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6 13:36: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专业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开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年统考两次,便草草收场,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计算机技术如何与本专业结合,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等内容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和思考,致使计算机课程设置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的老师只作些简单的程序设计训练。如何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只能笼统地蜻蜓点水似的说一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更不知道如何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还有些计算机教师,一个人执教几个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要通晓几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难度可想而知,弃之甚觉可惜,学之又觉得太难,只好不了了之。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职业学校专业发展。从大多数专业的普遍情况来看,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培训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不明确,所开课程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对学生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训练。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通常只介绍计算机科学自身的知识,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搭边。学生学完之后,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还是一无所知;(2)计算机科学飞速发展,有的计算机教材出版的同时,有的内容已被新的内容所淘汰。导致教学内容“老化”;(3)多个专业使用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很难结合专业课教学教学内容进行计算机技术指导。
设备的问题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教育,关键的一环要有足够的实习和实践的时间。这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和实习设备,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大多数专业的计算机实习实验设备不足,设备老化,对这方面的教学设备投入较少。
师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教师自身的事,而是要靠各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各个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教师自身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是相关领导的认识和重视,计算机知识不断的更新发展,速度很快,教师需经常“充电”,对于教师的培养,必须花大力气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和培训,应当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要求的培养,要有量化的硬指标。并且,在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应逐步提出要求,而不能不顾实际和专业建设的需要,谁愿学谁学,谁愿用谁用,谁愿把计算机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就结合起来。
2 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我们首先应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主要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提高了认识,才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认识程度,也是对此问题重视不重视的关键,不能简单的给各专业配备一些计算机就认为可以了。要组织有关领导和教师讨论和撰写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开课程、教学大纲。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编写计算机技术教育教材,鼓励各专业的老师、科学带头人结合本专业实际自编教材。这个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问题,尤其对于中等专业学校更为突出,真正懂计算机技术应用又懂本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多,这就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平时应该注意培养、锻炼、储备这方面的人才。
其次,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应用是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普及性教育课程,属于文化基础课。各个专业必须教授计算机的硬件操作、汉字录入法、常用软件使用、文件目录的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综合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水平为出发点。计算机原理、二进制、计算机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OS命令等作为计算机的一般用户在操作使用中很少用得上的内容,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可以不涉及,或可以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有选择地讲授。
3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3.1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中专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列举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注意寓学于用,寓用于学。在用中学或在学中用,如WORD、EXCEL、FOXPRO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可在用的过程中丰富所学的内容。
重视实践,通过实践了解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鼓励学生一定要动手,只有实践过的内容,才能更易理解。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让学生知道做的方法,更要知道原因,让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将实践所得到的经验与所学的理论进行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伴随着艺考热及国家对艺术文化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院校中开设艺术类的学校也越来越多。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越来越重视技能型的培养。但同时,许多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设计与工艺技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设计创作的情感与创作激情的培养。
高职院校迅速发展,开设艺术类的专业越来越多,高等职业院校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与本科院校的课程区别,职业院校近年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方面走在本科院校的前面,更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培养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因其独特的性质,要求专业学生进行情感的投入和活动的参与。情感的投入和活动的参与相互作用,使设计的质料、操作技法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得以内化,从而实现艺术设计艺术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目前,大所数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注重的是学生设计技巧类的知识,而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设计创作思维方法和内涵把握的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实际的创作能力。作品质量不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地传授设计技巧训练使学生陷入单纯追求技术、技巧的泥潭,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倦情绪,丧失对设计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设计情感的培养与开发,使学生的设计与情感表现力能够得到共同提高与发展。
艺术教育的成功不是靠理性的说教,而是靠设计作品的感染、动情以及学生的情感介入。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独特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去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设计能够具有真正的独特内涵。这里着重从五个方面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情感教学:
1.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热爱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不主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入学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很大原因取决于他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趣,使其由感兴趣到喜爱进而发展成为热爱。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风趣,要富于幽默感,教学情趣要饱满,要“以情动人”的特殊规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举自身在专业上经历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深刻认识和坚持的信心。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舞台,对学生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设计的快乐与满足,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加强了原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对设计更为持久的热爱之情。这种热情可促使学生克服专业学习中的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力量,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除了课堂上的专业训练外,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艺术设计大赛,这些大赛为学生的专业锻炼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教师要举办学生的成果展览。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像其他类型教育那样培养理性化的个人,它要根据学生各异的气质、天赋、性格、兴趣、素养进行教育,使他们合理地选择、发展自己的设计风格。拿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有的学生喜欢设计职业类的服装,而有的学生喜欢设计运动类的服装等等,对于这些个性的差异,教师应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因而,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可能是刻板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而是自由的创造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是别人思想和情感体验的传声筒,被动地把艺术设计的方法、规律、欣赏和创作原则传授给学生,毕竟培育出来的学生不是“艺匠”。仅仅教会学生进行设计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加工处理和创造性的更新,在每次的教学中都应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实际采用适当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丰富他们的设计创造才能。
2.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情感的准确把握和表现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培养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情感的能力,要培养其善于运用表现的技巧,把握设计作品内容、感受的情感。
2.1对设计作品表现手段的情感把握
一幅好的设计作品都是设计者内在情感的表现。设计是表现情感的,而情感又是模糊的、非确定的、无法用清晰的语言和逻辑来描述和表达的,所以,学生在设计时要善于找到创作的表现手段来实现情感的抒发。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欣赏和感受一些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与风格的艺术设计作品,让他们在比较中去感受与体验不同风格、对情感表现的不同作品。学生在欣赏中的创造是以自己的情感经验积极投入参与到作品中的,并得到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应该运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去设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应用创新的思路和技法去表现服装作品,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的扩散。
教师对艺术设计作品表现手段的讲解时,应着重把自身的感受和审美经验描述给学生,通过启发和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艺术设计作品进行“情感内化”式的理解,在这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情感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以优秀的艺术设计大师作品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想象能力。如日本服装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教师在讲解时不仅要分析他作品所体现的独特表现手段,还要分析设计大师是如何把本民族的情感渗入到设计作品中的。另外,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增加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感内容,使这种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可以避免知识和技能的枯燥呆板。
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更侧重情感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的规则、方法的教授。情感是主动的,它在艺术设计活动中起着统率作用,而规则和技法只是为情感的表达服务的,要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就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如每年汉帛奖的参赛作品,选手的参赛作品虽然表现手段各异,但都体现了设计师内在情感的抒发,没有情感的设计作品是苍白无力的。那种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艺术设计作品,对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的情感把握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把握情感的设计表现方式,这是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在实践中才能将设计的技巧和自身的情感体验融会一起,从而升发出新的情感体验,创造出新的设计作品。
2.2对设计作品内容的情感把握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艺术能力的培养,而这又是通过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形式特征、情感内容及创作规律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逐步具备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设计的创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作为教师要注意对其情感进行有益的引导、疏通、形式化,使之积极地释放。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主要表现为对设计形式中的情感内容进行创造。设计作品内容是对作品情感最直接的表白。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艺术设计作品内容的深刻内涵,要启发他们创作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设计形象。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吸取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优秀设计作品,尤其要借鉴本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来丰富现代的艺术设计。最后,学生还应理解其他艺术门类所赋有的情感内容,如音乐、戏剧、阅读文学等等,使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力和鉴赏力,并能对设计师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创作动机作进一步了解,使他们能够真正把握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内容,促使学生自己在设计创作中能够把握的更准确、表现的更完美。
3.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良好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可以使双方都能积极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建立起师生不同的沟通渠道,教师应该从学生身上发现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质与禀赋、预测他们各自的发展方向,以此建立师生之间的充分信任与自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活动的情感交流,要求教师以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去进行创造性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在传授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爱心去体会学生的情感,使教育活动变成师生情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保持温和热情的教学态度,尽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在心理上获得放松,使其乐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其次,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要以自己的教学激情感染学生,对学生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最后,教师还要发挥榜样作用,要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教学中的情感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应贯穿于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整个过程。情感的交流是设计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设计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应积极应用各种情感培养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设计情绪,培养学生与教师对设计情感的交流,以及对设计作品内涵的情感把握和力度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设计为依据,以表现技能为手段,与学生们共同营造和谐、愉快、积极的课堂气氛,使设计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4.重视学生生活情感与设计教育的结合
学生生活的世界是教育的根基,是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生活即教育,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生活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生活情感包括生活的习惯、制度、信仰等等因素。艺术设计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因此,具体的设计教育内容应是随着学生情感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同样,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教育同样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生活情感的变化,并培养其对生活的关爱,使其情感、审美得到陶治净化,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心灵得到美化。完美的设计必须是美的、善的,学生只有从心灵上得到情感的激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美的、善的作品来。如教师可以列举分析环保艺术设计的作品,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这种对社会关爱的情感。
学生的设计创作与他们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它必须基于学生的日常感受。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情感宣泄作用,教师应该以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体验来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的情感扩张、拓展、提炼、升华,使之超越某些功利性而成为普遍性的艺术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艺术设计的目的毕竟不是仅仅为情感的宣泄找到合理的途径,艺术设计的情感合理宣泄是与日常生活中情感的宣泄是有本质的区别,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情感的宣泄还有更高的目的,这个目的既是情感能够得到净化,使设计的情感注入精神的动力。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宣泄,在宣泄的基础上向着形式化、净化的更高目标迈进。
另外,学生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美好、高尚的情感应是现代社会每位成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特殊形式,也是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上,设计情感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学中要关心学生,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如何、智力发展如何,技能水平如何,还应当关心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关心他们生活情感的变化,而要着眼于学生完整的、独立的自我人格成长。
5.强调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情感的培养
并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处在一个探索期 ,各高校所编写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呈现 出两个特点。
“美术教育”是美术学科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的专业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l9世纪的德国。高等 院校 的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是最近几年在原中等师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
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各科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美术课程在大多数普通院校课程设置 中都是在选修课 中出现的,课时量一般不超过32个课时。而美术课程在培养小学各科教师中的实际作用远大于其在课程设置中的定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 。以下就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的美术课程现状做一梳理和分析。
一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美术素养的目标和定位美术课是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课程 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1.美术鉴赏能力主要指的是对艺术的感知 、体悟 、迁移、想象的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情怀、品位、眼界、视野 。这一 目标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中具有前提性 、根本性的意义。
培养 良好的艺术修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感知力 、体悟力。
同时高 尚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必须在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无法想象一个对造型、空间、结构、色彩均无起码认识的人能真正欣 赏一件美术作品?培养较高审美鉴赏力,必需通过中外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来实现 。当然 ,在实践课 中,也要注意鉴赏知识的有机渗透 。
2.有了一定的艺术感知力,还得有相对广 阔的艺术视野及掌握艺术常识鉴赏的方法规律,才能真正让感性层面的认知升华为思想 、观念 ,体悟到艺术作品的丰富 内涵 。虽无法达到专业性的高度 ,但作为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应 比一般的本科大学生要更深 、更广一些。这是小学教育中的 “综合性 ” “通识性 ”等性质决定的。这一特性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之外,还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学习艺术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增强人文素养的过程,更是提升学生品格 、心灵、情操的过程 ,同时还是 “传承文明”的过程 。
二、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在构建美术基础课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配备都沿袭 了原中师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
(一 )对课程认识与定位的偏离 (师生们对课程资源 了解 的片面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层次的教 学,现阶段存在一个很大 的问题是师生对课程认识与定位的偏离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弱化美术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美术课在整个四年的课程设置中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这和课程设置的主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信息化 的发展 ,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求远远超前于课本上的知识。美术课应该从选修课提升为必修课 ,课时量要适当加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更为重要 的是应该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
二是美术课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多元性、交叉性。美术课成为一种综合型课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它 已经依托数码 、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传播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无不被渗透着 ,同样小学课程也是如此,不管是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都通过 “美术”的形式展现 出来,形成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
l_沿用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的模式。美术过于强调基础课程的作用,将基础美术取代其他一切美术教学。这是国内高校具有的一个共性问题。以绘画基础为主的教学手段 ,无疑对丰富美术的教学体系大有裨益。但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盲 目扩大绘画基础作用的倾向。我们必须明白绘画基础教学只不过是整个美术训练系统中的一个训练科 目而已。应该加大应用性美术的教学,如手工制作、设计、装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相当一部分院校,把美术课按照美术学专业的课程来上 。
过分强调专业性,课程设置上分的过细,如美术理论、静物、风景、人物等。因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前基本上没有美术基础 ,绘画性过强,学生很难接受。同时课时少 ,难 以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面临很被动的局面。
小学教育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的教学。是 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的一种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力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在专业美术院校出现的一些实验性涂鸦教学,对于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育应该突出交叉性。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是一门交叉性的课程。交叉性体现在绘画课的基础上可以有机的融入到其他课程里 。如英语课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可 以回避母语带来的干扰,又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舞蹈课的道具制作,语文课 中的情景创设等,数学课中抽象数字教学等都可 以与美术造型语言交叉进行。综合性体现在我们现在提出 “大美术”的概念。什么是大美术,是指突破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前提背景是社会 的信 息化发展 。如包装、舞台美术、广场美术;还有各种前卫艺术形式 ,如烟花,装置、电光等,美术呈现一种综合化的趋势,不能苦守基础绘画。
美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多元化的课程。
(四)师资队伍建设单一、落后。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应突出应 用型,而这种应用性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手工制作 (剪纸、泥工 、陶艺、综合材料 );二、电脑美术 (图像处理、课件制作、数码美术 );三、现当代美术形式 (包装 、影像、装置、网络美术)。美术课程的多维性要求老师要更全面。而 目前我们配备的教师基本都是美术学专业教师 ,只能教学绘画,或者只能教学设计。单一型的教师是不能适应课程教学的,急需合理配备师资。但这里面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一个美术课程不可能配备多个美术相关老师,需要我们整合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力量,不能单条腿走路。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应努力挖掘目前的美术基础课教学,手段和方法太过单一。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一缺陷,如幻灯、影像、多媒体,网络,这里面最有效地当数多媒体和网络,他可以综合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讨论法,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 自我评价;游戏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气氛中领悟所学的知识;综合训练法可以在基础训练后,让学生做综合练习。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
(六 )教学设施 的缺乏
小学教育 专业 美术课程教学设施建设严重滞 后这 是一个普遍性 的问题,所有新升本 的地方 院校 ,尤其是原中等师范升格基础上成立 的小学教育专业 ,都存在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针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设施缺乏的问题应该换个角己57度去思考。设施缺乏是个现实,但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的传播呈现出网络化 ,数码化。艺术或者美术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大美术的概念开始出现。不要总是认为美术就是要在画室里进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大型广场艺术、媒体、图书杂志、电脑网络、各种博览会等。当然作为地方性院校在这方面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这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要因地制宜。
三、 对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师,不仅在专业上要紧跟学科发展,工作中更要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才能适应课程 的要求,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笔者认为新课程对教育者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加强道德修养,形成严谨的治学作风。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 己”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 以教师 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美术教育者教别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而美的内涵首先体现在道德情操的美,只有一个道德修养 良好的学生 ,才能担当起传递美、创造美的责任。
(二)强化教育理论水平与专业 素养 。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基本 的素质。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美术教师只是教授绘画技能,忽略了教育理论对美术教学的基本指导作用 。很难想象一个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美术教师需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吸收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研究规律,找到有效的施教途径。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知识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 )教师要能够灵 活变换角色 ,促进教学 。我们处在 一个咨询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 ,如网络、杂志、各种展览等。美术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和传播知识 ,应该成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比如帮助学生制定适 当的学 习目标,选择达到 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技能、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有效的学习。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 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 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 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 考研深造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 教师教育类课程。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3.1.3 文秘编辑类课程。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是公共外语教学中公认的薄弱环节,其相关的教学研究也少。随着这类院系的扩招,大量的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外语教学效果成为了相关教师研究和实践的客体。我在参与所在学校相关教学的工作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现将其整理成文如下。
1.引言
我所在的陕西省安康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安康学院在陕南地区、陕西省其他地区,以及在西北其他各省,在湖北省、四川等省都有一定影响。学院下设的艺术系、体育系办学时间长,同时也是我院第一批申办本科成功的学科之一。艺术系与体育系师资力量较强,生源质量在同类院校中较好。
长期以来,学院的相关领导与艺术系、体育系的教学负责人对大学外语教学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教师普遍感觉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外语教学收效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两年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从有兴趣学、有愿望学到厌学,甚至放弃学习。外语课上的总体成绩基本原地不变,甚至有所退步。两级分化更趋严重,少数学生在听、说、读、写上都有所进步,但其所占人数少,对其他同学的正面影响小,榜样作用有限。
以安康学院为代表的地方综合院校中,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外语教学急需改革。
2.大学外语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我从事大学外语教学五年来,先后负责连续两级,共计四个学年艺术专业(美术学)大学外语(本科)教学,个中体会,尤为深刻。现以安康学院艺术系08级美术学专业,两个教学班(共计84人)为例说明大学外语的教学现状。
2.1由于英语基本功差,学生大多数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整体成绩原地不动,甚至有所倒退。
我举例的两个班级学生生源地驳杂。两个班共计84人,其中以陕西、山东两省的生源为主,还包括湖南、四川、甘肃、新疆籍同学若干。高考外语成绩普遍较差,两个班中最高分为107(山东生源),平均分只有64分左右,有近10位同学的成绩在30分左右(还应该考虑各省高考外语试卷内容和评分原则有差异)。我在这两个班入学时组织了摸底测试,考试结果与其高考外语成绩相似,情况不乐观。
在经历了进校伊始短暂的热情期后,大部分学生在外语课上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都下降了。尽管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外语基础差,但学院在其教学活动安排,尤其是在《大学外语》课程教材选择上没有作出相应的有力调整,教师在教学中十分为难。教材(安康学院本科各专业统一使用“新视野”系列教材)的编撰是以高中阶段经过扎实的外语学习的毕业生为对象的,艺术、体育专业学生无法适应该该教材的难度。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兴趣丧失,导致厌学,甚至放弃。
我选择了以两个教学班,连续三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例,将成绩做成正态分布图如下。
从期末成绩原始数据和相对应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一班与二班在连续三个学期中,平均成绩略有退步(一班较二班严重)。三个连续学期中,各班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之间的全距保持在70分左右,严重的两级分化始终没有改变。两个班的成绩的中位数略有向前,而同时平均成绩却都在向后退,成绩的中位数与平均值离散趋势增加,这意味着两级分化的情况在加剧。成绩优秀的学生数量有限,成绩在80分往上的同学保持住了这种明显的优势,但是中等成绩的同学退步明显,在连续三个学期中60分到80分的同学数量有所减少,而且该层次学生的成绩逐渐向较低区域靠拢。在三个连续的学期中,大学外语课程及其相对应的期末考试难度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学生成绩如此,教师与学院都是不满意的。
2.2社会普遍认识到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意义。艺术、体育专业的同学几乎都有强烈的外语学习需求。作为一线教师,我感觉到了学生中的这种潜在的力量。学生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对听、说能力的掌握。
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外语的基本功普遍较差。大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也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这个时候要求他们再重新来学一遍中学,甚至小学学习阶段的知识是不现实的。而至少当下,对他们开展的大学外语教学还停留在上面的那个设想上,教学效果差则不可避免。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口语与听力上的提高上要明显好于传统的语法、阅读和写作学习。我将以上两个班在三个连续学期中期末考试听力成绩(试卷仿照PRETCO考试,听力部分分值为15%)抽样作了比较,结果如下:
我在两个教学班中各随机抽取5名学生为例。5名学生的总成绩处在两个班级的各个位置,具有代表性。柱状图反映出:两个班的10名同学在三个连续的学期中,期末考试听力的成绩大多在不断提高,尤其以总成绩居中的同学提高最为明显。总成绩靠后的同学的听力部分成绩没有什么进步,还有退步的趋势,在以选择题为主的听力测试中,正确率不及1/4,这类学生几乎没有英语听力能力,他们将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真正困难户。
我在教学中还发现有这样一种相似的现象,就是一类同学的口语能力进步的要比笔试测试能力提高快,且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这一类学生外语学习效果与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暗合的,是值得提倡的。这类同学在课下肯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才会有这样的成绩,而且他们的成功将无疑带动其他同学。
3.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上面的例子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安康学院相关系部为例的艺术、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大学外语》课程学习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如:基础差、教材难、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中出现厌学现象。学生中的两级分化严重,不利于优等生进步,后进生补差。一个班级中的中间力量集体下滑,期末成绩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标准差不断增大,不少中间生沦为后进生。当然,也有一些好现象被发现了。比如,同学们普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有不少学生在口语和听力上有所进步。
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如下,首先应该对艺术、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以充分的鼓励,安康学院艺术系连续三年举办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外语系大学外语部组织艺术、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知识竞赛,意在培养兴趣,这些都收效明显。另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一线指挥者,应该多做一些相关的工作。应该切实降低艺术、体育专业大学生使用的《大学外语》课程教材的难度,甚至可以考虑使用大学外语的专科教材,或引进的国外基础阶段的语言教材。只有班级里学生喜爱的、可以接受的教材才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应该确立可行的艺术、体育专业《大学外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当下,非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以报考CET,学校检验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也使用CET。显然在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使用这种考试是不可行的,难度太大了,可以选择PRETCO或PET。难度适当的考试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与测试中应该服务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伴随着本世纪初高校扩招,人数日益增加的艺术、体育专业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这类学生有其他专业学生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他们有其所长,但是文化课基本功较差,特别是外语的基本功差。艺术专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鲜明,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是广大教师所应思考的。
基于上面的论述,我认为在艺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大学外语》课程的教学中,广大教师与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充分考虑“因材施教”。具体而言,就是应该在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式和考察手段等多个环节体谅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之处,切实做到降低教学难度,维持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MarianneCelce-Murcia主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J.B.Heaton.英语测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75-178.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目前设计专业学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内容的设计项目时,少部分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设计内容和设计目的,同时能比较主动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素材,并进行相关市场调研,从而使设计作品表现得比较到位。而同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元素的积累并不是很深入,往往流于表面的了解,因而设计出的作品效果肤浅,内涵不足,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体现,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归于失败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文化归属感薄弱
文化归属感应是在文化氛围之内接受一定程度的熏陶后积累形成的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的青少年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益薄弱。哈韩哈日,欧美流行风是当下大多数现代青少年关注的文化趋势和热衷追逐得对象,多元文化的冲击慢慢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中的地位,因而形成了上面所述的在目前艺术院校当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游离感”,这种“游离感”的形成使学生对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往往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点到为止。
二、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陈汉民、靳埭强先生为代表的内地及港澳台的一批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以极致的手法运用到标志、招贴、包装等设计项目中,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体现得深厚悠远,他们的这一举动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重新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对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主题的设计课题,在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中也在一时间兴起,大家都以“传统”为对象,但学生设计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1)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学生在学习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对优秀的设计作品印象深刻,同时也容易在思维上陷入某一模式,因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类似于”的作品,这些作品“依葫芦画瓢”,缺少个性,往往能从中看到某些作品的痕迹。这种没有经过借鉴、消化的一味模仿是难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2)设计元素的套用。这一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设计主题理解不到位,同时对于设计元素只知是“传统”而没有理解其出处、关联、寓意等,从而不能从深层次发掘出具有内涵的精髓,只是将元素直接搬用,照贴在画面中。同时也反映了艺术院校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掌握,即自身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在教学当中能剖析案例,解读文化元素符号,旁征博引,给学生确立正确的赏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对其作品进行指导,这里所谓的指导是指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面思考,避免学生流于表面的作品出现。因此,教师的把关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方式、敢于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中国设计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加强
设计史讲述的是设计发展的历史,中国设计史主要讲述中国自原始社会人类使用工具开始自近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的设计,顺着其发展的脉络可以清晰的看到优秀文化绽放的光芒。因此,中国设计史是我们接触和了解中国优秀设计文化的开始。
目前全国各类艺术类院校均基本设置有中国设计史方面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设计文化的了解,培养理论修养和鉴赏能力。
但是,随着设计史课程的结束,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课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学生基本对课程的内容没留有太多的印象,以至在接触专业课程后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时发现基础的理论知识已基本被淡忘,这其中是教师用什么样的教授方法提起学生学习中国设计史兴趣的问题。中国设计史理论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基本上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应当要尽力避免用“填鸭式”和“照本宣科”的方法来教授课程,那样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印象不足”,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2、专业块题教学中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理论内容的掌握与设计的结合在专业学习中会体现得比较突出,因此,专业教师应当在设计该项内容的课题时可侧重某一类内容进行设定,比如以具体造型元素方面的如“剪纸”为主题来进行设计,整个课题必须以“剪纸”图形为主体,在相应的设计项目中均体现出来;以传统文化引申语意内涵方面的如“道”为主题,从字面中充分发掘文字内涵,将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提炼出来,这些内容有可能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比如“仁”、“礼”、“义”、“智”都可以从“道”中引申出来,这是一个可以拓展含义的文字,是抽象的。当学生可以从类似的块题设计中自觉的调动手、眼、脑来收集、了解、分析与主题相关资料的同时,他们已经在学习中自觉的探寻中国文化的根源和了解文化的发展了,这对学生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和知识的积累是不无裨益的。
3、“走出去”与“请进来”
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积累并不局限于书籍和教师教授的内容,在艺术院校中,“采风”是很好的“走出去”收集第一手资料的途径。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艺术有些被发掘出来进行了整理展出,有些则隐匿在民坊间,需要通过影像资料和写生、文字记录等方法去深入收集。
每个学生看待同一事物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即使是同样的元素符号在不同的学生处理应用后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正体现了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本质的过程。
我校所处的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地少人多,贫穷落后,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很多村子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我校是典型的山区中职学校,学校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强、办学经费不足。我校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师11人,实训管理员2人;开设有一、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人数达到350多人;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作业、维修电工、低压电气、空调与制冷、Protel2004、单片机技术与应用、PLC技术与应用、变频技术等课程;有5个专业实训室;教学质量较好,参加市技能竞赛名列前茅,学生就业质量较高。
二、山区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作为山区学校不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文化基础课和电工类课程占有很大比例,而通信类、数据信息类课程基本上没有开设。有些课程无法满足企业技术要求,学生学而无用,而企业需要的技术又因教学条件和实训设备等限制无法开设相应的课程,严重限制了学生掌握前沿技术。
(二)教材更新较慢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要求技术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专业,但是我校有一部分教材无法满足要求,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重理论轻实操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学到的知识出了学校就用不上。教材更新速度缓慢,不利于和市场需求接轨,学生就业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实训场所不够,实训设备较落后
中职学生掌握技能是就业的关键,而技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实操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班级共8个班,学生人数达到350多人,现有专业实训室只能满足基本的实训要求,有些实训课还无法开设。由于我校地处山区,经费缺乏,投入不足,很多需要更新换代的实训设备无法更新,实训设备较为落后,比如示波器,很多工厂应用的示波器都是数字型的,而我校配置的还是模拟型的。
(四)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双师型”教师
因为我校地处贫困山区,工资待遇较低,很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不肯前来任教,现有的11名专业教师中还有几名教师是从物理或计算机专业转型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根本无法满足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
(五)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观念陈旧
学校的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仍运用“教案、粉笔、黑板、挂图”等传统教学模式,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缺乏研究,不能结合实际以生为本,因循守旧,无法根据新技术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也没有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去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对着教案拼命讲,而学生却毫无兴趣,在课堂上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
三、山区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改进策略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不断出现,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更加具有实用性,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计,不断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实操为主的课程,减少纯理论的或难于开展实操的课程,使学生真正学而能用,提高就业质量。
(二)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材
教材是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很快,因此必须不断更新教材,应该紧跟市场需求,保证教材内容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选用的教材应该能适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不能重理论轻实操。除购买新的教材以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切合本校实际的教材,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三)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实训场所和升级实训设备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离不开完善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因此作为山区中职学校,在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同时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实训场所和升级实训设备,保证实训开出率的同时能紧跟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真正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教学主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山区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尤为薄弱,因此要引进新教师的同时大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选派教师参加各类长短期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实习,特别是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要下大力气。当然除了培养教师还可以聘请专业对口的企业工程师或技师为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教育。
一、具有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变革。“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课程的知识观、人才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资源观、评价观,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其精髓,树立相应的教育理念。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教师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改变教学方式,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证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易变性及快速呈现性,引起的教育内容、手段、方式的多样性的变化,必然给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迅速提高信息素养。
三、具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整合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将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坚持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适应信息时展的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四、具有设计组织资源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出新要求,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教师日常教学的基础工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深入透彻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所教学科内容,而且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高效组织教学。
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必须随着新技术的使用与信息的扩展而有所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者和代言者的身份被质疑,“一桶水”的小学语文教师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养成不断追踪学科动态的良好习惯。
那么,如何以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呢?我个人认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发展专业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师主体性之间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小学语文教师主体作用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它们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决定了在发挥教师主体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知识以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
2.创造条件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营造有利于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氛围。硬件的配备和软件资源的开发是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其次,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3.实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我建构。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自我建构的途径:一是教师通过网络搭建教师知识共享的信息空间,促进整合技术知识的交流。二是学校自己组织教师开展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讲课比赛,并请校外专家担当评委。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教师将从别人那儿学来的经验及相关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且可以得到专家的现场指导,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自我反思的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突破了原有地域和经费的限制,扩大了教师反思的渠道和途径。但是,教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应有明确的目的,即更好地与学生、家长、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更好地进行反思。
5.探索基于问题解决且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自主学习及研究的多样实效的专业发展途径。传统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培训班式的、专家讲座式的,还是观摩考察式的,都是被动的,不能调动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培训的基础上,基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开展自主学习及研究,对于弥补“培训班式”及“专家讲座式”的缺点,可促进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从中了解有关新课程知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理论述评、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很有好处。
总之,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过程。只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勇于改革,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信息化素养,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新世纪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在《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的要求.
[2]新课程下教师的人文素养(提纲).
[3]万东旺.学习《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心得体会.2011.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力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文、史类专业定向单位因岗位流动性不强、数量少,高校与其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待提高。
2014年百色学院中文系与广西工人报社达成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数字新媒体班”,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人才,办学模式确立为“工学交替、融合管理”,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新媒体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构建上,摒弃以往“大而全”的模式,改为针对性强、精细化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并以其为导向,在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在专业实训中巩固和提高,辅以正确的评价体系,完成专业课程的改革,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以下阐述以课程改革为切人点,在文科类专业开展“订单式”的合作办学。
二 定向的课程设置
(一)确定三大培养模块
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新闻全才”,但对于“订单培养”的数字新媒体班来说则过于冗余,某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学起来吃力且容易导致学习情绪上的疲劳,而他们的成才目标并不是成为研究型的高端人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确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时,摒弃“求大求全”的思路,与合作单位的岗位和业务需求、未来发展规划高度融合,力求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广西工人报社除了《广西工人报》,旗下媒体还有桂工网和“职工在线”客户端,除了履行宣传和提供信息的媒介职能,还拓展了报社的媒介经营范畴,是接纳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将来就业的重要平台。“数字新媒体班”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该新媒体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再结合当前我国的媒介发展趋势,确立了三大培养模块,即网络新闻采编和策划能力、摄影摄像(微电影)能力、广告策划和执行能力,对应网站和App的文字采编、视频采编、广告策划三类岗位。 (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群构建 除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发展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广播电视学等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群则对应三大培养模块,具体划分如表1。课程的设置和分配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践的原则,在课时分配上,除了诸如网络传播学等少数强调理论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比例均大于3:1,有些课程甚至全部设置为实践课时,让学生每次上课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岗位技能对应的课程方向,学生只需修满学分即可。
(三)课程内容体现“媒介融合”和“技术应用性”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加速更新换代,众多媒介机构纷纷开拓新媒体的新闻生产领域,如微博、微信、App等,都成为媒介产品的重要组成,这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融合”的课程构建成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是技能和知识要与岗位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契合,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将内容集中在如何写好网络新闻和短评,以及开展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淡化或取消传统新闻写作课中的通讯和深度评论写作;又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除了传统的网络新闻编辑外,加入如何编辑适应微博、App用户群阅读习惯的新闻;而新闻摄影摄像和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则重在训练学生拍摄主题鲜明的微视频的能力,以及后期的视频处理技术。
三 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微课”化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如果按照传统的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量大且容易形成知识链的割裂(如一个章节的内容跨两周以上的时间),对于数字新媒体班的学生能力而言是较难接受的;因此,将课程内容“微课”化,每一次课均设置一个问题,上课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预设的问题,当课堂结束、问题解决后,技能也就习得了。在“微课堂”中,理论讲授大概只占用1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则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例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标题”一节,让学生在多媒体实训室为缺失标题的新闻添加标题,之后与原标题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教师讲解后学生再进行相同性质的实训,两节课内就能获得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初步经验。
(二)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整个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对于某些课程,一个项目可以囊括绝大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讲明课程要求,今后的学习就是不断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让他们明晰课程的主线和思路,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脉络。例如,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和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就可以以一个项目支撑整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拍一部主题鲜明的微电影,针对某类客户设计一个广告(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并随时能够付诸实践。这些技能习得针对广西工人报社的视频采编和广告方案岗位,实用性强,学生在实训和就业时可以直接应用。
四 评价体系的改革
首先,改变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即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是重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平时成绩只凭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印象、作业、到课率等情况模糊地给出一个分数,且期考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造成学生平时懒于锻炼技能,将精力花在期末的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上。改革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考成绩只占40%,因为课程大多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完成,项目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就是平时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其他的考量因素还包括参与的态度、对项目完成的贡献率、体现的进步空间等。而在期考的试题设置方面,减少客观题的分数,增加主观题和开放题的比例,有些题目甚至可以不设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进行打分,考量学生获得技能的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订单合作单位的评价比重。以往的评价方式是全部由教师大包大揽,从平时成绩到期考成绩,都由教师决定,这一方面给教师过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感情分”,评价的主观因素过强。对此,除了期考成绩是教师评定外,平时成绩的分数组成由订单合作单位和学生共同给出,比例依次是桂工网记者、编辑占50%,项目小组长占40%,个人占10%。桂工网记者、编辑面向的评价对象是学生的最终作品,以作品与桂工网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项目小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给出分数;组员个人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但占比较低,避免部分学生人为拔高自己的分数。专任教师尽管不直接给出分数,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总之,文科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工科类专业相比,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尚未有较成熟的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切人点,大幅度增加订单合作单位参与教学和管理的程度,创新教学和实训的方式,能较快让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定向岗位相契合,减少就业后的适应期,为订单合作单位培养适用的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3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就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教无定式,贵在得法,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探索,现结合新课程背景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必须满足新课改革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做到符合新课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呢?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其次,较高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能力。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最后,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应该开放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安排,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关心和热爱学生,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学生进行肯定,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给学生以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要注重课堂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教学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比如:讲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讲到诗歌,可以在教室开展诗歌朗诵会;泛读课文时,可以夹杂着录音及录像等。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
课堂练习是最有效的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在练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以此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随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网络的普及,实现了学生的愿望,推动了教学发展。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中,确实发挥出了它的诸多优势,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的工具、教学手段,而不是唯一。教师不能走形式主义,让多媒体唱主角,取代常规教学。我们要把多媒体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时,要突出重点、难点,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相切合。
总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教学质量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下语言文字基础,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让学生加强练习后反客为主,让学习乐境陶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切莫本末倒置,否则必然胶柱鼓瑟,纵然教师殚精竭虑、唇焦舌敝也无济于事。我打破传统窠臼,让学生反客为主,让学习乐境陶陶。
比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1课《草船借箭》,预习时我布置阅读《三国演义》;第12课《将相和》,预习时我布置阅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第13课《景阳冈》,预习时我布置阅读《水浒传》;第14课《猴王出世》,预习时我布置阅读《西游记》。教师除了在每篇课文教学过程中请学生当一当专家给同学简单地讲一讲外,还可以在一单元结束后,举行一次“专家”讲座——请某些在阅读上下工夫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做一次老师,我和其他同学听讲,让学生反客为主,让学习乐境陶陶。
二、增强感受,努力发现,加强理解
学习就是需要反复琢磨切磋,唯有如此方能增强感受,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加强理解。
例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3课《灯光》,本组课文训练重点为:“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而作者三次提到“多好啊!”又是本篇课文用词上的一个特点。对此,设计预习目标时教师可以要求:(1)找一找“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3)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课文后的理解或感受。
三、让学生掌握识字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研究识字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这样让学生识字,才能加快识字的速度,提高识字的质量。学生才能学得活,学得巧,掌握牢固,运用得正确,有效地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识字教学在方法上要注意三条规律,其中汉字本身的规律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尤为重要。例如:中—种、青—请—清—情等,通过这些,就使学生认识了字与字的联系,知道了很多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组成意思不同的字,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