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期刊知识 > 中国近代美术期刊封面字体设计发展探析

<

中国近代美术期刊封面字体设计发展探析

时间:2022-08-01 11:45:20

国内外的艺术设计运动在我国近代掀起了热潮,也使得国内外艺术领域的专家设计者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想要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而不断地做出努力。当时美育思潮的兴起、中国画的改良、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艺各界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形成了新旧观念并存的状态,既有传统形式美的存在,也有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融入,呈现出一种新潮和古典并行且互补的面貌和状态,这也是中国近代商业美术最明显的特点。近代字体设计是基于汉字基础的再次塑造加工,并着重于商业宣传而形成的字体设计。由最开始对西方观念的全盘接受,即所谓的“拿来主义”,直到国内设计者们意识到设计风格也应该结合中国内部的实际情况下进行有选择的融会贯通和创新,他们选择国外一些先进的设计观念和创新思维引入到国内的平面设计领域中,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欧洲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国工业同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美国的工业设计运动等等不同风格特点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我国的设计作品中,用新的方法和技法来表现时代精神,最明显和直接的体现在书刊封面的字体设计中。

一、国内设计新思潮的涌现

1.中国文化艺术新气象

从国内的印刷出版技术的崛起和繁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崇尚的科学与民主,从新式学校教育对美术图案课程的重视到新兴木刻运动的形成,在中国近代书籍期刊封面设计百花争艳的状况下,不仅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找到了字体设计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设计表现方式,也使得近代美术期刊封面美术字的设计能够呈现团结抗争的精神和文化斗争力量。中国近代美术期刊封面的字体设计能够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焕然一新的变化,和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关系密切。“科学与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口号,主张批判中国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反对愚昧、专制、迷信,相信科学。因此,在指导思想、内容、道德、文学、形式等领域进行新的解放运动,这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利用新文学进行思想上的斗争,挣脱旧思想的束缚,提倡个性的解放和张扬。在此影响下,积极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书刊封面的设计打破了原有规则,对封面字体的设计风格和艺术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学校教育开始普及和盛行,由于新式学校的建立和对美术图案课程的重视这一重要因素,人才的大量培养为艺术和设计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下,近代中后期才会在期刊封面看到大量优秀的图案化和图形化的美术字体的出现,书籍装帧和字体设计的发展才会如此迅猛和显著。国内最早开设图画手工科的学校是创办于1902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该校首设美术师范专科,其中即有图案画。1918年成立的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开办之初,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开设中国画和图案两科。再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学校和培训机构逐渐增多,图案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教育也越来越严谨和规范化,留学归国的艺术家、美术家如闻一多、陈之佛、丰子恺等等从国外带回最新的现代艺术理念和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和学习。并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兴起了新兴木刻运动,也对字体设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三十年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抗日救国的全民战争,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在鲁迅的引导和支持下,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美术家在艺术方面寻求调动民众为抗日救亡服务的新途径:新兴木刻版画。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抗日斗争精神的木刻艺术,被运用到期刊封面上,字体的设计也采用这种方式,产生了充满力量感、笔画硬挺的现代美术字体。例如前面提到的期刊《刀与笔》,就是将字形和刀法结合的木刻风格的美术字体代表,既有印刷体的原型更兼得生动的刀刻效果,给人带来粗犷有力的汉字的无穷魅力。

2.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

在十九世纪初期,西方的近代机械化铅印技术已经传入了中国,并且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熟后,现代机械化的印刷技术代替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成为了中国印刷行业的主流。传统书籍的线装形式也被西化,开始使用西式的精装和平装的书籍装订方式,从而实现书籍装订的变革。中国近代的出版业崛起,并且在新文化传播之后更加促进了印刷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官办的印刷企业约160家,而商界和知识分子创办的多达约350家。私营印刷业属一种独立的社会事业,因此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往往融为一体,这种综合的经营模式为书籍出版、书籍设计的市场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一直影响到近代的书籍出版设计。全国一些大型的著名的出版机构也在当时成立并发展壮大,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以及开明书店这五大出版社等。

二、国外艺术设计运动的影响

1.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涉及到全世界十几个国家以及十几个艺术设计领域,如平面设计、建筑、家具、首饰、产品、雕塑、绘画、摄影等等,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且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性的形式主义运动。在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下转向自然的装饰风格发展,欧洲、美国强调的是自然中没有直线,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的装饰元素,但也有特殊,苏格兰新艺术运动(以马金托什为代表的的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则受到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响,主张几何形态与有机形态的混合使用,强调简单直线和中性色彩的应用。还有德国的“青年风格”、奥地利“分离派”都强调的简单的几何造型,大量直线的应用,少数曲线作为点缀。在20世纪20年代由英、美、法发起的“装饰艺术运动”中主张机械化的美,其中共同的影响因素是简单的几何外形。中国近代的美术期刊封面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受到了国外的装饰艺术设计运动的影响,不论从插图、排版上还是封面标题的美术字体设计上,这种曲线与直线相结合的构字方式作为设计装饰元素是被大量使用的。但是大多数字体设计都是在汉字笔画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中西文化结合,在第三章中笔者已经用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不再陈述。

2.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欧洲几个国家,又兴起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新浪潮,提倡功能主义特征,形式追随功能。在字体设计中强调的是字体设计的功能性,即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且以简洁精练的设计形式来进行,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这种设计新观念被国内的设计者迅速的吸收并融入到美术字体的设计中,在近代后期的美术期刊封面上的字体设计可以看到概括简练的几何图形化的笔划重构,这样的风格新颖独特,与中国方块汉字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个性鲜明,打破传统,灵活不呆板,十分具备现代字体设计的风格特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韵味。这场运动在封面设计和字体设计中最典型的表现在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以及德国的“包豪斯”。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由俄国建筑家、艺术家和设计家发起的一场对艺术和设计进行探索的运动,主张以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在字体设计上表现在由传统的线条结构向点、线、面平面构成法则的结构特征转变,使字体更具有表现力和理性的时代特征。荷兰“风格派运动”是在1917年由杜斯伯格、蒙德里安等人发起的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作品封面采用简单理性的纵横几何结构和非对称性的排版设计方式,对我国的直线几何图形以块面结构特点的美术字体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德国“包豪斯”是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集大成的核心,在平面设计方面强调的是功能主义,具有高度的理性化、功能性、几何形式的特点,将此设计语言运用在字体设计上,引入无衬线体的英文,对黑体美术字的设计强化了笔划的力量感和厚重感、字形的结构方正和布局饱满,给人现代和简约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