位,他至少会以自己的本能去求知,在求知的过程中善待学习中的客人——老师、家长、同学。为了让客人生活得更好,常会满足客人的某些要求;为了与客人更好地相处,可以变得与客人有相同的情趣和爱好;为了让客人满意,以至拿出丰盛的膳食——学习成果——招待客人,主客之间互相熏陶感染,要让学习的主人收获大,教师必须以宽广的胸襟抚慰学生,以广泛的爱好影响学生,以广博的知识哺育学生,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主动是指学习不需外力强加而根据自己需要所采取的学习行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为了生存,人一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是教师的灌输,题海的训练,一把尺的衡量,使得学生丧失了这一本性,而变得十分被动,甚至于麻木。
主意是指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所采用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学生会不会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同一个人也可能因科目而异,还可能随年岁增加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变化学法。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形成自具特色的学法。
1.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会学生思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有什么疑问的地方,能够经过思考后大胆提出来,并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学习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能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语言讲出来。
2. 认真倾听是良好修养的标志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课堂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好地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应努力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活而不乱,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教师要用爱心吸引学生听课。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带有强烈的感彩,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听他的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走近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学生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大胆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要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
1. 立规矩,贵坚持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学生也是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要立下一些规矩,使其沿着正确的航线航行。定规矩的时候我会和学生一起商量,一旦规矩定下来就要严格实行,实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检查、督促、落实的过程。如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我就会连续一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星期就抓这个习惯,下课前,看看哪些学生有认真倾听的,哪些学生没有认真倾听的,有认真倾听的大力表扬,没有认真倾听的课后教育。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能养成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要注意: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反复抓。有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21天,关键在头三天。因此,立下规矩后,在头三天里加大训练的力度,在头一个月里多训练、多检查、多反馈,直到学生养成习惯。
2.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国外心理学家曾对小学五年级两个等组的儿童进行了10天(每天10分钟)加法练习的对比实验,其中无竞赛组只是由于兴趣和严肃地对待学习而参加实验活动,有竞赛组做加法时则有一个“为了每天在统计表上登记分数和红星”的诱因。结果发现,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我自己在所教学的班上也进行了实验,开展了“课前准备我最好”“课堂听讲我最棒”的竞赛活动,只要课前准备做好的,认真听讲的就可以加红花,每天把学生的获花情况记录在一个表格里,两周统计一次进行颁奖。一学期下来,开展竞赛活动对培养良好的习惯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英语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英语教学
2011年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立足素质教育的英语教育理念,建构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这也意味着,教师要转变陈旧的外语教育思想,掌握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实施英语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
英语课程修订版中语言运用的要点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反馈、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其中,学习策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平时教学中很少运用和讨论的。大部分教师依然使用旧的教学方法,即新课程旧方法。这就使得农村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就读年级越高,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而获得的词汇越少,有的学生甚至听不懂英语课或不听英语课。
同时,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差,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信息闭塞。学生家长英语水平低或者不懂英语,学生无法在课外获得更多的帮助。但是,新课程又迫切地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词汇教学方法。
那么,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农村教师该如何能够把词汇教学融入到新课程新教材当中呢?
本文将图式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中,旨在培训高一学生语义图式词汇策略,使其能够构建与目的词相关的语义图,并且在记忆新单词,巩固旧单词两个方面,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词汇测试成绩进行比较。
(二)词汇学习策略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对语言的理解过程, 图式表现为背景知识结构。图式论认为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各种图式) 是以不同的知识结构即图式单元储存于大脑中, 图式单元是呈级层系统分布的。高层次图式单元又含有众多的次单元图式单元, 低层次的图式单元和高层次的图式单元之间又相互联系, 构成各种知识网络并储存于大脑之中, 某一图式或图式单元的激活会引起整个知识网络的反应。新的信息被激活后会被验证, 储存或摒弃, 正是这种新信息和旧知识的不断联系才使一个人的整体知识得以不断充实和丰富。图式主要包括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即读者对文章内容范围的有关背景知识。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即读者对文章结构、修辞、语音、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材料的信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传递给人的大脑, 激活人脑中原先储存的图式, 同时经过搜索、选择、匹配、分析、推理等复杂程序, 作出判断, 将人脑中相关图式通过迁移方式反馈到学习材料上来, 达到最终理解学习材料。相关的图式可以激活词汇单元,且词汇单元又可以构建相关概念图。图式理论中的角色和道具(roles and props)能够突显出词汇学中的同义词,下义词,功能,属性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Evelyn Hatch & Chery Brown 2001)。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问题(Objectives)
1.通过语义图式策略的教学,实验班学生能够独立地构建与目的词相关的概念图吗?
2.通过语义图式策略的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在记忆新单词方面优于控制班的学生词汇测试成绩吗?
3.通过语义图式策略的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在巩固旧单词方面优于控制班的学生词汇测试成绩吗?
(二)研究对象(subjects)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总人数是550名。107名学生将被选择到该实验中。他们将被分为两个班。笔者命名一班是实验班,二班是控制班。一班为54名学生,二班为53名学生。所有的这些学生在来学校前都参加入学考试,并且根据他们的入学成绩分班。这就保证一班学生和二班的学生是等质的,可以看作是等组的两组被试。
实验中需要控制不相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s)
1.研究老师同时教这两个班。
2.两个班的学生有同样的作业和教学时间。
3.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将进行同样的词汇测试以进一步保证两班学生词汇量的等质。
4.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要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保证两班在实验前没有进行语义图式词汇策略的培训。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实验前将对两个班进行词汇策略问卷调查。实验后将对实验班进行语义图词汇策略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2.访谈法
实验后将对实验班同学进行结构性访谈。
3.实验法
实验将采取实验班和控制班两个组进行比较。并且提出假设:
如果实验班在接受语义图词汇策略培训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词汇测试的成绩与控制班的词汇测试成绩平均数相比有显著差异,则证明接受语义图词汇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记忆新单词和巩固旧单词的词汇成绩。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读前活动中,教师介绍、讲解语义图式词汇策略,大约2周。
第二步,在读前活动中,培训语义图式词汇策略,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语义图,大约4周。
第三步,在读前活动中,学生合作完成语义图,大约4周。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尽量构建校内外沟通。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的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要努力构建校内外联系,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时,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共同为儿童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创造的气氛,使创造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儿童自然可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二)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
二、凭借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成分。如何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运用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等提问。教学过程中,擅于运用“……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作出判断,再让学生说明“……原因何在”“……为什么”“……道理怎样”这样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很大作用。这也是常用的提问方式。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第五册的练习4的第三题: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这是这个单元练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第一句如何修改的基础上,其余四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说明原因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学生都积极投入,独立完成。每一句都有争论,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尤其是第二句的“小刚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一个同学说“光荣”错了,因为做了好事才光荣。马上就有人反对,说加入少先队也是光荣的,光荣没有用错,错的是“少先队员”应该把它改成“少先队”,“少先队员”指人,“少先队”指一个集体。所以应该是加入少先队。此时,我马上给予表扬,因为和教参上的答案一样。这时,我问有不同看法吗?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说少先队员可以不改,把“加入”改成“成为”。这样就成了“小刚光荣地成为了少先队员”虽然他原因说的不是很正确,但我依然把他大加赞扬。同时告诉学生要相信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疑问要大胆的提出来。学起于思,多思考,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因此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1.要注意因地施教,即不同的地区,情感教学各有侧重。山区英语教学受制于英语师资、英语学习电教设备、学生家长英文水平低等因素,一直以来都成为令山区学生、老师、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山区的英语教学环境不同于教学优势突出的城市教学环境,山区的英语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难于从填鸭式的教学转到素质教育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学生通过英语教学学知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山区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山区学生心理更加复杂化,英语学习无用论或者少用论普遍存在,因此山区的英语教学更多地需要通过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指课堂教学,家庭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应该是教学内容之一,这一点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尤其重要。例如,学生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地讲英语,尤其是以表扬形式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多讲英语,学生会认同英语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重要性,同时可能成为自己英语水平高于其他同学的潜意识中的“炫耀资本”而自觉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3.情感教育不同于情景教学,前者是教学内容之一,后者是教学的载体,情感教育依托情景教学展示出来。例如,英语任课教师记下学生的生日日期,尤其是英语水平稍微不高的学生,通过在班级中以公开庆祝生日的形式,用英语语言环境下的庆祝仪式,如英语生日歌、写满英文字母的生日蛋糕、写上英语生日祝贺语的生日卡片等都会让学生对英语的运用产生极大触动,这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表达一种情感进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情形。
4.情感教学要持之以恒,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成学生自觉、自主、自爱学习英语。需要长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更加需要通过更多的情感影响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学生的情感具有直觉性与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协调,教师要充分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高度热情,对学生学好英语充分期待和鼓励,“赏识教育”,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鼓励要持之以恒,使得学生不断强化自信,激发学习热情。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众所周知,当今国际上,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已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地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就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
二、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行政村,与城里小孩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调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2.由于底子薄,农村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条件有限,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因此,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多数学生在经过小学6年的英语学习以后,他们学到的英语仍只能算是“聋哑”英语。
3.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三到四次,每次仅40分钟,并且有些学生甚至在英语教师上课说英语时,起哄或吵闹,这又影响了其他学生英语的习得。课后也是以完成书面作业为主,英语配套磁带也难以得到有利的使用,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4.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英语是在学校里的事,由于收入等问题也舍不得在这方面作太大投资,更何况一年级的孩子才六七岁,他们在学汉语拼音时还有很大的困难,再来个英语,不是要分不清楚了吗?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邀功时,父母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而是心怀疑问:“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好吗?”而有的家长则是虽然也能认识到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诸多的不利条件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兴趣渗透到学习中才是最主要的。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1.情景创设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人的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因此,要让学生觉得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学习。如我在教Farm Animals这一单元的Let’s talk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并模仿家中动物的叫声,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表演才能,再让其他同学参与到这个Guessing game当中,猜出What animal is it?学生个个情绪高涨。
(2)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如有听不懂的老师可作适当翻译,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手段应形式多样,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与良好的语言环境
(1)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自己的态度来激活课堂气氛,用轻松活泼的气氛影响学生的情绪,因为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2)农村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少较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而减少了教学效果。因而学校应尽量地为他们创设一种英语习得氛围。如我校在非英语课时,教师上课时使用的一些简单的Classroom language也均使用英语,并鼓励学生在校园内用简单英语互相问候。
3.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1)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的书上画上五角星,或在其额头上贴上彩色五角星,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加两颗红五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分组比赛,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各种有效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王蔷.小学英语课程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2]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