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术期刊的“内容供给之殇”
在学术期刊方阵中,高校主办的社科类期刊有1500家左右,[1]如果再加上自然科学类期刊,总数估计要超过2000家。也许正是因为数量大,占据了较多的出版资源,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受到的批判也是最多的。在诸多批判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有学者将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斥为“学术垃圾的集中营”,还有的研究者指出“一成不变的综合性、内向性和分散性格局”,[2]这使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无法承担原定的学术使命。另外,因为这些学术期刊主要依托于高校,因此成了“学科研究的大拼盘”“千刊一面”,毫无特色。伴随着这些批判之声,很多带有“高校”标签的学术期刊逐渐与优秀的学术共同体渐行渐远,发行量也急剧萎缩,传播力和影响力都在逐渐弱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学术期刊在内容的供给上出现了问题。
(一)脱离自身实际定位的“内容追求”
对于一本学术期刊来说,它在进行内容供给之前,首先要面对的价值判断即是: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的内容。所有的学术期刊都在追求优质稿源,但什么是“优质”,对于不同的学术期刊恐怕答案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一家地方性的高校学术期刊,如果将其置于和一流高校学术期刊同样的天平上,对于它来说,也许就算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也未必能追得上。因此,尽管很多期刊界的同仁内心难以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必须要承认,学术期刊的层次不一样,定位也不同,对学术内容的价值判断也必然不同。但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地方性的学术期刊在追求世界一流、中国一流,这在理论上当然是可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没有认清楚自身的实际定位而导致内容价值的判断上出现问题,导致该做的内容做不好,做不到的内容更无法做好。这就好比《自然》是好的,是在科学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期刊,但并不是每家学术期刊都可以做成《自然》。笔者在这里这样说并不是说一本学术期刊不能有追求,相反,每本学术期刊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追求,但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脱离自身实际定位的盲目追求是不可取的。
(二)内容供给与需求的某种偏离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供给侧”,对应的就是社会的“需求侧”。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必然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作为供给侧的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之前到商品投放出去的市场反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密切观察,以做好生产调整的准备。学术内容虽然不是商品,但供需要一致的道理是一样的,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学术供给是无效的。反观高校学术期刊,它自诞生便在“高校”这个大树的遮蔽之下,它要考虑本校的学科建设,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虽然近年来高校学术期刊也进行开放性办刊模式的改革,但内向性一直是其摆脱不了的标签。另外,在所刊发的学术成果中,大部分高校只重视理论研究成果的传播(在这些成果中,还往往“重复选题过多”“学术质量低下”),缺少应用问题成果的发表,因此,对于很多高校学术期刊而言,就形成了“既没有很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基础科学成果作用,也没有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局面。[3]作为“学术成果”的供给方,在生产之初不考虑市场需求,在生产之后也不考虑市场的反应,只管在“象牙塔”内低头生产内容。学术成果在其上一经“刊发”,学术期刊自身的使命已经结束,只要没有严重的错误,后续如何已经和“生产方”无大关系。这种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内容就算某时恰好满足了社会需求,那也是偶然的“歪打正着”。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这种“供需割裂”的局面必须打破。因为,对于我国的学术期刊而言,虽然还未进行转企改制,也没有走上彻底的市场化道路,还暂时处在体制的保护之下,但从长远来说,只有考虑了“需求”的学术“供给”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使学术期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高校学术期刊发挥智库功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基于上文论述,对于高校学术期刊来说,必须找到一种途径或者说一种角色定位来打破供需割裂的不平衡状态。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鼓励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媒体等开展智库建设。[4]这给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打开了新的局面。虽然当前围绕学术期刊和智库建设的研究内容还不是很多,但笔者认为,建设学术期刊的智库平台,发挥学术期刊的智库功能是大有可为的,这无论对于“供给方”的学术期刊,还是对于“需求方”的社会和政府,都意义重大。
(一)学术期刊有发挥智库功能的天然基因
因为所谓智库,其实就是一种智力资源的集合,是出于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以公共政策为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的研究机构,[5]而学术期刊的背后聚集着活跃的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终极价值指向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持,从这一角度而言,二者就具有了共同的旨归。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它背后有来自高校内外的庞大作者群,这就是一个智力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的价值在学术期刊的凝聚、筛选和把关之下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高校学术期刊都扎根于各个地方,对于各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的便利条件,这也有利于其发现需要解决的各种现实问题,对于后续的组稿、约稿都指明了方向。
(二)学术期刊有发挥智库功能的天然使命
学术期刊为谁而办?这是每一个学术期刊都要思考的永恒命题。只有将这个问题回答好,学术期刊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凸显。学术期刊不是为某个人而办,它是有公共属性的。当国家和社会有需求时,学术期刊是围观还是一呼百应?2016年5月30日,国家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句话完美回答了学术期刊为谁而办的命题。因此,学术期刊追求的学术影响力,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实践影响力或者政策影响力上。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我们判断其学术成果的价值时,逃不开“理论有见解、实践有应用、文化有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精准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不回应现实、不能进行思想引领和学术导向的学术供给是没有价值的供给,不考虑社会需求的学术生产,就是学术期刊的自娱自乐。因此,学术期刊应该承担起发挥智库功能的使命,主动对接、呼应以及服务社会和政府需求,这是学术期刊大胆进行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