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传统出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给编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核心素养是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也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自媒体时代编辑的核心素养是指编辑职业应具备的关键知识、能力、技术及心理等,主要包括政治素养、法律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学习素养等。编辑要转变观念,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从传统型编辑向自媒体时代新型编辑的转型。
自媒体时代出版业的新业态无疑对编辑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编辑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等。编辑素养是有时代性的,需要与时俱进。自媒体时代,传统编辑素养已不能满足出版业变革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升和拓展。那么,自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是什么?很多编辑也为此感到迷茫。因此,深入研究自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十分必要,可以为编辑自身发展指引方向,同时促进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研究自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问题,本文引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核心素养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正是信息时代经济新模式和职业新形态、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需求,对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挑战,核心素养概念应运而生。”核心素养是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教育界的核心素养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概念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因而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概念与自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要求有诸多契合之处,是自媒体时代编辑素养研究有价值的新视角。“兼顾传统基本素养与现代关键素养是遴选核心素养指标的基本原则。”研究自媒体时代编辑的核心素养要兼顾传统编辑基本素养与自媒体时代的关键素养,因为传统和现代编辑素养不是割裂的,而是交叉融合、继承发展的。自媒体时代编辑的核心素养是指编辑职业应该具备的关键知识、能力、技术及心理等,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基于此,笔者认为,自媒体时代编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我国的出版事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版事业根本不同,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出版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指出:“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017年,党的报告指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报告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上这些不同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我国出版事业的性质、服务方向和指导思想,其精神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为出版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编辑工作的指南。现阶段,编辑应深入学习和解读报告,特别是与文化自信有关的论述,比如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体现“四个新”(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等等,需要编辑深刻领会,并贯彻于编辑工作中。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相对多元化、非理性化,缺乏专业把关人。“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挑战着党的部门和政府部门管控的中国媒体的主流话语权……自媒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去中心化’的冲击,削弱了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的边界,造成了社会价值体系和文化的多元分化等等。”编辑是社会文化的把关人,编辑的政治素养决定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方向,责任重大。这就要求编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出色的政治鉴别力和深远的政治洞察力,时刻牢记编辑的社会职责,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编辑作为出版界的从业者,必须了解和遵守与出版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此检查、监督、规范编辑工作,避免违法违规出版,维护作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素养是编辑必备的素养之一。自媒体时代,编辑要特别关注与自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自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使人们可以轻易地、免费地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使得权利人与作品的联系较为松散,从而产生著作权侵权等问题。如,有些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就转载、摘编甚至抄袭他人的作品,并以此谋利,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对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予以保护,自媒体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如《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自媒体作者缺乏版权意识,在自媒体上自己的原创作品而不加版权声明,一旦被侵权,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因此,著作权人在作品的时候应标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等事项。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自媒体版权意识较强,如微信公众号“中国好学者”转载文章后的说明:“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此号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可在本公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上的内容也要受到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制约。2017年9月公布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编辑应及时了解这些规定并严格遵守。目前,我国针对自媒体监管的专门法律还未出台,许多问题的处理于法无据,制约着自媒体的健康发展,因此呼吁加快自媒体监管立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媒体行为。
三、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为了使用与诠释媒体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能力。自媒体素养是自媒体时代编辑必备的媒介素养,是传统编辑素养之外的一种新素养,主要是指自媒体平台的运用能力和自媒体社交能力。
(一)自媒体平台的运用能力
自媒体时代,编辑要能够建立和利用自媒体平台,提升编辑出版水平。其一,建立出版单位官网。比如期刊编辑要有能力建立期刊官网,官网上可以设置期刊介绍、作者管理、稿件处理、出版传播等系统。期刊介绍系统包括刊名刊号、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征稿启事、投稿须知等内容。作者管理系统包括作者身份、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信息。稿件处理系统包括来稿编号登记、审稿进度、审稿结果、定稿刊期等信息。出版传播系统包括出版进度、期刊目录、优秀文章推介、编读互动等内容。期刊官网是期刊面向公众开放的自媒体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编辑与作者、读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现阶段,许多科技期刊均已建立本期刊官网,利用网络采编平台进行编辑出版活动,值得借鉴推广。其二,运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比如期刊编辑可以建立和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实现期刊文章网络优先出版,加强与作者、读者互动交流,扩大期刊影响力。编辑可以将每一期的文章摘要第一时间在微博、微信上,同时附上文章相关链接,索引至期刊官方网页作为优先出版的形式。这种新的出版形式最大的优势是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期刊的时效性,可以在引用率上占得先机。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作用是消息推送、品牌传播、分享。自媒体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分享代替了发行。编辑可以把期刊的优秀文章分享在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进行裂变式传播,从而扩大期刊文章的传播效应。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显示的阅读量、点赞量、精选留言等信息,可以对期刊文章作出客观评价,促进作者水平与编辑水平的提升。同时,编辑要及时回复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越强,刊物受关注程度越高。在满足读者互动需求的同时,使他们对刊物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读者变作者,读者群和作者群因之而扩大。
(二)自媒体社交能力
传统社交方式包括面对面交流、书信交流、电话交流、短信交流、电子邮件交流等。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成为人们沟通、交往的重要平台,编辑通过自媒体可以建立一个与编辑出版相关的开放的交互式的社交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与外界互联互通互动。自媒体社交的特点是即时交互性,编辑要实现与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编辑同仁之间的交流,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媒体社交能力,掌握一些自媒体社交技巧。其一,区分交流对象。自媒体社交有时对交流对象并不十分了解,编辑可根据其身份、职业、年龄等信息,运用心理学知识推测其性格、兴趣、心态等,针对不同的交流对象采取适当的社交策略。在自媒体社交中,编辑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交礼仪规范,尊重对方,控制情绪,把握分寸。其二,了解微信语言特征,恰当运用微信表情符号、图片、视频等。微信语言一般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风格活泼幽默,容易拉近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微信表情符号是无声的语言,代表着特定的情感,形象生动,恰当运用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图片、视频等能够增强交流的直观性,在自媒体社交中可以适当使用。其三,把握自媒体交流的方向和节奏。编辑在微信、论坛等自媒体平台上与审稿专家、作者等进行交流讨论时,不仅要做一个虚心的、真诚的倾听者,同时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引领作用,把握话题方向,防止偏离主题。在讨论过程中,编辑要在恰当的时机把话题顶起来,形成较好的讨论氛围,避免冷场,把握讨论节奏,实现社交目标。
四、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必然是自媒体时代编辑必备的核心素养。自媒体时代信息海量、更新速度快、传播迅速广泛,要求编辑增强信息意识,具备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信息整合利用能力。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编辑的信息意识是指编辑对信息的敏感度,尤其是对与职业相关信息的敏感度,承认信息的重大作用,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并树立将有效信息运用于编辑工作中的意识。
(二)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编辑根据自身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自媒体时代,信息海量,要想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离不开信息检索。信息检索需要了解信息检索渠道,掌握信息检索方法。自媒体信息更新速度快,甚至稍纵即逝,这就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关注与浏览,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及时收藏,以备利用。信息甄别能力是指编辑对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等作出判断的能力。自媒体信息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把关人把关,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编辑需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甄别、筛选。编辑可以根据信息来源渠道的权威性、相关法律规定、第一手资料等对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出判断。
(三)信息整合利用能力
信息整合利用能力是指编辑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挖掘整合,生成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有效利用的能力。自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编辑的自主性更强,更加注重选题策划。传统媒体信息量有限,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给编辑提供广阔的视角。自媒体信息量大、内容覆盖范围更广、个性化程度更高,编辑可以从中提炼出需要的选题。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有用的信息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隐藏在其他信息之中,因此编辑对信息必须仔细挖掘并加以整合,使有用信息不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比如从某些学者的微博、微信中可以挖掘出当下甚至未来的学术研究热点,学术期刊编辑据此可以进行选题策划,使期刊选题处于学术前沿,提升期刊的关注度和吸引力。编辑还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文字能力等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优化合成新信息再次输出。比如编辑可以对期刊优秀文章进行论点摘编,整合相关学术信息,阐明文章学术价值,通过自媒体推送,快速及时地传播学术成果,提升刊物影响力。
五、学习素养
传统编辑素养要求编辑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而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学习。自媒体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传播方式多样,需要编辑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一)正确的学习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自媒体时代,编辑要树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摒弃消极被动、一劳永逸的错误观念。不论是年轻编辑还是资深编辑,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新技术运用能力,才能胜任新时代的编辑工作。
(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自媒体时代,知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知识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学习离不开阅读,传统阅读方式是纸媒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局限,而互联网将许多知识“一网打尽”,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式学习成为现代人重要的学习方式。自媒体时代,看微博、微信也是一种阅读和学习。自媒体阅读的特点是碎片化、圈群化,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零存整取式学习,圈群化阅读是一种交流式学习。
(三)批判性的学习思维
自媒体传播的知识信息鱼龙混杂,编辑作为知识信息的把关人,要以批判性思维去学习,在吸收的同时敢于质疑,认真分析,作出正确判断。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编辑应该边学习边思考,学思结合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自媒体时代,编辑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优化编辑工作,实现从传统型编辑向自媒体时代新型编辑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