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烦琐的工作,也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年编辑初审学术稿件时要坚持“1个中心”,把握“2个基本点”,做好“3个判断”,检查“4个一致”,即要做到“1234”。
初审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首要环节,其质量对下一步的审稿以及编校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有经验的资深编辑能够对来稿很快地做好初审工作,把握文章的观点,做出是否退稿或聘请同行专家审稿的判断。然而,对于刚刚走上编辑工作岗位的青年编辑来说,由于没有受过编辑方面的专业训练,也没有积累相应的编辑工作经验,要使他们很快地对一篇学术文章做出退稿或送同行专家审稿的合理判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使青年编辑快速成长为编辑行列的生力军,在做好初审工作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坚持“1个中心”
1个中心就是指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指导思想。每一种刊物都有自己的办刊指导思想和报道范围,坚持“1个中心”就是要求青年编辑在初审稿件时要牢记本刊的办刊宗旨,凡是不符合本刊报道范围的稿件一律退稿。刊物的办刊宗旨不同对文章的总体要求就不同。比如: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类刊物要求文章的内容会偏重于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技术类的刊物会要求文章的内容偏重于技术、方法的改进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良等。因此,青年编辑在初审时就要依据本刊的办刊宗旨来选文章,凡是不符合办刊指导思想的就要主动退稿。
2把握“2个基本点”
“2个基本点”主要是指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所标注的参考文献这2个方面。青年编辑如果能够把握住这2点,对文章从宏观上就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判断。
2.1把握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布局谋篇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文章观点的方法。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文章的结构形式主要体现在文章的引言、正文、讨论和结论上。只有当学术论文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相互照应,才能说明文章的逻辑结构严密、思路清晰、体系完整。从学术文章的构成来看,文章可以分为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编辑从文章结构的各个部分就可以审查文章的逻辑严密性,例如,一篇实验研究类的文章,它应包括引言、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原理、结果与讨论和结论这几部分主要内容,如果缺少结论部分就说明文章的结构不完整。编辑对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把握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宏观的;另一方面是微观的。宏观方面,编辑可以通过题名信息和各部分二级标题的信息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或缺少内容,也可以通过题名信息和摘要大致判断文章的内容是否全面。也就是说,编辑要将文章的题名信息和文章的内容(各级标题)结合起来,看每一部分的内容是否与主题有关,各部分内容与主题关系的大小,如果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长篇大论,而将主要内容避开不谈甚至少谈,这也说明文章的结构不合理;微观方面主要是编辑通过文章的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来判断每一小部分内容是否解决了标题所标明的内容。也就是说,实际上每一级小标题就是一个要论述的问题,在每一小标题下要看作者是否做到了“提出什么、解决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结构,如果做到了,就说明作者的文章从微观上也达到了结构合理。如果文章的结构不合理,也会使文章论据的说服力不强,导致文章的论证乏力。如笔者曾审阅一篇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文章,作者将旅游资源的现状放在了资源开发对策这一块,这样就显得文章的结构不很合理,应该将现状部分单独作为一部分来写,这样就比较合理。因此,编辑在初审时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结构,从文章的结构来判断文章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2.2查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文章的观点、论证以及文章的结论具有重要作用,为文章的观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反映作者的研究态度和作者研究的起点和深度。通过参考文献也可以对学术论文起到鉴审作用,了解论文的研究状况和学术水平。因此,青年编辑在把握好文章结构的同时也要注意核查文后的参考文献。对于文后的参考文献,青年编辑初审稿件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1)要看参考文献的数量。文后参考文献的数量可以反映作者对该论题研究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学术研究的宽度,只有对该论题相关研究的全面了解,才能保证该问题研究的创新性,如果引用过少,说明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阅读量有限,也就不能全面把握该问题的研究进展,从而也就不可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因此,编辑一定要看参考文献的数量。如对综述类文章,如果文后只列出非常少的文献,说明作者对该问题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作者也就写不出全面评价该问题的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综述。2)查看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时间,也就是看文献是否陈旧。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学术研究类的文章,参考文献应该是最近5年的文献,如果作者引用的文献大部分是5年前期刊方面的文献甚至完全是著作方面的文献,说明作者缺乏对该学科问题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没有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理论观点甚至研究方法就比较落后,论文的创新度就较低。因此,青年编辑在做初审工作时一定要从文后参考文献的出版年去评价文章的创新性。3)检查是否过度引用。这里的过度引用是指作者所引用的文献与文章的内容关系不大的情况。有的作者为了让编辑认为其学术水平高,就将一些与所研究问题相关性不大的文献也列在参考文献表内,因此,作为青年编辑在初审时就要对文后的参考文献进行查找,通过浏览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来判断哪些文献与文章的内容联系紧密,哪些是不必列出的。如对于一些常用的定理、公式常识性的知识以及仪器的说明书等,这些就没有必要作为参考文献列出。
3做好“3个判断”
青年编辑在把握好报道范围和文章结构以及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对文章的创新性、规范性以及保密性做出判断,这也是青年编辑初审的重点和难点。青年编辑首先要对收到的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然后再仔细比对一些微观的方面,这样才能做好对文章创新性、真实性和规范性的判断。
3.1创新性判断
期刊的质量取决于刊载文章的质量,而论文的质量又取决于文章的创新性。因此,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和灵魂,这也是编辑初审的重点。文章的创新性体现在文章的观点、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无论作者的研究在哪一方面有体现,编辑都可以认为作者的研究有可取的地方,如果是各方面都有突破,那么该研究可以说是高水平的了,但作为青年编辑,由于在审稿方面经验不足,对文章的创新性就不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笔者认为,青年编辑要想对文章的创新性做出必要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文章进行重复率检测,要注意文章的重复是在哪些方面,如果是实验数据方面的,文章即使字字珠玑,重复率很低也要将文章退稿,可以说这种情况作者完全是在玩文字游戏,是在拼凑,在数据方面有可能造假;如果是实验模型或试验方法的重复,就要看这种模型或方法是运用在什么问题上,如果是将其运用到新的领域,那么在作者的研究领域有可能是新颖的,就具有创新点了。2)通过文章的引言部分和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来查找比对相应的文献,通过文献的比对以及引言部分的描述来判断作者的工作是否有创新。3)通过文章的结论部分来判断,因结论部分是作者通过前面对问题的实验、讨论等工作后才得到的,在结论部分有可能作者会将自己得到的结果与他人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作者的比较也可以看出其研究是否有创新的内容。4)通过作者的基本信息来判断其文章的创新性,如作者的研究课题、作者所发表文章的研究方向,甚至作者单位等。
3.2真实性判断
文章的真实性主要是指科技论文的取材是否真实可靠、实验结果是否真实,有无弄虚作假、夸大或缩小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文章的研究方法,所给出的实验数据、图表以及文章的推理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是否真实。对于文章真实性的判断,一方面借助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的结果进行判断,由文章的重复部分来查找相应的文献,比对文章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以及所得结论与他人研究成果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根据个人平时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再结合文章所列参考文献来查找判断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只有将各方面的知识综合利用,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3.3规范性判断
文章的规范表达是文章质量的最直观表现,也体现出作者科学研究及写作的态度。每一份期刊都有对文章写作的具体规范和要求,这样对青年编辑来说,在接收到所负责学科的稿件后,不仅要对文章从学术方面做出判断,还要从文章的规范表达方面做出判断。首先要判断文章的整体格式是否全面,即题目、作者及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的引言、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以及结论、参考文献这些项目是否齐全。其次,要看作者文章中的图表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缺项就要要求作者补充缺少部分,图表主要看作者图题与图中的内容是否相符,看表题、栏目以及单位是否相符。第三,要检查文章的量和单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量和单位要提醒作者进行修改。第四,检查参考文献的著录是否按照2015年颁布的新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如果不符合新的规范要求,编辑要给作者提供示例,让作者按照要求规范著录。
4检查
“4个一致”一致性审查是编辑在宏观角度审查稿件的基础上对稿件作微观方面的审查,以此来进一步判断文章的质量。笔者认为,一致性审查主要包括概念符号文中描述的前后一致性、图表表述的内容和内文文字描述的一致性、图题表题与图表自身内容的一致性、文内参考文献与文后参考文献的一致性。1)对于概念和符号以及序号的前后一致性问题,编辑要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概念的前后表述一致;对于符号、序号的问题也同样是这样的,特别是序号方面,有时可能文章中的公式较多,容易将序号标错,那么编辑只要对出现序号的地方稍加留意就能看出序号是否连续或者标注错误。2)对于图表表述的内容和文字描述的一致性问题,常常存在的问题是图表描述的内容与文字叙述不一致,主要表现是表格或图中一些数据与文字表述不一致,这种情况下,编辑在审稿时要注意作者的文字表述,如作者说由图×或表×可以看出……,编辑就要看作者接下来的表述与图或表中的数据有没有差别,如果有可以肯定必有一方是错误的,这时编辑就要和作者沟通看是哪方面的错误,最终使图表的描述和文字的描述一致起来。3)对于表题与其自身内容的一致性问题编辑要特别注意,常常存在表题与表栏内容不符的现象,并且表栏的内容与文章所要描述的内容也存在差异,甚至与文章内容相去甚远,此时编辑在看到表所表达的内容时要留意表题、栏目与文字表述的一致性。4)对于文内和文后参考文献的相互一致问题。一种情况是文内不标注文献,而仅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这种情况不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此时编辑就要要求作者将文后所列文献在文内一一标注;另一种情况是作者文内标注文献少而文后所列文献多,这种情况也需要和作者沟通,使文内和文后的文献一致起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文后文献的作者名项和文内的作者不能对应,这种情况可能是作者写文章时存在二次引用,没有查找原文献,此时编辑就要将文章中的文献前后一一比对,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文献列出来让作者逐个修正,使其文内和文后文献相互一致。
5结束语
学术文章的初审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对后续的专家审稿以及编辑加工影响较大;因此,作为青年学术编辑要想提高初审质量,一方面要加强编辑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编辑请教,另一方面就是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掌握专业的前沿研究动态,掌握热点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名合格的学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