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论文报告,并交流国内外学术动态。
《辐射防护》报道内容包括:辐射防护的原理,概念、标准及其应用中的问题,放射性监测,生物效应,医学监护及救治,防护的设施与设计、技术、措施及管理,核电安全分析,放射性污染的传输转移规律,以及辐射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等。
辐射防护杂志是什么级别
该刊目前是多核心期刊,包括有北大核心、统计源和CSCD核心,万方影响因子为0.40,综合影响因子为0.303,复合影响因子为0.414。
辐射防护杂志投稿要求
来稿均应是未公开发表过的,不得一稿双投。
(1)文章叙述要准确、易懂和精炼;论文报告一般不宜超过1万字(包括图、表),综述一般不超过1.5万字。
(2)来稿均需有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包括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何时毕业于何校何专业(包括本科以上的所有学历),现职称,电子邮箱)、摘要和关键词、本工作的基金资助情况(包括项目号)。来稿均须有中文摘要及与之相应的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为400字左右。摘要应附3~8个关键词。
(3)按照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定,来稿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4)图、表要精选,并尽量用彩色插图。图、表均应具有“自明性”,对同一结果,除十分必要外,不要图、表并用;凡已用文字简述清楚的结果,不须另用图(或表)示出;对同类或有比较意义的几组数据,宜合并示于一张图(或表)上;图、表题目需同时给出中、英文对照。
(5)量和单位应按国家标准规定,采用国际单位制(SI)。
(6)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应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按序列出各篇参考文献。
著录用文字,原则上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同时最好再给出英文,即中文文献同时用英文著录(双语著录)。
著录数字时,应保持信息资源原有的形式,但卷(期)号、页码、出版年、版次、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序号等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外文书的版次用序数词的缩写形式表示。
个人著者,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为首字母,如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用全名。
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省名、州名、国名等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按国际公认的方法缩写。
西文期刊名最好全部给出(尽量不要缩写),若缩写应按ISO4规定的要求缩写。
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M—普通图书,C—会议录,G—汇编,N—报纸,J—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A—档案,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CM—舆图,DS—数据集,Z—其他。
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电子文献应给出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更多期刊知识,欢迎咨询本站客服。