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10:31: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期教育实习生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作者简介]黄斐(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保定 071001)高姗姗(1981- ),女,天津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63-02
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方式,校企合作已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及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对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产生推动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无论是教育环境、文化氛围,还是教育目标、教育手段,高校与企业双方均呈现较大差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法、途径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和行为特征。因此,要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多元化。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仅仅是学校教师一方;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除了学校教师,还有企业方面委派的实习指导教师。由于沟通机制不健全、管理目标不一致等原因,高校和企业双方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认识、目标,到具体的管理要求、管理手段均有所不同。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课堂、书本、各类校园文体活动等,环境相对简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接触更多的是企业的生产运作流程、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工作要求,以及全新的文化氛围和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除了接受来自校园的人文环境熏陶外,学生还会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所以思想特点更加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企业,营利是其根本目的。所以,企业往往更加注重自身效益,对员工尤其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制度管理层面,有时过于刚性和硬化,人文关怀不够。
3.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呈现新特征。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分散到企业的各个岗位实习,原来的专业、班级、宿舍被打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在班级和宿舍之间开展。同时,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缺少朋友,比较孤独,渴望沟通。所以,“90后”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电话、短信、QQ、微博、微信、空间等形式与人交往,通过网络获取新知识、掌握新信息,网络成为“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慢。“90后”大学生是在备受呵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家庭条件较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生而言,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相对轻松,但进入企业后的工作却相对繁重,企业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也较为严格。由于一直生活在家庭、学校的环境中,“90后”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较低,进入企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准员工角色,因此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工作懈怠等情况。第二,学生的认识不到位。在目前阶段,“90后”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往往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由于对顶岗实习缺乏客观认识,部分学生简单地认为实习就是在充当“廉价劳动力”,与自己期望中的工作存在较大差距。还有部分学生打算升本、出国、考公务员等,不愿到工厂就业,认为实习对自己帮助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向的激励与合理的引导,学生就有可能心生倦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第三,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大多为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实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技能操作经验,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出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脱节的现象。这不但影响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实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还不如工厂的一线操作工,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1.关注“90后”的个性特征,加强人文关怀。“90后”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勇于挑战、富于创新的一代,同时也是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和独立的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随时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他们的个性特征进行教育引导,发挥其性格优点,挖掘其潜能。校企双方应广开言路,完善意见反馈机制,鼓励“90后”对工作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融入公司环境。对于反映的问题,要通过条件改善、制度完善逐步解决,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信任。
2.强化学生对顶岗实习意义的认识。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学校教师可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强化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校企双方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优秀实习生表彰大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来进行示范引领;学校可邀请企业人员来校作报告,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认清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其参与实习实践的热情。
3.渲染企业文化,加强职业教育。“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在团队中生活,又不希望被约束和管制。要想让“90后”大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之中,顺利完成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高校应通过企业文化来逐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并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自身行业的环境特征,使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契合点,学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色,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顺利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同时,企业在弘扬自身企业文化时,也应考虑到“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不要采取灌输或强加的方式,而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将他们的需要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校企双方均应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一方面,满足“90后”的交往需要;另一方面,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使他们更快地融入企业中。
4.充分发挥顶岗实习中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发挥较强的模范带动作用。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教育形式由过去的班级集体授课转变为在企业的不同车间分散实践,人员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时间不集中,所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很有必要。要结合实际,在每个生产区域、每个宿舍选定信息员,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例会,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激发学生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规范与自主教育,及时消除学生中的隐患,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引领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使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
5.用现代信息手段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坚持传统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等、快捷、实时、隐蔽、互动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多渠道的教育引导。一是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网站,以充足的主流信息占领网络空间;二是借助网络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毫无保留地谈心,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QQ空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三是利用辅导员博客、手机短信、QQ群等形式及时实习工作安排、评奖评优通知等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四是设立网上调查问卷,了解真实的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6.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协调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解决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制订一套包括实纲、轮岗方式、管理考核制度在内的实习实施方案,不但要翔实有效,而且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121-0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定位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一线幼儿教师,毕业即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能快速适应职业特点及企业要求。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尤为重要。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决定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之前就拥有足够的实践性知识是学前专业课程设置、学业考核的重要目标。
1 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状况
通过对学生见习期实地跟踪走访和学生见习后的反馈,总结出幼儿园对于见习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点共性问题。
见习形式大于内容 幼儿园接收学生后会将其分配给每个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负责管理。由于没有详细而具体的见习制度与考核标准,见习往往流于形式,成为见习生“观光放松”的好机会。负责管理的教师很不愿意拿出精力管理流动性大且与本园无用人协议的见习学生;见习生也因为受自身素质限制不够自觉,无人管理较放松时无法把握学习的内容方向。当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见习生往往在班级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学什么、看什么。
见习内容空洞 见习生回学校后普遍反映,在见习期间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主班教师抄写教案或工作日志;工作之二是帮助教师进行环境设计中的剪纸制作、折叠、粘贴等,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并一无所获;工作之三是帮助幼儿园进行洗刷桌子和椅子等简单的清洁工作。见习生带着在幼儿园工作就是不停地抄教案、做保洁的印象回到学校,见习不仅没能帮助学生,反而害了学生。
见习制度严重缺失 见习生在见习时会带着学校设计的见习报告走进幼儿园,但是由于见习报告设计脱离企业实际、制度无人监管、见习结果与学生学业和就业完全脱节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师和见习生都没能重视和珍惜见习机会。个别带班教师甚至利用学生见习期间满足私欲,让学生从事完全与见习无关的工作,造成人才和时间的浪费。
见习时间短 本校见习为一周时间,幼儿园因企业管理和行业特点,无法在见习之初就让年轻没有经验的见习生直接深入一线工作,而学生刚刚熟悉了工作环境就到了返校的日期。学生普遍反映刚要摸到一点儿门路,见习期却结束了,很遗憾。
2 校企合作之中职院校在见习期的建设建议
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学校首先要对见习制度进行整改。
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在一定的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是职业人从事自己职业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认识[1]。中职学生年龄在16~18周岁,本身就处于青春期,尚未成熟,对角色的理解和就业的前景尚未认知。为了让学生尽快通过职业定向阶段,进入准幼教工作者的学习状态,建议每学期让学生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或优秀的私立幼儿园见习两周时间,请企业安排优秀骨干教师以讲座或演讲的形式,用他们自身的优秀业绩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向往。见习时要按照见习计划确定每日见习内容,将每个学生分配到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行业规范、家园合作、幼小衔接等相关职业要求,培养职业意识。
减少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大连市公办幼儿园目前使用的是《探究式B版教材》,涵盖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并将五大领域系统融合,目的是让幼儿在3~6岁发展关键时期,无论从身体发育,还是智力发育、情感发育,都得到合理发展。在校期间学校会安排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理论课课时,但学生往往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能唱会跳,基本上不用学教育学原理等纯理论课程。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从企业要求出发,将工作内容及时引进到学校课堂里。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参照B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利用资料包并进行活动准备。在实训周中,学校要求幼儿园必须安排有专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看课、听课、讲课、评课的时间。教师讲课是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发挥和融合过程,这是形成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见习时找到自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漏洞,回到学校课堂才会重视理论知识。
为企业提供财务保障及人才储备 每一学期,学校会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分配到幼儿园见习两周,势必会给幼儿园的工作和日常管理来带压力和负担。尤其对一线的班主任无疑加重额外负担,因此,幼儿园教师对见习生进行管理时难免出现精力不足或不负责任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为企业支付经费和课时费,确保见习的有效开展。同时,见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作为幼儿园的人才储备,在毕业实习分配时优先选择校企合作期间大力支持并培养见习生的幼儿园,激励幼儿园为学校见习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与企业合作,加强交流 在学生见习期间,学校应组织因为见习周而停课的教师集体到幼儿园参观学习,有条件者可以在见习的企业驻点调研。这不仅是发挥对学生的监督作用,也让中职院校的教师深入企业,成为理论性实践者。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幼儿园教师免费授课,给他们带去最前沿的政策和理论;同时听取幼儿园教师对见习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未来幼儿园教师。学校只有和企业经常往来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 校企合作之企业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想要通过见习积累经验、感悟未来职场的工作内容和氛围,与幼儿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加强实习指导 教育实习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方式。幼儿园的主要岗位就是教师和保育员,见习的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幼儿园应该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学生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详细系统地为见习学生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与教师岗位职责”“幼儿园环境概述”“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园实践效果”“幼儿园与家长、小朋友的沟通技巧”等辅导工作,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避免学生在见习期间盲目、被动地适应环境。
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考核工作 考核是学生的动力,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考核是否严格规范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什么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只有考核标准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保证学生见习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
考核时要本着实事求是、严格的原则。尤其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求见习学生必须完整地进行一次活动设计与实践,由指导教师为见习教师打分、评价的标准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活动过程是否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有感染力,等等。
为见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 幼儿园指导教师是学生见习期间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见习生未来工作的楷模。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更是行业的标杆。因此,在学生见习周期间,一线幼儿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端庄大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传递正能量,让实习生心中充满爱,充满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德高为范、技高为师,指导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见习的学生,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介绍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爱护见习学生对本行业的热情。
关键词:大学;入学教育;培养模式
0引言
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大学新生进入校园后必须上的第一课。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新生了解并尽快适应校园文化环境,顺利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因此,了解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逐步深入的过程中,现代高等教育在如何使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表现出不适应性,为了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入学教育。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入学教育课程,有的院校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限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因为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内容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知识内容碎片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入学教育质量。鉴于此,如何根据院校实际健全入学教育体制,同时规避上述问题,获得预期的教育成果,是目前各所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2大学新生入学现状分析
新生在刚接触大学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都是正常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与新生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个体情况和各项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90后”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组成群体。9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90年代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90后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消费社会的宠儿。然而90后的成长历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过于自我,功利心较强,理想和信念缺失,生活懒散,行为叛逆,有的新生有很强的网瘾或暴力倾向,这不是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这个群体中的印迹已经不明显了,而且他们普遍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十分匮乏。高校有必要对其开展感恩教育,帮助其建造一个以爱和尊重为主流的精神世界。目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各方在利益边界的界定上会产生各种隔阂和对抗,各类社会思潮不断分化,充斥了整个社会空间。在转型期,一部分社会思潮逐步分化,上升为意识形态,一部分则形成社会普通心理,还有一部分则沉淀成社会潜意识。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认知新事物,并做出本能性的选择。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向“内”发展,更乐于探索内在世界,有的学生则逐渐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总的来说,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入学之处都会产生以下问题:
2.1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学生大都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在生活上他们过分依赖家长的照顾。离开了原先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他们要面对的是新的学校、新的制度和新的环境,远离父母开始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大学校园中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怀,必然会产生孤独感。大学新生刚刚从紧张的高考中解脱出来,还没做好心理建设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在学习和生活上必然要经历一段迷茫期。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消费和休闲娱乐上,沉迷游戏甚至荒废学业。新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如果能快速完成高考生到大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化,那么他们的大学生活也将健康而有序的进行。
2.2难以适应人际交往环境
大学生步入新的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环境,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相对于之前的高中生活,大学的人际交往更全面也更复杂,新生要融入大学环境,就必须积极与其他师生交流、学习,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去妥善处理校园关系和各种冲突,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刚进入校园的大一学生往往难以适应陌生的社交环境,有的是过于缺乏安全感而难以接纳他人,有的在处理宿舍关系时常常产生矛盾,还有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导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若是这样极易导致新生产生失落感,使其长时间处于焦虑自责的环境中,不仅会造成自闭、交往困难等的心理障碍和问题,更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很可能会出现厌学、弃学、混混度日的现象,也有可能因为错交损友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3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大学的课程安排、讲课内容、讲课方式等不同于高中课程。大学的课程打破了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课堂形式上更注重学生的需要,并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很多学生不适应的一点。另外,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出入,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对前途感到渺茫,学习热情不高,久而久之就容易惧学、厌学。因此新生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尤其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时代形势实时更新思维模式,而大学中学的恰恰是新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新生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高中阶段,而且学习状态还是像高中一样被动地学,缺少自主思维。
2.4难以适应发展方式
大学新生真正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时,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全部的选择和困难,如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和确立目标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是人格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青年自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平台,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四年的时光,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和充实自己,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大学生经过最初的适应后,需要进行自我定位和目标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做出规划。
3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意见建议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不应该成为摆设,应该突出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高校可以从充分重视,周密计划,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持久开展这几方面来改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1充分重视,妥善安排
重视高校入学教育就是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方式陈旧老套、墨守成规,台上老师的发言一用就是好多年,“入学教育就是在新生入学时讲讲话,做做报告”,这是对入学教育的重视不足。入学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尽快适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好的适应大学。除了要足够重视,还有妥善地安排好入学教育的工作问题,周密计划。首先要安排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不少学校将入学教育的时间放在开学后的第一周,这其实是对入学教育的误解。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一员了,新生入学教育也应该从此开始,并且此时在新生身边有家长配合,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入学后的应有所不同,应专门设计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3.2充实内容,创新形式
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应该照顾新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入学教育,忌讳单一的灌输,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90后的大学新生所接触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老师和书本,而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如何结合新生的特点和变化来改变入学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入学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可以分几部分进行:如进行常规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和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法制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思想健康教育等等。不同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的适合大型讲座,有的适合小型集体交流互动,有的适合参与游戏。在教育者方面,有的适合聘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来言传身教,有的适合邀请校友现身说法。不同的方式,效果自然截然不同。新生入学时,学校的环境、精神风貌对新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校园环境要整洁有序,接待师生要文明有礼、接待热情,这些小的问题恰恰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素养,能够让新生拥有归属感。
3.3扎实基础性,突出长效性
在进行入学教育时,辅导员的选取极其重要,要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选任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选出充满凝聚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辅导员对新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要提前进行细致的了解。这些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做好这些,无疑能让入学教育有充分的准备,具有显著的效果。集中入学教育时间不应该在第一周,教育内容应该贯穿第一学期甚至持续到整个的大学生活。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班级团支部,密切掌握学生的生活心理的动向,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相关网页和咨询机构来保障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
参考文献:
[1]张爱平,等.欧美入学指导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求实,2011.
一、内隐学习及其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最早于1965年提出内隐学习一词,用他早期著作中的话说,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
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的其他学者又发展了内隐学习的概念。Lewicki,Czyzewska和Hoffman提出,内隐学习是指被试获得具体知识,但却说不出、甚至意识不到已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学习情况。Seger提出,内隐学习以偶然的方式发生,无需运用有意识的假设―检验策略;无需获得足够的有意识知识就能提高被试在测验中的成绩;不涉及先前已有表征的激活。
内隐学习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自动性。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规则,即内隐学习会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而且正是内隐学习的自动性,才揭示出它不同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并确立了它的应用地位。(2)抽象性。内隐学习的迁移现象很好地证明了其抽象性特征,因为如果内在规则不变而只是表面符号变化的情况下发生了学习迁移,那么就足以表明学习者学到了表面特征之外的其他的抽象东西。(3)理解性。Reber等对人工语法构成的词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被试外显报告所用规则能力的提高,他们也内隐地发展了更丰富复杂的规则性知识。
二、内隐学习理论对生物教育的启示
1.树立内隐学习观
翻开中外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的主流一直是强调外显的有意识的学习,关于学习是有意识的,需经过意志努力的过程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学校也一直在沿袭着以“知识的授受”为中心的外显的有意识的教育传统。对无需意识努力的内隐学习关注不多,内隐学习受到冷落和忽视。然而,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对高级规则的掌握,抽象概念的形成,社会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无不受到内隐学习的影响。在学习中,如果仅仅重视规则化、逻辑化知识的传授和操练,如果只靠外显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是不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所以很有必要树立内隐学习观,在学习中重视无需意识努力的内隐学习。
2.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的感官刺激,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比如在墙上张贴名人画像和资料、多媒体的使用,这些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它们本身就是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是教学信息传递的载体。当然,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有意识体验到的,哪些是无意识感受到的,但通过增加环境中的刺激因素,拓宽了无意识注意心理的反应。通过有主体的环境布置和有目的的信息放大,促使学生增强意识的朝向频率,促进学生加工内隐知识。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师信念;实际课堂教学
教育部2004年制定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高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来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新的课程要求,不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了转变,更加是对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挑战。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在对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中的信念变化及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将极大影响教学效果。
一、教师信念的内涵及本研究的内容
从单意义上讲,教师信念通常指教师的教学信念,即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教师对教学、学习、学习者、课程、教师自我角色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所持有的信念,中包含着显性信念和隐形信念,他们都会决定并影响教学行为中的各个环节。Pajare将教师信念定义为涵盖教师的语言观、学习观、语言教学观、课程观和语言发展观等主观或客观的认知体系。在本研究中,针对教师信念的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工作中的相关因素所持有的观点,包括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对教学材料和课程大纲的评价等三个方面。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国外对教师信念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为初始阶段,80~90年代为研究发展阶段,而90年代以后被称为巩固年代。从90年代开始,教师被广泛认定为教学的决策者。国内近些年的研究主要有:郑新民等经过研究后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基本特征,阐释了教师信念中潜在的语言观在教师选择教学途径上的影响及其相应的课堂教学的变化;楼荷英等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发现一部分教学信念与课堂行为相吻合,但也存在着脱节现象;解芳经过研究认定作为核心力量的教师观念主宰着课堂教学行为;夏纪梅在她主持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问题研究项目中曾对600多名高校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学信念的调查。上述大部分的研究只是侧重教师教学信念对课堂教学的决策影响,却很少有研究去对比教师教学信念和学生学习期待之间的关系。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师信念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学生对其信念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近8年之后,本研究以教师认知为切入口,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信念以及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期待,进而走进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三、研究方法﹑工具和受试者
本项研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科研方法,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法来收集受试者的各项信息,问卷部分问题采用五分法,并设开放性问题予以补充某些选项可能不足以涵盖受试者的观点,同时设有主观问答题,其中包含了外语教育知识与观念、外语教学与研究能力、教师培训深造计划三个部分。我们对受试者中的4位代表性老师进行了访谈和课堂观察,其中2位是在两个学期的学生对老师期末评测中比较受欢迎的老师,而另外2位老师则是在教师测评中得分略低的老师。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得到完整而充分的数据。天津医科大学32位老师自愿参加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份。受试者有着不同的性别、学历、年龄、教龄和职称,总体人员结构合理。33名学生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份。天津医科大学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首批示范校之一,因此具有良好的区域和学校代表性。问卷采用spss17.0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处理,Alpha系数为0.9006,说明该表内在的一致性很好。
四、教师信念与学生课堂期待的结果分析
1.教师信念和实际学生期待的结果与分析的定量研究。教师问卷结果显示:(1)在处理课文内容上,90%的教师和62.3%的学生希望多引导学生做与课文背景相关的活动,这说明师生都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76.5%的教师喜欢以课文文化背景为主,66%的教师突出课文结构。但是对于只有10%的教师所重视的语法和33.3%的词汇教学,学生却展现了极大的兴趣,高达79.7%的学生期望突出词汇教学。(2)就词汇学习方面,73.3%的教师希望能用英语解释词汇,而学生大多表示听不懂或者跟不上,所以82.3%的学生期待能中英对照讲解,而突出英汉对照法的教师只有13.2%。分别有63.3%的教师和67.3%的学生倾向设计语境引导学生用词造句,说明教师所期待的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50%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而只有10.1%的学生表示愿意自己查字典,在访谈中他们表示更愿意看课文的词汇手册。(3)在处理课后练习上,40%的教师选择部分练习题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32.3%的学生表示愿意自己完成课后问题,31.6%的学生喜欢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答案。 师生都希望由学生完成并不在课堂逐题详解,分别只有10%的教师和6.3%的学生选择在课堂逐题完成。这是因为课后题不难,而且学生手头有大量的教辅用书。(4)在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方面,36.7%的教师选择自己尽力回答,56.7%的学生表示倾向于向老师提问。而30.3%的教师希望让学生与同学们讨论,而只有11.3%的学生愿意同同学讨论,这说明教师所期待的协作学习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用差异度和SPSS的Pearson相关系数把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期待与老师的教学信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仅为0.049,表明他们差异度较大。
2.教师课堂的教学信念和学生学习期待的定性研究。为了取得更为具体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定性研究。对教师理念的研究主要是:描述自己的教学信念,描述自己的具体课堂行为及其效果。对学生的问题主要是:描述自己的学习期待,描述教师课堂行为中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方面。结果显示:(1)教师的理念和具体课堂教学有脱节之处,其中有教师自己实施能力的原因也有学生接受与否的原因。(2)教师和学生普遍积极认同教改中的教学和学习策略的改革,但是认为实施起来很难,特别是学生认为过四六级压力比较大,而课堂学习似乎不能帮助考试过级。一部分学生表示非常不适应听说教学,因为在先前的英语学习中就没有养成听说的习惯。(3)学生和老师对课堂的期待结果不一致,教师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而学生更希望有助于四六级考试。下面分别摘录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的话。教师:“我非常赞同教改精神,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当我想展开一堂活动课时,很多学生根本张不开口,他们有的来自边远地区,有的根本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有的干脆认为没有意义而情绪上抵触。”学生:“我来自广西,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英语和说英语的习惯,老师每天上课都是记笔记和考试。在大学英语课堂,每当和同学们做活动时我都很害怕,什么也说不出来,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如果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多以不知道来代替。”
五、协调贯彻教师信念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精细化管理;执行力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fine management;executive forc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59-02
0 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的一种管理理念,最初所特指的是企业管理思想,但是因其所涵盖的管理内涵,因而也可以用以指导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谓精细化,指的是在工作进程中对每个环节的把控都要做到足够细致,从而在微观层面上细化管理的内涵。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追求精细化能够更有力的推动管理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需求层面而言,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工作任务重,管理要求高,工作琐碎等问题,因此精细化要求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注重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人本因素,打破传统的固定思维,从管理活动和管理任务上做到优化和细致,具体到管理的每个步骤和每个细节,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导学生相融合的综合教育管理,实现学校环境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目标。现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强调精细化管理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精细化管理尚存在着一些不够科学、不太合理等问题。
1 大学生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1.1 管理忽略科学化要求 精细化管理注重的是细节和过程,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强调的是工作的执行力度能否深入到管理的各个层面,但是在管理目标上,许多学校却将精细化管理狭义的理解为管的越细越好,事无巨细,却没有从科学角度来强调管理的深入性和精细程度。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如何将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和详细规划,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应当体现在教学工作的考察制度,各项活动的开展力度或和教学管理的目标制定等等。[1]例如强调辅导员关心特殊群体大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定期走访,及时反馈等具体工作形式,但是往往许多高校在强调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却将管理定位成大学生的贴身保姆或者贴身保镖,这无疑加大了管理的成本,却没有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所裨益,因而管理的科学性并未体现出来。
1.2 管理忽略柔性化要求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将管理变为人海战术的集中管理,而是在管理中强调各项工作的细致规定与执行力度,但是现在许多高校都非常强调制度的执行,而忽视了制度执行过程中对于思想的规范,以及整个氛围的构建,因此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是:单纯的强调刚性制度构建,而忽略柔性化的执行深入。单纯的刚性惩罚未必能够促使制度真正形成大学生行为的内在准则,强调精细化管理就是需要在制度的惩罚方面和制度的认可方面都有所作为。
1.3 管理执行力缺失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将管理的细致程度与人本思想深入结合,在大学生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人本思想是许多学校的管理理念。但是这些以人文本,尊重学生的理念没有很好的转化为具体的、精细的执行能力。一方面,这种不够精细的执行能力表现在针对性不足。不论是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学校的整个管理工作,都需要将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生活环境考虑在内,除此之外,现在“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由于这一代学生有其特定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色,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生活背景,才能打造符合人本思维的管理制度。
1.4 管理效果性不强 高校一般都比较强调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化和定性,但是在强调管理力度和管理深度的同时,却存在着实际管理的效果性不强这样的尴尬局面。例如,对于每周辅导员考核学生到课率,考察学生的宿舍卫生环境等,并在细致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上规定的很细致,但是在实践中学生的出勤率却很难提高,宿舍卫生很难长期维持,使得精细化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强调辅导员工作的量化和定性考核而具体效果不佳,过多的量化工作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当然这并非管理人员的失职或者懈怠,而是管理的量化制度没有真正强调精细化管理所应当达到的管理效果。
2 大学生教育精细化管理的改进路径
2.1 大学生教育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追求管理效果的精品化,但是更强调管理过程的细节性,能将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考虑周全,包括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对象、教育背景、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这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这一点不论是初等教育,中学教育还是本文所探讨的高等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理念。[2]除了教育前期过程的细节性思考,在教育成果的考核中也需要将细节做精准的分析。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真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裨益,是否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成为教育管理深入开展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思维多角度,学生的管理更要从细节上下功夫。
2.2 大学生教育运行机制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虽然已被许多高校所强调,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更加要强调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紧密结合,以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为主要管理特征。高校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的决策、实施、考核、激励和反馈等环节。因此在这些环节中需要有所关注和有所涉及,但从科学性角度而言需要强调的恰恰是不同阶段的侧重性和针对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考虑在新时期的学生群体分类或者学生成长的生活背景,将日常的教学,管理以及服务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各个环节强调配合,做到责任细化,科学高效。这一点成为精细化教育管理时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
2.3 大学生教育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关注信息的传播性、时效性以及对称性,能够强化制度的宣传以及氛围的构建。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3]在新的时期,利用网络平台,推进制度以及管理的进程,及时传达和反馈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整个管理的实现,以防出现精细化的细致要求与工作任务的沉重程度相互排斥的状况,妨碍大学生教育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效果。学生与教育者交流互动平台、畅通及时的信息反馈平台、教育者工作经验交流互动平台、教育公开监督平台都是有效的信息精细化管理措施。
2.4 大学生教育执行保障的精细化管理 汪中求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讲到“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同样的理念深入到教育管理的制度,教育管理需要有制度的制定,但是制定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有效的落实和执行,从而真正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整体构建。另外,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专业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加强和改进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精细化管理,建设一种职业化、专业化以及知识化的管理氛围。从人员、制度、执行等多方面保障执行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健涵.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84-87.
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大学生英语教育便越来越受重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教育目标逐渐遭到扭曲,导致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出现混乱。事实上,用人单位比较重视求职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多数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及社会能力三部分。因此,大学生英语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1]。如可创办英语角,每周定一个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以进入公司第一天为主题,学生分别扮演部门主管、部门同事、后勤人员、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等,从进行自我介绍开始,以体验一天的公司生活为主,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在此过程当中,学生可认清自己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而学习到新的知识,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及社会应用能力。
2.大学生英语教育需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
进行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为此,大学生英语教育应走出知识型的学习模式,将技能性的学习模式作为教育重点,逐步新以基础英语为重心的大学生英语教育转移到EAP及ESP,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此外,因专业的不同,学生未来可选择的职业的不同,大学生英语教育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及目标。比如针对商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未来所选择的专业多数为外贸公司,虽说此类公司对于学生的读、写要求也比较高,但在实际的交际当中,其对于学生的听、说、译能力更加重视,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多锻炼学生的听、说、译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
3.大学生英语教育需“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大学英语教育的不断改革,各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此,大学生英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制定多元化标准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各高校还应改善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为引导,是一种双向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互动,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比如教师可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如家庭派对,让学生想象并口述家庭派对时人与人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事情的发生是如何展现的,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在情景结束时,让学生对他人的口述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之前的口述进行评价并总结,注意评价时的中肯及表扬,这样不但可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开口,真正实现“能说的英语”。
4.大学生英语教育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评价标准决定了教学目标,因此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需完美教学评价体系。现很多高校仍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策略也比较简单、教学活动设计缺乏深入性,这样不但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也让教师的教学慢慢机械化,不利于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各高校在进行改革时应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定位英语教育功能,制定适当的教学评价标准,确保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剑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亏无序。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因此受到了巨人的冲击,道德要求开始降低,价值取向出现空白,虽然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总体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一些大学生道德败坏的事例也屡次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剑,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所接受的观念也出现了新内容。为了政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及时了解社会变革方向,加强和改进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已迫在眉婕。
1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高校德育工作原则之一就是把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知与行统一起来,也就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把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教育规范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队识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最终成为占行一致的人,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总体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一方存在思想道德积极的一面,另一方是一部分积极的思想认识并未付之行动,道德行为明显滞后于道德认识,即存在知与行的严重背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与道德实践存在较人差距,二是学生履行道德义务的生动性不强,三是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存在着消极的“从众”现象,四是学生对他人的道德问题持一种“纵容”的态度。
2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原因分析
2.1道德教育的本体目的被遮蔽
道德教育的本体目的被遮蔽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源。道德教育体现着人的自觉意志,也使人产生自觉意志。不能与人的精神相连,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源泉;不能直击人的心灵,道德教育也就失却其本意而不成其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是为限制人而教育,不是为伦理规范而教育。道德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使人获得“人”的称义,即教人自觉为人。这是道德教育的使命,也是它的最终归属。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本体目的被遮蔽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手段臀为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目的降为道德教育目标。而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急功近利地追逐具体浅近的道德教育目标。由此,道德教育嬗变为规范教育、秩序教育、行为教育甚至法律教育等等。当道德教育把其目的等级降为有限目的时,目的已滑变为目标,道德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功能化、工具化,而功能化、工具化的进一步强调,则势必导向利益化或功利化、训练化。
2.2道德本身的特性决定
道德本身的特性因素从伦理学的角度讲道德行比道德认知更难以实现。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对道德行为起支配和调节作用。道德行为则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为中介。道德行为是在知、情、意基础上,通过一定训练才能形成。这个过程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困扰。因此,大学生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作为知行转化内部条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弱化,必将使道德知行转化出现困难,从而使火学生的道德形态表现出知行相悖的特征。
2.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首先,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不一致,形成道德知行冲突。问时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导致新旧社会体制和道德观念的摩擦较多,致使相当一部分人学生出现了“主体迷失倾向”,“知行不一”便有了产生的温床。其次,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已有的道德产生强烈的冲击。在社会充斥着腐败、欺骗、正不压邪、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剥夺的情况下,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也往往从对这些现象的震怒、痛恨,而转为无奈感慨,继而麻木、漠然。第三,现实的大众传媒对道德范例的宣传时常失实,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推介不明朗,对非道德与不道德现象的批判缺乏力度。
2.4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
高校德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助长了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现象的蔓延。主要表现在: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方法陈旧,德育评价(常以考试成绩来衡量)重“知”不重“行”等等。其次,家庭德育的处境极为尴尬。父辈或祖辈的溺爱致使独生子女们在价值判断上往往从个人出发,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生活中,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因素往往占据了上风,使人“知德而不能行德”。
3大学生道德教育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
3.1积极推进道德教育模式创新
3.1.1积极推进德育内容的创新。德育同时也具有时代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愿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1.2积极推进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的创新。德育在很火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我们只有注意研究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选定最佳的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首先,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使德育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创建新阵地,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多方联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最后,在教育方式上,改变德育仅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系统,三方加强联系,形成联动,达到德育过程的优化。
3.2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对火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的同时努力进行文化渗透,如推介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历史和哲学思维,深入启发时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努力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能力等亦可使大学生道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渗透主要是通过有形和无形两种方式向大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使他们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体味、感悟人生的真谛,并能脱离平庸和低级趣味,在深层次上认识历史、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确定对人生中真、善、美的追求。
3.3构建高校德育网络
高校道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决定了仅靠思政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一个主体的、交叉的高校德育网络体系。首先德育部门应与其它部门结合起来,要做到全校教职工都重视道德教育,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强化育人的功效,自觉把育人工作融合到各项工作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将学校的内、外环境的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本身应是开放的,道德教育也不例外,仅局限校内的德育工作只能与社会的总体要求拉大差距,自然也就无法成为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将道德教育的阵地拓宽到广阔的社会、家庭。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让学生走出校园接受教育,让整个社会形成合力,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被提上议程,诸多高校为了不断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纷纷从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入手,日益重视学生评教的作用。诚然,学生评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却达到显而易见的效果。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评教体系具有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形势背景下,大学生评教体系应该适当改革,以此与时俱进。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就此问题谈谈大学生评教体系改革可能出现的趋势,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新时期构建大学生评教体系的意义
学生的评教对教师有这么几个好处:
一是有利于教师更好、更客观地认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分析与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学生的心理诉求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教师有意识地塑造自我,从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方式。
三是有利于学校全面正确地评价教师,学校通过汇总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对教师的工作表现了解得更全面、准确、客观。
大学生评教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的眼光是敏锐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评教作用,帮助大学教师找到快速成长的最佳时机。
三、新时期大学生评教体系改革趋势预测
1.更注重评价目标的正确定位
学生评价教师的活动只有建立在让教师“在评价中感受成功,在评价中促进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才能让学生评教永葆活力,让教师真正体验教学的成功与快乐,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此,应将评价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为老师找优点、亮点,使教师感受自己教学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中获得巨大激励,并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总结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特有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合理指出教师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开发教学智慧;让学生给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更重视评教体系的价值引导
学生评教结果失真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方面是学生的不正确心态,学生对曾经批评过自己或平时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教师借机打击报复,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干扰,学生迫于教师的“诱导”或“施压”,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真实感受。为了防止这两种现象的发生,加强教育引导尤为重要。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本着对每位教师和所有同学的可持续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公正、公平地进行评价,不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就自己所了解的真实情况向学校反馈,做到实事求是、中立客观。
3.更重视组织评教的实施过程
诚然,大学生评教工作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组织粗放、混乱,必须引起高校的注意。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评教工作只有增强组织有序性,才能发挥学生评教工作的作用。首先,在准备阶段要成立学生评教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评价活动的安排、组织;评价表的制定要以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量表讨论小组,每学年对量表进行完善;对参与问卷调查的评价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其次,在实施阶段要进行问卷调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评价人员进入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实行回避制度;由评价人员对评价表进行统计,落实到人头;评价领导小组对全校总体、各年级各学科的具体调查结果作出分析。再次,在反馈阶段,要对教师的优点在教师会上进行积极宣传和表扬,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面向全体教职工进行分析。对学生反映问题多的个别教师,学校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换意见,本着“治病救人”的心态为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引导其改进工作,并定期追踪回访。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反馈都要做好保密工作,要求各位教师互相尊重,不要打听其他教师的评价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每一个教师的自尊心,以免他们产生情绪波动。
4.更注重评教结果的合理使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评价教师的过程肯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为此,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奖励的依据,也不能与教师的福利、奖金等切身利益挂钩,可把它放入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参考。
四、结语
本科学生正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但又对事务有自我见解的阶段,他们不可能对任何教育现象都能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大学教师要正确听取学生的意见,尽快成长、成熟,就必须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评教体系的改革,使教师一步步进入更高的教育境界,成为受学生尊敬的“人师”、学校推崇的“名师”。
参考文献:
[1]吉彦波.开展大学生评教活动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胡天春.学生评教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师,2004(03).
[3]王芳亮.“学评教”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及调控[J].教学与管理,2005(12).
[4]李瑞芳,王瑞芝.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评教”的看法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S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师信念 实际课堂教学
一、教师信念的内涵及本研究的内容
从单意义上讲,教师信念通常指教师的教学信念,即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教师对教学、学习、学习者、课程、教师自我角色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所持有的信念,中包含着显性信念和隐形信念,他们都会决定并影响教学行为中的各个环节。Pajare将教师信念定义为涵盖教师的语言观、学习观、语言教学观、课程观和语言发展观等主观或客观的认知体系。在本研究中,针对教师信念的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工作中的相关因素所持有的观点,包括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对教学材料和课程大纲的评价等三个方面。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国外对教师信念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为初始阶段,80~90年代为研究发展阶段,而90年代以后被称为巩固年代。从90年代开始,教师被广泛认定为教学的决策者。国内近些年的研究主要有:郑新民等经过研究后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基本特征,阐释了教师信念中潜在的语言观在教师选择教学途径上的影响及其相应的课堂教学的变化;楼荷英等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发现一部分教学信念与课堂行为相吻合,但也存在着脱节现象;解芳经过研究认定作为核心力量的教师观念主宰着课堂教学行为;夏纪梅在她主持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问题研究项目中曾对600多名高校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学信念的调查。上述大部分的研究只是侧重教师教学信念对课堂教学的决策影响,却很少有研究去对比教师教学信念和学生学习期待之间的关系。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师信念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学生对其信念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近8年之后,本研究以教师认知为切入口,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信念以及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期待,进而走进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三、研究方法﹑工具和受试者
本项研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科研方法,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法来收集受试者的各项信息,问卷部分问题采用五分法,并设开放性问题予以补充某些选项可能不足以涵盖受试者的观点,同时设有主观问答题,其中包含了外语教育知识与观念、外语教学与研究能力、教师培训深造计划三个部分。我们对受试者中的4位代表性老师进行了访谈和课堂观察,其中2位是在两个学期的学生对老师期末评测中比较受欢迎的老师,而另外2位老师则是在教师测评中得分略低的老师。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得到完整而充分的数据。天津医科大学32位老师自愿参加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份。受试者有着不同的性别、学历、年龄、教龄和职称,总体人员结构合理。33名学生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份。天津医科大学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首批示范校之一,因此具有良好的区域和学校代表性。问卷采用spss17.0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处理,Alpha系数为0.9006,说明该表内在的一致性很好。
四、教师信念与学生课堂期待的结果分析
1、教师信念和实际学生期待的结果与分析的定量研究。教师问卷结果显示:(1)在处理课文内容上,90%的教师和62.3%的学生希望多引导学生做与课文背景相关的活动,这说明师生都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76.5%的教师喜欢以课文文化背景为主,66%的教师突出课文结构。但是对于只有10%的教师所重视的语法和33.3%的词汇教学,学生却展现了极大的兴趣,高达79.7%的学生期望突出词汇教学。(2)就词汇学习方面,73.3%的教师希望能用英语解释词汇,而学生大多表示听不懂或者跟不上,所以82.3%的学生期待能中英对照讲解,而突出英汉对照法的教师只有13.2%。分别有63.3%的教师和67.3%的学生倾向设计语境引导学生用词造句,说明教师所期待的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50%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而只有10.1%的学生表示愿意自己查字典,在访谈中他们表示更愿意看课文的词汇手册。(3)在处理课后练习上,40%的教师选择部分练习题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32.3%的学生表示愿意自己完成课后问题,31.6%的学生喜欢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答案。
师生都希望由学生完成并不在课堂逐题详解,分别只有10%的教师和6.3%的学生选择在课堂逐题完成。这是因为课后题不难,而且学生手头有大量的教辅用书。(4)在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方面,36.7%的教师选择自己尽力回答,56.7%的学生表示倾向于向老师提问。而30.3%的教师希望让学生与同学们讨论,而只有11.3%的学生愿意同同学讨论,这说明教师所期待的协作学习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用差异度和SPSS的Pearson相关系数把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期待与老师的教学信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仅为0.049,表明他们差异度较大。
2、教师课堂的教学信念和学生学习期待的定性研究。为了取得更为具体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定性研究。对教师理念的研究主要是:描述自己的教学信念,描述自己的具体课堂行为及其效果。对学生的问题主要是:描述自己的学习期待,描述教师课堂行为中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方面。结果显示:(1)教师的理念和具体课堂教学有脱节之处,其中有教师自己实施能力的原因也有学生接受与否的原因。(2)教师和学生普遍积极认同教改中的教学和学习策略的改革,但是认为实施起来很难,特别是学生认为过四六级压力比较大,而课堂学习似乎不能帮助考试过级。一部分学生表示非常不适应听说教学,因为在先前的英语学习中就没有养成听说的习惯。(3)学生和老师对课堂的期待结果不一致,教师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而学生更希望有助于四六级考试。下面分别摘录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的话。教师:“我非常赞同教改精神,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当我想展开一堂活动课时,很多学生根本张不开口,他们有的来自边远地区,有的根本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有的干脆认为没有意义而情绪上抵触。”学生:“我来自广西,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英语和说英语的习惯,老师每天上课都是记笔记和考试。在大学英语课堂,每当和同学们做活动时我都很害怕,什么也说不出来,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如果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多以不知道来代替。”
五、协调贯彻教师信念的措施
通过本项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师的个人经历、学习经历、语言观、专长发展、元认知过程会影响教师的认知层次和水平。社会对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要求,教育部的英语教学改革,新教材和新大纲的推广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环境因素制约着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反应和适应程度。教师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学术活动,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都极大的影响着教师认知水平的发展。经过八年的自上而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大部分教师已经接受了新教学法、新课程以及新理念的变化,并对此持积极态度。
但是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课堂决策不只是教师信念能完全决定的,还包括很多复杂的情况。第一,解决教师信念与课堂实践的矛盾,要继续深化改变教师的语言关和教学观。大部分教师的学习经历都是传统型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个人既定的教学法和固定的教学习惯会影响到课堂的实际教学。第二,解决教师信念与学生期待的矛盾。英语教改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对学生灌输新的学习理念。学生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接受程度不一,而且中国大学生在多年初高中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进而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理念的应用。第三,解决教师信念与社会变化的矛盾。新时代的学生具有越来越高的英语能力和多样的英语学习氛围,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很多教师反应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术讲座,调查中,大部分教师希望培训时间为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来弥补与时代和知识发展的空缺。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项研究尚有不足之处,由于我国区域性经济和教育发展地区性失衡等因素,如果能通过向不同地区的教师发放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结合使用量化分析方法,这样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全面、更客观。
参考文献:
[1]陈福玲.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生态学习观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以整体、适应和多元的视角透视学习,把学习视为一个由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理环境构成的生态学习系统。与行为主义学习观不同,生态学习观坚持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不是消极的受制于环境中的物理刺激,而是积极地与其学习环境交互作用;与信息加工理论不同,生态学习观没有将学习者视为汲取、存储和再现信息的熟练的信息加工“机器”,而是携着一定的生命的印记的“有情有意”的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与社会文化理论不同,生态学习观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贡献、相互塑造。
生态视野中的学习最好被理解为一个活动系统,其中,作为信息探测者的的学习者通过积极主动地活动,借助有目的的实践,对其情景(物质及社会情景)所能提高的给养进行调适。也就是说,在某一情景中,意图、活动、反思构成了一个交互作用的环,所有的有意义学习都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得以实现的。在学习的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处于含有真实任务的学习环境之中,在工具、资源、其他学习者或教师的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借助反思去积极探求解决这些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建构和理解了知识的意义,而且也逐渐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自我。
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质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学习不仅是针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实践,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反思性实践。
生态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延伸,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性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吸取了原有学习理论中合理的观点,在结合时代与实际的要求,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去理解学习,同时,生态学习理论秉承了人本主义的很多思想,尤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式学习(学习和生活要建立紧密的联系)等,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知识观。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通过讲解和传授,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技能,这种“外铄”的教学,使学生得到的是间接的书本知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这种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填鸭”,使学生尽快“肥大”,教学仿佛成为了一个模型,成批的生产规格同一的产品。这个过程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主观感受。所以,建构主义早就提出,不能对学生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作典型的、结构化的、非情景化的假设。
2.新的学生观。在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的统一、整齐,让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按同一进度、同一内容学习,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他们。后现代学者认为“人类话语交往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共同的认识统一的标准,而在于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追求一种异质标准”。他们认为,学生是完整的人而非标准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悟,在原有的不同起点上,要达到最终的统一目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学生要接受教育,但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而是用开放的、多元的教育去塑造具有丰富内涵和自由个性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训练学生批判思维和个性自由发展的过程。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教育,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个别化教学,注重差异性。
3.新的教师观。传统的教师是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是传统教学的典型特征之一。在生态学习观看来,这种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消除教师在人格上的权威,主张与学生平等相处,交流对话。他们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其主要职责不在于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寻找探索知识的起点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学生对话,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文化写作能力。在对话中,围绕具体的问题情景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给出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在以上观点的指导下,生态学习观强调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完成的学习活动。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基本上有三种交互作用的形式:直接教学、个人的自我指导式学习、合作的参与式学习。这三种形式绝非孤立的、截然分开的,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特质的学生等限定条件,三者将自然地整合、适配、组成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者通过积极地参与共同体中的活动而占有了这种集体的知识,从而又增强了个人的知识与专长。学习就在这种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共同体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演进。
从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每一种理论的诞生和建立,都有其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实践或解决了某些问题,都具有其历史进步性。但是,与此同时,很多理论在推出时,往往一否以前的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的确不是哪一种理论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往往不同的视角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能多角度融合,看待问题必然会全面一些。生态学习理论在这一点上,的确做到了有益的吸收和融合,这也启示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应以一种更宽广的视角、以一种多元融合的观念来发现和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生态学习观带给我的积极启示,不过,在该理论中,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1.新的知识观带来的困惑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由死而复活,由既定的知识变成了流动的知识,普遍化的知识变成了情景性的知识,一元化的知识变成了多元化的知识,积累性的知识变成了批判性的知识,因而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极大挑战。但是,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确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发生了一些转变,知识不再是绝对的、静止的、一元的,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是不确定的,绝大部分的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仍然是确定的,是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所获得的,作为后来的学习者,秉承历史――现在――未来相联系的原则,维护这部分知识在学习中的权威性,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将有利于后来的学习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和进步。新的学习观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固然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情况应根据学习者先备知识的不同,是有所侧重的,并不是就完全省略了,如果都这样,那作为刚刚起步学习知识的小学生,其先备知识怎么获得?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化也是逐渐的,是因教学对象的先备知识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一种重要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只是知识的传授要联系历史、联系学习者的生活,要帮助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意义,而不是为学生掌握“死”的知识为目的,忽视了意义的构建,而是让“死”的知识活起来,尤其要加强知识与学习者生活的联系。
2.学习共同体的问题
学习共同体是生态学习观下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优点在前面也作介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问题必然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会大大地影响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效果。生态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中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吸收了部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的观点,正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中存在的问题一样,生态学习观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正如发现教学法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学生必先具有相当的先备知识与先备技能,否则也无从在学习共同体中从事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也会遭到来自个体先备知识的不足而无法有效地发生作用的威胁;(2)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在准备各自的学习任务时,往往会遭遇求助老师和同学而又不得要领感到气馁,以致减低了学习的动机;(3)学习共同体中的各个学习者智力与经验不同,对共同体中所作的贡献会不一样,这往往会对学习缓慢者或贡献较少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因而对其后来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4)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般采用团体讨论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因无机会或无能力发言,故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益;如果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又难免会对不善于说话的学生构成压力。以上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应充分予以考虑,共同体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者有必要适时根据学习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困难,及时地帮助克服其困难,才不至于导致有困难的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