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16:54: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扶贫办主任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认真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
(二)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三)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撑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办的关心和支持下,有效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信贷扶贫资金投入的倍增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扶贫到户贷款对贫困农户的瞄准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和群众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XX年产业扶贫投入达到20865万元:
(四)实施易地开发扶贫,解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挂钩扶贫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六)加强革命老区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发展
(七)集中力量,开展整乡推进试点
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松坪乡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业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乡经济社会将得到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历史性跨越。
(八)实施安居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九)加大扶贫宣传和统计力度,营造扶贫开发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宣传了扶贫开发成绩,报道了扶贫先进经验,树立了扶贫先进典型,反映了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确保扶贫宣传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富有时效性。全年由市、县电视台播出扶贫开发新闻、专题9次,编撰扶贫开发信息16期,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投稿并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扶贫宣传工作氛围,进一步扩大扶贫的声势和影响。
同时,继续开展好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统计、贫困村监测统计、灾情统计等统计工作。
(十)加强自身建设,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注重思想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研和案例分析,重视检查剖析,找准并解决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全办干部职工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学习实践与扶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领导班子领导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了以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全体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建立和完善了学习、项目资金检查监督管理等15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约束权力、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强化了监督管理。
四是严格开展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树立了打造阳光政府的理念,严格按要求开展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等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报有关事项20余条。
五是按要求开展了纠风工作,对扶贫资金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参加了政风行风热线,认真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及时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扶贫办主任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和全省州市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加快扶贫进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强化管理,实行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各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签订了XX年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考核责任状,与市直挂钩扶贫牵头单位签订了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责任状,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扶贫项目和挂钩扶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区县扶贫办领导分工落实到乡镇或项目上,做到件件项目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监管。为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我办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制度,严格实施《市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市扶贫安居工程管理办法》等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就位资金。县、乡都设立了扶贫专户,实行扶贫资金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加强扶贫资金的中期管理,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度,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完成后,协调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实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对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计划、项目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都进行公告公示。项目实施竣工后又在项目实施地建永久性标志牌,标示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与市财政、各区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的沟通,对各区、县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就位和专款专用。
(四)以思路创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解决温饱、稳定脱贫、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树立大扶贫理念,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稳定增收产业为核心,以村委会为项目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逐村逐乡推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扶贫思路、扶贫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二是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投入的力度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扶贫开发的总体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投资标准明显偏低,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返贫现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已解决温饱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和返贫现象非常突出。
四是产业扶贫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还未根本打破,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构建贫困群众长效增收机制,依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是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认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已缓解,大扶贫格局已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数干部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四、XX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根据当前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XX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
XX年全市计划实施整村推进250个村,其中:积极争取省级整村推进计划200个村,市、县安排实施50个村。一要尽早做好村级规划,编制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围绕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的综合效益,打牢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经济发展两个基础。
(二)加大力度,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
(一)认真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
(二)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三)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撑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办的关心和支持下,有效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信贷扶贫资金投入的倍增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扶贫到户贷款对贫困农户的瞄准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和群众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XX年产业扶贫投入达到20865万元:
(四)实施易地开发扶贫,解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挂钩扶贫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六)加强革命老区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发展
(七)集中力量,开展整乡推进试点
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松坪乡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业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乡经济社会将得到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历史性跨越。
(八)实施安居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九)加大扶贫宣传和统计力度,营造扶贫开发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宣传了扶贫开发成绩,报道了扶贫先进经验,树立了扶贫先进典型,反映了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确保扶贫宣传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富有时效性。全年由市、县电视台播出扶贫开发新闻、专题9次,编撰扶贫开发信息16期,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投稿并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扶贫宣传工作氛围,进一步扩大扶贫的声势和影响。
同时,继续开展好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统计、贫困村监测统计、灾情统计等统计工作。
(十)加强自身建设,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注重思想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研和案例分析,重视检查剖析,找准并解决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全办干部职工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学习实践与扶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领导班子领导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了以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全体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建立和完善了学习、项目资金检查监督管理等15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约束权力、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强化了监督管理。
四是严格开展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树立了打造阳光政府的理念,严格按要求开展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等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报有关事项20余条。
五是按要求开展了纠风工作,对扶贫资金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参加了政风行风热线,认真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及时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扶贫办主任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和全省州市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加快扶贫进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强化管理,实行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各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签订了XX年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考核责任状,与市直挂钩扶贫牵头单位签订了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责任状,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扶贫项目和挂钩扶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区县扶贫办领导分工落实到乡镇或项目上,做到件件项目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监管。为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我办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制度,严格实施《市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市扶贫安居工程管理办法》等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就位资金。县、乡都设立了扶贫专户,实行扶贫资金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加强扶贫资金的中期管理,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度,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完成后,协调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实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对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计划、项目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都进行公告公示。项目实施竣工后又在项目实施地建永久性标志牌,标示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与市财政、各区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的沟通,对各区、县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就位和专款专用。
(四)以思路创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解决温饱、稳定脱贫、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树立大扶贫理念,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稳定增收产业为核心,以村委会为项目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逐村逐乡推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扶贫思路、扶贫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二是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投入的力度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扶贫开发的总体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投资标准明显偏低,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返贫现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已解决温饱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和返贫现象非常突出。
四是产业扶贫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还未根本打破,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构建贫困群众长效增收机制,依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是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认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已缓解,大扶贫格局已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数干部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四、XX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根据当前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XX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
XX年全市计划实施整村推进250个村,其中:积极争取省级整村推进计划200个村,市、县安排实施50个村。一要尽早做好村级规划,编制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围绕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的综合效益,打牢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经济发展两个基础。
(二)加大力度,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
近两年来,县扶贫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优化软环境建设、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以“公平透明、廉洁高效、文明服务、利民便民”为目标,努力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全县扶贫事业向前发展。
二、社会评价内容的落实情况
(一)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县县级部门(单位)2009年度社会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相关要求,县扶贫办于2009年9月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了本单位的职能职责、法规制度、办事流程、服务承诺和投诉方式等,公布了科级领导和各科室的职能职责和电话号码。按照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要求,公布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服务事项在线查询等相关的内容,开通了96128专线查询电话和网络在线查询,确保社会各界和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党员干部职工树立“人人参与扶贫、个个关心扶贫”的观念,结合岗位实际思考,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党员干部职工按照要求落实服务承诺,用心、用情、用力地开展工作,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了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强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县扶贫办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各科室规范工作流程,向社会公示办事指南,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扶贫办向社会公示的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分清职责,做到工作不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攻坚克难,扶贫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办的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扶贫系统认真落实省、市扶贫会议精神,以“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为总抓手,积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构建了大投入、大整合、大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深入推进“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行动
(1)第一批“866”工程顺利通过市县检查验收
2007年6月以来,我县在12个贫困村委会的80个贫困自然村全力实施“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建设。2009年1月上旬,市委、政府组织了近100人的庞大的市级考核验收组,对第一批12个村逐一进行严格考核验收。验收结果显示:第一批实施“866”工程的12个村委会,考核为优秀的有11个村,优良的1个村。通过“866”工程的实施,使贫困村经济得到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群众得到实惠,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全县12个贫困行政村、80个贫困自然村,户“八有”、自然村“六有”、行政村“六有”的目标全面实现,贫困人口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向前跨越了15-20年。
(2)第二批“866”工程的推进情况
第二批16个村委会规划总投资12676.36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6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6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310.4万元,挂钩单位、企业帮扶资金957万元,群众投工投料投资6208.96万元。自去年10月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团结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各项目村通过精心组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迅速掀起第二批“866”工程建设热潮,各类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截止8月底,户“八有”、自然村“六有”和行政村“六有”分别完成计划的98%、100%和95%。目前工程已进入扫尾、巩固、完善、提升阶段,各项目村全面进行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3)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启动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2009年全县“整乡推进”建设涉及召夸镇1个乡镇,10个村委会(含板桥镇5个村委会),12554户,46171人。目前已完成前期调查摸底及项目规划工作,县级已对各村项目规划进行评审,待上报市级评审批复后,及时组织建设。
实施“整乡推进”的方法措施,一是继续坚持“政府大投入、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企业大帮扶、社会大参与”,集中搞好项目资金整合,形成更大的整合格局。二是进一步搞好人力资源的统筹,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包村,年轻干部驻村担任乡(镇)副职,促进干部真抓实干,形成合力。三是发动好、引导好、组织好群众,使群众真正成为投资投劳的主体。四是进一步完善对各级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
(4)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1.整村推进省级重点村建设。2009年省级“整村推进”重点村36个,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40万元。截止目前,各类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2.小额信贷扶贫。积极争取省级小额扶贫到户贷款2700万元、项目贴息贷款500万元。全县2009年回收了2008年发放的80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组织发放2009年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贷款1亿元,主要扶持发展各地发展前景好的种、养、加项目,以及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增收致富产业群,带动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3.易地扶贫。今年5月,积极争取省级易地扶贫项目转移安置35户150人,省级补助资金75万元。目前,项目已启动实施,预计2010年9月底接受省市的检查验收。此外,2008年度全县易地转移安置123户544人,项目实施已通过县级检查验收,准备迎接省市的检查验收。
4.革命老区建设。争取省下达革命老区扶贫资金20万元。项目资金已下达到项目村,项目资金将按照“突出重点、确保解决革命老区最薄弱、老区人民最期盼的问题”,“对革命贡献大的地方优先扶持,对贫困程度深的村寨给予优先照顾”的要求,用在特殊问题、特殊领域、特殊人群、突出问题的环节和解决上,使革命老区贫困问题得到根本缓解,有效推动革命老区开发建设。
(5)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加大扶贫责任落实力度
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围绕打造“现代扶贫、开放扶贫、阳光扶贫、活力扶贫”的目标,做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头脑武装上下功夫;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观念更新上下功夫;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推进上下功夫;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班子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完善扶贫部门管理职能,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扶贫事业科学发展,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扶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四)健全机制,做到廉洁自律
在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认真落实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了管好、用活每一笔扶贫资金。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款专用。资金的使用严格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每一笔资金的拨付实行三级审批制,即先由项目村写出资金使用说明及投向,报挂职扶贫干部、乡镇分管领导审批后,再报乡镇长审查签字后,最后报县扶贫办主任审查签字后方可拨付。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牢固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做到不贪、不占、不挪作它用,精打细算,把每一笔有限的资金用在项目上、用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真真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全县贫困面大。近年来,我县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贫困差距越来越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些贫困人口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态,遍布全县11个乡镇(场)。全县贫困面仍然较大,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是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学习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多,拓展范围还不够宽。
三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还不够全面,思考还不够深入。
四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思脱贫、盼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扶贫项目资金远远满足不了贫困地区群众的愿望。
四、下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地开展“回头看”,把集中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与经常性的深入贯彻落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和落实学习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项制度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以科学发展推动我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县扶贫工作新跨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866”工程建设。进一步充分发动群众、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加强项目及资金监管力度、重视资金筹集和总结宣传工作,全面推进第二批“866”工程建设进程,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866”目标。
(二)全力抓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认真组织实施1个镇(召夸镇)、10个村委会“整乡推进”各项工作,抓好“8666”工程建设。
(三)抓好省级36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质量按时完成各类建设项目。
(四)抓好项目信贷扶贫。组织好、指导好云南省蕻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5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
(五)抓好小额到户扶贫贷款。全力做好1亿元小额到户贷款项目,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力度,确保小额信贷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积极稳妥回收;积极争取逐年扩大信贷资金规模,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力度;依托优势产业,利用小额信贷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在贫困地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一)认真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
全年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243个村,总投入达5815万元(各级财政扶贫资金363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18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805万元实施187个村,市级财政配套540万元实施36个村,区县筹集财政资金290万元实施20个村。截止11月底,省级第一批50个村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省级第二批135个村、市县筹集资金实施的56个村建设任务已完成70,省年底追加的2个重点扶持村正在抓紧编制实施方案。预计今年243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在项目区新建和维修公路40条168km,桥涵52座,人马驿道9条25km;建成输电线路49件125km,配套变压器34台;建成三面光水沟27件101km,人畜饮水管道119件542km,水塘(池、窖)550个8155m3;新建沼气池340口,节柴灶191眼;发展经济林果1.5万亩,特色作物1.16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种畜禽1.26万头(匹、只)。开展科技培训267期1.16万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使13410户56031人受益,新增灌溉面积2202亩,改善灌溉面积11610亩,新增基本农田地3220亩,解决1.9万人、4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解决1005户4169人用电、521户2287人的生活能源,820户3450人通路困难。项目区贫困群众新增粮食361万kg,农民人均增收191元。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在三个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和效益。XX年度1200人的培训任务已全部完成;XX年度市级、宁蒗、永胜3个基地将培训2200人,每人补助800元,共投入财政资金176万元。目前XX年度培训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培训质量,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其中:每个基地6万元,奖补经费2万元,为三个基地开展培训提供了经费保证,确保了培训质量。经过基地培训并取得技能证外出就业人员,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梦。二是认真做好引导性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工作。今年,省下达我市引导性培训计划5000人,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其中:宁蒗县XX人、40万元,永胜县3000人、60万元。为实施好这一项目,市、县扶贫部门对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并负责输出就业工作,两个县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将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面完成。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积极配合农业、劳动等部门,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今年全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全部完成后,预计新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输出7200人,劳务输出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三)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撑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办的关心和支持下,有效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信贷扶贫资金投入的倍增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扶贫到户贷款对贫困农户的瞄准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和群众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XX年产业扶贫投入达到20865万元:
一是发放小额信贷9000万元,覆盖381个村委会、8113户33309人,扶持农户发展种植业7.2万亩,养殖业4.6万头,扶持加工业24个。二是投放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共8000万元,1000万元以下项目6个共2500万元),集中扶持了××三川火腿有限责任公司、××红土地天然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宁蒗女儿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玉龙县拉市万强综合经营部、华坪县升华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华坪乌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永胜滇峰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永胜雷特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益多乳业有限公司等10个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原料基地,带动农民增收。三是继续积极稳妥的抓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发放村级互助资金200万元。其中:永胜100万元,在4个乡7个村小组实施;华坪100万元,在2个乡10个村小组实施。通过无偿投入、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方式,增加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积极争取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XX年度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为350万元,项目批复后,将实施鲁甸乡中药材产业扶贫、宁蒗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6个项目。
(四)实施易地开发扶贫,解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一是切实抓好XX年度1200人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的扫尾工作和验收。二是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XX年XX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XX年,省下达我市易地扶贫开发项目XX人,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其中:其中:宁蒗县1000人500万元,永胜县175人87.5万元,玉龙县230人115万元,华坪县445人222.5万元,古城区150人75万元。各区县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可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部完成。项目实施结束后,将建成安居房400套3.3万m2;新建公路3条2.8km,维修公路8条29km;人畜饮水工程22件,饮水管道40km,配套水池26个248m3;建成输电线路10件17km;建成基本农田3100亩;新建节柴灶251眼;发展经济林果1600亩;举办科技培训20期1500人次。易地安置的XX人年总收入可达36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实现1300元,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挂钩扶贫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及时与各挂钩扶贫单位签订了挂钩扶贫责任书。中央、省级机关10个部门继续挂钩3个重点县,全市102个市级单位、390个区县单位挂钩帮扶到村。今年全市社会扶贫投入1159万元。其中,市级各部门挂钩配套159万元;其他各级各部门投入资金、捐款捐物折资约70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引进项目10个,投入300万元。在贫困地区建成一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解决了贫困地区实际困难,帮助贫困地区增强了发展能力。
(六)加强革命老区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发展
XX年,省级财政投入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资金100万元(古城、华坪各50万元),县级配套1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28.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85万元,社会帮扶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3万元(从小额信贷资金中安排),总共投入624.5万元。分别在古城区金山乡贵峰村、华坪县中心镇龙洞唐家营实施。目前,两个项目进展顺利。1.金山乡项目将建设“开南研习所”红色教育基地一个,安居房5户,沼气池50口,公路10公里,发展经济林果1500亩,科技培训12期600人次,项目建成后覆盖老区1962户农户8007人;2.龙洞村唐家营项目,将种植核桃500亩,改建公路1件1.5km,建人畜饮水工程管道6km、5m3水窖40口,建陈列室1个,砖混结构学校一所,房屋改造29户、新建安居房4户,沼气池15口,改厕、改厩33户,标志碑1块,小额信贷51户。建成后使唐家营片区2个村民小组共51户224人基本解决温饱,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上。
(七)集中力量,开展整乡推进试点
今年,我市永胜县松坪傈僳族乡被列为全省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总投资7422.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整合资金6822.8万元,一次规划、分两年实施,实施时间从XX年4月至XX年4月。目前,省财政已下达资金300万元。市县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组织力量编制上报规划,严格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顺利开展:睦科至松坪沥青硬化路面工程全线施工;完成生态树种植任务;永红、米厘和撒坝子村委会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已完成;睦科至松坪35kv并网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完成了变电站选址征地工作;完成四个村委会70km人饮管线的铺设及部分配套水池建设;完成XX0亩核桃种植打塘工作;完成花椒种植的地块落实,正组织群众进行栽种;种植魔芋1514亩;完成中药材种植2019亩;建成生猪养殖合作社;松坪乡生态鸡示范养殖场,完成三通一平和主体房屋建设等工程;圆满完成1161户村村通电视播放器农户接收器安装工作;沼气池建设已全面动工。
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松坪乡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业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乡经济社会将得到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历史性跨越。
(八)实施安居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XX年度投入财政资金12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200户,每户补助6000元。其中,宁蒗、永胜各100户6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九)加大扶贫宣传和统计力度,营造扶贫开发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宣传了扶贫开发成绩,报道了扶贫先进经验,树立了扶贫先进典型,反映了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确保扶贫宣传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富有时效性。全年由市、县电视台播出扶贫开发新闻、专题9次,编撰××扶贫开发信息16期,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投稿并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扶贫宣传工作氛围,进一步扩大扶贫的声势和影响。
同时,继续开展好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统计、贫困村监测统计、灾情统计等统计工作。
(十)加强自身建设,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注重思想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研和案例分析,重视检查剖析,找准并解决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全办干部职工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学习实践与扶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领导班子领导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了以“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全体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建立和完善了学习、项目资金检查监督管理等15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约束权力、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强化了监督管理。
四是严格开展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树立了打造阳光政府的理念,严格按要求开展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等“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报有关事项20余条。
五是按要求开展了纠风工作,对扶贫资金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参加了政风行风热线,认真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及时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扶贫办主任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和全省州市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加快扶贫进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强化管理,实行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各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签订了XX年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考核责任状,与市直挂钩扶贫牵头单位签订了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责任状,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扶贫项目和挂钩扶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区县扶贫办领导分工落实到乡镇或项目上,做到件件项目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监管。为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我办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制度,严格实施《××市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市扶贫安居工程管理办法》等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就位资金。县、乡都设立了扶贫专户,实行扶贫资金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加强扶贫资金的中期管理,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度,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完成后,协调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实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对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计划、项目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都进行公告公示。项目实施竣工后又在项目实施地建永久性标志牌,标示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与市财政、各区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的沟通,对各区、县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就位和专款专用。
(四)以思路创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解决温饱、稳定脱贫、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树立大扶贫理念,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稳定增收产业为核心,以村委会为项目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逐村逐乡推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扶贫思路、扶贫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扶贫开发任务艰巨。XX年国家已将扶贫标准调整为1196元,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低保政策。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我市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绝大部分贫困村生存现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在扶贫难度加大,成本上升的前提下,要实现到2020年前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是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投入的力度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扶贫开发的总体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投资标准明显偏低,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返贫现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已解决温饱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和返贫现象非常突出。
四是产业扶贫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还未根本打破,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构建贫困群众长效增收机制,依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是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认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已缓解,大扶贫格局已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数干部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四、XX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根据当前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XX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
XX年全市计划实施整村推进250个村,其中:积极争取省级整村推进计划200个村,市、县安排实施50个村。一要尽早做好村级规划,编制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围绕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的综合效益,打牢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经济发展两个基础。
(二)加大力度,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
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结束,经济形势好转的良机,充分发挥3个培训基地的作用,把开展对贫困农民的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XX年3个基地计划培训2500人,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引导性培训5000人,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相结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全年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243个村,总投入达5815万元(各级财政扶贫资金363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18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805万元实施187个村,市级财政配套540万元实施36个村,区县筹集财政资金290万元实施20个村。截止11月底,省级第一批50个村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省级第二批135个村、市县筹集资金实施的56个村建设任务已完成70%,省年底追加的2个重点扶持村正在抓紧编制实施方案。预计今年243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在项目区新建和维修公路40条168km,桥涵52座,人马驿道9条25km;建成输电线路49件125km,配套变压器34台;建成三面光水沟27件101km,人畜饮水管道119件542km,水塘(池、窖)550个8155m3;新建沼气池340口,节柴灶191眼;发展经济林果1.5万亩,特色作物1.16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种畜禽1.26万头(匹、只)。开展科技培训267期1.16万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使13410户56031人受益,新增灌溉面积2202亩,改善灌溉面积11610亩,新增基本农田地3220亩,解决1.9万人、4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解决1005户4169人用电、521户2287人的生活能源,820户3450人通路困难。项目区贫困群众新增粮食361万kg,农民人均增收191元。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在三个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和效益。2008年度1200人的培训任务已全部完成;2009年度市级、宁蒗、永胜3个基地将培训2200人,每人补助800元,共投入财政资金176万元。目前2009年度培训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培训质量,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其中:每个基地6万元,奖补经费2万元,为三个基地开展培训提供了经费保证,确保了培训质量。经过基地培训并取得技能证外出就业人员,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梦。二是认真做好引导性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工作。今年,省下达我市引导性培训计划5000人,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其中:宁蒗县2000人、40万元,永胜县3000人、60万元。为实施好这一项目,市、县扶贫部门对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并负责输出就业工作,两个县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将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面完成。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积极配合农业、劳动等部门,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今年全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全部完成后,预计新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输出7200人,劳务输出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三)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撑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办的关心和支持下,有效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信贷扶贫资金投入的倍增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扶贫到户贷款对贫困农户的瞄准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和群众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2009年产业扶贫投入达到20865万元:
一是发放小额信贷9000万元,覆盖381个村委会、8113户33309人,扶持农户发展种植业7.2万亩,养殖业4.6万头,扶持加工业24个。二是投放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共8000万元,1000万元以下项目6个共2500万元),集中扶持了××三川火腿有限责任公司、××红土地天然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宁蒗女儿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玉龙县拉市万强综合经营部、华坪县升华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华坪乌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永胜滇峰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永胜雷特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益多乳业有限公司等10个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原料基地,带动农民增收。三是继续积极稳妥的抓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发放村级互助资金200万元。其中:永胜100万元,在4个乡7个村小组实施;华坪100万元,在2个乡10个村小组实施。通过无偿投入、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方式,增加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积极争取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2009年度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为350万元,项目批复后,将实施鲁甸乡中药材产业扶贫、宁蒗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6个项目。
(四)实施易地开发扶贫,解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一是切实抓好2008年度1200人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的扫尾工作和验收。二是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2009年2000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2009年,省下达我市易地扶贫开发项目2000人,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其中:其中:宁蒗县1000人500万元,永胜县175人87.5万元,玉龙县230人115万元,华坪县445人222.5万元,古城区150人75万元。各区县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可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部完成。项目实施结束后,将建成安居房400套3.3万m2;新建公路3条2.8km,维修公路8条29km;人畜饮水工程22件,饮水管道40km,配套水池26个248m3;建成输电线路10件17km;建成基本农田3100亩;新建节柴灶251眼;发展经济林果1600亩;举办科技培训20期1500人次。易地安置的2000人年总收入可达36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实现1300元,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挂钩扶贫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及时与各挂钩扶贫单位签订了挂钩扶贫责任书。中央、省级机关10个部门继续挂钩3个重点县,全市102个市级单位、390个区县单位挂钩帮扶到村。今年全市社会扶贫投入1159万元。其中,市级各部门挂钩配套159万元;其他各级各部门投入资金、捐款捐物折资约70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引进项目10个,投入300万元。在贫困地区建成一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解决了贫困地区实际困难,帮助贫困地区增强了发展能力。
(六)加强革命老区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发展
2009年,省级财政投入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资金100万元(古城、华坪各50万元),县级配套1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28.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85万元,社会帮扶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3万元(从小额信贷资金中安排),总共投入624.5万元。分别在古城区金山乡贵峰村、华坪县中心镇龙洞唐家营实施。目前,两个项目进展顺利。1.金山乡项目将建设“开南研习所”红色教育基地一个,安居房5户,沼气池50口,公路10公里,发展经济林果1500亩,科技培训12期600人次,项目建成后覆盖老区1962户农户8007人;2.龙洞村唐家营项目,将种植核桃500亩,改建公路1件1.5km,建人畜饮水工程管道6km、5m3水窖40口,建陈列室1个,砖混结构学校一所,房屋改造29户、新建安居房4户,沼气池15口,改厕、改厩33户,标志碑1块,小额信贷51户。建成后使唐家营片区2个村民小组共51户224人基本解决温饱,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上。
(七)集中力量,开展整乡推进试点
今年,我市永胜县松坪傈僳族乡被列为全省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总投资7422.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整合资金6822.8万元,一次规划、分两年实施,实施时间从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目前,省财政已下达资金300万元。市县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组织力量编制上报规划,严格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顺利开展:睦科至松坪沥青硬化路面工程全线施工;完成生态树种植任务;永红、米厘和撒坝子村委会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已完成;睦科至松坪35kv并网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完成了变电站选址征地工作;完成四个村委会70km人饮管线的铺设及部分配套水池建设;完成20000亩核桃种植打塘工作;完成花椒种植的地块落实,正组织群众进行栽种;种植魔芋1514亩;完成中药材种植2017亩;建成生猪养殖合作社;松坪乡生态鸡示范养殖场,完成三通一平和主体房屋建设等工程;圆满完成1161户村村通电视播放器农户接收器安装工作;沼气池建设已全面动工。
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松坪乡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业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乡经济社会将得到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历史性跨越。
(八)实施安居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2009年度投入财政资金12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200户,每户补助6000元。其中,宁蒗、永胜各100户6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九)加大扶贫宣传和统计力度,营造扶贫开发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宣传了扶贫开发成绩,报道了扶贫先进经验,树立了扶贫先进典型,反映了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确保扶贫宣传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富有时效性。全年由市、县电视台播出扶贫开发新闻、专题9次,编撰××扶贫开发信息16期,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投稿并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扶贫宣传工作氛围,进一步扩大扶贫的声势和影响。
同时,继续开展好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统计、贫困村监测统计、灾情统计等统计工作。
(十)加强自身建设,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注重思想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研和案例分析,重视检查剖析,找准并解决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全办干部职工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学习实践与扶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领导班子领导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了以“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全体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建立和完善了学习、项目资金检查监督管理等15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约束权力、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强化了监督管理。
四是严格开展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树立了打造阳光政府的理念,严格按要求开展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等“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报有关事项20余条。
五是按要求开展了纠风工作,对扶贫资金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参加了政风行风热线,认真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及时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扶贫办主任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和全省州市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加快扶贫进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强化管理,实行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各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签订了2009年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考核责任状,与市直挂钩扶贫牵头单位签订了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责任状,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扶贫项目和挂钩扶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区县扶贫办领导分工落实到乡镇或项目上,做到件件项目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监管。为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我办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制度,严格实施《××市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市扶贫安居工程管理办法》等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就位资金。县、乡都设立了扶贫专户,实行扶贫资金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加强扶贫资金的中期管理,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度,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完成后,协调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实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对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计划、项目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都进行公告公示。项目实施竣工后又在项目实施地建永久性标志牌,标示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与市财政、各区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的沟通,对各区、县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就位和专款专用。
(四)以思路创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解决温饱、稳定脱贫、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树立大扶贫理念,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稳定增收产业为核心,以村委会为项目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逐村逐乡推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扶贫思路、扶贫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扶贫开发任务艰巨。2008年国家已将扶贫标准调整为1196元,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低保政策。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我市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绝大部分贫困村生存现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在扶贫难度加大,成本上升的前提下,要实现到2020年前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是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投入的力度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扶贫开发的总体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投资标准明显偏低,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返贫现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已解决温饱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和返贫现象非常突出。
四是产业扶贫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还未根本打破,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构建贫困群众长效增收机制,依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是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认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已缓解,大扶贫格局已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数干部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四、2010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根据当前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2010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
2010年全市计划实施整村推进250个村,其中:积极争取省级整村推进计划200个村,市、县安排实施50个村。一要尽早做好村级规划,编制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围绕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的综合效益,打牢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经济发展两个基础。
(二)加大力度,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
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结束,经济形势好转的良机,充分发挥3个培训基地的作用,把开展对贫困农民的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2010年3个基地计划培训2500人,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引导性培训5000人,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相结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加大劳务输出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